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江广场社区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精)
昌江广场社区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部署,昌江广场社区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昌江广场社区成为关注民生、服务之上、管理完善的幸福社区。在新厂街道的指导下,昌江广场社区正逐步探索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社区实际的服务管理体制
昌江广场社区坐落在四季春晖7号楼,于2005年12月成立,社区管辖范围东起昌河中学,西至昌江广场,南临金域长虹中央,北至李家坳,面积为0.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130户,总人数3512人。昌江广场社区于2007年12月乔迁到四季春晖7号楼,办公用房面积由原来的20平方米到现在500平方米,由原来的老社区现成为新厂街道打造的一个亮点社区。社区有社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计划生育、社区综治、民政低保、环境卫生、市民学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大厅,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办事环境。
昌江广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8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其中2人是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今年是创先争优活
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按照中央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三个着力、贯彻四项要求、明确五个目标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具体工作。社区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为建设和谐社区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社区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实现了一个组织领导核心、一个居民自治主体的社会服务载体的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提高了社区管理机构为群众办事的效能;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服务社群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服务社群,全面打造昌江广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昌江广场社区作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成功创建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队伍健全、服务水平专业、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便民惠民服务。真正形成了以昌江广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在全区范围内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推广性的社区服务中心,为我区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事业起到良好带动作用。
昌江广场社区一直注重发展社会志愿事业,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优势作用,致力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坚持经常
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完善社区服务机构
昌江广场社区在新厂街道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创新社区服务,明晰工作责任,优化资源配臵,规范社区办事程序,社区积极开展治安、卫生、计生、文化、民政、社会保障、劳动、科教、环境、维稳综治等工作,以及其他由街道办事处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并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惠民服务。
昌江广场社区创新服务中心设有书记主任室、社区活动室、慈善超市、会议室和综合服务窗口,综合服务窗口承办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由各政府职能部门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综合服务窗口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服务窗口是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一厅式”便民服务窗口,建立和完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窗口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四、坚持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区新莞人服务管理体系
昌江广场社区在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道路上始终坚持不懈地保障社区民主自治权利,将社区民主自治作为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与既定方向,广泛宣传培育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注重发展壮大社会民间组织,引导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稳妥推进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目前,昌江广场社区组建的社会组织如下:……………………………..昌江广场社区积极完善了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吸纳优秀社会人士参与社区自治工作,协助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帮助外来人员融入社区生活,与社区居民共建家园、共享和谐。
五、坚持为民服务,创新活动载体
昌江广场社区积极设计活动载体,开展了各具特色 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党员、居民群众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提供了舞台。
(一社区党支部按照“三有一化”的建设要求,以“三联”为载体,即联合资源、联活队伍、联出效益,着力在辖区全面推行“大工委”制,“大工委”采取“街道党工委委员+社区党组织委员+辖区驻地单位党组织委员”的设
臵模式。实行“兼职委员制”即在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基础上,从辖区内有影响的驻地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负责人中聘任委员担任。驻区单位、包居部门有十一家:市建设局、珠山消防二中队、铭贵双语学校、伊龙赣菜故事、四季春晖房地产、良厦物业管理、陶院常青藤服务队、金马臵业、金马青年公寓、市关工委、米萝咖啡。在社区社区大工委的全盘统筹协调下成立了“大工委”机构。精心打造“点面结合、共建共驻、互利共赢”的社区党建区域化工程,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支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共创共享、共建和谐的目标。如市建设局为社区建设出资、出力,米萝咖啡志愿者走访慰问“三无”老人,金马
千禧臵业有限公司老总帮扶结对,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铭贵双语学校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社区做不到的事,靠“大工委”成员单位协调解决,真正体现了胡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服务为民、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统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精神,支部对辖区单位健民药店总公司等五家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了了非公有制党组织,目前铭贵双语学校有两名入党积极
分子,正在进行培养考察,支部书记余兰英担任其党建指导 员,力争在三年内每个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党员。
(二)社区广泛开展了“走千家,真情奉献社区” 活动。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居民解决了许多的实际 困难,如(1)春节前夕曹家岭新村居民反映下水道堵 塞造成了一百多户居民行路难,社区牵头由居民集资将 这五十米的道路修复一新,解决了居民的行路难的问 题;(2)居民丁跃华患尿毒症社区立即组织广大居民 为他捐款,同时给他申报低保和大病救助,最近还给他 爱人黄海燕找到一份保洁的工作,以解决他家的生活困 难; 4 月 24 日,雕塑一户居民家中着火,三人受重伤,社区支部在 4 月 27 日组织党员、干部、居民进行爱心 捐款,同时,该募捐也得到了新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 高度重视,发动各社区进行了募捐,共捐款 7159.5 元,支部将募捐到的善款送到了受灾家属手中。与此同时,区民政局还对他们家给予了救助,社区为其今后的生活 积极申报低保,尽微薄之力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3)协调解决了昌广新区环境卫生无人管理问题;(4)解 决了雕塑生活区居民水、电问题;(5)协调解决了龙 景轩马路口居民行路难的问题;(6)社区接管雕塑生 活区环境卫生以后,社区坚持“两扫三运”、日产日清,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7)做好年终特
困户的走访慰问工作,支部与老年分校“银龄志愿者” 队伍在年终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特困群体。
(三)大力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帮助贫困学生活动。每 逢过年过节社区志愿者以及陶院常青藤自愿者大学生 都要为自己的帮扶对子送钱、送物、送温暖活动,大学 生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为辖区困难儿童、流动人员子女 免费补习。昌江广场社区结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辖区开展走千 户人家暨访百家忧、慰百家急、问百家难活动,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动员辖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发展第
一、人民至上、继承创新,力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以优 异成绩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昌江广场社区2010年双拥工作计划
昌江广场社区2010年双拥工作计划
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党在各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坚强保证。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区将在往年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巩固军民的鱼水之情,更深入持久地开展拥军优属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双拥优抚工作,我社区结合社区具体情况,现制定了本年拥军优属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军民相互支持、双向奉献,携手共建关系密切、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文明社区,努力做好“拥军优属”的各项工作,促进我社区“拥军优属”工作的新发展。
二、方法步骤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式下,要不断完善拥军优属工作,做到:计划、制度、措施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优抚政策,本着“一切为军人服务”的宗旨,做到:切实为军人、军人家属办实事,形成“党政一条心,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网络,为军民共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具体措施
1、充分运用多种宣传阵地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形式、多层
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征兵知识,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国防意识与广大青年依法服兵役的自觉意识,努力形成军民“共建社区美好家园,共筑祖国钢铁长城”的双拥舆论环境。
2、广泛开展国防和双拥教育活动,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国防知识,提高辖区居民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邀请军民参加社区双拥座谈会,形成爱军、拥军、学军的良好社会风尚。
3、在“春节”、“八一”节期间对辖区内的军烈属进行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里。准确掌握、了解辖区军烈属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对有困难的军人家属进行经常性的服务。
4、结合我社区的实际,制定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完成街道“双拥”办公室安排的各项工作。
5、注重发挥优势,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通过参加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播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提高军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程度。
昌江广场社区
2010年元月
第三篇: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为高效推进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印露局长为组长,党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及各分局局长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按照创新工作项目书的要求,把握重点,逐项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创新基层化解消费纠纷矛盾新模式,推动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全面对接
我局在基层分局设有9个基层分会,在184个行政村和164个社区居委会聘请了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348名,在具备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了消费投诉处理站112个并培训上岗112名联络员,实现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的全覆盖。基层维权网点做到了统一挂牌、统一制度、统一聘用、统一培训和统一台帐,达到了规范受理、规范调解和规范接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已建网络的功能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维权网络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我局积极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创新思路,主动推动消费者组织主导的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对接。
1.创新思路,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发挥长效作用的新途径。消费纠纷矛盾近来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呈逐步上升的发展态势。针对制约基层稳定和消费维权事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将推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与相对已经发展完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接轨联网。全市社会大调解体系,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基层全面落实了机构、场所、设施、人员、网络、经费和考核,形成了规范的运行体系。消费纠纷本属于社会矛盾的范畴,其调解工作与社会大调解的本质相同、程序相近、目的一致,纳入大调解体系不仅必要,也很现实。消费者组织主导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已经初具规模,自成体系,具备与社会大调解接轨的一切条件。新农村建设也要求全面落实村(居)社区包括纠纷调处在内的配套便民服务。尤其是市委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更加为实现消费纠纷调解与大调解的全面对接,创造了更好的有利条件。“消调对接”机制,必将成为健全基层消费维权的长效机制,成为创建平安如皋的创新举措。
2.整合对接,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范畴。
在统一思想在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主动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司法局加强协调沟通,通过机构整合、人员整合、职能整合、保障整合和考核整合五大对接动作,完成对消费纠纷调解融入大调解的全面整合工作。一是机构整合对接。将如皋市消费者协会纳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其成员单位,以利各级消协在大调解机制下开展工作。消协基层分会纳入所在地镇(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站纳入所地村(居)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并合署办公。二是人员整合对接。消协分会人员加入所在镇的大调解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合并进村(居)调解室。全市消协基层分会人员和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全部融入大调解系统,达到了每个镇(区)不少于2名专职的镇级111名调解员,每个村(居)不少于2名专职、平均达到4名专、兼职调处员,总数达到1500人的融合消费纠纷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队伍。三是职能整合对接。将大调解的综合调解与消协专业调解全面融合对接,互补互济,实行各有关部门综合业务指导和综合职能的协调配合,充分保证调解的及时和高效。四是保障整合对接。首先是调解业务保障,与上述相关部门联手,联合各自的基层组织,共同对调解人员就消费纠纷调解业务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规范调解流程,保证调解职能的顺畅。其次是办公条件保障。镇、村(居)两级调解中心和调解室的设施和条件,从办公场所、经费、设备(包括必要的摄像、录音等工具)各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大调解的活动经费由市财政予以拨付,每个专职调解员每年享受政府三至五千元的补助。五是考核整合对接。对消费纠纷调处工作的绩效考核,与综治平安创建和社会大调解一并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镇(区)的考核,各镇(区)对村(居)同样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综治总考核和奖惩挂钩,计入总分。
3.不断深化,把“消调对接”推向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我市将消费纠纷调处与大调解对接以来,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展现了明显的效果。今后将从八方面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一是整合资源。从市级机构到各镇(区)、村(居)领导,将更加重视消费维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融合消费纠纷调解的大调解体系,无论是组织领导资源还是调解工作人力资源,都将进一步增强。二是提高效率。提高村(居)消费纠纷调解率,让消费者在村(居)家门口就可以进行消费投诉,大大方便消费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调解,减少向12315投诉频次,方便基层特别是农村消费维权,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效率。三是丰富工作方式。将过去的消费纠纷调解只能依靠消协单一的调解,转变成融入社会大调解的实现各部门联动的综合调解,让调解的威力和效果更加显现。四是规范程序。建立消费纠纷调处情况登记台帐,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互通信息,规范争议额达到一定数额消费纠纷的调解采用人民调解程序,调解过程制作的材料和调解协议书,大额争议的调解协议书提交司法确认,以保障效力。五是扩大影响。通过媒体加强对“消调对接”工作的宣传,收集整理典型案例,向广大群众进行以案说法,弘扬“消调对接”中的先进典型,获得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同时,各相关部门实现消费维权联动,产生消费维权社会化的总体影响。六是完善体系。把原有的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与社会矛盾大调解的各项制度整合规范完善,扩大社会矛盾大调解对消费纠纷调解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实现消协专业调解与社会综合调解的全面结合,使大调解体系更趋完善。七是提升水平。全面实现对接后,在社会大调解体系下,达到在充分发挥综合调解力量的基础上,融合专业调解的技术要素,促进消费纠纷调解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消费纠纷的调解质量,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满意度。八是增强效果。实现“消调对接”后,要全面按照大调解的运转体系运行,各镇(区)、村(居)调解机构不但及时受理调处消费纠纷,还将定期分析排查消费纠纷矛盾苗头,加强消费纠纷矛盾的事先防范工作,助动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社会监督,让消费维权的理念深入人心。
“消调对接”,是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尝试,也标志着我市消费维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举必将为全市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我市创建放心江苏省放心消费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登记注册窗口努力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员信息社会化采集和互动机制。
1.加强外来人口投资创业信息采集机制
凡是到我局申请登记的我市外来人员,我局各登记窗口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表,以便为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的信息库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积极推进外来人口信息登记软件的完善工作。开发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来人员信息数据对接软件系统,提高外来人口信息采集的科学化。
3.建立和强化外来人员登记注册的绿色联动机制 凡到我市登记注册的外来创业人员,以颁发“绿色服务卡”形式的一证通通行证,通过公安、工商、教育、卫生、文化、人保等各部门建立的人员数据库共享机制,加强外来人员在我市居住、就业、就医、子女上学、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为打造和谐、美好的新如皋而做出我们工商部门的应有努力。
三、创新举措,扎实有效开展平安市场创建工作
始终坚持把维护市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平安”做文章,在落实平安市场创建责任,建立建全各项制度方面狠下功夫。
1.发挥组织体系作用,积极推动平安市场创建 积极发挥组织体系的领导作用,统筹安排,具体部署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一是围绕创建平安市场活动的要求及考核细则,各职能机构按照其法定职能,各司其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条抓块包、齐创共建,为平安市场的创建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进一步落实基层工商分局创建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主动抓、监管责任区人员具体抓的责任体制,坚持属地化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落实。三是进一步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平安市场的责任,全市43个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平安市场”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全部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做到组织、人员、场所、经费、制度的“五落实”。市场主办单位作为创建第一责任人,努力抓好索证索票、公示、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安全管理,与经营者分别签订“平安市场”创建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
2.狠抓“六个结合”,夯实平安市场创建基础
一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规范市场主体资格相结合。我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结合每企业年检,对照平安市场建设的要求,对不具备条件的已登记市场,发出责令改正书至当地人民政府和市场主办方,并暂缓通过检验。二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落实市场开办者第一责任相结合。认真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三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市场信用建设相结合。按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采集录入市场及市场内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认真做好信用等级的划分,各市场主办方认真落实市场内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季对经营户的信用等级对照标准进行评定,并进行摊位公示,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内经营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意识。四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新“六城同创”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如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卫生镇的契机,努力推进城区及镇所在地市场及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高标准建设,市场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提升,市场安全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档次明显提升。五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通过确立市场主办单位、食品经营户责任,进一步整合基础信息台帐,切实加强食品经营户的进货登记和索票索证,加强以食品经营户为重点的巡查监管、食品质量监测和后续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六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相结合。在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紧扣放心消费活动的主题,制作了大型《如皋市放心消费教育巡回图片展》在各市场巡回展出,印发了《百万居民消费教育宣传手册》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知识问答50题》让广大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来。3.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平安市场维稳机制
一是将消防安全纳入平安市场建设的正常轨道。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市场负责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加强制度建设,指导、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健全、完善、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措施到岗,责任到人。加强对消防设施安全性检查,经常联合组织开展对市场主办方消防安全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和行政指导。二是市场与辖区公安分局共建市场安全体系,群防群治。加强市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装监控系统),增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打牢创建基础,确保市场内不发生打架斗殴、聚众闹事、被盗、被抢等刑事案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将市场纠纷调解纳入社会矛盾调解中心体系。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横向协作网络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市场内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快速处臵。
四、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 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以加强食品经营单位信用建设为核心,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1.全面建立食品经营户诚信档案。南通工商局对全市食品经营户建立诚信档案,涵盖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监督检查记录等多个方面,并对食品经营单位诚信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如实记入信用档案。同时,根据《南通市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一般食品经营户每年进行一次、特殊食品经营户(指经营专供婴幼儿主辅食品和散装食品以及从事食品批发经营户)每半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价,包括履行自律制度情况、监督检查结果情况等内容,划分A、B、C、D四个信用等级。根据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监管频次、突出不同监管重点,对守信单位实施宣传鼓励、示范引导,对失信单位进行曝光评议、严格惩处。目前,全市已建立食品经营户档案18437户,占全市食品经营户总数的75.3%,预计年底可达95%以上。
2.设立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站。为加强经营者自律意识,构建市场监管的第一防线,在全市大型超市和大型综合农贸市场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明确专人担任站长、副站长。每个食品卖场均细化为生熟肉食品区、散装食品区、预包装食品区和自制食品区,责任分工细化到管理、销售人员,工商部门可通过“倒查制”追责发现问题食品。工作站实现了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对接”,可以对消费者质疑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现场公布检测结果。
3.组建可靠的食品安全协管监督队伍。在全市乡镇(街道)、村居都设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联络点,各(行政村)社区均配备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平时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并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居)工作人员担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各类食品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食品安全监督网。
4.推行食品安全“约谈制”监管方式。工商部门创新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约谈制度》,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约请食品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负责人到进行面谈,共同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来,南通工商局已与“双汇”南通总代理、食品添加剂批发商、台湾进口食品总代理等食品经营单位约谈28次,发放行政建议书27份,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5.成立“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今年5月,我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如皋市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协会以督促、帮助流通环节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为前提,以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为关键,前移食品质量监督关口,构筑商业流通领域中牢固的诚信基石。协会成立后,已有1800名食品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自律承诺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1.继续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将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社会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高效处臵。
2.以标准化建设为推手,着力推进市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将紧紧抓住升级改造这一环节,进一步推动城区及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城区主要市场和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监控系统安装率100%。
3.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六大工程”为主线统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即服务经济“红盾直通车”工程、社会诚信体系工程、队伍建设“三联三防”工程、社团协同维稳工程、工商维权“五进”工程、平安文明市场创建工程。
第四篇:昌江广场社区2011年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总结
昌江广场社区2011年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总结
在近一年的加强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社区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努力为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维护我镇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组长,成员由社区司法警务室工作人员及派出所民警担任,由社区综治专干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各成员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挥社区民警作用,以各种形式警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由派出所民警同志不定期向辖区居民汇报近期社区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向社区青少年和家长介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维权法》等相关的法制法规。使青少年和家长及时了解当前违法犯罪的状况,进一步敲响警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地法制教育
社区预防工作小组因地制宜的把握禁毒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成功举办了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普法宣传日”走上全镇各主要街道,张贴挂图、发放宣传单,向每位社会成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知识,并现场进行相关咨询服务;联合派出所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号召青少年做小小宣传员,与家长、邻里进行交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向未成年人宣传毒品危害,普及毒品预防知识。营造法制氛围,取得良好效果。
五、提高自我保护、安全自救意识,抵御侵害能力
预防工作小组非常关注社区青少年身心变化,不断加强自护能力的培养,通过心理生理辅导、避险救护演习,引导他们克服、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邀请消防中队举行实地灭火演练,增强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寒暑假到来前,对辖区青少年的出游、饮食、防火、防水、防电、禁放烟花等行为进行教育,并开放活动场所,保障青少年平安祥和的度过假期。通过种种措施使学生掌握必要必备的自防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建立预防长效机制,加强沟通、逐步完善队伍建设
建立了由社区司法警务室、派出所共同组成的预防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沟通信息,协调、督促、落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管理、服务等相关事务。及时对工作出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基础上,通过预防、挽救、教育感化等方式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总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规范预防办组织机构,加强预防小组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继续扎实作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继续增加教育宣传活动次数,大力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我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新厂昌江广场社区2012-01-09
第五篇:康乐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康乐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工作,为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区综治委在全区组织的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相关情况调查摸底活动的安排,我社区进行了详细的摸排,现将社区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社区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样样工作都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不少政府部门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作为基层管理和服务的社区,面临的任务繁多,很明显地呈现出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利,不可避免的让居民认为社区的工作做得不细致、不到位,产生矛盾,造成误会。
2、社区负担较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职能大概分为六大方块: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3、社区经费短缺。社区无其他经费来源和收入,随着“社会人”转为“社区人”,多数工作进入社区,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提高了,因资金经费限制,制约着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社区也有强烈的自身造血的愿望,但是没有明确的项目和支持,导致无法放手发展。
4、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由于社区人口多,异动性大,人户分离
状况多,在开展社区服务中是以属地管理为主,人员难以管理社区吸毒人员的管理工作。大多数吸毒人员户口在本社区,人不住社区,住房已卖,属于人户分离,不好管理,建议居住地管理。
5、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结合城管革命和两型社区建设,对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使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社区内需要硬化的地段太多,下水管网老化,导致了居民在下雨天出行难。随着社区内养鸡养鸭养狗养鸽的现象日益严重,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已经见不到切实的成效,希望上级部门能够针对这一现象加大打击力度,还社区居民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建议:
(1)请街道协调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的为社区开展好各项服务工作。如路灯故障及时修理;老化电线线路的维修和检修;房屋的修缮和下水道的清污;绿化部门对社区花坛及时打草、整枝;环卫部门对社区垃圾及时进行清理;水务部门对社区进行排水管网的清淤等,减少社区居民对居委会的怨声。
(2)社区人口趋于老年化,急需增设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并新修建卫生服务站,便于社区集中掌握老年人的状况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恳请上级领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能否增设老年人服务、救助专干人员。
(3)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减轻社区工作量,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帮助社区完善物业管理功能,使社区更好的服务居民群众。
(4)社区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社区负责人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学习、交流,掌握更多的民情民意,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更恳请上级领导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全局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还要继续发挥好社区在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作用,多给百姓提供活动场所和空间,管理于服务之中,同时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网吧、出租屋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方式,发挥好部门与社区的共同作用,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工作,本着资源少浪费、资金少投入的原则,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同时广泛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使百姓生活得平安、幸福。
康乐社区
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