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博与行动并进的公益之路
微博与行动并进的公益之路
——记大学生志愿者刘锦华
本报记者:张家硕
编者按:近年来,伴随着微博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活跃在这全新的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让许多志愿者得以大展身手,热情积极地进行他们的公益事业,也很快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微博无疑是走向公益目标的捷径。
但公益并非一件易事,单单靠微博宣传与传播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能否将微博上的信息切实应用于现实,勇于实践,如此方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公益梦,同时也能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后者往往较少人能够做到或做好,毕竟实践需要很多的时间与心血,还会碰到诸多麻烦,然而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大学生志愿者——刘锦华。
刘锦华,福建泉州人,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3年5月,他被评为兰州市安宁区“最美大学生”,有关于他当志愿者,做公益活动的故事早已在兰州散播开来,在微博上他更是有5700个粉丝,两年来,刘锦华将在校大多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公益”之路,成了众多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突发奇想,公益与微博完美结合,至今刘锦华还记得当时喜欢上微博是因为追星,可以和自己的偶像“亲距离”接触使得刘锦华对微博如痴如醉,很快便成了不择不扣的“微博控”。同时在2012年9月份,刘锦华开始接触民间公益图书馆——兰州绿云书庵,并从此成为了这里的常驻志愿者。2013年3月10日,应刘易馆长请求,刘锦华帮忙在绿云书庵的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感谢信,这件事让他灵机一动:何不用微博来宣传绿云书庵,而让它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呢?
于是当晚回校后刘锦华便新注册微博账号,并通过发表与书庵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来介绍绿云书庵。同时,刘锦华还注意到书庵早有微博,但管理不济,于是在得到馆长的支持后,他帮忙重整书庵的官方微博并申请官方认证。经过刘锦华的初步努力,绿云书庵渐渐得到网友的关注和支持,馆长在看到我的用心后也决定把书庵的微博交给刘锦华来管理并鼓励他把微博建设成绿云书庵对外交流的窗口。
到了2012年7月4号,考虑到之前发表关于书庵的微博零零散散,不能让大家从一条微博里全面了解书庵,于是刘锦华根据对书庵的了解,深思熟虑后发表了一条微博来介绍书庵特色。几天后,这条微博引来兰州电视台支持人郑琬的关注,她在询问书庵地址和孩子补习班等情况后表示极力支持,随后多次转发了上述微博同时鼓励大家来捐书、义务家教。该条微博在第二天便引来接近两百条的转发,后来又经广大媒体人、政府官方微博、记者、作家、教授等网友的转发,特别是得到省政府新闻办、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省司法厅副厅长牛兴全等人的支持,更让这条微博瞬间走红,至今已有一千多转发,四千多评论。通过这条微博,绿云书庵被兰州市民、甚至于全国各地的网民所熟知,如今书庵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爱心人士的捐书,同时来访者、各新闻媒体也随之而来,书庵名声为之一振。
热心奉献,暑期投身暑运志愿服务
若说绿云书庵的宣传是微博与公益的完美结合,而2012年暑期的兰州火车站志愿服务则是刘锦华将微博信息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典型例子。
2012年的暑假,是刘锦华在北方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他没有选择回老家福建,而是住在兰大本部一个老乡的宿舍,并报名参加由兰州铁路局团委、兰州车站联合开展的暑运志愿服务活动,于是从七月十九号到八月二十四号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锦华和从全国二十几所高校而来的志愿者朋友们一起体验充实的暑假生活。
“火车站的工作轻松而愉快,我们共有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工作一天休息三天,主要有引导旅客安检、解答旅客疑问、辅助工作人员进出站检票等工作,在这里,无论是可爱的志愿者们还是可敬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客,都透露出浓厚的人情味。”
当然,不便之处还是有的。刘锦华的暑假工工作时间是工作一天休息一天,恰巧与火车站的时间不冲突,但他上的是晚班,因此刘锦华总要在熬夜之后便匆匆赶往火车站,不作任何休息。每逢第四天,刘锦华才拥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早上八点下班回来,先用一个早上好好休息,中午起来后便赶往书庵,因为那里有不少事务等着他去处理,其中做得最多的莫过于对网上爱心捐书的回复。很多网友从微薄上了解到绿云书庵后,便慷慨相助,从全国各地捐来大量图书,而刘锦华则需在确认收到捐书后,拍下照片尽快在微博上对爱心捐书者给以回复。
寒假支教,留守儿童触痛其内心
随着2012年寒假的临近,纵是思乡心切,但当刘锦华在微博上看到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行动招募志愿者时,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这是他再一次把微博信息努力转变成实际行动。于是怀揣着初中时代的支教梦想,带上从网上募捐筹集而来的150双手套、15本字典、6个暖手宝及50本《读者》杂志,刘锦华踏上了支教的行程。
他来到的是武威市一所以留守儿童居多的中山育英小学。刚到学校,正好赶上孩子们吃晚饭,刘锦华轻轻地坐到一个小男孩对面,亲切地问道:“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呢?”“香蕉。”“那你吃过吗?”“没有。”就一个简单的回答,便深撼刘锦华的内心,令其顿时百感交集。
很快便到深夜,十点多,此时已熄灯多时,当刘锦华走到庭院之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所感动——不少九年级的孩子在挑灯夜战,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在中午吃饭的饭桌上,正聚精会神地复习。尽管学习条件不好,但他们却有着比城里孩子更坚定的信念,去追求他们的梦想。
第二天正式上课,因刘锦华善作文,队长便让他上九年级的作文课。这是刘锦华引以为豪的一节课,本以为hold不住这些初三的孩子,不料当他讲了“新形式作文”后,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认真笔记,再加上刘锦华的和善诙谐,他们的笑声一次次轰炸了教堂……“带给了他们新颖又实用的知识,给了他们四十五分钟的快乐,我和他们一样,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住在刘锦华隔壁宿舍是一对姐妹,姐姐叫靳晓琴,读三年级,善良、懂事又漂亮;妹妹叫靳晓英,读一年级,调皮、搞怪又泼辣。她们的妈妈在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爸爸也在一年后随妈妈而去,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外公照顾,学校免费收留了她们,但始终弥补不了她们心中的残缺……
刘锦华的家访对象叫肖鹏,今年十三岁,2004年1月,他的妈妈因家庭困难离家出走,本以为妈妈会回家,不料两年后妈妈回来却要离婚,从此肖鹏心灰意冷,爸爸也到新疆去打工,每年只过年回来。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留守的肖鹏,每逢儿童节都会带他去拍大头贴寄给爸爸,每个暑假也会带他到兰州见见世面。
支教的过程没有美食,也没有舒适的环境,有的只是令人作呕的食物和十人一间的教室房,更多的则是心灵的洗礼、无尽的感动,但刘锦华义无反顾。他说:“即使我的到来改变不了他们的现状,但我也要努力使他们引起社会的关注,让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空荡荡,让他们也有一片纯蓝的天空!”
刘锦华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他说,自从走上公益之路,他就习惯了微博与现实互相转化的生活,这使他感到快乐。而值得大家思考的或许是:当你在网上看到一则可以帮助他人的消息之时,你是否会投入行动,将爱心实践到底?这就是刘锦华值得我们佩服的地方,微博改变了他很多,因为他始终与微博并肩前进,在公益的路上进行到底。据了解,接下去这个寒假刘锦华还会报名“快乐学校”,和他的队友接力关爱留守儿童,继续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第二篇:“小微博,大公益”策划书
“小微博,大公益”策划书
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许多年轻人的业余时间都或多或少与网络息息相关,同时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渠道。近两年来,微博由于其便捷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人们在微博上交流感情,分享心得,获取资讯。与此同时许多政府部门也纷纷开创官方微博,一方面在网络上面对面的与群众交流,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可靠的官方信息,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传统的公益活动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焕发新的光彩,彰显与时俱进的魅力。
目标对象:通过微博获取资讯的网民以及受其影响的周围群众。重点对象:热心于公益事业但没有渠道投身其中的青少年。
目标及宗旨:通过新兴网络载体,整合资源,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发展成区域型网络公益联盟。利用好网络资源,打通线上线下联通渠道,引导广大网民的力量,汇小溪成江河,积跬步行万里,从微公益汇聚大爱心,开创网络公益事业新的篇章
建设方式:
一、建立权威官方微博:
在主流微博平台(如:新浪、腾讯、搜狐三大微博平台)创建官方微博,名称简洁,意义明确,如“瓯海微公益”,并通过官方认证。并指定2至3人管理微博,由一人统一发布信息,回答网友问题,一人详细记录汇总各类信息,财务收支,报表整理等。明确个人分工,做好记录。灵活调整值班时间,在晚7点至10点微薄访问高峰期应组织轮流值守。
二、招募培养微义工:
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招募微义工微博,说明招募微义工的各项要求,权利以及义务。通过加粉丝,点亮微义工徽章等方式长期招募微义工,并对招募的义工的各项资料进行登记,尤其了解其特长及服务时间,制作专门微义工证件,标识以及服装。微博上开设微义工讨论微群,鼓励微义工互相了解,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官方微博发布相关义工服务以及培训视频,在线上对微义工进行初步培训。在开展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中挑选优秀积极分子,进行专门的义工培训。年底对优秀义工进行表彰。
三、建立微基金:
首先建设专门的基金账号,专款专用。根据目标对象特点应支持网络支付方式,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便捷转账方式。其次基金接受每人每次捐赠金额不应过大,如应设定每人
每次小于500元,符合聚沙成塔,细水长流,从微公益汇聚大爱心的宗旨。再次基金捐赠形式要新颖,吸引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如针对目前宅男宅女盛行的现状,在基金分支下设卡路里基金,号召网民一天少喝一杯可乐,少吃一顿KFC,多外出走动,舒缓身心,把准备买可乐或吃垃圾食品的钱捐献到基金之中,基金汇总数据,每个月公布可乐指数,KFC指数。通过直观的数据体现出积少成多的微公益的力量,这样既能筹措资金更能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四、创立微捐助:
鼓励网民可以将自己闲置,淘汰的物品通过拍照上传微博并@官方微博的方式捐赠给官方微博。官方微博收集分类这些数据,对于当地困难群众,福利院等机构个人需要的物品,集中定时收集并分派至有需要的地方。对于不需要的物品,官方微博可以转发其微博,鼓励网友之间互相交易。所得款项一并以卖主名义汇入微基金。
五:开展微活动:
在前四项建立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微公益活动。如在线上开展闲置物品公益拍卖,寒门学子微博互助,律师团队在线提供法律援助,活动成果展示等。在线下组织微义工到敬老院、福利院做社区服务、组织社区微电影放映,走进校园宣传低碳环保知识,暑期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等等。活动做好摄影记录工作,结束后在微博上宣传发布,扩大影响范围。
例如:每年7月都是高校毕业时间,这时应届毕业生们通常都会有大量的物品闲置或者丢弃,在温州大学城并不具备完善跳蚤市场的情况下,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对于个人闲置物品往往丢弃或者贱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因此,在临近毕业的4、5月份微公益微博可以发布主题为“爱心离校,锦绣前程”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主要包括:
1、应届毕业生在线发布微博捐赠闲置物品并@微公益微博,微公益微博统一时间上门收取。
2、整理捐赠物品,对于棉被,衣物等日常用品联系相关接受单位,其他小摆件小家电等物品在大学城组织义卖活动,现场也可以接受捐助。
3、对每一件物品和捐款来龙去脉登记清楚,对网友捐助的物品去向发布微博并@该爱心网友。
4、做好相关总结工作,汇总数据和图文资料,发布微博感谢大家的支持。
意义:通过微博这个广阔平台,将每个人的公益之心汇聚在一起;通过线上线下的各项公益活动,将每个人的公益之行凝聚在一起。立足于小微,致力于久远,将微公益进行到底。
——梁江(新浪微博@大龄待业青年)
2012年9月27日
#微计划 益行动# #小微博 大公益# 建立官方公益微博,从粉丝中培养微义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建立微基金,微捐助等网络微公益形式,开展线上寒门学子微博互助,在线法律援助等网络微公益活动,并结合线下“爱心离校,锦绣前程”应届毕业生微捐助离校公益活动。将微爱情汇聚成大公益。@瓯海青年
第三篇:微博与政治改革
随着 2009 年国内微博平台的兴起和发展,微博特有的覆盖型网络传播模式,快速改变了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以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为基础,微博已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信息发布源、舆情助燃剂,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事件的走向和结局。微博问政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它会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执政兴国的重大课题。
一、微博问政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 年 8 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的出现为广大民众搭建了信息互联的平台,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2009 年 11 月 21 日上午,昆明螺蛳湾批发市场因拆迁问题发生上千商户集体上街堵路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不但及时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还在新浪网开设了“微博云南”,及时通报事件的最新进展,这一做法使其赢得“中国第一家政府微博”的称号。微博的异军突起也使其迅速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使其成为与群众沟通的一种新平台。
二、微博问政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建国初期到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被政府和普通民众接受。近年来,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与公共决策,我国政府都努力支持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传统的面对面、电话等沟通方式外,政府还开辟了网络这个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使之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平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还不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政府,小社会”,政府习惯发号施令,民众习惯服从命令。传统的公民政治参与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既往单位体制下的公民参与以政府组织和动员的方式进行,实际上只是公民“出场”或者决策贯彻的过程,缺乏公民权利和意愿的体现; 另一方面,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们有较多利益诉求,尚未形成合适的表达渠道,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较低。这样的挑战容易使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降低,带来社会冲突不断,影响政府执政基础的稳定。西方国家20 世纪以来调整策略,普及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政治民主,使得广大民众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声,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21 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体制变革的转型期,社会问题频出,社会群体性事件近些年时有发生。网络问政逐渐成为民众与政府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尤其是微博问政,受到不少国家的重视。早在 2008 年,奥巴马就很重视用微博(twit-ter)与民众沟通。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德国总理默克尔、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等也都通过微博问政。2011 年 9 月 1 日,美国白宫官网新开设了一个子网页“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作为白宫实施网络问政的新举措,美国公民可以在该网页上就自己关心的议题向政府提交请愿书。我国微博用户已达 2 亿,年增长高达 208.9%,这使得“微博问政”成为网络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仅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有 1 300 多个,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有 2 000 余家。这个数字对全国庞大的官员和党政机构来说,虽然微不足道,但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微博问政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问政体现了网络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
微博问政作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有以下优势:
1.微博问政刷新了官民沟通方式。
微博问政能把网民的意见积极有效的收集起来,使网民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政府部门的落实、处理,当公民选择直接到网上反映问题、表达愿望时,如果政府能够予以及时解决,百姓的焦虑情绪会得到安抚,群体性事件必然会大大减少,社会也会更加趋于稳定。比如日本地震后,一些地方掀起了“抢盐潮”,相关部门迅速通过微博澄清事实真相,很快平息了这一事件。可见微博问政刷新了官民沟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2.微博问政给公民维权以助力。
从普通百姓到政府官员都认为现在是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网络时代,一个小小的案例很可能会演变成全民运动,网民通过微博传播信息,组织起实际的行动以声援、干预事件的进程。
在现代社会中,网友们用各种手段参与到声势浩大的网络问政行动中去,充分体现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有了极大的张力,微博问政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就像一座便捷的桥梁,拓宽了公民与政府的沟通渠道,给公民维权以助力。
3.微博问政督促政府政务公开化、透明化。
在信息化时代,想要控制和封锁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处理重大危机事件时,越公开越透明就越主动,越容易掌握话语权,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微博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巨大作用。2011 年南京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
明确规定: 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发一小时内或获取信息的一小时内进行微博发布,实践证明微博问政对于构建阳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作用,它督促政府政务不断公开化、透明化。
如今微博问责也已成为反腐监督的新形式,如2010 年 3 月 22 日,南京纪检部门宣布,微博上爆出抽“天价烟”的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被“双开”,微博反腐已成为我国防腐倡廉的重要一环,成为新时期我国廉政建设的创新途径。
4.微博问政凸显了公民主动参与政治的热情。
《新周刊》总主笔闫肖锋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微博凸显了人际圈的影响力。没有互联网之前,一个人一生中能“承受”的熟人数量为 150人左右(经心理学家统计得出),有了互联网尤其进入 Web2.0 之后,人际交往的幅度和广度被大大拓宽,六度分割理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正在变成现实。微传播时代,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在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巨型传播网络,这对个人交友、品牌营销及总统选举等,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通过粉丝之间的相互转发和评论,各种观点不断完善,受众面也越来越广,相对于以往的报纸和电视新闻,社会公众只能被动接受的参政方式不同,微博问政开始凸显社会公众主动参政的热情,并以自己的思想主动传播讯息。网络的虚拟化和数字化最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和主体的社交模式,并不断突破了旧有的时空和要素限制,甚至可以说,“计算机正改变着我们的政府和选举政治”。
三、微博问政在创新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困境。
虽然微博问政在推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也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但微博问政在目前还有一定的局限,陷入一些困境。
1.互联网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特定群体参与民主机会的不平等。
就网络民主而言,受众群体对网络的占有和享有的程度是决定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显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互联网的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特定群体在参与民主机会上的不平等。虽然微博问政的准入门槛较低,但是,毕竟是在网络时代对网民进行了又一次的划分,这种由再一次划分带来的不平等势必会影响网民微博问政的积极性。
2.部分官方微博形同虚设。
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2011 年 4月 22 日发布的中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统计显示,截至 2011 年 3 月 20 日,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三大平台上进行实名认证的全国政务机构微博有 1 708 个,政府官员微博720 个,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一些地方政府微博存在着发布信息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例如,2010 年 11 月 12 日南京市体育局就开了新浪官方微博,目前已经拥有 24.5 万“粉丝”,但却只在开通时发了一条微博: “南京市体育局的官方微博正式开通”,此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这种官方微博就形同虚设,政府微博也就失去了设立的意义,给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也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3.微博问政下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异常迅速,使参与者难辨真伪,从而影响其积极性。微博堪称网络世界的新宠,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成就了一大批“V 字帮”,从大雪封航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很多人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对突发事件进行了报道。中国社科院在 2009 年 12 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更是将微博定义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这说明,微博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交流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也会使一些负面信息得以发布与传播,这些负面信息一经发布就会被强大的网络舆论所包围,导致危机扩散和升级。在微博问政的背景下,参与者对微博上的信息难辨真假,虚假信息的迅速传播更让他们心灰意冷,进而影响他们的参政热情。
四、解决微博问政在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困境的对策。
1.让微博问政成为公民传统表达渠道的有效补充。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公民意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部分公民还是采取直接向基层机关反映情况、向上级部门上访等传统的诉求方式,现实中,这些传统方式有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会诱发群体性事件等后果,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思人民之所思,将构建服务型政府落到实处。微博问政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创新路径,必将成为公民传统表达渠道的有效补充。
2.及时更新信息,加强各级政府的官方微博建设。
为了真正将微博政务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务必加强工作透明度,积极发布和更新信息,尤其是多发布民生政策等网民关注的政务信息,耐心倾听网民意见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如河北省公安厅的微博明确表示: “请大家关注我们,转发我们的文章。我们将始终以草根的心态、以网友的身份与您进行在线交流互动。
3.将负面信息降至最低。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流传已久的黑色幽默,道出了网络匿名的特点,应该说匿名微博为直率批评、舆论监督等提供了许多便利,促进了网络民主的发展。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匿名制,导致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水军的出现,为此,韩国早在几年前就推行了网络实名制,以此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最近北京、广州、深圳陆续出台规定,要求组织和个人在注册微博时,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这种”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净化微博言论,打击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这也是为何微博”实名制“出台后,拥有超过 2.5 亿用户的新浪股票当日反弹上涨。
同时,在面对负面信息时,政府应正面、及时地予以回应,澄清事实,即使真的出现问题,也要勇于承认,提出整改方案,保证网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畅通和良好沟通。
微博问政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依然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呵护。微博问政在现阶段充其量只是现实问政的一个补充,由于其实践中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我们对微博问政应该理性看待,合理引导。微博问政能否推动公民参与快速发展,实现民主的突破,规范化、制度化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篇:微博与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得到了蓬勃发展,我们的生活也从原来的电视+电脑两屏进入了平板+手机+电视+电脑的四屏时代。根据最新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74.5%。而微博与微信正是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在移动互联时代创立、发展起来的,随着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未来微博与微信的使用人群必将稳步增长。本文就微博与微信给大家做一个简略的知识介绍。
一、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
twitter(推特)。通俗的解释: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简捷,信息传播的速度快。2009年8月新浪网站在我国率先提供微博服务,从此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均开设微博服务。目前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成为网络舆论传播中心,正重塑社会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截止2012年底,手机微博的用户数为2.024亿,占手机网民数的48.2%。
二、微信
对于微信,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微信注册用户已超过3册,并支持100余个国过QQ号直接登录注册网络调查,微信附身于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收取。截止到2013年1月,亿。微信推荐使用手机号注家的手机号。微信也可以通或者通过邮箱帐号注册。据手机之上,打通了传统电信界线,把交换寂寞和沟通渴望变成人类的基本需求。即时通讯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网民使用率持续上升;而使用手机即时通讯的用户截止2012年底已达3.52亿,覆盖率达到手机上网用户数的83.9%。
三、微信和微博的差异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有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即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们关注的人不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想象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寻找吃饭的地方,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附近某某馆子有优惠券、可以打折,你是会高兴还是会反感?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关注某个服装品牌,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哥们,你附近的某专卖店3折大甩卖,你会不会觉得很实用?
微信上,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才能互相发布信息,是一种闭环的结构。这构成了对等关系,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是不适于信息的广泛传播的,交流形式是一对一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微信与微博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3G、4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微博、QQ、微信、淘宝、UC浏览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社交,是娱乐,是信息,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惊奇„„,让我们一起开放思想,跟上移动互联时代的步伐吧!
第五篇:微信与微博
微信与微博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有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就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想象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寻找吃饭的地方,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附近某某馆子有优惠券、可以打折,你是会高兴还是会反感?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关注某个服装品牌,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哥们,你附近的某专卖店3折大甩卖,你会不会觉得很实用?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很多人会问,微信用户会超过新浪微博用户吗?现在只能说,微信的前景十分客观。因为你可以没有微博,但你肯定有QQ号。根据双方的数据,截止6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3.68亿,而目前,腾讯QQ账户数7.84亿,同时,截止到2012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1亿,根据推测,到2012年底,微信将达到2亿的用户数,最终将超过QQ的用户数。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这种说法有点夸大,但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在新浪微博中,僵尸粉丝和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微信与淘宝
1、淘宝是一个商城,微信则是一个生态圈
淘宝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无店铺经营的理念,但同样今天面临着一个平台内数十万商家互相竞争的局面。微信在拥有了3亿个人用户后,做出关键性跨越,率先革掉自己QQ的命,推出企业公共账号,瞄准数以百万计的企事业单位用户。一举洗刷腾讯只会做用户交互平台的帽子。如今的微信,个人用户交互更强的同时,出现了众多银行服务、机票服务、话费服务、甚至以后的购物、逛街,微信将变成一个手机端的生活应用平台,营造出一个地道的生活服务生态圈。
2、两者的发展步伐有着超越两极的差别
淘宝一边喊着商家、铺着SKU的同时,一边拼命吆喝着用户光顾,还要费尽气力培养教育互联网用户,这一干就是六年。如今的微信,是在所有通讯商、互联网巨头打盹的时候,偷偷摸摸一年半时间把自己养成一个庞然大物。现在拥有6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开始企图完成自己生态圈的闭环,搜索、支付、交互全做了,你们爱咋咋滴吧。
3、淘宝是线上购物平台,微信是线上用户管理平台
淘宝是让商家把店铺搬到网上,无店铺经营,节省经营成本,满足网络用户的购物需求。微信则是通过更多开放的应用让商家建立一个网上的云端营销平台、用户管理平台,便捷化用户管理、针对性用户互动、高质量口碑传播,帮助本地商家让线下店铺生意做的更好。
4、微信能够帮助商家解决的需求,淘宝做不到。
目前的合作客户中,有两个层面的微信平台解决方案,好像淘宝都做不到。
解决广告投放成交率的问题;
广告投放打上二维码,首先就锁定了多少用户看的问题。只要潜在意向用户关注了商家的微网站平台,商家就有了跟用户二次、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互动营销的机会。用户还可以传播分享,关注用户储备多了,就不用长年累月的打广告,花钱买流量。
解决用户多频次重复消费的问题;
已经来店消费的用户,关注了商家微网站,商家就可以通过亲情营销、生日关怀、节日促销、有奖参与、在线预约等多种方式与用户进行高质量互动。微网站同时是一个窗口,可以让用户随时知道商家店铺里边发生了什么?甚至分享传播,引起用户围观。
5、淘宝更多是实物交易,微信改变的是本地服务。
十年的实物电商发展挺吓人的,但接触的商家对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知之甚少。只接收到一个信息,立马把店铺关掉别开了,线上店铺会取代线下店铺,实体店会消失。对于本地生活商家来说,他们缺少的是一个适合自己的营销平台或应用工具,今天,开放的微信应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