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副市长-关于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议案办理的报告
关于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议案办理的报告
——2009年9月24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北京市副市长 丁向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80位代表提出了5件有关我市就业工作的议案,经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批准,合并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项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市政府十分重视此项议案的办理工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负责,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为组长,市人保局、财政局、经信委、旅游局等19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落实议案办理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先后7次邀请了近60位市人大代表和常委开展视察和座谈。针对议案涉及的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就业、市场准入服务等重点问题,成立了6个专题小组,形成了1个主报告和6个分报告。
下面,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将近年来我市就业工作整体情况及“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议案”办理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始终与首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就业工作围绕首都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为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1998年以来,我市失业保险基金和财政已投入80.86亿元用于促进就业,30万名下岗职工、174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截至2008年底,我市从业人员总量由“九五”期末的619.3万人增加到980.9万人,增加361.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2.4%。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2.3%的控制目标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不断强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围绕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建立健全多部门促进就业的工作协调机制,市、区县、街乡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小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统筹研究解决就业问题。逐步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责任体系,将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年初将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定期通报检查,年终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行考核评比,全面推动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二)统筹城乡就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在城镇就业顺利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同时,我市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管理制度从单一的失业登记管理,逐步发展到以就业服务为主的适时监测、动态管理、重点帮扶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市将就业工作向农村延伸,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制度,将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按无业求职、转移就业、阶段性务农三种就业状态,进行分类管理服务,基本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就业管理制度。
(三)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十年的不断探索、完善和充实,从着力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逐步转向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促进就业政策的人员范围由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促进就业的项目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个项目,扩展到鼓励用人单位招用、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特困人员托底安置、鼓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服务、促进困难地区均衡发展等5类12项,且各项政策标准不断提高。同时,各区县、街乡结合自身情况,延伸充实就业政策,形成了市级政策为主体,区县、街乡政策为补充的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具有首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扩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初步形成了公益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相补充,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377家,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创业指导、社会保险办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共人事人才服务等公益性就业服务,并针对就业服务需求,集中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在促进城乡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善了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初步建立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使更多城乡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五)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效不断提高
落实鼓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政策,我市初步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就业效果挂钩”的职业培训补贴机制。建立了以我市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和区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主渠道,企业、社会团体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了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培训,为我市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能力的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均保持在65%以上。
二、突出重点,帮扶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扩散和蔓延,其对我市就业的影响逐步显现:部分企业岗位流失,在岗职工稳定就业面临压力;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就业难度加大,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较大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岗位竞争更趋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社会及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困难的情况下,就业问题不解决,扩大内需、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就无从谈起。针对市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关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我们将办理好代表议案与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结合起来、与完善促进就业政策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与改进促进就业工作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及时制定、调整和完善了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维护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一)调结构保增长并重,积极帮扶企业
坚持稳就业与促发展共举,调结构与上水平并重,保企业与保岗位并行,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在着力帮助解决普遍遇到的生产经营问题的同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年初,市政府出台了66条帮扶政策,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制定了85项具体措施,市区两级直接用于帮扶企业的资金近100亿元。成立市区两级帮扶机构,建立每周协调调度机制,共走访企业1.45万次,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941项。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组织银企对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项目贷款贴息,帮助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股权和商标权质押等方式贷款融资160亿元。发挥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信用再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采取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的工商管理措施,缓解企业资金短缺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出口退税等问题,扩大外贸发展资金规模,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8大重点产业制定振兴规划,颁布首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与铁道部、中国农业银行、中石化等九大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实施重大优势产业项目,支持成立各类产业技术联盟,率先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上措施,为企业克服困难以及稳定岗位、扩大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负担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于年初及时果断地实施了“一升一降、一统一分、一抓一放”的“六个一”政策措施,为企业降压减负,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全年安排社保基金支出和财政投入97.3亿元。在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方面,失业保险缴费费率降低0.8个百分点,降幅为40%;工伤保险缴费费率降低0.11个百分点,降幅为18.6%;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缴费费率降低1个百分点,降幅为50%;调整医疗保险缴费周期,今年企业、职工少缴一个月医疗保险费;暂缓调整养老保险缴费下限,仍为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等措施,惠及了全市所有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仅降低费率一项全年预计减少45.72亿元。截至目前,共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32.69亿元。
(三)加大政策帮扶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克服困难,4月又实施了以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支持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为核心的六项政策措施,即“新六条”。其中在鼓励企业稳定职工就业岗位,给予稳定就业补贴方面,通过深入基层会审、资金即批即拨等措施,截至目前,已为402家困难企业拨付稳定就业补贴5.18亿元,预防6.58万名企业待岗、轮岗职工流向社会失业,有效地调控失业率1.1个百分点。
从享受稳定就业补贴政策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企业及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6%和82%,一半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此项政策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同,认为此项政策不仅增强了企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也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拓宽渠道加强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市政府明确今年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全市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研究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5条新政策和10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小企业就业,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同步推进了选聘1847名大学生“村官”、选聘2476名高校毕业生进社区、招聘3000名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聘用311名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等多个就业项目,创建了856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开展了“首都人才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侨资企业专场招聘会”、“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等系列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各类就业平台服务高校毕业生近100万人次,招聘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推荐服务的工作量均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左右,有效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截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5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毕业生心态平稳。
(五)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城乡困难群体
我市不断扩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范围,加大帮扶力度。从今年开始,认定就业困难群体范围已覆盖到城乡“4050”人员、低保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初次来京的随军家属、登记失业一年以上人员以及绿化隔离、资源枯竭、矿山关闭、保护性限制地区的农民。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我市将日常就业援助与重点援助相结合,依托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为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求职技巧和短期职业经历训练、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就业后跟踪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78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9万名经过多次援助仍未就业的特别困难人员,在社区公益性组织实现“托底”安置就业;8.45万名残疾人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就业。
继续坚持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服务制度,巩固城乡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工作成果,帮助408户新出现城乡零就业家庭的447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做到了“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实现了动态“无城乡零就业家庭”的目标。
(六)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进一步加大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从今年开始,我市从四个方面统一了城乡就业政策:一是统一了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二是统一了鼓励本市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三是统一了城乡职业培训政策,并扩大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享受范围,增加了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次数,提高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四是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可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通过以上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帮助6.78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就业均衡发展
针对部分地区就业任务繁重,失业率高于全市调控指标等情况,我市2006年建立区域均衡发展机制、出台鼓励高失业率地区失业人员跨地区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等倾斜政策。几年来,失业保险基金和财政共投入资金9.1亿元,通过采取市级政策倾斜、大力开发岗位、加大培训力度、实行城乡“手拉手”就业协作机制等措施,帮助房山、门头沟、丰台、石景山、密云5个高失业率地区的18.4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下降0.9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今年再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高失业率地区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资金支持额度为区县级政策所需资金的50%,进一步调动区县积极性,调控区域失业率。
由于采取以上政策措施,从二季度开始,就业形势逐渐好转,走出了年初的低谷。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563.7万人,同比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32.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降低0.06个百分点。二季度用工需求31.5万人,比一季度增加11.8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续订率为93.13%,比一季度提高0.08个百分点,扭转了持续5个季度下滑的态势。
三、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问题
从当前经济形势上看,经济发展虽呈现企稳向好的态势,但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较多,加上就业的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存量和增量的不利影响仍将持续,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
2003年以来我市应届毕业生数量翻了一番,预计今后几年我市每年仍将保持在20万人左右。从当前就业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仍不匹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京外生源毕业生首选在京择业、北京生源毕业生不急于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消极等待政府政策或者学校帮助。各学校签约进展不够平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签约进展也很不平衡。艺术类、文艺体育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偏低。
(二)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
随着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范围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城镇就业困难失业人员14.84万人,同比增加了2.99万人,增幅26%,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的59%,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需要转移就业的有9万人,占全年需要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0%,同比增加2.5万人。由于就业困难群体部分人员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过高,就业难度较大,截至目前,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率仅为45.69%,同比下降13.25个百分点。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民在二、三产业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转移就业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共计163.2万人,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的约100万人,占68.8%,预计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有15万人。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新农村建设、土地开发、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民需要重新就业。因此,为其提供适宜的就业岗位、稳定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平等的权益保护,是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的关键所在。此外,全市尚有纯农就业家庭1.3万户,收入大大低于全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亟待通过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从工作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仍需进一步改革;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亟待形成;公共就业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劳动力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等。
四、完善措施,努力实现城乡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把促进就业摆在政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就业作为各级政府最核心的指标,继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发挥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把抓好发展作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途径,围绕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总量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一)加强政策创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强化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争年底前使大多数登记求职毕业生实现就业、困难毕业生全部就业。同时着手研究和启动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调研,清理各类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改革现行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中限制毕业生合理流动、正常就业的障碍因素,加大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跨省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支持,简化办事程序,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实现就业。
二是整合就业资源,扩大服务领域,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水平。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校内与校外、京内与京外、政府与社会各类就业资源,加大地方政府服务中央驻京企业、服务校园招聘、服务京外用人单位来京招聘的工作职能,建立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衔接和过渡机制;贯通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形成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盘棋的局面。
三是建立工作评估和反馈机制,带动毕业生就业市场趋向结构平衡。加强督促和指导,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指标排行榜,对各高校、各区县、各有关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进行跟踪和评估。成效显著的,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奖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实践环节在高等教育课程中所占比重,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供需市场的良好对接。
(二)完善帮扶制度,解决当前困难群体的突出问题
针对困难群体规模大、就业率低等情况,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制定工作目标,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援助,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措施,提高困难群体就业率。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强化援助,逐步消除纯农就业家庭。在强化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纯农就业家庭转移就业援助制度。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纯农就业家庭进行调查认定,有条件的区县、乡镇、行政村帮助其至少一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在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力争在2年内基本消除纯农就业家庭。
二是强化服务,促进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对有就业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根据其自身实际和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就业的作用,鼓励单位招用,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其择业观念,鼓励其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对符合条件就业困难的人员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三)强化职业能力建设,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
加强本市统筹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根据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发展需要,继续调整职业培训机构结构布局和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办学格局,提高办学层次,为新成长劳动力、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定向、订单、定岗的技能培训制度,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形式,对准备新招用的城乡劳动者开展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岗位和技能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夯实职业能力建设基础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工作力度,适应职业培训和企业用人需要。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针对我市情况,重点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立法进程,力争尽快出台《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并在此基础上清理修订相关制度规定,形成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解决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分割,公共服务体系职能交叉重叠问题。
一是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统筹规划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方向、建设目标、改革路径和主要举措,指导全市加快改革进程,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二是加快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能定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制定统一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工作规程,实行标准量化的公共服务绩效考评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促进社会就业。
三是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环境,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环境,使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逐步走向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效果
在全面落实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宣传栏、板报等各种媒介,制作简洁易懂的宣传折页、宣传手册,以新近出台的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政策为重点,发动基层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全面加强对各项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广大企业和城乡劳动者都了解、熟悉相关政策规定、及时享受到相关补贴,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同时,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就业工作事关民生大事、事关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搞好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相信,有各位委员、代表的指导和监督,有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市就业工作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以上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二篇:树立积极的稳定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树立积极的稳定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苏荣)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改革发展稳定始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社会矛盾难以避免经常地大量地产生出来。这些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各种利益诉求形成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这些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检验。
近年来,我们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着力突破就稳定抓稳定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始终强调树立积极的稳定观,牢牢把握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权,把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置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打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与发展程度、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尽管这些年江西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进位赶超、实现富民兴赣,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树立积极的稳定观,就要坚持在发展中求稳定,而不能就稳定抓稳定。脱离发展抓稳定,就难以实现真正的长期稳定。为此,我们反复强调,抓住机遇,最重要的是抓住发展的机遇;防止折腾,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不动摇。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受益,在发展中保障老百姓安居乐业。2008年以来,我们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呈现显著的加速增长态势,全省经济总量有望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跨越1000亿元台阶,人民群众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协调利益关系和促进社会公平。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践行我们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之策。必须坚持以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把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这几年,我省持续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抓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大事。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5%以上,增幅高于新增财力增长。在不断拓展民生工程领域的同时,注重统筹兼顾、分别轻重缓急,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民生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一方面,着眼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公
共需求,切实落实普惠性民生政策。以就业、教育、社保、住房为重点,扩大积极就业政策的覆盖面,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行济困助学,形成覆盖城乡和国民教育各阶段的济困助学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着力解决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另一方面,重视和关注困难群体民生,切实解决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进行通盘考虑、逐个调查研究、分批分步解决。近年来,我省不仅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全覆盖,而且较大幅度提高了城乡低保、大病救助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的补助标准。从2009年起,我们在全省实施了“光明·微笑”工程,为13万多例白内障、6000多例唇腭裂患者进行免费手术。2010年又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患者开展免费救治,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三、敢于触及和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构建充满生机活力、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总体上改革尚未到位,任务还相当艰巨,全省未完成改革任务的国有工业企业有507家,涉及职工近48万。面对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我们坚持既坚定不移、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放在首位,做到依法操作、民主操作、阳光操作,确保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体现;做到善待职工、厚待职工,确保职工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这次改革不仅化解了企业巨额债务包袱,彻底剥离了企业办社会职能,一大批企业焕发出发展的生机活力,而且广大职工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全省各级政府筹措194.1亿元改制资金,不仅职工补偿金一次性发放到位,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而且拖欠多年的职工工资、医疗费、抚恤费、丧葬费等全部得到解决,成为我省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广大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热情超出预期,实现了企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在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当前我省正扎实推进农垦、粮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商贸流通7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再用一年半时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实践证明,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矛盾,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深化改革不仅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四、强化日常矛盾纠纷的主动排查化解,有效防止社会矛盾的累积。
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增多有其必然性。有矛盾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被动应对。对大量社会矛盾,如果不是及时发现、主动化解,在做好平时工作上下功夫,总想“捂住”、“堵住”,必然导致问题在拖延中扩大、矛盾在累积中激化。为
此,我们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注重从源头减少矛盾,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搞改革,不仅要考虑发展问题,还必须考虑稳定问题,把大多数群众不赞成或暂时不理解、不支持的事情不办或缓办,作为决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主动权,强化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止矛盾累积和激化。这几年,省里开设了“民声通道”、“省长手机”和“网上信箱”,各级都建立了类似信访渠道,让老百姓可以直接便捷地反映他们的诉求;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资源,实行了“三调联动”综合调解机制,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行政调处平台,开展分类调处,尽可能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纳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2010年,全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4万多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3.6%。同时,由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实行包案负责制,使一批信访疑难积案得到有效解决,做到尽力减少存量、着力化解增量,防止矛盾和问题积累。
五、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随着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猛扩大,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各类社会群体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增多,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成为紧迫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搞好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的同时,围绕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坚持管理重心下移,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街道和社区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功能,打牢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高发,归根到底,这是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全省各级政法机关主动适应治安形势新变化,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一方面,对严重侵财和人身伤害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非法传销和非法集资、经济犯罪特别是职务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另一方面,对文化程度低的无业、社会闲散和单亲家庭等犯罪率高的城市边缘人群,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降低违法犯罪几率;对非严重刑事犯罪、认罪态度好、符合法律规定、不再构成社会危害的劳教和服刑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分别实施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所)外执行等政策,提前回归社会;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减少社会对抗性,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2004年以来,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省份。
六、弘扬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强化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在社会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匡正社会风气,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我省涌现了曾庆香、王茂华、蒋国珍等一批广为传颂的“平
民英雄”;在抗洪救灾斗争中,又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模人物。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份普通、岗位平凡,但在日常生活和关键时刻,他们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我们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英雄模范人物。为充分发挥英模群体的示范教育意义,我们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向英模群体学习的活动。在深入挖掘英模群体精神内涵,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作用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研究制定了英模人物褒奖政策,对社会的价值取向进行正面激励和导向。社会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社会思想文化变化的窗口,也是反映社会稳定状况的晴雨表。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关注舆情,重视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变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对各种突发事件,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通过正常渠道说明真相,满足群众的知情需要;对网络热点问题,掌握舆情主导权,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
(作者: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三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调研报告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定,同时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就其实质讲是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简言之,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利润与工资的关系。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追求的是工资最大化,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把二者联合起来,共同把蛋糕做大,并能合理的分割。这样既能使投资者得到合理的回报,促进其持续发展,又能使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实惠。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使劳动者与投资者能够较好地结合,实现充分的就业,并使劳动都所得到的收入
1及社会保障水平与其贡献、绩效相适应,最终达到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状态,最终 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存在发展状态,只有当社会经济关系处于和谐发展状态时,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而在诸多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而且是一种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直接相关、并发生着重大影响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古人云: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欲树之高,先固其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就是先固社会和谐之根,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工作。
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体现共建共享的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 总体上是稳定的,劳动者的利益得于较好的实现,但随着利益分配的再调整,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矛盾也日趋增多。就准格尔旗来看,以下矛盾较为突出:一是地位互换矛盾,即一些企业改制后,职工下岗、分流、兼并或重新安置时,职工原有的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经营者权力则至高无上,职工失去了“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失落不满情绪加重;二是利益分配矛盾,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与
经营者年薪差距逐渐拉大,利益分配差距凸现;三是劳动关系呈低水平、脆弱化状态,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依法执行用工制度,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短期劳动合同,职工没有职业稳定感;一些企业不注重改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职业卫生状况较差,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等情况,由此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还引起了职工群体性事件,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雇用关系的区别所在,但共同点在于劳动力使用者和劳动双方始终存在既对立又协同的矛盾关系,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偏向哪一方都会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体现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和谐社会的目标变成现实,只有让广劳动者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因而,公平成为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工会组织要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围绕经济效益共创,发展成果共享这一目标来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
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加强维权机制建设
近年来,准格尔旗总工会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 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把握维权重点,完善维权机制,提升维权质量,推动形成党
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参与的“大维权”格局,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维权实效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一、创新建会形式,工会组织覆盖全旗。市场经济多元化快速发展催生了多种经济成份,形成了多种身份的职工群体,“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对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工会维权的基础。准格尔旗总工会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建会工作的重点领域,针对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点多、面广,用工不稳定的实际,探索多种方式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如建立餐饮产业工会、建筑产业工会、批发零售工会等模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按不同形式组织起来,做到“量上扩大、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尤其把农民工作为发展会员的重点对象,将他们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同时,采取“无会抓建会,有会抓规范”的措施,积极寻找建会空间,努力探索建会途径,加强建会督查力度,推动工作组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参与劳动仲裁,建立维权机制。受制于经济、人事上对企业行政的依附性,许多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为职工说话难、维权难、有理不敢说,侵权不敢维等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准格尔旗总工会积极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将原来的行政处理变为有工会组织参加的多方干预机制。加强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代表组织的有机结合,行使工会代表的职责,使工会对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有话语权、法定建议权和一定的否决权。这样,工会的威慑性就加大了,恶意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因工会在处理机制上的发言权,对工会的调解行为和维权行为给予足够的重
视,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工资集体协商,依法科学维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体现,只有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把推动科学发展与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肩负起工会组织的光荣职责。准格尔旗总工会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规范协商程序,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等事贡进行平等协商,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全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全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强化职代会制度建设,规范职代会内容形式,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厂务公开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准格尔旗各级工会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制定“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工人先锋号”和评选“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活动,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切实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安康杯”等竞赛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营造良好的人
际关系,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篇:市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
市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宁政发(2009)2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稳定的就业局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8‟103号)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苏劳社„2008‟96号)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允许困难企业暂时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
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欠费不超过6个月的困难企业,允许在2009年之内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继续享受。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滞纳金。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的,须经工会或职工同意,并经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地税、财政部门报市政府批准。经核准缓缴的单位应当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并提供担保、抵押。
二、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
根据我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在2009年至2010年内,将失业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由2%降为1%(个人缴纳比例不变);在2009年内,将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由9%降为8.5%(个人缴纳比例不变),工伤保险在现行的缴费比例基础上降低0.1个百分点,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由0.8%降为0.7%。
三、努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困难企业安排职工放长假、轮休作业或脱产半脱产培训的,应采取与职工协商约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修改分配制度等方式,适度调整工资支付标准。
企业因贯彻《劳动合同法》需要补缴社会保险费的,降低滞纳金征收标准。
企业新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标准由1500元降至1000元,期限延续到2009年底。划拨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分期划拨;不能按原计划如期划拨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困难企业,经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后,可适当推迟划拨;对特别困难的企业,可以推迟纳入社区管理,时间最长为12个月。相关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照常办理。
继续推进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5—10级“老工伤”工伤医疗费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四、适度提高职业介绍补贴、岗位补贴
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成功介绍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签订一年期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职业介绍补贴标准提高到100元/人次;其中介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80元/人次;免费成功介绍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并签订三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补贴标准提高到80元/人次。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宁政发„2006‟76号文件界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岗位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五、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功能
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承诺在本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在2009年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企业缴纳部分,岗位补贴标准为我市最低失业保险金标准,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连续五年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改制等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组织职工开展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并参加考核鉴定的,在2009年内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适当安排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依据《企业破产法》实施破产、法院已受理进入重整程序、职工生活确无保障、以往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照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发给困难职工不超过6个月的生活补助费,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六、延续现行的就业优惠政策援助就业
进一步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通过兴办实体和内部转岗等多种形式分流安臵富余人员。2009年内,通过继续在《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登记证》上作记录的办法,延续现行的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
将2007年底“4045”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截止的时间延长1年。对就业困难对象特别是新增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的人员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广泛采集和挖掘空岗信息。建立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目录,公益性岗位资源优先用于满足城乡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七、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缓解阶段性就业压力
鼓励企业按规定提足用好职工培训教育经费,开展以提升技能等级为主的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提高。
青年见习培训见习期生活费补贴标准由最低工资标准的50%提高到60%。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指导培训,市按照每人30元给予补贴;每年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补贴标准和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统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意见》(宁劳社职培„2008‟1号)执行。
引导和鼓励本市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培训期为一年,高中毕业生培训期为半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2009年内分别给予1200元、600元培训补贴。市补助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统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意见》(宁劳社职培„2008‟1号)执行。
从2009年起,全市每年组织开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职业培训师资培训,对取得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的给予60%的培训费补贴;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每年研发相应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对承担研发任务的机构给予研发经费补贴。
八、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创业工程
市、区县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一个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全市打造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创业园(基地),培育百名优秀创业典型,扶持千名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万人以上就业,市、区县共建立各类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一亿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各类群体创业。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我市打造成为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成功创业人数众多以及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大幅增加的创业型城市。
全面落实有利于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自主创业的,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成功后,一次性给予4000元创业补贴,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本市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领取营业执照的,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其应该享受的失业保险金;对进驻各类创业基地的初次创业人员或实体,生产或服务运营正常的,可根据带动本市户籍的就业人数给予一次性创业场地租金补贴。加大对创业项目征集、开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开展创业能力培训。
政府在安排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实施重大项目就业评估论证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优化配臵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多招聘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发基层公共社会服务岗位。2009年起在全市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等创业扶持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九、实行劳资平等协商,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宽松环境
执行企业裁员规定,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应提前15日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2009年内,企业需一次性终止解除劳动关系50人以上的,应提前15日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需要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协议。困难企业拖欠职工加班费,如及时、集中支付确有困难的,经平等协商可与劳动者签订分期支付协议。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群体性、突发性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采用简易程序,做到速调、速审和速裁。坚持教育整改与处罚相结合,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处理做到事前告知,注重整改,实行初犯不罚、轻犯不罚和整改到位不罚,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十、指导企业合理制定工时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因企制宜制定工时制度,在符合基本条件、方案切实可行、劳动者权益又能得到充分维护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企业注册登记地实施属地化审批和后续监管,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许可,为企业因生产任务不均衡调节工时、依法合理地减少人工成本支出,提供就近就便快捷的服务。
十一、建立就业失业监测信息直报及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动态监测制度,实施农民工返乡和企业用工情况布点监测制度,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监测,重点监测用工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数量增减、降薪、放假待工等情况。对因就业和劳动关系调整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做到快速反应,积极介入,妥善处理。要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关停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实行欠薪报告制度,实施日常监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十二、规范困难企业界定的条件和范围
本意见所指“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但恢复有望,暂时难以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已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且没有批量裁员的;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困难企业认定由政府统筹考虑,在突出重点、总量控制、动态监测的前提下确定,由市劳动保障局会同财政、经贸、国资、地税等部门负责。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和促进就业作为当前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定期联合分析协调制度,掌握实际情况,落实就业工作应急机制,紧抓工作主动权,打好应急主动仗,努力减小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不利影响,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
二00九年一月十六日
第五篇:积极应对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依法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关系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不稳定、不协调,社会和谐就无异于沙上建塔。劳动关系可谓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稳定的体现与保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其类型转变的角度上看,我国劳动关系由利益一体型通过利益分化向利益协调型转变。利益一体是计划经济下的政治化和行政化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目的和要求;而利益协调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利益协调首先取决于劳动关系的协调。目前由于我国劳动关系所呈现的关系复杂化、类型多样化、主体明晰化和运作市场化的特点,因此,如何依法处理好劳动关系,是我们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课题,对协调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劳动关系是指为实现劳动过程而由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经济的本质体现。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劳动关系的逐步复杂化,导致了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尖锐突出。
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纠纷增多是当前劳动关系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劳资力量对比失衡、法制体系不完备、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性障碍未彻底消除,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致使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随意性管理、无章可循;人为压低工资价位且不能按时发放,有的还恶意克扣或拖欠;不重视劳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条件的改善,劳动环境恶劣,导致人员伤亡不断;而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处于有利竞争地位较多地考虑对资本的吸引力,而对相关社会政策与劳工权益的维护较为忽视。“低劳动力成本”成为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法宝”,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投资环境,对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为厂商侵犯职工利益“开脱”。致使有些企业有恃无恐,我行我素,导致劳动纠纷增多。
二、弱势群体扩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
由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组成的相对弱势劳动关系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其中有些人为了获得一个普通的劳动岗位,甚至放弃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以至出现了许多“有劳动没关系”的现象,这些劳动关系弱势群体不但可能在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等方面得不到相同的待遇,有时往往成为企业拖欠克扣工资的主要对象,或被排除在正常的劳动保护待遇及法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致使这部分人员的劳动关系不规范、不稳定,留下了许多劳动争议隐患,有的甚至直接引发劳动争议,甚者在权益遭到伤害时采取一系列有碍社会公共秩序的非法手段,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历史遗留问题成为群体性上访的根源
劳动关系错综复杂是当前劳动关系现状的显著特征,旧体制下的遗留问题加速暴露是当前劳动关系调处的最大难点。目前,劳动关系中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医疗保险制度过渡问题以及原集体企业职工和大集体混岗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而引发的安置矛盾,由于职工不理解、职工权益得不到落实、少数地方和企业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二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农民工在就业、分配、社保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或不平等待遇,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随处可见;三是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差距不断拉大,当前企业军转干部频繁上访,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求享受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当的养老待遇。
四、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裁员是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和职工工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供大于求,致使劳动者易处于弱势地位。有些企业在制定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规定时,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是自订“土政策”;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滥用“试用期”,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强迫工人长期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工人工资、逃缴社会保险费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设备陈旧,无安全措施,工伤事故频繁,职业病有增无减,使劳动者的身心受到伤害;在有的劳动者提出正当要求时,一些企业常常以“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干”相要挟,使得劳动者不得不作出让步;有些正规企业内部也普遍存在两类用工,以减少正式职工而大量招用非正规就业来规避现有的劳动法规。一味追求低成本,使劳动力市场出现“寻低竞争”,表现为越来越低的工资、越来越长的劳动时间和较少的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等。
五、多重复杂的劳动关系是劳资纠纷难于及时了断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建成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关系格局逐步层次化。高端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关系比较和谐稳定;中层劳动力市场由于供求大致平衡,因而劳动关系整体稳定,但劳动争议隐患可能较多;低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这部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因而劳动关系很难稳定。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和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低端的劳动者因在资源分享和价值观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的现象就越强烈,由此引发的劳资纠纷也难于及时了断。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以协调好劳动关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发展新趋势,把握变化规律,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抓住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一、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引导作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法律制度,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配套和完善,把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拓宽劳动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相应法制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企业改革深化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带来新课题。尤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劳动标准体系、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管理手段,都需要与国际惯例衔接。特别是企业改革中还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因此,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各级政府在作好相应的立法工作和宣传贯彻执行工作中,务必要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
二、充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诸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企业工资条例》、《劳动者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企业工资支付等行为,在立法中应加大对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欠薪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责令整改外,还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建立劳动合同鉴订、续订、解除(终止)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加强劳动合同的内部管理与宏观监管,为劳动关系调整奠定基础。
在劳动保护制度方面,用人单位应按照用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劳动保护制度,形成外部检查、内部自查劳动保护情况并及时整改的机制,明确劳保资金来源,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劳动保护和预防事故的投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三、充分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建立适合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其次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再次要解决好他们在地区间转移社会保险的便利接续问题。同时,要建立不同就业形式人员的参保基本制度、参保标准、保费增长机制和基础管理办法,强化统一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打破地区限制,实行不同管理形式。加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保险意识,主动为职工据实足额缴纳,切实解决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可及时得到医治、失业有缓冲生活保障、生育有保险等的后顾之忧。
四、充分发挥三方协商机制的宏观调处作用
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关系在较高层次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形式。一要加强三方机制建设作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重要任务,在三方机制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办案机制方面下工夫,要经常性的就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劳动争议处理情况以及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重点、政策、目标任务等举行三方联系例会;二是针对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或影响面比较大的事情,及时召集三方进行安全研讨分析和会审,集三方智慧与影响,提高劳动仲裁处理中的民主性、透明性和公正性;三是三方共同组织企业领导、工会干部、劳资干部进行劳动关系争议预防研讨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学习,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发挥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
五、充分加强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首先,在监察内容上,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问题应作为当前及今后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一方面,要重点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定期进行严格的监察,即要解决旧的拖欠,又要防止新的拖欠;另一方面,也要对用人单位随意拖延工作时间,不支付加班工资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加强监察。其次,要监督用人单位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协议的签订率,确保有劳动关系的用工双方都必需按法规要求,依法签订和履行各项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第三,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改进监察手段,适当增加监察机构和人员编制,同时抓好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充分建立利益分配协调的劳动关系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价值规律、效率优先,各种生产要素都要通过价值杠杆的作用来体现利益分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十分重视,但对劳动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收入分配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助长了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队伍在不断扩大,而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在下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从15%下降到12%,一些城市虽然经济较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但最低工资标准却很低。例如:月最低工资标准,上海为635元,南京为620元,深圳为610元,北京为545元,而南昌只有360元。很多地方对劳动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价值上没有体现出来,在收入分配上极不重视且没有保障。在国内参与收入分配的各种要素中,劳动者的待遇最低,分配的绝对值最低,与世界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处于低水平状态。
尤其在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下,有些企业为了尽快收回资本投入,往往采取许多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出现了许多不讲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惟利是图的现象,最终导致劳资关系严重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得到提高。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劳动者收入分配偏低的状况下,适当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尤其是提高低工资水平。这样才可能理顺分配关系,缓解劳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立法,促进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推行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得以协调,有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