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看“全警消防”的利与弊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从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看“全警消防”的利与弊
摘要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火灾一直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类在与火灾的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宏观及建筑围观的防火灭火措施,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套消防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消防在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社会上的地位愈来愈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现行的消防体制、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2009年4月,深圳市开始进行消防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消防分家”,为我国的消防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深圳消防分派到派出所后虽然使得消防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深圳市实行“消防分家”后派出所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深圳消防 消防分家 全警消防
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必要的保障,国家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并制订了大量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但我国目前消防安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深圳消防体制改革分析
(一)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现行的消防体制、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2011年1月,深圳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消防监督分级管理规定。规定指出,除了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必须交由深圳市公安局消防监督管理局(原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承担的工作职责以外,其他的消防监督工作职责将全部下放到各区公安分局。
(二)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的内容
深圳市消防体制调整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正式实行“防消分开”。由原来的“职业与现役混编,共同负责消防”,调整为“现役消防负责灭火救援,职业消防负责消防监督管理”。二是由原来的“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调整为属地管理为主,落实消防法规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的规定,强化各分局的管理职责。三是由原来的派出所不承担消防职责,调整为承担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职责,为派出所配备民警专职负责消防监督管理。
(三)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改革,目标是要实现消防管理机构指挥扁平化,责权一体化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经过调整,大部分的机关警力分流到了基层,充实了基层警力,细化了职责分工,1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既进一步明确了权利和职责,又方便了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的效果
改革后,绝大部分消防监督管理权力下放到了公安分局和派出所。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责主要包括监管一定数量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负责管辖范围的单位和居(村)民区发生的无人员伤亡的、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下的、无损害赔偿关系的、非涉外的火灾事故调查;对被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机构依法予以查封和“三停”场所的后续监督工作等。
同时也明确派出所具有相应的消防管理执法权限,如派出所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一般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有权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填发加盖派出所公章的《责令改正通知书》,并有权作出警告处罚;如发现存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经分局消防监督管理大队审核后,以分局消防监督管理大队的名义作出消防行政处罚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并组织执行和跟进违法行为、火灾隐患的整改。
(五)深圳消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实施“全警消防”战略
深圳消防体制改革最大的特色就是首创“消”、“防”分家,建立派出所监管机制,这是从消防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充分考虑了全市消防队伍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多年来,公安职业消防队伍在深圳城市建设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屡立战功,必须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安职业消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基层灭火救援队伍更新缓慢,队伍年龄偏大。而现役队伍从事基层灭火救援工作在年龄、体力、值班执勤等方面都有优势。实行“消”、“防”分家的“全警消防战略”有利于两支队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地抓好防火监督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深圳消防体制仍然属于“现役消防体制”,但是在该体制内部的分工形式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虽然在实施层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总体上具有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各自队伍特点的优势。总的来说,深圳消防体制改革最大的借鉴意义就在于实施“全警消防”战略。
二、“全警消防”战略分析
(一)“全警消防”战略的有益之处
最大限度地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消防法》第五十三条指出“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明确了公安派出所的执法主体地位,为其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当前公安消防监督力量薄弱,“六小场所”、社区缺少消防监督而形成工作的“断层”的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门充分发挥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公安派出所则成为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的执行者,有利于公安派出所提高认识,转变原有的执法观念,自觉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的作用。
(二)“全警消防”战略下深圳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派出所消防监管的权限和范围不明确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派出所才能更好的履行其职责。目前,虽然深圳市对基层派出所作出了要求检查的规定,但是对于派出所消防监管的权限和内容的规定并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这就给派出所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2)部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
派出所多年以来的工作模式固化了专职消防民警的思维方式,大部分人员认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派出所全部工作中仅扮演“小配角”,造成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工作“向前 2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进”的足够思想动力。1998年《消防法》没有明确公安派出所在消防行政执法中的主体地位,公安派出所作出行政处罚必须由公安消防机构授权,其出具的法律文书必须加盖公安消防机构印章。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派出所的工作繁、工作量大,绝大部分民警对于消防监管工作不熟悉,业务知识也不够。公安消防机构也不能直接对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实施考核,因此,派出所只是把消防监督工作作为一种“副业”,开展消防监督检查走马观花,对发现隐患的单位实行简单的“提醒式”执法,往往使“六小场所”、社区的消防管理流于形式。
(3)业务会而不精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派出所的专职消防民警通过参加公安分局组织开展的消防业务培训,仅能掌握简单的消防业务知识,而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大部分专职消防民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方面, 派出所民警自身学习、钻研的时间无法得以充分保证;另一方面,外部的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形成,从而造成派出所的消防监管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影响工作的深入开展。
(4)人员变动频繁
个别派出所专职消防民警更换频繁,且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衔接上出现脱节现象,这一情况与《关于本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专职消防民警要保持相对稳定”有悖,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5)消防执法过程中对方法律的尊重不够
应该承认,当前派出所在消防执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个别权大于法、人左右法等不良现象,特别是有的消防监督员对消防法律法规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法有用就用,无用则置之一旁,或者重实体、轻程序,甚至执法犯法。
(6)从“全警消防”到“全民消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消防安全既是考量一座城市是否安全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所在。实行“消防分开”的“全警消防”可以使公安消防部门更切实地抓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监督管理,可以使公安派出所更好地做好辖区消防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全警消防”强调的仍然是各级公安机关的参与和发挥作用,而忽视了警民联动,忽视了人民群众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全警消防”战略下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1)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应针对派出所的消防监管权限和范围制定完整的实施细则,对派出所工作职责、管理的权限和范围、工作要求进行细化,一目了然,让民警知道哪些应该做,应该怎么做。从而更好地落实消防监管工作。
(2)加强派出所专职消防民警队伍建设
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繁杂而且专业,要求专职消防民警队伍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派出所要严格落实专职消防民警“专职专用”的要求,使专职消防民警在工作时间、业务技能上保证消防监管职责的落实。第二,定期对派出所专职消防民警队伍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开展专职民警岗前培训,为其在素质、业务上提供上岗的保证。第三,做好专职民警工作的衔接。对于需要调整的专职消防民警,派出所应及时备案并向消防支队通报,以便于其准确掌握专职民警的在岗情况。同时也要设立若干兼职消防民警,以及时补充岗位空缺。第四,保障专职消防民警的工作时间。在时间上要给与专职消防民警一定的保障,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其专门处理消防工作,既提高其工作效率,也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
(3)理顺派出所消防监管相关工作的关系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派出所的消防监管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派出所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派出所必须充分认识到消防监管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并理顺“基层派出所与消防支队”之间的关系,理顺“消防监管工作与治安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消防支队要主动加强与派出所在消防工作上的衔接,完善并简化派出所消防监管程序,并在业务、技能、管理程序和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派出所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落实消防监管工作,并主动争取消防支队的专业指导,积极提升消防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消防支队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工作制度,将各项消防业务工作与治安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将消防监管工作融入派出所的日常警务工作之中,成为基础性的工作。
(4)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工作
消防监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从简实用为原则,开展消防业务培训,特别是对消防基础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辅导要系统全面,使专兼职消防民警和社区民警做到会宣传、会检查、会执法、会管理、会组织。发挥派出所“身在基层、了解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更有效的实现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
(5)建立完善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考核机制
将消防监管工作纳入民警岗位履职考核的范围,可以调动民警从事消防监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民警的履职意识。因此,建立和完善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责任奖惩机制显得十分必要。派出所要要充分发挥考评机制的导向,杠杆作用,积极与公安局协调,将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情况纳入到对公安全年目标考核和等级评定的内容,建立派出所的消防管理目标机制。
(6)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就是法律至上,任何织、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至上原则,要求公安消防部门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受法律约束,不能随意曲解法律,也不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注重培养作为消防法律法规执行者的消防监督员忠诚执法的价值观,从培训上加以灌输,从工作上加以引导,从规范上加以制约,在全体消防监督员中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以法律为准则。
(7)以“全警消防”带动和促进“全民消防”
消防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消防工作更需要的是全民参与。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需要不断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宣传,鼓励公众举报火灾隐患,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社会效应,通过“全警消防”来带动和促进“全民消防”,使更多的老百姓自觉投身到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中来。
结语
消防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休戚相关,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消防工作的体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缺陷,现行的消防体制、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深圳市的消防体制改革为我们的消防体制改革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在充分肯定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改革后的消防工作机制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深圳市派出所的消防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建立完善消防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做好消防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文章编制
扣扣:一**一六五三九八二
[1]张德国.我国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科技资讯.2011,36 [2]张文山.消防改革的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4,5 [3]曲东光,孙媛媛.对改进消防执法工作的几点思考.东北电力大学学报[J].2007,24(5)[4]汪克.我国现有消防监管体制缺陷和思考.中国科技纵横[J].2010,24 [5]曾伟雄.我国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改革与战略[J].2006,6 [6]陆和健.分析房钱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学术论坛[J] [7]刘宪华,孙骏.“全警消防”战略下进一步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1,21(6)
[8]彭剑,刘应明,陈永海.浅析消防体制对城市消防规划编制的影响——以《深圳市消防规划》为例.城市规划学刊[J].2010,7
第二篇:从深圳看中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趋势
从深圳看中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趋势
摘要: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无独立法律地位与未建立垂直管理监管机制,再加上各地方具体情况与政府支持程度不同,未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卫生监督机构级别以及人员身份、待遇偏低。本文通过阐述,引发社会对根源性体制的思考,期望为决策层在卫生监督部门改革中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深圳;中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1953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先后成立,担负起公共卫生的绝大部分工作,公共卫生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卫生监督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56年以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取得一些发展,卫生监督的机构建设、人员素质、业务能力以及社会认同等均较大提升。但是卫生监督发展的速度仍比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得的社会效果与实际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卫生监督将来如何发展成为卫生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公共管理课题。
1.深圳卫生监督现状
1.1深圳市、区级卫生监督部门的数量、人员编制与行政级别
此外,截止到2009年12月9日,深圳市目前有南山、罗湖、福田、盐田、宝安以及龙岗共六个行政区,存在深圳市卫生监督所以及前面六个行政区的卫生监督所。其中深圳市卫生监督所的行政级别是正处级,宝安以及龙岗区卫生监督所的行政级别是副处级,南山、罗湖、福田、盐田区卫生监督所是正科级。人员编制除了盐田与龙岗区是全额事业编制以外,其余是公务员(行政事务)编制。
1.2深圳市两个派出机构的卫生监督机构情况
深圳市有光明新区、坪山新区两个派出机构。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目前均无区级卫生监督所,其中光明新区有光明、公明两个街道级卫生监督所,坪山新区有坪山、坑梓两个街道级卫生监督所,享受正科待遇,差额事业编制。
1.3管理层级与管理体制
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基本形成市、区两级的层级。在宝安与龙岗区还有街道一级的卫生监督机构,街道级卫生监督所是差额事业编制单位,同时履行监督与监测的义务。管理体制是地方管理为主,其中龙岗区街道一级的卫生监督机构是街道管辖,统筹“人、财、物”。而宝安区街道一级的卫生监督机构是“区管人,区与街道共同管财、物”。上下级的卫生监督所在“人、财、物”方面多无隶属关系,并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仅是业务指导关系。举例来说,深圳市卫生监督所对区级卫生监督所仅是业务指导关系。
1.4深圳市卫生监督的现有职责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式供水单位等进行监督,传染病的防控以及学校卫生的监督。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公共管理危机事件的调查处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同级政府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
1.5 深圳市卫生监督职责调整的历史与趋势
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变化历史:深圳市卫生局于2001年12月,向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移交无证行医;2004年6月7日,向市环境保护局移交放射工作单位;2004年9月1日,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移交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卫生监督职能;2007年3月1日,向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移交无证食品;但是,2009年3月出台的《2009年深圳市食品安全白皮书》已经明确无证食品监管重归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深圳市政府公告已经公布确认无证行医重归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随着深圳市大部制改革的推进,食品监管与应急也在短时间内(市政府原定2009年11月1日)向市场监管局移交。2009年10月,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委员会负责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食品综合协调功能。在2009年国家正式明确国家安监总局负责职业卫生监督职责后,深圳市职业卫生的监管尚无明确的移交时间表。
1.6 深圳市卫生监督的前景
在食品卫生监督向市场监管局移交后,昔日在行政领导看来最为重要的食品卫生与卫生监督部门几乎绝缘。如果职业卫生继续向安监部门或者安监的继承部门移交后,卫生监督面临重大调整。每次移交割走本来就紧缺的编制,但是职能的返还卫生行政部门又没有增加编制,举例南山区,无证行医与无证食品向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移交各割走2个编制共4个编制,但是职能的重归却没有增加相应的编制。卫生监督实质内容有萎缩、空心化趋向。假如立法部门取消公共场所行政许可,国家以及地方新医改方案提及医管中心(医管局)管辖医疗机构给,卫生监督部门的存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沉重课题。其实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2.目前中国卫生监督体制的特点以及弊端
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发展的制约因素其实也在全国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体现出来,深圳市卫生监督部门面临的体制内外部环境也是全国的一个真实写照。
2.1 中国卫生监督体制的特点
中国卫生监督体制以及地方卫生监督体制均无统一的建制,呈现出“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体制内部存在管理不顺、起步早、发展慢、技术性强以及团队发展缓慢等特点,外部存在政府投入不足、行政级别低、人员编制少、职能弱化以及社会认同低。卫生监督体制已经运作了近半个多世纪,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体制上根本的改革,体制内外部的矛盾将阻碍卫生监督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2.2 中国卫生监督体制的法律地位本质
在法律的视野中,是不存在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是以其他组
织方式存在为多见。卫生监督部门是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执法机构,对管理相对人的卫生行政执法中只能以卫生行政部门的名义实施,不是“权、职、责”的统一体。卫生行政部门从法律本质上与执法实践中看来都是卫生监督部门的领导与决策部门,这是卫生行政部门体制内部阻碍卫生监督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2.3 中国卫生监督体制的弊端根源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因为是依据被委托单位——卫生行政部门的职权与名义进行卫生行政执法,而没有严格按照“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来进行设置,导致出现公务员、参公依公、雇员、事业事务、企业等形式多样的编制,履行法定职责的有卫生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局)、医院、预防保健所等机构。同非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工商、税务、安监、质监等部门比可谓是五花八门。最直接原因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得不到中编办以及地方编办的全面支持,其次是卫生监督部门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3.解决中国卫生监督体制弊端的措施
3.1确定好组织目标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的组织目标为卫生监督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整合为卫生监督管理局,自上而下地实行改革,履行现有两个部门的所有的职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设置基本一样的卫生监督机构。改革的成败关键点需要战略性的决策而非单纯的战术性决策。因为根据公共管理“1——10——100”原则,改写错误的目标要浪费1元,进行过程有错误要要浪费10元,结果有错误修正要浪费100元。当然,短期内按照这种组织目标改革是比较激烈的,但是这种改革是根本、彻底的[1]。
3.2决策影响资源配置
决策与资源配置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该集中更大部分行政资源,大胆推出卫生监督机构改革的策略。目前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很难真正重点向公共卫生倾斜。公共卫生是指与社会公众健康利益直接相关或有着密切联系的一切卫生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及休闲娱乐等有关环境的质量及疾病的预防[2]。相对于医疗资源,公共卫生在资源配置比例上比较低,卫生行政部门单凭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并将长期受其困扰。从公共管理的主动性与管理效能的高效性来说,决策影响资源配置,但是卫生部门中却存在严的重资源配置影响决策现象。
3.3 建立垂直管理监管机制
目前卫生监督由于是地方管辖,不是专属管辖也不是垂直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卫生监督机构的“人、财、物”,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干预对日常卫生行政执法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技术性强的卫生监督机构经常卷入与卫生监督无很大关系的政绩工程,凸显不出卫生监督机构的应有作用,行政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进一步加速了卫生监督机构萎缩。卫生监督机构必须建立垂直管理监管机制,被赋予更加独立、更高的法律地位卫生监督,甚至是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才能从根本解决卫生监督的根源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查长江:《浅议深圳市卫生监督运行机制改革》,《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1月上半月刊第18卷。
[2] 广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广东省应急网,http://。
第三篇:入警心得体会(消防)
入警心得体会
入警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长达九个月的培训,正式工作的时间大概有四个月。回顾这一年多的历程,感慨颇深。
一、入伍以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在长达九个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基本的军事训练、业务训练、体能训练,接受了成为一名军人和警官所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个培训过程使我从思想到行动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尤其体现在对部队和消防事业的认同方面。从天津警官基地的入警培训,到沧州支队一中队的当兵锻炼,我对消防事业、消防官兵、消防生活有了深刻认识,我为消防部队中涌现出来的无数英雄模范和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官兵所感动。内心有一种信念越来越坚定,那就是:选择消防,无怨无悔,我愿为消防事业的发展,愿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奉献自己的所有。
按照组织的分配,我没有像其它战友一样下到基层中队去带兵、打仗,而是在支队机关从事秘书工作。说实话,这个岗位与我的专业和特长比较吻合,有利于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消防事业中更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感到很庆幸。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基层中队的苦辣酸甜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去品尝,出警战斗、部队管理等没有机会再去实践,好像少了一点什么。有人觉得机关好,有人觉得基层好,其
实各有利弊,就像张主任说的那样,把你放到什么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就是了,都是消防事业的一份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想,既然在机关工作,我就要把机关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做好,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自己工作做得出色就是最大的收获。
二、自身存的不足和存在的差距
如果是在基层中队工作的话,我想我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就跟其他的大学生干部一样,管理能力、指挥能力、业务素质比较欠缺。但结合机关工作来说,就是还不够专业、文字水平还不高、处理事情考虑还不够全面。我想,这些跟基层中队一样,都是需要实践去慢慢锻炼、积累经验的。我有信心在前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我最需要组织在学习培养方面做些什么?
无论是在培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短处但却无法克服,有的时候甚至不能发现,自以为做得还很好,这样对自己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因此,我觉得如果说组织要在我们的学习培养方面有所创新的话,那么更加重视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有过类似的活动,但是不够丰富,当时作为一名学员,其实对基层中队的生活很好奇,很想多了解一些东西,但是感觉途径不够多,也就是和自己区队的带队士官有一些交流,不够解渴。因为每个中队跟每个中队的环境不一样,官兵作风也不完全相同,管理方式、处事方法也大有学问。我认为,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跟士官、战士接触地再多一些,或者说当兵锻炼时能够创造环境使我们完全融入战士之中,那对我们的成长进步来说是最有用的。
至于工作以后,交流也同样很重要,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上,同样处在探索期和懵懂期,如果能够定期开展一些聚会座谈,互相之间交换心得体会,吸收较好的方法经验,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应该是非常有用的。
四、对入警培训的看法
具体到大学生入警前培训、入警培训、当兵锻炼、岗前任职培训的时间分配,我觉得总队今年的做法,将入境前适应性培训延长到两周的时间,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可以使大学生在投入部局警官基地的培训后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崭露头角。至于部局警官基地统一组织的入警培训,时间可适当压缩,以不超过三个月为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情绪,而由于培训离实践比较远,效果容易打折扣。当兵锻炼的时间相应可以延长,这段时间是我们充分了解官兵的心理,充分适应基层的生活的最佳时期,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很累、但是很充实,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了解了更多的事物。岗前任职培训时间可缩短,或者取消,这个我个人觉得作用不是很大,与警官基地的培训存在很多重复之处。
内容设置方面,整个培训过程,内容非常全面,比例也大体合理,调整的空间不大,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那么多陌生的知识,哪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只好面面俱到,难以有大幅度的侧重。
培训的方式方法和考核办法还比较科学,但我觉得标准应该再高一些,日常管理应该再严格一些。人无压力不上进,不能因为只是顾虑到安全因素而减低标准,这样永远学不到实实在在的本领。
总的来说,我的入警培训工作的建议是:理论少一些,实践多一些;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闭门造车少一些、相互交流多一些,这样应该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更好的效果。
(2009年地方入警大学生李兴)
第四篇: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
(1999年8月24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正 2009年9月24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市、区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消防投入,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 消防工作由市公安机关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消防工作。
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本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居民委员会应当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协助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并就防火安全公约的执行情况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报告。
第六条 每年11月9日为深圳消防日。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七条 市、区政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消防法律、法规;
(二)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重大问题;
(三)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消防意识;
(四)建立处置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统一领导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五)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六)定期听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汇报;
(七)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落实消防安全、安全生产责任;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消防规划和消防安全方针政策,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二)定期对消防安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通报情况;
(三)督促重要部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本部门、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
(四)组织开展重大火灾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五)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执法检查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六)审定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单;
(七)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由主管消防工作的副市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消防安全委员会会议由主管副市长召集。
第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二)参与编制消防规划;
(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指导消防演练;
(四)对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执勤、训练、救援、管理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五)依法实施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备案、抽查以及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六)拟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单,经消防安全委员会审定后,由公安机关报本级政府备案;
(七)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八)负责或者参与火灾事故调查;
(九)组织灭火救援并依照国家规定参加其他应急救援工作;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街道办事处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居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公约;
(二)定期对本辖区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三)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管理、培训消防安全大使;
(四)督促、协助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
(五)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
(六)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七)区政府交办的其他消防工作。
街道办事处可以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本辖区消防工作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报区政府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履行下列职责:
(一)督促检查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二)按照本条例规定对消防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或者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处;
(三)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
(四)按照职责范围对举报、投诉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五)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公安机关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市、区政府规划和国土、交通运输、文体旅游、住房和建设、安全生产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一般火灾隐患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对发现的严重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第十三条 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并保存五年以上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五)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重点防火标志,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发现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立即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六)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消防演练;
(七)保障消防安全管理经费;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责任。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单位应当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和落实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具体工作。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接受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第十四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城中村、旧工业区以及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区域的管理单位,除履行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根据本单位消防安全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确定一名消防安全主任,组织实施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二)建立防火档案;
(三)开展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实行职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本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七)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本单位消防设施配备、维护情况,防火巡查情况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具体办法由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范围内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二)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发现消防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
(三)保障公共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四)管理、维护物业区域内的公共消防设施,保障消防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五)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非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对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但与物业业主另有约定的除外。
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物业业主之间、物业业主与使用人之间应当签订社区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履行相关义务。
第十六条 出租人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出租的建筑物符合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承担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
(二)监督承租人不得擅自改变出租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
(三)监督承租人安全使用出租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发现存在火灾隐患的,及时整改或者督促承租人整改;发现承租人有消防违法行为的,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
第十七条 承租人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不得租赁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出租条件的建筑物,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租赁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
(二)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结构;
(三)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消除或者通知出租人进行整改。
出租人和承租人发现另一方有不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或者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且拒不改正的,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解除租赁合同。
第十八条 娱乐场所经营者除履行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经营场所的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二)营业时必须确保经营场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得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三)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培训全体员工掌握报告火警、使用灭火器材、疏散人员等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
(四)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五)不得在经营场所内存放、使用烟花、爆竹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危险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九条 公共交通经营者除履行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
(二)定期对车辆的车门手动开关、灭火器、安全逃生锤等应急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三)定期对车辆电气线路进行检测,避免电气线路发热过度导致自燃;
(四)定期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知识、逃生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司乘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车上安全设施、保护乘客安全疏散的能力;
(五)公共交通车辆发生火灾危险时,司乘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乘客疏散。
禁止消防安全设施配备不全的公共交通车辆上路载客。禁止在公共交通车辆上非法携带、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第二十条 单位、个人可以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章 火灾预防
第二十一条 市规划和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制订本市消防规划,并依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消防规划应当包含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监控网络、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战勤保障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依法需要审核验收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审核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
建设工程符合依法许可的消防设计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予以验收合格。
第二十三条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配备标准,需要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的,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提出整改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影响公共安全需要搬迁的,市、区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中村既有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制定相应的具体消防技术规范。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城中村、旧工业区、老城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需要改造公共消防设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
第二十五条 根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规定,可以确认产权或者临时使用的既有建筑物,依法应当办理而未办理消防备案或者审核验收手续的,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后,由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照建筑物建造时的消防技术标准或者市政府制定的具体消防技术规范就现状进行消防安全评价,取得消防安全合格意见后,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前款规定的既有建筑物不符合市政府制定的具体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责令建筑物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无法整改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发出限制使用令,限制其使用功能。
设置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建筑物内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应当依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
第二十六条 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区、街道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落实检查责任,开展消防演练。辖区内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及相关单位应当参加或者予以配合。
第二十七条 属于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消防安全评价,并出具消防安全评价报告,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二十八条 消防自动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消防自动控制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纳入职业技能鉴定范围。
第二十九条 娱乐场所、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就下列消防安全事项向社会作出承诺,并将承诺书张贴或者悬挂在场所出入口的显著位置:
(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
(二)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三)装修、装饰材料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四)发生火灾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组织、引导疏散。
鼓励前款规定的单位就其他消防安全事项向社会作出承诺。
第三十条 禁止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和疏散通道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第三十二条 鼓励、引导娱乐场所、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从事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第四章 消防宣传教育
第三十三条 市、区政府及其规划和国土、交通运输、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体旅游、安全生产、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结合本行业工作特点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纳入相关工作考核内容。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每年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每年安排工作人员到全市中小学讲授消防安全课,每所学校每年至少讲授一次。
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消防宣传开放站和消防安全示范点,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十五条 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并纳入工作考核范围。
第三十六条 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企业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培训内容。
第三十七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本单位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培训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国家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未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下列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或者应急疏散演练:
(一)国家机关对外办公场所;
(二)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
(三)市政府规定的其他人员密集场所。
前款所列单位组织消防演练的,应当提前三个工作日告知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关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需要给予指导。
第三十九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一)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二)在开学初、寒假或者暑假前、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
(三)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四)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宣传开放站参观体验;
(五)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六)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知识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采取适合幼儿特点的方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指导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学。
第四十条 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利用场所内的广播、视频设备、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第四十一条 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按照有关规定安排一定时段或者一定版面免费刊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的消防公益广告。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第四十二条 建立消防安全大使制度。消防安全大使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导下开展下列活动:
(一)向公众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二)举报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
(三)就本市消防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凡年满14周岁、在本市居住的人员,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可以成为消防安全大使,由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市义工联合会联合颁发证书。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每年对消防安全大使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其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消防安全大使对本市消防安全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市义工联合会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消防安全大使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市义工联合会另行制定。
第五章 消防组织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第四十三条 市、区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并将其纳入防灾减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政府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二)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三)参与火灾扑救及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
第四十四条 除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以外,城中村、旧工业区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第四十五条 市、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队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十六条 鼓励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的组建单位为消防队员购买因执行职务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四十七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并监督落实;
(二)督促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三)组织开展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
(四)向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定期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任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安全主任可以兼任消防安全主任。
第四十八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从事消防设施、产品维护和检测,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检测,消防安全评价,消防技术咨询和培训,火灾损失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
前款所涉及的业务材料,应当保存两年以上;对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材料,应当长期保存。
第六章 灭火救援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需要调动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
火灾发生地的区政府应当对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的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所发生的物资损耗给予补偿;对相关人员工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对火灾扑救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
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队员参加火灾扑救工作时,与公安消防队员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时,应当根据掌握的情况和现场需要,启动相应的灭火救援预案,合理调派灭火救援力量。
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其他部门协助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扑救有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时,应当及时向市、区政府报告现场情况和处置结果。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警或者应急救援报警后,应当指令就近的消防队赶赴现场处理,接到指令的消防队应当在一分钟内登车出动,赶赴现场。
消防队到达火灾事故或者应急救援现场后,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救助遇险人员,扑救火灾,搜索现场,排除险情。
公安消防队出警后到达现场的时间要求由市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作出承诺,并每年公布上实际执行情况。
第五十三条 灭火救援工作结束后,实施灭火救援的公安消防队应当及时制作接警出动报告和火灾扑救经过报告。
第五十四条 消防车辆在执行扑救火灾任务或者其他应急救援任务的过程中,对占用消防车道的车辆或者其他障碍物,情况紧急时,可以实施强制让道或者拆除。消防车辆所属的消防队应当书面告知受损车辆或者障碍物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
第五十五条 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市、区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或者责成相关单位和个人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第七章 火灾事故调查
第五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火灾原因和统计火灾损失。
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第五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认火灾发生后,应当立即指派火灾调查人员开展火灾调查工作。
第五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移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一)有放火嫌疑的,移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
(二)车辆在道路上发生火灾事故的,移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三)因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火灾事故的,移送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
(四)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事故的,由市、区政府组织或指定有关部门调查;
(五)电力设备、设施因故障引起自身燃烧未蔓延至其他物品的,移送电力主管部门;
(六)发生燃气火灾事故的,移送住房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第五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划定现场封闭范围,并可以进入现场及场所进行勘验和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向火灾发生知情人询问情况,调取资料,扣押物品;有权向有关机关、组织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火灾事故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
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包含火灾事故基本情况和起火原因,并列明相关证据。
第六十一条 火灾事故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定的火灾原因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他有关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
复核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不予受理:
(一)非当事人提出的;
(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
(三)已经复核并作出复核结论的;
(四)按照有关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复核申请以一次为限。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并在七日内送达申请人、其他有关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
第六十二条 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委托的代理人在不妨碍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的情况下,可以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核查,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十三条 火灾发生后,有关单位、个人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保护火灾现场。
火灾事故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申请复核的,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保护火灾现场,直至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解除保护现场通知书时为止。
认为火灾有放火嫌疑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六十四条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就火灾事故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市政府。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建立执法责任制。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可以进入现场,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第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名,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和经市、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签发的检查令。
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记载消防监督检查情况,并由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者陪同人员签名确认;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或者陪同人员拒不签名的,应当在消防监督检查记录中注明。
第六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并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消防安全需要,按照规定组织监督抽查;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接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受理、登记,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实地核查:
(一)对举报或者投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当在接到举报、投诉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举报、投诉本款第一项以外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
第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建筑物、场所建造或者改造时的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对建筑物或者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建筑物、场所符合建造或者改造时的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但按照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存在火灾隐患确实需要改正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安全改正建议书;对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七十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应当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者严重堵塞,已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
(二)建筑消防设施严重损坏,不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四)公众聚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五)其他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
临时查封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逾期未消除火灾隐患的,责令该场所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
第七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临时查封决定和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并执行后,应当于二十四小时内将临时查封决定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抄送辖区公安派出所,由辖区公安派出所对临时查封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辖区公安派出所发现擅自启用、擅自施工、擅自开业的,应当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
临时查封和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意见,并由公安机关报请本级政府依法决定。本级政府组织公安机关等部门实施。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违法通知书、责令改正通知书、消防安全改正建议书、火灾事故认定书、火灾事故认定复核不予受理通知书、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结论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依法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无法接收或者拒不接收的,可以送交其成年近亲属;受送达人为单位的,可以送交其他负责人或者该单位现场工作人员。
按照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仍无法送达的,可以依法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或者公告送达。
第七十三条 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所属的消防大队可以履行区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消防监督职责。
第七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被处罚单位拒不执行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出具协助执行函,要求电力、燃气、供水经营单位对被处罚单位停止供电、供气、供水服务。
第七十五条 建立政府部门消防安全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有消防违法行为的场所作出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作出撤销原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发出限制使用令后,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将处理结果抄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处理结果之日起十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七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通过互联网或者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存在严重消防违法行为的单位及其整改情况。
单位或者个人存在严重消防违法行为,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且逾期不改正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知有关机构将该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信息录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按照前款规定录入信用征信系统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承接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参加政府采购;不得享受本市有关优惠政策,已经享有优惠政策的,应当予以终止。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受理其在经营方面的评优评先申请,不得授予其荣誉称号。
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每年将消防工作年报、重大火灾事故专项报告、专项监督检查报告等消防工作资料和消防行政执法依据及法律文书标准文本向社会公布。
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牟取利益;
(二)指定或者推荐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三)利用职务关系从事与消防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干扰消防执法活动;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
第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举报人。
第八十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聘请消防社会监督员,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
消防社会监督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灭火、救援的出警时间进行统计和测评,并及时反馈给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二)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况进行监督。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消防设计审查机构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施工、监理、验收、备案或者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抽查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投入使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建设单位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千元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
第八十二条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或者营业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 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装修装饰材料的,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 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以警告;不能立即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第八十五条 建筑物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出的限制使用令的功能使用建筑物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六条 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八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责任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消防安全责任人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公布实施的;
(二)未按照规定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重点防火标志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的;
(四)公共交通经营者未按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
(五)未按照规定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消防演练的。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前款行为之一的,按照本条例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八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责任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消防安全责任人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主任,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
(二)未建立防火档案的;
(三)未开展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的;
(四)未实行职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五)未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本单位的专职消防队的;
(六)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
(七)未按照规定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本单位消防设施配备、维护情况、防火巡查情况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第八十九条 物业业主、使用人、负有消防安全责任的物业服务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的;
(二)未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
(三)未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消防演练的。
第九十条 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万元罚款。
第九十一条 在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接到报警一分钟内,未下达警情处置命令的;
(二)不服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出的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命令,致使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延时或失败的;
(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挥调度和灭火救援人员不执行命令或者未按规定执行命令,影响扑救火灾和应急救援行动的;
(四)执行扑救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任务的人员现场处置严重失当,导致事故损失扩大和人员伤亡增加的;
(五)执行扑救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任务的人员故意破坏火灾和灾害事故现场的;
(六)未按照规定报送灭火救援信息的;
(七)未按照规定制作灭火救援档案的;
(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未履行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职责、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
第九十二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决定和执行。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需要传唤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人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公安派出所根据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对消防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按照下列权限行使本条例规定的处罚:
(一)对单位或者个人处警告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作出对单位或者个人处罚款、责令停止施工、责令停止使用、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当事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案件移送至市、区公安机关决定。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九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审核合格、消防验收合格、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
(二)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的;
(六)对举报、投诉或者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未调查处理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九十五条 发生火灾或者发现有重大火灾隐患的,有关单位应当核查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出处理;需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九十六条 市、区政府及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够成犯罪的,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七条 拒绝、阻碍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对执行职务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进行围攻、打骂、侮辱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九十八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单位,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一定规模的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组织。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经消防安全委员会审定、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三)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下列情形:
1.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2.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3.消防产品和装修、装饰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4.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5.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6.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7.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
重大火灾隐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认定。
(四)城中村含城市待建区域内的旧村,是指本市城市化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及继受单位保留使用的非农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内的建成区域。
第九十九条 本条例规定市政府或者市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者具体规定的,市政府或者市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制定。
本条例规定罚款处罚的,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定具体处罚办法,与本条例同时施行。
第一百条 本条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建立“全警消防”工作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全警消防”工作机制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警消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消防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以稳控火灾形势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中心,不断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手段,进一步整合公安内部警力资源,优化警力配臵,形成“全警”协抓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全警消防”助推“全民消防”,提高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为建设“四个襄阳”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消防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完善“全警消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工作联席会议、经费保障、评先评优等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定期分析、研判、点评、通报等制度,保障工作顺利运行。建立全警集中培训、业务部门分类培训、各派出所消防监督业务普训三级消防培训机制,进一步激发民警参与消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督导考核,真正把压力分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推动各警种结合职责任务,将消防监督检查纳入日常监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警种联动、联勤、联防,形成“统一调度、联勤联动、专岗专警、绩效管理”全警消防工作机制。
三、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以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夏先禄任组长,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伍华钢任副组长,局领导杨建强、王文忠、罗学国、樊信炳、何俊虎、梁军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消防支队设办公室,罗学国兼任办公室主任,消防支队政委龚大志任副主任。指挥中心、政治部、督察大队、消防支队、治安支队、刑警支队、交警支队、巡警支队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收集、报送本单位工作情况,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全警消防”主要落实好“五个三”的制度:一是“三会”制度。即:派出所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消防形势分析会、每周召开一次消防工作晨会。二是“三帐”制度。即:企业基础台帐、检查处罚台帐、隐患整改台帐;三是“三查”制度。即:专项排查、日常排查、整改复查;四是“三联”制度。即:队所联勤、警种联勤、镇所联勤;五是“三考”制度。即:月考排名、季度考核、半年考试。
(二)明确职责分工。在全警消防联席会议框架下,政治部门负责将消防工作纳入各级公安局机关综合考评和民警晋职晋衔、新录用民警培训内容;指挥中心负责牵头有关单位加强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调研协调、督办各警种在灭火救援中的应急联动工作;警务督察部门负责牵头加强全警消防工作的日常检查督察;治安部门负责将消防安全列入管辖行业场所日常治安检查的必查内容和全市保安队伍培训的必培范畴,以协调解决消防问题严重的场所,问题复杂的场所,完成突击性整治任务为重点,加强“十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刑侦部门负责参与做好亡人、有放火嫌疑等火灾的调查处理工作;巡警部门的相关巡逻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火灾发生单位,协助参与火灾扑救,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交警部门负责加强交通运输车辆查控和灭火救援交通保畅工作;消防部门负责重点单位消防监督检查和一般单位消防监督抽查,并对其他警种和公安派出所消防业务进行指导;法制部门负责配合做好本市消防法规、规章的修订完善和全警消防执法质量检查考核工作;保安公司负责开展针对居民小区楼道堆物、私家车挤占应急通道等行为的消防安全警示,协助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三)实行网格管理。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街道、乡镇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协调推动各街道、乡镇整合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加快建立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站,逐级实化“网格”,将消防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社会单位,实行群防群治机制。
(四)建立分色预警。消防部门每月对存在火灾隐患尚未整改的社会单位进行梳理统计,提醒相关派出所及时对涉及单位进行复查,督促指导相关单位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根据辖区消防隐患及火灾形势,归类分析成因,查找消防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定期发布预警提示,明确工作重点,提出针对性强的防范对策,并抄告相关部门,按照每个责任区民警不少于20家的要求负责监管,每季度所有对象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由责任区民警排摸录入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对红色预警单位责任区民警每月至少抽查一次;黄色预警单位每半年至少抽查一次;蓝色预警单位每年至少抽查一次。
(五)优化宣传网络。公安派出所定期交流、沟通辖区内消防安全宣传情况,策划宣传项目,充分运用各方宣传平台和渠道,构建消防安全宣传网络。定期提供的典型案例和安全防火知识点,每月以“工作提示”的形式向社会单位发布,并组织、指导社会单位广泛宣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等加强公众消防安全宣传,鼓励公众举报火灾隐患,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和群众性消防演练,提高群众自查自纠自防的能力。
(六)建立警务联动保障。合理配臵岗位,实现消防专职专管工作格局。民警数达到10人以上的派出所要配臵专职消防民警,少于10人的要确定消防专干。消防专项整治行动中,消防部门要将派出所专职民警编入检查小组,让派出所专职消防民警全面参与监督执法过程,对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专职民警消防执法监督能力。治安、消防要联合制发“全警消防”示范派出所建设标准,明确经费保障、办公场所、人员配备、警种职责、工作模式等标准,深入推进“全警消防”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七)固化工作方法。各级公安机关成立由局长牵头,指挥中心、政工、警务督察、治安、刑侦、巡警、交警、消防、法制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警消防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全体工作会议,抓好组织、协调、指导、培训、督办等工作,研究重大节假日、火灾多发季节以及各项消防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联合督察暗访,表彰奖励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警务督察、消防部门根据每年的工作部署、重点任务等情况,制定督导检查工作方案,把督导检查贯穿于工作任务落实过程始终,对消防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填发《督察通知书》,并定期编发通报。对领导批示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消防安全问题做到一案一督。
(八)细化目标考核。出台消防执法量化目标排名,将消防执法工作与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评挂钩,实行奖惩机制。明确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以及责任区民警开展消防监督工作量化标准,并加强考核;各公安机关对各派出所考核消防工作权重原则上不少于5%。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对消防监督工作成绩显著的10个公安派出所、20名消防民警、30名责任区民警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依法依规倒查问责。强化考核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派出所消防执法责任倒查追责制度,以考核促进工作,以问责规范行为,不断提升派出所消防监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