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3月04日
年11月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2年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与管理,促进城市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公用事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供热、城市供水、城市燃气、为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的行业。
(一)城市供热包括城市集中、联合供热及其配套设施;
(二)城市供水包括公共、自建设施供水;
(三)城市燃气包括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及其燃气器具和燃气配套设施;
(四)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内公共客运交括客运出租汽车)及其配套设施。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公用事业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使用以及相关的服务活动,例。第四条 呼和浩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行业管理部门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区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旗、县人民政府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用事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受理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呼和浩特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旗、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受理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计划、财政、规划、公安、市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城市公用事业规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按规定程经批准的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确需修改变更的,应当经专家论证后,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同步建设配套的城市公用设施。暂不能同时建设的,必须按照城市公用事业规公用设施用地。第七条 公用事业规划确定的城市公用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关批准。第八条 城市公用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设计方案及有关资料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供水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城市规划部门办理有关手续。第九条 城市公用事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设计和施工资质并依法履行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供水项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城市公用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有关要求报送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存档(供水项目资料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存档)。第十一条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可采取政府投、用户出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社会集资和经过批准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第十二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及个人投资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其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投资人享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但不得擅自停运或改变其经营性质。第三章 供热一节 供热和用热 第十三条 城市供热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供热采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和联合供热多家经营、协。城市供热应当实行分户控制。新批建设的房屋,供热设施必须实行分户控制;原有房屋的供热设施逐步改造为分户控制。第十四供热经营的单位,必须到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办理资格审查手续,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资质证书。供热单位应按资质证书确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并接受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年度审验。第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与用户签订供热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期、维护责任、收费标准(热费按使用面积收取)、缴费时限和结算办法及违约责任等。供热合同签订后,供热单位按规定将合同报部门备案。用户按照供热合同的约定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供热合同文本,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发 第十六条 供热单位必须按照自当年十月十五日始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的供热期供热,用户室内温度应该达到18℃以上。对供热期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第十七条 供热单位的供热运营、服务活动应当执行国家、自治区、市制定的标准和检测用户室温及检查设施运行情况,保证用户室温合格率、用户报修修理及时率、供热运行设备完好率、运行事故率及失水率达到 供热单位的操作、维修、管理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供热单位工作人员测试用户室温,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应当出有效证件,测试室温记录有用户签字。第十八条 供热期内供热设施应避免或减少突发事故,因突发性故障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同时报告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停止供热8小时以上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第十九条 用户扩大用热或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到有关手续,并重新签订供热合同。第二十条 用户应当自觉履行供热合同,爱护管道、散热器等供热设施,并对房屋采取保温措施修或改动供热设施等影响供热效果的,由用户承担责任。用户应当支持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工作,及时反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权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投诉。第二十一条 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或擅自拆除、移动、施;
(二)自行并网、撤网和扩大用热面积,改变供热设施使用性质及运行方式;
(三)放掉和盗用供热管网循环水;
(四)因影响供热设施检查和维修;
(五)其他损害供热设施和影响供热效果的行为。第二节 供热设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 城市供热设施包锅炉房、供热管网、换热站、泵站、阀门室(井)、计量器具、室内管道、散热设备及附件等。城市供热设施的维修实行有偿服务下列规定划分:
(一)居民用户和非经营性单位用户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含室内);
(二)经营性单位用户,其进户接前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接口(计量表)后的供热设施由用户负责,也可有偿委托供热单位负责。第二十三条 责任单位应设施维修、养护责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供热设施安全、稳定、正常运行。第二十四条 在供热主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掘、钻探、打桩、爆破和顶进作业;
(三)种植树木;
(四)排放污
(五)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第二十五条 进行影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施工或其他活动,必须事先征得供热单位同意,并有效措施,确保供热设施的安全。第四章 供水经营管理 第一节 供 水 第二十六条 城市供水坚持保护水源、合理开发与计划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生产、生活和其,不得新建、改建、扩建、自建供水设施,确需要自建供水设施的,必须经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应当第二十八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企业(以下简称供水企业),必须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供水资质证书和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二十九条 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的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检测的结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并接受水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卫生部门的监测。供水企家规定设置供水管网水压测试点,保证供水管网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三十条 供水企业应当保证不间断供水,因工程施工原因确需暂停供水的,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停水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用户)。因自然灾害、爆管等原因造成停水的,应恢复正常供水。供水企业在进行抢险、抢修作业时,对影响作业的道路、树木等有关设施,可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第二节 用 水 第三十一条 新增用户或者超过水表额定流量增加用水量的用户,应当向供水企业提出用水申业自接到申请七日内作出答复。城市供、用水,应当实行合同制。第三十二条 使用城市供水应当按照不同的用水类别分别装表计的责任未分别装表计量的,按最高类别水价结算。因供水企业的责任未分别装表计量的,按最低类别水价结算。供水企业应当定期表并按其计量的实际用水量、用水类别和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与用户结算水费。对居民生活用水,供水企业应当实行抄表结算。第三十三条 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纳水费。逾期未交纳或者未足额交纳的应当补交,并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第三户改变用水类别、扩大用水范围、变更户名、终止用水的,应当提前20日到供水企业办理有关手续,供水企业应当在20日内予以答复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
(二)擅自改变用水类别;
(三)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条 任何用户不得阻碍自来水供水企业根据供水管径负荷能力发展新用户,不得妨碍自来水供水企业对城市供水管网设施的统一管理第三十七条 建设、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必须与供水单位签订合同,并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
(二)二次供水设施应按规定维修、清洗、消毒、防腐;
(三)二次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八条 从事供水设施清洗、消毒、防腐业务,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其收费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第三十九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按规定建设配套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三节 供水设施维护 第四十条户表前(含表)的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负责维护;表后的供水设施,由用户负责维护。第四十一条 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对其管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供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种植树木,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水表;
(三)挖掘、钻探、打桩、爆破或者顶进作业;
(四)排放污水、工业废水和有毒有害物质;
(五)其他危害城市供水设为。第四十二条 涉及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可能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位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保护措施并负责实施。第四十三条 禁止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城市供水设施。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水设施的,须经供水企业同意,并经供水、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四十四条 未经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自建供水管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禁止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直接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第四十五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启、关闭、损毁城市供水设施以及园林、环卫、消防等公共专用供水设施。第五章 燃气经营管理 第一节 燃气经条 城市管道燃气实行统一规划,区域性统一经营。在管道天然气、管道人工煤气建成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管道液化气和其他气体气允许多家经营,实行规范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燃气。第四十七条 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到公用门办理经营燃气资质审查手续,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资质证书。第四十八条 燃气企业设立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向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发给燃气供应许可证:
(一)必须符合城市燃气规划要求;
(二)有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储装、计量等设施;
(三)有符合标准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合格的燃气消防、安全保护设施;
(四)有防泄漏、防火、防爆安全度;
(五)有符合规定的营业制度;
(六)有相应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第四十九条 公用事业管理气供应站(点)实行年度审验,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禁止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供应许条 燃气企业供应的燃气质量和压力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证正常安全供气。燃气生产企业不得向无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第五十一条 管道燃气企业在燃气经营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供气;
(二)建立健全用户档案;(定及时为用户安装、改装管道燃气设施,并保证质量;
(四)定期检修燃气设施或按规定对用户室内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先通知用户;
(五)工作人员入户检修、检查、抄表,应佩戴统一的标志,文明作业,用语规范。第五十二条 管道燃气企业因施原因降压供气或者停止供气,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突发事件抢修除外);区域性停止供气24小时以上的,应当予以公告。新型气体燃料必须经国家或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使用。燃气企部门批准的价格收取燃气费。第五十四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对经营瓶装燃气的企业,按照燃气规划要求,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的企业(站、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初次使用或者重新检验后的燃气钢瓶应当抽取真空后再充装燃气;
(二)在用燃气须按规定抽取残液和进行瓶体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灌装;
(三)燃气钢瓶灌装量应当与该瓶标识灌装量相符,其误差不得超标准,充气后应当记录,并粘贴检验合格标志;
(四)燃气企业应当将燃气空、重钢瓶分别存放;发现漏气瓶、超重瓶等不符合规瓶,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放入瓶库;
(五)严禁从槽车或贮罐上直接灌装燃气;
(六)禁止灌装超过检验期限或检验不合格的燃气禁止燃气重瓶和其他物品混放。第二节 燃气使用 第五十五条 管道燃气企业与管道燃气用户应当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第五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和安装、改装、拆迁固定的燃气设施,应当向管道燃气有关手续,并承担所需费用。禁止盗用、转供管道燃气。第五十七条 管道燃气的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用户和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校验,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燃气计量装置应当安装在室内,燃气企业应与用户约定抄表当配合抄表。抄表后应当告知用户用气量。3个月以上不使用燃气的用户,应当到燃气企业办理暂停用气手续。重新使用的,到燃用手续。燃气企业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恢复供气。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时足额交纳气费,逾期两个月不交纳气费,燃气企业责令其限费。第五十八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诉之日起15日内进行调查并予以答复。第三节 燃气设施管理 第五十九条 城市管道燃气管网户外部分属公用设施,无论投资主体,均由燃气企业统一管理、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阻挠养护维修作业和新增用户接管。户内燃气表后(含表)燃归用户所有。第六十条 燃气设施由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并进行公告。对重要的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应当。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倾倒和排放腐蚀性液体;
(三)种植树木;(掘、钻探、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在管道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
(六)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第六十一设需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确需进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理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燃气企业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企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监护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协助燃气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第六十二条 在本市销售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是取得国家燃气器具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定燃气用户购买指定地点或者指定品牌的燃气器具。第四节 燃气安全 第六十三条当宣传安全使用燃气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重要燃气设施所在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管道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管道燃气中加臭。第六十四条 燃气企业选用的燃气贮罐、燃气钢瓶和调符合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定期检验。第六十五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管理规定,不得
(一)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
(二)用明火对燃气设施、器具进行试漏;
(三)在不具备安全用气的场所使用燃气;
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包括表和表后的燃气设施,但不包括家用燃气灶具);
(五)加热、砸、摔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
(六)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燃气钢瓶之间倒灌;
(七)自行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八)其他影响用气安 第六章 公共交通经营管理 第一节 资质管理 第六十六条 公共汽车客运,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多家经营、依法运行的七条 公共汽车线路实行专营权管理制度,专营权通过政府招标或者授予方式取得;公共汽车线路专营权受法律保护。经营者通过的专营权,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转让。第六十八条 申请从事公共汽车客运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取得与经营业务相;
(二)有相应的经营规模,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和合格的从业人员;
(三)有符合规定的服务设施和固定场所;
(四)有与经应的资金;
(五)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第六十九条 从事公共汽车客运应当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公用事业管到申请书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者进行资质审查,对符合第六十八条规定条件的,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发给公共客运资质证书。质证书分别向工商、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开业手续。经营者需要停业、歇业或者变更注册项目的,应当提前30日报公用收回资质证书。第七十条 非公共汽车营运车辆不得在市区从事公共汽车营运业务。非公共汽车营运车辆,不得在公共汽车线路沿30米内停靠或者上下客。第二节 营运管理 第七十一条 公共汽车客运的经营业务,包括定线编码及市区内包租、租赁车辆的营运必须按照核准的线路营运,不得擅自改变或者中断。经营者在线路投入营运前,应当编制线路行车作业计划,报请公用事业管理部第七十二条 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和自治区、市有关公共汽车营运管理规定,并接受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管理
(二)按照行车作业计划和要求,组织运行;
(三)执行本市公共汽车服务规范和标准;
(四)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运价标准,使管理部门与税务部门共同核准的统一票据;
(五)定期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填报营运统计表。第七十三条 投入营运的公共汽车车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城市公共客运营运证。未取得营运证的车辆,不得在本市从事公共汽车营运。营运证和上岗证件实。营运证和上岗证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不得伪造、冒领、转借。第七十四条 公共汽车从业人员,应当接受上岗培训,经公用事核合格的,发给上岗证件。经营者不得安排未取得上岗证人员从事公共汽车经营服务。第七十五条 公共汽车营运从业人员应当遵:
(一)服从客运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遵守公共汽车服务规范,服从调度;
(二)按照核定的营运线路,在规定的车站上下站或者在车站滞留等候乘客;
(三)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安全文明行车;
(四)按照有关规定携带和使用证照;
(五)不得拒载途逐客;
(六)按照核定运价标准收费;
(七)车辆在运行中由于临时故障不能继续运行时,应当安排乘客免费转乘同线路营运协助、配合公安部门查处在公共汽车上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七十六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投诉管理制度,设置投诉专用电投诉和社会监督。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5日内进行调查并答复投诉者。第七十七条 住宅区域、火车站、公型商业区、旅游景点、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配套的公共汽车站场,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前款站场,不得改变其使需改变使用功能的,必须经有关法定程序批准。第七十八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在公共汽车站、场划定车道标线,设置站牌及场设施完整。公共汽车站、场应当以所在道路、标志性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的标准名称冠名。经营者未经公用事准,不得擅自设置、调整、拆除、占用站、场等客运服务设施。第七十九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侵占公共汽车服务设施;涂改公共汽车站牌、标志牌和客运交通标志;
(三)在站、场范围内,停放其它车辆、设置摊点、摆放物品等。
(四)其他危及设施安全的行为。在公共汽车站、场、车辆上设置广告,应当按照规定位置设置,不得覆盖车辆标志和服务设施。第七章 法律责 违反本条例规定,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七条规定,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责令限期改正,退出所占用地;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八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城市公用事业设施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可以保留的工程,责令补办手续;不应保留的,责令限期拆除;
(三)违反第九条规定,无资质、越资围设计、施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条规定,公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用,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因供热,连续7天以上供热低于16℃或者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按供热面积每平方米处2元罚款,按天数退还用户热费,并视情节对责任
(三)违反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发生突发性事故未及时抢修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一条规定的,责令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的,强制恢复,并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止侵害行为,限期恢复,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八十二例,给供热单位或者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可责令责任单位或个人赔偿经济损失。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款规定,用户未按合同规定时间缴纳热费的,供热单位责令其限期缴纳,并经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停止供热或拆除供热设施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改变
(二)擅自扩大用水范围的;
(三)未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或者未按规定检测水质的;
(四)擅自停水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停水;
(五)未按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者未及时抢修供水故障的;
(六)擅自开启、关闭城市供水设施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的;(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
(八)阻碍供水企业发展新用户或者妨碍其对城市供水管网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的。第八十五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失:
(一)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擅自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的;
(三)未经批准新建、改建供水设施的;
(四)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五)将产生或者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单系统直接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六)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城市供水设施的;
(七)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的;
(八)未取证书擅自供水的。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业资质证书(或燃气供应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扣押违法经营的物品,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审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处2000元罚款;年审不合格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业,可以并处5000元罚款;
(三)伪出租、买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供应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罚款;
(四)燃气生产企业向无《燃气供应许可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鉴定合格将新型气体燃料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经营的,没,并处5000元罚款;
(六)瓶装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七)在燃气设内,修建建筑物,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擅自挖掘、钻探、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的,责令停止施工,对个人处500元以上10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八)未经燃气企业同意,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装置或者自行拆卸、安装、改装其他燃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九)盗用、转供管道燃气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十)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阻挠新增用户接管和养护维修作业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十一)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公共,处500元罚款;
(十二)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者自行进行钢瓶之间倒灌的,处500元罚款。第八十八条 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
(一)无故造成区域性停气或未履行停气通知义务的;
(二)供应管道燃气没有按规定加臭的;
(三)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未抢修的;
(四)未按规定检修室内燃气设施发生事故的。第八十九条 违反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并由市人民政府撤销其专营权。第九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一十九条规定的,未取得公共客运资质证书,从事客运业务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停止营运,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七十一条规定未按核者擅自改变或者中断营运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停业;
(四)违反第七十三条、(二)、(五)、(六)项规定的,给予警告,分别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暂扣或者吊销营运从业人员的有
(五)违反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安排未取得上岗证人员从事公共汽车经营服务的,给予警告,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七十九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并根据情节轻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损坏公共汽车或者服务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一条 对拒绝、阻碍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的,责令其改正,并处500;情节严重的,可以暂扣资格证件。妨碍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照《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九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九十三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规定。第九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997年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的《呼和浩特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
第二篇: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意见
关于加强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管理的意见
墨江县于1998年开始投放城市出租车,到2011年底,共有城市出租车46辆,其中: 2007年投放的有26辆,2009年更新20辆。2002年开始投放城市公交车,投放数量20辆,全部车辆于2010年2月份报废更新。其中:一路公交车10辆,二路公交车5辆,三路公交车5辆。为进一步加强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的行业管理,规范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车市场经营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运营秩序。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行业运营管理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一)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
1、对于新增加的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严格推行公司化经营模式,政府依法将经营权许可给具有经营资质的公司,公司出资购买车辆,车辆产权完全归属公司所有,公司对车辆负全部的管理和安全责任。公司与驾驶员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双方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职责。
2、对现有的46辆出租车和20辆城市公交建议: 一是经营权期限满8年后,一律由公司新购臵车辆,严格按《云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云南省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公司化经营。二是对于现有的46 辆出租车和20辆城市公交实行个体经营和公司化经营相结合,对原来的经营户愿意被收编为公司管理的,公司应以合理的价格收编到公司,并优先与原经营者建立劳动合同;不愿意收编到公司统一管理的,继续由其个体经营,允许不同的经营方式并存。
公司化经营是目前全国推行的一种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方式,该经营方式一是与交通部2005年第10号令《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云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云南省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规定相符合;二是解决了挂靠经营中存在的法律主体与实际经营主体不一致、产权混淆,容易引发纠纷等问题;三是可以有效解决挂靠经营中各项安全措施落不到实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公司管理力度较弱,车主不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乘客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四是遇有防汛、抢险、救灾、重大节庆活动等紧急运输任务时便于及时有效的调度车辆。
(二)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1、出租汽车使用专用牌照,并安装出租汽车标志灯、空车待租标志、计价器和消防、防护装臵,设臵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监督标志,车身标明经营者名称、监督投诉电话。保持车辆整洁,车身喷印统一规定的颜色,并喷印“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字样。
2、公交车设臵公交车标志、消防装臵、收费标准、服 务质量监督标志,车身标明经营者名称、监督投诉电话。保持车辆整洁,车身喷印统一规定的颜色,并喷印“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字样。
3、严格收费标准,保证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收费。出租汽车一律要安装计价器,实行计价收费。计价器在墨江县物价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统一购买和安装,购买及安装费用由出租汽车车主承担。
4、公交车必须按核定的路线经营,在设定的公交车站点停靠,不得“招手就停”。
(三)加强企业管理
1、落实企业维稳的主体责任。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是维护本企业安全、稳定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稳定工作,落实责任,全面掌握驾驶员思想动态,切实担负起维护本单位安全、稳定的主体责任。对于疏于管理、管理不当导致发生的出租汽车不稳定事件的,要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收回经营权。
2、规范企业运行。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企业运营机制;应积极推行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和经济(承包)合同。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为司机缴纳社会保险费,与司机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不得违法违规收取 司机的任何费用。禁止经营权层层转包。鼓励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逐步取消现存的高额承包、一次性买断、挂靠、托管经营行为。今后设立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或者企业新取得的经营权,应由企业全额出资购买车辆,严禁向驾驶员买断经营权和收取高额风险抵押金,防止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3、加强对出租汽车、城市公交驾驶员的管理。出租汽车、城市公交企业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法制教育,教育驾驶员遵纪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依法维护权益。企业要建立与驾驶员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处理驾驶员在营运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属于企业内部事务的,要及时予以解决;属于外部事务的,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加强对驾驶员的职业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积极组织驾驶员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促进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落实交通安全措施,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为社会提供优质文明的运输服务。
二、切实做好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一)城市出租汽车规划
1、站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出租汽车招呼站点规划。
2、运力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交通运输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出租汽车运力规划。
(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1、公交车站点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汇同发展改革、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编制公交车站点规划。
2、公交车线路规划。
1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回回冲枢纽站——沿新建路、回归大道——哈尼大道——赖蚌枢纽站
2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松柏枢纽站(沿墨新线)——县委党校岔路口(沿墨新线)——天溪宾馆(新建路)——黄金楼(沿墨新线)——松香厂(沿墨新线)——章差村委会
3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黄金楼(沿新建路)——北回归线标志园东大门(沿G213线)——原饲养场(沿双胞大道)——森工局——者铁村公所
4路公交车(专线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火车站
5路公交车: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报班后——花园门口(沿新建路)——北回归线标志园东大门(沿回归大道、双胞大道)——北回归线标志园西大门(沿双胞大道、哈尼 大道)——民族学校。(该班线主要满足民族学校、政务服务中心人员出行)
(三)城市停车场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局具体负责编制城市停车场规划。
三、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建立一个正规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购臵程控电脑监控设备,采用现代化的指挥系统指挥全县的城市公共交通营运,可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监控所有车辆规范运行,形成一个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网络程控管理体系。
2、建立六个公交枢纽站。即:三个大型、一个中型、两个小型换乘枢纽站,大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老客运站(中心枢纽站)、赖蚌、火车站为宜;中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者铁村为宜;小型换乘枢纽站建立在回回冲、松柏为宜。建设这些构纽站就是有效解决乘客从城到乡或从公交到长途车,以及不同交通工具间“换乘”问题,达到方便群众的目的。
3、改造公交车途中停靠站点。我县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行了十余年,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停靠站点,大多都是“马路车站”、“占道车站”,不仅影响广大市民的安全出行,也有损墨江城市形象,同时给公交车的安全停靠带来了安全隐患,并形成了新的乱停乱放。今后要努力创造条件改造停靠站点,一是在车流、人流密集的地方将站点改造成岛式的站 台,取消行列式站点(主要针对老城区);二是在一些大型商业区,人车密集区设臵较大型岛式站台(比如:原商贸城、银泰商务中心、民族学校),既能提高城市品位,又能解决上述弊端;三是所有新开发区的城市道路必须设臵岛式站台。
4、加大设臵出租汽车招呼站,根除街道随意停车和马路掉头等直接影响安全的事故隐患。
5、建立停车场。首先将现有的联合停车场建成立体停车场,扩增停车位;其次是新建的商业区、居民小区必须设臵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再次是在县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市外缘区修建大中型停车场,确保货运车辆的城外停放,切实解决城区乱停乱放问题。
四、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并对城市公交实行补贴政策。所谓“公交优先”,就是城市内的客运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度的公交系统为主,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公交优先”是能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方便群众、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当前城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据相关资料记录,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大型公共汽车可代替20辆出租汽车。数据虽然是枯燥的,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发展公共交通,不但方 便了群众,而且能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墨江被誉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之一,畅通的交通环境是宜居的前提条件,解决目前墨江县城交通拥挤,秩序混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有效途径。
备注: 1、2009年11 月投入的20辆捷达FY7160CIS出租汽车经营期限于2017 年 11月到期; 2、2007年3月投入的26辆东风雪铁龙出租汽车经营期限于2015 年 3月到期; 3、2009年11 月投入的20辆东风KM6606PD公交车经营期限于2017 年 11月到期。
2011年12月15日
第三篇: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期末考试复习
1、断面流量:上个站点流量+当前站点上车数-下车数
2、断面客流量(客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沿同一方向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断面的乘客数量,即通过该断面所在区间的客流量,分为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
3、公交饱和度:用于描述公交站点、路线及线路上的公交供求关系。有公交通行能力(公交设施在特定时刻上单位空间内能够容纳行驶中的最多公交单元数)和公交密度(在特定时刻上通过公交设施的公交车辆/乘客人数)两个指标。公交线路/站点饱和度:通过公交线路站点的公交车辆数量与相应线路站点公交通行能力的比值。公交线路饱和度=线路公交车辆通行量/线路公交车辆通行能力*100%.公交站点饱和度=站点公交车辆通行量/站点公交车辆通行能力*100%。
4、客流时空分布:公交系统在不同时间维度和区域范围呈现的不均衡特征,公交客流是车站客流时空分布叠加及交换的效果体现。
5、公交配车数:从公交车车型道路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以公交线路长度、营运周转速度和发车间隔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公交线路运力配备方法,并应用该法对公交车进行线路配车量计算。
6、车辆和驾驶员排班:综合考虑公交线路诸多因素,合理安排驾驶员和车辆完成时刻表任务,追求费用最小。
7、公交站点通行能力:在城市规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公交车辆或乘客数。
8、公交调查数据:静态数据:公交线路经过站点数据、公交站点位置数据、公交站点停泊位数据、公交站点及路段上公交车道设置数据、公交换乘站点位置数据、换乘站点连接线路编号。动态数据:公交站点客流量、公交车辆位置数据、车辆实时速度信息、交通流量数据、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
9、公交调查数据方式的优缺点。
①智能方法:(1)ERF数据采集:优:成本低精度高。缺:记录信息有限。
(2)IC数据采集:优:真实准确可靠简单。缺:不能统计不适用IC卡的乘客。
(3)APCS自动技术系统:优:费用低、多样广泛、减少处理时间、效率高。缺:检测信息单一,无法为平均出行次数提供相应的数据。
②:人工方法:(1)人工计数(2)跟车法(3)驻站法
10、影响时刻表的因素:运营生产条件、乘客现阶段要求、不同季节不同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客流变化要求。
11、最大客流站点和断面客流两种时刻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①最大客流站点:最大客流数据由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集,在最大客流的起始点统计,要求全天只在一个站点(该点为沿线中每日客流最大点)统计而不是根据不同时段在不同的最大客流站点间轮换。
②断面客流(跟车调查):采集的数据能够使计划人员观察到不同站点间的客流变化。通常具有异常分布且重复出现的断面客流意味着线路设计上有改善的可能性。最常用的运营策略是开行区间车,而线路上首末站间的站点可能被选择作为区间线路的起点和折返点。
12、公交车配车数计算:运客总数/单车可载人数。运行周期/发车间隔。
13、公交评价:公交运营水平评价、公交网建设状况评价、公交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第四篇:道路运输管理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分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分)
修订稿V2.0
客运方向修订组 二〇一二年七月
第一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编制
一、编制实施主体
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由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发展改革、规划、土地、财政、城建、公安等部门编制。编制工作应邀请城市公共交通专家或科研院所参与。
二、编制实施原则
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四项基本原则:
(一)公共利益优先,安全便民原则。
(二)积极扶持和优先发展原则。
(三)与其它运输方式协调、有效衔接原则。
(四)适当前瞻原则。
三、编制主要内容
(一)现状分析与评价
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现状,主要包括:(1)公共交通供给:公交运行区域、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线路状况(线路重复系数和非直线系数)、场站和站点布局、公交运力配备。
(2)公共交通需求:乘客公交出行的换乘次数、满意度等。
(二)发展规划
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城市公共交通近期和中远期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常规公交网络布局,公共交通场站(车站设置、公交枢纽、停车保养场、维修厂、起讫站等),运输工具(公交车辆车型、数量)、新能源车辆发展等;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应规划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系统。
四、编制报批程序
《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采纳公众合理建议。修改后,由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报当地市政府批准,并纳入到城市综合规划中予以实施。2 第二节、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线路、企业)
一、许可的实施主体
(一)市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负责城市主城区内和由主城区至市辖县级市、区、县(以下简称市辖县)、各市辖县之间的公共交通线路、BRT快速公交线路、电车线路和旅游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许可。
(二)县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线路的许可。
二、许可条件
从事线路经营的单位应当为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并具备下列条件:
1.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工作、服务规程和标准等管理制度;
2.以自有或租赁等形式取得的与经营线路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站和办公场所,且使用期限不得低于所经营线路的期限,并具有符合规定的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
3.有与经营线路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驾驶员等从业人员,其中驾驶员应当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且年龄不超过60周岁,乘务员、调度员应当经培训考核上岗;
4.有与经营线路规模相适应且符合相关技术、安全以及营运等 标准的城市公交客运车辆或购车款;5.从事城市主城区内、主城区至市辖县线路、BRT快速公交线路、电车线路、旅游线路运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从事市辖县之间和市辖县内线路运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许可办理程序
申请从事城市公共客运线路经营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材料:
(一)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
1.《城市公共客运线路经营申请表》; 2.企业章程文本;
3.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和委托书;
4.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文本;
5.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车辆数量、车型、技术标准以及额定载客量以及车辆外廊长、宽、高等);若拟投入客车属于已购置或者现有的,应提供机动车行驶证、车辆检测报告等证明及复印件;
6.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 7.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 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材料。
(二)申请材料形式审查及处置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进行以下审核: 1.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要求申请人当场补全或者更正,当场不能补全或者更正的,应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注明日期且加盖道路客运管理机构专用印章的《交通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2.申请材料齐全有效的,应当出具《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3.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职权范围的,应出具《交通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许可前公示和现场审查
对已受理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申请,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将申请的有关情况在道路客运管理机构网站或办公场所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5日。
公示期间或结束后,受理申请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对申请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的有关条件和所提供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实地查验。
(四)许可决定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对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申请,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出具《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决定书》,明确许可事项,并告知被许可人所在地道路客运管理机构。许可事项为经营范围、车辆数量 及要求等。
2.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运力过剩且单程实载率达不到75%以上的,作出不予许可决定,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五)许可结果公示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下发《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决定书》后,应将许可结果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方便公众查阅。
(六)《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发放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被许可人颁发《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上注明经营范围。
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设立子公司的办理程序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设立子公司的,应当向设立地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根据许可权限,按照城市公共交通许可程序办理。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全资或者绝对控股的经营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子公司,其自有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在50台以上时,可许可其按照母公司取得的经营许可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活动。
五、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设立分公司的报备程序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设立分公司的报备程序如下: 1.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设立分公司的,应根据许可权限向相应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报备,即经营市辖县境内的线路,应向所在地县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报备;经营其他线路应向市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报备。
2.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要求分公司设立申请人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关于设立分公司的报告,总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和《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副本(原件)。
3.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核查该公司在当地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活动是否具备条件,并向总公司注册所在地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核实。
4.经核实,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提供的材料属实,且符合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活动条件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进行报备,并向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分公司核发《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副本,同时函告总公司注册所在地道路客运管理机构。
5.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凭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正本复印件和分公司备案证明、分公司《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副本(原件)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手续。
6.分公司需新增运营车辆的,分公司所在地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审核车辆条件,符合车辆条件要求且符合市场供求情况的,配发《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
7.分公司需新增客运线路的,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许可权 限办理,并发放《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证》。
六、新增线路许可程序
(一)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
1.申请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同时申请城市公共客运线路经营许可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以下材料:
(1)《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申请表》
(2)可行性报告,包括申请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客流状况、运营方案以及对其他相关经营单位(个人)的影响,沿线道路路况以及安全运营保障措施等。
(3)起讫站回车场和调度室的土地、房屋使用协议。2.已取得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申请新增城市公共客运线路的,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2)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公交车数量、额定载客量以及各项安全、技术等情况;
(3)拟新增线路从业人员驾驶证、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4)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
(5)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所在单位的工作证明或者委托书。
(二)申请材料形式审查及处置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并按照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的有关程序和要求办理。1.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充分考虑公共资源的配置、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等因素。
2.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客运市场信息公布制度,每年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公共交通运力投放、线网布局、客流分布和客量等情况,正确引导城市公共交通者提出线路申请。
3.同一线路有3家以上公交企业申请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可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的方式实施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
4.城市公共交通经营企业在公交线路经营期届满后申请延续经营,符合法定条件,经营者在经营该线路过程中无特大以上交通安全责任事故、无情节恶劣的服务质量事件、无严重违规经营行为,且按规定履行了普遍服务义务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予以优先许可。
5.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实行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实施每项行政许可工作的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和经办人员的责任。
(三)许可前公示及征求意见
1.市内、县内公共交通线路经营申请,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在作出许可决定前,应当将申请的有关情况在道路客运机构网站或办公场所进行公示。
2.对跨市、县公共交通线路经营申请,道路客运管理机关在作出许可决定前,除应当在道路客运管理机构网站或办公场所公示外,还应当根据不同许可项目,向起讫地、沿途车站、目的地的县级道路 客运管理机构发送《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征求意见函》征求意见。
3.收到《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征求意见函》的县级道路管理机构应当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示,征求意见。
4.收到《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征求意见函》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答复意见,并将意见反馈至发函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提出不同意意见的,应当注明理由;逾期不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四)许可决定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对已受理申请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1.对作出许可决定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出具《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明确许可事项。许可事项包括:线路类型、起讫站、线路走向、站点设置、始末车时间、配车数量、配车班次、发车间隔、经营期限、拟定票价以及要求等。
(2)按规定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决定书》抄告相关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3)在10个工作日内向被许可单位发放《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证明》,并告知线路起讫地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
2.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因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运力过剩的,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10 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五)许可结果公告
许可决定书下达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证明》发放后,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将许可结果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查阅。
(六)签订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合同
《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下达后,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可与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签订《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合同》。
(七)监督履行投入车辆承诺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监督道路客运经营单位在180日内按照你投入车辆承诺书的要求,投入营运车辆。超过180日不按拟投入车辆承诺书要求投入营运车辆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取消其相应的经营许可。
(八)配发《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按照承诺书的要求投入客车,符合条件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为车辆配发《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
七、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和线路经营许可变更程序
(一)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变更程序
1.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许可事项、扩大经营范围的,按城市公共交通许可规定办理。
2.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变更法人、名称、地址等,两个及以上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兼并、重组的,向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客运 管理机构备案。
3.许可变更后,按照证件发放程序重新换发《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并收回原证件。
(二)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许可变更程序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变更起讫站、途经站、始末车时间等,经营者向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提交《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变更申请表》,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受理后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变更的决定,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变更申请表》上签注意见,告知相关道路管理机构,并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布。
八、线路暂停经营程序
(一)经营者在线路许可期限内要求暂停经营的,应当在暂停经营之日提前30日提交《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暂停申请表》。
(二)原许可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根据客运市场和市民需求等情况并发函征询线路起讫地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意见后,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暂停的许可决定。
(三)准予暂停的,应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暂停申请表》上签注“同意”的意见,并暂时收回线路经营许可证,告知相关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并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示。经营者提前恢复运营的,应在恢复运营之日提前30日向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提出申请,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在1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提前恢复决定。线路恢复经营时,退还线路经营许可证。
(四)不予暂停的,应在《城市公共交通暂停申请表》上签注“不12 同意”意见,并说明理由。
(五)暂停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一年内不得超过2次,累计不得超过60日。
九、终止线路经营程序
(一)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终止经营的,应当自终止经营之日起提前3个月提交《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终止申请表》。
(二)原许可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按照是否能够满足普遍服务、方便群众出行等因素,依法作出终止决定,在《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终止申请表》上签注“终止”意见。
(三)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在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终止经营后10日内,收回《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并在其网站或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四)城市公共客运经营者在取得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件后,无正当理由超过180日不投入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60日以上停运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原许可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在10日内收回其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无法收回的,应及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布。
十、经营期满延续经营程序
(一)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期限届满,需要延续线路经营的,应当在届满之日起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未提出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延续经营。
(二)原许可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在该线路有效期届满前,对该经营者在经营期内的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进行审查,对安全生产状况好和服务质量优的企业,符合延长经营期限条件的,应当优先许可。不符合延长经营许可条件的,原经营许可证废止,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重新许可。
十一、建档
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对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申请作出行政许可后,应当将有关材料存入业户档案中,条件具备的,可同时存电子档案。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申请表》;
(二)企业章程文本;
(三)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委托书;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五)投入车辆情况。已购置车辆的,需存档机动车辆行驶证复印件;拟投入车辆的,需存档拟投入车辆承诺书;
(六)已聘用或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人员资格证复印件;
(七)连续3年无重大以上责任事故证明;
(八)需补全或更正申请材料的,存档《交通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
(九)《交通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十)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审核意见;
(十一)《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决定书》
(十二)道路客运行政许可文书(证件)送达回执;
(十三)《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十四)《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证》复印件;
(十五)招标投标相关材料;(十六)其他存档材料。第三节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招投标
一、实施主体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招投标是指通过公开招标,对参加投标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的质量信誉情况、企业规模、运力结构和经营该线路的安全保障措施、服务质量承诺、运营方案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线路经营者的许可方式。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线路经营招投标工作。
(二)县级以上客运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线路经营权招投标工作。
二、招标程序及规定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招标按照以下程序和规定执行:
(一)县级以上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根据许可权限,对下列线路经营权可以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许可,并作为招标人组织开展招标工作。
1.在确定被许可人之前,同一条线路有3家以上申请人申请的; 2.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求,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决定开通的主干线路;
3.已有的线路经营期限到期,原经营者不具备延续经营资格条件,需要重新许可的。
(二)招标人可以将两个以上线路经营权作为一个招标项目进行招标投标。
(三)线路招标投标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公告和招标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四)对确定以招标投标方式进行行政许可的线路,在招标投标工作没有开始之前,申请人提出申请的,许可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该线路以招标投标方式进行许可,并在6个月内完成招标投标工作。
(五)招标人可以自行选择具备法定条件的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人具备相应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六)对确定以招标投标方式实行行政许可的线路,招标人应当在其办公场所和网站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招标人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招标项目内容、要求和经营期限; 3.中标人数量; 4.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5.报名的方式、地点和截止时间等要求; 6.报名时所需提交的材料和要求; 7.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七)招标人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招标项目的特点、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招标人须知;
2.招标项目内容、要求和经营期限; 3.中标人数量;
4.投标文件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5.投标人参加投标所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所需提交材料应当包括线路经营可行性报告、服务质量承诺书等;
6.需提交投标文件的正副本数量以及提交要求、方式、地点和截止时间;
7.缴纳履约保证金的要求及处置方法; 8. 开标的时间、地点; 9. 评分标准; 10.中标合同文本; 11.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八)招标人不得提高、增加或者降低、减少条件限制投标人,也不得对投标人实行地域限制。
招标人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不得强制招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
(九)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招标投标评分标准总分为200分,包括标前分80分和评标分120分。评标分中应当包括安全保证措施、车辆场站设施、运营方案、服务承诺、服务质量保障措施等内容,具体评分项目和分值设置由市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根据下列设定:
1.有利于引导经营者加强管理、规范经营;
2.有利于引导客运经营提高客运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和承担社会责任; 3.有利于引导客运经营者节能减排; 4.有利于引导经营者提高车辆技术装备水平; 5.有利于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
(十)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招标投标前分共80分,评分标准按一下规定执行:
1.上经营者安全运营20分,安全间隔里程 万公里/次以上得满分,万公里/次以下万公里/次以上得14分,万公里/次以下 万公里/次以上得7分,万公里/次以下不得分。
2.上经营者服务质量20分,服务质量合理率在95%以上得满分,95%以下90%以上得14分,90%以下85%以上得7分,85%以下80以上不得分。
3.经营者规模20分。经营者自有营运车辆数量高出许可条件要求数量,每高出10辆得0.1分,最高不超过20分。
4.经营者场站设施20分。经营者运营车辆入库率在90%以上得满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减1分。
5.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投标但不成立新的经营实体的,投标人的安全运营、服务质量、企业规模按联合各方中最低的计算。
6.投标人在投标之前未从事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的,标前分按30分计算。
7.营运车辆系指企业上在册的营运车辆总数(按标台计算),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近郊公交化线路车辆,但不包括出租汽车、长途汽车、旅游汽车、租赁客车。
(十一)招标人应当确定不少于10日的时间作为投标人的报名时间,该期间自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至报名截止日止。
(十二)招标人应当根据投标人报名时提交的材料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对其中已具备招标项目所要求的许可条件的,发售招标文件。
(十三)招标人应当确定不少于30日的时间作为投标人编织投标文件所需要的时间,该期间自招标文件发售截止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
(十四)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十五)城市公共交通招标投标所发生的费用,应纳入各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正常的工作经费计划。
三、投标程序及规定
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权投标按照以下程序和规定执行:
(一)投标人的条件
1.投标人应相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已具备或者拟申请招标项目所要求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范围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应符合规定的条件,并不得再独立或者以筹建其他联合体的形式参加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20 任,明确在中标后是否联合成立新的经营实体,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
(二)投标人应当在招标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报名,并按照招标公告的要求提高一下材料:
1.资格预审材料。包括除线路经营可行性报告、服务质量承诺书之外的其他申请城市公共交通许可的材料。不具备招标项目所要求的道路客运经营范围的,应当同时提出申请,相关申请材料一并提交。
2.标签分评定材料。包括上一企业安全运营间隔里程、服务考核情况、自由营运车辆数量、自由场站数量及面积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招标人已经准确掌握投标人上述有关情况的,可以不再要求投标人报送相应材料。
(三)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后,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具体要求如下:
1.招标文件及相关材料由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进行密封,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指定地点。招标人受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在开标前开启。
2.投标文件正本、副本的内容应当保持一致。
3.联合体参加投标的投标文件及相关材料由各方法定代表人共同签字并加盖各方印章。
4.正在筹建成立经营实体的申请人的投标文件应及相关材料由 筹建负责人签字,不需要该单位印章。
(四)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过程中,如果对招标文件的内容有疑问,可以在领取投标文件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要求招标人进行解释。招标人在研究所有投标人提出的问题后,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并发至所有招标人。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作为招标文件的补充部分,与招标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五)在提交招标文件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可以对以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修改、补充,也可以撤回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六)投标人不得互相串通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七)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投标人为3人以上的,进行开标和平标;投标人不足3人的,招标人可以重新组织招标或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许可。
四、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及规定
(一)评审专家条件
市级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招标投标评审专家库,公布并定期调整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各级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道路客运管理机构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财务、安全、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并具备大专以上学22 历的工作人员;
2.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城市公共交通中介组织中从事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管理、财务、安全、技术或者研究工作8年以上,并具有相应专业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人员。
(二)招标人应当在开标前委派1名招标人代表并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评审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评标委员会的成员人数应当为5人以上单数。评委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评委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不得进入本次评标委员会,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
(三)招标人应当在开标前对已取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提供的标前分评定材料进行核实,并完成标前分的评定工作。
(四)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五)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筹建负责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参加。
(六)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所有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正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场拆封全部投标文件,并宣读投标人名称和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招标投标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七)开标后,招标人应当组织评委会进行评标。评标必须在严 格保密的条件下进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评标过程应当遵守下列要求:
1.评标场所必须具有保密条件;
2.只允许评委、招标人指定的工作人员参加; 3.所有参加评标的人员不得携带通讯工具; 4.评标场所不设电话机和上网的电脑。
(八)在开标和评标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废标:
1.招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实质性要求,或者因缺乏相关内容而无法进行评标的;
2.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正确署名与盖章的; 3.投标文件富有招标人无法接受的条件的; 4.投标文件的内容及有关材料不是真实有效的; 5.投标文件正、副本的内容不符,影响评标的。
在排除废标后,投标人为3个以上的,继续进行招标投标工作;投标人不足3个的,招标人可以重新组织招标投标或者按有关规定进行许可。
(九)评标委员会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评标:
1.审查投标文件及相关材料,并对不明确的内容进行质询; 2.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根据评委质询意见,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内容继续必要的澄清和说明,但澄清和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3.认定是否存在废标;
4.评委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分标准和方法,客观公正的评定投标人的评标分,并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如果招标项目由两条以上公共交通线路组成,则分别确定每条线路的评标分后,取所有线路评标分的算术平均值为投标人在该项目的评标分。
5.评委对招标人的标签分继续宁复核确认;
6.在评委评定的评标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厚,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投标人在该招标项目的最终评标分。最终评标分加上标前分,作为投标人的评标总分;
7.按照评标总分有高到低的原则推荐中标候选人和替补中标后猿人。替补中标候选人为多个的,应当明确替补顺序。评标总分分数相同且影响评标结果的确定时,由评委现场投标表决确定中标候选人、替补钟表候选人;
8.出具书面评标报告,并经全体评委签字后,提交招标人。
(十)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评委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再开标前不得向他人透露投标人提交的资格预审材料的有关内容,在任何时候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意见、中标候选人俄推荐情况以及评标的其他情况,严禁发生任何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行为。
招标人或者监察部门发现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有不公正的行为时,可以向评标委员会提出质疑,评标委员会应当进行解释。经调查确有不公正行为的,由招标人另行组织评标委员会重新评标和确 定中标人。
(十一)招标人应当根据评标委员会提交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意见确定中标人和替补中标人。
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当在7日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书面通知替补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
(十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中标合同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许可手续。
(十三)中标合同不得对招标文件及中标人的承诺进行实质性改变,并应当作为中标人取得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决定书的附件。
中标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内容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的相应处罚规定相违背。
(十四)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缴纳率约保证金或者提交其开户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的,中标人应当于签订合同的同时予以缴纳或者提交。由于中标人员原因逾期不签订中标或者不按要求缴纳履约保证金、提交履约保函的,视为自动放弃中标资格,其中标资格由替补中标人取得(替补中标人未多个的,按替补顺序依次替补),并按上述规定办理有感手续。
招标人向中标人收取的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人所投入车辆购置价格的3%,且中标人交纳履约金(不含履约保函)达到30万元之后,如果再次中标取得其他线路经营权,不再向该招标人交纳履约保证金。
(十五)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但不成立26 新的经营实体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中标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招标人应当根据中标合同分别为联合体各方办理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行政许可手续,并分别颁发相关许可证件。
(十六)中标人不得转让中标的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可以将中标线路经营权授予其分公司经营,但不得委托其子公司经营。
(十七)中标人注册地不在中标线路起点或者终点的,应当在起点县级以上城市注册分公司进行经营,注册地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办理有关注册手续。
(十八)中标人应当在中标合同约定的时限内按中标放案投入运营。
五、监督和考核
(一)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和上级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发现正在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责令招标人终止招标活动。
(二)招标人、评标委员会评委、招标工作人员、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占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投标无效;已经中标的,中标无效,中标资格由替补中标人取得。给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在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2.与投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评为相互串通,事先商定投标方案或者合谋使特定人中标的;
3.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四)已经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无正当理由放弃投标的。
(五)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根据双方签订的中标合同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招标人应当对中标人履行承诺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发现中标人不遵守服务质量承诺、不规范经营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因党要求中标人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招标人移居中标合同的约定可以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相应数额的违约金,直至收回该线路经营权。
(六)保证金管理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中标人缴纳的履约保证金应当专户存放,不得挪用。
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中标合同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的相应数额的违约金,应当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道路客运管理机构按照合同约定从中标人履行保证金扣除违约金后,中标人应当在招标人规定的时间内补交。逾期不交的,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可以依据中标合同进行处理。
4.合同履行完毕后,道路客运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剩余的履约28 保证金本息归还中标人。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管理
一、许可的实施主体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增设、撤销、迁移等行政许可。
二、增设、撤销、迁移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的许可办理程序
(一)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
申请设立、调整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材料:
1.《关于增设/撤销/迁移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请示》;
2.站点及附近道路的位置示意图;
3.如因施工需要撤销、迁移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需提交施工许可证;
4.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二)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及处置。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1.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要求申请人当场补全或者更正,当场不能补全或者更正的,应当场或在5日内出具注明日期且加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专用印章的《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2.申请材料齐全有效,应出具《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30 理通知书》。
3.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出具《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许可前的审查。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增设/撤销/迁移申请后,应当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查验,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情况、规划情况、居住人口分布情况、市民需求情况、道路占用情况等相关因素、统筹考虑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增设、撤销、迁移的合理性。
(四)许可决定。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对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增设、撤销、迁移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1.符合站点及服务设施设置规范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向申请人出具批复,明确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增设、撤销、迁移的相关手续,并抄送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单位。
2.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许可决定,向申请人出具批复,并说明理由。
(五)许可决定实施。
许可决定生效后,申请人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公交
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并抄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相关公交企业组织实施,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网站公示站点变化情况,方便公众查阅。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应按协议施工,施工内容具体包括施工时间、站牌架或候车亭迁移建设、站牌制作等。如涉及公交车厢内导乘设施更换制作,由相关公交企业及时更换制作,相关费用由申请人负责。
三、站名变更程序
(一)要求提供的申请材料。
申请变更公交站名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材料:
1.《关于申请变更公交站名的请示》,说明站名变更的必要性; 2 如因与站点命名相关的公共设施、标志性建(构)筑物、旅游景点、市政设施、单位等已经灭失、迁移或变更名称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二)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及处置。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1.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要求申请人当场补全或者更正,当场不能补全或者更正的,应当场或在5日内出具注明日期且加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专用印章的《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2.申请材料齐全有效,应出具《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3.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出具《城市公共交通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许可前的公示及审查。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站名变更申请后,应当将申请情况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网站或办公场所公示,公示期限为7日。
公示期间或结束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结合以下几个原则审查站名变更的合理性:站点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迁移、弃用;与站点命名相关的公共设施、标志性建(构)筑物、旅游景点、市政设施、单位等已经灭失、迁移或变更名称;站点名称存在严重误导乘客的情况和隐患及其他必须更改站点名称的情况。
(四)许可决定。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对站名变更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1.符合站名变更设置规范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作出准予许可决定,向申请人出具批复,明确站名变更的相关手续,并抄送公交线路的站点及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单位。
2.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许可决定,向申请人出具批复,并说明理由。
(五)许可决定实施。
许可决定生效后,申请人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并抄送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相关公交企业组织实施,并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网站公示站名变化情况,方便公众查阅。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应按协议施工,施工内容具体包括施工时间、站牌制作等。如涉及公交车厢内导乘设施更换制作,由相关公交企业及时更换制作,相关费用由申请人负责。
四、公交站点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可根据市民出行习惯、道路条件等情况,主动增设、迁移、撤销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程序如下:
(一)现场勘查。
根据道路改善情况(如港湾站、人行过街设施、道路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等的改善)、市民出行习惯的变化(如新建住宅小区、地铁出口启用等)等情况,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人员现场勘查,了解周边道路设施等情况。
(二)方案评估。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优化调整措施,充分评估调整措施对市民出行、交通组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完善站点优化措施。
(三)行政决定。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将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的增设、迁移、撤销决定通知相关公交企业和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包括34 实施时间、新设站点的位置及停靠线路、迁移站点的位置、撤销站点的位置、宣传告示等。
(四)信息公开。
在增设、迁移、撤销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实施前,应在线路各站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网站公示,让社会周知,方便市民乘车。
(五)组织实施。
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应提前做好站点的告示及站牌架及相关服务设施迁移、站牌变更等的准备工作,在实施当天的凌晨实施调整,相关费用由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统筹负责;相关公交企业应提前在车厢内做好宣传告示及导乘设施的变更工作,在实施当日的首班车前完成。
五、公交线路及站点的临时调整
公交线路及站点的临时调整分为依申请实施主动实施两类。依申请实施的调整按增设、撤销、迁移公交站点及服务设施、调整公交线路的许可程序办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主动实施的临时调整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现场勘查。
根据市政项目施工、重要节假日及活动、临时交通管制等情况,需要临时调整途经公交线路及站点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人员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和现场勘查,落实各项细节:1.施工的时间、范围、影响路段;2.重大活动的参加人数、影响范围等保障要求;3.交通管制的时间、路段、措施等。
(二)方案评估。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制定公交线路及站点临时调整的初步方案,并听取相关公交企业的意见。如影响面较大的调整方案,可开展交通仿真评估。根据企业的意见和评估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临时调整方案。
(三)行政决定。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将线路及站点调整措施通知相关公交企业和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包括实施时间、调整的线路及站点、调整后的线路及站点安排、站牌及相关服务设施的迁移、车厢内导乘设施的变更、宣传告示等。临时调整期间超过6个月的,必须对全线的公交站牌及车内导乘设施等实施更换。
(四)信息公开。
在临时调整公交线路及站点7日前,应在线路各站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网站公示,让社会周知,方便市民乘车。紧急情况下临时调整线路及站点的除外。
(五)组织实施。
公交线路站点及服务设施建设单位应提前做好站点的告示及站牌架及相关服务设施迁移、站牌变更等的准备工作,在实施当天的凌晨实施调整,相关费用由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统筹负责;相关公交企业应提前在车厢内做好宣传告示及导乘设施的变更工作,在实施当日的首班车前完成。
(六)评价优化。
对临时调整时间较长的,在实施一定时间内,结合市民的意见,对临时调整方案开展评估,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的调整措施。
(七)及时恢复。
影响公交线路及站点的因素消除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恢复相关的公交线路和站点,并做好宣传告示,为市民出行提供清晰的指引。
六、建档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公交站点及其服务设施的管理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交站点的地理位置坐标(经纬度);
(二)停靠的线路资料(包括线路的行向、停靠站点);
(三)服务设施情况(是否建设有候车亭等服务设施);
(四)变更记录资料;
(五)关于该站点位置、服务设施、站名的投诉与建议。
第五节 城市公交车辆管理
一、城市公交车辆技术管理
1.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在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框架内,遵循运行安全、功能完善、乘坐方便、环境舒适、造型美观,低排放、低油耗、低噪音,使用经济、质量可靠的原则,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和道路通行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城市公交车辆通用技术条件》,在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制动系统、燃气系统等主要车辆零部件和系统的选配上实施标准化,便于车辆的日常养护和修理。
2.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指导城市公交经营者建立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对城市公交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城市公交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3.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对进入城市公交客运市场的营运车辆,按照《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 162-2002),划分车辆类型和等级,实施分等级管理,应当将城市公交车辆类型及等级在《营运证》上予以注明。一级城市公交车辆15000(±500)公里进行一次二级维护及检测,二级城市公交车辆12000(±500)公里进行一次二级维护及检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监督城市公交经营者对城市公交车辆定期进行二级维护和检测。
5.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行驶50万公里或者营运满8年)或者经检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城市公交车辆,公共交通管38 理机构应当及时收回《营运证》。对车辆技术等级级别不能满足相应公交线路对车辆技术等级、级别要求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监督城市公交经营者按照《城市公交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更新车辆,并办理车辆更新手续。
6.城市公交经营者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城市公交车辆、使用擅自改装城市公交车辆从事经营活动,或者擅自改装已取得《营运证》的城市公交车辆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予以制止,收回车辆《营运证》。
7.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鼓励城市公交经营者在营运车辆上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GPS或行车记录仪等现代信息化设备,实时采集、处理营运车辆运行数据,分析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排除安全技术隐患。
二、城市公交车辆档案管理
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城市公交车辆管理档案,督促城市公交经营者建立车辆技术档案。
(一)城市公交车辆管理档案
城市公交车辆管理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车辆基本情况,包括机动车行驶证、《营运证》复印件及车辆照片;
2.二级维护和检测情况记录; 3.车辆类型及等级评定管理记录; 4.车辆变更记录;
5.重大以上(含重大)交通事故及车辆火灾事故记录; 6.车辆审验记录;
7.其他按规定要求归档的资料。
(二)城市公交车辆技术档案
城市公交车辆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车辆基本情况(包括机动车行驶证、《营运证》复印件及车辆照片);
2.主要部件更换情况;
3.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 4.车辆类型及等级评定管理记录; 5.车辆变更记录; 6.行驶里程记录;
7.重大以上(含重大)交通事故及车辆火灾事故记录; 8.车辆审验记录;
9.其他按规定要求归档的资料。
三、城市公交车辆审验
(一)审验主体
1.城市公交车辆实施定期审验制度;
2.城市公交车辆审验工作由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实施。
(二)审验时间
城市公交车辆定期审验工作每年一次,具体审验时间由各省自行确定。
(三)审验内容
城市公交车辆审验包括以下内容:
1、车容车貌和车体设施;
2、车厢服务设施;
3、车载电子设备;
4、车辆安全设施; 5.车辆违章记录; 6.车辆技术档案;
7.车辆结构、尺寸变动情况;
8.按规定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车记录仪情况; 9.其他按规定需审验的内容。
(四)审验程序
1.城市公交经营者可到公共交通管理机构申领《城市公交车辆审验表》,并按规定填写和提供相关资料。
2.城市公交经营者到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城市公交车辆检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进行检测,出具全国统一式样的检测报告。
3.公共交通管理机构根据检测报告,根据《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 162-2002)评定车辆技术等级,实施技术等级动态管理,并在城市公交车辆管理档案和《营运证》上予以注明。
4.城市公交车辆的技术等级达到经营范围所要求的等级,且其
它设施、设备完好,没有重大违章行为的,则车辆审验合格,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在《营运证》“车辆审验及技术等级记录”栏内加盖注有相应车辆技术等级审验专用章;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办理车辆更新手续;整改不合格的,应收回《营运证》。
5.审验结束后,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对审验资料进行整理,并将审验资料一并装入车辆管理档案;对《营运证》上有违章记录的,应将违章记录转登至经营业户档案中。
四、城市公交车辆的新增、更新、调换和减少
(一)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
1、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应当符合《城市公交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2.在经营期限内,城市公交线路经营者申请新增、更新、调换城市公交车辆的,原许可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要求城市公交经营者提交车辆新增、更新或车辆调换方案等材料,考虑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1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的决定。
3.对更新或调换符合本地区城市《城市公交车辆通用技术条件》的,应当准予更新、调换,并核发《营运证》。更新的车辆在上线运营前,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 162-2002),对车辆的技术等级进行评定,并记录在案。调换的车辆要与调入线路的车辆类型相符,技术等级不得低于调入线路车辆等级。
4.对更新或调换不符合本地区城市公交车辆准入标准的,不予42 更新、调换。
(二)减少城市公交车辆
城市公交经营者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经检测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城市公交车辆,以及拟不再从事城市公交客运经营的车辆,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向城市公交经营者收回《营运证》。
(三)城市公交车辆转籍、过户
1.车辆转籍、过户的,城市公交经营者应当向原发证公共交通管理机构提交车辆转籍、过户情况报告,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向城市公交经营者收回《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并将车辆变动情况登记在车辆所属的业户档案中。
2.车辆转籍、过户后,拟继续从事城市公交经营的,应当到转入地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重新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应符合转入地的《城市公交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四)城市公交车辆报停
城市公交车辆报停的,城市公交经营者须持《营运证》到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办理报停手续。公共交通管理机构暂时收回《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恢复营运时,城市公交经营者申请领回《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依据《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 162-2002)对恢复运营的车辆重新进行等级评定。
(五)城市公交车辆报废
城市公交车辆报废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当收回《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
(六)城市公交车辆被终止经营
城市公交经营者因违反规定被暂扣《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的,停业期间,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收回城市公交车辆的《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车辆由企业集中停放管理。城市公交经营者因违反规定被吊销《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许可证》的,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应收回城市公交车辆的《营运证》和公交营运标识。44 第六节 城市公共交通从业资格管理
一、从业资格管理
(一)从业资格管理的主体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工作。
(二)从业资格管理基本要求。
1.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是指从事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的驾驶员、乘务员、调度员等。
2.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3.从业资格制度包括考试、注册、继续教育和从业资格证件管理制度。
4.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从业资格,方可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活动。
(二)从业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
1.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按照交通运输部编制的考试工作规范和程序组织实施。
2.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考试题库。全国公共科目考试题库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编制;区域科目考试题库由设区的市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在省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指导下编制,直辖市所属区域科目考试题库由直辖市所属省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3.对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的考试内容应当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规范、车辆维修和安全应急知识。对从事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的乘务员、调度员等其他从业人员的考试内容应当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规范、安全应急知识等。
(三)从业资格考试申请。
1.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户籍地或者暂住地在本辖区内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申请,并应当要求申请人填写《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申请表》。
2.申请参加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驾驶证件;(2)年龄不超过60周岁;(3)身心健康,无职业禁忌;
(4)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5)持有本辖区的常住户口或暂住证件。
申请参加城市公共交通乘务员、调度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不超过60周岁;(2)身心健康,无职业禁忌;
(3)持有本辖区的常住户口或暂住证件。
3.申请参加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46(1)机动车驾驶证及复印件;(2)身份证明及复印件;(3)本辖区居住证明及复印件;
(4)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出具的近3年内无重大以上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记录证明;
(5)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一年内体检证明;
本人填写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申请表》。申请参加城市公共交通乘务员、调度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明及复印件;(2)本辖区居住证明及复印件;(3)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一年内体检证明;
(4)本人填写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申请表》。
(四)从业资格考试程序。从业资格考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安排考试。
2.首次参加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的申请人,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考试应当在首次申请考试的区域完成。
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10日内公布考试成绩。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当次考试资格,考试成绩无效。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年。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在47 全国范围内有效,区域科目考试成绩在所在地行政区域内有效。
4.申请人在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考试均合格的,设区的市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公布考试成绩之日起10日内核发从业资格证。
5.从业人员到从业资格证发证机关核定的范围外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营运服务的,应当参加当地的区域科目考试。区域科目考试合格的,由当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核发从业资格证。
(五)从业资格的注册。
1.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应当经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公共交通客运服务。
2.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3年。3.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应当聘用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并在从业人员办理从业资格注册后再安排上岗。
4.申请从业资格注册或者延续注册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应当填写《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注册登记表》,持其从业资格证及与城市公共交通经营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协议或者经营合同,到发证机关所在地的市、县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注册。
5.受理注册申请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5日内办理完结注册手续,并在从业资格证中加盖注册章。
6.城市公共交通从业人员注册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所在地市、县级城48
第五篇: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管理条例(2001年11月9
【发布单位】呼和浩特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1-17 【生效日期】2002-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2001年11月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2年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与管理,促进城市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公用事业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城市供热、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公共交通为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的行业。
(一)城市供热包括城市集中、联合供热及其配套设施;
(二)城市供水包括公共、自建设施供水及其配套设施;
(三)城市燃气包括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及其燃气器具和燃气配套设施;
(四)城市公共交通包括市内公共客运交通工具(不包括客运出租汽车)及其配套设施。
第三条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公用事业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使用以及相关的服务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第四条 呼和浩特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呼和浩特市公用事业行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区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旗、县人民政府公用事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公用事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受理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
呼和浩特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旗、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供水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受理当事人投诉,查处违法行为。
计划、财政、规划、公安、市容、卫生、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第五条 城市公用事业规划与建设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城市公用事业规划,确需修改变更的,应当经专家论证后,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六条第六条 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同步建设配套的城市公用设施。暂不能同时建设的,必须按照城市公用事业规划预留城市公用设施用地。
第七条第七条 公用事业规划确定的城市公用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第八条 城市公用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设计方案及有关资料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供水项目应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城市规划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第九条 城市公用事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依法履行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十条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供水项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城市公用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项目资料按有关要求报送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存档(供水项目资料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可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自筹、用户出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社会集资和经过批准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及个人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其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投资人享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但不得擅自停运或改变其经营性质。
第三章 供热经营管理
第一节 供热和用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城市供热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供热采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和联合供热多家经营、协调发展的方针。
城市供热应当实行分户控制。新批建设的房屋,供热设施必须实行分户控制;原有房屋的供热设施逐步改造为分户控制。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从事城市供热经营的单位,必须到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办理资格审查手续,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资质证书。
供热单位应按资质证书确定的等级、范围开展经营活动,并接受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审验。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供热单位应与用户签订供热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供热期限、室内温度、维护责任、收费标准(热费按使用面积收取)、缴费时限和结算办法及违约责任等。供热合同签订后,供热单位按规定将合同报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备案。
用户按照供热合同的约定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
供热合同文本,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发的标准文本。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供热单位必须按照自当年十月十五日始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的供热期供热,用户室内温度应该达到18℃以上。
对供热期限、温度等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供热单位的供热运营、服务活动应当执行国家、自治区、市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并定期检测用户室温及检查设施运行情况,保证用户室温合格率、用户报修修理及时率、供热运行设备完好率、运行事故率及失水率达到规定的标准。
供热单位的操作、维修、管理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供热单位工作人员测试用户室温,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应当出示供热单位的有效证件,测试室温记录有用户签字。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供热期内供热设施应避免或减少突发事故,因突发性故障停止供热时,供热单位应当立即抢修,同时报告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停止供热8小时以上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用户扩大用热或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并重新签订供热合同。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用户应当自觉履行供热合同,受护管道、散热器等供热设施,并对房屋采取保温措施。因装饰、装修或改动供热设施等影响供热效果的,由用户承担责任。
用户应当支持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室温检测工作,及时反映供热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权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投诉。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或擅自拆除、移动、增设供热设施;
(二)自行并网、撤网和扩大用热面积,改变供热设施使用性质及运行方式;
(三)放掉和盗用供热管网循环水;
(四)因装饰、装修而影响供热设施检查和维修;
(五)其他损害供热设施和影响供热效果的行为。
第二节 供热设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城市供热设施包括热源厂、锅炉房、供热管网、换热站、泵站、阀门室(井)、计量器具、室内管道、散热设备及附件等。
城市供热设施的维修实行有偿服务,其责任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居民用户和非经营性单位用户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含室内);
(二)经营性单位用户,其进户接口(计量表)前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接口(计量表)后的供热设施由用户负责,也可有偿委托供热单位负责。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责任单位应认真履行供热设施维修、养护责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供热设施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在供热主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掘、钻探、打桩、爆破和顶进作业;
(三)种植树木;
(四)排放污水、废液;
(五)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进行影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施工或其他活动,必须事先征得供热单位同意,并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供热设施的安全。
第四章 供水经营管理
第一节 供水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城市供水坚持保护水源、合理开发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生产、生活和其他用水需要的,不得新建、改建、扩建、自建供水设施,确需要自建供水设施的,必须经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应当重新审批。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企业(以下简称供水企业),必须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供水资质证书和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确保城市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检测的结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并接受水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卫生部门的监测。
供水企业应当按国家规定设置供水管网水压测试点,保证供水管网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供水企业应当保证不间断供水,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暂停供水的,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停水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用户)。因自然灾害、爆管等原因造成停水的,应紧急抢修,恢复正常供水。
供水企业在进行抢险、抢修作业时,对影响作业的道路、树木等有关设施,可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告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节 用水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新增用户或者超过水表额定流量增加用水量的用户,应当向供水企业提出用水申请,供水企业自接到申请7日内作出答复。
城市供、用水,应当实行合同制。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使用城市供水应当按照不同的用水类别分别装表计量。因用户的责任未分别装表计量的,按最高类别水价结算。因供水企业的责任未分别装表计量的,按最低类别水价结算。
供水企业应当定期派人抄录水表并按其计量的实际用水量、用水类别和政府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与用户结算水费。
对居民生活用水,供水企业应当实行抄表结算到居民住户。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纳水费。逾期未交纳或者未足额交纳的应当补交,并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用户改变用水类别、扩大用水范围、变更户名、终止用水的,应当提前20日到供水企业办理有关手续,供水企业应当在20日内予以答复。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
(二)擅自改变用水类别;
(三)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任何用户不得阻碍自来水供水企业根据供水管径负荷能力发展新用户,不得妨碍自来水供水企业对城市供水管网设施的统一管理、维护。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建设、使用二次供水设施,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必须与供水单位签订合同,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
(二)二次供水设施应按规定维修、清洗、消毒、防腐;
(三)二次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从事供水设施清洗、消毒、防腐业务,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其收费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按规定建设配套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节 供水设施维护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城市供水用户表前(含表)的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负责维护;表后的供水设施,由用户负责维护。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供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种植树木,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掩埋阀井和水表;
(三)挖掘、钻探、打桩、爆破或者顶进作业;
(四)排放污水、工业废水和有毒有害物质;
(五)其他危害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涉及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可能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保护措施并负责实施。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禁止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城市供水设施。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拆除城市供水设施的,须经供水企业同意,并经供水、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未经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自建供水管网不得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
禁止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直接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启、关闭、损毁城市供水设施以及园林、环卫、消防等公共专用供水设施。
第五章 燃气经营管理
第一节 燃气经营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城市管道燃气实行统一规划,区域性统一经营。在管道天然气、管道人工煤气建成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管道液化气和其他气体燃料。
瓶装燃气允许多家经营,实行规范管理。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燃气。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从事燃气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到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办理经营燃气资质审查手续,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资质证书。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燃气企业设立燃气供应站(点),应当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发给燃气供应许可证:
(一)必须符合城市燃气规划要求;
(二)有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储存、输配、充装、计量等设施;
(三)有符合标准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合格的燃气消防、安全保护设施;
(四)有防泄漏、防火、防爆安全设备及管理制度;
(五)有符合规定的营业制度;
(六)有相应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对燃气供应站(点)实行审验,未经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禁止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供应许可证。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燃气企业供应的燃气质量和压力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证正常安全供气。
燃气生产企业不得向无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气源。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管道燃气企业在燃气经营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供气;
(二)建立健全用户档案;
(三)按照规定及时为用户安装、改装管道燃气设施,并保证质量;
(四)定期检修燃气设施或按规定对用户室内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检修时应事先通知用户;
(五)工作人员入户检修、检查、抄表,应佩戴统一的标志,文明作业,用语规范。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管道燃气企业因施工、检修等原因降压供气或者停止供气,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突发事件抢修除外);区域性停止供气24小时以上的,应当予以公告。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新型气体燃料必须经国家或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合格后,方可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使用。
燃气企业必须按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收取燃气费。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对经营瓶装燃气的企业,按照燃气规划要求,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经营瓶装燃气的企业(站、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初次使用或者重新检验后的燃气钢瓶应当抽取真空后再充装燃气;
(二)在用燃气钢瓶灌装前必须按规定抽取残液和进行瓶体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灌装;
(三)燃气钢瓶灌装量应当与该瓶标识灌装量相符,其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充气后应当记录,并粘贴检验合格标志;
(四)燃气企业应当将燃气空、重钢瓶分别存放;发现漏气瓶、超重瓶等不符合规定的燃气钢瓶,应当妥善处置,不得放入瓶库;
(五)严禁从槽车或贮罐上直接灌装燃气;
(六)禁止灌装超过检验期限或检验不合格的燃气钢瓶;
(七)禁止燃气重瓶和其他物品混放。
第二节 燃气使用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管道燃气企业与管道燃气用户应当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扩大用气范围、改变燃气用途和安装、改装、拆迁固定的燃气设施,应当向管道燃气企业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并承担所需费用。
禁止盗用、转供管道燃气。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管道燃气的用气量以燃气计量装置的记录为准。用户和燃气企业对燃气计量装置的准确度有异议的,可以提出校验,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燃气计量装置应当安装在室内,燃气企业应与用户约定抄表时间,用户应当配合抄表。抄表后应当告知用户用气量。
3个月以上不使用燃气的用户,应当到燃气企业办理暂停用气手续。重新使用的,到燃气企业办理启用手续。燃气企业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恢复供气。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时足额交纳气费,逾期两个月不交纳气费,燃气企业责令其限期补交燃气费。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5日内进行调查并予以答复。第三节 燃气设施管理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城市管道燃气管网户外部分属公用设施,无论投资主体及产权归属,均由燃气企业统一管理、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阻挠养护维修作业和新增用户接管。
户内燃气表后(含表)燃气设施产权归用户所有。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燃气设施由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并进行公告。对重要的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应当设置界线标志。
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倾倒和排放腐蚀性液体;
(三)种植树木;
(四)擅自挖掘、钻探、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五)在管道燃气设施上牵挂电线、绳索;
(六)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确需进行开挖沟渠、挖坑取土、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等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燃气企业查明地下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燃气企业应当在3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燃气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由此发生的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监护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协助燃气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修,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在本市销售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是取得国家燃气器具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定燃气用户购买指定地点或者指定品牌的燃气器具。
第四节 燃气安全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燃气企业应当宣传安全使用燃气常识,指导用户安全使用燃气。
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重要燃气设施所在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管道燃气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管道燃气中加臭。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燃气企业选用的燃气贮罐、燃气钢瓶和调压器具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定期检验。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管理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
(二)用明火对燃气设施、器具进行试漏;
(三)在不具备安全用气的场所使用燃气;
(四)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包括表和表后的燃气设施,但不包括家用燃气灶具);
(五)加热、砸、摔燃气钢瓶或者在使用时倒卧燃气钢瓶;
(六)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自行进行燃气钢瓶之间倒灌;
(七)自行改换燃气钢瓶检验标志和漆色;
(八)其他影响用气安全的行为。
第六章 公共交通经营管理
第一节 资质管理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公共汽车客运,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多家经营、依法运行的原则。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七条 公共汽车线路实行专营权管理制度,专营权通过政府招标或者授予方式取得;公共汽车线路专营权受法律保护。
经营者通过前款规定取得的专营权,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转让。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申请从事公共汽车客运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取得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资格;
(二)有相应的经营规模,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和合格的从业人员;
(三)有符合规定的服务设施和固定场所;
(四)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五)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从事公共汽车客运应当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者进行资质审查,对符合第六十八条规定条件的,按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发给公共客运资质证书。申请者凭资质证书分别向工商、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开业手续。
经营者需要停业、歇业或者变更注册项目的,应当提前30日报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收回资质证书。
第七十条第七十条 非公共汽车营运车辆不得在市区从事公共汽车营运业务。
非公共汽车营运车辆,不得在公共汽车线路沿途车站前后30米内停靠或者上下客。
第二节 营运管理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一条 公共汽车客运的经营业务,包括定线编码及市区内包租、租赁车辆的营运服务。
经营者必须按照核准的线路营运,不得擅自改变或者中断。
经营者在线路投入营运前,应当编制线路行车作业计划,报请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二条 经营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和自治区、市有关公共汽车营运管理规定,并接受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二)按照行车作业计划和要求,组织运行;
(三)执行本市公共汽车服务规范和标准;
(四)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运价标准,使用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与税务部门共同核准的统一票据;
(五)定期向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填报营运统计表。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三条 投入营运的公共汽车车辆,必须持有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城市公共客运营运证。未取得营运证的车辆,不得在本市从事公共汽车营运。
营运证和上岗证件实行年审制度。营运证和上岗证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不得伪造、冒领、转借。
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四条 公共汽车从业人员,应当接受上岗培训,经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发给上岗证件。
经营者不得安排未取得上岗证人员从事公共汽车经营服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五条 公共汽车营运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客运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遵守公共汽车服务规范,服从调度;
(二)按照核定的营运线路,在规定的车站上下乘客,不得越站或者在车站滞留等候乘客;
(三)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安全文明行车;
(四)按照有关规定携带和使用证照;
(五)不得拒载、抢客、中途逐客;
(六)按照核定运价标准收费;
(七)车辆在运行中由于临时故障不能继续运行时,应当安排乘客免费转乘同线路营运车辆;
(八)协助、配合公安部门查处在公共汽车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六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投诉管理制度,设置投诉专用电话,接受乘客投诉和社会监督。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5日内进行调查并答复投诉者。
第七十七条第七十七条 住宅区域、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大型商业区、旅游景点、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配套的公共汽车站场,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实施管理。
前款站场,不得改变其使用功能。确需改变使用功能的,必须经有关法定程序批准。
第七十八条第七十八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应当在公共汽车站、场划定车道标线,设置站牌及站名,保持站场设施完整。
公共汽车站、场应当以所在道路、标志性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的标准名称冠名。
经营者未经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设置、调整、拆除、占用站、场等客运服务设施。
第七十九条第七十九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侵占公共汽车服务设施;
(二)覆盖、涂改公共汽车站牌、标志牌和客运交通标志;
(三)在站、场范围内,停放其它车辆、设置摊点、摆放物品等。
(四)其他危及公共汽车服务设施安全的行为。
在公共汽车站、场、车辆上设置广告,应当按照规定位置设置,不得覆盖车辆标志和服务设施。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七条规定,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用设施用地的,责令限期改正,退出所占用地;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八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城市公用事业设施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可以保留的工程,责令补办手续;不应保留的,责令限期拆除;
(三)违反第九条规定,无资质、越资质或者超范围设计、施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条规定,公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因供热单位的责任,连续7天以上供热低于16℃或者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按供热面积每平方米处2元罚款,按天数退还用户热费,并视情节对责任者予以处罚;
(三)违反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发生突发性事故未及时抢修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令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的,强制恢复,并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停止侵害行为,限期恢复,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给供热单位或者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可责令责任单位或个人赔偿经济损失。
第八十三条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用户未按合同规定时间缴纳热费的,供热单位责令其限期缴纳,并经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停止供热或拆除供热设施。
第八十四条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改变用水类别的;
(二)擅自扩大用水范围的;
(三)未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或者未按规定检测水质的;
(四)擅自停水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五)未按规定检修供水设施或者未及时抢修供水故障的;
(六)擅自开启、关闭城市供水设施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的;
(七)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
(八)阻碍供水企业发展新用户或者妨碍其对城市供水管网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的。
第八十五条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
第八十六条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应当赔偿损失:
(一)供水水质、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擅自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的;
(三)未经批准新建、改建、扩建自建供水设施的;
(四)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五)将产生或者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单位的生产用水系统直接与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六)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城市供水设施的;
(七)盗用城市公共供水的;
(八)未取得供水资质证书擅自供水的。
第八十七条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燃气企业资质证书(或燃气供应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扣押违法经营的物品,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年审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处2000元罚款;年审不合格继续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业,可以并处5000元罚款;
(三)伪造、涂改、出租、买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供应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罚款;
(四)燃气生产企业向无《燃气供应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鉴定合格将新型气体燃料作为民用气体燃料投入经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罚款;
(六)瓶装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七)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倾倒、排放腐蚀性液体,擅自挖掘、钻探、爆破、打桩或者顶进作业的,责令停止施工,对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八)未经燃气企业同意,擅自移动燃气计量装置或者自行拆卸、安装、改装其他燃气设施的,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九)盗用、转供管道燃气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十)损坏燃气设施,影响用气安全或者干涉、阻挠新增用户接管和养护维修作业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十一)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公共管道阀门的,处500元罚款;
(十二)自行倾倒燃气钢瓶残液或者自行进行钢瓶之间倒灌的,处500元罚款。
第八十八条第八十八条 燃气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无故造成区域性停气或未履行停气通知义务的;
(二)供应管道燃气没有按规定加臭的;
(三)燃气设施发生故障,未按规定及时抢修的;
(四)未按规定检修室内燃气设施发生事故的。
第八十九条第八十九条 违反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由市人民政府撤销其专营权。
第九十条第九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六十九条规定的,未取得公共客运资质证书,从事客运业务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停止营运,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七十一条规定未按核准线路营运或者擅自改变或者中断营运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停业;
(四)违反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五条
(二)、(五)、(六)项规定的,给予警告,分别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暂扣或者吊销营运从业人员的有关客运证照;
(五)违反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安排未取得上岗证人员从事公共汽车经营服务的,给予警告,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并根据情节轻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损坏公共汽车或者服务设施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一条 对拒绝、阻碍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的,责令其改正,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暂扣资格证件。
妨碍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十三条第九十三条 公用事业管理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规定。
第九十五条第九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997年8月2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的《呼和浩特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