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生活,从消防做起
幸福生活,从消防安全做起
“嘀呜、嘀呜„„”听,那是什么声音?不错,那是消防警声。它每响一声就代表厄运的手离受害者越来越近了„„
到底是什么,让无数家庭家破人亡、人财两空呢?是火。火是什么?火是一盏灯,它可以为人们照明;火是一位厨师,它可以烹饪出可口无比的食物„„火是无私的,它为人们牺牲自己,创造奇迹。但是,如果人们不好好的使用火,那么,火将会是可怕的恶魔,它将会无情的吞噬人们千辛万苦建立的一切,例如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圆”就是因为烈火顷刻化成一片灰烬;同时也包括我们的生命,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2000多人,伤3000—4000人,它使多少人的心灵蒙上了如炭一般焦黑的阴影。
当然了,想要火成为我们身边善良美丽的天使,而不是邪恶可怕的恶魔的话,我们就要好好使用火,提高消防意识,保证生活安全。
有一个成语叫“玩火自焚”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玩火,要不然就会烧到自己。为了不要让火灾发生,我们应该多了解消防知识,学习消防知识,听取消防教育、宣传消防知识,要注意生活的每个小细节,凡事都要小心谨慎,做到懂消防、知消防、了解消防。为了更好地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我们一定要熟知并记住以下经常会用到的消防知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一、最为大家熟悉的火警求救电话——119。一旦你发现火情,请先拨打119。通话时一定要留下火灾详细地址、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
二、当家里发生火灾生后,在消防队员还未到来时一定要采取自救的方法:如果已被火困在屋内,就先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再打开窗户向别人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一定要大,最好是用盆子或是铁相互碰撞发出的响声来告诉街坊邻居。
三、夏季来临时,尤其是夜晚,人们常常会用一些烟火驱赶蚊虫,这时我们就要格外注意防火安全了,不然就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引发火灾。
四、燃放烟花爆竹要讲文明,不要对着行人、阳台、加油站,以免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不要燃放拉炮、钻天猴、地老鼠及其它容易引起火灾的烟花爆竹。
五、不得将灯泡挂在木质的家具、门、柜或硬纸板上,也不得将灯泡嵌在天花板或顶棚里。
六、要经常检查电器电路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换老化的电器。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的宝贵,又是那么的脆弱。懂得一些消防知识可能会让你的生命更快乐,更幸福,更美好!
鹤庆县云鹤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
169班
李泠钰 指导教师
杨玉梅
第二篇:从领导干部做起
从领导干部做起 军委领导最近指出,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一定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都是改进作风的重要切入点,其中第一位的是从领导干部做起。
从领导干部做起,是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发扬光大,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与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密不可分。“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凡是风气好、士气高的单位,必有一个作风正的领导集体;凡是问题多、作风差的单位,往往就差在领导干部身上。领导好大喜功,下面就急功近利;领导热衷形式主义,下面就做表面文章。所谓“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风就是形象。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具有权力因素无法替代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等于立起一个标杆,树起一面旗帜,可以倡导一种精神,弘扬一种风气。领导干部光说不做,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结果就会“台上你说,台下说你”,怎能让人信服?领导干部是要教育别人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领导干部只有率先转变作风,才能肩负起教育群众的重任。对领导干部来说,现在缺少的不是慷慨激昂的议论,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有人说,目前群众中存在一种“信任危机”。其实这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对极少数领导干部的不信任。何以不信任?就是因为他们知与行、说与做不一致。我们常讲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具体到作风建设上,领导干部的带就是最有力的抓。
从领导干部做起,关键是从主要领导做起。强调这一点,不仅因为主要领导是本单位作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而且因为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忽视这个问题。一讲改进作风,不是议论上面如何如何,就是指责下面怎么不好,惟独把自己画在圈外。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抓好作风建设?实践证明,千难万难,从领导干部做起就不难。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用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才有可靠保证。
第三篇:从细节做起
从细节做起
密斯•凡•德罗是 20 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
句最简练的话来描述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
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有时,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
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则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很多人也许会觉
得细节并不重要,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是不会毁了大局的。但事实正好相反。
例如一台巨大的机器,即便是一颗镙丝松了,也可能会使整台机器报废。
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细节。
一件事,都是由许多个细节构成的,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马虎
不得。试想,中国的飞机、航天飞船哪样不是有成千上万的细节组成的。
这么多的细节构成了一件大物体,但只要其中的某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便有粉身碎骨的可能性。所以说,万事都要认真,慎重其事。如果一个人
连小小的细节都处理不好,那他一定不会成为大气候的。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
平凡。”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这样说。细节能够创造人生,也能毁灭人
生,只有注重细节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如你在登山时,阻挡你的可能并不是高耸入云的大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细沙。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比如对待诸如考勤等“小事”敷衍了事,只求“差不多”就行了,其行为
看似对工作未有大碍,实际上隐患正在形成、风险正在累积,说不准何时
“小事”就变成了大事、变成了坏事。如果我们能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严格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大家不愿看见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们应该把做好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非负担,要认真对待、注重细节,不能有半点马虎及虚假;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完美,而不是做五成、六成就可以了,应该以更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大事,把小事干好了才能造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工程管理部苏楠
第四篇:从基层做起
从基层做起
梧塘镇陈琳琳
2011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有三大变化:一是招录计划中85%以上的职位需要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相较于2010年提高了15%;二是不再对大学生“村官”加分,而是拿出计划定向考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三是试点招录工人、农民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可以预见,公务员选拔录用方式的这一调整,将有效地促使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广袤的基层一线工作中去,充实基层人才储备,带来新鲜的活力与血液。
从基层做起,真正的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不断磨砺,不断进步,这不正是国家和党的事业发展的真正需求吗?不更是浮躁的年轻干部需要锻炼的时期吗?
从基层做起,让年轻的新一代亲身实践,不断磨练。接触农村最错综复杂的群众关系,只有从基层摸打滚爬过,才能真正体会到农村工作的繁杂,只有真正的接触广大人民群众,为民办实事,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
从基层做起,才能真正的迅速就业,迅速提高.,才能真正的锻炼一个人的品德,亲身经历农村的苦与静,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智,使之快速成熟。要沉的下去,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幸福生活从这里起航
幸福生活从这里起航
——湖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述
当春风拂面而来时,“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生态意境正在太湖南岸呈现:一栋栋崭新而别有风味的农民新居,一处处漂亮精致的居民小区,一个个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城与乡,融合共进的景致成为湖州一道靓丽风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湖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摆上重中之重的位臵。
湖州市校合作共建新农村、美丽乡村创建星火燎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项目”的“组合拳”下,湖州城乡面貌快速提升、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居民收入协调稳增。
数据显示,2011年,湖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7288元提高到15381元,年增13.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005年的2.11∶1缩减为1.91∶1,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湖州市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最安全、最和谐的城市之一。
加大政策扶持发挥主导作用
近年来,湖州市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思路,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制定出台了《湖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
一体化实施纲要》、《湖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因地制宜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
在政策扶持和财力投入上,湖州市加大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加快培育中心镇的若干建议》等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稳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比例,形成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步增长机制。2011年,公共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55.96亿元,同比增长22.24%;全湖州市金融机构新增涉农贷款161.9亿元,累计余额达862.6亿元,同比增长24.87%,高于全湖州市各项贷款增幅7.7个百分点。
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等示范带动活动的同时,湖州市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发挥优势,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如电力部门投资4亿多元用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公安系统构建“三好六有”农村警务新模式;团湖州市委、湖州市妇联分别开展“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和“新农村、新女性、新家园”、“美化庭院行动”等活动……这些举措,都为湖州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贡献。
开展合作共建凝聚各方力量
一走进煤山镇新民村,这里的山青水秀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村口长长的公园带里,绿化修剪整齐,这几天春光明媚,闲暇的村民边在健身设施上锻炼身体边惬意地聊着天,圆桌上几位大爷下着象棋,身边错落有致的是花园式的小别墅……说起新民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都说,离不开“村企共建”的发展新模式。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湖州市建立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抓好湖州市校合作共建、军民共建、省部联建和村企共建四大共建模式,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截至目前,浙江大学(长兴)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9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仅与浙大累计合作项目就达738项,涌现出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重大项目,促进了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全湖州市共有2080家企业参与结对,行政村村企结对实现全覆盖,以产业带动、直接参与、合作开发、公益捐款等多种形式开展共建,美欣达集团、大港集团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已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结对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突出重点要点实施八大工程
透过亭台楼阁,眼前的一池清水倒映着白墙黑瓦、绿树红亭、蓝天白云……居住在南浔区双林镇曹桥村的村民感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那个时候,塘里垃圾随意倒,水是臭的,村民能避开就避开。现如今,通过整修,有了大变样。村民都说,以前他们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倒觉得自己家里也不错。
近年来,湖州市实施村镇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和城乡综合改革“八大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成效。共确定重点建设中心镇18个、中心村144个,建成100个以上“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配套、服务完备、生态良好”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截至目前,全湖州市新农村建设各项大的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县域村庄分布规划修编完善已完成,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 18个中心镇正在加快建设,创建实际美丽乡村237个,累计创建湖州市级以上全面小康示范村262个。
此外,湖州市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延伸,加快构建农村就业、养老等五大保障体系。现如今,全湖州市等级公路、城乡公交、有线电视、电信宽带通村率均达100%,累计完成农房改造建设14.1万户,“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实施,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村覆盖率达到100%,95.7%的行政村推行生活污水处理。全湖州市60周岁以上无养老保障的城乡居民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乡镇社区服务中心56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77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