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3月23日第2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做到3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做到“三个靠近”
树立“四种意识”把握“五条标准”
中共开阳县委书记 李 泽
加强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我有以下体会。
一、改进干部作风,必须坚持做到“三个靠近”
1、思想向群众靠近。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只有转变“官”念,把富民的措施落实在行动上,变行政命令为说服引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担当起维护一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的重任。
2、工作向发展靠近。发展,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做“蛋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蛋糕”越做越大。
3、精力向基层靠近。只有真正心贴基层,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处理,才能始终言行如
一、表里如一,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工作中要经常深入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真正做到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办基层之所需。
二、强化干部作风,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1、大局意识。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和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实现又好又快、更 1
好更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以上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规划的、说出来的变为现实。
2、速度意识。面对“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激烈态势,只有做到工作上反应快、决策快、部署快、行动快、节奏快;发展上协调快、持续快、好中快;才能赢得比较优势,在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奋力“赶”与“转”,实现“好”与“快”。
3、服务意识。干部就是“雇员”,是群众的“保姆”。当前,要大力推动广大党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创先争优,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限时服务制、行政问责制,切实把“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落实在行动上。
4、责任意识。“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化责任意识,关键是要细化责任。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细微之处,都必须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着落的责任氛围。
三、检验干部作风,必须准确把握“五条标准”
1、思想认识是否得到真正解放。解放思想表面上看起来很空洞,看不见、摸不着,其实却很具体,因为思想每解放一点,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考察思想解放程度,就是要看重点工作是否有长足发展,难点工作是否有重大突破,热点工作的解决是否得到群众好评。
2、发展环境是否得到有效优化。针对实际情况,要重点优
化好八个环境。一是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三是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四是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五是求真务实的工作环境;六是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七是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八是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
3、项目建设是否取得重大突破。当前,检验干部作风的一个主要尺度,就是要看是否把精力集中在谋划项目、引进项目、落实项目当中。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一马当先、一抓到底的力度,一以贯之、一丝不苟的态度,一改常态、一诺千金的气度。
4、服务机制是否得到健全坚持。不能因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才强化服务意识。而是必须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长效机制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5、群众生活是否得到大幅提高。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作风建设这个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开展的成败,要看是否通过作风建设真正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
第二篇:3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本人认为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干部好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所谓干部作风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个人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归根结底就是对待人民群众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其具体内容来看,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正确关系,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思想作风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失去不竭的源泉。从学风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离开了群众的具体实践,就会成为空洞的教条,所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要犯错误。从工作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就必然会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从领导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也必然会出现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等不正之风;从生活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因此,我们如果不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们作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的税务事业不仅不能与时俱进,而且很可能与时俱退、与时俱变。也将会出现骄奢淫逸等消极腐败现象,使党的形象受到损害。
二、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必须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积极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办实事、求实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善于分析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和条件最成熟的问题抓起,又要着眼于事业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促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不但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各级领导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势必影响和谐的干群关系,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四、加强学习,夯实理论素质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坚持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学习方法上,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中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在保证学习时间上,要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与单位集中学习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要加强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和税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学习。使学习教育贯穿于作风建设始终。
五、认真查摆,整改存在问题是搞好作风建设的基本途径
作为一名税务干部要认真分析梳理、查找本人在监管、行政执法上的特权思想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及时整改。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执法为民的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切实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在服务纳税人主体上,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在服务纳税人申投斥时,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满腔热情地为民服好务,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从严遵守,提高队伍素质是搞好作风建设的首要条件从严遵守重点抓两条
一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总局、省局“禁令”,把“禁令”作为每个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二是严格执行区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来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来规范整个干部队伍作风。
七、从严要求,树立良好形象是搞好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要树立为民形象。树立为民形象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二要树立务实形象。广大党员要按照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发挥表率作用,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先做到,形成党员干给群众看,领导干给员工看,一级带着一级抓的良好局面。三要树立清廉形象。党员干部,还必须正确行使权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决不能把权力当作向组织伸手的资本,更不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篇:干部作风整顿自查报告3
干部作风整顿自查自纠报告
来局工作已经几年了,通过这次作风纪律整顿,让我认真的剖析了自己,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进行了自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内容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自己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天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三是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不够。尽管我也经常学习,但学习的深度不够。我经常告诫自己要用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去
分析和处理问题,可总是讲在嘴边,忘在手边,结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对具体问题分析力度不够,不能全面运用发展的、联系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要落伍。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只满足于看看党报党刊、听听时事新闻,读读书本,偏重于时事了解,而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够,致使理论基础薄弱。
二是思维局限,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给组织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整改措施
随着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工作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四篇:干部作风建设要做到“三严三实”
敬爱的党组织:
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负人民群众重托,努力做好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双桥区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示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心存敬畏,慎独慎微,为人民用好权、谋好事,以好的作风,严的纪律,高的要求汇聚我省改革发展正能量。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增强内外监督意识。要加强内部监督,要教育“一把手”增强“主角”意识,敢抓敢管;教育班子成员增强责任意识,搞好互相监督。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用严格的纪律和督查坚决克服和杜绝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促进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要加强社会监督,健全社会监督员、监督举报和投诉机制,设立领导接待电话,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定期征求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同时,定期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行风评议,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力度。要突出检查重点,改善检查方式。从纪检、组织、“两办”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干部作风查纠办公室,检查工作要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接深入到基层单位和工作现场采取实地查看、访谈等方式,对工作落实情况、干部的作风、群众反映的问题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对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黄牌警告,责令限期改正。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抓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上,相关部门要敢于拉下脸来,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该查处的查处。对违法违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放过,做到“统一标准不走样、严格执行不松口”。实行严格追究制,凡干部作风出问题,首先追究单位领导的失职责任,保证工作制度、组织纪律的统一执行和有效落实。通过查处和解剖一些典型案例,使广大干部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21日
第五篇:第2讲 全面深化改革 3
第2讲 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统筹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清晰地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而且指明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基本路径。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革命导师的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和平发展、稳定的时代主题,紧密结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成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一,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三,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继承并丰富和发展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科学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世界上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方 1
式、发展布局、发展道路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只有以革命导师的思想为指导,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始终做到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还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论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法律体系,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的具体制度,都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是一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符合实际、切实管用、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因此,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在30多年的创建、完善实践中得以确立,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还会有许多经验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去巩固、去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前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其次,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所采取的一切举措,都应该与改革的目的相一致。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改革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保证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
再次,要注重增强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各个分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只有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协调,才能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和强制作用。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更重要的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结构,实际上就是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统一。在改革当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失衡。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党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
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决定》将我们过去20多年所界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强调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决定》也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作出了明确界定,即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四、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就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更清楚了。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又要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都不能偏废。坚持这一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针对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总体状况和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革除一些具体制度方面存在的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好发展。
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必将有力
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因此,要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首位。
六、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我们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思路和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幸福。具体到民生领域,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深
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为我们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来的。这次全会《决定》之所以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考虑: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而这恰好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内容。第二,这是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粗放式增长的延续,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些年来快速上升,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必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为我们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措施:一是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并宣布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思考题:
1.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3.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