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楼县工商局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方1[大全]
石工商字[2010]42号
石楼县工商局
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
县局各股(室、所):
为进一步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监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工作水平,服务石楼经济发展,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创新执法环境的需要,根据(吕工商法字【2010】88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正确把行政执法和行政指导有机统一起来,在强化依法行政的同时,通过以辅导、提示、规劝等方式,充分发挥行政指导高效、灵活等特点和优势,帮助经营者切实树立依法经营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安全消费,积极化解和消除不和谐因素,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统一”,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为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行政指导的内涵和原则
本意见所称行政指导,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适度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者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法,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引导其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实施行政指导,按照“立足工商职能、顺应企业发展、围绕政府调控、恪守法律规定”的要求,遵循“合法合理、公开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有效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三、行政指导的对象
全县范围内重点企业,相关行业、消费者和行政相对人。
四、行政指导的方法和步骤
行政指导工作实行条块结合的方法,抓好牵头组织,设计协调,督查考核工作,其他相关业务线要把行政指导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根据自身职能提出行政指导项目,组织基层单位执行和落实,监察配合督促。
(一)、六月份制定方案,成立组织。(二)、七月份——十月份组织实施。(三)、七月中旬组织行政指导能力培训。(四)、八月份召开一次行政指导工作研讨会,总结经验,重点示范.
(五)、十一月份——十二月份总结、考核、评比。
五、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
行政指导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全部业务工作中,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竞争行为规范、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广告监管、合同监管、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等职能过程中普遍适用。要将行政指导与刚性管理手段相结合,不能为了实施行政指导而放弃依法应当实施的行政强制、行政处罚,也不能一味强调强制性管理方式而忽视行政指导作用的发挥,应将二者统一于日常工作中,把行政指导作为市场整顿规范的重要手段,实现教育为主、预防在先、标本兼治,长效监管。
行政指导方式应便捷、灵活、多样、非强制,一般可采取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约见(文书样式可参见附件)等方式,也可选择效果更好、步骤更简、成本更低的其他方式。各级工商机关要积极探索事前提醒告知、事中及时制止、事后规范纠正等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建立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政管理新机制,将行政指导通过各项工作职能全面推开。
六、根据职能职责确定行政指导的内容
(一)市场准入行政指导。公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信 息;在网站和办公场所公开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信息;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设立分支机构等事项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对企业的营业期限,前置许可期限、年检验照时限等事项进行事前告知;引导停业、被吊销企业依法退出市场。
(二)广告管理行政指导。指导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及兼营广告的事业单位办理广告经营许可证;指导广告经营者办理户外广告登记;及时提醒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发布的即将到期的户外广告重新申报、更换广告内容备案手续;指导经营者依法进行广告宣传;指导经营者建立广告承接登记、验证、审核、档案管理及广告审查员制度。
(三)商标管理行政指导。指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使用自主商标,走自主创牌之路,树立品牌发展意识;引导开展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申报工作;指导商标权利人依法适用注册商标,及时纠正经营者在商标使用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提醒企业在注册商标有效期前六个月或期满后六个月,及时办理注册商标续展申请,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四)合同管理行政指导。指导涉农企业和农户正确签订“农业订单”,并建立合同档案;指导和加大对“农业订单”合同纠纷的调节力度;公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的条件、程序、登记机关、应提交的文件、证件等内容;公示《动产抵押登记簿》,指导有 关单位和个人持合法身份证明文件,查阅、抄录、复印《动产抵押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指导企业在订立合同前把好合同文本审查关。
(五)市场管理行政指导。在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过程中,指导农资经营者依法经营,自行纠正违法行为;在商品展销会登记和监管中,指导说明商品展销会的准入条件,辅导开办单位填写各类登记表格文书,并指明登记程序;在集贸市场监管中,指导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市场食品安全制度、对进场食品经营者建立审查制度等。
(六)公平竞争行政指导。
1、指导、公布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的公平交易、竞争规则和政策指南;指导经营者要切实承担起对消费者的责任;引导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陷入不良或恶性竞争误区。
2、建立行政调解和协调机制,主动或应相对人的要求,对双方当事人的竞争纠纷,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引导、建议、劝说等方式进行调节或协调,帮助双方消除误会。
3、指导企业打假维权。协助和指导企业开展打假维权工作、建立良好的打假机制;从“防”的角度,建议企业建立防范机制和具体措施,尽量避免被仿冒侵权。
4、指导、监督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供货商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指导监督食品经营 企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法律规定记录的事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票据;指导监督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鼓励其他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可以将销售票据或清单作为进货查验记录。
指导销售者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复印件,拒绝销售无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
5、指导规范直销企业经营活动。指导相关企业和经营者辨别传销活动与直销活动,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直销,禁止传销;指导企业依法取得直销经营资格,建立规范的直销网络。
6、建立案件回访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被处罚的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向当事人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督促其尽快整改。
7、对潜在风险较大的行业和易发问题的企业,出现不良倾向或出现轻微违法违规行为的,采取警示或告诫的方法,指导企业及时纠正其违法违规行为。
8、建立初犯小错轻处免罚制,对企业初次发生的轻微违法行为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予处罚。
七、行政指导工作各尽其责
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全面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丁俊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由法制股、办公室、监察室、人教股组成,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机构共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1、法制股:负责制定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行政指导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及时纠正行政指导工作中出现的违法和不当行为。
2、办公室:负责在工商行政管理整体工作的年初部署、年中总结中,把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与工商行政管理整体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把行政指导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3、监察室:负责对全局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情况实施效能检查和廉政监督。
4、人教股:负责将行政指导工作纳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等方式,增强领导干部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行政指导知识作为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行政指导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提高以行政 指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5、企业注册股、市场股、经检股、消保股、商标股、广告股、合同股等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本业务条线行政指导工作内容的具体执行和业务指导;制定并落实本业务条线推进行政指导工作计划;梳理细化本业务条线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制度;负责本业务条线行政指导工作开展情况的统计、总结、报告。
6、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反馈和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开展行政指导工作中好的典型和做法,编发信息,同时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取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的良好氛围。
八、行政指导的程序 行政指导的程序一般为:
(一)找准对象,寻求配合。经过调查了解,认为需要实施行政指导的,应告知行政相对人有关行政指导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实施者等事项,与相对人进行协商,取得理解和配合。
(二)深入调研,拟定方案。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的,工商部门结合实际与相对人对该知道项目共同研究,拟定实施方案,提供相关示范文本。
(三)采纳意见,组织实施。行政相对人采纳具体行政指导意见的,工商机关应帮助其具体实施,努力提高行政指导的质量。
九、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确保一把手挂帅,亲自指导,依法行政指导工作,全局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把行政指导工作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相统一的内在要求。及时总结经验,确保行政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县局各业务股、室要认真梳理细化本业务条线行政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结合额各自职责,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制定本业务条线推进行政指导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使行政指导与行政监督、行政执法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县局要主动向政府请示汇报,以求得指导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协同,营造推行行政指导的互动、多赢的工作机制,县局执法股和工商所要在市场巡查的日常监管一线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将行政指导工作记入监督检查资料薄,行政指导的有关文书要装订成卷并及时归档保管,接受县局行政指导督查组的检查。
(三)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加强行政指导工作,规范行政指导行为,使行政指导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促进依法行政,要把行政指导实施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考评指标,确保行政指导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县局适时抽调人员组织行政指导工作督查组,对各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各股室要认真组织学习,确保行政指导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维护市场秩序的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高效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0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工商
印发
依法行政
活动
通知 抄报:市局法制科
抄送:县局各领导
石楼县工商局办公室
2010年6月10日印发
第二篇:工商局行政指导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金沙工商局行政指导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工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不仅是工商部门积极行政、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行政进程的要求。我局为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效能,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以构建和谐执法环境为核心,从2008年起,为落实“五摒弃、五树立”的执法理念、实现“四个统一”,转变行政管理方式,促进职能到位,根据《毕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区工商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的工作方案》要求,我局及时制定了推行行政指导的工作方案,成立了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适时、灵活地采取行政提示、提醒;行政警戒、规劝;行政帮扶、引导;行政建议;公示等行政指导方式对行政相对人予以指导。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在工商行政管理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行政指导工作的日常化、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实现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的有机统一,促进工商工作从“行政执法”向“行政服务”转变,同时也促进了工商形象的全面提升。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确保行政指导工作有序开展行政指导这一新的行政方式,刚开始不被广大干部理解和接受,一些干部简单地等同于“诫小过”,甚至一些干部片面认为开展行政指导是对行政执法权威的削弱。为此,我局紧紧围绕在全县系统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部署,按照“全面导入、主辅相宜、见缝插针、灵活运用”的要求,结合系统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绩效考评、落实片(段)长责任等工作,立足职能,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二、行政指导既是一项重大的创新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行,我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行政提示。对市场主体涉及的工商管理事项,如营业期限、1出资期限、许可期限、年检验照时限、办理专项审批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及经营中其他与工商事务有关的责任义务等事项,采取网上通知、媒体公告等多种方式,集中或个别进行提示,事先告知,预防违法,规范经营行为。2009年,我局以实施行政指导为契机,适时向企业建议“***酒”著名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指导意见,指导“**酒”争创驰名商标,于2010年该商标荣获了驰名商标称号。同时指导“**醋”、“**油”、“**醋”等企业将其商标申报为省著名商标。
(二)行政告诫。对有违法行为或有违法苗头的个体经营户和企业,或已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管理秩序但尚不构成违法的行为,对责任人尽可能地予以行政告诫,督促其尽快改正,防止事态扩展。2011年,我局对被处罚的经营者,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内,向5户被处罚对象下达行政告诫书,经营者及时缴纳罚款,避免遭受法院执行。
(三)行政建议。对市场主体在经营中存在制度缺失或有违法倾向,或多次发生违法行为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向该市场主体或其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制发《行政建议书》,提出与工商执法职能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其合法经营。
(四)行政调解。依据工商职能,对企业登记事项纠纷、消费纠纷、商标权属争议、企业名称争议、合同争议等纠纷,基于当事人双方的自愿,调和、协调、折中彼此交叉和冲突的利益,引导和帮助争议各方化解争端,尽快解决矛盾,减少损失。这种调解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作为化解争端的一种努力,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长期以来,工商机关采取的强制性手段存在着治标不治本问题,相对人对强制性的方式容易产生抵触、冲突,监管不和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我局利用行政指导工作法,构建和谐市场环境。
一是“主体事项提示”。要求辖区工商所对于餐饮、歌舞娱乐等
新开业户,在选址装修阶段提前介入,对不具备经营条件,难以通过前置审批,有扰民隐患的及时提出变更地址或经营范围提示,避免盲目装修造成巨大损失。
二是“轻微问题告诫”。在巡查中发现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及时下发行政告诫书进行教育引导和规范。
三是“突出问题约见”。对于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在处罚的同时,约见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疏导、劝诫,落实处罚终结帮扶措施,将其纳入守法经营轨道。
四是“管理责任建议”。在执法监管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及环保、卫生、城管等相关责任相关部门的,向其发出行政建议函,建议查处,必要时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在当前,实施行政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实现“尊重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行政执法目的,我局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以下监管方式。
一是建立食品准入责任制。将索证索票制度作为长期管理工作,作为商场、超市的主办方首先要对入住经营者严格审查其资质并实行备案,对入驻经营者的商品实行索证索票制度,从源头上把住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环节,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全程指导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我局能够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办的事商量着办、,务求使每一个到工商部门办事的能够满意而归;推行了登记发照一审一核、告知承诺、预约服务、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窗口的便民服务措施,实施了政务公开和行业文明用语,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
三是建立自管自律经营体制。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市场、超市及食品经营者与工商所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责任书》,按照《食品质量购销查验登记制度》、《食品质量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食品购销台
帐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开办者食品质量责任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等制度,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加以实施,确保食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做到进货有凭证、上柜有检查、质量有公示、销售有台帐、退出有渠道,从而实现市场自管自律经营。
今后我局将通过调查摸底、部署实施、全面推广等有效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同时,结合辖区实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行政指导的工作理念和执行原则,从法律上、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升,逐步形成完善、科学的行政指导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工商事业的进步。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工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实施方案
工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实施方案
工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实施方案 市工商系统行政能力提升推进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切实提高全市工商系统的行政能力。根据《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能力提升推进方案》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贯彻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州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局的“三个一”、“三到位·六好”的工作目标,以队伍教育为切入点,以提高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进一
步转变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工商队伍,更好地为边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主要内容创建学习型机关,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提高工作任务的执行力。推行一线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步骤全市工商系统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按照动员部属、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动员部署。在此阶段,根据省、州、市政府和省、州工商局的“决定”、“通知”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市工商系统工作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就行政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督促落实和检查考评作出严密部署。组织实施。基层工商所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到具体岗位,并逐项抓好落实。总结提高。按照
基层分局、市局和州局的顺序,各级自下而上地对行政能力提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逐级上报。
四、具体措施为了全系统行政效能建设目标的实现,各级都要紧紧围绕省局工作部署的“四项建设”、“五项指标”和“六项重点工作”,务必抓好抓实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而全面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抓学习型机关建设。要以提升队伍素质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工商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和学习能力。一是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市局党组要落实每季度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业
务、新技能,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同时,要善于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推动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二是加大干部学习培训力度。一方面,要继续落实每周半天的全员学习制度,开展一次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学理念,市局人教股要组织实施不少于三次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专题讲座。各所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好本级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各相关股要认真组织好“三个一百名”岗位练兵活动,完成今年全系统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能手的选拔任务。同时,各级要组织好工商法律法规、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市局法制股要积极准备,组织实施全系统的第三期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和第二届工商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切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监管执法能力。三是健全
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局机关要建立培训报备制度。紧紧围绕科学监管、科学发展对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心制定培训计划,科学选择培训专题并报上级工商机关备案。要建立集中培训制度。强化集中培训,加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培训效果。年内,组织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3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得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0个学时。要建立培训登记制度。加强对干部培训经历的登记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对培训主体、目的、时间、地点、形式、人员等情况进行登记;完善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培训抽查制度。市局机关对各所开展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抽查,指导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促学习培训有关工作的落实。抓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既是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又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重点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首先,要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法制部门要对工商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进行认真清理,并通过“政务信息网”“红盾信息网”和电子触摸屏向社会进行公示,有条件的基层工商所也要做好相关内容的公示。其次,要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办理。鉴于目前工商部门尚不具备进驻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的条件,企业注册登记、广告登记、食品流通许可、展销会登记和商标受理等项具体行政业务事项,要在本机关办照大厅集中统一办理,因场地条件而不能集中统一办理的,也要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再次,要加强行政审批行为的督查。年内,法制、监察部门要组织一次专项督查,对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不力的进行严厉问责,对索取或收受他人财
物及其他利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一方面,要梳理行政处罚依据。法制部门要进一步梳理、确定全系统行政处罚事项,并将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依据编制成目录。另一方面,要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行政处罚职责的职能部门要按照《云南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本部门所涉及的行政处罚项目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并上报州局法制部门备案。三是规范行政复议行为。市局法制部门要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要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按规定实行规范化操作。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争议、影响大小,分别采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审理方式办案;全面推行说理式复议决定书,积极适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要认真抓好行政复议案件统计和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工
作。推进统计报表电子化,严格上报时限,加大对重大行政复议决定的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个案监督,解决共性问题,落实错案确认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案件评估制度,就普遍性、制度性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要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能力。抓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市局机关要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工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首先,要确定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根据州局将“五项指标”确定为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市局从本单位重点工作中确定1-2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及时上报,并向社会进行公示。每季度按时上报州局制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报表。其次,要扎实推进目标倒逼管理的实施。按照确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
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督查倒逼落实,以社会倒逼部门,对选报的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倒逼管理。市局机关的“四制办”对各所的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情况实施动态监督,切实保障重点工作顺利完成。再次,要加强目标成果督查。市局机关在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建立目标成果督查机制,市局每半年开展自查工作不少于1次。半年和年终要形成自查报告及时上报州局。抓一线工作法的推行。各级都要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切实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一是建立一线工作联系制度。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本系统的工作决策和部署,深入一线认真排查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和基层工商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通过领衔主办、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一线
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建立一线工作联动制度。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做到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环节紧密衔接,确保问题扎实有效解决。对需要其他部门合作解决的,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互相联动,共同解决,确保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三是建立社情民意沟通制度。继续深化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充分依托报纸、电视、政府信息网、红盾信息网、12315行政执法维权网络和“一会两站”平台,拓宽和畅通与广大人民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项目及敏感事项等,坚持问计于民。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人民群众为工商工作建言献策,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作为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 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一线群众诉求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严格按照明确的事项、标准、时限、要求,实施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各种扯皮、推诿现象。五是落实市场网格化监管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和督查制度。市场网格化监管“一书、一图、一表、一志、一档”要全面建立;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制度要全面落实,“三查、三评、三考、三析”都要按规定的时限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州局的《一线工1 2 下一页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开创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在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周天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县召开了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会议上县委XXX作了重要讲话,xxx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县近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从、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框架进一步健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工作令人民满意、社会满意。会议还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依法行政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措施得力,这次全县依法行政会议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开创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的二次跨越,提速冲刺全省十强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推动依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大进步的誓师会、动员会。在县委、县政府扩权强镇,把房产、规划、行政执法等权限重新下放给达连河镇管理开局起步之初,我受镇党委、镇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表态发言,这是县委、县政府对达连河镇党委、政府的厚爱,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了落实好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最大化实现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 1
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树立依法行政的法制观念
依法行政工作要提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首位。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认识,使镇政府的行政活动做到有治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镇政府威望和行政效率。
二、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进一步明确法制工作机构和法制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按照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要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推进依法行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二是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政治素质。要结合百日大讨论,加强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地推行依法行政。三是提高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前学法培训及资格考试制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实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四是实行执法资格管理。要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问题,严格落实资格管理制度,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做到执法主体、执法人员合法,以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工
作,针对我镇现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同时还要狠抓贯彻落实提高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进依法行政的有用制度。
四、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清理权限,依法履职。镇政府要紧扣新农村建设实践,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扩权强镇下放的权限,进一步理清自身职权的法律依据,搞清楚法律法规明确的和工作需要协助的事项、范围、职责并严格依法履职。二是明确责任、规范行为。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三是强化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监督要到岗、到人,明确监督范围、程序、监督责任,狠抓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确保执法监督到岗到人。
五、进一步创新举措,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尤其在处理村级财务管理、征地拆迁安置、社会治安、群众上访、山林权属纠纷等问题,镇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不仅要做到实体合法,而且要做到程序合法。二是借助只能部门作用,依法合力化解。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的逐一解决问题,不断摸索和创造依法行政工作新经验、新做法,使依法行政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第五篇:浅谈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文章标题:浅谈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即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提上政府议事日程。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
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省政府部署,我厅自1999年就开始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2005年我厅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浙府办发[2005]117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执法行为层级监督制度,其核心是通过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建设浙江法治交通、和谐交通的必由之路。
我省推行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经过八年的努力,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交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加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各地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培训考核,执法人员合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明显加强,交通执法队伍整体执法水平有很大提高,交通执法案件败诉率进一步下降,省级执法单位多年未发生败诉案件,2005年全省各地市交通局无行政败诉案件。二是浙江交通地方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随着近年我省一系列公路、水路、运管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相继出台,浙江交通地方法规框架已经形成,浙江交通立法走在了全国前列,为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三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体系。通过建章立制,全省交通系统进一步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执法档案制度,建立了执法岗位责任制。四是交通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我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交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制定了全省统一的执法文书格式,开发推广了一系列执法应用软件。五是创新交通执法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全省交通系统在推进交通综合执法、探索执法新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水路综合执法在全省推广,公路综合执法在舟山和台州温岭进行了试点。
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落实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决非一蹴而就。我省交通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交通行政执法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我省交通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各执法单位都按照省厅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执法单位一把手作为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地位已经确立,但真正落实起来却是另一回事。很多领导意识中“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还很根深地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交通的目标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很多规章制度也仅停留在文件上,领导真正去关心、去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的时候并不多。
(二)执法监督力度不足,执法责任制考核流于形式。
自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各地各单位都建立了执法考核机制,每年都要根据年初确定行政执法目标进行责任制考核,如省厅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年都要组织对厅管厅属行政执法单位和各地市交通局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评,也确定一个成绩,但考核结果却难以拉开差距,很多时候存在走过场的问题。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执法监督也存在走过场,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三)交通执法合理行政意识有待增强。
依法行政不仅要求合法行政和还要求合理行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对交通执法部门合理行政、人性化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们执法部门和人员在合法行政、遵守执法程序方面下足了苦功,但在合理行政方面依然不足,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有些交通执法领域“惰政”现象严重,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少数执法人员态度生硬,与“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还有差距,没有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交通执法队伍的形象。有时我们也会接到类似的投诉举报电话,说明我们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差距。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宁波市车主诉公路稽怔机构违法征收滞纳金案,养路费征收机构不及时与新购车主联系、提醒补缴养路费,结果产生巨额滞纳金,影响了老
百姓心中的部门形象。
(四)交通执法队伍素质与依法行政要求还有差距。
好的执法队伍离不开高素质的执法人才。交通行政执法面对瞬息万变的交通行业,面对社会公众,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来行使行政权力。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严把执法人员入门关,加强学习培训,全省执法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目前执法岗位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执法案件还存在证据收集不充分、法定程序不到位、执法文书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今年我省50岁以下执法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虽然达到90以上,但其中仍有一部分是系统内承认的大专专业证书,这与交通部要求的执法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还有差距。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交通执法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组织领导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展。
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各单位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配套制度也相继出台,但从实践层面看,依然存在重建设、轻执法的现象。单位一把手真正关注行政执法的时候并不多,规章制度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真重视、真落实,负责领导责任,对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人员调配、经费保障、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单位领导要亲自决策、亲自协调。可以说一个单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好坏,与单位领导重视支持与否直接相关。如果说单位领导真正重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就会不成其为问题,执法单位的很多优势、很多资源可以充分发掘出来,从调研情况看,凡是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较好的单位,领导必定高度重视,凡是领导高度重视的单位,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必定成绩斐然。
(2)基层单位编制不足影响了执法队伍素质的提高。
交通行政执法门类众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大量执法人员在一线执法,但限于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问题,基层执法单位一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而在有限的人员编制内又缺乏必要的流动性,导致执法队伍老化严重。从我们调研情况看,各基层单位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现在各单位人员编制仍然是1987年的编制,与社会经济发展、车船急剧增多的情况极不适应,如象山县运管稽征所由于人员编制无法解决,人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一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目前职工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50岁以上人员还要上路执法,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健康发展。基层交通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已深刻影响到日常执法,执法单位只能采取在个别时段、个别地点集中整治的做法,容易让违法分子摸准规律、钻空子,使大量的违法事实得不到及时处理,减少了交通执法的威慑力。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我省正规执法队伍之外,基层执法单位还大量聘用交通协管员辅助一线执法,这批人员素质难以得到保证,也影响了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交通法制工作力量不足影响了执法监督力度。
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就必须依法界定执法职能、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考评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而这些又离不开执法监督的主力军—交通法制工作队伍。在基层执法单位中,交通法制工作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到了整个交通系统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法治交通的后劲。据调查,2006年全省各地市交通局均建有法制工作机构,其中单独设置10个,合署设置1个,人员编制平均3人。在县级交通局单独设置的有17个,合署办公的29个,未设置的44个,人员编制一般1个,未配备的有44个。有些单位法制工作机构还同时承担着纪检监察职责、交通战备职责。从厅管厅属单位法制机构设置情况看,情况也不容乐观,省运管局原单设法规处,但在机构升格时把法规处并入了稽查处,其余三局均将法制工作职能并入办公室,未独立设置法规处。
法制工作队伍的缺失必然弱化了执法监督力度,降低了执法工作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就将执法业务的指导工作就依赖于各业务处室,失去了法制工作机构独立监督、指导、整合法制资源的优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只能是无米之炊、空中楼阁。
(4)时代对交通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面貌的不断发展、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交通执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管理面临新的问题,交通立法面临新的挑战。有些交通法律、法规、规章限于当时的条件,制定的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立法在文字上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容易引起歧义。有些立法受上位法的影响,在处罚金额上规定过高,与执法实践存在差距,暴露了一些问题。又如近期媒体上炒作厉害的养路费合法性问题,其根源就是由于我国立法与政策缺乏衔接,《公路法》过早取消养路费条款引起。调研中,也有基层单位放映《浙江省养路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拖欠养路费产生的滞纳金征收比例过高(日百分之一),累计金额相当可观,且从欠费之日起计算滞纳金,缺乏告知期,老百姓意见很大。同时法规又缺乏必要的减免程序,容易引起随意减免滞纳金现象,甚至在宁波引发了检察院以减免滞纳金涉嫌渎职传唤稽征部门领导的情况。
二、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好的工作必须有好的方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为此,各执法单位要贴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保障。从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运行来看,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起点是分解职责,在分解职责中要求责权一致,要求建章立制保障责权统一的目标的实现,过程是要求强化对分解的职责的监督。在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和依据的基础上,分解执法目标,制定履职的执法标准。制定规范行政执法责任的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处罚标准化,执法操作有序化,执法检查经常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用程序保障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制定执法公开、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内容的保障制度等。其中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由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并加以规范。
今年我厅在进一步全面推进和完善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对省级交通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责任分解工作。经过梳理,交通厅(含厅管厅属执法单位)共有行政执法依据136部,其中交通厅为主实施的法律2部、法规15部、规章56部,配合其他部门实施的法律19部、法规21部、规章23部,交通厅共有执法职能528项,其中行政许可50项、行政监管24项、行政处罚351项、行政强制43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征收28项、其他行政行为72项。行政执法职能的清理为统一全省交通执法职能、规范执法行为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强化交通执法监督。
交通执法单位法制工作机构作为推行执法责任制的牵头部门,既是执法责任制的落实部门又是执法监督部门,对交通系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负有主要责任。交通法制工作机构负有指导、规范执法行为的重任,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单位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法制工作机构强则执法能力强,法制工作机构弱则执法能力弱。
因此,健全和完善交通执法单位特别是省级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建设,增强专业法制队伍力量迫在眉睫。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也要把充实法制工作力量提上重要议程,尽快改变目前交通法制工作机构欠缺、力量薄弱、专业人员缺乏的状况。
地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要通过调整现有机构设置,努力为法制工作机构单独设置、合理定编、增加专业法律人员创造条件;县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确因编制限制无法单独设置的,可以与办公室合署办公,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各级交通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完善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大力加强交通法制机构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交通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力度。
一是要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面对当前行政争议较多、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增强的新形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行政争议和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交通主管部门要坚持依法受案办案,坚持改革交通行政复议办案方法,坚持对行政复议的监督指导,坚持行政复议过错责任追究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交通复议机关要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和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复议机构的队伍建设,指定专人负责行政复议工作,建立复议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办案过程中,一定要把事实搞清楚,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各级交通复议机关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可以探索网上申请行政复议等便民措施,探索建立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尝试复议前的调解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案卷查询制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对于依法应当受理而不受理、应当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改变、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和不认真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做好重大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各级交通执法机构要严格执行交通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审查工作。各交通执法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机关所作出的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报送备案。
三是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落实层级监督责任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法治交通的工作保障。要加强对交通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配套制度建设,重点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实施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
(三)加快交通立法进程,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
一是加快交通立法进程,抓紧出台、修改交通法规、规章。作为全省交通行政首脑机关,交通厅在交通立法方面要有所作为,充分利用现在交通发展的大好时机,针对目前交通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抓紧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浙江交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厅要加大立法投入,加强立法调研,优化立法规划,充实交通立法库,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成完善的浙江交通法规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厅要做好与省人大法工委、省财经委、省法制办的沟通协调工作,尽可能的争取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多下苦功,在交通立法工作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舍的化大本钱,要想做交通精品工程一样来搞我们的交通精品法规。我厅要高度重视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整合省级交通立法资源,抽调精兵强将,对立法草案要早计划、早准备、早提交。同时,省厅在立法过程中,要关注交通管理热点、难点,尽可能多的倾听基层的呼声、群众的呼声,了解国家立法动态、兄弟省市动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交通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一些基层执法单位反映意见较为集中的法规、规章,如《浙江省养路费征收管理条例》和拟定中的《浙江省出租车管理办法》,要抓紧将其列入修订、出台计划。
二是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限制自由。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是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要求。以前我们讲行政执法往往合法行政讲的比较多,而合理行政讲的少些。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目前交通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需有配套的操作程序与之相适应,需要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执法单位在实际操作当中由于对自由裁量权缺乏必要的限制,作出行政许可或者行政处罚时还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相同情形作出不同处理,既影响了执法形象,也容易滋生腐败。我省还未制定全省统一的行业性的自由裁量指导意见。下一步,作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点,我们将抓紧出台全省统一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定,细化处罚金额,明确适用情形,加强监督检查,尽少人为出入因素,减少和防范执法腐败。
(四)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基层执法单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重中之重又在一线执法站、所、队,基层执法水平和能力上去了,整个交通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就上去了。基层执法单位、执法人员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纷繁复杂的执法环境,执法工作非常辛苦、执法任务非常艰巨,他们执法水平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和执法队伍的形象,就代表了老百姓心目中我们交通执法队伍的水平、能力和形象。老百性对我们交通执法队伍信不信任、满不满意,关键就在于对基层一线执法单位信不信任、满不满意,基层执法单位是我们交通执法队伍的信誉所系、形象所系,加强交通基层执法单位建设非常重要。作为省级机关,省厅应当怀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关心基层执法单位建设,切实把基层工作抓好,把基础工作打牢,把基本功练扎实,切切实实为基层执法单位办实事、办好事。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沟通,着力帮助解决制约交通基层执法单位基础建设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约束和保障性困扰。在人员配备、管理经费、装备投入、站房建设方面要主动向基层执法单位倾斜,做到了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调动了基层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基层执法单位也要创新执法方式,整合、充实一线执法巡查力量,改进执法作风,把有限的执法力量部署在违法行为高发、管理薄弱的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提高执法效率,把有限的执法资源用好、发挥好。
在基层执法单位建设上,我们也可以学习公安机关的“三基”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按照“充实基层、完善保障、加强班子、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创新机制”的总要求,把加强执法单位基础工作和当前的打黑、治超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大力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充实一线执法队伍,对执法单位机关进行“瘦身”,把有限的人员配置到执法第一线,直接从事定点检查、执法巡查、咨询接待等工作。基层执法单位也要,提高了执法人员与老百姓接触机率,增强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力。要不断改善基层执法单位执法环境和执法待遇,真正做到组织上关心执法人员,精神上鼓励执法人员,工作上爱护执法人员,生活上体恤执法人员,努力解决基层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同时,交通主管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也要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的指导,多下基层,多听听基层的呼声,多了解基层执法人员的所思所想,提高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省厅及厅管厅属执法单位可以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开展实地调研和面对面的指导。从省级业务单位抽调干部组成督导组,深入全省各地检查指导工作。我们的交通法制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交通法制人员深入基层所队,以普通执法人员身份,在固定岗位上直接参与执法办案,帮助基层执法单位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
在加强基层交通执法单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提高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和完善执法单位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制培训。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执法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和懂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建立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加强在岗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通用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
二是严格执法人员准入制度,做好新增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严格的执法人员准入制度是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厅规定新增执法人员必须达到正规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对持证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省厅将把业务考试成绩作为年审通过与否的重要条件,通过建立交通行政执法题库,建立抽考制度,提高执法人员后续教育学习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执法技能。要通过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业务培训,通过完善的体系和严格的制度来保证苦练基本功来增强基层交通执法单位基础建设的后劲,切实取得实效,为此,省厅有必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交通执法人员岗位业务训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省苦练基本功活动实施方案,由省厅牵头、各业务局具体负责,整合全省培训资源,制定培训计划,构建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岗位业务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岗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避免重复培训,又要避免轻描淡写,走过场。争取每年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至少脱岗培训一次,并将培训成绩作为其参加交通行政执法证年审的重要内容。提高交通行政执法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目前交通执法单位编制短期内难以解决、人员流动性差的情况下,通过岗位培训来提高现有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就成为当前最有效和最实际的办法了。在提高执法水平的过程中,好的制度、好的设备需要好的执法人员来保障。否则,即使一线执法力量充实了,经费保障了,执法装备改善了,相应的业务素质却没有跟上,也会新瓶装旧酒,执法水平仍然难以提高,达不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交通执法业务水平的目的。抓好岗位培训,提高执法业务技能,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岗位培训的过程中,省厅可以建立了分系统、分层次培训制度,分类组班施训。培训上突出专业性,由省公路局、省港航局、厅运管局、厅质监局按照职能分工,分别对公路路政、运政、稽征、港航、海事、航道、船检、质监八大类编班授课,对重要一线人员,又可细分至调查取证、处罚处理、许可审批等具体岗位。层次上突出针对性,对站、所、队长单独组班培训,重点加强行政执法管理能力的训练;对基层执法人员,重点加强执法业务规范、执法软件操作以及最新法律法规、政策等课程,以适应一线执法基础工作的需要。
四是加强与外单位、外行业、外地区的交流学习。要真正提高浙江交通的行政执法水平,实行浙江交通执法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跳出交通看交通、跳出浙江看浙江、跳出执法看执法,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向外单位学习、向外系统学习、向外省市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执法经验,掌握执法动态、沟通执法信息、交流执法体会,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切实提高浙江交通整体执法水平。省厅也要充分发挥全省交通首脑机关的优势,积极外引内联、整合资源,为各市、县交通执法部门学习交流构建平台。此次我们到江苏省和江苏省交通厅、南京市交通局就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学习了他们好的经验和举措,感觉受益匪浅。现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口号的提出,江、浙、沪交通一体化已成为交通人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浙江交通不仅要让高速公路与江、沪接轨,更要让我们的执法理念、执法水平与江、沪接轨,让浙江交通执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五)加快交通执法现代化建设,创新执法方式,打造交通“阳光执法”。
一是加快交通执法现代化建设。交通行政执法现代化作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级交通执法机构的重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执法装备不断更新,交通行政执法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装备、使用新手段,加快交通行政执法现代化建设。经过这几年的执法现代化建设,各执法单位执法装备有了很大改善,各基层执法站、队、所开始配备数码相机、录音笔、手提电脑等先进执法装备,执法车辆也安装了GPS系统,科技让交通行政执法如虎添翼。同时省厅非常重视交通执法信息化工作,陆续开发了一些执法应用软件,并已开始推广应用,如养路费稽征系统、公路路政治超系统、水路行政处罚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厅要进一步加快全省交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应用系统整合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联网、加快信息共享,统一监督平台。厅法规处与厅信息中心联手开发的行政执法管理系统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当中,该系统拟通过构建全省联网的网上执法人员、执法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提高我省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水平。省厅在积极开发执法应用软件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各地市交通局的积极性,注意收集来自执法一线的意见和信息,争取其参与支持,提高软件的适用性,减少推广应用的难度。
二是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方式。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新方式的要求,交通执法也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方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探索科学的执法考评机制,力争在执法考核办法上更加科学合理。交通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执法单位在具体执法实践中的创新,要善于发现执法的闪光点,积极推广应用在执法实践中产生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
三是推进交通执法公开,打造浙江交通“阳光执法”。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交通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行交通执法的公开透明,各级执法机构要做到行政执法的职权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要把交通执法全过程向社会公开,增强全社会对行政执法工作的了解,动员社会各界加强对实行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对人民群众通过投诉箱、监督电话等反映的情况要认真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努力做到政务公开不流于形式,为公众查阅执法信息提供便利,让社会监督的阳光照射到执法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打造交通“阳光执法”。
《浅谈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全面推进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