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15: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第一篇: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

试点工作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的要求,切实围绕莞城街道第三次党代会关于坚持“管理提升,建设幸福城区,共创和谐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部署,莞城东正社区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东正社区成为关注民生、服务之上、管理完善的幸福社区。在莞城街道的指导下,东正社区正逐步探索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坚持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社区实际的服务管理体制 莞城东正社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万人,常住户籍居民人口数为1.2万人,新莞人5000人。辖区内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院、中小学校、市级医院、幼儿园、图书馆、少年宫、人民公园、东门广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多元化社区。随着2011年完成了社区综

合服务中心与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后,东正社区基本形成“两委两中心”的工作格局,即: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一个组织领导核心、一个居民自治主体、一个政务管理载体、一个社会服务载体的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提高了政务管理机构为群众办事的效能;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服务社群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服务社群,全面打造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莞城东正社区按照东府办[2011]72号文关于在全市选取20个社区作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的要求,东正社区联同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1年成功创建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队伍健全、服务水平专业、群众积极参与的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依时投入了运营,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便民惠民服务。真正形成了以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驱动、以社会工作为手段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幸福家园”社区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推广性的社区服务中心示范点,为我市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事业起到良好带动示范作用。(综合服务中心概况见附件一)

东正社区一直注重发展社会志愿事业,注重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优势作用,致力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坚持每个月在东门广场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东正社区已成功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志愿服务运作机制和团员、社工、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

三、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完善东正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为解决目前居委会行政化倾向问题,进一步理顺多年来社区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东正社区在莞城街道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明晰工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社区办事程序,使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担以前由居委会负责的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居委会民主自治有效衔接的目标。切实将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莞城街道在社区的政务服务工作平台。中心主要承办莞城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统计、计生、文化、民政、社会保障、劳动、科教、环境、维稳综治等工作,以及其他由街道办事处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并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惠民服务。

东正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下设三个办公室和一个服务窗口,即:行政事务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居委事务办公

室、服务窗口。行政事务办公室承办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人大联络和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由各政府职能部门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社会服务办公室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等。居委事务办公室协调居委会与居民小组事务,协助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服务窗口是社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厅式”便民服务窗口,建立和完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平台窗口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统一启用“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专用章”,设专人保管和使用登记“专用章”,完善公章的管理和使用。真正体现科学、高效的便民服务办公模式。

四、坚持居民自治,建立健全社区新莞人服务管理体系 东正社区在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工作道路上始终坚持不懈地保障社区民主自治权利,将社区民主自治作为完善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与既定方向,广泛宣传培育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注重发展壮大社会

民间组织,引导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稳妥推进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目前,东正社区组建的社会组织如下:莞城曲艺协会;莞城美术协会;莞城书法协会;莞城摄影协会;莞城舞蹈协会;莞城国标舞协会;莞城关工委;莞城奇石协会;莞城艺术插花协会。东正社区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掘社区中真正广而有力的社会服务资源形成自治合力。另外,东正社区积极完善了新莞人综合服务管理模式,贯彻落实新莞人积分入户各项政策,吸纳优秀新莞人参与社区自治工作,为新莞人提供医疗帮扶服务,协助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帮助外来人员融入社区生活,与社区居民共建家园、共享和谐。

五、坚持系统推进,形成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合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帮助、社区自身的全面落实、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民间团体的互助协助、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人力、财力、智力的有机结合,从战略的高度稳步推进,充分调动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全东正社区“两委两中心”社会服务与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中,东正社区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提升东正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东正社区继续完善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户籍、社保、民政、计划生育等工作数据共享联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创新数字惠民。

(二)推进东正社区网站建设。不断完善东正社区网站(http:///),依托信息网络,搭建服务资源平台,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拓宽社区与居民互动的渠道,为居民提供教育、交通、中介、家政、劳动就业信息等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三)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制度。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照新加坡、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相关成熟经验,将建立《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建设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对象权利保障标准》、《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协调沟通机制标准》等四项运营标准,同时制定《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制度》和《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服务标准》,力求使中心的运营和服务更加的制度化,更加的规范化。

(四)建立和壮大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按照社工、义工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的贴心服务,有效发挥社区内各类组织、共建单位的积极作用,在基层构筑横向倒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

东正社区居民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第二篇: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为高效推进我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印露局长为组长,党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及各分局局长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按照创新工作项目书的要求,把握重点,逐项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创新基层化解消费纠纷矛盾新模式,推动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全面对接

我局在基层分局设有9个基层分会,在184个行政村和164个社区居委会聘请了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348名,在具备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了消费投诉处理站112个并培训上岗112名联络员,实现了基层消费维权网络的全覆盖。基层维权网点做到了统一挂牌、统一制度、统一聘用、统一培训和统一台帐,达到了规范受理、规范调解和规范接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已建网络的功能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维权网络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我局积极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创新思路,主动推动消费者组织主导的消费纠纷调解与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对接。

1.创新思路,探索基层维权网络发挥长效作用的新途径。消费纠纷矛盾近来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呈逐步上升的发展态势。针对制约基层稳定和消费维权事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将推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与相对已经发展完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接轨联网。全市社会大调解体系,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基层全面落实了机构、场所、设施、人员、网络、经费和考核,形成了规范的运行体系。消费纠纷本属于社会矛盾的范畴,其调解工作与社会大调解的本质相同、程序相近、目的一致,纳入大调解体系不仅必要,也很现实。消费者组织主导的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已经初具规模,自成体系,具备与社会大调解接轨的一切条件。新农村建设也要求全面落实村(居)社区包括纠纷调处在内的配套便民服务。尤其是市委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更加为实现消费纠纷调解与大调解的全面对接,创造了更好的有利条件。“消调对接”机制,必将成为健全基层消费维权的长效机制,成为创建平安如皋的创新举措。

2.整合对接,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范畴。

在统一思想在基础上,我们将积极主动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司法局加强协调沟通,通过机构整合、人员整合、职能整合、保障整合和考核整合五大对接动作,完成对消费纠纷调解融入大调解的全面整合工作。一是机构整合对接。将如皋市消费者协会纳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其成员单位,以利各级消协在大调解机制下开展工作。消协基层分会纳入所在地镇(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站纳入所地村(居)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并合署办公。二是人员整合对接。消协分会人员加入所在镇的大调解中心,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合并进村(居)调解室。全市消协基层分会人员和村(居)消费维权联络员,全部融入大调解系统,达到了每个镇(区)不少于2名专职的镇级111名调解员,每个村(居)不少于2名专职、平均达到4名专、兼职调处员,总数达到1500人的融合消费纠纷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队伍。三是职能整合对接。将大调解的综合调解与消协专业调解全面融合对接,互补互济,实行各有关部门综合业务指导和综合职能的协调配合,充分保证调解的及时和高效。四是保障整合对接。首先是调解业务保障,与上述相关部门联手,联合各自的基层组织,共同对调解人员就消费纠纷调解业务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规范调解流程,保证调解职能的顺畅。其次是办公条件保障。镇、村(居)两级调解中心和调解室的设施和条件,从办公场所、经费、设备(包括必要的摄像、录音等工具)各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大调解的活动经费由市财政予以拨付,每个专职调解员每年享受政府三至五千元的补助。五是考核整合对接。对消费纠纷调处工作的绩效考核,与综治平安创建和社会大调解一并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镇(区)的考核,各镇(区)对村(居)同样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综治总考核和奖惩挂钩,计入总分。

3.不断深化,把“消调对接”推向规范化运行的轨道 我市将消费纠纷调处与大调解对接以来,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展现了明显的效果。今后将从八方面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一是整合资源。从市级机构到各镇(区)、村(居)领导,将更加重视消费维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融合消费纠纷调解的大调解体系,无论是组织领导资源还是调解工作人力资源,都将进一步增强。二是提高效率。提高村(居)消费纠纷调解率,让消费者在村(居)家门口就可以进行消费投诉,大大方便消费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调解,减少向12315投诉频次,方便基层特别是农村消费维权,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效率。三是丰富工作方式。将过去的消费纠纷调解只能依靠消协单一的调解,转变成融入社会大调解的实现各部门联动的综合调解,让调解的威力和效果更加显现。四是规范程序。建立消费纠纷调处情况登记台帐,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互通信息,规范争议额达到一定数额消费纠纷的调解采用人民调解程序,调解过程制作的材料和调解协议书,大额争议的调解协议书提交司法确认,以保障效力。五是扩大影响。通过媒体加强对“消调对接”工作的宣传,收集整理典型案例,向广大群众进行以案说法,弘扬“消调对接”中的先进典型,获得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同时,各相关部门实现消费维权联动,产生消费维权社会化的总体影响。六是完善体系。把原有的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与社会矛盾大调解的各项制度整合规范完善,扩大社会矛盾大调解对消费纠纷调解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实现消协专业调解与社会综合调解的全面结合,使大调解体系更趋完善。七是提升水平。全面实现对接后,在社会大调解体系下,达到在充分发挥综合调解力量的基础上,融合专业调解的技术要素,促进消费纠纷调解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消费纠纷的调解质量,提高消费纠纷调解的满意度。八是增强效果。实现“消调对接”后,要全面按照大调解的运转体系运行,各镇(区)、村(居)调解机构不但及时受理调处消费纠纷,还将定期分析排查消费纠纷矛盾苗头,加强消费纠纷矛盾的事先防范工作,助动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社会监督,让消费维权的理念深入人心。

“消调对接”,是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尝试,也标志着我市消费维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举必将为全市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为我市创建放心江苏省放心消费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登记注册窗口努力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员信息社会化采集和互动机制。

1.加强外来人口投资创业信息采集机制

凡是到我局申请登记的我市外来人员,我局各登记窗口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表,以便为建立和完善外来人口的信息库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积极推进外来人口信息登记软件的完善工作。开发一个相对独立的外来人员信息数据对接软件系统,提高外来人口信息采集的科学化。

3.建立和强化外来人员登记注册的绿色联动机制 凡到我市登记注册的外来创业人员,以颁发“绿色服务卡”形式的一证通通行证,通过公安、工商、教育、卫生、文化、人保等各部门建立的人员数据库共享机制,加强外来人员在我市居住、就业、就医、子女上学、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为打造和谐、美好的新如皋而做出我们工商部门的应有努力。

三、创新举措,扎实有效开展平安市场创建工作

始终坚持把维护市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平安市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平安”做文章,在落实平安市场创建责任,建立建全各项制度方面狠下功夫。

1.发挥组织体系作用,积极推动平安市场创建 积极发挥组织体系的领导作用,统筹安排,具体部署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一是围绕创建平安市场活动的要求及考核细则,各职能机构按照其法定职能,各司其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条抓块包、齐创共建,为平安市场的创建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进一步落实基层工商分局创建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局长主动抓、监管责任区人员具体抓的责任体制,坚持属地化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平安市场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落实。三是进一步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平安市场的责任,全市43个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平安市场”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全部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做到组织、人员、场所、经费、制度的“五落实”。市场主办单位作为创建第一责任人,努力抓好索证索票、公示、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安全管理,与经营者分别签订“平安市场”创建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

2.狠抓“六个结合”,夯实平安市场创建基础

一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规范市场主体资格相结合。我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结合每企业年检,对照平安市场建设的要求,对不具备条件的已登记市场,发出责令改正书至当地人民政府和市场主办方,并暂缓通过检验。二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落实市场开办者第一责任相结合。认真落实市场主办者创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三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市场信用建设相结合。按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采集录入市场及市场内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认真做好信用等级的划分,各市场主办方认真落实市场内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季对经营户的信用等级对照标准进行评定,并进行摊位公示,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内经营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意识。四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新“六城同创”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如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卫生镇的契机,努力推进城区及镇所在地市场及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高标准建设,市场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提升,市场安全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档次明显提升。五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结合起来。通过确立市场主办单位、食品经营户责任,进一步整合基础信息台帐,切实加强食品经营户的进货登记和索票索证,加强以食品经营户为重点的巡查监管、食品质量监测和后续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六是将“平安市场”创建与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相结合。在平安市场创建活动中紧扣放心消费活动的主题,制作了大型《如皋市放心消费教育巡回图片展》在各市场巡回展出,印发了《百万居民消费教育宣传手册》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知识问答50题》让广大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来。3.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平安市场维稳机制

一是将消防安全纳入平安市场建设的正常轨道。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市场负责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加强制度建设,指导、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健全、完善、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措施到岗,责任到人。加强对消防设施安全性检查,经常联合组织开展对市场主办方消防安全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和行政指导。二是市场与辖区公安分局共建市场安全体系,群防群治。加强市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装监控系统),增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打牢创建基础,确保市场内不发生打架斗殴、聚众闹事、被盗、被抢等刑事案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将市场纠纷调解纳入社会矛盾调解中心体系。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横向协作网络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市场内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快速处臵。

四、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 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以加强食品经营单位信用建设为核心,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1.全面建立食品经营户诚信档案。南通工商局对全市食品经营户建立诚信档案,涵盖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监督检查记录等多个方面,并对食品经营单位诚信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如实记入信用档案。同时,根据《南通市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对一般食品经营户每年进行一次、特殊食品经营户(指经营专供婴幼儿主辅食品和散装食品以及从事食品批发经营户)每半年进行一次信用评价,包括履行自律制度情况、监督检查结果情况等内容,划分A、B、C、D四个信用等级。根据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监管频次、突出不同监管重点,对守信单位实施宣传鼓励、示范引导,对失信单位进行曝光评议、严格惩处。目前,全市已建立食品经营户档案18437户,占全市食品经营户总数的75.3%,预计年底可达95%以上。

2.设立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站。为加强经营者自律意识,构建市场监管的第一防线,在全市大型超市和大型综合农贸市场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明确专人担任站长、副站长。每个食品卖场均细化为生熟肉食品区、散装食品区、预包装食品区和自制食品区,责任分工细化到管理、销售人员,工商部门可通过“倒查制”追责发现问题食品。工作站实现了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对接”,可以对消费者质疑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现场公布检测结果。

3.组建可靠的食品安全协管监督队伍。在全市乡镇(街道)、村居都设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联络点,各(行政村)社区均配备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平时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并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居)工作人员担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各类食品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食品安全监督网。

4.推行食品安全“约谈制”监管方式。工商部门创新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约谈制度》,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约请食品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负责人到进行面谈,共同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来,南通工商局已与“双汇”南通总代理、食品添加剂批发商、台湾进口食品总代理等食品经营单位约谈28次,发放行政建议书27份,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5.成立“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今年5月,我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如皋市食品流通行业自律协会”。协会以督促、帮助流通环节食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为前提,以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为关键,前移食品质量监督关口,构筑商业流通领域中牢固的诚信基石。协会成立后,已有1800名食品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自律承诺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1.继续推动消费调解纳入社会大调解的工作。将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社会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市场内的投诉、举报,切实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严重危害消费安全的违法行为果断应对,高效处臵。

2.以标准化建设为推手,着力推进市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将紧紧抓住升级改造这一环节,进一步推动城区及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城区主要市场和农村镇所在地的农贸市场监控系统安装率100%。

3.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六大工程”为主线统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即服务经济“红盾直通车”工程、社会诚信体系工程、队伍建设“三联三防”工程、社团协同维稳工程、工商维权“五进”工程、平安文明市场创建工程。

第三篇:康乐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康乐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工作,为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区综治委在全区组织的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相关情况调查摸底活动的安排,我社区进行了详细的摸排,现将社区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社区权小责大。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样样工作都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不少政府部门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作为基层管理和服务的社区,面临的任务繁多,很明显地呈现出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利,不可避免的让居民认为社区的工作做得不细致、不到位,产生矛盾,造成误会。

2、社区负担较重。按照法律规定社区职能大概分为六大方块: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发挥。

3、社区经费短缺。社区无其他经费来源和收入,随着“社会人”转为“社区人”,多数工作进入社区,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提高了,因资金经费限制,制约着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社区也有强烈的自身造血的愿望,但是没有明确的项目和支持,导致无法放手发展。

4、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由于社区人口多,异动性大,人户分离

状况多,在开展社区服务中是以属地管理为主,人员难以管理社区吸毒人员的管理工作。大多数吸毒人员户口在本社区,人不住社区,住房已卖,属于人户分离,不好管理,建议居住地管理。

5、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结合城管革命和两型社区建设,对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整治,使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社区内需要硬化的地段太多,下水管网老化,导致了居民在下雨天出行难。随着社区内养鸡养鸭养狗养鸽的现象日益严重,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已经见不到切实的成效,希望上级部门能够针对这一现象加大打击力度,还社区居民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建议:

(1)请街道协调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的为社区开展好各项服务工作。如路灯故障及时修理;老化电线线路的维修和检修;房屋的修缮和下水道的清污;绿化部门对社区花坛及时打草、整枝;环卫部门对社区垃圾及时进行清理;水务部门对社区进行排水管网的清淤等,减少社区居民对居委会的怨声。

(2)社区人口趋于老年化,急需增设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并新修建卫生服务站,便于社区集中掌握老年人的状况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恳请上级领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能否增设老年人服务、救助专干人员。

(3)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减轻社区工作量,将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帮助社区完善物业管理功能,使社区更好的服务居民群众。

(4)社区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除社区负责人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学习、交流,掌握更多的民情民意,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更恳请上级领导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全局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还要继续发挥好社区在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作用,多给百姓提供活动场所和空间,管理于服务之中,同时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网吧、出租屋为重点,以“网格化”管理为主要方式,发挥好部门与社区的共同作用,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工作,本着资源少浪费、资金少投入的原则,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同时广泛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使百姓生活得平安、幸福。

康乐社区

2012.04.25

第四篇:温岭市城东街道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创新路径 注重实效

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城东街道党工委 2011年7月19日

城东街道成立于2001年,由原岩下乡、肖村乡、田洋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2.6平方公里,辖44个村、4个居,常住人口5.3万,外来人口约7万。2011年上半年街道规模上工业总产值25.76亿元,增幅为10.51%,财政总收入8461.9万元,同比增长55.9%。

近年来,随着城东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治安问题越显突出。为创新管理路径,破解综治难题,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市政法委、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街道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即重点区域集约化管理、工业园区社会化管理、接边地区一体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至6月份,综治主要指标实现“三降三升”,即两抢案件同比下降80%,盗窃案件下降11%,打架斗殴案件下降47%,流动人口登记同比上升29%,出租房屋登记同比上升3358%,群众满意度也明显上升。今年6月份,我街道被列为台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会三个参观点之一。下面我就此项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转变理念,探索建立重点区域综治工作站,实现集约化管理

以万昌北路为主轴,南至商港大酒店,北至总部经济的沿线是城东的重点区域,这里餐饮、旅馆、娱乐、休闲等各类业态交 1 / 7 错发展,单位众多、场所密集、人员庞杂,历来是维稳的难点、管理的重点。2010年该区域的总发案量占全街道的50%,群众反响强烈。如何使该区域管而不死、治而不乱。对此,我们以“一二三四五”的工作体系为抓手,做到发展与稳定齐抓,管理和服务并重。

1、一套组织机构:我们把该区域内涉及的三村一居一街,作为一个社区,在汇头王村专门建立综治工作站,并由该村无偿提供4间办公用房,投资80万多元用于硬件建设。站长由汇头王村书记担任,副站长由一名警长和三村一居的主任担任,吸收辖区内相关单位人员参加。

2、二个科技系统: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和治保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综治工作。我们把商业街管委会、汇头王村以及沿线娱乐场的83只探头视频监控设施统一整合到综治工作站,组成一个全方位监控系统。同时,绘制了一张高精度的三维立体防控图,标注了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等信息,便于即时管理。

3、三项工作机制:在综治工作站的运行上,主要实行三项机制。一是治保防控机制。我们将商业街警务室和110接警处设在站内,在重点娱乐场所设臵了两个长期执勤点。并按照“专群结合,防控并重”的要求,建立了五支约90人的巡防队伍,全天候开展网格化防巡工作。二是矛盾化解机制。将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公检法司、法律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工会、行业调解员组织起来,同时把流动人口的代表组织起来,变“对手”为“帮手”参与调解,定期到工作站开展矛盾化解,做到“小事即时化解、大事限期化解、复杂事件会商化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服务管理机制。设臵办事窗口,集中村居各线工作人员,为本地和外地人员提供计生、就业、维权、综治等方面的一站式服 2 / 7 务。同时将商业街区细分四个片,由八名出租私房协管员进行网格化管理,编制了《出租房屋便民申报手册》,开通出租房屋网上申报腾讯QQ,方便群众申报。

4、四诊工作方法:一是门诊。综治工作站每天有人上班,警务室和视频监控系统做到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二是出诊。各巡查中队、护村队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深入第一线工作。三是坐诊。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在站接待群众,群众有需求,就提供服务。四是会诊。综治工作站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社区民主恳谈;每季党代表工作室组织一次“有话找党说、有事找党帮”的互动对话;警务室不定期召开复杂事件会商化解会。

5、五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巡查队伍、护村队伍、内保组织、治保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查处各类治安案件,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巡逻防范等群防群治工作,真正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局面。

二、创新手段,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实现社会化管理

城东街道行业企业多、流动人口多、纠纷案件多,如何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呼声强烈。去年6月我们在召开规模上企业安全发展恳谈会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捐资、市新区办支持、派出所出力的办法,投资180多万元,建立了工业园区综治工作站,设立专门警务室,还面向全社会招收了35名企业巡查队员,在具体运行上主要是着力打造“四大平台”。

1、预警联网平台。开发了短信提醒系统,建立“预警信息直通车”,重点围绕涉企矛盾纠纷、周边治安状况,企业内部防范等进行研判,将研判结果以及最新的发案信息、防范措施通过短信 3 / 7 通报给相关企业。

2、区域联巡平台。警务室设立专门的企业巡查大队,24小时不间断地在各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整合企业安保力量,由队员带领在企业周边开展巡逻,排除各类治安隐患,组织指导安保力量对企业货物库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3、邻里联守平台。建立企业邻里联守制度,在综合考虑企业所处位臵,规模大小及周边治安状况等要素的基础上,将企业列入相应的联防区域,要求企业安保人员采用邻里守望的方式,共同关注相邻企业的治安情况,主动向警务室提供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信息。

4、处警联动平台。在日常处臵突发性事件中,实行三级联动,即:发生一般群体性事件,由警务室及发生地企业安保力量现场处臵;发生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由派出所组织,警务室及企业安保力量参加行动;发生重大急性案件或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由派出所组织,警务室和各企业安保力量参加,必要时报告市局增加警力参与处臵。

自工作站建立以来,共发生治安刑事案件12起,同比下降86%,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人,刑事拘留3人,治安拘留5人,抓获逃犯2人,化解矛盾纠纷52起,同比下降59%,调解成功率为100%,有力地维护了园区内的社会稳定。

三、完善制度,探索建立接边地区综治工作站,实现一体化管理

城东街道有十个村与周边街道(镇)接边,治安状况复杂,为此,首先抓点上行动,接边村中流动人口最多的有三个村,其中下蒋、山南前聚集大多是与横峰、城北产业趋同的鞋厂人员,横湖桥村靠近太平,主要聚集第三产业人员,我们在这三个村分 4 / 7

别设立了综治工作站,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打防控等各项工作。其次抓线上发动,我们将以鞋业为主的五个村作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每个村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村干部牵头,一名党员协助,一名协管员负责,以企业为单元,每个企业都有一名企业主和流动人口骨干来配合。再次抓块上联动,接边地界是社会管理的“盲区”、“死角”,稍不注意,往往会酿成大的问题。我们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础上,辅于“苗头性”打击(或化解)之手段,具体落实“四项制度”。

1、工作例会制度。城东派出所与接边街道派出所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定期沟通,每月5号召开例会,街道综治办召开季例会,接边各村召开半例会,同时根据情况,及时沟通。

2、信息互通制度。建立治安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及时掌握双边地区的各类治安信息和纠纷苗头,特别是对各自掌握的边际矛盾纠纷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进行交流,以便及早采取应对之策。

3、矛盾联解制度。对涉及接边地界双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本着“诚信和睦、互谅互让”的原则,实行联合调处化解。力求小事村牵头,一般问题所牵头,重大问题街道牵头解决。

4、治安共防制度。建立健全治安防范、堵卡守候的组织形式,开展正常性的协作共防活动,协同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共同预防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以上就是我街道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工作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东虽然是城市新区,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村发展落差较大,有的村年收入2000多万,有的村年收入仅20多万,甚至更少由于利益心智的不平衡,导致矛盾纠纷的 5 / 7 增多,同时,随着新城东人的不断涌入,面对繁华的城市发展景象与其际遇、内心的落差,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比如上半年“我的家”酒店杀人案等。

二是保障不到位问题。面对社会管理的新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财权事权不匹配。城东实行部门预算后,财权被进一步制约,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代的急难险重任务、处臵突发事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由于经费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弱化了社会管理功能。如去年卫片执法造田复耕,花费的几十万经费无法到位;今年城市防洪月洞桥拆迁任务,几万元的补偿经费,街道无权拍板;以及教育投入、清洁家园、便民服务中心1/3配套经费等滞后或无法落实,这些预算外资金都需要妥善解决。其次,管理力量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随着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事件频繁发生,城市管理难度逐步加大。与此同时,城东干部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迫切需要优化和加强。

三是权责不清晰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区域内的企业、单位的归属、税收等问题尚比较模糊,比如岩下管理区的一些企业单位在统计上仍属于太平,导致管理上难度增加。同时在难点问题上仍感到方法手段不多。表现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特别是出租房屋管理由于类型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责任落实难;因征地拆迁、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日益增多,部门应急协同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等。

根据存在问题,我们建议三点:

一是增强权责的一致性。对解决城东的均衡发展问题,我们去年专门提出了“城山一体化”的思路,重点加大对岩下、肖村沿山区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希望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制定、立项、6 / 7 用地等方面给予倾力支持,能够将沿山区发展纳入整个城市统筹发展大盘子之内,同时,建议市财政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建议在征地拆迁工作过程中,留取适当比例的收益金作为街道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预算外的民生项目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在人员编制上要倾斜,根据城东发展和产业特色实际,进一步优化街道干部结构,增加人编制,推动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二是增强属地管理的统一性。建议市里牵头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相关单位的归属、权责、统计等问题予以进一步明晰,以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协调顺畅开展。三是增强源头管理的针对性。要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基层组织网格。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温岭网络论坛 的管理,形成良性的舆论监督氛围。

/ 7

第五篇:城东街道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

城东街道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

综合治理和长安法治建设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1年上半年,城东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区委六届十次全会及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动员大会精神,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更高的社会建设水平、更优的社会服务管理、更实的综治法治工作基础、更强的长安法治建设机制,推动我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不断深入,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一、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组织网络,完善综合治理和长安法治建设工作领导体制。

城东街道坚持把综合治理和长安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列入党政综合考核,列入街道为民办实事工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工作部署,立足为加快推进“率先现代化,再造新崇川”战略进程创建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制定好社会管理创新及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召开党工委或办事处会议专题研究社会管理及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听取汇报,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党政“一把手”为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及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社会管理创新及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法治建设的责任。街道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综治委成员单位和法治建设成员单位在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治理和长安法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完善目

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共建工作。加强综治委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和推动有关工作部署,各负其责,统筹安排,形成工作合力。

二、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街道-社区两级综治组织作用发挥。

城东街道在2011年上半年根据年初政法工作计划切实加强了街道综治委、办建设,强化了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综合平台建设,大力度推进街道政法综治中心达标创建活动。全面实施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法治联创、社会管理联管的“六联”工作机制。力争2011年,城东街道政法综治中心达到示范级标准。继续推进派出所、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街道政法组织的战斗力。

通过半年的努力,街道辖区按上级统一部署按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了集治安防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反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十项职能为一体的综治办、警务室建设,队伍建设均按照“11221”配备到位,建立健全“平安档案”、“和谐档案”、“治安档案”、“回归档案”。各社区不断开展社区综治办星级评定工作,力争今年街道星级社区评定达到100%,五星级达到30%,四星级以上达到70%。

三、加大资源投入,打造城东街道五大社会稳控体系。

(一)巩固、完善、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上半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两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站)建设,深化了“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四大对接调处机制。从整合内部资源入手,强化对接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设,实现体制管理新

突破。街道成立了“快乐调解俱乐部”,拓展和延伸了城东辖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本着“社会协同、共同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整合辖区社会力量,尤其是在职居民,充分利用其所在单位和部门资源优势,及时有效地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化解,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街道、社区大调解工作全部实行网上运作,重点突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零报告、责任追究、纠纷调处等重点工作环节,定期分析矛盾纠纷走势,提出阶段性工作意见和建议。

(二)努力打造城东特色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街道巡防中队建设,切实加强社区专职保安队伍建设。常态情况下,确保街道专职巡防中队人员不少于50人,积极发挥街道财力,着力推进二、三级监控中心建设。在小群防建设上,街道成立了平安守望团,以整合社会资源为目的,联合辖区热心公共事业的单位、居民,组成社区治安义务巡防社团,建立有效的义务巡逻机制,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有力的补充了辖区治安大防控体系。

街道加强了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判,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行动,保持对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三项排查”工作长效机制,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管控高危人群“三项排查”作为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了解掌握治安稳定情况的有效途径和预防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街道在社区全面开展“无毒社区”创建,通过“6.26”禁毒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青少年掌握新型毒品的实质,认清其危害。目前610办正在加紧进行涉邪教人员的回访工作,完善回归档案,以维护“建党90周年”期间的社会稳定。

(三)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半年来,我们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指导,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社区矫正和

安置帮教流程为主线,以分类分级分阶段个别化教育矫正为手段,逐步构建社会矫正规范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审前调查、环境评估、入矫宣告、分类分级管理、个别教育、解矫宣告,矫正跟进的能够工作,细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充分利用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法院回访缓刑人员的教育等机会,加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积极配合区矫正中心,开展好服刑人员手机GPS定位试点工作,利用科技手段,发挥卫星定位作用,建立社区矫正移动定位监控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稳定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重点对新入矫人员、严管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目前,在39名服刑人员中对14人进行了手机定位;积极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全市组织的特殊人群拓展动员会,共16名服刑人员参加了十个项目的比赛,取得1个个人二等奖,1个个人三等奖,1个集体三等奖的好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意识;加强网络建设,及时链接司法厅内网,恢复了矫正平台的正常使用;始终坚持开展“五扶一促”活动,将特殊人群众的管理工作纳入街道人群众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组织帮教对象和服刑人员参加街道劳动保障所组织的劳动就业培训达40余人次,22人次接受了区矫正中心和街道矫治中心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慰问困难对象20人次,临时探望生病对象4人。帮教对象和社区服刑人员无一重新犯罪和又犯罪发生。

目前,我们街道安置帮教对象在册人数89名,社区矫正在册39人。将服刑人员分为三色管理,红色9人,黄色21人,绿色9人,今年解矫12名,新入矫8名,完成成功个案3个,开设心理矫正个案1人。

(四)多项并举充实外来人口管理体系。针对外来人口迅猛增长的新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社区组织网络。街道从科学规划入手,联系辖区实际,从市场化、社会化服

务的出发,加快对外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加快建立房屋出租社会化管理机制,有效落实房屋出租信息等级制,真正做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不断深化外来人口信息化采集和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信息采集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单位信息交换、信息核查反馈机制,提高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整体联动健全信访、群体性事件处置体系。街道加强对新形势下信访、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职责明晰、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群体性事件、信访维稳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事件发生,能够依法妥善处置,对重点人员加以劝解、教育、预防、管控,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做好信访人员的调处工作。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做好法律援助的宣传和帮助工作,尽可能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避免矛盾激化和事件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去市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确保不发生在全市乃至全省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群体性事件零发生率。在做好稳控的同时,街道还成立了信访积案专门工作小组。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各分管领导积极参与,协调各部门想方设法通过努力解决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减轻各级部门的维稳压力。

四、开启“六五”普法新格局,广泛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街道牢牢抓住“六五”普法启动实施与“五五”普法总结表彰的契机,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初步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大力营造浓厚的开局氛围,着重在法治文化和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半年来,街道社区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积极开展了诚信守法经营、食品安全卫生、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婚姻等贴近居民群众生活法律

法规的广场咨询活动;各社区积极开展送法到外来居住地、“新春祝福暖人心,防范宣传送到家”、“一会两站”放心消费创建知识专版、放心消费创建、“绿色方舟”将低碳带进社区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今年第一期法制讲座,对机关干部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考试。组织了“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暨《国防教育法》”考试和“公民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与南通监狱共同策划濠东路北段长期法制宣传氛围,至此,濠东全线长期法制宣传阵地全部打通,为下一步濠东绿地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力打造金飞达法治文化广场,通过各类活动,不断穿插了法制文艺演出。联系司法局组织了市民学法大课堂走进城东,邀请区法院组织了巡回法庭进德民社区活动,截止6月底,分别开展了法制讲座47场次,5000余人次参加,共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在辖区内受到良好的效果。

上半年工作的贯彻落实,为我们完成全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下半年将再接再厉做好以下工作:

一、从基层组织入手深化长安建设。结合目前街情,下半年街道将积极实施整合地区资源,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的举措。首先,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人员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上向基层倾斜,切实搞好地区社会治安工作的协调,促进“长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继续加强街道与社区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再次,建立信息员激励机制,从源头抓起,对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提供重要线索和重点人员的管控等方面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二、充分发挥政法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我们要紧紧围绕政法综治战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科学谋划,履行好各项政法工作职责。“六联机制”、“快乐调节

俱乐部”、“平安守望团”三个项目上半年已经启动,下半年将积极做好后续推进工作。

“六联机制”项目将更加突出“联”字,有效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探索整体“联”动的新模式,解决影响社会管理、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安排,有效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快乐调节俱乐部”、“平安守望团”将利用辖区居民对两个社团的规范操作、工作流程等有了初步的认知为契机,本着“社会协同、共同参与”的原则,引导两个社团走向正规化运行模式,进一步整合辖区社会力量,联合辖区热心公共事业的单位、居民,有效地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化解,建立城东特色的义务巡逻体系,降低街道矛盾纠纷、盗抢案件发生率,更好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三、齐抓共管,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我们要统筹协调,联合各社区、部门建立长效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制度,引导民间调解社团逐步参与其中,并成为调解主体。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我们决心在区委政法委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

二0一一年七月八日

上,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争创一流。

下载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莞城东正社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共5篇)

    砚峡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2011年8月17日) 主要汇报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基本情况 砚峡乡辖3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1172户4398人,总面积76.42平方公里。乡综治办现有工作......

    滨江花园社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滨江花园社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4月19日全市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现场动员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

    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201015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市综治办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及区综治委相关文件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街道社会矛盾化解,社......

    健康路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2013年健康路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情况汇报各位领导你们好: 健康路社区东临承德北路;西临银川路;南至健康东路;北至废黄河。社区总面积约72000平方米,总户数:2714户,总人口:7083人......

    社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合集5篇)

    家家景园社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家家景园社区成立于2007年4月,社区范围以青阳路以西,史河路以南,淠和路以北,樊洼路以东,总面积约 1.1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有颐和花园、......

    XX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全

    2011年XX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XX社区书记XXX。下面由我为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XX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XX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12万平......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2018年,我局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列入全局工作目标责......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XX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XX村位于绍兴县西北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X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X户,户籍人口XX人,外来人口XX人,出租房XX间,外来人员已办理临时居住证XX人,办证率达XX%。现有党员XX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