第一篇: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营口理工学院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001]
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
口理工学院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
4——营年11月22日,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组考察营口理工学院“双展会”活动。
在建校之初,尚无毕业生的情形下,营口理工学院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免给人以“根基未稳,遑论高端”的疑问。但走进这所学校,与院领导及师生接触后,发现这恰恰是学院领导班子在全面分析、解读国家政策、大学功能和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确准办学定位,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步伐而得出的深思熟虑的结论。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经过不懈努力,营口理工学院已初步建成涵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构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平台与基地建设、导师遴选及管理、实践组织与活动开展、项目开发及学术研究等内容丰富、板块完整、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3年4月18日,在辽宁营口,一所崭新的本科院校——营口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建校伊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理念引领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深度解析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基于学校零起步、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试验田”的优势条件和一些高校仅在大
三、大四阶段抓创新创业教育实际的双重现实考量,学院明确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为营口市的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培养理论功底深、操作
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寻以工学为主,经、管、理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统一思想上下同心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它使高等教育从追求分数质量、能力胜任向追求创业素质转变,必然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冲击和挑战。为此,学院通过自上而下连续召开党政联席会、中层干部会、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在全院上下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深刻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是学院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统一了思想认识,化解了畏难情绪,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推行“要求一名教师、鼓励一个部门、带领一支创新创业团队”的“三个一”计划,建立“全面动员、全体参与、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打造全员化的教育氛围。架构完整保障有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配合,更需要学院的引导、组织和运作。学院将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考核目标、自上而下狠抓落实,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处室、系部领导、师生代表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工作和规划具体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设置就业处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形成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就业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前瞻改革特色鲜明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前置到第一学期,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有效融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和新技术专题等创新创业类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完成5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比例,理工类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25%,经管类专业不低于20%。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的了解,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而确立创业方向,不断完善教育与实践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复合知识和认证课程四个模块。基础课程模块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启蒙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设置创新创业选修课,突出对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育和孵化创业项目;复合知识模块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成功人士访谈等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创业灵感与热情;认证课程模块通过开展适应产业、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使学生获得认证证书及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动态师资取长补短 针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起步较晚,自身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设专职教师岗,涵盖教授、副教授、讲师各个层级,采用签约的形式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教学团队。与此同
时,学院每年新聘请10名左右的校内外学者、名师、企业家、行业专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等担任学生创业导师,形成包含理论型导师、企业家型导师、行业专家型导师和风险投资型导师的强大导师团队与智库,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帮扶。同时,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积极开展理论和案例研究,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融入社会内外兼修 学院积极争取营口市委、市政府部门和上级教育部门支持,努力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模式,参与起草“关于加强营口理工学院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意见”,依托营口地区优质经济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构筑实践平台,探索与行业密切合作,与产业深度融合,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衔接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构建学院与营口及周边地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组建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14年底为5家企事业单位挂牌,计划到2020年底建立20家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院积极探索崭新的内部管理模式,构筑动态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将招生就业处和创新创业教研室合署,实现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就业部门在就业市场的“哨兵”作用,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关注有效可行的创业模式;结合国家新推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渠道、新形态;积极开展《基于区域经济(辽南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符合营口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案》等立项研究,有效指导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引进外援借力造势 为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切实把创业政策、创业指导、创业典型、创业服务迎进校园,学院力邀由国家、省级创业专家、名师、成功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来校开展了“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校园行”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活动报告会、创业指导示范课、创业大赛推进会、创业孵化项目指导课等活动,对学院创业指导教师与广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现场指导和演练,并通过参观、座谈、汇报等方式请专家为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把关定向,借此拓展学院视野,丰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教师指导水平,促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构筑平台好戏连连 学院深挖校园及社会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平台。通过举办“双展会”,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了双向展示平台,用人单位通过展示科技成果、产品服务、经营成就等内容,吸引优秀毕业生应聘,学生通过展示个人才艺、技术技能、科研成果等方式,吸引用人单位关注。双展会为用人单位储备后备人才,学生选择就业实习单位,学校展示办学成果提供了绝佳平台。学院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性实验课题研究及竞赛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加快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现已建成电子设计实验室和软件设计实验室。在创新创业实验室孵化创业项目的基础上,有计划拓展校内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承接社会项目、自主选择项目或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业实战训练。将现有近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进行规划改造,逐步将超市等实体店铺交由学生经营管理,使学生对各类经营活动有了第一手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等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已成立的由近20名学生参与经营运作的“营口法斯特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校内的快递承接业务,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向实体公司的转变。
学院择优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创新创业社团,并以创新实验室作为学科竞赛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参加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和申办该大赛营口赛区做准备。借助“营口理工学院大讲堂”,搭建大学生创业者与创业导师、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等的对话、交流、成果展示及项目对接平台,通过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推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创业,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勇于创业”的良好格局。
基地创建成效斐然 学院于2013年划出2856.7平方米的会议中心作为全院的就业创业基地,负责整合学院优势资源,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学院计划设立300万创新创业基金,募集1000万创业资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在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已建成的营口理工学院文化创意园基础上,正在与百家教育集团合作建设营口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积极争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桃李临风,无言香远。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组走进营口理工学院后,在实地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走访中层干部与教职员工、观摩创新创业教育课和双展会、听取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汇报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没有哪所高校能像营口理工学院这样,上自校长,下到老师、职员,都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深刻认知、高度重视; 没有哪所高校能像营口理工学院这样,旗帜鲜明改革,大刀阔斧创新,真正做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 没有哪所高校能像营口理工学院这样,‘政、产、学、研、用’一体,内外资源齐开发,速度迅猛,成效显著。营口理工学院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初步建成涵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构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平台与基地建设、导师遴选及管理、实践组织与活动开展、项目开发及学术研究等内容丰富、板块完整、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营口渤海之滨有一种碱蓬草,初生时粗糙青涩,但却生机盎然,在经历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之后,让人一睹红似朝霞的奇观。
第二篇:以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以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繁荣我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在校园里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走进心理健康,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突出创新、实效的教育理念,从2002年至今在全校范围内已开展了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一、以宣传为先导,因地制宜,悉心打造“5〃25”
“5.25”心理健康节取“我爱我”谐音,自2000年由北大、清华等首都高校大学生发起,我校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针对每届“5.25”,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都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使“关注健康,从呵护心灵开始”的健康理念彻底深入人心,在不断力行实践、广纳各方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校大学生特点,以大力宣传为着眼点,通过悉心筹备,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健心氛围,为我校每届心理健康宣传月的顺利开展拉开了序幕。
(一)在校区和园区悬挂随处可见发人深省的宣传标语,如“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我爱我,了解我自己”,“我爱我,珍爱生命,快乐成长”等等。并发放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传单给同学们。还集中展出由各院系制作的各式“5〃25”主题展板、及为每次宣传月各项活动设计的精美海报。这些延用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却于细节中突出了宣传的实效性及感官的愉悦性,使得这道校园中最具特色的风景线引来许多同学的驻足与观赏。
(二)详细制定我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的活动方案,将方案发往各院系,为每次宣传月得到院内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拓宽了渠道。
(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利用各自的课堂及时向广大同学传递“5〃25”的讯息,率先引发出同学们对“5〃25”的浓厚兴趣。
(四)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和《湖南大学心理健康》报纸对活动方案和意义进行宣传。
二、以多样活动为载体,开拓创新,铸就特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以“5.25”心理健康节和感恩节为契机,以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贯穿各个年级,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特色鲜明,效果显著。主要包括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团会、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影片展播、心理健康征文、心理情景剧比赛和感恩歌曲歌咏比赛等。
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寓教于乐,同学们踊跃参加,在回答问题、获得奖品的同时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生做心理健康的系列讲座,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等等;精选《红白蓝三部曲》、《美丽人生》、《肖申克的救赎》、《心灵捕手》、《阿甘正传》、《沉默的羔羊》、《放牛班的春天》和《辛格勒的名单》等影片,为学生探索心理奥秘开启另一扇门窗;2004年率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成为我省首先进行心理测试的部属湘籍高校,根据测试结果建立心理档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我们独树一帜,在200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齐唱《感恩的心》,用手语共同演绎感恩的心,被湖南卫视报道;开全省高校的先河,把心理剧搬上舞台,使心理剧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专业范围内的研究应用形式走向大众喜闻乐见的自我教育形式,大力地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向前发展。等等,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的目标要求,特色表现为: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邀请了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叶茂林教授、湘雅医院知名医生等等做了主题为“珍爱生命,构建未来”、“关爱自我,从心开始”、“健康与幸福同在,美满与和谐同行” 和“我的生涯我做主” 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讲座。随着一系列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团会
每届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期间,各院系纷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团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关爱他人、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班团会活动,同学们认清了自我,解除了压力,学会了关爱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更好地把握未来。通过“感恩于你、感动于你,我亲爱的同学”的主题班团会,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学会感恩,如何拥有感恩的心。主题班团会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平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对心理健康认识,达到了预期效果与目的。
(三)心理健康签名活动
为了丰富5·25健康节活动内容,2006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在自卑亭开展了“5·25健康节大型签名”活动,并邀请了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现场义务咨询。活动以“吾爱吾,关爱自我”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珍爱自我,关心他人。活动现场,心协会员一边热情地向过往学生和路人介绍活动内容和主旨,邀请他们签名并赠送一张小卡片,一边认真地为参与者做心理测试。在心理学专业人士光阳老师的咨询台前也挤满了人,大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解分析,释解心中的疑虑。虽然天气很热,但活动依然持续了7个多小时。前来签名并参与本次活动的不仅有在校大学生,一些过路的中老年人、中小学生、游客也都对此很感兴趣,临近结束,大家的热情依然不减。
签名活动作为5·25活动风采月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引导大学生关爱自我,塑造健康的心理,共创美好校园。
(四)心理情景剧上演
自2004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办通过不断的完善,将小规模的心理情景剧搬上舞台,使心理辅导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使学生在耳目一新的体验中学会思考,学会领悟,从而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004年第三届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于5月25日晚在大礼堂圆满拉下帷幕。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晚,湖大学子凭借其生动真实的表演,丰富多彩的道具、发人深省的剧情,赢得场下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工商管理学院与工业设计系共同获得一等奖。同学们对本次活动反响热烈,认为此类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对自我认识和完善是大有益处的。
2006年5月26日,“关爱自我,珍爱生命,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剧晚会在计专大礼堂火热上演。贴近生活,内涵丰富,创新不断是本次心理剧最大的特点。工商管理学院推出的“果味心灵”以英语六级考试为背景,将时下男孩女孩们恋爱、工作、学习的种种烦恼与压力通过不同的情景展现出来,最终以其别致的构思与良好的舞台效果一举夺魁。新闻学院的“当青春遭遇贫穷”与广播艺术学院的“花花公主”则通过讲述几个贫困生心灵的迷失与回归,把视角投注到大学贫困生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其强烈的对比冲突与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同时,外国语学院的“菠萝”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魔椅”则分别以象征主义与魔幻主义实现了成功的创新,其中“菠萝”剧讲述了一个单纯羞涩的大学生因过分压抑真性情并执意掩饰脆弱而最终走上自杀道路的悲情故事,离奇的剧情,夸张抽象的配乐,加上同性恋这一概念元素的引入,使该剧以深刻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传递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
2007年第六届“阳光心路,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心理情景剧决赛于6月9日晚7:00在我校大礼堂举行,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等媒体的全程摄制。此次比赛得到了各院系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参与,最终外国语学院《青春不悔》等8个学院的节目进入了决赛,不同的生活题材,不同的表演风格,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演员演绎出同一个主题:“尊重、关怀、合作”。经过精彩的角逐,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的代表作品《 助学金的诱惑》以95.7的高分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的代表作品《瞧咱们一家人》与建筑学院的代表作品《只是一场演出》并列获得二等奖;法学院《806与你同行》、外国语学院《青春不悔》及工商管理学院《**》获三等奖,会计学院《选择》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回归的心》获得优胜奖。
心理情景剧比赛为我校“5·25”心理健康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学生自导自演贴近大学生活的心理话剧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通过模仿心理机制来调节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情景剧
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增强观赏性和互动性。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心理学,在保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从多个角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工作。
(五)团体心理辅导
“阳光心路,你我同行”班级建设团体辅导是我校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旨在增进大学生之间尊重、关怀以及相互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此活动使每个班级、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参加学校举办的班级建设团体辅导培训,并有这些与会人员认真组织各学生班级开展以“尊重 关怀 合作”为主题的班建活动。6月8日晚,班级建设团体活动最佳设计方案答辩听证会在复临舍201举行,此举还被中央电视台全程拍摄报道。
(六)心理影片展播
心理影视作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工具。根据每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校心理健康教育办都要为学生奉献上一份“心理影片”大餐——《红白蓝三部曲》、《美丽人生》、《肖申克的救赎》、《心灵捕手》、《阿甘正传》、《沉默的羔羊》、《放牛班的春天》和《辛格勒的名单》等等,其中影片多以心理健康、大学生爱情、生命教育、大学生人际交往、毕业生、生涯规划为主题。这种形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全场座无虚席。影片结束后,一般还有心理健康教育办的老师对电影进行点评,和同学一起探讨影片人物,并据此联系我们现实的生活,发掘影片对我们的启示,引导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分享,启发大家对生活的反思和多角度理解。通过播放电影的形式,利用轻松、休闲的方式,普及了同学们的心理常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七)心理知识展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知识较为欠缺,难以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缓和自己沉重的脚步,释放自己疲惫的心灵。2006年感恩节活动中,校心理健康教育办举办 “心理知识展”。展览由多块版式新颖、色彩协调的展板组成,内容紧紧围绕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关注他们的困惑和心理问题。展出的内容
分为:人际交往篇、自我认知篇、恋爱心理篇、压力管理篇、情绪管理篇、心理健康知识篇、预防网络成隐篇等多个板块,涵盖广泛,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引来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
此次“心理知识展”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些观看展板的同学表示学到了很多诸如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方法技巧。活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二、学校搭台院系合作,共筑心灵舞台
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由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发起,各个院系合作承办。例如,第三届心理健康节活动由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等八个学院承办,围绕“珍爱自我,关爱他人”主题全面展开;第五届“5.25心理健康节”的心理健康讲座由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会计学院、统计学院承办;第六届“5.25心理健康节”活动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由机汽学院、设计学院承办,师生电影赏析及互动由软件学院、物理学院、建筑学院、影视学院、材料学院和外国语学院承办等等。这样促使每个院系既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策划者,充分发挥了院系的师生力量和智慧,还可以促进院系彼此的文化交流,开拓视野,创新思路,而且能使“5.25 ”的健康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传递,使我们的活动更具感染力、凝聚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全员携手,相伴健康行
我们很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求发展。在每届心理健康宣传月中,我们除了在必要时刻为其提供关键性的指导外,更主张放手让学生去做。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全员互动,同心打造心理健康月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为: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学生意识到“5〃25”是属于自己的节日,自己完全是这个节日的主人时,就会将各自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例如,在心理情景剧汇演的前期准备中,与赞助商、媒体的沟通,对节目单、幻灯片、FLASH的设计与制作等,都是由学生独挡一面完成的,正是这个过程,令许多参与其中的同学受益匪浅。正如一些学生感言:我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呼吁更多的同学了解“5〃25”、关注“5〃25”、实践“5〃25 ”,通过对一系列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我们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成长,这种经历的财富将始终伴我们前行!
(二)构建全员互动体系,众志成城
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到校学工部、团委和各院系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心协会、学生会各部各尽所能的密切配合到普通同学的积极参与;从学校新闻媒体的支持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潇湘晨报》等媒体的报导,使我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在全员互动的合作中达成既定目标、收效良好。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昂首阔步,继往开来
我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学院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活动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理想效果。活动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泛,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促使同学们正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
“5〃25”是一句温馨提示,是一次宣传契机,是一种健康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不会随着“感恩节”的过去而结束。我们怀着对心育工作的无限热爱、对莘莘学子的真切关爱,将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以实现大学生的最有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坚持以预防为辅、发展为主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厚积薄发、锐意进取,将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到底。
第三篇:以创新教育为基点 全力打造特色学校
以创新教育为基点 全力打造特色学校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以创新教育为基点,全力打造特色学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经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严。不难想象,一个没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是绝对适应不了现实发展需要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从小着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创新教育为特色,把师生“创新精神的唤醒与弘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创新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作为学校办学的总体方向,以培养“学会想象、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创造”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创新教育理念,培育创新特色
1、加强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人们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可以说,创新性才能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通过创新才会使人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更快地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并能在原有基础上,突破自我,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
2、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创新教育,坚决冲破传统教育中崇尚经验,崇高权威的旧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型的学生,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整民族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和支配下,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把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3、突出创新的超前性和新颖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为满足这一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选择上重点体现出时代性、开放性与全面性的特点。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发展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生成的主渠道。
首先,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情意因素、思维品质训练因素,从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入手,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诱导、熏陶学生,促使唤起创新意识,萌生创新思维,逐步生成创新人格。
其次,拓宽教育渠道。利用黑板报、读书长廊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多读书,并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制定各年级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章,为了让学生多积累,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建立读书札记,语文课前进行三分钟进演讲,以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第三,坚持“学创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智力活动为基点,把创造思维训练落实于日常教学中,强调平等地师生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长知识、增智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此我校特别注重实验课的探索与研究,有效的利用学生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求知欲较强的特点,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我校的**老师在2011年山东省第二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中辅导**同学制作的液体与固体反应气体发生器荣获一等奖;2012年辅导的学生**同学参加山东省第三届
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中设计的《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荣获二等奖,2013年辅导**同学参加青岛市化学学科中学生创新实验战平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利用简易的装置设计的肾单位结构及尿的形成展示,荣获青岛市二等奖。
三、以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成就卓越创新品质
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品质的生成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来实现。我校从拓展第二课堂入手,以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从“立志、立德、立学”三个层面培养学生。以“自我学习、自主发展、自我提高、自主创新”为教育目标;以“用道德做人,用智慧做事,用科学求知,用真诚合作”为行为准则,以“三条主线”为抓手,促使学校创新教育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呈现出蓬勃的育人生机。
一、以完善德育目标校本考评体系为起点抓基础。
我们深切意识到:评价方式与制度,是特色教育实施操作中最有力的保证,要使我校的创新教育朝着健康的轨迹运行,就必须构建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特色教育目标与体系。为此我校,依据创新教育的育人观,由校领导多次研讨交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从学习、文明、生活、礼仪、心理、创新意识等不同角度,制定出“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主、思想上自强;成就道德理想,培育科学素养,注重个性特长”的校本德育目标及考评体系。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教育目标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于学校一切活动之中。
二、以兴趣活动为基点求提高。
学校走特色之路,目的在于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潜力,做到因材施教,多角度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校非常注重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引导,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结合学校创新教育,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构建活动课程,开设舞蹈、绘画、书法、足球、乒乓球、快乐跳绳等兴趣特长小组,充分利用大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潜能,并积极为学生寻求展示空间,其中,我校还把黏贴画作为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要求学生们在业余时间利用树叶、谷物等身边所见的事物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有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特色建设必然会异彩纷呈。
三、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扬特色。
首先以“社会德育、生活德育”理念为指导,让教育活动伸向社会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得以健康成长。走进梨园、瓜棚等实践园地,了解科学种植,开展快乐采摘;帮助社区清扫街道,传递温情,体验生活;走进民兵训练基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畅游莱西湖、捡拾垃圾、调查水质情况,保护母亲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丰富文化积淀。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促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到熏陶,得到历练。在特色学校建设之路中,创新特色已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腾飞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但我们讲求:追求亮点的绚烂,更追求特色的恒久。我们深刻的明晰:特色建设只有与时俱进,不懈延展,才能深入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会目光放得更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特色教育内涵,将创新教育走向更系统扎实,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到最优。我们信奉:追求永无止境。
学校特色建设之路漫漫兮,但我们仍将上下而求索!在追求特色学校建设之路上,愿我们南岚中学与特色携手,与创新同行,一路鲜花,尽洒芬芳!
第四篇:以实践教学为引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研究
以实践教学为引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研究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现在是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的教学活动,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但受到市场、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双创教育的目标与定位不明确,无长远规划,效果不佳,而且与其他的教育内容脱节、孤立;提出将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结合,以实践教学为引导、以市场为发展方向的双创教育模式,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经初步尝试,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定位;实践教学;教育模式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method of
College Students Guided by practical teaching
QIN Bo KANG Hong-bo
(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double”)is now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o actively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many schools have set up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 of college students,but affected by the market,capital and other factors,goal and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not clear,no long-term planning,poor effect,and out of touch,and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other isolated; put forwar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the practice teaching as the guidance,take the market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education,the two mutual promo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After a preliminary attempt,a certain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oal and orien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Education model
0 前言
大?W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在各大学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经济进步与社会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以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标志,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据统计,全国约八成以上的高校都开展了双创必修或选修课程。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产业孵化器基地,许多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双创活动当中,但实际的效果良莠不济,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形式与内容不一致。许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雷声大,雨点小,只注重形式,无实际效果。很多都由学校领导亲自主管,选拔优秀教员担任导师,分配了专用办公场所,还成立了各种相关的协会,但学生并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老师也只挂名,最终并无实际的创业思路,更谈不上什么项目。
其次是学校的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往往与市场需求不统一。双创小组在项目立项的时候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点或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并未做充分的调研。学生的研究成果很难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成果但无市场,尽管有创新,算不上创业。
第三个问题是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理解僵化。在国家层面及教育部门的倡导和引领下,很多学校都在开设双创教育课程,基本都是1个学分课时量。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界定过于死板,以为双创教育是不同于学校其他课程的单独的一门课程,我认为这种理解并不正确。实际上双创教育与其他课程内容是有相关性的,而且是可以协调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以实践教学为引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探索
创新创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贯穿大学实践教育始终[3],尤其对工科院校来说,实践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计划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课内实验、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都是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了从大一到大四的整个阶段。而既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当前各高校积极开展的教学内容,因此应在这两者间找到契合点,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以实践教育为引导,同步穿插开展双创教育;同时以和社会需求为方向,将双创教育实际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流于形式。
大胆尝试教学改革,调整培养方案,将双创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学校现有的培养方案都是根据各学校专业特色设计,每过几年都会做一些调整,但基本调整幅度不大,甚至有些学校的培养方案很多年没变过。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但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终一定会被社会淘汰。在坚持专业特色不变的基本原则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双创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在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开展创新成业活动,二者相互促进,而不是将双创教育单独孤立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教学活动之中。以实践教学为引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反过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
另外,学校的学科竞赛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契机,学科竞赛使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4]。现在学科竞赛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每年都?M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相比其他实践教学活动,学科竞赛更容易与创新创业教育产生共鸣。学科竞赛不受学生专业的限制,参加的往往是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的同学,如果再辅以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这部分学生的角色更有机会转变成创新创业者。教学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尤其是近5 年以来,文献总数及核心文献数增加显著[5]。以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例,作为电子通信类的工科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占了整个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涵盖了从大一到大四的整个过程,很多学生也都参与到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之中。我们在以实践教学为引导开展双创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比如课程设计的选题结合我校双创基地正在进行的一些项目子课题;同时将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以及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过程只表现突出的学生推选进双创基地,这些尝试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绩,已初步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机制,近几年以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显较以往明显增强,学科竞赛成绩和双创基地项目开展较以往都有明显进步。结束语
以实践教学为引导,同时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既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又对双创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我校初步尝试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式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2]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4-6.[3]刘艳,闫国栋,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育,2014年第11期:35-37.[4]李忠刚,王兴芬,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34-40.[5]王慧敏,张庆庆,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9:20-22.
第五篇:以“生”为本 创新发展 努力提升中职美术设计类教学质量
以“生”为本 创新发展 努力提升中职美术设计类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从生本教育理念探讨分析入手,简明概要地阐述了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的根本区别。接着,分别从创新、学生、教师、课程和评价五个方面,穿插生本管理理念,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以生为本时期下创新教育思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全新课题。
关键词教育创新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以往对教育的界定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但这个定义没有指明谁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究竟怎样影响学生?所以还是没有说到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发展,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过去的许多改革总是很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原因是我们的习惯,我们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学生等的种种观念,都不能摆脱师本教育的框架。我们总是认为教育的本体在师生授受之间,而不能接受它在学生身上,基本上是生命在外力的帮助下提升自身,这就是问题的症结。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相对弱小,教师往往感到自己在起重要作用,就误认为自己这个“条件”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实教师再重要,在学生发展中,只能是第二位的原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学生的内部根据。
走向生本教育体系,实质上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当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激发的时候,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出色的考试成绩,更多的是教育改革将迈出新的步伐,人的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像与不像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首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其次要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陈旧的教育观念总是认为学生是处在幼稚的、被动的、愚笨的发展阶段,从生本教育看却恰恰相反。生本教育和师本教育之所以不同,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于怎样看待学生。深入到生命之后,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了。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不同,学生不是“零起点”,每个生命都具有高级本能。生命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留传,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消极、被动”不同,学生有学习动力。动力机制不是来源于对学习效果的体悟,而是来源于人类需要对周围世界有所了解,以躲避危难,发展自我的本质需求。和人们习惯地把学生看作是“简单、幼稚”不同,学生天生就有创造的积极性。学生的所谓“天真”,时常给我们惊喜和启迪,就是因为学生的悟感大而经验少。如何看待学生悟感的作用,是教育能否走向生本的关键。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当把学生看作教育的真正主体后,如何看待教师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其实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以往我们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则成了“纤夫”。我们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应该是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美术设计不仅要具有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系统的教学步骤安排,还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实施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教学方法。对于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会欣赏、学会观察、学会模仿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美术设计教育必须把实际操作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专业技能才能获得迅速的提高。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接到真正的设计业务和项目,将实际的策划、设计及制作业务引进课堂,将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从调查分析、策划、创意到设计、制作、发布,可以使学生们从中领悟到很多实际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具有课堂模拟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设计理念
课程、教材总是承载着、实现着某种教育思想。和那些盲目建立课程的人不同,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传授性或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分量,而学生缺少时间、空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自己能体会意义的活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种“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正是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正确理解,对学生生命的真正尊重。事实证明,师本教育理念下学生和教师不但负担不可能减轻,情绪也不可能愉快。表面看师生都很卖力气,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性,力量根本没有使在刀刃上。
职业中专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方面,其灵活性大大超过普通高校,这是一大优点。他们可以应对市场需求和形势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调整课程设置。首先,应提高专业课程的比例,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美术设计专业亦不例外。其次,确立模块化课程教学,也是展示职业教育优势的一大做法。在美术设计专业,可以设置诸如基础理论、平面处理、制图、办公自动化、行业规范等等教学模块。其中基础理论模块侧重点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透视原理、设计技法等理论教学,把形式美法则作为重点知识传授;平面处理模块着重讲授Photoshop、CorelDRAW等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工具软件在图像处理、户内外广告、印刷件广告等各类广告设计制作中的应用;制图模块重点是传授AutoCAD、3DS MAX两大软件在平面图、效果图绘制方面的应用;办公自动化模块重点是汉字录入、Word及Excel应用能力的培养;行业规范模块包括让学生掌握业内常用硬件设备的使用、熟识广告材料、掌握广告制作、发布及印刷流程等等。不难看出,制图模块与办公自动化模块即是专业技能的拓展,是实现人才“兼容性”的主要做法,更可以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也许有人会认为,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类课程不可或缺,笔者却认为,职业中专学制短,学生基础薄弱,要想通过一至两年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美术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准是不现实的。实践证明,明暗关系、色彩关系的掌握不一定要通过素描训练和色彩写生来实现。对于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名普通广告制作人员来讲,掌握形式美法则、规律和表现技法才是最经济有效的。当然,不否认,扎实的美术功底对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来讲是有益无弊的,所以,此类课程的教学可以作为辅修课程来安排。教学评价体制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自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评价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因此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要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问题上下一番功夫,花一番脑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