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学校共发展(汇报发言正稿2015年6月)
我与学校共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给我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我与学校共发展》
一、2015至2017年三年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
1.队伍培养。积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肯于研究,善于反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五年内培养学校教学骨干2-3人,区教坛新秀1人,区学科带头人1-2人,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1人。使全校有一定能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总数达30%以上。
2、利用社区、学校资源,将腰鼓与阳光体育、体育2+
1、快乐德育、学科教学有效结合。
3.创建四个校园:创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
二、学校三年发展的工作措施
第一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15年)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完成新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改善办学条件。
2、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落实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用制度定人、用奖励激人、用研修育人、用比赛练人、用评课促人,引领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阅读工程”进一步推进,形成师生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建立班级阅读书柜,每学生人均学年拥有新图书10本,实施“三个共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教师撰写“经典感悟”、“精品案例”、“精品反思”。
4、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以“腰鼓”为特色活动的校本化课程构建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16年)
1、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刚柔相济的管理运行体系。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策略,落实《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细则》,将工作责任、贡献和质量与绩效工资、年度目标奖挂钩考核,完善规章制度,汇编形成新的《治校方略》。
2、养成教育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强。组织学生熟记、背诵《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开展养成教育演讲和知识竞赛;图书馆、超市等校外教育资源,开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五种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一是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二是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三是以活动为主导的课型;四是以创新为主导的课型;五是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通过五种新课型教学研讨比赛,体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不同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力争再次荣获区教育局“进步奖”。
第三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17年)
1、和谐校园进一步构建,“四园”学校创建目标得以实现。创建“四园”学校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理念,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愿景目标,是提升学校管理境界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推手。
创建“四园”学校重在组织实施。首先,制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整体推进。其次,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步落实年度创建目标。再次,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业务副校长负责“文化校园”;总务主任负责“平安校园”;政教主任负责“文明校园”;工会主席负责“健康校园”全体教师共同抓。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自主创新,主动发展,创建“四园”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2、学校特色进一步鲜明,“校本腰鼓”教育活动成果示范推广。以“我们的教师这样发展”、“我们的学生这样成长”、“我们的文化这样生成”为主题,举办学校“校本腰鼓”教育艺术成果展示会,展演体现学校文化建设和彰显办学特色的精品艺术节目,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2015年学校的发展计划是怎样落实的:
一、抓校园文化建设,促学校发展 建设内容:
(一)、校园外环境建设;
(二)、教学楼、综合楼文化建设;
(三)、食堂文化建设 校园外环境建设:
(一)文化墙:
1、校门右侧至体育器材室一段围墙,长度50米。砌琉璃瓦盖顶,墙面整体规划设计成主题文化墙,比如图文并茂的学校简介,教师阳光栏,创文、创卫等宣传栏,学生在学校快乐成长的一些精彩活动宣传窗。
2、运动场左侧一段围墙及体育器材室至实验楼之间一段围墙:装饰成体育文化墙,刷白色墙漆为底,上贴体育运动图标。长度350米。
(二)绿化带:
1、早禾坪小学操场左侧围墙,沿围墙一线做成绿化带,以种植矮灌木、茶花为主,长度255米。
2、每栋楼进行一个艺术性的命名,铜字上墙。教学楼文化建设
1、班级文化建设
各班的环境布置,结合班级各自的特点进行美化创新,如班刊、少先队队刊等。
2、办公室文化建设
各办公室制度牌上墙,区间办公。
3、楼梯文化建设:楼梯斜面墙壁以宣传鼓文化为主
4、廊道文化建设: ①教学楼一楼主题:规范廊
走廊顶横梁,贴小学生行为规范、礼仪的标语; ②教学楼二楼主题:书香廊
走廊顶横梁,贴阅读习惯、诗词等内容的标语; ③教学楼三楼主题:励志廊
走廊顶横梁,贴励志名人名言内容的标语; ④教学楼四楼主题:科技廊
走廊顶横梁,贴科学家的名人名言内容的标语。
5、整栋教学楼教室外侧墙壁,都以宣传“腰鼓文化”为主。有学生打腰鼓的照片、腰鼓的来源、种类等。
(二)综合楼文化建设
1、用室文化建设 各用室的室内布置都是根据不同的用室,不同的风格有所创新。有宣传标语,有牌匾、有板报形式等。
2、楼梯文化建设:以宣传安全教育这一主题为主,贴了一些安全的标语和板报。
3、廊道文化建设:围绕各用室,贴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名人画像介绍。
(三)食堂、餐厅文化建设
注重教育孩子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好习惯。每张桌子上都贴有节约粮食的格言,餐厅的墙壁上也都有爱惜粮食的牌匾。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促学校发展
我校由于年轻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本年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培训的形式有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两种形式。校内培训的内容有班班通、微课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和师德培训等。校外培训是学校委托区教研室推荐,与区内大校的名学科团队衔接,安排教师跟名学科团队的名师相应学科、相应年级结对,例如:语文学科跟栗树山小学的名师、南方三小的名师结对;数学学科跟南方一小、立人小学数学的名师结对;英语学科与樟树坪小学的名师结对。徒弟跟班学习一周,通过听师傅的课,在师傅的学校磨课、上课,交流等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班级管理的方法等。在学习期间,每个老师必须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以及教学反思,返校后消化、总结,向全校教师上一堂学习汇报课,师傅和徒弟校的老师听完课后,会进行集体评课。评课后,我校教师会根据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向兄弟校的名师提出来,并进行解答,如果是共性问题,会分学科做专题培训。为了保障教师培训的效果,学校拿出了大量的培训经费,并且特意多请了一个代课教师。
三、抓课堂教学改革,焕发师生生命活力(一)优化教与学使课堂充满活力
1、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
我们结合自己学校的校情,建立了“10+30”分钟时间模式。就是在一节40分钟课内,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0分钟。
2、其次是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他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
要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就必须先创建共赢小组,我们学校的课改以五、六年级为试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几个组,按成绩、表现依次编号(每组的1号和2号是成绩最好的,担任正副组长)正组长负责本组成员上课时学习任务的分工。副组长负责课外常规考核。每组确立了组名、组训等。小组建好了,我们精心设计了班牌、课内、课外考核评价表;重新选了班委会:(五个值周班长);制定了班级公约;对所有的班干部进行职责培训。
3、然后构建教学过程“三部曲”(这三部曲就是自学、展示、总结评价)(1)、“自学”:分为课前自学和课中自学。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拟定了不同的自学要求。
(2)、“展示”: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首先学生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3)、“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有什么疑惑,还想知道什么;有时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等。
1、每节课新课,首先是自主学习:其实在上新课之前,我已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回家自学,上课时我把自学提示打出来,让学生拿出自学本对着提示梳理一遍)
2、然后是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先组内展示:小组长根据自学提示,分配谁先发言。重点安排成绩差的同学回答,监督员负责纪律,记录员做好记录,弄不明白的地方,就大组交流。大组交流完后,就是全班展示:
形式一:每组合理分工,派不同层次的代表,上黑板板书。板书完后小组开始互评。
形式二:老师点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难度不同的问题,并按表现加分。形式三:指名小组派代表上台讲,如果讲得不够完整的,其余组可以补充、提问,如果展示时,发现有学生不认真听的,可以随时提问这个同学。其余组评价。
形式四:开展挑战:有组间、师徒、男女、同层次的同学的挑战,挑战成功的是加2分,被挑战的是1分。
通过优化教与学,使教学过程中的各动态因素之间,产生多边互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优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分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
1、课内小组捆绑评价,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课内评价的内容分为: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效果、纪律五个板块。
值周班长负责课前准备的考核,相应的老师、学生负责其他内容的考核,2、课外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五、六年级设有以下检查长:出勤、卫生、餐桌、测试、两操、红领巾检查长若干名。他们分别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反馈给每组的2号,每日一小结,一周一大结,一月后统计出每个学生和小组的分数,评出2名优秀小组,3个层次各评2名明星组员。拍照,张榜出来。每周五下午第2节课,开反思会,值周班长反馈每个小组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五个组长反馈本组每个同学得分和扣分原因。都是点名到人。
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既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优化教与学,优化评价,我们课堂内容更丰富了,由单一的纯知识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由灌输向良性互动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习惯也变了,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不再主宰课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我们的困惑
1、课内和课外评价实施起来相当难。每一项检查都要老师去督促、落实,学生才会执行。
2、学生对于评价标准的尺度把握有点难,存在扣分不合理的现象。
3、每年教师的流动性比价大,培训增加了难度。
以上只是我校的一些肤浅的做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热切地希望在座的领导、专家、同仁的指导与帮助。四季更替,日月变幻,岁月流逝,一刻也不曾停留。在学校这艘航船上,我们和学生一起乘风破浪。在学校这辆列车上,我们和学生一起行驶在成长的铁轨上。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与学校共同发展,我们才能赢得更多的喝彩和掌声。只有与 学校共同发展,我们才能驶向充满生机的教育绿洲。谢谢大家!早禾坪学校——张学军
2015年7月
第二篇:我与学校共发展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1、开展活动要注重过程。学校近几年开展的活动越来越多,学生出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得到了锻炼。但是活动越多,存在的弊病也越多。很多活动老师只是走走场,做做形式而已,比如说:学校开展运动会,学生不进行训练就直接参加比赛;科技活动不安排时间让学生直接参与,大部分是由家长完成科技作品的制作。而我在这着重讲的是读书节。开展这项活动的确是一个好的建议。但是不注重读书过程却显得有点欠缺。有很多班级根本不在看书,而是做作业。既然学校让我们提建议,现就将我的看法说出来:在校时间是6年,12个学期。如果将12个学期都利用起来,每个学期根据年级的不同推荐一本书,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看,读。然后再对这本书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巩固学生对这本书的认识,等到小学毕业,相信华小的每位学生都有了很好的读书习惯。
2、提高会议质量。每周的周前会,布置的工作很多,布置工作的人也多,然而落实的工作却不多,会风也每况愈下,乱讲话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建议:
一、固定座位。座位固定为6排,依次为一-六年级,由前往后为1-6班的正副班主任及其他人员。
二、减少布置工作的人员。每条线需要布置的工作提前跟校长汇报,然后由校长统一布置,这样,一可以让大家引起重视,二可以缩短会议时间。
三、提高工作质量。本周布置的工作,经条线负责人检查不合格的班级或老师下周的周前会点名批评,不留情面,避免拖沓不负责任的现象。
四、对于总是窃窃私语的老师要点名批评,以起到警示作用。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1.发挥制度作用,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没有制度的约束,任何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不可能养成。我校可根据学校目前的情况,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并印发《好习惯养成细则》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例如,“十好”中的“排好队”,就可以从队列、队形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指导,强化训练,并做到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才能习惯成自然,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内化”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
2.运用竞争机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开展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班队竞争活动,如纪律、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路队等常规检查等。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人人都关心,造成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管、人人都是评议员,人人都为集体创优争光,从而使养成教育收到“内化”升华的效果。如教学大楼重新装修后,为保护墙壁,我们可提出“五不”要求,即“手不摸墙、脚不踢墙、水不泼墙、拖帚不甩墙、桌凳不顶墙”的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以“五不”为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自我、完善自我,争当“五不”卫生标兵。
3.从点滴抓起,从关键期抓起。说到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应成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榜样和监督者,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我认为在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因此,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在中高年级我们还必须不断强化,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想起校长说的精致化管理,确实是未来的学校管理方向。其实人家可以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
1、设定一些小的管理顶目,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去管理别人,也同时被别人所管,这样就不会有为一些小小的私心而不想这样干或者那样干的事。学校的工作也会井然有序。
2、对于“十好”,可以每一个月强调两个“好”,第二个月加强,同时增加两个“好”,以此类推,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会收到显著效果的。
3、学校定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一种尊重,并不代表可以在执行的制度上打折扣。
4、每天下课时,学生中悠扬的音乐声中活动游戏,是非,快乐,但还是有缺点的,如:由于音乐声太强,学生与学生之间说话的声音就必定要提高分贝,久而久之,孩子们都成了大嗓门。学校本是一个读书的地方,我们学校又在营造书香校园,可否把这些课间的音乐换成带音乐的做优美的散文诗或古诗文诵读。不过,声音轻柔些。还可以每节课前的内容都不一样。
5、现在的百家讲坛挺不错的,特别是讲〈三字经〉的,我想可以用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观看。
6、让我们的孩子学一些礼仪、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我想可能我们的教师也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一、着力研究精细化管理,让管理出效益
1、认真组织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让全体教师参与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管理的作用。
2、重视各项工作计划的制订,积极加以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组建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协调功能,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充分发挥家长中各种优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的发展服务。
4、加强学校各级领导责任制和作风建设。领导班干部身体力行,既要做指挥者,也要做实践者,做到真抓实干。
二、以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①
制定班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目标、标准、规格和要求。②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学期目标。③
每月要召开班主任教师集体会,分析研究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并制定新的班级管理措施。④
每月要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习惯的好做法和经验,并召开班级交流会。⑤
班主任在课余时间上岗,组织、引导、管理学生的课余活动。⑥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积极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工作。
深入班级做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组织开展全校的习惯养成教育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评比、表彰及时,要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严格落实正副班主任上岗值勤制度,保证工作的落实到位,确保学生文明习惯落实,实现校园环境的稳定。定期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好方法、好做法的交流学习活动,推动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三、抓特色建设,丰富内涵
1、以科技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利用各种的资源,创新内容和形式,使科技教育更显活力。建议要发挥好校四个微机房的作用,开展好NIT兴趣培训。
2、积极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和体艺术活动。我校目前办学条件差,学生人数多,但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调动起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克服困难组织各种兴趣活动。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3、一以继往地开展创建好书香校园活动。认真组织好读书节等活动,并建立完善一些如读书目录指导纲要、达标方案等措施。
5、着力抓好华小网站建设,使成为师生、家长离不开的平台。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近几年来,学校发展速度很快,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作为一名华城小学的教师,我的身心时常被喜讯感染和激荡着。可以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努力前进着。为了我校今后更快更强地发展,我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巩固和完善学校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突出了学校制度的的关键作用,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校领导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领导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发展来确定管理制度制度的方向从而达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
二、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对于工作中的“能人”,应充分让其释放能量,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用人问题上,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胆识和魄力,让其大胆工作,发现取得成绩,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出现了问题不要动辄训斥,要帮助寻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才能信服,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感情才能相通,教职工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出力流汗,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工作效能。
三、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学校要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
四、真正加快素质教育实施步伐。学校要把实施素质教育列为评价教师的指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要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学校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话,需要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以上的论述,只是我的片面认识,不妥之处请领导海涵。但我衷心希望我校能够在校领导正确、科学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一、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效率低。研究氛围不浓。教研组开课,教师精心准备了,但是参与活动的老师没有真心参与,听课之后没有及时的交流,等过了几天甚至一到两周再来评课,教师对于这节课的热情早已不在。这样的活动就成了走过场而以。我想学校宜多开展有利于大家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教研活动。
二、会议的效率低。每周的周前会对于老师们甚至对于领导们来说都是痛苦的。对于领导们来说痛苦的是为什么再三强调的工作就是不能一步到位。对于老师们来说,不能理解的是大大小小的领导们布置工作的时间怎么就那么长,更可笑的是感觉时间越长越不知道今天会议的重点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领导们偏要像对小学生那样解释了再解释,最后老师们领悟到的就一个字:烦。(请原谅,或许我太偏激了)我知道管理偌大的一个学校有许多工作都有我想象不到的难处,作为校长您烦心的事情大大小小的确很多。所以我感受到您为了学校发展的一片苦心,知道处在校长这个位置的艰难,所以今天的建议不管有没有价值我还是提了,希望是为学校发展出了一份力了。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一、采用分层激励,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我校已有一大批教师相继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且我校不有一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特别是已评中高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逐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值得深入思考。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学校应结全绩效工资的实行,制定好各类教师成长目标,分层次以新的目标评价和奖励措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凝聚力。学校要求教师做最好的自我,突出团队共性,必要的人文关怀是需要的,否则教师的团队精神,凝聚力无从谈起。特别是后勤工作是学校的薄弱环节,从教师办公物品、桌椅的安排,日常教学用品的分配等工作不够主动,甚至于不闻不问,不能及时满足教师要求,学校应注意细节做起,让教师感受学校的关怀,是大家庭不可缺的一员。再如改善教师用餐质量,多组织一些教师的联谊活动,教师生日送上一份问候„„这些细节上的关怀比对教师采用高压政策,让教师产生反感心理要有效的多。只有教师齐心协力了,学校发展才有希望。
三、改革学校管理,让优秀教师有发展舞台。近七八年来,我校调进入一批优秀教师,也有一些优秀教师相继调出,但学校的中层管理队伍基本是没有变动。这种状况一则会让现有中层管理工作者没有危机感,产生懈怠心理,工作只是应付,没有做出新成绩的动力;二则让学校其他优秀教师没有发展的舞台,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合理进行流动,才能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新发展。以上建议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为学校三年发展献一策
觉得我们学校现在最缺乏的关注细节,好像从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有点浮躁,好像都要去做重要的大事,而忽略了学校平常最应该注意的细节,导致学生也和老师一样浮于表面,什么事情都是应付心态。我觉得,一所学校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小处着手,关注细节,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作风抓起,首先应该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不作为,老好人),给教师树立正面的榜样。其次是在奖惩制度上一视同仁,不能有特权、特例和老好人思想,否则都是一句空话。再一个就是抓学生的常规,抓细节,就从扫好地、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开始,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实好奖惩,不然会打击那些做的好的班主任的积极性,特别是高年级班级,好像除了升学质量他们什么都不要,领导也什么都不去管。
总之一句话,要真正落实奖勤罚懒,而且是一视同仁的落实,才可能扭转我们学校的精神面貌。
第三篇:我与学校共发展
我与学校共发展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逐日发展,我们的学校也与日俱进。我们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学校的进步;从学校面貌的每一个角度,都能看到学校的容姿。
教师凝聚力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人本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价值体现。如何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传、帮、带的作用,把潜藏在各个教职工身上的能量拧成一股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个人认为贯彻以情持人、以情感人、以情留人的原则,针对教职工的特点,使每个人“心平、气顺、精神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宽容、互助、融洽”,这样工作才有成效,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才能在校园形成。例如我校门口树着一块永久性的“温馨提醒”,每个班级门口帖着醒目的温馨标语,同时,学校工会、党组织要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极力营造散发浓浓人情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广大教师产生在学校就是在家一样,人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份子。学校还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成立师徒关系,一帮一互教互学关系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得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水平。班级管理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量化明确、公开考核更加完善。建议推广可回收垃圾收集处理的做法,在各班设立一个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回收桶,每周卖一次废品作为班费。建议学校评选单项优秀班集体,如评选纪律最佳班集体、学风最佳班集体、最团结班集体等,增强学生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一名党员教师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自觉自愿学习各方面知识,锤炼自己综合素质的能力,以适应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平时中要像对待业务工作一样努力尽心,制定出学习计划,每周挤出星期六时间自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形式看书摘抄、上网、写心得结合起来,达到自觉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实际结合起来,指导实际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育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我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始终追求的目标,这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课堂上,我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唤起学生的那份热情,点燃自信心的火种。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为学生,把尊重启迪的话语送给每一为学生,把和蔼微笑留给每一为学生。教师要信任、尊重学生,尤其教师心目的“后进生”,对他们不能有不信任的情绪,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弃心理。让他们明白勇于尝试,就会有成功的机会。新学期学校工作重点是狠抓课堂教学,作为党员教师,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作好工作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发展。
学校教师凝心聚力,人人在这个舞台中展示自己,我也不会落后,勇往直前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四篇:我与学校共发展
我与沙中共成长
沙道观中学 李进凯
“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毫无疑问,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强则教育才能强。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发展教师的动力、提升教师的平台、成就教师的保证。学校应当与教师共生、共长,这是一条公理。只有学校发展了教师,教师才能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党组织永远追求的工作目标之一。有关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我个人以为: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发展的学校才是一所好学校,学校的发展必须建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师生发展了,才会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加快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和统一,已成为学校党组织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学校发展教师,必须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一方面兼顾公平,让所有教师都能享受学校的教师发展资源,获得发展的信心与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真正的专业引领,引导优秀的教师群体科学发展,全面成长。以他们的成长影响和带领一般教师的发展。学校的着力点应放在教师的同伴互助上,搭好教师正常对话的平台,经常让他们交流、分享经验,进行专题性的话题碰撞与争论,学校要有意制造冲突性的情境,强调“和而不同”的学术观点的存在。
而作为教师,又该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呢?我想提高教师素养、塑造教师形象,要“坚持一个核心、明确二种意识”。首先,坚持一个核心——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教学学生不仅要教他们渊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师德对全面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保证作用。可以这么说,教师的师德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塑造,将影响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搞好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走上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证。其次,明确两种意识——岗位意识、服务意识。要强化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岗位意识,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学校摆正心态,多些服务意识,教育要给学生以透彻心底的关怀,教育要给学生终身服务,应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因为只有有了服务意识,教师就会关注和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育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有了服务意识,才会更加关注和深入地研究服务对象——学生,探索他们发展成长的规律,不断改善和完善自己。
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舞台的条件下,青年教师个人的追求是专业发展的关键。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作为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作为任科老师应该苦练基本功,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也非常重要。培养良
好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青年教师的我们要多向老教师学习,学会借力,把握机遇,促进自身发展。
让我们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以团结协作、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学校的发展中去。
第五篇:工作总结 我与学校共发展
我与学校共发展
时光荏冉,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我在工学院工作了15年。回想这15年,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艰难困苦,其中有底谷,也有辉煌。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始终以高尚的师德,踏实的学问,敬业的态度,独特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今天,我校学生已经发展到近千人的规模。学生层次从中专,大专,本科都有。跟我校合作的学校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还有很多学校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向。我相信在当前有利的外界环境下,在社会广泛的需求下,只要公司给予必要的精神支持,学校的发情必然会更上一层楼。从我到工学院工作,伴随工学院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1993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满怀着理想,满怀着热情,来到职工工学院工作。当我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时刻,我的心就冷了。破旧的大门,一个又旧又老的三层楼,除了几间空荡荡的房子,没有象样的图书馆,没有超过10台的计算机,一个面积还没有我们学校一个足球场大的地方。这就是一个大学吗?这就是我要工作的地方吗?
办公室是个大教室,快10个人一个家,除了一个老的快要掉牙的办公桌,什么也没有了。除了教材,没有资料可查。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如何教学?我感到迷茫和困惑。
当时的工学院,学生都是成人大专,利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学校的工资由大厂负责。247厂是个传统的兵工企业,到了90年代,由于体制和政策的问题,厂里效益不好,连年亏损,已到破产边缘。学校教师的工资,也是有一个月没一个月的,大家积极性不高。
1993年,党和政府己经明确提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中心,进行优化组合和资源配置。“大锅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才能生存,这是学校要考虑的问题。
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伴而行的,1993年,工学院除了原有的成人业余学生外,首次成立了脱产学习班,学生来源是当年高考学生,学生学完毕业后,可以回到原单位上班,这就是我校很有特色的“双招生”。
“双招生“是我校根据企业和学生双向需要,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在市场经济下进行的第一次尝试。当年招生近50人,成立了会计电算化和机械工程两个班,当年收入近10万元。这在当时是个轰动,也是个成功的先列。其后,1994年,1995年,到1998年,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来我校学习,学校的学生规模大增。
生源有了,接下来的要求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设备。学校一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投入到教学设备中,新购置了一批计算机和物理实验设备,一方面向外吸收大批人材来我校任教。
同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校也对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我于1995年被学校安排学习计算机,其他还有很多老师都有培训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从最初的怀疑,困惑,到后来的理解,奋斗。首先,学校的老师,一个个是那么的认真,条件是差,但他们没有后退,想各种办法,充实自己,把最保贵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这种精神感动了我,我有时在想,这样的办学条件,如果换到一个来自优越环境的教师,他会这样去认真的教学生吗?其次,招过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他们没有自信,不想学习,学校用类似于中学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比如上自习,批改作业等,这些都是我在大学上学期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学生阶段,学生以自学为主,学习没有谁去强迫。因此,学校的这些方法,当时被学生不理解,也有相当一些家长不理解。但是,用这种方法,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多年后,那些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回想当年的学校教学方法,也理解了学校的做法。
时间到了2000年,不知不觉中,我在学校已工作了7年,7年的工作,教学,使我成熟了很多,看事情的眼光也长远了。然而,学校的发展,这时又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培训,各大企业充实了大量的双招生,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的人数总是有限的,这时侯,各单位需要的双招生越来越少,学生上学的数量自然随之减少。我们都清楚,“双招生“的历史要结束了,我们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社会,为学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们的使命也完成了。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向何处去呢。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0年,根据国外远程教育的先进的教学经验,我国大力提倡远程教育。理工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理工大学之一,又是211工程之一,当年理工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建立的远程教育高校试点之一。我校和理工大学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因此,2000年,我校成为理工在晋的远程教学站。
远程教育方法灵活,学生利用网络就可以听到理工大学著名的教授的计课,即学到了知识,也满足了他们对名牌大学的响往。因此,从2000年开如,又有许多的有志青年,到我校报名,参加理工大学的远程学习。
告别了“双招生”,迎来了远程教育的光明大道,我校的教学工作又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当然,为了满足远程教育的要求,学校又投入了大批的计算机设备,开办了英特网,一批教师也进行了培训。2001年,2002年,一直到今天,我校每年都有上百名有志青年来参加北理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知识,并且远用这些,在各自的单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教学声益也得到称赞。
2004年,机会又一次来到我们学校,国家对高考进行了改革,大力提倡高等职业教育,一批批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谁能获得高职院校的指标,抓住这个机会,就有发展的机遇。我校抓住了这个机会,终于成为省教委批准的可以进行高职教育的成人高校之一。从2004年到2007年,成为我校发展的黄金时期,每年都有大批的高考学子到我校参加学习,又以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时间到了2009年,学校现在又处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大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都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如何走好下一步,摆在全校教师的面前。
从我进入工学院那天起,从不满意,失望,到理解,有感情,到投入到学校的发展,我的命运和学校共存亡。多年的风风雨雨都过去了,学校一步步走过去来了,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学校终久要发展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