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点思考
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彦平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点击数:192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以金钱为执行标的案件执行中,经强制执行或依申请执行人声明,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给债权人制发一种旨在证明其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债权金额的终结执行裁定书,待发现债务人的财产后,债权人可依此裁定再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无须再次缴费的制度。在全国法院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推行,是缓解“执行难”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促使执行工作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本文拟从实施该制度的可行性、特征及其利弊等方面作一探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法律文书只是对权利的确定,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权利在有关义务人不履行的情况下,只是一纸空文,只是一种观念上的权利,而不是现实中已经实施的权利①。此时,要使这种观念上的权利变成现实,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制有关义务人履行其应承担的法律义务。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债权是已经实体审理并上升为法律意志的债权,依法进入执行程序,具有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强制执行以实现执行依据所载明的给付内容为目的,如果强制执行无果,即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执行仍不足以清偿的,实际上人民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强制执行的目的尚未达到,用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或第三人代位等方法执行,也无实际效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6条又规定:“债权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的,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所定期限的限制。”从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对于私法上的强制执行请求权,法律是给予绝对的、无期限的保护的。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往往陷于两难境地:继续执行无效果,终结执行又有悖于司法公正。于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无疑又使法院背上未结积案的包袱,并成为信访、上访的最大借口和理由,更是权力监督、新闻监督、法律监督的焦点。执行程序中施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从履行的角度来看,被执行人必须首先用现有的财产履行债务,当现有的财产履行不能时,并不能免责,仍应以其他财产,当然包括此后创造的财产,这就为申请执行人保留了私法上的强制执行请求权,较好地解决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终结执行与继续执行的矛盾。另一方面,从强制执行理论来看,执行程序终结有执行依据终结和个别程序终结之分,个别程序的终结只是终结依申请而启动的特定执行程序,而非执行依据的彻底终结。终结执行是原执行依据的消灭,继续执行则是执行依据启动执行程序。发放终结裁定的执行案件可以作为个别程序之终结对待,原执行依据消灭,根据既判力、既执力的扩张而赋予新的执行依据——终结裁定后,允许有条件地根据新依据再申请执行②。由上观之,推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是完全可行的。
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特征及其适用条件
实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目的是让被执行人有充分的时间创造条件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终结裁定有如下特征:(1)对象特定性。即终结裁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直接依职权向享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申请执行人发出。终结裁定的权利义务主体,是原执行依据确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即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2)时间的不确定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出时间的不确定性,即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发放终结裁定必须是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执行但不能足以清偿之后,发出的具体时间不确定;二是要求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时间不确定性,即被执行人履行终结裁定确定的义务在其具备履行能力时申请执行人随时可以申请执行,何时有财产可供执行难以确定。(3)继续执行性。即终结裁定所确定的内容是原生效法律文书所载明的债务人未履行的义务,包括债权人对特定债务人尚享有权利的类型、数额等,并确定了执行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救济方法,即当债务人重具履行能力时,基于原法律文书程序终结后的执行时效重新计算。将终结裁定的发放视为执行时效中断的情形③。从原执行依据看,具有继续执行性,终结裁定是原执行内容的继续。(4)强制性。终结裁定作为申请执行的新依据,是国家公权力保护债权人实体权益的具体体现,具有与原执行依据同等的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5)证据性。裁定书是法院实施强制执行无效果时向债权人发放的凭证,明确记载债权债务关系,即能够确定债权关系设立、变更或终止的一种法律文书,也是一种权利证书,是国家证明之一,体现了公权力对私权的介入,具有公信力。因此,它不仅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而且还具有证据的效力。
根据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以上特征,执行法院制发裁定书应符合这些条件:(1)法律文书生效后,法定执行期限届满;(2)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经强制执行所得的数额仍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3)发放范围限于金钱给付的执行案件。只要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执行法院可以依职权发放或债权人自愿申领裁定书。
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弊
笔者认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执行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利有弊。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益处:一是有利于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增强债权人的责任心。加入WTO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主体之间经济交往的内容和空间日益扩大,各类争议大量出现,人民法院、行政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的法律文书,往往都需要通过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来实现。如果每起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经强制执行但仍不足清偿的案件都要人民法院实际去反复执行,必然导致执行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不足,增加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不利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可以对符合发放终结裁定条件的“死案”予以终结执行,使执行人员从这些“死案”中摆脱出来,减少人民法院实际执行工作量,达到经济执法的目的。同时,可以淡化债权人在执行中对法院职权过分依赖的思想,促使其不能淡漠和忽视交易活动、诉讼活动中的风险,充分了解“执行难”的原因,增强责任心,强化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举证意识,积极参与执行程序之中。二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直接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窗口,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安全和文明,是一项社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常出现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并且无理取闹而信访、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现象的发生。实施终结裁定,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凭证申请再执行,可以对债务人特别是自然人债务人造成“不讲信用”、“一辈子负债”的心理压力,促成有债务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防止逃避债务、规避执行行为的发生。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执行的教育功能,教育当事人依法办事总会有结果,从而防止当事人因执行不能而激化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工作事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民事诉讼法》、《执行工作若干规定》虽然均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采取的制裁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作了明文规定,但“执行难”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而且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究其原因除一些被执行人主观上法制观念淡薄外,主要是客观上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依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因客观原因、经强制执行而执行无果或执行不能时应裁定终结执行,那么债权人自身保护合法权益的请求权将随之消失。一旦终结执行裁定生效后,再发现债务人有能力或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则无法律救济途径可供选择,因为现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此并未提供执行依据,债权人的实体权利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债权人可以待债务人具有履行能力时,把终结裁定作为再执行依据申请强制执行。这样,在程序上保护了债权人的请求权,从而为其实体权益的保护创造了合法、有利的条件。
(二)实施终结裁定制定的弊端:一是发放终结裁定使原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权利成为一纸上的权利,有损法律尊严。就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申请执行人即执行权利人处于严重的无助状态,就其个人力量而言,与被执行人相比处于极其软弱无力的地位,不得已而求助于法律。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履行义务、履行时间是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而确定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即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撤销。而发放终结裁定虽然是原生效法律文书的继续或延伸,但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在付出了金钱、时间等不小的成本后,如果得到的仅仅是表达在纸上的权利,真正实现合法权益却遥遥无期,这不仅是当事人的悲哀,也是对诉讼活动的讽刺,有损法律的尊严。二是发放终结裁定容易给执行带来新的麻烦。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上不想履行;另一种是客观上不能履行。第一种情况的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前往往为躲避执行而外逃,或以转移、隐匿财产或变更财产权属等方法抗拒执行,对这种情况,发放终结裁定后,申请执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申请执行人仍会随时(如被执行人有下落、有履行能力时)可以启动再执行程序而且无次数的限制,债权数额也随时要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同样会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对客观上不能履行的被执行人来说,即使发放终结裁定,也很难产生什么变化,仍然不能履行,一些当事人不会善罢甘休,会以此为借口频繁地信访、上访以求公正,反而不如终结执行省事。三是发放终结裁定,从程序上限制了人民法院的执行主动权,不利于执行效率的提高。“执行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难”主要来源于执法环境以及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赋予人民法院执行权,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移交执行,凭借执行权对被执行人就可以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执行时间,而发放终结裁定后,人民法院执行必须由申请执行人重新启动,这样不仅缺乏主动性,而且在执行任务繁重与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下,有可能成为部分执行法院、执行人员推诿、拖拉的“凭证”,终结裁定容易成为执行不力的“挡箭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执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若干问题探析
1、申请。申请人应当是生效法律文书裁决享有权利的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和该执行案件的执行人员或执行部门,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理由及相应的事实根据。这里需要注意几点:(1)同一执行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对同一被执行人共同享有债权的,经全体债权人特别授权的代表,在终结裁定中登记为债权人,其受领或者消灭债权之行为对全体申请执行人发生法律效力;(2)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经合意分别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执行法院中按合意分别发放终结裁定;(3)集团诉讼案件的申请执行代表人作为债权人予以登记。
2、提出申请的时间。笔者认为,申请人应当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执行期间届满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超过这个期间提出的不予准许。同时,人民法院负有告知当事人的义务。
3、受理和审查。对申请人提出的发放终结裁定申请,由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并及时审查,经审查认为理由不充分的通知驳回;认为理由充分符合条件,由立案庭在受理后10日内移送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写出执行报告,并及时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
4、决定和发放。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讨论决定重大或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发放终结裁定说明原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因被执行人履行确有困难而需要终结执行,是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稳定,决定权只能由审判委员会行使。另外,终结裁定应有统一格式,其发放、变更登记、缴销和遗失补办等手续由执行机构实施,并由执行机构单独设立流水号登记、建档,专人负责管理。注: ①肖文俊、刘建军
《谈执行依据》,载于《人民司法》1999年第6期第20页。
②童兆洪、林翔荣
《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实施》,载于《人民司法》2001年第4期第39。
③童兆洪、林翔荣 《再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载于《人民司法》2002年第6期第57页。
第二篇:点思考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最终版)
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点思考
王彦平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以金钱为执行标的案件执行中,经强制执行或依申请执行人声明,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给债权人制发一种旨在证明其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债权金额的终结执行裁定书,待发现债务人的财产后,债权人可依此裁定再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无须再次缴费的制度。在全国法院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推行,是缓解“执行难”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促使执行工作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本文拟从实施该制度的可行性、特征及其利弊等方面作一探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法律文书只是对权利的确定,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权利在有关义务人不履行的情况下,只是一纸空文,只是一种观念上的权利,而不是现实中已经实施的权利①。此时,要使这种观念上的权利变成现实,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强制有关义务人履行其应承担的法律义务。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债权是已经实体审理并上升为法律意志的债权,依法进入执行程序,具有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强制执行以实现执行依据所载明的给付内容为目的,如果强制执行无果,即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执行仍不足以清偿的,实际上人民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强制执行的目的尚未达到,用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或第三人代位等方法执行,也无实际效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6条又规定:“债权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的,不受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所定期限的限制。”从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对于私法上的强制执行请求权,法律是给予绝对的、无期限的保护的。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往往陷于两难境地:继续执行无效果,终结执行又有悖于司法公正。于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无疑又使法院背上未结积案的包袱,并成为信访、上访 的最大借口和理由,更是权力监督、新闻监督、法律监督的焦点。执行程序中施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从履行的角度来看,被执行人必须首先用现有的财产履行债务,当现有的财产履行不能时,并不能免责,仍应以其他财产,当然包括此后创造的财产,这就为申请执行人保留了私法上的强制执行请求权,较好地解决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终结执行与继续执行的矛盾。另一方面,从强制执行理论来看,执行程序终结有执行依据终结和个别程序终结之分,个别程序的终结只是终结依申请而启动的特定执行程序,而非执行依据的彻底终结。终结执行是原执行依据的消灭,继续执行则是执行依据启动执行程序。发放终结裁定的执行案件可以作为个别程序之终结对待,原执行依据消灭,根据既判力、既执力的扩张而赋予新的执行依据——终结裁定后,允许有条件地根据新依据再申请执行②。由上观之,推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是完全可行的。
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特征及其适用条件
实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目的是让被执行人有充分的时间创造条件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终结裁定有如下特征:(1)对象特定性。即终结裁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直接依职权向享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申请执行人发出。终结裁定的权利义务主体,是原执行依据确定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即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2)时间的不确定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出时间的不确定性,即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发放终结裁定必须是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执行但不能足以清偿之后,发出的具体时间不确定;二是要求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时间不确定性,即被执行人履行终结裁定确定的义务在其具备履行能力时申请执行人随时可以申请执行,何时有财产可供执行难以确定。(3)继续执行性。即终结裁定所确定的内容是原生效法律文书所载明的债务人未履行的义务,包括债权人对特定债务人尚享有权利的类型、数额等,并确定了执行程序终结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救济方法,即当债务人重具履行能力时,基于原法律文书程序终结后的执行时效重新计算。将终结裁定的发放视为执行时效中断的情形③。从原执行依据看,具有继续执行性,终结裁定是原执行内容的继续。(4)强制性。终结裁定作为申请执行的新依据,是国家公权力保护债权人实体权益的具体体现,具有与原执行依据同等的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5)证据性。裁定书是法院
实施强制执行无效果时向债权人发放的凭证,明确记载债权债务关系,即能够确定债权关系设立、变更或终止的一种法律文书,也是一种权利证书,是国家证明之一,体现了公权力对私权的介入,具有公信力。因此,它不仅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而且还具有证据的效力。
根据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以上特征,执行法院制发裁定书应符合这些条件:(1)法律文书生效后,法定执行期限届满;(2)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经强制执行所得的数额仍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3)发放范围限于金钱给付的执行案件。只要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执行法院可以依职权发放或债权人自愿申领裁定书。
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弊
笔者认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执行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利有弊。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益处:一是有利于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增强债权人的责任心。加入WTO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主体之间经济交往的内容和空间日益扩大,各类争议大量出现,人民法院、行政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的法律文书,往往都需要通过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来实现。如果每起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经强制执行但仍不足清偿的案件都要人民法院实际去反复执行,必然导致执行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不足,增加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不利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可以对符合发放终结裁定条件的“死案”予以终结执行,使执行人员从这些“死案”中摆脱出来,减少人民法院实际执行工作量,达到经济执法的目的。同时,可以淡化债权人在执行中对法院职权过分依赖的思想,促使其不能淡漠和忽视交易活动、诉讼活动中的风险,充分了解“执行难”的原因,增强责任心,强化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举证意识,积极参与执行程序之中。二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直接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窗口,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安全和文明,是一项社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常出现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并且无理取闹而信访、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现象的发生。实施终结裁定,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凭证申请再执行,可以对债务人特别是自然人债务
人造成“不讲信用”、“一辈子负债”的心理压力,促成有债务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防止逃避债务、规避执行行为的发生。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执行的教育功能,教育当事人依法办事总会有结果,从而防止当事人因执行不能而激化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工作事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民事诉讼法》、《执行工作若干规定》虽然均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采取的制裁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作了明文规定,但“执行难”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而且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地方,究其原因除一些被执行人主观上法制观念淡薄外,主要是客观上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依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因客观原因、经强制执行而执行无果或执行不能时应裁定终结执行,那么债权人自身保护合法权益的请求权将随之消失。一旦终结执行裁定生效后,再发现债务人有能力或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则无法律救济途径可供选择,因为现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此并未提供执行依据,债权人的实体权利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债权人可以待债务人具有履行能力时,把终结裁定作为再执行依据申请强制执行。这样,在程序上保护了债权人的请求权,从而为其实体权益的保护创造了合法、有利的条件。
(二)实施终结裁定制定的弊端:一是发放终结裁定使原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权利成为一纸上的权利,有损法律尊严。就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看,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申请执行人即执行权利人处于严重的无助状态,就其个人力量而言,与被执行人相比处于极其软弱无力的地位,不得已而求助于法律。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履行义务、履行时间是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而确定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即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撤销。而发放终结裁定虽然是原生效法律文书的继续或延伸,但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在付出了金钱、时间等不小的成本后,如果得到的仅仅是表达在纸上的权利,真正实现合法权益却遥遥无期,这不仅是当事人的悲哀,也是对诉讼活动的讽刺,有损法律的尊严。二是发放终结裁定容易给执行带来新的麻烦。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上不想履行;另一种是客观上不能履行。第一种情况的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前往往为躲避执行而外逃,或以转移、隐匿财产或变更财产权属等方法抗拒执行,对这种情况,发放终结裁定后,申请执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申请执行人仍会随时(如被执行人有下落、有履行能力时)可以启动再执行程序而且无次
数的限制,债权数额也随时要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同样会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对客观上不能履行的被执行人来说,即使发放终结裁定,也很难产生什么变化,仍然不能履行,一些当事人不会善罢甘休,会以此为借口频繁地信访、上访以求公正,反而不如终结执行省事。三是发放终结裁定,从程序上限制了人民法院的执行主动权,不利于执行效率的提高。“执行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难”主要来源于执法环境以及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赋予人民法院执行权,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移交执行,凭借执行权对被执行人就可以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执行时间,而发放终结裁定后,人民法院执行必须由申请执行人重新启动,这样不仅缺乏主动性,而且在执行任务繁重与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下,有可能成为部分执行法院、执行人员推诿、拖拉的“凭证”,终结裁定容易成为执行不力的“挡箭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执行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若干问题探析
1、申请。申请人应当是生效法律文书裁决享有权利的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和该执行案件的执行人员或执行部门,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理由及相应的事实根据。这里需要注意几点:(1)同一执行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对同一被执行人共同享有债权的,经全体债权人特别授权的代表,在终结裁定中登记为债权人,其受领或者消灭债权之行为对全体申请执行人发生法律效力;(2)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申请执行人经合意分别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执行法院中按合意分别发放终结裁定;(3)集团诉讼案件的申请执行代表人作为债权人予以登记。
2、提出申请的时间。笔者认为,申请人应当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执行期间届满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超过这个期间提出的不予准许。同时,人民法院负有告知当事人的义务。
3、受理和审查。对申请人提出的发放终结裁定申请,由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并及时审查,经审查认为理由不充分的通知驳回;认为理由充分符合条件,由立案庭在受理后10日内移送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写出执行报告,并及时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
4、决定和发放。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讨论决定重大或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发放终结裁定说明原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因被执行人履行确有困难而需要终结执行,是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稳定,决定权只能由审判委员会行使。另外,终结裁定应有统一格式,其发放、变更登记、缴销和遗失补办等手续由执行机构实施,并由执行机构单独设立流水号登记、建档,专人负责管理。
第三篇:浅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利弊
调研文章
浅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利弊
内邱法院执行局 付风海
所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指法院对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在法定执行期限内,对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或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当事人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的或申请执行人申请暂缓执行等情形的案件,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依职权制作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将案件退出执行程序,并将案件作结案处理的一种结案方式。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适用情形
依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的规定,经过穷尽执行措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六项“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的规定,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合议庭评议,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结案:
(1)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应有无财产可供执行证明和申请执行人的笔录或书面申请)。(2)因被执行人无财产而中止执行满两年,经查证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应有中止裁定和查询无财产的证明)
(3)申请执行人明确表示提供不出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并在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之后对人民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书面表示认可的;
(4)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变卖,或者动产经两次拍卖、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经三次拍卖仍然流拍,申请执行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有查封裁定及清单、流拍申请执行人拒绝接受、管理以及无法交付的证明和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证明)
(5)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歇业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执行主体的;
(6)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当事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的(应有和解协议或和解笔录)。
(7)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属于特困群体,执行法院已经给予其适当救助资金的。
二、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2(1)裁定书中应当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经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的债权数额,并写明申请执行人在具备执行条件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剩余债权。
(2)执行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下达裁定前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另行派员组织当事人就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可供执行进行听证;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执行法院应当就其提供的线索重新调查核实,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继续执行。
三、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再次提出执行申请。申请执行人再次提出执行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期间的限制。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应当重新立案。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弊分析
下面就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与弊,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执行法官解脱对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如何结案的困惑,从而腾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其他被执行人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案件,提高实际执结率。
2、有利于提高案件执结率。实践中,对已穷尽执行措施、执行期限内不能执结的案件,往往法院依法裁定中止执 行,但不能作结案处理,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报表形成了规范性和一致性。
3、有利于申请人配合执行,促进案件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财产线索,申请人不能申请恢复执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申请人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消除其过分依赖法院依职权调查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让债权人培育风险意识,在市场介入、进行交易时采取谨慎态度,对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征信度有比较好的了解,预防诉讼风险、执行风险的出现,增加进入诉讼、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的系数。
4、有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只是程序终结,并非实体执结。它附条件地赋予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的请求权直至债权完全实现。这样,就维护了申请人债权的稳定性,给予了保护权益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时间、空间能得以有效的控制,一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即会因申请人行使恢复请求权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弊端
1、终结本次执行裁定送达,容易使当事人产生法院重新“打白条”的误会,对法院的威信、法律的尊严无疑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
2、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一经送达,解释工作不到位,会使当事人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产生抱怨情绪,造成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易激化引起申请人上访。
3、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对已采取控制措施的财产的效力存在法律空白。如有的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审理过程中已采取保全措施,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分期履行的期限比较长,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对该财产继续保全有违法律规定的时间规定,解除保全,一旦被执行人在分期履行期限届满前转移、变卖、经营消耗、灭失等,对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将造成潜在的风险。
4、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法院恢复执行过程中,出现原执行案号卷宗和新立的恢复执行案号的卷宗,案件的归档容易造成混乱。一个案件只要未完全执行到位,申请人即可以多次申请恢复执行,这样做,就会出现一个争议标的的执行案件分为多个执行案件。实践中,法院为全面掌握有关执行情况,将原执行卷与恢复执行卷合在一块搞执行,待完全执行到位后,一同归档,造成原执行卷的归档迟延,档案管理出现暂时空白的现象。
5、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恢复执行须由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后,经申请人的申请,方能启动恢复执行的程序,赋予申请人恢复执行的请求权,旨在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该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不足之处。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的有形财产线索进行了解、掌握后提供给法院,比较容易。对有价证券、存款收入等,如要求申请人去了解后提供给法院,实践中就比较牵强,甚至是根本行不通。如此,申请人行使恢复执行请求权即出现了局限性。
6、对法院恢复执行的主动性缺乏激励和约束。案件一经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非经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主办法官即可将该案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即便当事人提供了财产线索,拟申请恢复执行,仍需等待重新立执行案件后,原有的执行工作才会得到延续。如此,对执行法官的主动性、能动性缺乏很好地调度,容易错失或贻误执行良机。
二0一二年五月十日
第四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若干法律问题新探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若干法律问题新探
2015-02-26 15:16:1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胡发富
【关键词】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概述
利弊分析
司法实践
主要问题
建议
【摘要】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规定的一种重要结案方式,其适用犹如一把双刃剑,通常有利亦有弊,在司法实践运用中也日渐显露出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司法工作经验和学界普适性观点试作探析,以为美芹之献,供司法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和立法部门参考。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概述
(一)概念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人民法院按照执行程序要求,履行了法定执行手续,采取了相应强制措施,穷尽了执行手段和方法,仍然无法使案件得以执结,在查明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暂时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执行工作暂时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由法院裁定本案执行程序阶段性终结,本执行案件即告结案,因而暂时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结案方式。2009年3月19日,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法发[2009]15号),这部司法文件首次规定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业已在全国法院系统内运用。
(二)适用情形
依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第三部分第8条的规定,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执行程序在一定期间无法继续进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合议庭评议,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结案:
1、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
2、因被执行人无财产而中止执行满两年,经查证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3、申请执行人明确表示提供不出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并在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之后对人民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书面表示认可的;
4、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拍卖变卖,或者动产经两次拍卖、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经三次拍卖仍然流拍,申请执行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歇业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执行主体的;
6、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当事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的;
7、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属于特困群体,执行法院已经给予其适当救助资金的。
(三)适用要求
依照《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第三部分第9条的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裁定书中应当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经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的债权数额,并写明申请执行人在具备执行条件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剩余债权。
2、执行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下达裁定前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另行派员组织当事人就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可供执行进行听证;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执行法院应当就其提供的线索重新调查核实,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继续执行。
(四)适用后果
依照《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第三部分第10条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再次提出执行申请。申请执行人再次提出执行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期间的限制。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应当重新立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一种特殊终结制度,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执行程序暂时终结,暂时终结后根据情势变更可产生不同后果:
1、申请人或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有可供执行财产,依申请或依职权再次启动执行程序;
2、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但申请人不申请,法院也没发现,执行程序不再启动;
3、申请人想启动执行程序,但无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线索的证据,执行程序也启动不了。
(五)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与终结执行程序的同异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与终结执行程序存在着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笔者作出简要总结。
1、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与终结执行程序的相同之处
(1)都属于民事执行程序的结案方式。(2)都由人民法院以裁定书方式作出。(3)其运用通常都存在利弊两个方面。
2、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与终结执行程序的不同之处
(1)依据不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属于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改革中推出的一种执行新举措和新的结案方式,其依据是《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法发[2009]15号)这一司法文件;终结执行程序属于法律规定的一种结案方式,其依据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7条至25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5条、106条、第108条和《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第263条。
(2)适用情形不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适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第三部分第8条规定的7种情形;终结执行程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5条的规定的7种情形。
(3)后果不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司法文件规定的一种特殊终结制度,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执行程序暂时终结,暂时终结后根据情势变更可产生再次启动执行程序或不再启动执行程序的后果;终结执行程序执行终结的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程序上的效力。执行终结的裁定一经生效,执行程序就宣告结束,以后也不再恢复。另一方面,实体上的效力。人民法院不再以司法强制力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也不再以执行程序保证权利人实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或推翻了法律文书对权利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的确认,只是法律不再对其实施保障而已。
二、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弊分析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适用犹如一把双刃剑,通常有利亦有弊。笔者结合多年的司法工作经验略作总结。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利处
1、有利于执行法官解脱对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如何结案的困惑,从而腾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其他被执行人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案件,提高实际执结率。
2、有利于提高案件执结率。实践中,对已穷尽执行措施、执行期限内不能执结的案件,往往法院依法裁定中止执行,但不能作结案处理,实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报表形成了规范性和一致性。
3、有利于申请人配合执行,促进案件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财产线索,申请人不能申请恢复执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申请人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消除其过分依赖法院依职权调查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让债权人培育风险意识,在市场介入、进行交易时采取谨慎态度,对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征信度有比较好的了解,预防诉讼风险、执行风险的出现,增加进入诉讼、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的系数。
4、有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只是程序终结,并非实体执结。它附条件地赋予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的请求权直至债权完全实现。这样,就维护了申请人债权的稳定性,给予了保护权益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时间、空间能得以有效的控制,一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即会因申请人行使恢复请求权被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弊端
1、终结本次执行裁定送达,容易使当事人产生法院重新“打白条”的误会,对法院的威信、法律的尊严无疑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
2、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一经送达,解释工作不到位,会使当事人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产生抱怨情绪,造成不稳定现象的出现,易激化引起申请人上访。
3、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对已采取控制措施的财产的效力存在法律空白。如有的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审理过程中已采取保全措施,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分期履行的期限比较长,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对该财产继续保全有违法律规定的时间规定,解除保全,一旦被执行人在分期履行期限届满前转移、变卖、经营消耗、灭失等,对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将造成潜在的风险。
4、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法院恢复执行过程中,出现原执行案号卷宗和新立的恢复执行案号的卷宗,案件的归档容易造成混乱。一个案件只要未完全执行到位,申请人即可以多次申请恢复执行,这样做,就会出现一个争议标的的执行案件分为多个执行案件。实践中,法院为全面掌握有关执行情况,将原执行卷与恢复执行卷合在一块搞执行,待完全执行到位后,一同归档,造成原执行卷的归档迟延,档案管理出现暂时空白的现象。
5、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恢复执行须由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后,经申请人的申请,方能启动恢复执行的程序,赋予申请人恢复执行的请求权,旨在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该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不足之处。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的有形财产线索进行了解、掌握后提供给法院,比较容易。对有价证券、存款收入等,如要求申请人去了解后提供给法院,实践中就比较牵强,甚至是根本行不通。如此,申请人行使恢复执行请求权即出现了局限性。
6、对法院恢复执行的主动性缺乏激励和约束。案件一经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非经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主办法官即可将该案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即便当事人提供了财产线索,拟申请恢复执行,仍需等待重新立执行案件后,原有的执行工作才会得到延续。如此,对执行法官的主动性、能动性缺乏很好的调度,容易错失或贻误执行良机。
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由于个案终结的理由不尽相同,加之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终结本次执行的裁定书“样式”,笔者在执行实践中发现,诸多法院在制作该类终结裁定书时,存在五花八门的情形,有的甚至影响下一步执行工作的衔接和开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引用条文不统一。有的引用的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六)项及一百五十四条,有的是单用上第二百五十七条,还有的引用第二五十六条规定中的某一项。
(二)裁定前未告知裁定书中也未注明申请执行人再次申请执行的时间,或告知的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
(三)裁定书内容过于简单,且书写不全,特别是未载明已经执行和尚未执行标的等主要内容,影响了下一步执行工作的开展。如主文中有的仅表述为“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无可供执行财产,或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依照XX规定”,本次执行就被“终结”了。
(四)作出终结本次执行裁定前执行措施不到位,未满案件执行的基本期限,存在承办人为了早“结案”而随意终结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最高人民法院应尽快制作统一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执行裁定书格式,建议该裁定书应统一引用民诉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六)项的规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结案方式的一种,其运用使法院在进行积案清理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充分利用执行资源执行可供执行但有难度的案件,也使法院工作不再为积案所累。在清理积案结束后,为了使以后不再出现如此多的积案,也为了充分调动申请人的举证义务,使有限的执行资源得到最大的回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结案方式的一种也应该继续使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因为法条的运用存在不合理性,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运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六)的规定,即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终结,即对此案不再执行。但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而是对案件执行的这一阶段不再执行,等申请人申请后,再进入下一执行阶段的执行,所以一般配合运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但此通知仅仅是针对执行积案而言,在新收案件中运用就不属于规范清理执行积案的要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08条的规定.执行结案的方式为:(1)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2)裁定终结执行;(3)裁定不予执行;(4)当事人之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这一司法解释,明确了执行结案的方式有四种,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明确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法院执行案件的一种结案方式。
(二)再次恢复执行的申请时间在下达裁定前就应告知申请人,并在裁定书注明。再次执行的申请有两种情形:
1、无财产执行的。告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再次提出执行申请。申请执行人再次提出执行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期间的限制。
2、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告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申请执行人可再次提出按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的申请。申请执行人再次提出申请的期间重新计算。告知申请人该权利后可有效避免申请人怠于行使权力,同时也明确耽误重新申请执行期限将自行承担责任的后果。执行和解协议确定履行期限届满后,申请人既未申请恢复执行,又未申请撤销执行,且申请执行期限已超过法定期限的,应作为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处理,今后不再执行。
(三)裁定书内容应详尽表述。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执行裁定书,既是对案件本次执行程序的终结,又是申请人今后到法院来申请执行的承上启下的法律文书,因而裁定书应尽量写明:
1、案件基本情况;
2、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中分期履行的具体内容或申请人同意延缓执行的期限;
3、案件总标的、已经执行和未执行的的标的;
4、迟延履行期间是否计算加倍债务利息及计算的起止时间;
5、案件受理费、申请执行费负担、收缴情况等,以便今后的执行法官可按本操作。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严格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规定执行。终结前,应尽量做到对每一件案件穷尽一切手段调被执行人财产,如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调查,但最起码应当根据对被执行人基本情况的判断,进行合理的和必要的调查,采取应当采取的措施,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待六个月执行期限届满时,向申请人作出说明,经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以防“滥终结”而导致申请人不满或因执行不到位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当然,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执行协议的可不受此限。
第五篇:终结本次执行申请书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申请书
申请人: ** 被申请人:** 申请事项:
请求终结对被申请人执行案件本次执行程序。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贵院审理,作出**号民事判决书。因被申请人逾期未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人依据该判决书向贵院申请强制执行,贵院已经依法受理。执行过程中,因被申请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自愿申请中止执行,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有条件时再申请恢复执行。
此致
长沙市**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