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海关2016年工作要点
济南海关2016年工作要点
一、筑牢履职尽责主阵地
不断强化实际监管。巩固监管场所清理整顿成果,实施动态监控评估,提升标准化水平。优化查验作业机制,严格落实总署查验绩效考核要求。加强行邮监管,严密查堵违禁品。强化旅客舱单系统和邮件网上通关系统应用。完善物流平台功能,推进监管场所视频联网,实现关区“三废”监管场所卡口自动验放、预警提示和无人值守。推动移动查验单兵系统应用。
全面深化综合治税。2016年初定的税收目标为173亿元左右,务必多措并举、努力完成。要加大涉税风险信息收集力度,动态调整关税风险要素清单;探索纳税人属地管理实现方式,防范税收风险;扩大汇总征税适用商品范围,把公式定价商品纳入其中;开展价格、原产地认定核查,提高关区税收执法统一性。
有效防控重点领域执法风险。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对保税货物流转的有效追溯,破解棉纺等行业加工贸易监管难题,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海关协同共管机制。加强对大企业和重点企业的风险研判,实施精准稽查、有效稽查;针对特许权使用费等开展关区性专项稽查和贸易调查,全面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组织实施跨地区机动稽查和交叉稽查。协同国税、外管等部门,实时监控异常数据,实现对虚假贸易的源头管控。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开展“国门利剑2016”行动,坚持“专项+联合”,建立“打、防、管、控”的立体防控体系。围绕发现案源、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等重点环节集中发力。扩大打击枪支走私战果,力争在重点涉税商品及毒品走私方面取得突破。构建多方位、多角度情报收集渠道,深化“网上缉私”工作模式。加强与军队、边防、海警等部门的协同,与检察机关对重大案件开展联合督办,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
二、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
加快推进通关一体化。跟进“一次申报、分步处置”改革。推动二级风险防控中心建设。主动对接税收征管中心,建立验估跟踪反馈机制。实施隶属海关功能化改造。深化丝路海关执法联动,完善一体化通关应急协调机制。
推动“三互”大通关向纵深发展。优化关检合作“三个一”,加强全国海关统一版系统应用,强化执法信息资源和口岸监管设施共享共用,推进“一站式作业”。支持山东电子口岸建设,在空港口岸应用“货物进出口”等系统,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电子口岸运维机制。
加快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创新升级。年内加工贸易与保税物流联网监管覆盖率达到80%,三年实现全覆盖。推进“先入区、后报关”,实现跨关区“区港”、“区区”、“区库”联动。探索实施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的一体化集中审核和自动核销核算。做好东营综合保税区和诸城保税物流中心(B型)验收,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充分借鉴各地自贸区监管制度创新经验,开展对已复制制度的跟踪评估,做好新一轮复制推广。
持续提升“双随机”布控查验水平。实施随机布控精细化管理,建立分类分层随机布控查验模型,合理把握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着力提高布控查验的精准度,7月1日前关区随机布控查验比例达到90%,其中预定式布控查验占比达到60%以上。探索推进“双随机”从货物查验向事后监管延伸,扩大在非执法领域的推广应用。
深化稽查和企管领域改革。适时启动“多查合一”,推进后续监管力量集约化、专业化;深化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协助海关稽查。开展AEO企业认证和培育,探索新型关企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取省域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试点。
三、围绕大局服务稳增长
找准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山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海关公共服务产品。积极参与申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围绕用好自贸协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等加强税政调研。助力“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推动铁路监管场所高标准建设。配合开展政府购买查验服务试点,对查验无问题的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支持有关城市建设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鼓励纺织服装、轮胎加工等传统产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向技术、品牌、营销型企业转型。积极帮扶有复苏可能的守法“僵尸企业”恢复经营、产业升级。
支持新兴业态健康发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提质增效,适时扩大一般进出口模式范围,实现对跨境业务的汇总贸易统计。升级跨境全域通系统,完善风险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功能,做好与总署统一版对接的准备。扶持一达通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支持开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实施离境退税政策。推动飞机租赁、保税维修和拆解等业务开展。
发挥海关统计服务职能。强化进出口贸易监测预警分析,发挥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作用,服务政府决策。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贸易数据真实性。开展执法评估,规范业务管理。拓展统计服务渠道和范围,优化数据发布机制。
四、推动智慧海关建设不断深入
总署党组“建设智慧海关”的部署,契合和坚定了我们三年来强关建设的路径选择。要在巩固和深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全力攻坚、全局推动,努力完成智慧海关建设的全面架构。要以监控指挥中心为依托,打造电子海关队伍,通过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风险控制,实现优化两个责任落实、优化监管服务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
切实发挥监控指挥中心效能。借助视频监控、单兵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业务运行和现场执法实施全程跟踪、自动预警、实时干预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纠正执法偏差;推动分析研判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确转变;扩大在“电子督察”领域的应用,强化“一案双查”和回溯问责。
要深入推进“大智移云”等新技术应用。建好数据资源池,打破“信息孤岛”,探索建立与工商、税务、银行的数据交换机制,推动数据、流程和机制整合,构建“用数据分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管理体系。做好对外服务平台二期规划和内部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工作落实、内控管理水平。
五、加快推进法治海关建设
全面夯实法治基础。建立制度“立改废释”长效机制,及时清理、修改、废止脱离执法实际及过时的规定。建成用好工作标准化手册,开发移动APP系统。落实海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开展执法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完善审批事项“一个窗口”。开展对核批事权下放执行情况评估,建立优化执法领域内部核批长效机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强化以案释法。发挥法律顾问在合法性审查、法治培训、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指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海关备案。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做好“七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探索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优质普法品牌。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联系配合。用好公职律师办公室,建立公职律师实习制度,加强公职律师的培养、管理和使用。
第二篇:海关2022年工作要点
海关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我关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海关工作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落实”六稳”“六保”部署,全面落实总署党委部署,完善监管优化服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推进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提升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迈出新步伐,服务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强化政治机关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牢政治机关意识,把党对海关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全过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党员干部持续增强历史定力、强化历史担当,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轮训和党员干部系统培训,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引导和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等领域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
”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二、坚决维护国门安全
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效能。强化完善重大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深化”风控+”模式,统筹关区风险布控,提升精准布控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优化指令生成、下达、执行、反馈闭合回路。持续推进”智慧风控”建设。
科学精准做好口岸疫情防控。保持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转,不断完善防控策略,严格规范执行防控措施,强化监督考核,确保规定动作100%落实到位。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疫情高风险人员精准布控处置。贯彻落实总署关于交通工具消毒处理监督工作总体要求。加大进口冷链食品、农产品源头管控力度,严格实施进口冷链食品、农产品和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监测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监督工作,稳妥做好后续处置。从严就高做好人员安全防护,加强免疫接种,严格执行一线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岗位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封闭管理。同步做好其他重大传染病口岸防控。积极参与地方联防联控,协助推进地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大力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持续开展珠港澳三地病媒生物联合监测和”一带一路”病媒生物专项监测,加强抗疫人财物保障,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有效应对处置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完善国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强化动植物疫情疫病风险监测和预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好总署授权的国际动植物疫情信息收集、研判工作,推动智慧动植检边建设边使用,继续开展动物感染新冠病毒信息搜集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信息预警服务。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加强入境检疫,严防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强化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强化源头监管,加强离境查验,保障供港澳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
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完善关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两部规章宣贯及实施工作。严格执行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强化供港澳食品风险管理、质量监控及疫情防控,严防食品安全输入输出风险。扎实推进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安全监管合作试点实施工作,持续开展葡语系国家食品体系研究及准入评估工作。
严把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关。持续完善关区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持续推进关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商检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国门安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大局,做好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推进落实总署商品检验模式改革。
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坚持依法科学征管,推进综合治税,应收尽收,全力以赴完成税收预算目标。完善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协同总署税管局做好错位防控。优化税收征管机制,细化属地纳税人管理工作。聚焦国家战略开展税政调研。加强原产地管理,推动RCEP协定实施首年平稳运行,努力提升关区企业协定利用率。持续优化非贸渠道税收征管。
切实加强口岸监管。完善口岸监管制度体系,规范口岸检查作业,创新检查模式,大力推进智能审图工作,提高检查指令的执行力和现场主动查发能力。加强口岸环节监管查缉,强化反恐应急演练等工作。落实贸易领域禁限管控措施。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完善监控指挥体系,深化监管装备智能化应用,加强监管作业场所运行管理。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安全高效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第十四届中国航展等重大赛事活动监管服务保障。
加强进出境运输工具口岸监管。不断提升跨境车辆监管效能,做好环澳口岸”一站式”统一验放平台上线应用;探索对粤港跨境客车备案跨关区协同管理。支持”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配合地方政府,加强与澳门海关合作,推进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查验模式创新。深入开展进出口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及”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模式,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推进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模式试点。
强化企业管理和后续监管。贯彻落实总署关于推进海关信用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信用培育,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实施企业认证,开展认证监督检查,提高认证质量。完善关区落实高级证企业便利措施责任清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完善关区报关单位注销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多证合一”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稽查改革,牢固树立查发主导理念,加强贸易调查和大数据应用,提升精准打击能力。创新执法方式,提高查发率和办案水平。深入推进核查分类改革,全面实施管理类核查
”双随机”管理,抓好风险类核查工作的研究和组织实施,加大重点领域核查力度,提升核查执法效能。强化属地查检,规范执法作业。统筹推进”多查合一”。
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深化全员打私,对重点区域、重点地区、重点商品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巩固深化打击治理”水客”走私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保持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洋垃圾、冻品、成品油、武器弹药、毒品、反宣品等走私高压态势,持续打击涉检违法犯罪行为。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智慧缉私。
三、全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践行”三智”国际合作理念。深化”三智”理念内涵研究和推介,立足关区区位,推动更多”三智”合作项目落地。推动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跨境合作模式,高水平推进AEO国际互认合作,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享受同等便利。
积极促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海关监管模式、监管方案研究,配合总署研究制定海关监管办法。加强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集成创新和复制推广,优化关区制度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制度创新质量,推动合作区与横琴自贸片区协同发展。协调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进一步推动完善关区特殊区域布局。加强特殊区域事中、事后监督,强化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持续优化特殊区域保税监管,全面提升规范发展水平。
大力支持外贸促稳提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紧紧围绕服务进出口企业,按照总署部署出台外贸促稳提质支持措施。积极对接关区能源、矿产、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业务需求,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大宗商品保税仓储业务,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持续推进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工作。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按总署部署推进落实单耗管理等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关区邮件、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改革,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全链条监管,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对标总署2022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支持做好口岸营商环境评估。严格执行进出口环节收费各项政策,配合地方主管部门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配合地方政府深化”单一窗口”应用。提升电子口岸业务服务水平。落实口岸标准化体系建设及综合绩效评估要求,促进口岸布局优化。
提高政策研究及统计工作水平。认真履行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海关统计新闻发布等分析研究机制工作职责,加强进出口监测分析,深入开展贸易统计分析研究。组织实施好”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实施。积极参与署级课题研究,开展关级课题研究工作,提升政策研究质量。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海关统计制度及方法研究。加强数据质量综合管控,优化统计数据审核作业模式,积极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统筹推进数据治理。
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加强法治体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抓好关区”八五”普法各项任务的推动落实。积极参与《海关法》等重大立法研究工作。配合做好海关规章立法后评估相关工作。加强关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做好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提高业务制度文件管理质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行政许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清理证明事项”工作。统筹推进关区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优化完善关区”双随机”辅助程序应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权力归属更加清晰、运行流程更加规范。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全面推进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按照总署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措施研究,协同推进重点业务领域跨关区协同管理。强化系统集成,深化应用项目互联互通。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系统整合共享。大力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等规划实验室建设,持续提升实验室技术保障能力。加速信息化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和升级扩容。强化网络和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探索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做好重点敏感时期的网络安全保障。大力推进科研项目建设,提升科研攻关能力。
五、不断提升综合保障效能
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水平。坚持求真务实,落实精文简会部署。强化督促检查,将作决策、抓督查、保落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值班应急、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信息报送、新闻宣传、政务公开等工作。
提高财务保障水平。坚持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加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提升财务保障和管理质效。持续规范政府采购、涉案财物管理。整合优化闲置资产,持续推进闲置房地产整合利用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按照总署相关工作部署,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
提高督察审计水平。持续做好配合国家、总署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加大任中审计力度。落实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倒逼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规范执法,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跟踪督察,拓宽督察业务领域覆盖面,提升督察质效。完善关级内控节点,健全事业单位内控机制,推进内控标准化科室建设。围绕重点业务领域改革开展执法评估,加大指标创设力度,深化评估成果运用。
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强基提质工程”。夯实基层基础,合规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巩固合格支部动态管理机制。深化”四强”支部建设和党建品牌创建,实现党建品牌梯次进阶。细化模范机关评选指标,扎实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综合施治抓好分类指导。发挥党建协作区作用,固化”书记项目”成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开展好关史项目研究,加强海关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好对封闭管理人员等心理疏导。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挖掘选树宣传新时代海关榜样,讲好海关故事、激发队伍士气、凝聚海关力量。严格队伍管理,持续整肃关容风纪,强化纪律日常养成,抓好经常性、实战性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深化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做好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政治标准,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着力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执法一线科长队伍建设。完善职级晋升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关区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严格干部管理监督,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强化选人用人监督。持续关爱激励防疫一线人员担当作为。持续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坚持分级分类精准施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优化培训资源供给,充分发挥旅检业务实训体系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业务领域开展务实管用的业务培训。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全国海关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安排,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机制,一体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持续加强源头防腐。持续巩固深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钉钉子精神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强化警示教育,推动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相关制度规定,开展全员培训和实战训练,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建设忠诚干净担当执纪铁军。
第三篇:海关2010年工作要点
XX年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关打造“精品海关”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党组决定,将XX年年定为“整合创新年”,树立“改革是创新,整合也是创新”的理念,在整合中坚持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整合,开拓思路,勇于突破,为我关早日建成“精品海关”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治关理念统领海关工作并推进和谐海关建设为主线,以税收工作为轴心,以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为中心,以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为统筹,以促进省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我关4年发展规划的部署,理顺思路,抓住重点,整合创新,全面提升我关整体工作水平。
一、规范整合,开拓创新,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推进“两项整合”,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加大改革整合力度,成为了今年关长会的重要议题,总署对整合工作的决心很大、要求很高。按照总署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关实际,今年,我关要重点开展“两项整合”:一是移植青岛海关“职能管理系统”等5个程序,进一步调整职能和执行部门职责,下放部分行政审批职能,理顺流程、整合资源、创新业务管理模式;二是全面整合现有风险数据分析平台及各部门业务分析监控系统,建设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整合工作必须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坚持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积极稳妥地开展。整合的思路提出在党组、推动在中层、落实在基层,全关干部要高度重视、广泛参与,保证整合工作取得成效。
(二)创新税收征管理念,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综合分析、科学预测税收形势,科学合理地制定今年税收目标和征收措施。制定我关税收考核办法,定期开展税收考评。进一步加强关区归类、审价工作,开展商品预归类、预审价,做好XX年版《税则》转换与实施工作。尝试推动商品归类工作社会化,成立关区报关协会或选择1—2家管理规范、商品归类水平较高的代理报关企业,开展商品归类业务咨询。逐步建立关区重点纳税企业的税务档案,为建立“纳税人管理制度”做准备。大力推进网上税费支付,增加关区内实际运行企业数量。进一步规范减免税审批管理,适时开展减免税逐票监控。加强原产地管理,全面准确地落实各项优惠贸易协定。
(三)继续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增强实际监管能力。巩固并扩大区域通关改革成果,在原有基础上,与广州、厦门等口岸海关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关区内大力推广“多点报关,机场验放”,进一步完善关区通关体系。稳步推进审单作业改革,建立风险式审单作业流程,构建审单部门、各业务现场、进出口企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的通关责任体系。推广应用“选择查验系统”,进一步提高一线查验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现有风险信息,对关区进出口物流进行监控,探索建立关区物流监控信息系统。根据总署部署,实施舱单提前申报制度。组织好前期调研,尽快在我关启用快件管理系统。做好开发旅检业务管理系统的前期调研,力争实现我关旅检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四)完善保税物流功能,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情况,对关区保税加工企业进行分层次管理,逐步实现保税加工监管从以合同为单元管理向以企业为单元管理的转变。积极协助总署对涉及航空制造的保税加工企业进行监管作业改革,制定适合此类企业特点的“信誉式管理”模式。推广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研究适合关区纺织企业特点的联网监管模式。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市出口加工区a、b两区的发展,积极开展市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和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区内拓展保税物流对区外关联企业的服务带动功能。充分运用保税监管系统开展保税业务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核查,提高保税监管有效性。
(五)加大整合创新力度,构建风险管理大系统。今年要在整合各个监控分析系统方面有所突破,建立关区统一规范的风险参数库,逐步实现关区作业风险的统一甄别与处置。建立关区统一风险管理载体,规范风险信息采集、发布、反馈机制,为一线管理、打击走私、后续管理等执法活动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支持。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由虚转实”。各部门要依托风险管理平台积极开展风险分析,加强对具体商品、企业的分析监控力度,提高风险布控有效率。各级领导干部要创造性地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处理日常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广大关员要熟练掌握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全面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六)实现“三个转变”,不断提高反走私效能。缉私部门要由“单一职能”向“全面参与”转变,实现缉私与其它各业务部门间的深度融合,继续选派民警到查验、旅检、审单等各业务现场跟班作业,形成关区打私合力。要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强化提前介入意识,积极做好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守法引导,加大对顶风违法案件的处理力度。由“情报先导”向“情报主导”转变,充分利用风险分析和各种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继续加强情报网络的构建工作,重点加强在毒品、文物等领域的情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关区进出口贸易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七)提高后续管理效能,营造良好通关环境。稽查工作重心要从以办案为主向以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为主转变,工作方式从被动稽查向主动预防转变。继续做好常规稽查,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开展风险式稽查。适应企业分类管理需要,开展对申请适用aa类、a类管理企业的验证式稽查。继续做好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对企业的适时分类动态管理,探索整合各类便捷通关措施,将企业分类管理与便捷通关措施紧密结合。继续推进报关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加强对报关企业和报关员的日常管理。
(八)发挥监测预警作用,提高统计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海关统计条例》,加强基础建设。逐步扩大“直属海关执法评估二期系统”在职能部门和业务现场的应用范围,
不断提升我关依法行政水平。要充分利用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对省省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为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统计数据管理,合理设置数据质量检控参数,不断提升计算机审核力度。继续做好统计咨询服务工作,拓展统计数据社会化、个性化服务渠道,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多样化需求。(九)加大工作力度,主动有效地服务省外贸经济发展。今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第一次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正式作为海关工作重要任务,这是总署党组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省处于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我关要把促进省外贸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总结经验,坚定不移地搞好服务、促进发展,从传统的简单执行政策向主动参与当地经济决策转变,建立与省市政府的联络员制度,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省大发展。
二、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实现队伍管理正规精干
(一)巩固“外树形象”阶段性成果,内强政治素质。“外树形象”工作由全关性集中整治转变为各部门、各单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由突击强化转变为日常养成,逐步建立和完善“外树形象”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入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落实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举办领导干部理论读书班。加大身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畅通民主互动渠道,及时把握广大关员特别是青年关员的思想动态。坚持和谐文化育人理念,组织开展以“提炼海关精神,铸造海关关魂”为主题的全员讨论活动,围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主题,丰富关员精神生活。充分发挥党、工、青、妇组织的“战斗核心”作用和各种协会、社团组织的“群众纽带”作用,实现全员参与文化建设活动,以锻炼健康的体魄,昂扬饱满的精神,营造欢乐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力争通过“省级文明机关”复核认定,现场业务处力争创建成“全国青年文明号”,综合统计处力争创建成省级“巾帼文明岗”。
(二)以制定落实《岗位操作手册》为抓手,内强业务素质。要在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组织相同岗位间交流观摩,重点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领导艺术和科学管理能力。要撰写完成并印发执行《市海关岗位操作手册》,组织全关《岗位操作手册》知识考试,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评选“十大岗位能手”、“十大业务标兵”。各部门、各单位科级干部要率先成为所在岗位的“业务能手”,为其他同志做出表率。经过3年努力,到2010年实现关区执法规范统一的目标。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管理,增强队伍的活力与合力。定期组织开展征求意见建议活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改进领导作风,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畅通上下沟通渠道。按照“选准配强”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处、科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组织开展全关性人力资源调研,科学合理地确定业务人员与行政人员、一线人员和职能处室人员比例。建立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搭建干部管理信息平台。落实和完善《干部交流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科、处级领导干部交流。修订、完善量化考核指标,实行网上考核,建立客观合理、准确高效、操作简便的综合量化考核制度。出台《市海关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成兼职教师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工作。
(四)抓好源头反腐倡廉工作,确保队伍廉洁高效。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长效机制,推动《市海关督察审计长效内控机制实施方案》的落实。重新签订关、处、科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修订《市海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继续坚持做好执法领域的反腐败工作和行风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非执法领域,特别是人、财、物等内部管理工作的廉政风险分析和监督。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落实情况专项登记、清理和检查,加大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力度。抓好日常督察审计工作,对XX年4月—12月执法和“非执法”岗位进行业务审计。采取滚动式督察方法,落实逐月常规督察审计,对原机场海关关长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反腐倡廉文艺演唱和影视作品展等廉政文化活动,丰富廉政建设的载体和形式。
三、科学管理,实现服务保障协调有力
(一)增强全局、大局意识,加强上下、内外联络协调工作。要从全局出发,对外主动加强向总署及各对口司局的请示汇报,取得支持,按照总署的指导和要求,更好地开展我关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明确机关定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统筹协调,真正做到“机关服务基层,指导基层”。要从大局着眼,对内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特别要理顺“结合部”的工作关系,努力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我关整体工作的协调顺畅和高效运转。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创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配备力量,建立起我关的政研组织机构。培养专门的政研人员,同时在各部门、各单位选拔人员,共同形成“网络式”写作班子,成为开展政研工作的中坚力量。重点针对服务省经济的热点问题和我关业务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我关更加积极地参与地方经济决策,以及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提供依据。提高政研的针对性,从全省、全关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调查研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促成政研成果的转化,加强跟踪反馈,对政研所提意见建议督办落实,确保政研工作发挥实效。
(三)提高研发能力,为我关各项改革做好技术支持。完善科技应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需求与科技应用开发的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今年重点做好“职能管理系统”等5个程序的移植应用、网上移动办公开发应用、短信平台建设、邮箱系统整合等
项工作。探索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模式,细化应急方案,适时进行演练,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加快省“电子口岸”建设步伐。加强数据分中心建设,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四)积极实施综合理财,加大资金、装备保障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重点保证风险管理平台开发和应用、区域通关改革、电子口岸建设、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缉私警察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继续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开展追踪问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增收节支措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和运行成本。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调拨登记和处置审批手续,对各类设备和装备有效整合。协调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住房改革、海关人员津补贴统一规范等多项财务装备管理改革工作。加强部门间的联系配合,做好税费资金、罚没财物及业务单证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五)创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关注机关、基层实际需要及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理顺财务与服务中心的结算关系,扩大有偿服务范围,继续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岗位主管聘任制,面向社会有计划地引进财务、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和实体经营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展经营范围,规范经营行为,达到“以外促内,以外补内”的目的。继续加强车辆管理,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后勤服务工作安全、顺畅。
第四篇:济南海关2013年工作总结
济南海关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是济南海关建关的“基础建设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对外经贸形势和海关工作的繁重任务,我关在海关总署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确领会中央和总署党组调整山东海关布局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落实于广洲署长“开启践行‘四好’新征程、服务山东开放新气象、打造济南海关新风貌”的建关要求,主动跟进山东省委省政府“两区一圈一带”战略部署,基本完成了各项建关任务。
一、全面夯实建关基础
(一)狠抓党建基础,牢固把握建关政治方向。始终把“政治建关”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建关,形成了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建设“四个满意”直属海关的工作思路,开展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济南海关强关之路》的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领导带头引领作风改进。顺利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成立了直属机关党委,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组班子建设,出台《党组工作规则》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二)狠抓干部人事工作顶层设计,营造环保友好的政治生态。遵照署领导“精简效能、做大底层”要求,坚持“高点定位、选优配强”的原则,将机构搭建和干部选配作为建关核心工作来抓。根据预留发展空间、倾斜基层一线的思路,按最简标准制定了内设机构“三定”方案。组织由各隶属海关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关区干部队伍交叉调研,最大限度地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打牢建关之初干部选任工作基础,着力提高人、岗适配度,在此基础上提任15名正处级领导干部。拓宽选人视野,面向全关区开展职能部门择岗,职能机构初步搭建。
(三)狠抓通关系统建设,业务切换圆满完成。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统筹安排、稳妥实施为推进方式,确立“双轨并行、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制定《业务切换工作总体方案》,在总署科技司、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青岛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分四个阶段顺利推进。去年6月23日首票模拟报关单通过测试;8月1日开出首份43代码报关单和加工贸易手册;10月30日完成关区全部加工贸易系统切换;11月15日实现了H2010 参数设置及运行维护的常态化,系统运行的信息化环境基本搭建完毕。制定整体应急预案,周密制定工作方案,于今年1月1日顺利完成业务切换任务,实现全部业务的独立运行,标志着济南海关“业务”建关的完成。
(四)狠抓业务执法检查,确保守住底线。建关之初就将开展覆盖全关区的业务执法检查作为启动基础建设年的切入点,组织关区业务骨干成立检查组,历时4个多月,调取分析数据112万条,抽核纸面单证3384份,稽查缉私案卷421宗,发放调查问卷147份,总结提炼经验45条,发现问题117个,提示风险78项,提出建议41条,为强化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各类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着力推进业务建设
以确保完成重大任务为抓手,关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各项业务改革和建设,在紧张有序、平稳有力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监管效能明显提升。深入开展“绿篱”行动,查获走私固体废物进境案件3起,案值近6000万元;查获进口废物中夹杂物超标4批,共计1102吨,全部退运;对超标夹杂物进行无害化处理1宗;稽核查固废加工利用企业63家,共查发违法违规情事10起,涉及货物总量77104吨、货值4.08亿元。开展打击进出境携带超量货币现钞和其他禁限物品的专项行动,共查获携带超量货币现钞情事19起,案值260万元,同比(下同)增长3.1倍。推进双查达标,查验率达到5.5%,查获率达到20.43%。深入开展电子账册专项核查,实地核查手册52本。完善风险信息采集、加工和处置机制,关区布控实体有效率达9.17%,加工二级风险参数700余条,关区参数集中度达73.8%。提高常规稽查覆盖面,全年开展常规稽查106起。加强报关单规范申报监控预警和批量复审,规范申报率达98.48%,纠正归类差错和审价补税194票。
2013年,关区监管进出口货物11119.9万吨,增长46.2%;监管货值405.3亿美元,增长7.3%;税收入库193.5亿元,增长9.4%;审核报关单56.3万份,增长11.7%;监管进出境航班2628架次、进出境人员32.1万人次,分别增长14.6%、19.4%;监管邮递物品98.2万件,增长78.9%;备案加工贸易手册9690份,增长10.5%;备案企业3792家,增长28.4%。
(二)超额完成税收征管目标。在税收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关区上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决落实总署要求,采取果断措施,深挖税收潜力。2013年,完成税收入库193.52亿元,增长9.39%,其中关税15.96亿元,进口环节税177.56亿元。完成审价补税1.97亿元。减免税款8.4亿元。超额完成总署下发的192.2亿元的力争目标任务,列全国海关税收入库第16位。
(三)打私联合行动取得预期成果。加强对关区反走私工作形势的调研和分析,与省打私办联合对辖区9地市打私工作进行调研,搭建了反走私综合治理平台。改变坐等办案的传统模式,树立主动出击意识,着力提高案件发现能力和经营能力。针对济南私货集散地的特点,采取逆向侦查经营的方法,成功打掉2个专业化重大走私团伙。侦办的淄博兰雁集团倒卖保税棉花走私案系山东省内立案侦办的涉税额最高的走私案件;开展打击冻水产品走私的“蓝色行动”,刑事立案6起,案值1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查扣冻水产品600余吨,斩断了一条由捕捞地-越南-广西-山东的走私链条,此案作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在山东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打击“洋垃圾”走私的“绿篱”行动中,刑事立案3宗,案值6500万元。
2013年,共刑事立案23起,案值13.14亿元,涉税4.37亿元,分别增长1.5、4.9、30倍;抓获犯罪嫌疑54人;移送起诉9起、17人;行政立案113起,案值2.83亿元,涉税3995万元;实现罚没收入1174万元。其中2起刑事案件被总署挂牌督办。
(四)深化业务改革取得新成效。在业务切换过程中,与青岛海关创造性的实现了区域通关的“属地申报、授权放行”模式,即借助口岸海关的授权,在属地完成对区域通关货物的口岸放行作业,并形成了相关业务操作流程和指引。积极推进关区通关无纸化改革,将试点企业扩大至B类及以上企业,通关无纸化比例达到70%。开通省内管道燃料油的转关运输业务模式,办理燃料油转关11.5万吨,运输周期缩短为原汽车运输的十分之一,为企业节省资金800万元,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协调恢复东营废铜进口转关业务,为企业直接减轻资金占用近17亿元。启动特殊监管区域“两单一审”改革,节约企业报关成本和通关时间;在特殊监管区域和济南机场空港之间试点开展监管袋业务,提高关区小件货物监管效能。启动电子封志和集中汇总征税业务改革,企业通关持续“提速”。
(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带动海关业务创新。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布局,配合地方政府推动济南、潍坊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验收。高效服务展会经济,推出展前一次性备案、展出地集中验放等通关便利举措,快速验放 “韩博会”、“十艺节”参展物资。加大支持口岸建设力度,助力潍坊、东营等海港开拓集装箱业务,灵活实施海关监管,为潍坊联兴碳素等企业节约疏港成本近亿元。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和现场办公。出台并落实《济南海关支持全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19条措施》和《济南海关党组关于改善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现场办公及海关优惠政策宣讲活动,召开5场关、地、企三方恳谈会,现场答复解决68个问题;提出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议33条;采取“一市一策”模式为各市量身定制专项扶助措施96项。服务经济发展科学决策,围绕“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创建济南航空城”等提出18项支持措施和15条规划意见。累计向总署、省政府报送统计分析文章近240篇,报送量和采用量分居全国海关第14位和第11位。拓展内外合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区域通关业务,与上海、广州、厦门等13个海关网签了区域通关协议。已与15个海关完成口岸参数互认。2013年,关区共办理区域通关业务758票,货物125.91万吨,货值1.69亿美元,征税1.29亿元。
三、着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按照中央和总署党组要求,主动接受总署海群办和第11督导组指导,全面认真剖析党组班子和成员存在的“四风”问题。通过关长署名向辖区9市党政一把手发出征求意见信,与省商务厅联合发文征求辖区9地市政府和企业对打造最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意见,各隶属海关向辖区企业发出征求意见函,邀请特邀监督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关党组成员分别到联系点组织干部队伍调研和现场办公,开发征求意见“在线平台”等方式,共征集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146条。围绕政府企业的意见建议,在辖区各地市开展政策宣讲和现场办公,得到夏耕副省长的批示肯定,树立了“人民海关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认真组织召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关党组“四风”问题突出表现13种,班子成员自己查摆问题55条,相互批评意见17条。“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已完成214项制度起草工作,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岗位和执法、管理行为的内控制度体系。
(二)加强文化建设凝聚队伍正能量。参与“口岸共建”、“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顺利通过2013省级文明单位复核。打造关区志愿服务品牌,3人分别被评为全国“海关好人”、山东省“道德标兵”、“济南市道德模范”。组织关区文化人才、文化资源普查,在总关机关完成了10个文体协会的组建,组织引领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华北协作区比赛、省直机关运动会,组织关区首届羽毛球比赛和“马林巴乐团”艺术实践活动,依托十艺节接受高雅文化熏陶;建设图书流动站、娱乐室等场所。成立济南海关慈善工作站,组织“慈心一日捐”和金秋助学活动,落实对重疾职工的救助。
(三)人事管理基础得到强化。完成人事管理系统和平台建设,移植445名关警员信息数据2万余条,新接收人事档案94卷。探索远近结合、不拘形式、选贤任能的干部选任机制,组织完成18个岗位的机关部门择岗工作。着眼班子建设的优化提升和解决两地分居人员实际困难,完成42名跨关区干部交流调配工作。搭建济南海关HJ2006系统,与青岛海关联合做好建关初期专项业务培训,年内参加署级培训26期共76人次。顺利完成首次公务员考录工作,2013年新录用公务员48名。加强退休干部支部工作,落实退休干部组织生活、健康查体等服务举措。学习借鉴兄弟海关经验,本着“简化指标,简化程序,分类考核”的原则,建立符合关区实际的绩效考评机制。
(四)防控风险筑牢廉政基础。
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制定《济南海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关区426名关警员作出零持有报告。登记公示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督导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和总署党组“25+10”条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立行立改项目工作态度作风集中整治活动。完成15名特邀监督员的聘任工作。组织参加地方“社情民意调查”、“政务监督热线”等行风评议活动,在济南市51个被评议政府部门中位列第5;关区廉政文化建设资料编入省纪委《山东省廉政文化建设》系列丛书,隶属潍坊海关提名为全省“廉政文化示范点”。
积极推进“一案双查”和效能监察。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与缉私部门签订联系配合办法,着力推进反走私、反腐败、反渎职侵权工作。推动内控节点体系应用,积极开展内控前置审核,加强对关区重大科技应用项目、业务改革和制度制定中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的前置审核,努力实现“同步设计、同步优化”内控要求,并制定内控节点分级试点方案。完成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擅自销售保税棉花走私案问责工作。今年共受理信访举报3件,立案并办结案件1起。
启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对3个隶属海关单位干部离任审计,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核查;开展采购和工程项目审计,通过行业协会推荐和约谈等方式,选定专业工程咨询公司参与我关大项采购开支和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审计。围绕罚没财物管理、“绿篱”专项行动、固体废物进口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督察。
四、综合保障能力有效增强
紧密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优化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效能,为推进建关进程提供强助力。
法制保障规范有力。成立普法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计划;组建关区兼职律师和法律骨干专家队伍;与省法院、司法厅等单位建立对口业务联系。以“4.26”、“8.8”、“12.4”法制宣传日(周)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按程序承办法律事务接待13起;起草多份专题报告报送省领导,妥善协调处理淄博兰雁倒卖保税料件案件。
政务保障平稳对接。完成济南海关门户网站建设及上线工作。部署管理网电子公文传输系统;“12360”服务热线对外初步试运行;上线运行签报、领导干部请假、重要接待信息呈报等系统。信息外宣导向作用明显,共编发政务信息379期,总署办公厅、省政府采用110余条次;在各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147篇,其中中央级媒体21篇。接待工作热情节约,严格贯彻“八项规定”,共接待各界来宾50余批、400余人次。机要档案基础更加扎实,成立保密委员会和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保密普查、机要室改造、机要保密硬件设施建设、更换新型加密机、印章更新等工作。
科技保障高效有力。坚持科技先导、统筹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突破。建成了关区独立的网络通信系统,完成语音专网接入,红机网建设方案通过验收;搭建了基础服务器环境,完成108台服务器安装、5台存储阵列和服务器虚拟化环境部署工作;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建成;政务办公系统、三统一平台、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等应用系统部署到位;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完成外网系统切换;全面完成H2010通关管理系统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了关区全面切换工作。
提升效能,后勤保障全面坚实。以“保障有力、管理规范”为目标,狠抓基础工作,确保各项保障到位。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总署25+10项措施,严控“三公经费”开支;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落实重大支出集体研究讨论制度;狠抓预算执行,目前预算执行率在全国海关系统列第4名;平稳完成税费财务系统业务切换,加强罚没财物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工作管理受到总署财务司的通报表扬。完成关区固定资产和服装系统切换、海关单位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超编车辆压缩和海关车辆标志喷涂等工作。完成现场业务处东迁、机关办公楼办公室调整搬迁等工作;规范合同制职工工资管理,稳定工勤队伍;合理调配车辆保障公务出行,提升食堂餐饮质量并进行食堂扩建改造工程,电梯、消防、供水、污水排放等系统顺利通过年检,全年实现安全零事故。
回顾一年来的建关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建关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基层执法不够规范统一、基础建设相对薄弱、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三大风险始终不容忽视;在全面改革、创新发展方面还需加强统筹协调,以形成整体攻坚合力;作风建设距离总署党组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望尚存在一定差距。对这些问题,我关将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济南海关将在海关总署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深入践行“四好”总体要求,以更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直属海关的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特此报告。
第五篇:济南海关2014年工作总结
济南海关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海关总署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巩固、提升”工作基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建关任务基本完成,各项改革务实推进,实际监管更趋严密,缉私战线捷报频传,服务举措成效明显,队伍面貌昂扬向上、和谐稳定,各项工作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落实海关总署党组部署要求,编制完成《济南海关改革与发展三年规划》。出台《济南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成立10个专项小组,确定25类改革项目,以台账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完成《省有关部门贯彻实施〈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会全会精神的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中济南海关承担的11项重点改革任务,夏耕副省长对我关改革落实情况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一)关检合作全面推开。
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密切协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及相关实施细则,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工作模式推广至辖区9地市全部通关现场,在全国内陆直属海关率先实现辖区全覆盖。实施以来,关检重复申报项目和申报时间均减少约30%,查验时间和费用均节省约50%。相关工作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报道,并获中央领导批示。
(二)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创新制度。
— 1 — 以“需求导向、分步实施、协同推进”为原则,在省内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开展“统一备案清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集中汇总纳税”、“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等7项制度的复制推广。仅“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一项,即为试点企业每年节约成本480余万元,提高通关效率40%。
(三)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
梳理《济南海关权力清单》,取消4项、下放7项、转移1项行政审批,取消和下放事项占海关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的57%。同步清理内部核批事项,取消和压缩层级44项,下放审批权限7项,以此为契机实行目录化管理。对确需保留的审批核批事项,在制度设计上尽量以隶属海关审批为主,以两级审批为主。累计取消和压缩层级44项,下放审批权限7项。将部分行政处罚案件审批权下放给隶属海关,下放审批案件约占全部案件的55%。
(四)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着眼于科技对海关工作的支撑引领,确立了建设智慧海关的战略目标。广泛调研学习,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内外两步走的建设布局。启动建设济南海关对外服务平台并于今年1月1日上线试运行,将海关服务送到“键盘”、“指尖”。
(五)深化济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共同制定《济青业务一体化改革方案》,推进物流管理、风险防控、统一审单等“三大平台”建设,构建“一体两翼”的通关作业体系,为省内无障碍通关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济
— 2 — 青转关无纸化系统建设,转关无纸化业务顺利实现,通关时长缩短为半小时,每集装箱降低成本500元左右。
(六)稳步推进跨境电商试点工作。
出台《济南海关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实施意见》。完成邮件渠道一般进出口模式的通关服务平台、邮件通关系统和监管场所建设。帮助济南、潍坊综合保税区制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指导建设专用监管场地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协助搭建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
二、服务开放倾力有为
(一)全力支持山东中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落实山东省“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出台《济南海关关于支持外贸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与青岛海关共同开展“海关支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课题研究,夏耕副省长给予高度评价。首次承办的署级课题“支持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开展研发业务研究”顺利通过评审。统计预警监测分析再创佳绩,全年共有55篇统计分析被省级以上载体采用,4篇获中央领导批示,6篇获省领导批示。
(二)积极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支持滨州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4部局正式验收。指导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监管场站科学发展,整合现有布点,集约有效投放监管资源。在全国率先上线保税货物流转管理系统区域端并通过总署验收。助力济南航空城建设,支持开通国际航班国内段业务,全年共监管进出境航空器4190架次,增长59.4%。支持济南邮政处理中心升格为
— 3 — 国际邮件交换站及邮政企业实施国际处理中心搬迁,上线运行新快件系统和新舱单系统,监管邮政快件35.3万件、商业快件2.9万件,分别增长41%、21.9%。
(三)务实推进现场办公和政策宣讲活动。
对2013年开展的5市现场办公和政策宣讲进行“回头看”,评估工作成效,及时向各市政府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在此基础上,2014年完成了莱芜、济南、聊城等3市的现场办公,召开关、地、企三方恳谈会,现场答复解决62个问题,为各市量身定制专项扶助措施35项,对300余家企业开展了优惠政策培训。各隶属海关因地制宜,现场办公41次,落实惠企措施122项。夏耕副省长作出批示,高度评价我关现场办公工作。
(四)深入实施诚信管理。
深化国际间海关合作,落实中韩等国AEO互认安排,推进与美国海关的联合认证(C-TPAT),使辖区认证企业享受国际化通关便利。落实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降低高信用企业申请门槛,上调企业类别468家。实施基于信用等级的全过程差别化管理,降低对高信用企业布控查验率。
(五)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完成集中汇总征税试点,3家试点企业合计缴纳税款2192万元,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济青税收协调工作模式获得实质性进展,年内开展减免税数据互查5186票。深入开展税则调研,调整建议被国家税则委采用4项,预计每年可为辖区企业节省成本约5000万元。全年税收入库158.67亿元,— 4 — 下降18.01%,列全国海关第18位。
三、把好国门尽职尽责
(一)加强实际监管成效明显。
开展全面加强实际监管专项行动,对监管场所、查验工作和行邮监管等11个重点业务领域进行逐项排查,堵塞监管漏洞,夯实业务基础。批准设立、注册、变更监管场所10处,注销1处,规范1处。制定关区卡口建设标准。“双查”指标全面完成,口岸实质性查获率、特殊区域实质性查获率分别为4.27%和2.1%。全年监管进出口货物7190.5万吨,同比(下同)下降35.34%;进出口总值2157.29亿元,下降13%;审核报关单51.06万份,下降9.24%;监管运输工具5437架(艘)次、进出境人员54.62万人次,分别增长75.1%、70.22%;监管邮递物品157.68万件,增长60.53%;查发走私违规案件线索20起,涉税约1亿元。
(二)打击走私成绩斐然。
发挥情报主导作用,重拳出击,主动作为,侦破涉税过千万的大要案9起,其中被总署缉私局列为一级挂牌督办案件3起,案件数和涉税额均列全国内陆海关第1位。刑事立案25起,案值13.65亿元,分别增长8.7%、3.8%;行政立案129起,罚没入库1510万元,分别增长14.2%和28.6%。成功查获内贸油轮走私柴油进境大案,总案值8.1亿元,涉税2.05亿元,有力遏制了“南油北上”的走私趋势,获得胡伟副署长批示肯定。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对此案广泛报道。深入开展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行
— 5 — 动等,侦办走私棉花案件11起,案值4.12亿元,涉税1.39亿元。运用控制下交付破获走私弹药进境案,查扣军用子弹1100发。
(三)着力规范加工贸易行业秩序。
搭建关区加贸风险防控体系,针对棉纺、橡胶、塑料三大行业发布商品调研和业务运行报告4期。组织开展了棉纺行业、“国货复进口”等领域重点整治专项行动,注销3家长期未开展业务的保税仓库,清退联网监管企业22家,占原有企业总数的43.1%;核查棉纺企业160余家,查发走私违规线索12起,案值1.45亿元,涉税3400万元。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建立棉纺行业加工贸易监管长效机制。
(四)稽查风险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整合关区稽查力量,创新稽查作业模式,组建稽查行动队,全年开展稽查作业152起,稽查查发违法企业11家,追补税款1145万元。开展保税核查作业 404 起,发现问题60起。建立关区两级业务风险联合研判机制,查发涉嫌化整为零骗取出口退税的坐便器零件2.2万吨,涉税3327.6万元。强化HZ2011实战应用和技能操练,全年报署风险信息226条,完成进度的150.67%。在直属海关率先应用“进出口企业综合资信平台”。全年关区新增注册企业3704家,调整企业类别524家,实地巡查企业1898家,实地巡查率11.7%。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取得突破,通过风险布控方式在货运渠道首次查发涉嫌侵权案件,案值80余万元。在旅检渠道查扣侵权物品300余件。
— 6 — 2015年我关将紧紧依靠海关总署党组的坚强领导,紧紧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奋发进取,脚踏实地,在新常态下努力提升海关把关服务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法治海关建设。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下放,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改进执法程序和方式,继续推进执法统一性建设。建立案例指导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探索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建立收费项目清单制度。
二是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抓好上海自贸区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依企业需求和实施条件,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加快研究部署。继续深入关检“三个一”合作,全面推进“一站式作业”。创新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助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继续深化济青一体化建设,优化无障碍通关的机制模式。通关无纸化改革覆盖所有业务现场和领域,优化随附单证递交方式。深化行邮监管改革。
三是在服务扩大开放上精准发力。主动服务“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开放战略,在打好服务“组合拳”的同时,提供更多“一地一策”甚至“一企一策”式服务。积极探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新举措。加强细分研究,针对小微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电商企业、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等不同类别,分门别类调研剖析,定制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服务实效和公众的满意
— 7 — 度。
四是以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成效。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继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防止作风问题复发和反弹。继续稳、准、狠打击走私,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加强监管,突出安全把关和政治把关,合理调配使用监管资源,挖掘监管装备设备潜力。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制,着力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