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意表达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民意表达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张葆君
2006年07月09日10:16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它表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侧重点要更多的向协调,沟通,服务等方面来强化身会的调控功能转化。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
要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应动以下方面努力。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加强人大的政治信用和政治权威,倾听民意,负担起如实传递民众心声的责任,为政府和民众的和解与和谐作出贡献。2.公共政策的民意参与。民众是政治的主题,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是任何人恩赐的,他们参与权,选举权,参与决策,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监督是宪法所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利。3.关心弱势群体。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4.加快建立党和政府与人民的互信关系。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始终保持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血肉关系。5.尊重和保障民意的利益表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民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关键词:民意表达机制 构建 和谐社会
作为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民康物阜”、“国泰民安”、“和为贵”、“政通人和”——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充满着追求和向往。
曾庆红最近指出:和谐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城乡之间、就业与失业、人和自然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它表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侧重点要更多的向协调、沟通、服务等方面来强化社会的调控功能转化。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而这些机制的最终建立,必须要有融洽和谐的国民利益表达机制作为沟通的桥梁,营造出和谐社会的宽松氛围迫在眉睫。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力量的需要,更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一、民意表达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民意表达是民众为实现其特殊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它的实质是把民众的态度、意见转变为向社会、向国家表达要求的方式。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民意表达机制,是指民众(即使在古代)天然地具有参入政治决策或公共决策的需求,政治体制必须安排这一机制,否则,这种需求可能以非制度化,非和平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历史上看,秦始皇开始,就缺乏朝野之间的对话和协商的机制,单方面讲同心同德,与朝廷不同见解,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长此以往一个稳定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大相径庭。
1894年,法国发生了德雷福斯事件。法国作家左拉曾在致法国总统公开信中控告了制造亵渎人道和正义罪恶的罪犯。虽然这种为民请愿的言行,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是为道德所称许的,但却未能上升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高度。
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当年《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反动透顶”,但在英、法国照样出版《资本论》,印刷《共产党宣言》。公然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英国也并未把马克思驱逐出境或禁止他发表文章就天下大乱。可见,一个公民可以独立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国家,才可能使得社会随着民意的变化而和平变革。
人心的流失是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人心向背(人民的认同度)是一个政权的根基。党内民主极度缺乏,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就很难在党的方针政策中体现。正如有人所说人的自由度大小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是反映民意的重要工具,有着把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出来,沟通政府与民众信息和联系的功能。现代政党的基础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表达民意来表达民众利益,从而制定出体现民众利益的政策,纲领和行政计划,赢得民众的支持。
从宏观上看,1978年前党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极大地扭曲了民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政治路线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绝大多数人从中受益。从微观上看,党政不分,党把政府的功能接过来,各级党组织变成贯彻政府机关意图的工具.政党沟通信息和群众的功能大大萎缩,信息渠道受阻,信息质量失真.从理论上看,在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民众的利益表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但在现实中真正做到并非易事.随着人们自我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出同以往不同的特点,无组织的民意表达力量和民间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1998年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很多政府机关在国家规定以外征收各种费用,使老百姓负担不堪,民怨沸腾,对此必须整顿和改革.不到一年,项怀诚在答记者问时也说:当前乱收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作为执政党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政治概念时,也暗含了目前存在种种社会的不和谐。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表达民意、如何快速准确反映民意,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党很难制定目前切合实际、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很难有效的赢得人民的完全信任。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提出,那将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1月11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宪生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武汉建设。”和谐武汉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它的提出使转型期的武汉发展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
和谐社会是一台交响乐,是音符。构建和谐武汉涉及方方面面,诸如: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引人注目和关切的是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党和民众的关系。这两个主体是我们的一个缺项,基本互动不上。去年开始,通过“禁麻木”事件的处理,也包括煤气置换事件的处理,我们看到一个良性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这当中所体现的一些原则是原来没有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处理群众的利益表达,将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而形成群众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形成解决利益冲动的制度化机制,无疑是和谐社会、和谐武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民意表达方式不畅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
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武汉建设为目标,必须着力探究武汉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撑,尽快发展起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安定和谐氛围。党和政府就得高度重视“民心”、“民意”、“民怨”,化解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与冲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政治上实际就是民意的开化的进程。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内外转型国家所不能绕开的问题:转型过程的脆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法律文化相对较低的问题,人们凝聚力下降的等问题不能不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武汉中所遇到的瓶颈。目前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能够准确地检测民意、充分表达民意的机制。即使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如工会等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但问题在于,某些机关和群众组织中的官僚主义或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就使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为问题。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说: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让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要求得到适时表达,才能缓解其对社会的震荡;也只有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协调的有效性。
国外政治学家认为,大多数转型国家,选举制度成为一种高度复杂的,兼有比例制和多数制特点的混合物。法律的构架成为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话题。市场经济并非能促进福利或者维持公平的机构,假使民族的最早实验是以通货膨胀,失业、贫富差距拉大和人口中“沉默的大多数”的生活水平的下降收场,那么它会造成恐惧、异化和不信任。尤其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由此其利益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怎样协调好这些不同利益要求并把它纳入社会秩序所要求的轨道,是对民众利益表达制度提出了尖锐挑战。
国内政治家也认为,一个法制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可以被任何人或者任何组织当成一根无足轻重的毛来对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说,人的自由和权利有着无上的价值。公共精神的培育,那就是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
如何使一个健康的制度、机制在制约公共权力和保持社会秩序之间维持平衡?如何使公共利益不受到损害?如何协调好社会关系,整合社会力量,建立起不同利益的协商对话机制。尽管自由表达并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不会发生悲剧,但是起码可以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会步调一致地陷入悲剧,且缺乏改弦易辙的弹性空间。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国民在变。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日益明显,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复杂。(1)利益矛盾的内容增多,层面扩大,经济上表现为贫富差距过大特别是贫困阶层的扩大引发的矛盾;政治上各个利益群体政治参入愿望增强,迫切要求能够畅通地表达其利益和要求,希望政府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那些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利益受损或在利益分配中居于不利地位的利益群体,则希望通过利益表达,使政府注意其利益表达,扶持其利益的实现。(2)一些利益群体的不平衡情绪有所增强。随着利益差别增大,特别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高收入者的面前,低收入者容易产生失望和怨愤。加上一些干部为政不廉、执法不公、方法不当等,往往使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在局部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如一些地方群众所表现出的过激行为。就会造成矛盾的不断激化,直接损害民众的利益。(3)社会不公正趋势蔓延。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应当既是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公正的社会。这就要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公正问题。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当中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威胁最大最严重的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社会公正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它将直接引发或加重失业、群体、上访、社会治安恶化等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定条件下,甚至会使属于个案化的事件演变为整体化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从而严重危急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古人说得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化解“民怨”既不能用专政思维,也不能只靠胡萝卜思维,在解决眼前的矛盾或者冲突时,应该着眼未来。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更多的有助于化解民怨的机制,并将民意反映到政策上去的制度和机制,这也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意表达机制几点思考
马克思曾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任何社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任何政党也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要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在一个政党中,只听到一种声音,一切不一致的声音都被看作异端或大逆不道,是无助于这个社会和政党向前发展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来讲,有许许多多以往没有碰到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就是共同对社会发展发表意见。
当前民意表达的渠道有三个途径:第一,利益组织表达。一种是行政组织,一种是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组织虽带有自发性,组织程度较低,但他在社会对话中往往更直接地代表个自的利益群体。第二,公开舆论表达。改革和民主进程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众或利益主体希望通过各种舆论媒介、报纸、网络、电台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除外,还有通过非正式舆论媒介的各民众或利益群体表达渠道。这些分散性、自发性的表达,会给社会强大的压力。第三,行动表达。这是民意表达比较剧烈的一种方式,也是争取实现利益的直接行动。一定情况下,一旦民众利益在其他表达渠道不足以维护、争取自己利益时,所采取的一种过急激举动。这种表达方式,在变革时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看来,要形成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的日常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武汉,建立和完善民众利益表达机制,是党的历史方法新变化的迫切需要。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加强人大的政治信用和政治权威,人大代表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深入民情。干群关系的紧张,政府和民众的冲突,反映了人大代表无法将民意真正表达,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自身需要外界的监督。同时人大应深入群众,倾听民意,担负起如实传递民众心声的责任,为政府和民众的和解与和谐作出贡献。这不但能从制度上解决国民的益表达问题,也可以减少街头表达和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
2、公共政策的民意参与。民众是政治的主体,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是任何个人恩赐的,他们参与权、选举权、参与决策、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监督是宪法所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民意参与有利于把不同利益群体纳入到现有政治体制内,同时,这种参与有利于增进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要建立国情民意反映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渠道。让民意成为决定者,也接受民意的监督。党和国家的决策要做到了解民情和反映民意,只满足于调研解决不了问题,有的调研不一定真实。因此要集思广益,就要给人民群众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这一渠道必须是通畅的,是受到党规党法直至法律保护的。凡属重大问题都要事先和广大民众通气,充分听取意见。凡属国计民生的事项,都要建立公开听政制度并提前向社会公告。凡涉及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和参入。
3、关心弱势群体。尽管当前对什么是弱势群体还有不同的认识,但无疑他们是那些依靠自身力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即使是群众上访,也是由于在我们的社会中,其他利益表达的渠道走不通。因此,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我们尽量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治本。宏观角度着眼于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形成一个橄榄型社会结构。微观角度来看,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建立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第二治标。对已经出现或者是即将出现的有碍于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社会不公现象进行干预和防范。要建立起系统的社会援助体系等。
4、加快建立党和政府与人民的互信关系。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始终保持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血肉联系,应该突出做到:一是尊重民权,维护民利;二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民为国之本,国依民而存”;三是关注民生、善解民因、善待民众;四是凝聚民心,动员民众,依靠民众。
5、尊重和保障民意的利益表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民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利益的表达,是由各阶层的代表或个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执政党、政府和各级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要求来实现的。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广泛而充分的利益表达渠道是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人大、政协目前是各阶层进行利益表达的主渠道,而公众传媒应努力维护百姓的话语权,使之成为公民和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要求的窗口。只有重视民主制度化,才能规范和调整各阶层的利益表达行为。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藏富于民,社会矛盾相对较少的时期。只有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社会新兴阶层的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了深厚根基。所以党和政府在全力抓好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保证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通过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制度,不仅可以沟通政府与不同阶层及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又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和行为的规范,以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代表民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宽松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武汉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浅析基层法院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浅析基层法院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将建立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作为今后五年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基层人民法院,要如何适应这一趋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一、构建的意义基层人民法院是最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众多,涉及社会层面较广,构建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对基层人民法院也就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司法决策的科学性司法决策是司法工作的必要先导。司法决策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方向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科学的司法决策,依赖于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其一,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对司法决策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科学的司法决策,必须建立在对辖区社情民意的全面掌握与对群众司法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基层人民法院全面掌握辖区的社情民意和群众的司法需求,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司法决策,并得到人民群众以及法院干警的拥护和支持,指导具体司法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其二,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对司法决策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司法决策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不断予以调
整。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既有助于基层人民法院切实了解司法工作的实际效果,并据此对司法决策进行适时调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果,也有助于基层人民法院及时掌握已经变化的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不断做出新的司法决策,对具体工作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二)推动司法民主的扩大化司法民主是司法工作的前进动力。司法民主的扩大化,有助于推动司法工作的公开、透明,进而提升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众满意度。扩大司法民主,需要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其一,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确保群众的参与性。扩大司法民主,需要充分吸收群众参与司法,扩大群众基础。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利于畅通倾听民意的渠道,保障基层司法工作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吸引当事人及其他群众参与司法,切实扩大司法工作的群众基础。其二,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保障群众的监督权。扩大司法民主,需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人民群众进一步接近司法、了解司法,对基层司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实现对司法的有效监督。
(三)加强两种效果的统一性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司法工作的追求目标。能否实现两种效果的统一,很大程度上成为评判司法工作成败与否的标准。完善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提升两种效果,促进二者的统一。其一,影响法律效果的实现。通过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审判人员能更全面地把握矛盾纠纷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当事人情况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其二,促进社会效果的提升。基层人民法院通过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将矛盾纠纷的处理原因、最终结果等向群众公开,同时,根据群众的反应或意见,改进已有的工作,或进一步进行解释、说明,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提升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众满意度,从而取得更佳的社会效果。
二、民意沟通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主要问题表现调研中发现,民意沟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方面:
1.认识必须进一步提升。问卷调查显示,我院干警对民意沟通工作的重要性均有所认识,但认识的程度不尽相同。只有少部分的干警认为民意沟通工作非常重要,且自己主动、持续开展了此项工作。很多干警认为,民意沟通工作一般重要,自己是被动、临时开展工作的,即只在审判、执行工作确有需要时,才短暂地收集除当事人外的其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自己对民意的转化、相关情况的反馈也不够重视。还有一小部分的干警,认为该工作没多大意义,或者说不清有无意义。
2.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受访群众认为,民意沟通的
形式应当尽量多样,工作应当尽量持续,才能广泛、深入地关注民意、回应民意、把握民意,使司法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一方面,现有方式不够多样。法院部分庭室所开展的民意沟通工作,方式不够多样,渠道也不够丰富,往往过于简单,局限于巡回审判、判后回访、进行座谈等有限的几种。另一方面,工作开展不够持续。部分庭室开展民意沟通工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往往不够持续,有过分注重“新闻效应”之嫌,这容易导致工作的“虎头蛇尾”, 也使沟通工作呈现短暂化、运动化的弊端。
3.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受访群众认为,民意沟通的力度要不断加强。倾听民意的目的,在于将其合理转化后,用以指导实践工作。也就是说,民意只有被科学吸收、及时转化,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充分体现其价值。法院部分庭室的民意沟通工作,力度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反映问题较为重视,对于信访接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总结落实;二是在对群众的意见或建议进行研究后,基于工作实际无法采纳,但未及时对群众进行解释或说明原因;三是虽然认真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但未及时向人民群众反馈相关情况。这些不足都导致法院干警尽管勤勉工作,却较难提升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
上述问题也是目前很多基层人民法院所共同面临的,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二)主要原因分析基层人民法院的民意沟通工作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思想认识有局限长期以来,法院部分干警对民意沟通工作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是对民意沟通工作的认识不深刻。或者认为民意沟通工作与审判工作无关,毫无意义,或者认为这项工作作用不大。二是对民意沟通工作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只需在审判工作中注意掌握当事人的相关情况就行,忽视民意沟通工作的全面性,没有意识到除包括民意倾听工作外,还应包括民意转化、民意反馈等多方面工作。部分干警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开展民意沟通工作缺乏动力,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方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强,效果不够佳。
2.工作机制不健全民意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有效的机制为保障。但在目前,法院对民意沟通工作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某些措施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制约了工作效果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门之间配合不强,很多措施是法院各庭室自行推出的,缺乏相关庭室之间的配合联动,并且事前事后缺少统一的研究、落实和总结;另一方面,工作之间衔接不够,相关的工作措施大都集中在民意倾听方面,而民意转化和民意反馈方面的措施则相对较少,导致三方面工作的衔接不够顺畅。这些都影响了民意沟通工作的整体效果,造成法院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差距。
3.指导规范待完善在我国现阶段,尚没有一套完整、成形的民意沟通工作规范体系。根据现有收集的资料,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前述的《意见》等3份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虽然起到了推动民意沟通工作的积极作用,但往往过于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可操作性不足,同时,我国还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司法解释或配套文件。工作规范的不完善,导致法院民意沟通工作出现简单化倾向,随意性较强,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形势。
(三)已有经验和做法许多法院都积极进行了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的探索,但尚未形成科学、系统而又十分有效的做法。我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强化民意沟通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民意沟通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走出去主动开展沟通
一是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共建民意预警机制。法院审理的不少案件要经过交警队、劳动局、建委等行政机关的先行处理,故其往往掌握着案件的第一手信息,法院通过联合其共同建立民意预警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够有效促进沟通工作的开展。(1)加强信息共享。通过与交警队、劳动局等行政机关共享信息资源,如交通肇事损害赔偿、劳动争议、追讨劳务报酬等案件的信息,特别是涉及社会影响较大或纠纷主体众多的案件信息,有助于全面掌握人民群众 的诉求,更好地开展工作;(2)提前预警风险。通过加强交流协调,对于群体性纠纷、突发性事件等,切实增强防范性,提前进行预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3)联合调研预测。通过整合资源,共同研究,对部分重大、疑难案件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及时制定全面的、针对性强的对策,帮助提升疑难复杂问题的处臵能力。二是协调相关社会团体共建民意预警机制。工会、妇联、消协等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通常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积累,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法院通过协调其共同建立民意预警机制,加强沟通,借助优势,能够提高民意沟通工作的效果。(1)协助收集信息。工会、妇联、消协等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特定行业或领域较为熟悉,对矛盾纠纷的产生背景、症结所在等也较为了解,在这些社会团体或组织的帮助下,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收集信息。(2)促进民意转化。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在合理采纳相关社会团体或组织意见的基础上,我院逐一研究制定出整改落实方案,并第一时间明确整改措施和具体时间,积极促进民意转化。(3)提升反馈效果。积极借助这些社会团体或组织在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权威,在其帮助下开展民意反馈,能够使群众更为信服,充分提升我院反馈工作的效果。
2.请进来积极扩大效果一是建立与代表、委员的固定联络制。我院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等为重点,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地开展定纷止争、平复矛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分类,对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瓶颈性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尽快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二是聘请沟通联络员。我院聘请辖区具有较高威望、丰富阅历、热心公益的人士,担任固定的沟通联络员,定期进行法律政策、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并对工作出色的联络员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沟通联络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真实、全面收集反映所在地区的社情民意,以及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将法院落实群众意见、建议的情况进行反馈,在因种种原因无法落实的时候,耐心进行解释,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建立沟通联络站。我院在辖区乡镇建立法院的沟通联络站,并由院党组成员每人确定1个联系点,利用联络站扎根基层的优势,形成工作的联动,为当事人提供及时、全方位的司法服务。(1)全面收集民意。及时汇总辖区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信访上访等情况,为我院做出科学、正确的司法决策提供依据;(2)协助开展工作。沟通联络站可根据纠纷具体情况,提出开展巡回办案、缓刑走访的建议,并协助法院开展相关工作。
三、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的建议在基层人民法院,要
保障民意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必须完善与强化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确保民意倾听、民意转化、民意反馈的有效实现。
(一)走出误区,提高工作认识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要进一步提高法院干警的认识,帮助其纠正错误观点。一方面,要纠正认为民意沟通工作可有可无的观点,这种观点忽视了我国现阶段该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司法的公信力还不够高,民意沟通工作对于促进司法民主的扩大化和司法决策的科学化,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都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民意沟通工作也要避免矫枉过正,不能将重视民意沟通理解为放弃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民意沟通工作时,既要充分考虑社情民意和人民群众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也要尊重司法自身规律,不能干扰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二)加强研究,出台指导意见现有民意沟通工作规范不健全,致使基层人民法院民意沟通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要扭转这一现状,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及早制定统一、完整、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全面引导民意沟通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指导意见应贯彻民意沟通工作的目标,即构建科学、畅通、有效、便捷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有助于征求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另一方面,指导意见应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民意倾听机制,二是民意转化机制,三是民意反馈机制。三项机制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应在指导性意见中得以全面体现。
(三)统一管理,健全工作机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民意沟通表达机制要重点补充、完善以下三项机制,并强化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相互配合,实现最大化的沟通工作效果。
1.强化民意倾听机制。要形成多元、畅通的倾听机制,促使丰富的民意传递进入人民法院,保障司法工作进一步贴近民生、体现民情、符合民意。第一,完善现有制度,更好把握民意。一是完善巡回办案制度。必须实实在在地走进田间地头,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要强化全程巡回服务,巡回办案不仅局限于现场开庭审理,还包括现场收案、现场勘验、现场取证、现场调解、送达等工作,要在立案、送达、开庭等各环节收集意见。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制度。要积极开展信访接待工作,全面听取来自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研究分析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扩大接访主体,邀请人民陪审员担任联络员,共同参与信访工作,畅通信访解决渠道,快速有效解决来访人员反映的问题。第二,不断创新方法,提升倾听效果。一是扩大倾
听对象范围。民意倾听工作要结合辖区经济、社会特点,除继续强化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沟通外,还强调要着力贴近困难当事人,贴近农村群众,贴近基层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二是拓展民意倾听渠道。要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加强创新,探索通过各种途径倾听民意。例如,进一步强化与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收集社情民意;公布法院工作方案、计划,向社会相关单位、部门、团体、个人等征求意见;发挥互联网的沟通载体作用,确定专人负责舆情收集,密切关注、及时跟踪新闻媒体和网络上涉及法院工作的舆情动向等。
2.完善民意转化机制。要充分收集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科学的分析汇总,恰当地反映到制度建设中去,促进司法工作的公正、高效、权威开展。
第一,准确探求民意,科学辩证分析。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要广泛收集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及普通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并将所收集的信息登记造册,设立意见登记簿,指定专人将上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涉及全院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由研究室的调研员负责分析;涉及部门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由各部门实践经验丰富、调研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分析。从中提炼出对司法工作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并
及时传递给法院党组或相关部门领导。
第二,梳理整合民意,着力转化落实。在对所收集群众信息科学辩证分析的基础上,要认真梳理整合,根据信息的性质和重要性直接报送至法院党组或相关部门领导。由法院党组或相关部门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归口管理,根据传递来的信息,深入研究,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或措施,将交办问题落实到具体人,提出落实时限要求,并填写情况落实表。对不属于法院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在固定期限内给予群众答复。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根据意见登记簿的内容定期查阅,逐条复核,对于无着落的意见或建议实施责任倒查,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纳入民意沟通轨道,确保民意沟通渠道畅通。
第三,深化落实效果,形成长效机制。深化落实民意的过程就是实现民意的过程,法院根据群众意见推行改进方案或措施后,相关部门还要及时检验工作效果。一方面,对不适应工作实际的方案或措施加以调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对有力促进法院工作的改进方案或措施要大力推进,形成探求民意、实现民意的良性循环,完善民意转化长效机制。同时,总结出民意转化进展的相关情况,以便向人民群众进行反馈,取得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健全民意反馈机制。要形成便捷、高效的反馈机制,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对民意进行回应。对司法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已被采纳的情况,要尽快向人民群众进行反馈;未被采纳的情况,也要及时说明原因,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机构。在积极倾听民意、切实转化民意的基础上,及时对民意进行反馈,也是一个对外宣传司法工作的过程。由于司法工作存在自身规律,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机构,统一反馈的口径,规范反馈的渠道。可新设部门,或赋予法院原有部门,如研究室、办公室等,统一指导和管理民意反馈的相关工作,如制定工作规范、创新工作措施、制定考核标准等,确保民意反馈工作的统一、高效。
第二,构筑科学、完善的工作流程。民意反馈是人民法院对民意进行回应的过程,需要人民群众与人民法院之间的双向互动、良性互动。要构筑科学、完善的工作流程,促进互动的顺利进行,重视民意倾听、民意转化及民意反馈的相互促进,在民意反馈的过程中,注意倾听群众对反馈情况提出的新意见或新建议,进一步改进民意转化工作,提升民意反馈工作效果,最终形成“倾听—转化—反馈—再倾听—再转化—再反馈”的良好局面。
第三,创新灵活、多样的工作途径。要不断创新民意反馈的途径,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途径,提升反馈效果。
一是对当事人主要采取“当面说明”的方式,通过判前提示、判后答疑、判后回访、接待信访上访等途径进行反馈;二是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特定人群主要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通过举行座谈会、意见征求会等途径进行反馈;三是对基层的普通群众等不特定群众主要采取“法制宣传”的方式,通过开展法制讲座、发表法宣稿件、庭审网络直播等途径进行反馈。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民意篇
今年以来,包括广东在内的各地方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既是对劳动者权益的进一步保障,也在缓解劳资纠纷的同时,有力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了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体系,广东省年内又将出台首个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这个标准专门针对灵活就业者,将更多人纳入保障,是广东省为构建社会和谐完善相关制度的又一具体措施。
从XX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发表,到今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再到《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出台,和谐社会在全社会引起空前的热论和广泛的认同,并已经从一个蓝图和纲领日渐清晰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具体的施政细则。
以抓好百姓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是广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亮点。去年广东省颁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广东的若干意见》,紧紧抓住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锁定社情民意的焦点。今年省委《实施意见》的诞生,更是凝聚着30多位省领导深入基层、社区、厂矿大调研的心血,其历时8个月,易稿20余次,字里行间饱含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想得越全面细致,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越有利于干出实绩。《实施意见》对广东省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问题,既总结提炼近年来广东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又对新形势下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广东特色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广东要努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全国前列。
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社会,广东在经济发展方面居全国前列,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社会事业这一百姓最为关切的方面下大工夫,做大文章。《实施意见》对此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如“坚持以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着力化解劳动纠纷,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就业难、读书难、住房难”;等等。秉着这些精神和要求,今后各级政府在大项目大投入的决策上要慎之又慎,应当把有限的财政用到事关百姓困难和冷暖的事业上去。
当前,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补足历史欠账的同时,提高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实施意见》特别指出要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繁荣社会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大力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自我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最终使人人参与和谐,全面实现和谐。
第四篇: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拓展内涵、扩大影响、开拓创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鼎城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的要求,从创新干部工作机制入手,为构建和谐鼎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干部教育投入是第一投入的观念,把人才培养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时间上,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舍得挤时间让干部学。资金上,在财政相对窘迫的情况下,将干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舍得挤出资金让干部学。引导干部把工作当学习来研究,在工作中总结提高;把学习当工作来看待,在学习中推进工作开展。二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按干部的需求施教,每次开班前,党校教师到各学员单位走访、座谈,了解干部想学什么,再根据大多数学员的需求,精心挑选培训教材。发挥党校教师的特长施教,引导那些在一定领域有专长的老师发挥专长,把教案办成精品,把课堂面授办成经典,打造党校教学品牌。定期选派党校教师到各单位挂职,零距离接触干部,熟悉干部情况。三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实现音频、视频实时直播到每个站点,数字设备与模拟设备的无缝连接,将音频信号实时连接到农村有线广播网中。不仅使干部可在远程教育室观看直播的专家讲座,还可在家中、田间收听专家讲课。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选人用人质量得到提高。一是创新干部选任观念。观念引导行为。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我们立足于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选拔任用干部,按科学发展观看干部,按富民强区、建设经济强区配班子,切实做到因岗选人,因事用人,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尤其是关注那些有素质、有能力、干实事的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在灌溪镇进行了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乡镇党委委员的试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选任的新机制,受到中组部、中纪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二是创新干部考核机制。用人必先识人,知人方能善任。在民主推荐中,我们采用个人自荐、群众推荐与单位党组织推荐,从上至下推荐与从下至上推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了推荐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考察过程中,重点搞好民意测验与走访座谈,尽可能多接触干部群众,着重了解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现实表现。三是完善干部竞争机制。充分激发活力。区直单位中层骨干选拔任用,坚持全免全竞,逢缺必竞,择优录用。区公安局还率先进行了全员竞岗,全局358名民警参加了竞岗,包括132个股所长岗位,226个民警岗位,通过竞岗,全局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增强。
创新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形象得到转变。一是创新干部监督工作思路。在干部监督工作思路上,实现从“盯人”向“盯权”转变,把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点放在对权力运作的规范和制约上,把着力点从监督领导干部的行为转移到在监督领导干部行为的同时兼顾监督权力本身上来,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二是创新干部监督制度体系。结合干部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继出台了《鼎城区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鼎城区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完善了干部信息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整合监督力量。三是创新干部监督工作实践。对象上突出重点,重点监督单位“一把手”和人、财、物工作岗位工作的干部,明确规定,单位“一把手”不准直接管财,不准插手工程项目。在监督时间上突出重点,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看干部的全局观念强不强;在突发性事件处理中,看干部的应变能力怎么样;在人事调整中,看干部政治品质好不好。
第五篇: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反腐倡廉 构建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要按照党章赋予的职能任务,更加注重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更加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更加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注重制度创新,更加注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
1.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只有党群关系和谐,才真正能够表明党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党建设好。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考虑,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干部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干部队伍涣散、党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完善任前公示制,认真调查甄别公示期间群众举报问题,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干部任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教育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党员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要把廉洁奉公作为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素质。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奉公,才能得到群众拥护。
2.注重查处大案要案,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把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不断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新经济领域、资金高密集领域、垄断性行业案件频发多发、违纪违法人员作案手段趋向隐蔽化和高智能化的新特点,研究新政策,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查、破案经验,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集中力量,不断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震慑犯罪,遏制腐败,达到为改革开放排阻清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秩序的目的。
3.注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优化和谐的服务秩序。行业不正之风是行业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以权谋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是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发生,有体制不完善、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有领导管理工作不力、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差的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各级纪检检查机关要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制度等各项手段,多管齐下,抓好落实。要坚持标本兼治,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让搞行业不正之风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使之不敢闯法律和制度的“红灯”。
4.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从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的本质是责任,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践行“三个代表”的基本准则。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牢记人民群众
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呼声当作为第一信号来考虑我们的工作。二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三是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要以强烈的事业心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感情上与群众相融,思想上与群众共鸣,行动上与群众合拍。四是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使群众利益切实得到维护;要纠建并举,探索依靠改革和机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办法。
5.注重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体制机制制度日臻完善的社会。任何制度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曾经有效的制度措施,也需要针对腐败行为新的表现形式,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要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同时,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强化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强化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效措施,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
6.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保证。构建和谐社会,从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一是着眼于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思想基础,注重社会宣传效果,增强教育的本领。二是着眼于建设民主法制的政治基础,维护党内民主,促进民主法制,增强制度建设、依法执纪的本领。三是着眼于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维护群众利益,增强监督的本领。四是着眼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惩处腐败分子、纠正不正之风的本领。五是着眼于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干事创业,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保护人才的本领。六是着眼于构建全社会反腐格局,善于调动全社会力量,综合组织协调反腐败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