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视域中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为例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为例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1-11 9:37:17 点击: 11 摘要: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根。当前,尽管我们的申遗工作已经积极展开,传承活动正在蓬勃进行,研发力度空前提升,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文化遗产流失严重、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经济贡献率较低和基层重视程度不高等现象。
关键词: 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乐亭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内涵所在和有效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非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之上,农民是它创作的主体,乡土是它创作的空间,民俗文化则构成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先决条件。
过去的民俗学家总是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完全割裂开来,认为民俗文化即完全历史的文化,与现代社会有着楚河汉界之分。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和列维的研究成果逐渐改变了人们将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观念,使人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 传统社会不外是现代社会的连续体,无过去即无现在,无现在即未来去。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产物,是当地人民群众性格气质、娱乐生活和审美观念的集中写照,它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现代人的血液和生活流程中。这正如吉国秀博士所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不是现代社会的过去现象,而是现代社会成功的先决条件。”[1]这种先决条件不仅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而且既涵盖了序化的规矩,又囊括了非序化的规矩等等。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2]。生活在滦河流域的乐亭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缔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乐亭“三枝花”、呔商文化等等。尽管岁月流长,时过境迁,但是,乐__________亭先民们积淀的那种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却仍在哺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乐亭人开拓创新,继往开来。
(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胡锦涛强调一个国家的强盛与繁荣,离不开文化的昌旺和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复兴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真可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悠悠古韵,生机勃勃,每逢佳节,由农民自导自演的乐亭皮影戏、敲大鼓、扭秧歌、唱莲花落、登高跷、舞狮子、赛旱船、耍龙灯等习俗的演出活动,都会吸引上千名观众,其中不少青年小伙子、小姑娘还成了他们的知音和粉丝,这真叫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乐亭,那幅“酬神三宿影,待客一壶茶”,“邻村鼓声相闻,路不绝人”[3]的场景历历在目。第二,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 建设是新时期我党占领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乐亭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对于激发当代乐亭人民的爱国情怀,规范当代乐亭人民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升当代乐亭人民的生活质量,维系乡村社会的和谐,至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可见,建设“乡风文明” 离不开对优秀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三,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助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先知先觉的乐亭人秉承道家学派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思想和儒家派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积极创建了生态和谐的赵蔡庄村文化,实现循环发展、生态和谐、人居幸福的理念具体化,它为我国农村实现自然、社会和人协调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还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民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宝贵财富,它为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间接的经济支撑。民俗文化是一张无形的名片,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海内外展示着它迷人的人文情怀和质朴的乡土民情。正所谓“文化搭台,经__济唱戏”,与时俱进的乐亭人民正在集全县之智慧,竭力打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乐亭形象。“有了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乐亭人的努力,引起无数了企业家的关注,许多大公司、大企业纷纷落户乐亭,如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等等。乐亭经济的腾飞,为进一步繁荣新农村文化提供了重要经济支撑,同时也为现实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可见,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不失为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二,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并非是要求全国上下一盘棋,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掘本土所固有的优秀民俗文化。因此,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成为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最佳途径。乐亭人民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批极具文化特色的村镇,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的参观旅游团,繁荣了第三产业。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力度,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现状分析如下。
(一)申遗工作积极展开,但文化遗产流失严重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截止2010年底,我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已多达34项,居世界第一。同时国内也积极组织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亭作为文化大县也正在积极组织申遗工作,其中两项即乐亭地秧歌和乐亭大鼓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项即乐亭皮影、刘美烧鸡和牛角雕刻等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项即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个项目即乐亭大鼓、乐亭皮影戏、乐亭地秧歌、乐亭民歌、吊桥缸炉烧饼、罗锅子香油等已经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保护力度不够,文_______化遗产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其流失的内容之多,时间之快,远远超出了我想象。从乐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看,虽然许多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遗产录”,但是与未列入“遗产录”的名单相比,可谓是“挂一漏万”,这些未列入名单的“遗产录”有珍贵实物和资料,有传统的技艺,还有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等等,要么已经遭到毁弃,要么正在被毁弃,要么已经濒临消亡,要么正在消亡,亟待抢救与挖掘。
(二)传承活动蓬勃进行,但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为了更多的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自己,关注自己,进一步展示自己的魅力所在,各地市加强了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活动蓬勃展开。
乘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东风,乐亭人民积极传承自己的民俗文化。其主要活动有:
第一,除了在传统节日和各大旅游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还踊跃参加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举办的各种民俗文化节的演出活动,并且常常远赴港澳台以及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演出。第二,在乡村积极举办民间艺术大师和传承人的评选活动,并广招门徒,加大培训力度。如自2011年起,乐亭县政府开始定期举办乐亭大鼓、皮影等培训。第三,成立了民间文化项目的传承保护协会。如“夕阳红秧歌队”“夕阳红艺术团”“日月星艺术团”“连心桥艺术团”“乡音艺术团”和“流河镇老年文体协会”等50个多个民间组织。第四,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自2011年以来,乐亭电视台开辟了皮影、大鼓等民俗文化的专题。
虽然各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力度空前加大,但是,就整体而言,辐射范围仍然较小,影响力度不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以乐亭大鼓为例,尽管乐亭大鼓已经被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就唐山市以外的人来说,很少人了解乐亭大鼓,甚至许多人都从来没有听说过亭大鼓是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是文化的传承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还必须广泛发动的民间的力量,使人人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使人人成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其三是现代的民俗文化作品更多的是追求的艺术效果,符合“阳春白雪”的口味,而它们没有更多地从现代鲜活的乡村生活中剪去素材,离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过远。如乐亭大鼓演奏的题材还多数来自于史料,像《青云剑》《五凤朝阳刀》《八卦雌雄剑》《南京要案》和《大刀飞龙》等等,关于现代新农村文化风俗题材的演奏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三)研发力度空前提升,但经济贡献率较低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是其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助手,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腾飞和文化发展插上了翅膀,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和后劲。因此,各地纷纷加强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乐亭县当然不会例外,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组织领导班子和专家编辑出版和发行相关民俗刊物、拍摄专题片和纪实片。如政府曾先后7次组织专家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三省对呔商后裔、研究学者和知情人士进行了实际调研,并在查阅了呔商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著成了35万字的《呔商之路》,同时以此为蓝本拍摄了同名六集专题片,预计在2012年央视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第二,建设呔商博物馆,组建民俗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支持民俗文化的学术研讨和会议交流,鼓励文学作品和学术的创作和发表。如张玉洁的长篇小说《老呔商帮》的创作和出版发行就得到了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市文联和乐亭县政府的鼎力协助和大力支持。第三,积极推进和探索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与机制,鼓励多元投资。如乐亭人以老呔商帮百年商史为素材,在今天乐亭县的金融街以南、北新街的北侧投资共计9460万元正在建设“老呔商城”,以吸引更多的商家企业落户乐亭。
与往昔相比,民俗文化的研发工作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还比较低,经济贡献率不高,在实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从“全国文化先进县”乐亭来看,经过乐亭人民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2年4月份直接旅游收入已达1.63亿元,但是,其收入不还不及年收入的15%,尚待挖掘的潜力较大。
(四)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但基层重视程度不高组织机构是保障其职能顺利履行和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物质载体。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热的广泛兴起,县、市、省和国家等四级保护与传承机构体系正在日臻完善。遵照国务院文化部的要求几乎每个乡镇都成立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资金投入上来看,虽然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逐年有所增加,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有心无力,而且“多数乡镇对文化站实行财政脱钩断奶,造成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4]。从组织机构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都设置了综合文化站,但是大多数都是有名无实,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从人员设置上来看,虽然每个乡镇政府的综合文化站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但大多数都是兼职,职能不分。乐亭县政府虽然在其所辖的14个乡镇都建成了“高标准” 的综合文化站,为广大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了平台,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与社科学版,2007(5):8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3]乐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乐亭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26.[4]薛连珍.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J].内江科技,2009(9):15.__
第二篇: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肖海英
内容提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思,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的指导方针——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两年时间过去了,笔者今年有机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作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障碍因素,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携手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问题
思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但决不是全部,改革和完善基层政府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培养新型农民,净化农村风气,营造健康科学文明的村风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一、广大农民政策认识不清,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风气需要扭转
“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新农村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价值追求,必须从实现农村的社会进步角度来衡量,除了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必须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农民来说千方百计的挣钱,盖房、娶媳妇更实惠,更有吸引力,尽管这些事耗尽了他们全部心血、尊严,甚至是生命!农民对于自身事业的冷漠,有传统因素的影响,有体制、制度的制约,最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工作的缺失导致农民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不理解,对政府和社会的不信任。“政府作为公民契约的结果及意志代理人,培育和健立合理的制度结构和激励机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社会,离开了政府推动、政策和制度引导,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只能是步履蹒跚,甚至是寸步难行”[2],这集中概括了政府,尤其是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惜的是基层公共组织,包括党组织和政府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现状令人寒心,“某些地方农村党组织涣散,基层政权的退化、弱化和软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党员不能带头致富,更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党员干部自私自利,光为自己算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分山头、闹派系、搞裙带,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3],最可怕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这样的局面无动于衷,对公共组织没有要求,不思考全局,小农意识十分根深蒂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政府没能很好的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行官僚主义作风,脱离群众,二是缺乏公平、公正的氛围,社会风气日益腐化,农民观念守旧,极端崇拜权利和物质利益,攀比、享乐之风盛行!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发挥,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社会安全和保障机制缺失的条件下,农民的归宿在感情、在互济,不幸的是在缺乏道德和信仰制衡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让人变得实际和物质化,农民对利益的渴求达到了极限,最典型的就是婚姻关系的物质交换倾向明显,“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的传统婚嫁标准已没有约束力和指导意义。“娶了媳妇忘了娘”曾经被唾弃的社会现象也变得理所当然了,这不是小事情,这与中国的孝道背道而弛,它正在颠覆着农村伦理和价值。那么为什么媳妇的地位不断上升呢?这源于婚姻指导思想的恶变和娶亲成本的增加,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速度加快,“二元差别”使得城市对农村青年有神秘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农村男青年立足城市的代价增加,而女青年,特别是相对优秀女青年与城市人群通婚的成本降低,最终导致农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调。有的家庭为防止儿女进城后有“意外婚姻”,把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提前,所以农村事实婚姻也大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成本增加的另一因素是农村传统家庭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和已经存在的社会压力已经有效影响了农村家庭规模,但农村家庭人数的减少与日益增加的农村养老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强烈反差,比如家庭赡养的模式没变、农村新势力不断增加、也仍然存在相互攀比的观念和恃强凌弱的现实等,这都使得父母更加重视儿女的婚姻,为了所有的一切,父母们甚至可以放弃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安逸。“农村婚姻消费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借债办婚事成了这些家庭沉重的负担。富裕起来的农民花在结婚上的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农村居民婚姻消费的上升也体现出农民要‘面子’的心理和从众心理。农民普遍重视社区内部家庭财富和面子上攀比”[4]。
道德的重建依赖科学教育和信仰的回归,良好生活习惯和风气的形成也需要公共组织的干预和指导,只有科学教育和信仰可以阻止社会风气的恶化和伦理的颠覆,公共组织是教育和实施有效干预的桥梁,社会需要宽容理解、互助互爱、安全保障和心灵寄托。农村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已在上文中作了浅析,这里重点谈谈农村教育问题和信仰状况。农村教育可概括为“家庭教育失败,国家教育严重衰退,私人教育兴盛”,家庭教育肩负培养个体人和传承家庭伦理、传统文化的重任,显然目前大多数家庭教育仅仅是养活人;国家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政策教育三部分,其主要载体是国立学校和基层公共组织,由于考学的动力使得农村文化教育长胜不衰,但有公共组织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所以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国家承担的文化教育甚至“保工资、保安全、报运行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其结果是一方面教学设备落后,进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5],在这样的形势下,加之升学的动力使得私立文化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国家花大钱投资的农村国办学校门可罗雀,每况愈下,在农民眼里学校是国家的形象工程,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吃闲饭的懒人,无形中增加了矛盾。
信仰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不断追求进步、提升人格的精神动力,因信仰产生事业,事业会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支配下,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脚步从未停止,尽管道路艰辛,代价惨重,但实践已经证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追求是科学的,有生命力的,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是指导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不能否认的是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没有涵盖到全部人群和全部的社会生活,或者说相当部分的人群,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更加有指导意义的精神动力、信念规范,承认党在政治生活和重大事务中的指导地位,也要尊重广大农民实际,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培养成共产党员,在没有主动发现和培养农民统一精神信仰的条件下,盲目相信鬼神的游戏仍然活跃,人们无所事事,日常行为的不理性,甚至不孝、不仁、不义、不和谐等背人常情,扰乱社会的消极因素很多,社会风气需要净化、扭转!当然会有人说制定“村民行为规范”和“村民文明守则”等约束性的规定来倡导文明新风,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组织没有这样做,不会这样做,甚至矛盾冲突不断,官和民的界限明显、利益不一致,这是整体情况,个别地方好风气和个别人的思维和价值追求并没有改变“当官是为民做主的”集体观念,这与现代社会政府与群众关系认识存在很大距离;二是外在的规定与自醒之间存在极大的效果差,人的意识和思维需要长期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规律的引导,才能产生普遍认可的行为,这种价值判断必须是人性的,又是有利益导向的,但不是利益追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农村特殊的历史和现状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也是根本性的障碍性因素,但农村在模仿工业文明过程中,也同样产生了“全球性问题”最主要的是环境问题和人口膨胀导致的城镇规划和交通问题。
1、农村环境面临众多污染源,是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健康的根本。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早已是共识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最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而我国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本身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发达地区日益重视环境和人居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受空前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环境恶化日益突显,生态问题令人担忧。[6]”具体表现为1: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污水、粪便及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处理,柴草乱堆乱放,畜禽乱跑,2: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在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但存在供水效率低,设备简陋的问题,特别是饮用水的家庭存储方式简单,容易污染变质,很不卫生,3、工业垃圾污染严重,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致的对水、气、地的污染,如小型造纸、煤炭、造糖、砖窑及玻璃生产等都是严重的污染源;另一方面是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加快,主要是城市行政中心地位优越产生的不平衡观念、垃圾转移权利可能,同时广大农民把回收垃圾作为谋生也加速了城市垃圾向农村流动的速度和规模,4、以木为生,树木砍伐严重,树木是保护环境的屏障,但由于地方煤炭行业发展所需,成材树木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树木过度砍伐,林业发展缺少规划和科学指导,5、农村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增加,在河北魏县一带,家庭三轮车占有率约75%,摩托车拥有率91%,家庭汽车的数量也有较大数量增长,这一方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6、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和水污染日益明显,这主要是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和污水灌溉的结果,它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7、取暖污染是老话题,但有了新的更严重的形式,在河北魏县的农村地区,正在流行一种耗费大量柴火的“地火”,在室内,约一米见方,塞满柴火密封后烘,其污染程度是传统火炉的几十倍,是农村环境的主要祸害之一。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积极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部署,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推广清洁、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交通工具数量,发展推广沼气、太阳能技术,采取集中供暖等等,这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在这一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乡镇发展缺少整体规划,交通问题突出
孟建柱同志在《问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书中写到“村镇建设没规划,无序,布点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是农村的普遍现象”[7],这是对农村地区建设环境现状的精辟概括,广大农村的住房、道路及其他公共事业发展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这些行为基本上依据传统习惯,公共建设不估计长远,只谋求短期效果,公共建设的不科学与迅猛发展的农村经济和私人交通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乡镇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代价沉重。私人建设很大程度上村民说了算,抢地盘、乱搞建设的现象严重,加之攀比心态,建高房、建大房成了时尚,华而不实,浪费严重,结合环境治理,应该大力开展“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一‘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的村庄整治”[8],应该下大力气“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行为”[9],坚决制止盖房中的盲目攀比和抢占公共用地行为。
对于交通问题,应从环保和尊重村民的生存、生命安全的角度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注重发展规划,设计科学,着眼长远,同时又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基层公共组织的作用缺位、错位 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公共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是国家治理的基层组织和重要落脚点,其运行有效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安危。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基层公共权力问题更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其地位更为重要。[10]”如上所述,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基层公共组织职能的回归,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发挥基层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公共基层组织是连接国家和人民的纽带,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否落实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程度,而这一过程与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有密切联系,传统的农村宣传只是标语和广播,这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效宣传,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这要求发挥学校教育、各级公共组织民主生活会和集体学习讲解的功能,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入民心。
2、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指导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不是搞盲目的统一,而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之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11],比如规划村镇房屋建设,为农民住宅建设设计、提供实用样式,限制房屋过大、过高等铺张浪费行为,指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葬消费观念,提倡节约、质朴、科学的风俗习惯,必要时要强制干预,严厉批评教育、打击赌博和封建迷信行为等等。
3、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保障。政府应积极推动观念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宣传发动、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上,引导而不代替,支持决不包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服务农民观念转变,服务农村发展大局,服务党的伟大事业。“农民主体就是始终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放在首位,农民的事情让农民做主,农民的事情农民来办,切实保障农民的决策主体、实施主体地位”[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应该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以XX村为例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以永济镇柏马村为例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区域新农村的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现将永济镇柏马村的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柏马村的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柏马村位于永济镇的东北部,下设十三个组,现有人口1855人,545户,全村劳动力1003人,外出务工人员800人左右。全村总面积,其中农田1522.5亩,山林面积505亩,水塘 口。
柏马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油菜、时蔬。在畜牧业方面,主要是养猪和养鸡。同时,由于柏马村人多地少,因此也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村,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是一些老弱妇孺。
二、柏马村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出台,柏马村在经济机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生产发展情况
柏马村现有耕地1522.5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产业发展主要以水稻、油菜种植、生猪饲养和水产养殖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全村现有水稻1400亩,年产量1015吨;油菜800亩,年产量52吨;生猪存栏800头;水产343亩,年产水产产品29吨。
(二)有关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 在有关农村支农政策的贯彻执行方面,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有力地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取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柏马村基本上实现了组组通公路、通电、通有线、通电讯及网络。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共120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相应的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参保率达到。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1424人,覆盖率达到90%。可以说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有力地贯彻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建立了全村的社会低保体系。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柏马村的“两委”班子共有5人,其中:女干部1人,党支部委员 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人;全村共有党员37人,其中男性党员34人,女性党员3人;基层组织的运作上,全村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在村务公开方面、做到了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使村民及时准确的了解村里的各项有关情况;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柏马村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指导原则,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使柏马村的基层民主呈现出有序和谐的景象。
三、柏马村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一)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群众热烈拥护
领导班子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事业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班子的团结对内能够提升每个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奋进性,产生“聚变”效应;对外能够树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形象,形成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核心,形成和人民群众的“共振”,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永济镇党委始终把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换届选举对群众不满意、意见较大的村干部进行调整,配强支部领导班子,加强班子思想教育,促进班子团结,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强化民主决策,树立了领导班子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最后镇村两级班子成员面对困难和矛盾都能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先,团结协作,风雨同舟,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步和成就的前提、基础。
(二)毗邻耒水湿地公园、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观飞鸟、赏宜园,游耒水、品人文是耒水湿地公园的四大特色。目前耒水湿地公园已经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旅游景区。柏马村正位与大众村和太河边村(宜园所在地)之间,加之由永济籍在外成功人士蒋从军先生出资8000余万,拆除梅园旧民居,重新规划,借鉴中央新农村试点——贵州湄潭的建设风格,设计建设成了具有明清风格的民居别墅群、宾馆、游客服务中心、休闲中心、幼儿园、医务所、农业科技园、10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可以说本地丰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外加本籍成功人士的助推有力地推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建成后的别墅群将提供给柏马村八组200余人56户村民每户一栋,并配套周边一流附属设施,使之成为一个山水相映的园林式养生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和户外运动体验园。借由以上有利条件,把柏马村打造成一个具有湘南风情的休闲生态旅游区,依托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休闲圣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群众思想观念前卫、住房建设积极性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原来的老房子已无法满足现在的居住条件,所以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住房建设已成为现行首要考虑的问题。加之很多群众把建房当做自身的终身大事,因此在住房建设上投入了较大的资金和心力,认为建成一栋高档次的住房是自己人生成就的象征,再加上政府的正确有效引导,住房建设有力推动了永济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新农村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四、柏马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发展缓慢
在柏马村的经济发展中,常规性的农业生产占据了柏马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群众的小农意思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加之人多地少,农业收入偏低,与城镇的二、三产业比较,付出同样劳动成本却收益甚微。因此,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创新意识不强。
(二)集体经济薄弱、综合竞争力不强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否良好和充分是农村发展的指示表,也是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柏马村受大环境的影响和思想束缚及资源匮乏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没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是采取承包到户,继续按照传统的耕作模式,形成不了产业规模,没有市场竞争力,导致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阻碍了村级组织在新形势下为群众谋福利的地位和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满足不了发展需要
目前柏马村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绝大多数农业基础设施都是解放初期兴建,已经不能应对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全村现有的两条主渠道年久失修,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全村343亩水塘大部分都常年没有清淤,塘堤也没有进行加固处理,农业灌溉不能得到保证;虽然通村公路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成,但是还不能做到通组入户,组与组之间不能“串接”起来,形成不了一个面。这些因素都严重的阻碍了经济发展,也是日后工作的重点。
五、柏马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思路
结合柏马村的基本情况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柏马村的后期发展思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柏马村的后期发展应该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 尤其是村建设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不搞千篇一律、一刀切。建设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后执行,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指导、相关部门审定,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必备条件,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民生民意工程。通过因地制宜综合规划治理,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两条主渠道进行集中清理和修护;对全村343亩水塘进行清淤加固,增强水塘的蓄水容量,告别靠天吃饭的现状;加大对通组公路的投入,把13个分散的点串联成为一个面,提升整体新农村的面貌。使柏马村基本实现“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局面。
(三)加快土地流转、培育集体经济
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进行创新,鼓励农民对土地进行转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由集体或大户进行成总承包,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培育“一组一品”,因地制宜,引进一批高科技、无公害的特色产业,然后采用合作社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四)进一步挖掘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永济镇大河边、大众村两村境内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被称为“鸟类联合国”,山上名木繁多,满是杉树、松树、樟树、桐子树,郁郁葱葱。在这山间栖息着数万只鸟儿,种类繁多,呈现出一幅“飞时白云满天,落后繁星点点”的美丽画卷。目前,永济镇万亩优质稻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二万亩油菜基地等七大农业特色基地已经形成。下阶段通过依托省、衡阳市等一些宣传平台,把一些特色景点录成宣传视频,从而吸引人们的关注,让更多的人知晓耒水湿地公园。同时,进一步筹划梅园新村的建设规划,做好服务配套产业,扶持一片大型农家山庄和休闲农业山庄,做强做大旅游产业。
(五)打造全国首家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蒋从军在我们国家不能算个大老板,但是他却有这样的大手笔,在全国范围内来说都不多见。致富以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共同过上城市般的生活,这在全国更是不多见的。这也为我们打造先进,树立典型提供了绝佳范例。目前的社会道德沦陷、人心丧失,从“小悦悦”事件到名人“代言门”等一系列社会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社会道德的广泛讨论,我党早在江泽民时代曾提出“以德治国”,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八荣八耻”,这些都体现了高层对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视。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我们深入挖掘蒋从军事迹背后的道德资源,大力推广和宣传的话,相信这会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道德标杆,为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XX县为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XX县为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国家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标本兼治的重大决策。然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各基层市县如何在实践中推进新农村建设,仍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对XX县几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抽样调查,本文发现在基层干部和农民空前的积极参与和建设下,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其成效仍然与农民的诉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调查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摸清家底,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工作。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总体方案和规划。村庄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先行环节,初步实施村庄规划编制。以“新村建设 ,规划先行”为前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等要素,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长远目标,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按照“一村一规”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全县部分村庄已完成村庄规划工作,计划3-4年完成全县所有新农村建设村的规划工作。
2、“三清四改”和道路硬化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经过新农村建设的几年,一是着手进行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了“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和“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宣传和建设,部分村庄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以农村公路为突破口,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个乡村进行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作好乡村道路硬化。通过调查表明,在各个县领导挂点的示范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农民积极性很高,而贫困的村庄实施力度较弱。三是继续进行人畜饮水工程、堤防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加快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目标,同时进行通信建设,电视入户数占总户数的98.9 %,现代生活气息日益浓厚,信息渠道日益畅通。五是加强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和农村通信设施建设。调查发现有些村庄生活能源中沼气的使用率达到14.3 %。
3、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XX县抓优势资源开发,发展了一批精品农业。近年来,XX县通过深入调研,把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聚集到优势产业和有利区域上,重点培育远山农业、汀东片区米粉产业、以板栗为主的水果业、无公害蔬菜等许多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并通过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培育了远山农业、三洲杨梅、“马老七”米粉、XX豆腐干等品牌农产品。可以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典型,既为农民增收开源,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
通过对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的调查,基本反映调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情况。统计发现,调查对象超过40岁的占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为73%、;农业劳动力年龄明显偏大,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制约着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调查区之间农业劳动力年龄和素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提高收益和致富的路径选择中,越是贫困和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拉力” 和
“推力”的作用越强 ,粮食主产区由于“五补一免”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对劳动力回迁的拉动在增强,而城郊等较发达的农村从事农业和农闲非农产业的兼业劳动力相对较多,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山区的特种种养业的现实和预期利润吸引了部分高中以上毕业创业者的视觉,而粮食主产区的大田生产对技术和文化的要求相对较低,缺少对具有较高文化人力资源的吸引。
2、基层干部和农民缺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理解。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普遍选择,主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结合“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的目的。在调查中,100 %的基层干部和90 %以上的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农业县、粮食主产区和较发达的农村,为什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干部和农民并不清楚和缺乏理解。因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习惯于上级的指示,没有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千村千面。
3、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建设优先序。
基础设施的薄弱表现在“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通讯)的不通畅:一是8%的村没有通公路,40%以上的村没有实现公路村组通,12%以上的村没有实现乡村道路硬化,造成农村农产品和城市工业品交换的交易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的步伐。二是人畜饮水和山区灌溉存在较严重的季节性缺水。在较长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农业税费取消带来基层财政更加困境的情况下,80%左右的山塘和小型水库以及渠道多年失修,抗旱功能大为弱化,一遇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随之发生。三是电视和通讯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到调查日为止,贫困山区60 %的村组没有数字电视,10 %的村组存在通讯“盲区”,45%以上的村组没有网络等现代信息服务。此外,在调查和座谈中,大部分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如何进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形成清晰的优先序,以致在建设中点与点没有有效衔接,缺乏系统的规划。
4、贫困地区整体表现出市场意识缺乏,主导产业供应链条不长。大部分种植区地处较偏远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经济和管理营销理念,更没有注意到产业供应链的延长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因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却很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只能以农产品原形的形式对外进行营销。使得“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主体,主导产业的供应链条不长。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农民缺乏与市场和政府的对话权 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基础弱化和可信赖地方精英的流失,调查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与市场和政府的交易中成本高昂,而且在诸如农业科技服务等公共产品中失去了与各服务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权利,因而也就不存在博弈均衡。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能为农民真正提供各种话语权的组织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制约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滞缓了农民的致富进程。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明确各个行为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对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等的制约,加之农产品更多的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征,因而,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最大可能利用财政资金弥补资金缺口,避免因为新农村建设而加重农民的负担,农民因致富而返贫。但也要防止农民因为政府的主导而变得对政府更加依赖,忘记了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政府一
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切不可大包大揽,好心办坏事,浪费宝贵的财政资金。还应该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关键是要进行配套改革,不能一轰而上搞运动,搞政绩工程。
2、创新激励机制,使基层政府更加“有为”。政府集体行动的“有为”行为根源于对“政府人”的激励程度,而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职位升迁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由于职位升迁的考核主要在上级部门,加上社会评价机制的缺失,必然造成基层政府行为脱离农民的诉求和期盼。因此,要使政府服务合乎农民的意愿,需要改变“政府人”的考核主体(比如农民或者农民代表可采用无记名投票公开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提升工资相结合,将使政府在主导新农村建设中产生最大的“有为”行为。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产业是农民的产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农村经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促进公平和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的是机会的均等,而农民素质的提高是获得这一机会的前提和关键。
4、尊重农民诉求,推动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靠政策,农民靠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节约了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成本,恢复和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供金融服务,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业,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农村资源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村产业的收益为农民享用,使农村经济主体在与其他主体的博弈中,能分享更多收益,维护现实权利,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通过减免税减轻企业负担,培育市场主体;通过财政贴息、补贴、奖励等,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五篇: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_以浙江为例
目 录
1.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2研究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2.相关理论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外贸竞争力的内涵............................错误!未定义书签。2.2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技术进步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2.2.2宏观经济的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2.2.3人力资源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2.2.4外商直接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浙江省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良好的区位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3.1.2民营经济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3.1.3政策的大力推动........................错误!未定义书签。3.1.4产业结构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3.2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外贸呈外延式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3.2.2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3.2.3外贸结构失衡..........................错误!未定义书签。3.2.4外贸劳动力竞争优势较弱,缺乏外贸专业人才错误!未定义书签。
4.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措施——以浙江省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实现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共同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建立进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基地、出口产业集群错误!未定义书签。4.1.2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错误!未定义书签。4.1.3发展服务贸易..........................错误!未定义书签。4.3加快一般贸易产品升级,增强一般贸易的竞争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4.4注重人才的引进,完善外贸人才培养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4.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5.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2 4.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科技带动贸易发展,转变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浙江为
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让人叹为观止,而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也极大的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经过三十年的建设,目前长江三角洲已经发展成国内典型的贸易地区。通过研究出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有效的提高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水平,促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更是水到渠来。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对长江三角洲的外贸竞争力的当前状况进行一些科学的分析,并且根据现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研究,这些举措的提出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篇文章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总结出了提高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方法。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浙江省;对外贸易;竞争力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自从进入新的世纪,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生产要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配置,它突破了国界因素,在全球进行了配置,生产出来的商品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现状极大地促使国际贸易快速的增长。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迅猛发展,在党和国家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我国陆陆续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及80年代实施的外贸体质改革,通过这项改革,我国的外贸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区,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要力量。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其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全国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水平也提高了很多。但同时,对外贸易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对外贸易的发展遭遇到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之所以称之为严峻的考验那是因为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非传统的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国内出口退税率也越来越低,这对对外贸易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发展条件,因此浙江省的对外贸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开放型经济中,要想保证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平稳运行并且健康发展就要做到将国家或者地区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协调起来。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可以看出该国或者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情况。所以,协调发展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近年来,对外贸易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也不断的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本文对长江三角洲的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浙江省为例进行研究,对浙江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当前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科学的分析找出促进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方法和措施,为有关部门发展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1.2研究意义
在加入到国际世贸组织后,我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增长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如今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到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并且根据这些结论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从而在分析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之上,为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与意见,使浙江省相关的部门领导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有据可依。这样对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能够存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高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
2.相关理论概述
2.1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际上就已经开始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才开始致力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国际上对外贸竞争力的定义和界定尚未明确。在我国有很多致力于研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学者,他们在一系列的研究后,普遍将外贸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贸易本国产品、产业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在对本国开放的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国际市场,并因此获得利润的能力。这批学者中的代表人物有程春梅(2004),蒋和平(2010)等。提及竞争力,我们由外贸竞争力就会想到国际竞争力。因此在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就会认为外贸竞争力等同于国际竞争力。但是还有部分学者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外贸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不等同,外贸竞争力能够最直接的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或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外贸竞争力只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部分,国际竞争力的范围更为广泛。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为:韩一波(2007)、喻志军(2009)等。在评价一国产业或者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这个问题上,李玉萍(2006)、田江(2010)等学者提出应该对进出口进行基础性的分析,通过对出口竞争力和出口的比较优势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到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的情况。
2.2影响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2.1技术方面因素
通过技术上的创新不但能够节约成本开销提高收益,而且还能够提高贸易的竞争力并且改善对外贸易的结构。根据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影响,我们将其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国内,弥补国内在技术方面的欠缺,这种办法可以最直接的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第二种情况是,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在进行了高度的专业化的分工后形成产业配套条件,使集群内部协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外资对该地区更加感兴趣,当投资商对这块地区有了兴趣之后,那么这块地区对投资商来说就有了吸引力,这就会大大增加投资商投资的几率。第三种情况是,竞争效应。在进出口竞争的过程中,国内的企业和相关的产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有了压力就会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要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大形势下,要想在这条大河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化压力为动力,不断进步。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知识信息的新时代,和过去的贸易相比,现在的国际贸易已经有了新的变化。现在贸易的主体是以知识为载体的信息产品和劳务,经济的增长是依靠知识或者有效信息这一系列的信息产品,而不再是依靠自然、资本等。在当今世界,各国对于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普遍提高,对于知识和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依靠知识要素和信息产品来推动经济的增长。R&D渐渐成为了影响贸易结构变化的因素之一。总而言之,由于浙江省在自主创新方面不够突出,没有拥有核心技术,在技术上比较依赖外部因素,这对浙江省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很大的制约成分。2.2.2宏观经济变化的因素
宏观经济在发展情况、环境的变化、贸易政策的变化等方面对对外贸易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贸易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外贸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不仅对贸易活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整个贸易行业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通过推行这一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与之同时,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是离不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我们都知道,要想看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就要去看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GDP。所以,整体经济和出口贸易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外贸易可以使本国的闲置资源得以利用,从而使产出增加,将资源在国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可以增加产出;在和他国进行国际分工的时候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是有积极作用的,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国名经济以及贸易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市场的扩大。2.2.3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
人力资源是从人的身上看出来的素质,这种素质囊括了各种知识和能力。不管需要提高哪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是需要一批专业型的人才来为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的。在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同时,使资本更具有人性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于知识型以及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但是要想造就一批高质量的人才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培养的,这就导致各国都出现了人才短缺现象。人才短缺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往往人才比物资和金融资本更为稀缺。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有利的优势,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但是我国并没有成为人力资本强国,我国仅仅算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而已,因此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努力发展的。2.2.4外商直接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在全球快速蔓延,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外商直接投资。而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如此火热的追捧是由于它对对外贸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促使国家或者地区最快速度融入全球经济当中;优化国家或者地区的出口贸易结构物,变成工业制成品出口;转变进口商品结构,变为生产型进口。自从上个世界90年代发展到现在,浙江省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外商投资企业的益处。根据统计我们发现在浙江省的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外国的企业往往利用跨国公司这种形式在浙江省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资金也流入到了浙江省的经济市场中,带动了浙江省的贸易发展。并且在外商投资中,我们也获得了先进的新技术,这对提高浙江省的创新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外商投资企业是通过外溢效应影响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外溢效应成为跨国公司不自觉向东道国转一让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主要通道,并且通过加工贸易或其他的经济活动,引起技术、设备、人才以及管理的输入。东道国经过引进和学习,逐渐掌握之后,慢慢调整和升级本国的产业结构。同时,东道国对FDI的各项优惠政策,从本质上来讲是资源配置的人为安排,这对于东道国本身的产业结构影响也很大。东道国对于外资的引进方而会有一定的优惠,这些优惠直接影响外资进入的成本以及与东道国当地同类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可能导致该类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的变化,最终影响其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知识要素以及信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推广,从而也对贸易结构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一下,那就是增加FDI的流入量并不会使当年的出口贸易立即发生变化,这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主要是由外资进入后,从投资建厂到设备引进和员工培训,再到生产产品、出口这一系列过程决定的。
3.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3.1浙江省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3.1.1良好的区位条件
浙江省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地理位置也是相当的好。浙江的东部、南部、西部以及北部都与海洋或是发达城市相接,这对浙江的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邻近城市的发展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带动浙江省的发展,这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浙江省还具有很好的海外、内河以及陆上交通。良好的区位条件除了为浙江外贸出口企业方便了进出口通道外,也为浙江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3.1.2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浙江省人口是比较多的,但是浙江省的土地不够大,资源比较短缺,因此浙江省鼓励人们进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浙江经济的起步、加强和改善依赖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浙江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很弱,没有权利干涉个体、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一大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成熟起来。一批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已经长大了。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省的传统产业,也就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开始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这一举措大大的促进了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发展。虽然浙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但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部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规模,不仅如此,浙江省具有很多专业性的市场使得流通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商品的流通成本大大减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出口实力。3.1.3产业结构的调整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20多年间,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但是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在80年代初期,浙江实行“以商兴工”政策,鼓励家庭作坊式的小商品生产和出口,在不断的进行资本积累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小企业、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而在80年代中期,浙江省在轻型加工工业方面进一步的进行了发展。在80年代之后,浙江省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充分发挥品牌战略和集群战略的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在和广东地区相比之下,浙江省的产业发展更为自然,起点不是很高,技术也较低,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提升了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打好了产业的基础,使之更为牢固。
3.2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3.2.1外贸呈外延式发展
浙江外贸的发展为外延式粗放型格局,一直以来浙江省相对来说都是重视出口,轻视进口。其中出口主要是以货物贸易出口。浙江初级产品占出口商品比重从2000年13.3%降低到2010年6.3%,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比重从2000年86.7%上升到2010年的93.7%,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表明浙江省成功的完成了从初级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转变。但如今国际分工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从产品分工转化为要素分工,即体现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上。由于浙江省的出口企业在品牌、技术、国际销售渠道上的优势不够,缺乏相关的发展,所以浙江省的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优势,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得不到主动的发展,并且这些出口企业受国家经济的因素也很大。浙江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加工上。由此可见,浙江目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通过国际贸易获利是很低的。
3.2.2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
根据外贸发展的情况来看,浙江省的外贸出口一直是“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并不科学,它对商品的依赖程度过高,并且过分依赖资源和劳动力,其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都是比较低的。因此这种低的结构层次以及低技术水平是难以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据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在浙江省的出口商品中,大部分还是粗加工的产品,很少有高新技术的产品,尽管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量上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它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这说明浙汀省的出口基本上还只是局限在简单加工和组装、较为低效的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力度不强。这样的出口发展模式是不行的,这会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加快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浙江省外贸出口的发展将会令人担忧。3.2.3外贸结构失衡
虽然浙江己经完成了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浙江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还是主要为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和初加工或粗加工的资源型产品,高附加值和比较有特色的工业制成品比较少。浙江外贸方式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95%以上,其中一般贸易占75%以上,而一般贸易属于比较低层次的贸易方式,说明浙江的贸易发展方式都是一些低层次的发展方式,浙江的贸易发展不充分,这从侧面角度反映出在对传统产业改造时没有引进和利用好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这就直接的影响了浙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又影响到了浙江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浙江外贸进出口的市场分布也极不平衡,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市场覆盖面小、渠道单一。浙江贸易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占据浙江出口总额的80%以上,浙江贸易进口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占据浙江进口总额的90%左右。3.2.4外贸劳动力竞争优势较弱,缺乏外贸专业人才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并且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浙江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而且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浙江省也是是全国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专家预测,“人口红利期”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渐向“人口负债期’,转变,浙江将于2022年左右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青年劳动力将出现短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浙江人员素质不高,人力资本积累不足。
我们可以根据外贸从业人员的学历情况可以预测出该外贸企业的人力资本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大部分外贸企业中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相当少,连40%都不到,甚至有绝大部分人才连大专以上的学历都没有,这就表明外贸方面的人才的学历普遍比较低,这种情况与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状况是不相符合的。并且这种相似的状况也存在于职称问题上,高级职称人数不多,中级和初级职称相对来说较多。随着全球化、国际化不断深入,浙江外贸人才的学历、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
4.长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发展措施——以浙江省为例
4.1对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两者进行系统化的升级
4.1.1对于进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基地和出口产业集群的构建加以重视 完善进出口贸易资金支持体系、对于进出口服务的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建设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列如茶叶、蜂蜜、羽绒、防止服装之类的产品:以及电子机械信息方面技术的培养。良好的政策会更加有利于浙江省外贸结构的发展如同细水长流一般更加的稳定和长久。
4.1.2级要抱有强大的自信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
应该扶持加工贸易的大商品,大企业,:促进轮胎、空调加工贸易商品出口:鼓励铜冶企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通过这种形式就形成了加工贸易链,这样相扣的形式就形成了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的水平。相比其他省份,浙江省的地理优势是不可否认的,能承接下东部产业方向的转移,对于过来来说是一项重大措施,对于浙江省来说也是重大考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工作两者相衔接,实施以良性循环的政策,将各地各类各项开发区作为一座桥梁,吸引外资和其他省份的投资企业在浙江省“落地生根”,积极推动招商引资,为增加浙江开发区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为了确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应该同时加强商务海关之类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提高加工贸易的推广效率。4.1.3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
世界潮流的推动,服务贸易已然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大流,产品竞争已经不再是重点,更多的是推销的服务问题,售后的服务问题,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必然的,想要抓住客源成为了一项重点攻克的研究项目。浙江省对于设计院、工程公司等科研院所应该采取对外开展一些服务的项目,类似是产品的设计,对外界工程的承包,对于科研问题的回答,以此扩大设备及生产线出口。要想带动浙江省的劳务出口,这就需要外经建公司和省建工集团之类的支持与相助,他们的措施能较好的推动对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拓。为了争取浙江省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服务外包基地,一是推动浙江省与其他服务外包发展在前领先在前的城市合作,如大连和上海。进行多种形式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二是积极发展旅游,吸引外国的目光,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出口。
4.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科技带动贸易发展,转变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
科技的落后直接影响着浙江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浙江省要想实现科技的进步,需要有资金投入到科技研究方面,如何有资金则是需要吸引国家和外资企业的目光,这样才能对于浙江对外贸易有所支持。创新是支持浙江对外贸易后发优势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形势下要求浙江省要培养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且科技附加值高的出口大型企业。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要想完成这种任务,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造:一是将高技术产品与传统产品相结合,在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上加入高新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从而转变浙江原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二是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大规模出口,另外,科技进步也要与时俱进。现如今传统的粗放型对外贸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外贸易的发展,新兴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贸易已经蓬勃的发展起来。充分利用高科技来发展对外贸易,提供给各类出口企业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服务,主要运用电子商务,无纸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发展和拓宽多种类,多层次的外贸发展渠道,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再次,注意引进先进的科技。实践证明,随着先进科技的逐步被引进并广泛应用到实践中去,落后地区的技术落后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使本地区的对外贸易水平也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因为通过进口贸易,大量的先进科技被引进,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最近的科技,使整个产业链得到升级,产品质量同时得到改进。最终,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国际竞争力也提高了,转变了外贸的发展模式,共同促进了对外贸的发展。
4.3加快一般贸易产品升级,增强一般贸易的竞争优势
从浙江外贸出口的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占比高达80%以上,与全国相比,浙江一般贸易也处于领先地位,一般贸易对浙江省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要想不断的增加浙江省的出口经济收益,就需要不断提高其贸易竞争力。对于浙江省一般贸易企业来说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首先,要想保持和增强一般贸易的竞争优势,企业就需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商品中加入科技含量,提高其科技附加值,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其次,一般贸易企业应在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和研发中心的示范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一般贸易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只有一般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升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浙江省出口产品从才能获得较大提升。最后,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更直接地融入国际分工,鼓励、推动更多的省内企业参加国际专业展、博览会,开发新兴市场以带动一般贸易出口的发展。
4.4注重人才的引进,完善外贸人才培养机制
浙江应努力培养出一支熟练掌握外贸技能和精通国际规则并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外贸人才队伍。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浙江省应该积极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吸引人才,并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解决浙江省人才匾乏的问题。
对外贸易相关企业在吸纳和培养人才环节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外贸企业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从传统思维中摆脱出来,不只是看重应聘者学历,要注重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外贸实际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对精通计算机技术、外语技能突出和商务谈判和营销技巧娴熟的外贸人才给与优先录取的特权,与此同时,科技、信息、法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外贸结构才能日趋平衡,依赖各种类型的人才,形成综合优势,在对外贸易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培养方法上,科研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双管齐下,有重点的培养。企业培养人才最有效的方法是与学校沟通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培养人才的效率和质量。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提高师资力量的时候,我们需要坚持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将优秀的师资力量注入到新建的学校之中,并且在学习培训、职称评聘等问题上也要采取一些政策来平衡,从而使师资队伍更加稳定。
4.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浙江利用外资存在很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利用外资水平比较低,外资的整体规模不大,外资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资金来源单一,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上都不高。因此,一个依法办事、诚信高效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在外商投资方面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这是创造良好外商投资环境的首要条件。我们要形成一种新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多种融资方式,多种融资渠道并存的新格局。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这种新格局呢?我们就必须不断拓宽外资的利用渠道,大胆尝试到国外市场进行融资和吸收资金,不要单单局限在政府借债和外商直接投资这两种方式上。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浙江投资创业。要重点鼓励外资投向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型产业这些主导产业和新兴优势产业中,因为这些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前景。外资的合理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外资利用的渠道应该做到多元化,积极的把外资投入到各种企业的重组和并购中,并拓宽外资的投向,浙江的企业也不知该只拘泥于境内,拓宽发展视野,在境外上市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同时,扩大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的规模也是必要的。
5.总结 本文通过对外贸竞争力的理论概述,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浙江省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区位条件、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在对外贸易中的问题,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竞争力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引进人才,培养外贸人才;坚持通过科技来推进贸易的发展,采取科技兴贸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力度,促进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以投资促进贸易;加快一般贸易产品升级,增强一般贸易的竞争优势。希望通过文章对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浙江为例的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宋晓巍,金兆怀.东北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2] 唐春宇.基于浙江省出口贸易五因素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研究[J].特区经济.2011(03)[3] 黄锦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进展、机理与对策—基于1980~2008年数据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11)[4] 唐春宇,赵建华.浙江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1)[5] 卫平,冯春晓.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0(10)[6] 李斐斐.甘肃省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7] 冯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8] 肖营.广东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8)[9] 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2006—2008[J].经济研究.2009(04)[10] 丁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04)[11] 叶红玉.FDI促进浙江外贸发展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7(05)[12]成蓉.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1)[13] 杨丽花,马相东.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进:1978~2009[J].新视野.2009(06)[14] 徐琼霞.人力资本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5] 李汉君,孙旭.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981-2007年的时序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3)[16] 王洪斌,黄卫平.一般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基于浙江省数据[J].经济问题.2010(07)[17] 尹作亮.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自主品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2)[18] 何亚东.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内涵调整[J].国际贸易.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