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

时间:2019-05-14 08:0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

第一篇: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

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

简介

石斑鱼是鲈形目、科、鳍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赤点石斑、石斑、带石青点斑等,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都有分布,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类。此外,石斑鱼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随着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发展,石斑鱼现已成为了一种优质的海水养殖品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被广泛养殖。石斑鱼养殖现状

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虾塘开始转养石斑鱼。因有育苗市场需求,而石斑鱼外塘育苗投资少,许多对虾养殖外塘只需略作改动,即可做石斑鱼育苗使用,尤其石斑鱼育苗利润也相当可观等等原因,造成目前海南、湛江等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做石斑鱼育苗。但在石斑鱼养殖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标苗和分池操作,客观上因操作问题带来的外伤感染细菌性疾病的机率就会增加。加上近年来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造成近水域水质污染严重,导致鱼体抵抗外界病原侵染的能力不断下降,一些鱼类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频繁爆发,而石斑鱼的孵化、标粗及养成过程对水质要求较高,加上水产抗生素药品的滥用,直接造成致病菌耐药性的快速形成,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石斑鱼养殖面临的问题

1、化肥利用率只有30%-50%,长期大量施用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不仅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大受影响,无法吸收的化肥还通过农田径流加剧了内河涌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造成了养殖水体污染。

2、我国石斑鱼养殖的现状是多品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滥用使养殖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

3、水产饲料基本是由畜禽饲料过度形成。石斑鱼饲料的研发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对石斑鱼不同生长期所需营养无统一规范。消费终端对养殖品质量监管执行力度差、体系不健全。

4、滥用抗生素导致新病增多、防治难、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量一次比一次大,造成了恶性循环。

石斑鱼因水体污染带来的常见细菌性疾病

1、车轮虫病。此病的病原是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由其寄生于石斑鱼体表及鳃部所引起。病鱼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鳃丝发白、腐烂,鱼体通常变得黑瘦,食欲减退或甚至不摄食,群游于池边或网箱边,严重时在池边或网箱边漫游并最终死亡。此病通常会在4~5月流行,对鱼苗、鱼种有较大危害。

2、鱼虱病。该病的病原是鱼虱。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的鱼虱会通过吸盘吸取鱼的养分,破坏了鱼腮组织,导致鱼的呼吸功能受损并最终死亡。鱼虱的繁殖和传染很快,尤其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网箱密度大、水质不好时,更容易爆发流行。

3、烂尾病。烂尾病是影响石斑鱼养殖较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多种细菌均会导致该病的发生。鱼发病时,其背、胸、腹鳍会缺损腐烂,甚至烂至尾柄肌肉,尾鳍端部会浮肿烂肉,骨条外露。病鱼会漂浮至水面或沉于网底而死,常爆发于春季,造成石斑鱼大量死亡。

4、溃烂病。溃烂病的病原是创伤弧菌。病鱼的主要症状是体表、头部或尾柄出现大小不

一、充血发红的溃疡面。随着病情发展,病鱼表皮真皮层脱落,露出肌肉或骨头。本病终年可见,特别是在长途运输的鱼种或受寄生虫侵袭后的鱼中出现。

水产常用消毒剂

消毒剂是石斑鱼养殖中最常用的药物,用于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微生物。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醛类消毒剂、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盐类消毒剂、卤类消毒剂、染料消毒剂、氧化剂消毒剂、重金属消毒剂等等。我国石斑鱼养殖品种繁多,不同类消毒剂对石斑鱼的毒性差异较大,用药不当容易造成石斑鱼中毒死亡。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消毒剂毒性方面的标准数据,为此,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整理了我国30年来的相关研究,阐述了生产上常用的消毒剂的利与弊,并给出了一些使用方面的建议,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参考。

1、漂白粉

漂白粉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次氯酸又可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从而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应,发挥其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不同的杀灭作用。但用漂白粉容易引起水中的石斑鱼中毒,使其行动缓慢,小点的石斑鱼容易引起死亡,主要是使用漂白粉后水中产生的氯气的危害较严重,如果超量容易引起中毒死亡。

2、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俗称漂白水,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杀毒力,对生物不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但是这种药物不太稳定,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

3、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有效期比漂白粉长4倍-5倍,是广谱型杀菌剂,对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都有显著疗效,对暴发性鱼病、白皮病、打印病、白头白嘴病等疾病均有极好效果。但三氯异氰尿酸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应该现配现用;其杀灭微生物能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强,因此在高温季节要注意其用量,不可盲目增加;其在pH值高的水体中药效降低,所以在使用前后不应该施碱性药物;其对水产动物的刺激较大、易引起较强应激反应。

4、溴氯海因

溴氯海因是高效、广谱消毒剂,应用pH范围比常规含氯消毒剂广,杀灭效果好。在水中能够通过不断释放出活性Br-离子和Cl-离子,形成次溴氯和次氯酸,将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酶氧化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但无增氧作用(或仅间接性增氧),也不能降解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含量,在这点上二氧化氯比溴氯海因优越。无增氧作用(或仅间接性增氧),也不能降解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含量,在这点上二氧化氯比溴氯海因优越。

5、二溴海因

二溴海因水解速度相对较快,在水中能够不断释放出HBrO(活性溴),并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菌体蛋白质,对其细胞内部结构生产不可逆的氧化和分解作用,最终起杀菌效果。但二溴海因溶解速度比较慢;保存过程中,尤其是受潮时,会变成淡黄色或黄色。只能用于普通鱼种的常规消毒。

6、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一般氯制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新生态氧,能迅速附着在微生物的细胞表面,深入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微生物蛋白质失去活力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但二氧化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所产生的氯酸盐(ClO3-)和亚氯酸盐(ClO2-)都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造成溶血性的贫血。

7、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40%甲醛的水溶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凝固蛋白和溶解脂类,使蛋白变性,具有强大的广谱杀菌和杀虫作用。福尔马林既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还可以作为杀虫剂,但会造成鱼类突眼、瘦身、摄食不良、生长速度减慢等现象。虽然福尔马林对杀灭车轮虫和斜管虫效果确实不错,但其副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因为它有腐蚀作用,能致鱼鳃组织发炎,再加上其它消毒药物对鱼鳃的刺激,往往会使石斑鱼等产生暴发性传染病。消毒剂的选择

理想中的水产养殖消毒剂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刺激性、无腐蚀性,可迅速溶于水中并释放出杀菌成分,对水中的病原性微生物杀灭力强,杀菌谱广,不会与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产生有害有毒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上述消毒剂或多或少的负面作用,都会使石斑鱼产生不适或者引起死亡。那么有没有一种消毒剂即对鱼没有伤害,又能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效益呢?奥克泰士的出现,让理想变成了现实。奥克泰士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食品级过氧化氢 银离子复合型杀菌消毒剂。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 银离子,产品经过ISO9001、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国际IFS食品检测认证等。它可以穿透细胞膜,从内部进行氧化,从而杀死生物膜并使其脱落,奥克泰士通过复配和特殊工艺,解决了单纯过氧化氢遇热非常不稳定的缺陷,其反应终产物是水和氧气,安全无残留。是国内外公认的高效、广谱、速效、安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的水产养殖杀菌消毒剂,被确认为传统水产养殖消毒剂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奥克泰士对水产养殖的消毒优势:

奥克泰士无“三致”效应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奥克泰士对铁、锰等重金属有氧化作用可以使其达到无害化; 奥克泰士对于过量的还原性硫化氢可以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防止其对人体过分的伤害;

奥克泰士不受PH值、温度的影响,均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

奥克泰士对于氨氮化合物有强烈的降解效果,大大降低各类有机物的危害;

奥克泰士具有以下优点:

1、它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变形虫、真菌及藻类,其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得用户便于操作处理。只需采用一种产品,便能够达到目前2种、3种甚至多种产品的使用目的。

2、由于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保证了长久的贮藏时间。产品在高水/气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甚至在高温下,其效用还会有所增强。

3、由于产品在防止再污染方面具有长久的有效性并且性能卓越,因此,产品非常适合用于水产养殖的消毒。

4、奥克泰士是生态无害的。对防止水受细菌和病毒的再污染特别有效。其主要成分-过氧化氢-不会污染废水。这是由于它会分解成为水和氧气(H2O和O2),即,其副产物不具毒害性。

5、两种基本物质(H2O2和Ag)进一步促进了各自的优势(*协同作用)。两种物质的协同作用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单独作用要具有更快、更强的杀菌作用。*协同作用—两种或多种组份用以提高和增强效用

6、奥克泰士为在氧化和微动作用相结合的情况下所制成的两相产品——不同于其它消毒剂——具有破坏生物被膜的功效。这是杀菌消毒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细菌或病毒会产生出这种生物被膜作为自然防护。由过氧化氢所分离出的氧气会破坏生物被膜,使得银离子能够轻易地杀灭细菌或病毒。

7、稳定性极强,不易挥发,完全环保,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对人、畜无害。

8、无色、无毒、无异味、无残留、不起沫、完全溶于水,不和氨发生反应,杀菌、消毒结束后不需要再次冲洗,排放的废水不需要中和。

济南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总结石斑鱼疾病防治的综合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1.放养前的整池消毒及做水。放养前的彻底的整池消毒,可去除池底累积的有机污泥等,帮助底土的还原,并消减各种潜伏的病虫害,减少尓后疾病发生的机会。

2.育苗的选购及隔离检疫。新购入的育苗,可能因环境变异的紧迫,或选入病原而发生病害,于放养后前2周,特别注意育苗的健康情形,以便及早处理,防止疾病暴发。

3.水质环境的维护。水质水色的维护是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每天皆需注意天候于水质水色的变化,适时适量的流换水,并陪护“可保净”的使用,防止有机质累积,底泥老化,以稳定水质水色。

4.定点定时投喂饵料。定点定时投饵,可方便观察鱼隻摄食发育情形,以便调整喂饲量,避免鱼隻过饱或残饵污染水质环境。

5.日常的巡视观察。除了喂饲投饵时观察摄食情形外,更要注意鱼隻的各种反应,尤其是天候变化,如闷热天、暴雨或寒流时,能提早发现异状,及早处理,可减少疾病的侵犯危害。总结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环境对石斑鱼的养殖极为重要,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斑鱼的健康生长甚至养殖成败。

第二篇:如何有效防控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

如何有效防控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

众所周知,小孩子的抵抗力相比大人而言要差一些。因此,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尤其是在学校、医院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很多的感染病会传染的比较厉害。那么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都有哪些?这些传染性疾病都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呢?

一、流感

又称流行性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这种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会持续1-3周。这时候需要给儿童补充大量水分,如果出现发烧,应及时就医。

防治措施:自我保护在预防流感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流感流行季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服用预防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针对性药物。

二、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防治措施: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

三、水痘

水痘这种病毒传染的疾病一般潜伏期比较强,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多见于水痘疫苗没有按时接种的儿童。感染水痘后,儿童身上通常会出现疹子和水泡,并且容易搔痒不止。

防治措施:水痘高发时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以防感染水痘。出现水痘的学校、幼儿园要停止举办大型活动,减少传播机会。接触过病人的孩子要观察21~28天。

四、麻疹

它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见于麻疹疫苗没有按时接种的儿童,一般以发烧起病,发烧3-4天后出皮疹,出皮疹期间烧得更为厉害,口腔可有麻疹黏膜斑。

防治措施: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所引起的病毒感染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病毒。病发时,通常会在儿童的手、足出现红斑以及口腔溃烂等。

防治措施: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六、流行性腮腺炎

比较常见,它是腮腺炎病毒感引起的,以耳前下方弥漫性肿胀、淀粉酶增高为主。

防治措施: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

以上就是为大家列举出来的儿童之间很容易传染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和远离传染源,同时发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传染他人,确保自身健康。

第三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4、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学生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5、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

1、男生睾丸炎:较大学生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

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7、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8、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学生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9、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10、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二、学校常见传染病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条件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范围》的规定:

1、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或者同一个村发生有联系的麻疹病例2例及以上。

2、风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3、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4、手足口病:当单位出现聚集性病例,即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3天内有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自然村(居委会)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手足口病病例。

5、流感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它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人,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人死亡。

6、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等集体单位或者乡镇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流脑:1周内,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或乡、村因同一因素发生流脑3例及以上,或者有1例及以上死亡;或周边地区(全国、省、市、县)发生流脑暴发流行期间,发生1例及以上流脑病例。

8、乙脑:在一个县内,1周内发生乙脑病例5例及以上。

三、学校常见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上述学校常见传染病除手足口病外,均有相应疫苗可预防。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4、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5、在传染病流行高发期尽量避免让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患病机会。

6、药物预防 :可服板蓝根冲剂、玉叶冲剂等抗病毒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同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四、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疫情控制

1、疫情的判断与核实:根据上述介绍的学校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判断与核实为何种传染病;确认后向当地卫生院防疫组做疫情报告。

2、坚持晨检制度:按照《学校传染病防控晨检工作规范》要求,认真询问、观察、检测(测体温)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认真登记《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登记表》,督促就诊并严格居家隔离。

3、严格病人隔离:严格掌握并按上述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责成患病学生居家隔离治疗,直至满隔离期限后或经当地卫生院提供医师开具的无传染性的证明,患病学生方可返校上课。教师职工亦同。

4、执行疫情日报告:每日根据晨检结果,指定专人汇总填写《学校晨检结果汇总表》,报告当日新发病例数、痊愈病例数,住院病例数等信息,每日上午11时前上报区教体局。

5、环境清洁与消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洁,校园内无卫生死角;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消毒,消毒对象与方法详见《学校各场所的消毒方案》。

6、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学会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的十五字防病口决。疫情发生期间同学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7、保护易感人群: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相关疫苗或视疫情程度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当地卫生院组织入校开展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任楼小学

2013-03-01

第四篇:石斑鱼养殖常见的三种寄生虫类疾病防控技术

石斑鱼养殖常见的三种寄生虫类疾病防控技术

作者:李鹏飞

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密度急剧增高,同时海水养殖环境也逐渐恶化,导致鱼体抵抗外界病原侵染的能力不断下降,一些鱼类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频繁爆发,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因此,加强石斑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方法的探索很有必要,本文就近年在石斑鱼养殖中爆发的主要疾病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寄生虫类疾病及防治方法

1.小瓜虫病

石斑鱼在网箱和池塘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寄生虫类疾病,而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小瓜虫病。小瓜虫病又叫做白点病,病原是刺激隐核虫。发病时,鱼体表面会出现白色斑点,同时伴随黏液增多、鳞片脱落、游动缓慢等症状。镜检可以看到大量的小瓜虫。该病最容易在室内水泥池或池塘中,水温30℃时爆发流行,传染很快,对鱼苗、鱼种均有较大危害。

防治方法:①放苗前需要用生石灰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合理控制放养密度;②网箱养殖或池塘养殖中爆发该病时,可将石斑鱼在0.01%~0.015%浓度的福尔马林海水中药浴1小时,每隔3~5天处理一次;③将冰醋酸与过氧化氢按1﹕3的比例混合,然后稀释成5000~10000倍液,将病鱼在其中浸泡30~60分钟。

2.瓣体虫病

瓣体虫病又叫做石斑鱼白斑病,石斑鱼瓣体虫是主要病原,一般寄生在石斑鱼的鳃、体表和鳍上。当石斑鱼被感染后,体表会出现不规则的白斑,严重时白斑甚至会扩大连片,此时病鱼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石斑鱼死亡后胸鳍僵直伸向前方,几乎与鳃盖紧贴。

防治方法:①放养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换水量少且不及时等原因均会导致该病爆发。因此应严格控制放养密度和饵料投放量等。②治疗感染的石斑鱼鱼苗、鱼种,可用浓度3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成鱼感染时,可以用浓度2ppm的硫酸铜海水溶液浸泡4~5分钟,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指环虫病

该病的病原是是指环虫,主要寄生在石斑鱼的鳃,虫体约在0.2~0.5毫米之间,肉眼可见。患病鱼体表失去光泽,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鳞片脱落,并且食欲不振,游泳迟缓,游泳失去平衡,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①将病鱼用0.6ppm的敌百虫或淡水浸泡5~10分钟,每2~3天处理一次;②用病鱼在浓度3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4小时可有效去除石斑鱼鳃上的指环虫。

第五篇: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包装差错防控

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包装差错防控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 钟红霞 李燕

摘要: CSSD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关系到医疗护理安全。如何提供给临床安全、正确、适用的包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首要任务。通过统计我院2013-2014两年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差错发现:常见差错为包装差错。如何提高包装正确率,方便临床使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是消毒供应中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统计了常见包装缺陷类型,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探讨防范改进措施,并在实施中进行质量持续改进。自2015实施以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满意度上升。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

The CSSD work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the medical nursing safety.To provide the safety, correct and suitable clinical package is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center of sterilization supply.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errors appea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4, the common error is the packaging error.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mproving the rate of correct packaging ,which would bring convenience to clinical use and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So we collected the common packing defect types and analysed the causations of the proble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ment and carry out quality

第1页

共4页

improve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continuously.Since 2015, the Error rate of our hospital sterilization supply center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clinical satisfaction has risen.It also has Improved the work quality and efficiency which ensured the medical nursing safety.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包装缺陷 ;类型原因;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对CSSD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提高CSSD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保证提供给临床安全、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及院感控制,提高临床满意度。

通过2013、2014年两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出现差错分析,发现CSSD常见差错为包装差错。统计分析其常见类型为:

一、包内差错 表现为

1、器械多件:器械数量过多或包内有非器械配置单上物品。

2、器械差件:器械数量过少或无器械配置单上物品。

3、敷料:敷料数目不符合配置或无敷料

4、灭菌指示物:无灭菌指示物

二、包外差错

1、灭菌指示标签名称错误:标签名称与包内物品不符,如标签显示人流包,开包后为安取包。

2、灭菌指示标签填写错误:常表现为漏填或填写不准确。如漏填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期填写错误等。

第2页

共4页

三、包布差错

常见为包布单层包装。

以上差错发生后,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有时需要临床人员重新开包,影响了医疗护理安全,降低了工作效率。必须加以改进。

分析原因,任何差错的发生都有管理的失误。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流程的不合理,执行不到位。具体原因为:

1、工作重复单一,枯燥易乏味、疏忽大意。

2、学习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3、未认真执行工作流程或制度流程不合理。

4、全院未统一器械敷料配置标准,复杂多样容易操作失误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做的防控措施有:

1、人员培训学习,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各项制度流程,定期考核。全院《器械配置表》要求科室人员人人掌握,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2、完善相关制度,执行到位;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合理流程,做到主次分明,提高效率,防范差错。

3、灭菌指示物 流程上体现指示卡放置步骤,并固定位置。此项不仅防范了差错,也方便了临床科室开包检查使用。

4、统一器械包配置 征求临床科室意见,统一配置了器械包,并在工作中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

5、统一敷料配置数目 如以前我院纱布配置按照临床科室要求执行,操作中易混淆,造成了较多的数目不准确情况。后来我们全院采用了八张、三张两种纱布配置方式,科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避免了此项差错发生。

第3页

共4页

6、敷料类包装 要求方向一致,将折叠面向操作者或向上。以免清点时数目重数或漏数,并方便临床人员开包清点使用。

7、包布 双层包布采取两种包装方式。如内包布采用方形折叠,外包布就采用信封式,反之,防范单层包装。此措施实行以来,对防范单层包装差错效果较好。

8、科室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持续改进反馈。

9、实行奖惩制度,激励机制 做到奖惩有度,赏罚分明。调动科室人员积极性。

10、通过收集临床科室反馈,观察临床现场使用特点,积极改进各种包的打法。得到了临床科室的好评。

自实行这些措施来,我院打包差错率由13年3.8‰,14年3.3‰降至15年的0.5‱;未发生包内无指示物、单层包装、无敷料差错;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且一系列举措方便了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反馈及满意率。参考文献

【1】冯莉 于振涛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见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集

【2】陈义连 胡芹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 医疗卫生装备 2013,34(12)

【3】薛红霞 郑志俭 灭菌包包装差错防范措施的实施效果 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0)

第4页

共4页

下载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斑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水体消毒的防控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黄花山中学 卫生档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黄花山中学 一、遵循预防为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做好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

    医院艾滋病防控与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艾滋病防控与消毒隔离措施 一、艾滋病防控 一)未明确患者是否为HIV阳性 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随着天气渐暖,春季常见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防止疫情传播,现印发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单,望广大群众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积极配合搞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努......

    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方案

    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方案 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方案1 为保证学生、教师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本制度。一、消毒时间防控......

    金粟实验学校校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措施[合集五篇]

    金粟实验学校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金粟实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分管学校的领导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党办、校办、教......

    新邵八中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新邵八中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常见病和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

    富政办发„2011‟ 号 关于印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县被省卫生厅列为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