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4 08:2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第一篇: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大力推动“四个提升”和“四个拓展”,办好网络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充分发挥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核心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启动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引领行动和百区千校万课示范行动,支持设立5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组建若干区域性、校际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出版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集,在基础教育领域形成30个区域和60个学校示范案例。

三是基本形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通过资源体系实现对10个以上省份的资源服务全覆盖。开发完成362学时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并免费播发应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新增部级“优课”1万堂,有序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认定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0门以上。

四是全面开展网络学习空间普及行动,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新增1000万个。推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优秀地区40个和优秀学校200所。完成中小学、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1万人。

五是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探索建立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启动实施新周期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第二轮全国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和网络安全专题网络培训,全年培训3800人。

六是大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完成政务信息系统初步整合,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共享。研制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进一步优化。

七是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80%,多媒体教室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9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达到90%。通过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形成支持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联网和开展信息化教学、教研的模式及保障机制。

八是有序开展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有效提升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建设7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培训平台,开展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活动,以使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九是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和防护水平。增设一批网络空间安全学位授权点,加快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步伐。网络安全预警预判、舆论引导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夯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监测预警形成常态化。

三、重点任务

3.1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

3.1.1.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管理与指导。

加强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审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重要政策文件,组织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有关“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责任单位:科技司、相关业务司局)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研究部署年度重点工作。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围绕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科技司)

印发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提升计划,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和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责任单位:基教司、科技司)

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适时开展检查。(责任单位:职成司)

3.2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3.2.1.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结合精准扶贫、宽带中国和贫困村信息化等工作,采取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互联网接入,进一步提升学校网络带宽。督促各地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中重点保障农村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投入。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开展“无线校园”建设,配备师生用教学终端。实施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在四川、云南、甘肃三省开展试点,免费安装卫星设备并联通网络,指导试点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责任单位:科技司、财务司、督导局、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2.2引导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

充分发挥地方与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特色发展,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责任单位:科技司、基教司、职成司、高教司、中央电教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继续开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完成第一批129所实验校的验收和第二批151所实验校的中期评估,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责任单位:职成司、中央电教馆)

国家开放大学在共建分部和中西部地区贫困县、“长征带”“三区三州”等地开展云教室三期建设。(责任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3.3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供给服务

3.3.1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

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组织宣讲和指导,共建共治体系枢纽环境,组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继续推进体系试点,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组织推动各省完成省级体系规划并逐步形成省级体系,实现10个以上省级体系与国家体系枢纽环境的连通,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提升学校师生普惠水平。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移动端软件和电子白板(一体机)应用监测软件相关试验。(责任单位:科技司、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启动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共享行动,面向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宣传和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互动、开放、共享、规范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观。加强更大范围的资源汇聚,将生活生产场景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促进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的开发应用转变。(责任单位:科技司、基教司、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3.2深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完成小学五年级4个学科各1个版本的362个学时资源的重新开发和整合更新,并依据教学进度播发到农村中小学校免费应用。(责任单位:基教司、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学科双语教学资源建设,完成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初中物理、化学资源开发,包括课标及教材解析和知识讲解454节、教学设计和测试评价838套等内容,启动朝鲜语和彝语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资源开发。(责任单位:民族司、人教社)

继续做好普通高中及统编“三科”的“人教数字教材”开发。推进义务教育“人教数字教材”在不同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责任单位:人教社)

3.3.3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建设。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立项支持国家级资源库新建项目16个左右、升级改进项目3个左右,遴选一批国家级备选库,完成建设期满的国家级资源库项目验收。(责任单位:职成司)

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认定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0门以上。加快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平台上线运行,认定两批350个项目,形成支撑22个专业类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成学习环境。(责任单位:高教司)

3.3.4.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进一步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求学圆梦行动”信息化服务平台面向农民工和社会成员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质量与水平,探索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开放共享长效机制,扩大开放范围,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责任单位:职成司)

继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学习课程、通识课程、五分钟课程、全媒体数字教材建设,完成“三农”特色课程、“助力计划”课程、“双语课程”等专项共建共享课程建设,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开放课程和在线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宣传和推广。(责任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3.3.5.推广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

加强“一带一路”多语种数据库建设,开发语言通服务平台。积极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建设国家语言国情监测数据中心,大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测评信息化水平。加大“中华经典资源库”推广宣传力度,开通手机客户端,积极开展第五期项目建设。打造适合中文学习者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爱好者的多功能、综合性网络和手机端学习的平台。(责任单位:语用司、人教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语委)

完成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主体建设,并向社会全面提供服务。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切实进展。(责任单位:语信司、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进一步优化网络孔子学院平台,以合作共享的形式吸纳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更优质、便利的资源,实现注册学员数70万人。(责任单位:国家汉办)

3.4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

3.4.1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普及应用。

实施网络学习空间普及行动,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印发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指导意见。开展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广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学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并开展应用优秀区域、优秀学校的评选和展示推广,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责任单位:科技司、基教司、职成司、高教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国家开放大学)

继续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合作开展中小学、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计划全年培训职业院校校长1000人、骨干教师2000人,中小学校长2000人、骨干教师5000人。(责任单位:科技司、中央电教馆)

3.5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

3.5.1加强教育系统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数据管理相关标准规范。遴选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编发《2018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集》。(责任单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司局)

研究制定教育部数据中心运维规程和教育部教育政务信息系统运维规程。完成教育部数据中心同城灾备中心集成建设,实现业务数据同城备份和关键业务双活。编制和发布《统一用户管理办法》等配套标准规范。完成“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责任单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司局)

在深入总结上海、浙江新高考录取平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改革试点省份实际,稳步开展新高考录取平台升级完善工作。推动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完善中国考试虚拟博物馆,开展国家题库2.0建设。(责任单位:学生司、基教司、考试中心)

3.5.2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落实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要求,制定教育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教育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初步实现教育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基础数据共享,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地方政务应用。研究制定教育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行规划,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做好电子政务外网运维服务。(责任单位:科技司、规划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3.5.3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与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巩固完善电子政务内网二期建设成果,全面推动公文管理系统使用,基本实现公文无纸化。基本实现电子档案归档和档案在线查阅。(责任单位:办公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开辟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服务事项的分类导航和服务指南、办事入口的汇聚引导,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咨询。启动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尽快实现“一网通办”。(责任单位:办公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3.5.4推进教育系统密码应用。

组织开展密码工作培训,做好密码使用管理,推进实施国产密码应用示范项目,做好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落实好国产密码应用工作。(责任单位:办公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3.6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

3.6.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

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晒课教师超过100万人,征集遴选部级优课1万堂,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结合网上“晒课”和“优课”推荐,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看课学课,以建立制度性的网络教研和名师工作室为工作抓手,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应用。深入推进“三个课堂”的应用,大力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鼓励采取“同步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方式,帮助缺乏师资的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责任单位:基教司、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创新课程体系。(责任单位:基教司、中央电教馆、人教社)

3.6.2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引领行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若干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责任单位:科技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实施百区千校万课示范行动,针对支撑教育改革发展效果突出的应用模式进行培育和提炼,认定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并以多种形式扩大优秀成果的覆盖和影响,激发地方、学校、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的活力。(责任单位:科技司、相关业务司局、中央电教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试点,在全国选取10个左右地级市、20个左右县级市,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出版优秀案例集,培育形成30个区域和60个学校示范案例。鼓励各地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创新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和应用模式。举办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展示和宣传全国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责任单位:基教司、科技司、中央电教馆、人教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6.3持续做好教师和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培训。

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7个创新培训平台。集中面向“三区三州”等中西部深度贫困地区,采用对口帮扶形式,推动培训平台与中小学校“牵手”合作,探索基于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模式与创新路径,打造一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校。启动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和面向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推动各地根据实际需求,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举办教育大数据与教师管理信息化专题研修班。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责任单位:教师司、职成司、高教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继续举办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以新任教育厅局长为主,计划培训800人,完成第二轮全国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全员培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责任单位:科技司、人事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6.4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推动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责任单位:科技司、基教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等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责任单位:科技司、基教司、职成司、高教司、中央电教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6.5推进网络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着力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和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建设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继续推动易班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责任单位:思政司)

加强普法网建设,加大优秀法治教育资源供给力度,不断扩大普法网覆盖面。继续开展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和法治知识竞赛活动,举办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和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大赛。(责任单位:政法司)

3.7强化教育信息化支撑保障措施

3.7.1完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格局。

协调财政部加大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投入力度,并引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责任单位:财务司、督导局)

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并按照财教〔2013〕342号、343号和财教〔2014〕47号文件要求,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责任单位:科技司、财务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完善政府和市场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续签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进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合作,联合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送培到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责任单位:科技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3.7.2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开展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督导报告。(责任单位:督导局、科技司)

3.7.3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

完成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换届,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组等咨询机构的作用,支持开展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标准规范研制,发布《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研制《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等。(责任单位:科技司、职成司)

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教育信息化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以基地为依托凝聚专家队伍,广泛宣传并组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责任单位:科技司)

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状况调查研究,探索开展教育行为数据研究计划。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标准。继续深入推进未来学校的科研和实践探索。(责任单位:中国教科院、装备中心)

3.7.4拓展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深入落实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精神,推进实施《青岛宣言》和2030年教育议程,进一步落实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教育信息化合作备忘录,深入开展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继续谋划并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信托基金有关工作。推荐国内项目参评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哈马德国王奖。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会议和重大活动,加强与英特尔、微软、IBM等跨国公司合作,助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责任单位:教科文秘书处、科技司、国际司)

3.7.5做好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政策、重大部署和进展成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也进一步加大报道力度,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科技司、新闻办、教育电视台、教育报刊社)

3.8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3.8.1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继续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增设一批网络空间安全学位授权点。(责任单位:研究生司)

推动落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机制,建设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增设一批网络安全相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责任单位:高教司)

3.8.2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举办“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推进教育信息化”专题网络培训示范班,对各高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分管负责同志、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分管负责同志开展培训,共培训3000人。(责任单位:科技司、人事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会同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推进网络安全教育。研制《大学生网络素养指南》,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语言规范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深化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预警预判、舆论引导和应对处置能力,并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合力。(责任单位:思政司、新闻办)

3.8.3开展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

启动实施《构建全球化互联网治理体系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课题,以课题为纽带加强研究力量。督促有关研究平台,围绕网络安全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开展扎实深入的研究。(责任单位:社科司)

3.9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3.9.1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

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责任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出台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3.9.2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研究制定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基本要求、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制定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规则,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现场检查检测和安全评估。(责任单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3.9.3持续推进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健全网络安全威胁通报机制,优化监测服务流程,提高通报整改质量,强化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有序推进教育系统通用软件检测工作,建立常态化的通用软件检测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提高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篇: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范文

2021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坚持全域xx全生命周期现代教育理念,前瞻谋划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深度拓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着力打造智慧教育治理平台,全面保障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突出“智慧教育”规划引领

(一)编制xx“智慧教育”实施规划。

贯彻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对网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围绕智慧教育新基础、教育教学新变革、教育治理新模式、学校格局新样态、教师发展新需求、优质资源新供给、全生命周期教育新场景等,编制《加快发展智慧教育的实施方案》(暂定名),规划xx教育信息化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任务。以实践路径、政策机制等为重点,开展xx“智慧教育”重大课题专项研究。(责任单位:科技处,各处(室)、各直属单位。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编制教育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开展智慧教育新基建规划研究,以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等为重点,前瞻谋划全市教育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体系。编制《xx市中小学教育现代化装备标准》,明确十四五时期教育装备发展任务。(责任单位:市技装中心,科技处)

(三)推进数字教育供给服务体系规划研究。

以构建系统化、智能化、个性化优质教育资源和新型课程结构为重点,开展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研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等共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协同机制。(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技装中心,学前处、普教处、高职处、终身与民办处、人事与教师处、市教科院)

二、推动“智慧教育”深度融合(四)突出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深入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支持各类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评价改革,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征集一批区域、学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典型案例,遴选“十大特色案例”。(责任单位:普教处,科技处、市教科院、市技装中心)

(五)推进学习空间普及应用。

推动全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普及,空间建设突出资源、数据、服务等优化整合,应用普及突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服务教师日常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家校协同育人等关键要素。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为重点,推广一批区域、学校的典型经验。(责任单位:科技处,普教处、市技装中心、市教科院)

(六)探索新技术规模化运用。

有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试点和普及,加快推动IPV6规模部署,探索物联网在校园的有效应用,凝练区域有效实践方式向全市推广。支持5G示范校开展智慧教室、远程教育等新型应用。支持市属高校加强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和中职学校优化产教融合教学环境,开展创客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STEAM教室等智能化教学环境建设。(责任单位:科技处,高职处、普教处、市技装中心)

(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

落实《xx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加快实现“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中心城区原则上完成70%及以上,郊区新城原则上完成50%及以上,将建设情况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责任单位:市技装中心,科技处、督导办)

(八)推动试点示范引领创新。

推动承担国家和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的常态化经验交流与成果推广。结合智慧教育区域“一平台一中心、一校一空间三库”和智慧教育学校“数据化、智能化、资源化、智慧化、场景化”要求,继续建设一批“智慧教育”区域(学校)。(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教科院、市技装中心)

三、探索“智慧教育”精准治理

(九)建设xx教育数据中台。

加快建设“xx智慧教育云平台(第一期)”,建成学生、教师、学校、装备四大关键基础数据库及系列专题数据库,建立区域教育整体态势数据接入机制和教育领域数据共享体系,初步形成xx教育态势感知能力和辅助治理平台。建立教育类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需求审核制度和项目技术方案审查制度。开展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和应用功能整合,消除数据孤岛。(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技装中心,各处(室))

(十)探索建立基础数据标准规范。

遵循国家、省相关标准,研制xx市“中小学学校(机构)代码标准”“教育管理基础数据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接入标准”“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等,初步构建“市—区—校”教育基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全市统一的教育数据标准应用、市级云平台接入规范管控等机制。(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技装中心,各处(室))

(十一)创新发展智慧教育治理场景。

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校园安全态势感知、教师队伍发展评估、区域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等智慧教育治理场景。探索建立多元化汇集学校、教师、学生等教学和管理数据的有效模式,健全跨区域、跨层级教育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发展“智慧招考”,以高考、中考组织保障应用场景为重点,整合相关部门、区域的信息资源,实现考情数据实时归集、融合与呈现,提升重要考试指挥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处、市技装中心,市教育考试院、市教科院、各处(室))

四、加强“智慧教育”优质供给

(十二)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

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支持各区域、学校建设特色化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开展各区域、学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融通汇聚,归集约1000个与教学体系配套的优质课程资源,遴选形成100个左右的精品资源。推动区域间、校际间协同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健全xx市域内“xx云教”主播学校、接收学校评估机制。推进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都市圈智慧教育交流合作。(责任单位:科技处,规划处、学前处、普教处、高职处、市技装中心、市教科院)

(十三)发展特色化教育在线服务。

依托“天府市民云”“蓉易办”“蓉易享”等统一平台,高质量提供教育缴费、中考成绩查询等服务,汇聚推送义务教育划片、入园入学政策等信息,对接全市“一网通办”要求,推进教育系统数据及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提供更多网络便民服务和行政审批应用。全面实行随迁子女入学网上一键办理。建立“全市民办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互联网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方资金存管、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办好xx市民直播课堂。(责任单位:科技处,法规处、学前处、普教处、高职处、终身与民办处、市教育考试院)

五、提升“智慧教育”素养基础

(十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深入推进“x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动整校提升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持各区域在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时突出教师的深度协同,引导教师运用新技术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提升精准教学能力。(责任单位:人事与教师处,市技装中心、市教科院、科技处)

(十五)提升学生信息创新素养。

以课程和实践为核心,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类综合实践课,深化培育学生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素养。开展全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创客、机器人等信息化竞赛活动。(责任单位:科技处,普教处、市教科院、市技装中心)

六、强化“智慧教育”安全保障

(十六)落实网络安全重要部署。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网络安全统筹领导,市级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安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制、建设策略等,指导各区域、各学校把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统一推进。(责任单位:科技处,法规处、督导办、市技装中心)

(十七)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印发《xx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健全“市—县—校”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深入推进网络安全进校园、进课堂,组织好教育系统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利用各类平台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责任单位:科技处,德育与宣传处、市技装中心)

(十八)加强网络安全重点防护。

严密部署并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要求,推进重要信息系统等保定级。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落实网络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和密码应用相关要求。修订完善《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分级实施制度化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开展各区域、学校选用教育移动应用(APP)规范治理,清理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教育移动应用,强化师生隐私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责任处室:科技处,市技装中心)

第三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x.x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二、核心目标

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加强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x.x行动计划》,印发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

二是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成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完善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xxx万堂,认定xxx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断深入,全国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新增xxxx万个,继续推选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地区xx个和优秀学校xxx所。完成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人人通”专项培训xxxx人,推动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

四是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持续推进,继续开展面向“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举办x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和x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举行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活动。

五是典型案例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彰显,出台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和培育计划的实施,启动认定第一批xx个典型区域、xxx所标杆学校、xxxx堂示范课例,编制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推广典型经验。

六是教育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好教育部直属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溯源图谱,促进学生数据的贯通和教师数据的复用。

七是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印发《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全面改善学校网络接入和带宽条件,中小学宽带接入率达到xx%以上、出口带宽达到xxxMbps以上,并探索采用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

八是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有序开展,指导x“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和x教育信息化x.x试点省建设,支持设立x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组建xx个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

九是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设计,开展对x万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启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x.x的意见》,完成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xxx人。

十是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出台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评价考核办法,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开展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制定教育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安全培训机制,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统筹部署

1.做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统筹部署与协调

加强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组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审议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文件,落实“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

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x.x行动计划》。召开xxxx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智能教育推进路径研究,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围绕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2.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加强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组织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规划,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研制。

(二)全面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

3.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省级平台全接入,成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推动体系共建共治,探索体系协同服务的有效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体系系统功能和相关标准,推动国家体系试点走向深入应用阶段。

编制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有序开展国家平台资源汇聚工作,新汇聚xx个以上单位的资源应用。做好体系汇聚资源应用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的落地。

4.深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教师晒课xxx万堂,优先覆盖无部级优课节点,进一步提高资源的系列化程度。发挥教研员群体力量,总结凝练优课资源创新应用模式,深入推进资源的有效应用,优化搜索和导航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科教师应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实际需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和优课应用。

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学科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完成朝鲜语、彝语初中数理化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启动民族中小学汉语学科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

继续做好统编三科和普通高中的“人教数字教材”开发。深入开展数字教材教学模式研究,推进义务教育“人教数字教材”在不同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推广,培育形成x个区域及xx个学校示范案例。

5.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建设

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xxxx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做好验收、立项和备选工作。开展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应用共享项目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精品课”资源建设项目,汇聚一批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引导职业院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

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完成第二批xxx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工作。加快推进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

6.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

进一步探索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积极发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作用,创新高校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继续推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学习课程、通识课程、五分钟课程、全媒体数字教材建设,使上线的网络课程总量超过xxx门,完成x万个x分钟课程规划和建设,推进xxx门通识课程建设,启动xxx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7.推进网络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组织开展“中国梦—行动有我:xxxx年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评选展播活动”。

持续推动加强xx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建设,大力深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加大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建设力度,实施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举办第四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 “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全面统筹网络育人各环节、各要素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切实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效。

提供网络负面用语清单,规范网络用语用字,加强微语言传播治理工作。

发挥普法网作用,用好网言网语,开设网络课堂,打造宪法学习网络阵地。继续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实现大中小学各学段全覆盖。

8.推广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

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第六期项目建设,推动在贫困地区中小学使用并启动“一带一路”送经典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项目建设。

完善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持续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设和完善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促进语言资源的服务和共享。

进一步优化网络xxxx平台,以合作共享的形式吸纳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更优质、便利的资源,实现注册学员数xx万人。

(三)持续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

9.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加快推进各地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

开展xxxx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数量新增xxxx万个,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范围内遴选出xx个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域和xxx 所优秀学校进行展示推广,推动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

继续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合作开展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计划全年培训中小学校长xxxx人、骨干教师xxxx人。

(四)大力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

10.支持“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基础电信企业等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推进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继续开展面向“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送培到家”活动,分别举办x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和x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

在“三区三州”及其他贫困地区实施“推普脱贫攻坚”普通话学习手机APP项目,发放定制手机约xxx万部。

国家开放大学完成援建“三区三州”及“长征带”xx间云教室。

11.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

制定出台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广“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帮助缺乏师资的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三区三州”农村中小学提供国家规定课程资源服务,汇聚x—x年级国家规定课程各学科各x个版本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包,供“三区三州”农村中小学自主选用。组织应用巡回指导,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五)深入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

12.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

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启动建设国家教材管理信息平台。开展教育系统网站调研,指导规范网站的域名和建设,探索推进区域网站集中化管理和通用业务集中建设的新模式。

继续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录取平台。推动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和国家题库x.x建设工作。

13.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专项调研。研究制定《教育部直属机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加快用户统一认证和统一门户,探索通用业务服务新机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溯源图谱,完善教育数据标准体系,促进不同阶段学生数据贯通共享和人员数据的统筹管理,减少数据重复采集。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推进数据共享支撑地方政务服务。

1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与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整合优化涉及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事项办理流程,推动部分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对接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

配合国务院办公厅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形成教育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实现监管数据的归集共享和充分利用。

15.加强教育系统密码应用与管理

制定《教育行业密码应用实施方案(xxxx—xxxx)》,加强密码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密评工作水平,开展教育行业密评服务,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进一步做好商用密码推广使用工作。

16.全面规范校园APP的管理和使用

开展校园APP专项调研,摸清底数,研判形势。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研究制定规范校园APP管理的意见,规范第三方校园APP的引入和自主开发校园APP的建设,探索建立规范校园APP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移动互联网有序健康发展。推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重点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

(六)启动实施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

17.遴选认定典型区域、标杆学校和典型课例

实施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针对支撑教育改革发展效果突出的应用模式进行培育和提炼,启动教育信息化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认定工作,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继续组织实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遴选工作。鼓励各地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创新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和应用模式。

(七)扎实推进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

18.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结合精准扶贫、宽带中国和贫困村信息化等工作,采取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未联网学校的宽带网络接入,支持学校网络提速降费,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督促各地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收尾工作,全面组织“回头看”,严格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完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确保到xxxx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底线要求”。

19.引导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编制《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充分发挥地方与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特色发展,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开展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的试点工作。

继续开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修订并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完成第三批xxx所实验校的中期评估,同时进一步挖掘优秀案例,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国家开放大学完成三期xxx间云教室建设,实现与一、二期云教室的对接。

(八)有序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

20.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设立x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指导x“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和x教育信息化x.x试点省建设。继续实施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从网络学习空间、在线开放课程、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智能教育等x个方面遴选组建xx个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探索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长效机制。

21.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

开展教育行为数据研究计划的实践研究,继续深入推进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

开展教育信息化x.x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探索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模式应用,出版基于xD打印的跨学科课程教材。

(九)深入开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22.持续做好教师和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培训

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xxxx—xxxx年)》,启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x.x的意见》,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举办全国教师大数据高级研修班。

继续举办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以新任教育厅局长为主,计划培训xxx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

23.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研制《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指导x和xx外国语大学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做好中期评估,及时总结成果,适时在全国层面进行推广。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模型,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等应用交流与推广活动,开展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项目,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十)强化教育信息化支撑保障措施

24.完善多元化教育信息化投入格局

协调财政部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政策,引导督促各地统筹好中央资金和自有财力,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

继续完善政府和市场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持续推进与基础电信企业的战略合作。

25.开展全国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完成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督导报告。

26.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和研究基地建设

完成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换届,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组等咨询机构的作用,支持开展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发布《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xxxx)》、xxxx年《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等。

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增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指导教育信息化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以基地为依托凝聚专家队伍,广泛宣传并组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27.拓展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xx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宣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助力我国教育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会议和重大活动,推荐项目参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xxxx哈马德国王奖。

28.做好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政策、重大部署和进展成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也进一步加大报道力度,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一)提升网络安全人才支撑和保障能力

29.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编写《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加强对有关“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指导,继续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

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机制,建设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x.x”,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新工科建设,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网络安全类专业,继续扩大网络安全相关人才培养规模。继续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开展第二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

30.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研讨班和技术人员专题网络培训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和技术人员的防护水平。

指导各地各校把网络文明、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内容,落小落细落实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中职德育课课程设置,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内容,继续加强职业教育有关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材建设。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学生良好成长成才环境。组织好教育系统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和防护技能。深化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预警预判、舆论引导和应对处置能力,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建立联合研判、快速处置机制,试行高校直报点制度,形成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合力。

31.开展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

加强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的指导,印发《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相关研究课题,产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支持高校自主设立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研究学术机构,支持高校智库、重点研究基地等发挥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研究咨政建言作用,督促有关研究平台,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

32.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

根据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持续推进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机制,建立常态化的通用软件安全评估机制;完善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加强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安全威胁信息的质量和针对性。

33.加强教育系统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研究制定教育部直属机关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建立数据分级保障的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数据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安全隐患。

34.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研究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规划,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指南,开展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明确教育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名单。组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安全评估,切实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35.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制定出台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评价考核办法。根据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统筹部署,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专题研讨班。

第四篇:教育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支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以“三通两平台”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方式

(一)强化应用驱动,促进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为导向,推动教育理念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资源共建共享,支撑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信,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进一步指导各地深化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健全管理体制,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工作督导,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国际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推进机制创新,发挥市场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多部门合力推进,社会各方积极支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政策机制,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发挥学校和师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格局。

三、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核心目标

一是完成学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十二五”目标。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每校至少拥有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2015-2016学年新增参与教师200万名、“优课”3万堂,使参与教师达到400万名、“优课”达到5万堂;进一步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推动“易班”应用覆盖到8个省和1/3的部属高校;推动各地开发本地特色资源,鼓励学校建设校本资源库,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应用。

三是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覆盖面大幅提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数量达到4500万,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四是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国家平台运行、资源汇聚与服务的政策机制,实现与20个以上省级平台以及若干地区平台、企业平台的互联互通。

五是进一步推进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支撑高考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等一批重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普遍应用,形成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教育机构等基础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六是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推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60万人,中小学校长5万人。启动新一轮的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完成培训800人。

七是启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遴选一批示范点,培育一批骨干学校、教师和课程,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模式,进行推广示范。

八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机制。完成部直属机关和部属高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加快灾备中心和数字认证体系建设,开展信息技术安全培训工作。

四、2015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

1.做好教育信息化宏观指导与部署。

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系统总结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明确“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基本思路,动员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按照《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部署,研究制订“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科技司)

(二)推进信息化基本条件建设。

2.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

深入推进“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学校宽带网络接入机制,列出未接通宽带网络学校清单,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和与企业的沟通,实施分类指导,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全覆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逐步将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每所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责任单位:科技司、财务司、督导办、规划司)

3.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培训交流,规范和推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全国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责任单位:职成司、中央电教馆)

4.推进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的推广应用。

在中西部地区完成国家开放大学第二期252间云教室建设,实现与一期云教室的互联互通;总结优质资源快速分发、共享等应用模式,提升优质资源共享服务水平;建设云教室资源管理系统,通过与学习的平台的对接,实现课程资源生成与应用的一体化。(责任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5.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继续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教师参与,2015-2016学年新增参与教师200万名、“优课”3万堂,使参与教师达到400万名、“优课”达到5万堂;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建立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专家库;完善资源评估准入机制,鼓励企业系统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和满足广大师生需求的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形成数字教育资源持续开发应用的新机制;推动各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基础性资源全覆盖、个性化资源日益丰富。(责任单位:基础二司、科技司、中央电教馆、人教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加强专题教育资源开发,开展“中国梦—行动有我”中小学生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和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发布2015年专题教育社区建设与应用报告、国家精品专题教育社区案例与评析,打造一批精品专题教育社区。(责任单位:基础一司、中央电教馆)

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责任单位:基础二司、中央电教馆)

贯彻落实财教﹝2013﹞342号、343号和财教﹝2014﹞47号文件关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的要求,探索建立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机制及用于购买信息化服务的政策措施。(责任单位:财务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6.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大赛成果广泛共享。推进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管理和学习的平台建设,探索有效的数字资源建设、汇聚、推送和共享机制,构建持续运转的信息化建设生态圈。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建设;启动面向部分行业的资源开放行动计划。举办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责任单位:职成司、科技司、中央电教馆)

启动国家开放大学第三批100门网络核心课程建设,探索形成网上教学规范和教学团队建设运行机制;启动20门在线通识课程和2万门微课程建设,构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和社群互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责任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7.促进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完成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的审读上线和资源共享课的结项验收;研究CALIS和CADAL项目发展和运行维护机制;继续建设100个左右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开展资源、平台、队伍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持续服务实验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责任单位:高教司、高教社)

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使“易班”应用覆盖到8个省和1/3的部属高校,中国大学生在线共建高校达到500所,设立校园网络通讯站300个。加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资源开发,开展系列网络主题教育。(责任单位:思政司)

8.组织民族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制订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案。继续做好新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数学》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工作。(责任单位:民族司、基础二司、中央电教馆、人教社)

审定整合既有优质维汉双语教学资源,向新疆中小学校免费配发并做好应用培训。(责任单位:中央电教馆)

9.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继续提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机制,制订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出台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办法,实现国家平台与20个以上省级平台以及若干地区平台、企业平台的互联互通,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争取覆盖2万所学校、100万名教师、1000万名学生。(责任单位:科技司、中央电教馆)

10.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

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验收工作;组织开展人教版资源更新和一个新增版本资源开发,为教学点配送更多适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增强对教学点教师的业务指导,持续加强教学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支持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开展教学点优秀案例和区域典型经验交流,促进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责任单位:基础二司、科技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教育电视台)

(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新进展。

11.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和应用。

督促和指导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的有效机制,加大与企业交流合作力度,加快推进“人人通”取得新进展,使50%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90%以上高等学校师生和100%开放大学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络教研、互动交流和自主学习,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责任单位:科技司、基础二司、职成司、高教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国家开放大学)

(五)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12.加快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根据统筹规划,加快推进支撑高考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管理等一批重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深入普遍应用,形成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教育机构及办学条件等动态基础数据库;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与整合,基本形成支撑教育管理的国家级系统、省级系统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用的云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大力推进学校和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制订相关标准与规范,加强区域统筹,做好试点示范,探索机制创新;编制教育管理信息化“十三五”建设与应用方案,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相关业务司局)

全方位推进“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更新基础数据信息,实现与有关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完成教育现代化的监测与评价等系列重大专题分析研究成果的植入;推进大数据应用,发挥监测、评价、预测及预警功能,为科学决策、宏观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制定教育数据管理与使用办法,规范数据的规划、采集、共享和使用。(责任单位:规划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六)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

13.扩大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评,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60万人;开展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500人的骨干培训和5万人的远程培训。研制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规范并扩大试点,建立教师远程培训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研制网络研修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培训质量标准和培训绩效评估办法等相关政策,全面推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研究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使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遍化。(责任单位:教师司、中央电教馆)

14.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师培训。

继续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探索建设在线课程,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惠及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责任单位:职成司)

继续开展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丰富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平台,促进移动学习,加强对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培训服务,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学的融合。(责任单位:高教司)

15.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启动新一轮的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以新任教育局长为主,计划培训800人;举办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班,培训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100名,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司、基础一司、人事司)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开展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工作,将教育信息化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各个方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目标的全面完成提供组织保障。(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七)全面推进战线教育信息化工作。

16.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

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先期在基础教育领域遴选一批覆盖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类型、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点,组织专家重点指导,培育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应用、辐射带动作用的骨干学校、教师、课程,加以推广;鼓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开展示范点培育推广工作,形成分层推进机制。(责任单位:基础二司、科技司、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17.加快推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整体部署,按照《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部门协调、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多方投入、健全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各项重点工作,如期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各地要统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根本解决义务教育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有无的问题;组织开展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教师普遍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建立起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机制;组织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校长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八)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支撑保障机制。

18.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

完成《2014年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报告》,督促指导各地工作;制订《2015年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方案》,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进一步推动各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督导办、科技司)

19.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协调指导,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责任单位:科技司、人事司)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行政职能处(科)室职责明确、统筹推进的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0.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专家咨询机构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的作用,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战略咨询。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战略研究与技术支持机构建设,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标准研制。组织编制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教育信息化国际进展报告、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责任单位:科技司)

继续深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研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指数,逐步积累并建立发展监测数据库和可视化系统。(责任单位:中国教科院、中央电教馆)

21.加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安全工作。

研究制定部直属机关和部属高校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与公安部联合部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部属单位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指导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事件监测体制,加快灾备中心和数字认证体系建设,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工作,推进“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行动,举办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责任单位:科技司、思政司、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2.开展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青岛联合举办首次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对信息技术推动未来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进行研讨,宣传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成果与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责任单位:教科文秘书处、科技司、政法司、基础一司、基础二司、国际司、中央电教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3.加大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组织重点报道、加强新媒体推送、组织网络微访谈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大部署、重要政策和进展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力度,继续做好信息化专版报道。(责任单位:科技司、新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刊社)

第五篇: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努力推进“班班通”建设,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年内再有2-3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

2.继续加大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的配备力度,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

比分别达到15:

1、10.5:1和8:1。

3.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化共享。

4.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5.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

6.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力度

1.以规范学校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按照《__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应用,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要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监控等方面逐步向数字化过渡。要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年内全区中学和中心小学有1/3以上的班级实现“班班通”,实现“新三机”(计算机、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和视频展示台)进教室。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完成ADSL宽带接入,并实现公文传输网络化。争取到2007年年底前,全区再有2-3所学校按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

2.按照标准化配备要求加快学校机房建设。为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各校应根据需要更新一批计算机设备,使之达到现行教学和电子阅览的需求。全区各初级中学(含完中的初中部)和中心小学每校应至少配备二只标准机房,两轨及以下的农村小学每校至少配备一只机房。中学每只机房的电脑数为56 1台,小学为48 1台,村小为20 1台。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要分别达到15:

1、10.5:1和8:1。同时,学校要努力为一线教师配备计算机,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实施的基本工具。要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1.以《__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完善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等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继续建好区、校二级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教育和公共服务作用,尤其是重点建好数字图书馆、课例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各学科专题网站,形成具有__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2.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天一网校”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名校、名师的力量,建成一个动态发展、覆盖各学科的网上“新天一”,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推进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效益

1.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抓手,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分批、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机制,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

2.通过举办教师技能比赛、整合研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的评比等活动和通过基于网络的学科教研、区域资源共建、课题研究、评比竞赛等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能力与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一要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加强教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二要抓好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提高;三要切实抓好学校“绿色网吧”的建设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网络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新场所,成为学校开展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根据区教育局及教研室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各学段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掌握规范的指法来操作电脑、正确处理好键盘和鼠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在考查试点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考试平台,重点培养学生汉字录入能力,各校要以较好的状态参加__市初中信息技术考查。高中阶段要确保课程正常开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继续关心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动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落实《信

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继续扶持村小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4.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通过规范现有装备设施的应用和管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降低对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技术要求来激发教师在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

术装备设施的积极性,节约教师的时间成本,提高应用的广度和效益。实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教师要达到80,信息技术应用的课时覆盖率要达到30,做到首先积极整合,同时注意有效整合,最终实现优化整合。由于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时性、准确性和开放性,学校必须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主动学习和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管理的模式和规范。例如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校务公开、教育管理等,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办公,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要花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校校通”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图书实验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效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带头使用,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优越性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农村小学,只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都能彰显现代管理整合的优越性。

5.加强对区级教科研课题的信息化管理。2007年,我区所有区级课题均将实现网上动态、过程式管理,实现网上全程指导,实时积累物化成果。

(四)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根据《江苏省农村初中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建设意见》精神及区教育局工作安排,按照省“四项配套建设”二类标准要求,在全区初中已基本配备到位的基础上,2007年10月前,全区各小学也要求全部达标。其中中心小学达到省二类配备标准,农村小学按照省三类标准配备到位。并通过举办抓药农业培训活动等形式,帮助学校提高图书、实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我区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位均衡发展提供配套保障。

《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下载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精选5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技厅[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

    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工作计划[优秀范文5篇]

    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开封市汴京路小学 2017年 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网站(信息系统)普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深入落......

    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五篇

    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努力推进“班班通”建设,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加......

    寿光市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推荐5篇)

    寿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8年3月15日 一、智慧校园建设 3月14日,也就是昨天,教育均衡优质县验收,验收组专家提出寿光市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少、效果差。咱今年要全面......

    省局2012信息化工作要点

    2009年信息化工作要点当前,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深化应用、强化管理、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省系统信息化工作在全国工商系统和省直部门的领先位置, 2009年要着......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网络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最终版)

    **小学教育信息化 网络安全保障及应急措施 根据区教育局要求,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上级相......

    教育部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资料(大全)

    教育部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各......

    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精)

    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一、呼和浩特市委党校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以下简称校园网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一种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