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2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本方案,我国高技术船舶和特种船舶的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结构明显升级,关键配套设备装船率不断提高,研发设计、试验检测设施更加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取得重要进展,22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首船交付,公务执法船、磷虾捕捞船、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等推广应用,高强度系泊链、大功率激光器、海底管道检测系统等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虚拟现实设计与试验平台等投入使用。
二、主要任务
(一)发展高技术船舶与特种船舶
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引进、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展邮轮设计、制造和示范应用,逐步掌握邮轮总包建造技术,提升工程组织和供 应链管理能力,带动邮轮专用配套设备的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邮轮制造产业链。
开展超大型集装箱船、大洋钻探船、超大型气体船、深海采矿船、浮标作业船、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海底管线巡检船、多功能物探船、超大型矿砂船等高技术、绿色智能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提升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推动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实船应用。
发展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大型远洋打捞工程船、高性能公务执法船、多功能应急保障船等特种船舶,救助打捞专用设备、水下特种作业设备、海上应急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水下探测监测系统、溢油监测系统等设备系统,增强海上综合保障装备能力。
开展极地多用途船、极地物探船、重型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船等极地船舶与装备的设计与建造,加强物探拖缆收放系统、大功率全回转推进装置等极地用关键配套设备的研制和实船应用。
(二)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先进装备
推动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水下生产系统、固定式海上液化天然气存储气化平台(PSRU)、海上平台拆解装备、张力腿平台(TLP)、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油气开采装备的研发、示范应用,提升海洋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完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
加快海上卫星发射平台、海上城市结构物、装配式工厂、深海 空间站、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探测机器人等装备开发,加强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开发装备的研制,积极推动示范应用,建立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装备体系。
开展深远海养殖平台、磷虾捕捞船、冷链运输和加工等深远海渔业装备的研发、示范应用与产业化,提升海上养殖智能化水平,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配套能力
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海外并购、国际合作等方式,开展中高速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等船用动力系统与关键配套设备的攻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
开发大型远洋船配套的尾气处理装置、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再利用装置、超大型油轮凝析油脱臭装置等环保装备,提升产业化能力,加强推广应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新排放要求。
推动甲板设备、舱室设备、推进设备、辅助自动驾驶系统、辅机设备智能综合管控系统、无人装卸作业系统、钻井系统、大功率激光器、液货装卸及外输系统等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开发通讯导航、深水多点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物探系统、地震拖缆系统、锚拖带作业系统等关键设备和系统,提升产业化能力,推动实船应用。
(四)提升研发制造服务能力
建设虚拟现实设计与试验平台。建立信息采集技术标准,利用 设计仿真、专家诊断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远程运维体系架构。开展定制化产品设计、设备操作与运维、数据交互与状态预警等虚拟试验,提升试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设计建造周期,满足未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开发需要。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现有资源,推动核心机电设备、深远海养殖系统、低速柴油机数字化、海上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试验检测,提升试验检测认证能力。建立在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实时运维数据系统,形成远程监测、数据分析、智能诊断、状态评估和风险预警技术能力,提供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咨询等服务。
建设智能示范生产线、智能示范车间、智能船厂。加快虚拟制造、数据库管理、信息化等新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优化生产流程工艺,推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的应用,加强研发、制造、服务深度融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重点工程
(一)大中型邮轮工程
大型邮轮,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实施。通过国际合作、技术攻关,突破全船振动及噪音控制、薄板分段加工制造、典型舱室制造和公共区域建造、复杂项目工程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专业加工流水线,形成加工制造、舾装调试、仓储物流等能力,构建大型邮轮设计建造体系,建成10万总吨以上和客位4000 人以上的大型邮轮首制船。
中型邮轮,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组织实施。突破全三维设计、减震降噪、舱室建造、复杂项目管理等关键技术,自主设计建造5-7万总吨和客位1000-2000人的中型经济邮轮首制船。
(二)大型集装箱船工程
大型集装箱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采用先进的船型经济性、水动力综合性能、结构设计、船舶系统等技术,优化船型结构和布局,提升综合功率、均箱、油耗、载货等指标,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限制区域的标准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第三阶段标准,建成22000标箱、航速22节、续航力25000海里、配备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集装箱首制船。
(三)特种船舶工程
大洋钻探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联合设计、建造等单位组织建造。通过联合攻关,突破船体结构分析、集成型钻井系统优化设计、钻探及岩芯采集系统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并应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和钻井设备,建成钻探深度11000米的大洋钻探首制船。
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采用清洁能源或双燃料推进系统,建成达到国际海事最新环保要求、舱容达到8万吨以上、综合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乙烷运输船。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具有海底、水体、大气以及深海极端环境探测能力,能够开展综合海洋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满足各大洋高海况海区的耐波性以及远海航行的抗风浪稳性要求,最大航速12节,续航力12000海里以上,自持力60天以上。
高速公务执法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采用新一代中高速柴油机、喷射推进装置、零航速减摇鳍、工作艇单点高速降放装置等设备,建成排水量2000吨左右、最大航速32节以上、舷侧排气、极限抗风能力12级的公务执法船。
海底管线巡检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航速13节以上,载重量1200吨以上,具有300米水深海底管道检测与维修能力、60米水深海底电缆敷设作业能力,适应于我国近海海况和地层特点。
(四)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工程
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突破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建成作业水深500-3000米、储存量30万吨、油气日处理能力2.7万吨的装置。
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装备,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建成最大起重能力1200吨,最大作业水深60米,采用二级动力定位系统的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装备;建成最大起重能力2000吨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海上平台拆解装备,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开发多类型平台灵活组合拆解、实时精确定位等技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吊机、北斗导航、SCR脱硝、全自动升降式栈桥等设备和系统,建成最大起重能力30000吨以上、最大运输能力50000吨以上、适用所有类型海洋平台的拆解装备。
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开发养殖舱室换水技术及系泊锚固、抗风浪稳定性技术,建成具有鱼饲料处理、活鱼聚集与输送、死鱼处理、养殖空间立体感知、渔网防污、渔网清洁等功能,作业水深40-300米,养殖水体5-25万立方米的平台。
磷虾捕捞船,由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建造。突破船舶总体设计技术、渔获系统集成技术,研制电力推进、磷虾捕捞、加工、冷藏等装备,建成适用于南极磷虾捕捞作业的首制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组织协调
落实好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环境。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发挥骨干企业的牵头和引领作用,推动组建产业联盟和联合体,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地方、企业等方面积极性,为重点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二)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强化船舶工业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定位,将贯彻军民 融合发展战略作为推动船舶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军民两用船舶技术,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加强军民资源共享,推动船舶领域研发设计、试验验证、加工制造等设施共享共用。实施军民融合重大工程,加快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研制和应用。
(三)优化资金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推动有研发基础、已获得订单、可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积极运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扶植骨干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通过融资租赁、上市、发债、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建立项目储备制度
按照“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建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库,实施项目动态管理。以技术水平、实施条件、战略作用等为标准,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和中央企业每年3月底前报送符合条件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组织咨询机构和专家,对上报项目进行评估,将通过评估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给予优先支持。
(五)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根据《加强和完善重大工程调度工作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5〕851号)要求,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和中央企业对项目建设进行动 态监管,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会同行业协会等单位,对实施方案中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按季度向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提交项目进展报告,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第二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船舶工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也是经略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
为了有效支持船舶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2017实施了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通过专项的实施,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具体表现:第一、推进了重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示范应用,使得我国船舶行业的产业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第二、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配套设备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取得一定突破,部分设备实现了装船应用;第三,相关试验检验平台建设得到积极推进,试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为产品质量提供有效保证;第四、海洋环保技术日趋完善,行业绿色制造能力有效提升;第五、船舶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第六、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加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了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通过支持重大项目,一批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取得突破,推动了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但是,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配套设备自主化装船率仍需提高,部分高端产品尚需攻坚,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等相关服务发展需要提速。同时,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竞争缓慢这一切都证明了继续执行本专项十分必要。
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发展目标出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在全球海洋资源开发中突显出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为满足我国在国际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需进一步突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快船舶工业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实施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海洋油气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专项
开展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上平台拆解装备、张力腿平台(TLP)、液货装卸及外输系统等油气开采装备的国内制造、示范应用,实现主力装备结构升级、突破重点新型装备,提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和国产化配套系统水平,形成我国海洋油气的装备体系。
(二)水下生产系统目标油气田的工程专项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总包为特征的水下生产系统,推动我国海洋油气工程体系的国产化(国产化率高于80%)。实现水下采油树、水下井口、水下控制系统、复杂管汇、光纤脐带缆等关键设备国产化并实现产业化,突破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形成我国自主品牌的水下生产系统体系。
(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保障装备工程专项
满足未来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保障装备的需要,加快海上卫星发射平台、天然水合物试采装备、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和温差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等装备的示范应用与产业化,推动自主化设计装备建造的突破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保障装备体系的建立。
(四)海上应急综合保障工程专项
完成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大型远洋打捞工程船、高性能公务执法船、多功能应急保障船、救助打捞专用设备、水下特种作业设备、水下探测监测设备、海上应急通讯、海上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等船舶和关键设备系统的应用示范与产业化,为我国海域内应急救助打捞、溢油处理、应急核救援等海上应急综合保障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加快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五)智能化与节能减排工程专项
以绿色和智能为目标,实现智能船实船建造和甲板设备、舱室设备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产品示范应用与产业化;推动
研发设计、集成制造、生产管理、全寿命周期服务的深度融合,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船厂,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绿色智能核心设备研发验证平台建设,建立智能化与节能减排的装备体系。
(六)深远海渔业工程专项
通过深远海渔业工程实施,开展养殖、捕捞、运输和加工等深远海渔业装备的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形成海上渔业常态化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在岸海一体物联网的支持下,实现海上养殖产业链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海上渔业活动的智能化水平,拓展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创建海上工业化智能养殖体系。
(七)豪华邮轮产业化工程专项
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引进、合资经营等方式,掌握邮轮总包建造的技术能力、工程组织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快豪华邮轮的国内制造、示范应用。带动本土化邮轮专用配套设备、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用设备的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邮轮制造产业链。
(八)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工程专项
为了加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和试验检测手段,为用户提供可体验的定制化试验检测方案、虚拟设备操作与运维方案、数据交互与状态预警等功能,提升试验检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降低试验检测成本,缩短设计建造周期,产品品牌国际形象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九)极地船舶及设备建设专项
开展极地散货船、物探船等极地首制船舶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探拖缆收放系统等极地用配套设备产业化,完成极地开发相关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实船应用。完善我国极地科考、开发、运输体系。
(十)船舶新型动力系统建设专项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海外并购等方式,开展双燃料发动机、大功率中速柴油机、高速柴油机等船用动力系统的攻关,掌握装置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动自主创新科研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培养国产动力系统的自主品牌。
二、组织形式
整合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资源,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有较高份额的系统与设备制造商参与,深入挖掘细分市场的高技术产品、培养龙头企业。集中所有优势力量、联合攻关重点突破。
应用示范。主要依托国内油气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工程、邮轮运营、船舶制造等骨干企业实施。引导用户与制造企业、配套企业、研发设计机构等,通过股权合资、技术合作等形式组建联合体,共同开展重大产品技术攻关、技术制造和示范应用。
关键设备及首台套应用。主要依托骨干配套企业实施,引导骨干配套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与总装建造企业、研发
设计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资合作,联合推动产业发展。鼓励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产业化探索。
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主要依托基础设施条件好、产品开发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和配套设备骨干企业实施。鼓励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开展技术、资本合作,建设智能船厂或智能示范生产线。
试验检测平台建设。主要依托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骨干企业、关键设备配套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验认证机构,以及海洋油气开发骨干企业。鼓励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相关企业和单位共同建设。
三、支持方式
对示范应用和研发试验检测平台建设等具有较强公益性的项目,采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等政策性方式支持;对产业化能力建设等具有竞争性的项目,主要采用产业投资基金注资等市场化方式支持。项目相关指标要求见《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指标要求》。
(一)示范应用。对示范应用单位给予产品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具体比例视情况研究确定。
(二)关键设备与系统产业化。主要以产业投资基金注资方式支持,具体方案由基金管理机构和项目单位协商确定。对动力系统、通讯导航、水下探测监测、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长期依赖进口、国内急需的关键设备和系统产业化项
目、原则上给予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
(三)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对具有公益性的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建设项目,原则上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一定比例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其中,对行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项目,经我委批准,可提高补助比例。
四、保障措施
(一)依托市场需求。在“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战略中创造示范性项目或引导性项目。利用当前全球各类要素成本低廉的机会,充分利用潜力巨大的国内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工程建设等市场,同时挖掘国外潜在市场,统筹用户需求和装备设计制造能力。以项目牵动,整合全球资源,提升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能力。
(二)推动产业联盟和产业联合体。发挥大国产业链齐全的优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方式带动核心装备与技术能力的提高。发挥骨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总装建造企业的牵头和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推动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等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和产业联合体,加快关键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鼓励与地方政府及机构合作。鼓励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备选项目库。定期进行项目推荐和项目进展跟踪,并制作相关书面材料,解决企业申报前期准备不足的问题。在专
项实施阶段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实施央地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政府成立专项海洋产业基金予以额外资金支持,在产业园区建设、新技术孵化及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提供配套措施,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推动产业升级的新格局。
(四)实施动态监管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机构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和动态监管,对专项实施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必要时调整支持方式、支持重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对因条件变化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提出调整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央预算内资金安全。
附件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指标要求
一、海洋油气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1.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作业水深3658米(22000英尺)、钻深15000米以上、平台最大甲板可变载荷10000吨以上、DP3定位系统,配套设备和系统国产化率达到30%以上。
2.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作业水深在500米左右、储存量达20万吨、日油气处理能力2万吨左右、配套设备和系统本土化率达30%。
3.海上平台拆解装备。平台的起重能力为10000吨以上,装备DP3动力定位系统,能够满足750人居住需要,吊机、北斗导航、SCR脱硝、全自动升降式栈桥等配套设备和系统领域实现本土化。
4.中深水张力腿式生产平台(TLP)。工作水深1000米以上,排水量50000吨以上,张力筋腱定位,配置干式采油树,具有采油、生产、修井综合功能,生产处理能力:油2万吨/日以上、气150万立方米/日以上。
5.液货装卸及外输系统。包括货油泵系统、透平驱动系统、液位遥测系统和外输系统等。扬程150mlc以上,最大外输能力6000立方米/小时。
二、水下生产系统目标油气田的工程专项
(一)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水下采油树及配套工具、水下井口及配套工具、水下控制系统、多功能管汇、光纤钢管脐带缆等。最大工作水深500米左右,设计寿命20年以上。
2.水下生产系统关键电气设备。包括水下电机、水下变压器、水下变频器、水下开关、水下可插拔电连接器等,工作水深500米左右。
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保障装备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1.海上卫星发射平台。可搭载60人、自持力60天,关键系统和设备实现国产化率90%以上。
2.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装备。装备最大起重能力达到1200吨,最大作业水深可达60米,采用DP2动力定位系统,甲板面积和可变载荷满足主流风电作业需求。
3.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平台最大起重能力达到2000吨,并实现自主研制与国产化,国产化率达85%。
(二)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天然水合物试采装备。天然气日转化能力5-10万立方、反应压力小于50巴,天然气(甲烷)转化率大于95%,液体产
物主要成分比例大于90%。
2.浮式防波堤及波浪能发电一体化装置。单元模块消波效果不低于25%、发电能力不低于100千瓦。
3.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水量可达100吨/天、脱盐率大于99.5%、吨水能耗小于4KWh、产水率40%、关键元件寿命不小于5年。
四、海上应急综合保障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1.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总功率为14000千瓦,抗风能力12级,总体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船舶的先进水平。
2.近海打捞工程船。具备定位精准、货舱容量大、航速高、耐波性好等近海打捞能力。
3.高速公务执法船。排水量在2000吨左右、最大航速不小于32节、极限抗风能力12级。
4.多功能应急通信保障船。具备通信覆盖、数据采集、岸基接入、求救信号搜索、应急作业调度等能力;航速大于16节、排水量大于1600吨,续航力大于4000海里,自持力大于40天。
(二)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救助打捞专用设备及系统。实现大吨位起重机、大吨位多绞线液压提升设备、大型拖缆机、大型A字架、大规模溢油控制与回收、饱和潜水设备等救助打捞专用设备和系统在实船上的首台套应用。
2.水下特种作业设备。实现水下打桩设备、水下自动攻千斤设备、抬浮打捞浮力调节设备、水下切割与钻孔等水下特种作业设备在水下工程中的首台套应用。
3.水下探测监测设备及系统。实现水面高速搜救无人艇(USV)、水下智能无人探测潜水器(AUV)、水下遥控作业潜水器(ROV)、水下载人潜水器(HOV)、水下常压潜水装具(ADS)、水下探测关键设备和传感器、雷达溢油探测追踪分析设备在实际水下工程中的首台套应用。
4.安全监测系统。系统工作水深1500米、水下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8小时、采用水下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多通道冗余,实现首台套实船应用。
五、智能化与节能减排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智能船。具备工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具备船舶综合能效管理、船舶辅助自动驾驶、和远程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功能。推进效率提高8%以上,相同航速下油耗降低6%以上
(二)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舱室辅机智能管控平台。完成大型远洋船舶配套的舱室辅机设备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开发与实船应用,具备舱室辅机健康状态监测和诊断、舱室辅机优化调度管理与决策支持和舱室辅机智能供配电管理等功能。
2.绿色环保智能设备。实现大型远洋船配套的智能化尾气
处理装置、VOC回收再利用装置、VLCC凝析油脱臭装置等设备的实船应用。
4.高技术船及海工专用设备。实现深水多点锚泊系统、电力推进系统、钻井系统、起抛与锚拖带作业系统等关键专用配套设备系统的实船应用和产业化。
(三)试验检测平台建设
1.船岸一体化的绿色能源系统设计试验验证平台。完成船岸一体的电站系统、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装备技术和产品验证,实现节能10%-20% 以上和港口码头零排放目标。
2.无人装卸作业系统的设计试验验证平台。完成无人甲板系统、无人装卸系统和智能物流系统等无人装卸作业系统及其运维保障的示范平台开发与实际应用,提高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废气与噪音污染降低10%以上。
3.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心机电设备数据集成平台。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智能化的甲板机械系统、货油泵等舱机械等核心机电设备,以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运维等核心环节数字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平台工程应用。
(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智能示范船厂建设项目承担单位要求为国内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骨干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认证完备,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具备较完整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近三年研发投入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
智能示范船厂建设项目要求建立研发设计、集成制造、生产管理和全寿命周期服务一体化软硬件平台,船型三维设计比例80%以上,船体加工数字化比例50%以上,每修正总吨工时数降低到15工时以下,万元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
六、深远海智慧渔业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1.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具备鱼饲料处理、活鱼聚集与输送、死鱼处理、养殖空间立体感知、渔网防污、渔网清洁等功能。作业水深60-300米,养殖水体15-25万立方米。设备的国产化率60%以上。
2.深远海磷虾船。进行电力推进、磷虾捕捞、加工、冷藏设备国产化研制并实船应用。
3.大型渔业专用运输安装装备。可实现大型渔场的全球跨洋远程运输和海上安装。
(二)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深远海渔业养殖关键系统。包括鱼饲料处理系统、活鱼聚集与输送系统、死鱼处理系统、养殖空间立体感知系统、超高分子量绳索网衣、渔网防污去污系统。
(三)试验检测平台建设
深远海养殖系统功能试验检测平台。要求承担单位或牵头单位为承担过海上大型养殖工程装备建设的骨干企业。平台具备渔业养殖关键系统的功能检测和综合调试能力,具有较强的产品研
发、试验、检测以及技术扩散和服务能力。
深远海养殖系统虚拟试验验证平台。要求承担单位或牵头单位为承担过海上大型养殖工程装备建设的骨干企业。建成集成虚拟调试系统实验室,具备网络化数字模拟实验和虚拟验证能力。能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和管理信息库,实现产品建造全过程有效控制。
七、豪华邮轮产业化工程专项
(一)示范应用
1.大型邮轮首制船。10万总吨以上、最大客位4000人以上的大型邮轮工程示范,本土化率达到30%左右。
2.中小型经济邮轮首制船。5-7万总吨、客位在1000-2000人左右,本土化率达到30%左右。
3.大型邮轮专业化工艺设计建造能力。包括邮轮薄板分段制造、大功率激光复合焊设备和工艺、薄板变形控制工艺、纵骨和T排制造装焊的精度控制工艺的要求,形成相应的船体舾装加工制造能力。
八、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工程专项
1.虚拟现实设计与试验平台建设。要求虚拟试验技术平台的建设,需在首轮专项设置的国家试验检测技术平台的单位推进。平台要基于标准化的信息采集技术,形成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远程运维技术体系结构,可面向离散的机电设备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开发船舶与海工机电设备系统、船舶推进系统设
计、装配与虚拟现实平台。
2.重大产品试验检测平台建设。要求承担单位或牵头单位为国内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关键配套骨干企业,海洋油气开发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拥有相关领域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或为国家级标准化委员会挂靠单位,或为国家/省级检测、认证中心的依托单位,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试验、检测以及技术扩散和服务能力。
九、极地船舶及设备建设专项
(一)示范应用
极地船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新公约和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适应极地高寒环境条件,冰区加强等级PC6以上。
(二)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物探拖缆收放系统。完成满足3000米作业水深和极地环境作业需要,单缆长度10000米并具有健康状态监测评估和远程操控功能,实现系统的实船应用。
2.极地冰区大功率全回转推进装置。实现PC2级10兆瓦回转吊舱推进装置和PC3级的5-10兆瓦的回转推进装置的实船应用。
十、船舶动力系统建设专项
(一)关键设备及系统产业化
1.中速柴油机装置(含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完善中速机型谱中的基础机型及系列化机型。在缸径160-400范围内,在不同缸径和不同排列的基础机型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在500-17000千瓦覆盖范围内任选一型机型的开发并实现实船应用。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或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可满足Tier III 要求.2.小缸径高速柴油机装置。转速1500转/分-2300转/分,实现在10千瓦-1000千瓦覆盖范围内任选一型机型的开发,并实现实船应用。
3.大缸径高速柴油机装置。实现在700千瓦-4000千瓦覆盖范围内任选一型机型的开发(直列机或V型机),并实现实船应用。
4.中速机关键零部件。开展增压器、电控系统、大尺寸曲轴、轴瓦、活塞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关键执行器、燃气喷射阀等中速机关重零部件开发、可靠性性试验验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5.高速机关键零部件。开展增压器、智能控制系统、高压(共轨)系统、SCR装置、五大关重件(机体、曲轴、凸轮轴、连杆、气缸盖)、关重配套件(活塞、轴瓦、气门等)等高速机关重零部件开发、可靠性性试验验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
第三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1 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本方案,我国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及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系列化、标准化迈出新步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样车试制成功,智能高铁列车投入示范运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跨座式单轨列车装备实现推广应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升级换代,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体系基本建立,检验检测能力有效满足产品研制和应用需要。
二、主要任务
重点围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装备、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好、掌握一定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系列化的轨道交通装备体系。
(一)发展高速智能绿色铁路装备
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搭建悬浮导向、车载供电等关键技术研发试验调试平台。研制智能高速动车组,推动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制时速250公里等速度级别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打造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中国标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开展新技术装备搭载试验,提升高速铁路动态综合检测能力。
研制驮背运输专用车,提升车体、液压、电控、旋转等系统技术水平,满足公铁运输快速衔接需要。研制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车,突破棚车和集装箱平车等关键技术,完成货车型式试验及运用考核。研制混合动力机车,突破柴油与电池、液化天然气、网侧受流混合使用技术,实现示范应用。研制新型钢轨探伤车、钢轨打磨车、隧道与桥梁检测车、接触网智能检修作业车等铁路养修装备,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研发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突破设计、制造、润滑、检测与试验、状态监测等技术,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开发新型复合材料车体配套零部件、高均温性散热器等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推广先进制造工艺,开展型式试验及装车运用考核,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二)发展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开发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互联互通和装备统型,重点开展A/B型地铁、市域快轨、中速磁悬浮、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等制式标准化。
研制中速磁浮列车牵引系统、跨座式单轨列车牵引系统及车载储能装置、有轨电车超快充储能系统、地铁制动能量储能系统等系统部件,推广应用先进的产品制造工艺,开展型式试验及装车运用考核,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研制中速磁悬浮全自动运行系统,重点突破中速磁悬浮列车测速定位、设备状 态在途监测及预警、远程安全控制及自愈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推动列车自主运行条件下车载信号系统和车辆系统的深度融合。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智能联控平台,开发列车健康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推动基于通信的环境控制、视频分析、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管理、决策支持、优化控制等模块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营与管理平台,推动列车运营自动监控、综合维修和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一体化,提升综合运营调度与维修能力。
研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增强同步定位、数据传输和分析功能,开展实时监测、综合测试和评估,满足线路联调联试、验收等需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主动检测与智能维护系统,建立状态修、预防修等运维模式,形成主动检测与运维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
(三)构建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验检测平台
建设轨道交通研发平台,围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研制应用于机车车辆关键系统及部件、高速道岔等工务装备、列控关键系统及部件等领域的智能制造系统及装备,优化制造流程,形成人机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制造模式。
建设高铁关键系统及部件试验检测平台,推动高速铁路关键设备第三方测试、中国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地面试验验证,提升高铁车辆、列车控制系统、移动通信系统(LTE-R)试验检测能力,满足新技术、新产品试验检测及认证需要。建立基础设施动态检测设备标定库标定线,提高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高速列车用材料阻燃防火与环保性能评价实验室,完善防火安全设计和材料阻燃性能、环保性能评价体系。建设城市轨道车辆及关键系统试验检测平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测试实验室、全自动运行系统综合实验基地等,提高产品试验检测能力,扩大重点产品认证覆盖范围,构建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体系,满足新产品开发及认证需要。
三、重点工程
(一)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发试验工程
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开展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及关键装备研发试验,突破高速磁悬浮列车及核心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掌握调试、试验评估方法。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构建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平台,推进整车集成、车体、悬浮架、电磁铁、悬浮导向、车载诊断控制网、定位测速、车载供电等系统和部件的研制,试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样车,开展样车调试及试验。
高速磁悬浮列车制造试验装备及调试试验线。构建高速磁悬浮车体、悬浮架、列车总成工程化样车调试平台,悬浮导向、定位测速、车载供电、走行系统等关键技术试验平台。建设高速磁悬浮调试试验线,开展列车运行试验和考核。
(二)高铁智能装备示范应用工程
由用户牵头,联合有关单位,依托高铁工程建设,研发智能高铁核心系统及装备,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集成,开展智能高速动车组示范应用,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高铁智能化发展。
智能高速动车组。研制具备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功能的动车组,开展示范应用,形成产业化能力。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功能。超速防护及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研制列车自动驾驶设备、CTCS-3级列控车载超速防护设备、地面关键设备无线闭塞中心和其他配套设备,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要求。
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营维护系统。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制供电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高速道岔智能感知及预警系统、钢轨智能感知装备等,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满足智能化数据处理分析和维修决策需要,提升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保障水平。
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攻克列车运行计划智能调整、进路和命令安全卡控、行车调度综合仿真和行车信息数据平台等关键技术,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高效调度等要求。
(三)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工程
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组织业主、制造企业等单位,研制标准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核心系统部件,推进互联互通、装备统型和关键部件兼容互换,全面改善人性化、智能化和舒适化乘客界面,提高地铁、轻轨、磁悬浮、单轨、有轨电车等制式产品及系统部件技术标准,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中国标准体系。
地铁A/B型车。研制标准化A/B型地铁列车,统一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制动、网络控制、信息系统、操作界面等系统部件规范及接口,互换率达到75%以上,实现地铁列车信息互通互用和在线运营信息交互。
市域快轨列车。研制标准化市域快轨列车,统一标准、统一接口,完善与地铁线路的互联互通和同站换乘,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运营。
中速磁悬浮列车。开发车体、牵引系统等核心部件,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 标准体系,研制时速160公里中速磁悬浮列车样车,开展示范应用,形成产业化能力。
跨座式单轨列车。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产品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研发时速80公里跨座式单轨列车,推动示范应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研制工程。利用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制以列车为控制核心、深度融合车载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实现列车主动进入、自主防护、自动调整、无人驾驶等功能,率先形成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开展示范应用。
(四)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科研机构、行业骨干企业等单位,建设检验检测平台,提升试验、测试等能力,满足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需要。
高铁试验检测平台。重点建设高速铁路关键设备第三方测试平台,提升整车和大部件复合环境试验、高速转向架试验、移动通信系统试验、列控系统仿真测试等试验检测能力。建设中国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地面试验验证平台,提升通信一致性测试、地面互联互通功能测试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试验检测平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测试实验室,提升CBTC功能和性能试验检验能力,满足车辆、通信、地面设备等装备电磁兼容及大部件产品测试需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综合实验基地,提升全自动运行系统综合测试和关键技术验证能力,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技术研发和测试认证需要。建设轨道交通装备综合试验基地,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关键设备和核心系统的试验检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组织协调
充分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整合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骨干制造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和用户等资源,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强化主要任务的组织实施。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研发,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创新、设计制造、试验检验认证的创新链。
(二)推进标准制定和第三方认证
开展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制修订,建立完善中国标准体系,积极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按照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相结合原则,制定发布产品认证目录和认证规则,加强检验检测和认证能力建设,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加快建立重点产品全覆盖的认证体系。推动认证结果采信,鼓励优先使用认证产品。
(三)优化资金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和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积极运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扶植骨干企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通过上市、发债、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为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建立项目储备制度
按照“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建立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库,实施项目动态管理。以技术水平、市场需求、战略作用 等为标准,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和中央企业每年3月底前报送符合条件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组织咨询机构和专家,对上报项目进行评估,将通过评估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给予优先支持。
(五)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根据《加强和完善重大工程调度工作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5〕851号)要求,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和中央企业对项目建设进行动态监管,定期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委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对实施方案中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按季度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交项目进展报告,有关省级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第四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附件8 制造业智能化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为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战略,均把制造业智能化作为主要战略方向,支持和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并以此为核心推动能源供给、交通运输、建筑家居、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智能化,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智能化。智能化将重构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重塑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新格局。
以制造业智能化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极大地带动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将有力促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创造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在更高水平上繁荣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加强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着力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通过3年的努力,制造业智能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取得突破,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着力加强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
智能化关键装备研制应用。研制一批面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改善民生的智能化关键装备,重点突破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检测分析、装配组装、仓储物流等智能化关键装备,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可靠性,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核心部件研制应用。研制一批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亟需的核心部件,重点突破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工业控制部件,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位置转速编码器等伺服传动部件,视觉、力觉、激光传感器等测控部件,显著提高核心部件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新型智能终端开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语音语义图像识别、多传感器信 息融合等前沿技术攻关。重点开展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推动消费电子、医疗健康、家居安防、车载应用等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和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推广,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动态升级和实时信息互动。建立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及运行场景示范平台,建设第三方检测与评定中心(平台),形成覆盖“云+端”的体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能力。
(二)着力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制造业智能化系统集成标准研制。建立健全制造业智能化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定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化系统(软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研究系统互操作能力描述及评测、设备互联互通等系统集成标准,实现智能化装备及产品、工业控制系统、数字化系统(软件)高度融合,并与工业互联网实现标准对接。开展重点标准研制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面向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制定行业应用规范和实施指南。
数字化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研制一批数字化核心系统(软件),重点开发集散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系统(SCADA)、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工业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程(CAE)、工艺规划(CAPP)、制造(CA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嵌入式软件,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实现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与提升。研制一批网络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重点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开发工业防火墙、异常检测等信息安全产品,建设网络安全防御平台、系统安全测试与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通报机制和平台联动机制。面向电力、石油、航空、船舶、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建设网络安全防御平台、系统安全测试与试验验证平台,制定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标准、测评标准,建立检查评估机制、信息通报共享机制,初步形成重点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三)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推动基于IPv6、4/5G移动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和系统的研制与规模化应用,建设面向异构网络互联互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制定中国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开展重点行业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示范,利用信息物理系统技术优化企业设计、生产、管理及服务等流程。
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推动工业数据的实时采集、高吞吐量存储、数据压缩、数据索引、查询优化、数据缓存、并行分析处理、知识推理等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业务流程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同步与异步、动态与静态、设备与业务、实时 与历史数据的整合集成与统一访问,实现“数据驱动”。深化大数据采集分析、远程运维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应用,提高监测追溯、预测维修、质量控制、供应链预判、目标客户资信评估、风险管控、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服务能力。
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基于云平台建设工业资源库与构件库,推动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知识库等制造资源开发共享,突破构件在线开发部署、数据驱动的构件组合、协同管控等技术,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化步伐。推动工业企业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培育企业内部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环境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四)着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
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能力建设。建立由系统设计集成企业联合生产制造企业、软件企业、装备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协作机制,开展数字化系统(软件)、智能化关键装备、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等协同攻关,推动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建设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面向智能化关键装备、核心部件、数字化系统(软件)、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等,开展集成应用适用性、可靠性测试验证并组织国内外相关技术产品的对标研究,为企业提升技术、质量、性能 水平提供咨询服务,促进产品推广应用与普及。
重点行业智能化示范工厂建设。面向机械、汽车、家电等离散制造业,利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数值控制装备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控机(PAC)等离散控制系统,围绕制造单元、加工中心、生产线和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面向冶金、石化、医药等流程制造业,利用集散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视频监控系统(SCADA)等流程控制系统,围绕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控制、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智能化需求,加快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面应用和优化升级。
产业集聚区智能化试点示范。在一批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工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构建产业链环环相扣,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和运营服务全面互联的智能化工业园区。在创新活力强、产业配套健全的产业集聚区,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协同设计、开发、展示、交流平台,建设研发制造、体验展示、销售交易、创新孵化、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开展基于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创新资源高效整合的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的投资引领作用,加大对制造业智能化相关创新型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智能化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对检验检测、体验验证能力建设等具有较强外部性、公益性的项目,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整合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方资源,以标准化机构为载体,牵头制定制造业智能化标准,更新完善相关系统集成的现有技术标准,并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开展标准的评估、试点、验证、宣贯和推广应用工作,推动智能化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三)建立产品认证体系
加强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重点选择成套性能、整机性能、关键零部件、安全性能、工艺性能等领域建设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在事关信息安全、生产安全、人身安全的核心领域,探索建立产品准入性质的产品认证制度。针对智能化相关关键性能认定,推行自愿性产品认证。研究制定智能化认证采信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中优先采用获证产品,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相应采信机制。
(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推动建立制造业智能化国际对话交流平台,构建国际合作长效机制。围绕制造业智能化相关的标准制定、认证互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业应用示范等,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统筹利用产业基金、并购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并购海外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优质企业,推动全球领先企业与国内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
(五)构建动态监管机制
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跟踪评估。统筹中央、地方和社会各方资源。加强与国家其他规划、工程、计划的衔接,确保有关工作有效落实。由各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对本地区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随机抽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第五篇: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重点领域要点
一、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1)提高整车设计制造与试验验证能力。加强高速动车组整车技术平台和检验验证能力建设,建立覆盖产品全寿命周期、全部检修服务业务的运维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自主化城际动车组、多种制式的低地板有轨电车仿真分析、生产制造、试验验证等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2)加快关键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应用。重点推动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网络控制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齿轮转动系统、轮轴系统、轴承、新型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小型化、轻量化、高功率密度电机,碳化硅IGBT芯片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研制以及生产、试验验证能力建设。
(3)加强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重点推动时速350/250公里等级高速铁路自主列车控制系统、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市域快轨信号系统、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国产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
(1)加快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应用及数字化生产方式改造。提高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整机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推进在相关下游行业的示范应用。采用先进智能制造模式,推进国内机器人企业建立机器人批量生产数字化制造车间。
(2)加大关键零部件研制力度和集成应用。研制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高速高性能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推进国产关键零部件集成应用。
(3)加强第三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建立整机性能、关键零部件、安全性能、工艺性能检测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工业机器人认证制度。研究成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
(1)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全功能、高性能的整车控制系统产品,推动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功能的高度集成,提升控制系统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水平,开展生产和试验检测能力建设。
(2)提高新能源汽车 车身和结构轻量化水平。重点发展非金属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车身、零部件和整车。突破整车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和车用级碳纤维原材料生产、在线编织、模压成型,镁、铝合金真空压铸和液压成型等先进工业技术。开展轻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车、零部件成型生产和检测能力建设。
(3)提高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客车的高水平机电耦合动力总成产品,突破多领域集成优化设计技术。提高相关生产工艺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技术水平。
(4)提高先进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单体电池、高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和正负极、特种隔膜和电解液等电池原材料产品,综合性能优越、管理功能齐全,且具有轻量化设计的电池模块和系统(电池包)产品。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单体电池、模块及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提升产品一致性、安全性水平,开展大规模应用。
四、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
(1)推进重点农机装备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18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拖拉机、喂入量6公斤/秒以上谷物联合收割机、智能化精密播种机、中高端粮食烘干机、秸秆收获机械等粮食作物装备,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机械,开发适应我国国情、满足各种耕种条件的先进适用农机产品,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
(2)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化水平。重点突破大型农业机械四阶段排放发动机、电控系统,高性能大型农业机械驱动桥、变速箱、液压系统等;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
(3)提升生产制造水平和研发检测能力。推广应用精密成型、智能数控等先进加工装备和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之制造技术,改造农机企业生产条件;完善农机行业科研设施,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推动第三方认证和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五、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
(1)加强核心技术和部件开发及应用。重点开发高频X线发生器、超导磁体等关键部件,精准定位与导航、图像采集处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流式细胞分析治疗、植介入产品表面改性,酶催化合成,手性药物合成,药物结晶、长效、缓解、控释的等技术;加强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微波干燥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2)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彩色超声诊断设备、高性能无创呼吸机、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图像引导精确放射治疗设备等高性能治疗设备,加快发展全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体外诊断产品,推进介入支架、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产业化,加强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3)推动高端药品产业化及应用。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高发性免疫、高传染性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加快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原创药品产业化和国外专利到期药品仿制;推动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的、作用机理清楚的中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提升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加快中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