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体制机制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创新体制机制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中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充分表明我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但由于各项机制、体制的建立远远落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我们所面临的反腐败形势仍很严峻。为此,创新体制机制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制度预防腐败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缺陷是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较滞后和权力监督的“虚化”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忽视重点领域。腐败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无法避免的副产品,大多涉及财物、事项、人事等权力领域,并伴随着利益而产生。现如今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涵盖十分广泛,大到党政机关决策,小到官员吃食出行,可以说面面俱到,但却没能将这些重点领域突出出来,没有以这些权力领域的反腐机制为主线,统领整个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立,致使有 的领域体制机制过于空泛,有的领域体制机制的建立却没有实际效果。事实上,无论在容易发生腐败的人事制度、行政审批,还是经济领域的招投标等权力运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形式的规章制度,其内容涵盖了党纪、政纪直至刑事处罚,但收效却未能令人满意。
忽视制度落实。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除了主观上的因素外,制度不落实是个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腐败问题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治理,有些不止一个制度,但缺少与之配套的制度落实,即没有执行制度和惩戒制度。如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由于它只是县处级以上干部的个人工资、奖金等收入的申报,并不是家庭财产申报,而且不公开,缺乏监督,即使不申报或者谎报,最严重的后果也不过批评教育或党政纪律处分。而美国法律规定,相关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如实填写家庭财产申报单,交由廉政署审查,并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查阅。一旦公职人员违反财产申报规定,轻则罚款,重则将受到刑事指控。
忽视权力监督。现行的权力机构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已有一定的改善。但权力过于集中和忽视权力监督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体制转换,市场配置的力度还弱于行政指令的力度,权力监督还弱于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缺少监督和制约,常常造成“一把手”独掌天下,一言堂、家长制和盲目决策。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民主又缺乏制约,忽 视权力监督发展下去,必将造成权力监督的“虚化”,导致权力的绝对化和权力失控,最终走向腐败。原陈希同、成克杰、李嘉廷、刘方仁、程维高等人在自身的政治生涯中也曾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从而使他们“德高望重”,“一言九鼎”,最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他们的相继落马,间接的反映出权力缺乏监督后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来分析,体制机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缺乏创新。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缺乏工作创新,老框框,老套套,对于制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不去过问。有的还搞形式主义,对上级源头治腐的制度满足于照抄照转,甘当“收发员、播音员和复印员”,至于贯彻落实措施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是否具有针对性想得不多。经常定格于党员干部是否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优秀品质,忽视新时期内外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过多地强调党员干部能够“自律”,较少地考虑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失律”。所以,大部分制度条文都以“自律”为基础,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对想搞腐败者形同虚设。比如:针对“公款吃喝”现象,先后制定了几十个规定,却收效甚微。要知道,腐败的花样总是不断翻新的,如果只是跟在后面追,制度永远也 追不上腐败现象,最后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措施不够有力。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往往满足于颁布制度后有人抓,但具体怎么抓,抓得怎么样,一般不去深究,缺乏过硬的措施。监督力量分散,不便真正形成监督合力。我们现在的监督机构不可谓不多,监督形式不可谓不全,监督队伍不可谓不大,在监督实践中却没有收到与之相称的监督效果。原因就在于各种监督主体和监督力量各自为阵,相互间缺少信息沟通和协调行动的机制,没有形成对腐败行为具有高压态势的监督合力和监督网络。同时上级机关对下级领导者的监督出现“视觉盲区”,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有些监督者搞心照不宣,只管下不管上。另外,监督的运行方式单一,自上而下的监督还能开展起来,但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同级监督、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官僚思想作怪。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残渣,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以盛行,“千里为官只为财”就是当今腐败分子的真实写照。而有些人又盲目的搞权力崇拜,什么事都以领导为主,不论对错,对于缺点不敢提出或指正,从而不能对领导起到任何监督警醒的作用,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最终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也就导致了腐败问题的发生。很多案件都从侧面反映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某某领导腐败,却从思想上,行为上对此或不敢言,或纵容,直到出了问题大家才来声讨,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制度上的缺失。
由此看来,不革除旧体制旧机制的积弊,腐败发生的诱因就不会消灭,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就不会铲除,腐败的源头就不会得到根本治理。可以说,创新体制机制,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前提、关键环节和根本途径。只有紧紧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根本,立足改革创新,建立起对腐败有免疫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使官员从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到真正的不能腐败”。
三、创新机制体制的思路和方法
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机制体制的建立,从重点领域、机制落实、保障监督等方面入手,来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改革,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重点领域机制改革。
一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权力交到老百姓手中,每个官员由对上负责转变为对下负责,这样,才能有千百双眼睛盯着他,没有腐败的机会。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激励的科学机制,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项制度。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标准,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全面评价和考核干部。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二是改革财政制度,强化资金监管。要建立一套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将少数人甚至一个人决定的暗箱操作,变成公开的、阳光的程序,使财政收支完全透明化,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全面实行部门预算。不断扩大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范围。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继续清理银行帐户,严禁设立帐外帐,坚决取消“小金库”,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三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权力。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市场的手段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行政审批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要“砍”,取消所有的不应再进行审批的项目;二要“转”,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运作代替行政审批的,都要转由市场手段来处理;三要“限”,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管理科学、程序规范、制约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防止滥用审批权问题的发生;四要“建”,用制订制度和建立机制来规范行政审批的运行。
推进反腐制度高效落实。
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制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不少反腐倡廉的政策规定,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规定,大多是实事性、应急性、阶段性的措施,是对“行为”提出的规范要求,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很多制度都是“禁止”、“严禁”、“不准”等原则性语言,缺乏对落实制度规章的程序性规定和措施。由于原则性的要求多,保证制度落实的程序性规定少,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的难度和随意性及弹性,导致有的制度流于形式。因此,体制机制建设一定要注重操作性,既要有宏观架构,又要有微观措施。注意结合实际,立足于解决问题,便于操作和执行,在实际工作中行得通,用得上,避免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制度建设与具体工作相脱节,把制度搞成空架子,流于形式。
保障监督预防制度运行。
一是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规范行使。要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程序规则,明确用权界限,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既保证权力高效运行,又保证权力正 确行使。
二是坚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滥用,往往容易产生腐败。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监督,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带头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组织监督,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
三是构建廉洁网络,落实各方责任,实行立体监督。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纽带,与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廉洁责任网络;以廉洁承诺书为纽带,与各级党员干部构建廉洁承诺网络,有效发挥了各方的管理和监督优势,强化了廉洁体系建设。继续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等各项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防止“灯下黑”。
总之,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意义,狠下功夫,着力抓好,把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新阶段。
第二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党建研究论文.监狱基层党组织在新时期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黎塘监狱 韦寿华
2006年,黎塘监狱党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该监狱基层党组织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无干警违法违纪单位”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开展“身边人说身边廉政事”活动、组织党员民警参加廉政文化艺术节、组织党员民警观看作风建设示范教育片及警示教育片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监狱取得监管改造工作和队伍建设连续三年实现“五无”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监狱基层党组织还不可以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上松一口气。中共中央2008年6月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监狱系统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正确判断当前我监的反腐倡廉形势
伴随人类的私有财产的出现,腐败现象就一直存在着。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健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黎塘监狱虽然实现了监狱工作“五无”三连冠的目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这个台阶是供监狱争取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而积蓄能量的,在中共中央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位臵的今天,监狱基层党组织不但不能在成绩面前松一口气,而是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了使监狱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基层党组织首先应该认识到我监的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取得监狱工作“五无”三连冠的目标,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监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的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我区司法行政系统的反腐倡廉形势也不例外,根据自治区司法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刘启春同志在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上的讲话,我区司法行政系统的反腐倡廉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贪污受贿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干部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二是执法执纪环节存在徇私舞弊、知法犯法的现象。有的利用办理减刑减期、假释、保所外就医、安排工种、安排接见等,侵犯罪犯、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有的体罚打骂罪犯、劳教人员致伤致残。三是执行制度不严,检查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干部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考验,生活道德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案例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黎塘监狱,但都发生在我们政法系统内部,可能有些基层单位的党员民警认为,腐败现象是监狱上层才能出现的现象,从近几年的监狱系统民警违法违规通报案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基层单位的党员民警依然存在腐败现象,在中共中央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点工作放在十分重要位臵的今天,在我区政法系统反腐倡廉目前的严峻形势下,监狱基层党组织万万不要高枕无忧,把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搁臵一旁。
二、深刻分析监狱基层单位存在腐败现象的原因
正如刘启春同志所言,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
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少数单位抓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抓业务工作力度大,而抓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不够,存在抓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监管不严,制度不落实,行为不规范。有的领导干部不管不抓,对干警的教育、管理和惩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放任自由;有的领导干部本身站得不直,说话不响,管人管事不够理直气壮。三是个别干警政治业务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管理自己、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不强,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少数单位的领导对问题的发生重视不够,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的现象,表面上说是爱护干部,实际上是害了干部。五是个别干警法制观念淡薄,贪图小便宜,时常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挺而走险。
进一步分析监狱系统基层单位党员民警违法违规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
(一)法律信仰的失却和规则意识偏离。依法行政体现在监狱行刑活动中,最突出的刑罚执行依据和程序的法制化。这是现代监狱公正执法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是因此也是最可能出现冲突的关节点。表现在一些民警身上,与罪犯及其亲属界限不清,另一方面是在罪犯考核奖惩、乃至申报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2002年,某监狱发生一起徇私枉法案件,在一罪犯减刑过程中,多名民警共同作案私自撤去罪犯档案中的一件处分记录材料,隐瞒其受处分事实,导致该罪犯获得减刑半年。事发后,6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另有多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从整个案件看,其犯罪成本与结果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调查发现,其中有个别民警收受罪犯亲属钱物事实;也有民警仅仅是因为熟人的请托;从案发后涉案人员的悔罪材料分析作案者动机,除了心存侥幸,更多的在于民警执法活动中主观随意性。无视减刑是我国行刑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客观公正性和严肃性,却把“熟人社会”的人情、“面子”等等作为潜规则。法律信仰的失却和规则意识偏离的另一种表现,是打骂体罚罪犯的现象,因此引起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近几年几乎年年
都有发生。分析中间具有共性的原因,从深处看是缺少执法为民的基本理念和素养,没有尊重和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的法制意识;而最直接的,起码是缺少对各种禁止性规定的警惧,没有把各种制度条规内化为内心的戒律,因此缺乏研究和掌握科学的教育管教技能的动力;而旧传统行刑思想却一直蛰伏其间,遇有机会,就蠢蠢欲动。
(二)对权力的认识偏离。其表现也是两方面,一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以权谋私,致使行政行为商品化。为那些觊觎通过权钱交易、权情交易达到个人牟利目的的不法分子提供机会,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从中得到满足。从近几年监狱系统的发案情况看,案件基本集中在经济活动中贪污受贿和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两类。其共性的特点是将国家赋予的社会公共权力私有化。主观上的原因是个人的贪欲作祟,但熟人之间的请托,无疑起了牵线搭桥、推波助澜的作用。2004年上半年,某监狱纪委集中查处了少数民警收受罪犯及其亲属钱物案。9个民警涉案,涉及款物,大到上万人民币,小到一些烟酒、几件衣物。其中8人是现职或在违纪期间担任过分监区领导,在监狱基层工作中有一定的执法权和处臵权。罪犯为了改善受改造的生存状态,无孔不入,将他们当作首选目标。形成这种物质关系的切入点,应循的同样是熟人社会的熟人规则。每个个案中几乎都有同学、同乡、亲戚、朋友,甚至是同一个监狱的同事在其间充当“中介”,以熟人之请下馆子,联络感情;以熟人之情送钱物,要求办事。我们的民警最初就是从这种温情脉脉的熟人关系中丧失了警觉。“私欲”中,既有有形的财产利益,也包含了无形的“人情”利益。二是盲目的权力崇拜,唯“权”是仰。一方面把领导意志作为工作标准。把听从领导,当作不光是为了开展工作,还在于搞好与领导的关系,认为领导给自己面子,自己也应让领导体面。以情处事,处情丧志,当然,目的在于面子换面子。前述徇私枉法为罪犯超幅度减刑案件中,有一个颇具典型性的情节:案件发生期间,一位监狱领导曾电话询问过涉案罪犯的服刑刑期。接电话的民警由此领会成领导暗示,于是更加胆大妄为。另一方面为了体面,为了在更大的社会面混个“熟”,部分民警把职务升迁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功利性明确,一旦心理预期失落,就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淡化,4
转而追逐经济利益。少数民警收受罪犯及其亲属钱物案中还反映出一个明显特点:“40、50”现象。涉案民警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近几年的领导干部普遍趋向年轻化,基层流行的顺口溜是“四十不提,五十不用”,到了这个年龄,眼看升职无望,退而利用现有的权力追求尽可能的经济“实惠”。其中,还不乏这样一种扭曲心态:以钱物的收受证明别人对自己地位崇拜。一些涉案民警谈到,自己本身并不缺这点钱花,也知道靠收受这些千儿八百的小钱不能一夜暴富,但能达到一种心理满足。
(三)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症。应对市场经济环境的能力低下,思想上,缺少对市场经济大潮下多元化思潮的辨析能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法分子的手段变化,缺少应有的警觉;行动上,不论经济活动或者执法活动,体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对不法分子趁隙而入的进攻缺少抵御防范手段。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症的另一个表现是,面对市场经济下社会的多样化变化心生浮躁,盲目攀比,以至心理失衡,行为放纵。调查涉及收受罪犯钱物的那些民警,普遍有一种心态,认为监狱工作条件艰苦,责任重、收入少。与经商的同龄人比,很多都已成了“大款”;与周围的“熟人”比,社会上吃拿卡要的风气不见得没有,“为什么别人做得,自己就做不得?”于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不自觉地在思想上解除了武装。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基层党组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一)抓教育。当前,监狱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学习抗震救灾英模先进事迹的契机,对党员民警进行党员意识教育,要使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共产党员的八条义务。列宁说过:“我们不向这些普通党员许愿,说入党有什么好处,也不给他们什么好处。相反的,现在党员要担负比平常更艰苦更危险的工作。”因此,党员意识,就意味着吃亏、奉献、牺牲。牢记入党誓词,就是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时的誓言、入党后的言行。入党,就意味着吃亏。因为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个人利益的实现,包括在党和人民利
益的实现之中。我们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入党,就意味着多挑重担,多做贡献。我们党的宗旨、目标、路线和方针政策,都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共产党员从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入党,就意味着要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艰苦奋斗的典范和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建设社会的先行者。
要继续开展严格执法教育。要加强监狱民警法制观念,提高执法水平。随着国家《监狱法》的实施,监狱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因此,是否依法办事,执法是否公正,不仅关系到维护法律和尊严,而且也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开展严格执法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严格执法制度,增强广大民警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自学性。坚决克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和杜绝违法违纪案件,维护监狱机关的形象。
要对党员民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的高低、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素质和形象,因此,在广大民警当中深入开展以宗旨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首先,要结合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方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使广大民警真正懂得“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做到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思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卫士”形象。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四自”修养,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发挥监狱人民警察的主动精神,在自己内心深处用职业道德标准反省、告诫和激励自己,以便真正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监狱人民警察要坚持在实践中依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规范言行,加强修养,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实践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教育要讲情、讲理、讲法,要让大家学会算几笔账:一是算政治账,政治生命很重要,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二是算经济账,贪几个钱,要几个钱,被判刑或者开除公职,与你工作几十年的收入相比,是极其不合 6
算的。
(二)抓制度。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反腐倡廉定位为“建设”,本身就深刻蕴涵着加强制度建设的思想和要求。监狱基层单位一定要按照依法治监、依法执政的要求,坚持以改革统揽防治腐败各项工作,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反腐倡廉的法制化水平。在制度建设中尤其是要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把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作为单位最根本的议事规则,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认真贯彻监狱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行使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民主权利,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二是切实推行好警务、狱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程序科学化、公开事项细节化、公开过程监督合理化、公开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推进监狱“阳光执法”的途径和办法,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抓预防。预防对应惩治,着眼于事先防范,立足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内在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及早预见,关口前移,研发“疫苗”,积极应对,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力求于未发之先。古代名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寻求解决方法,等到损失造成了才寻求弥补。能快速妥善的应对出现的问题当然很好,但很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因此,对于职业人来说,需要我们再工作中时时保持一双发现的眼睛,积极主动的寻找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这才是对我们的职业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四)抓监督。一是对加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离监探亲以及禁闭、严管、械具使用等执法环节要做到依法办理,严格按照司法部和
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有关规范确定执法程序,建立起严格的监督制度;二是对罪犯日常考核、奖罚呈报、安排会见通信、服刑场所调动、工种安排等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做到按章办事;三是进一步规范监狱内部执法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加大执法权力分解制约和力度,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要求新、求深、求实,着力抓好源头预防,把好重要关口,突出重点对象,开展提醒教育,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切实维护罪犯合法权益,杜绝打骂、体罚、侮辱、虐待罪犯现象,杜绝罪犯超时超体力劳动现象,有效遏制和消除各种不文明执法行为;开展“对口教育”;突出重点环节,开展预防教育,重点做好“六个查找”消除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
对一般党员的监督采取以日常监督为重点,主要对是否履责到位、是否履责越位、是否履责错位为主要内容;在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过程中有无严重滥用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苗头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提醒或诫勉谈话,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五)抓惩处。首先惩处要从严,不断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人员,不能用组织处理代替纪律处分,以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其次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既要严肃处理,又要给出路,不要一棍子打死。三是对违纪党员实行“回访”。基层党组织对违纪受到处臵的党员要实行重点帮助,跟踪教育。①直接找被处分人回访。面对面地听取思想工作汇报、改正错误的情况以及对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对能认识错误、工作积极肯干的,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对虽承认错误,但有各种思想情绪的,着重疏导教育,帮助其提高认识,消除顾虑,轻装上阵。②到被处分人周围回访。听取村支部介绍,走访群众,了解被处分人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争取被访村支部干部群众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③到被处分人的家中回访。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以便配合组织共同做好被处分人的思想转化工作。
(六)抓创新。创新是时代发展对监狱工作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监狱发展全局,切实解决监狱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锻造集
体主义精神,激励队伍的创新意识。围绕监狱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积极倡导创新理念,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监狱警察是掌握国家公权力,维护社会正义,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人民警察,从其存在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来看,理应成为社会的中等乃至中上等收入人群。实际上,监狱人民警察的工资收入要达到社会各阶层收入的中等乃至中上水平才能使民警免除后顾之忧,并能更有力地拒绝各种物欲诱惑,更好地发挥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和执法的公正度,增强警队的吸引力,吸纳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警察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七)抓责任落实。领导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对监狱整体工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一把手要自觉遵循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特别是在每年的人事任免、经营结构调整、刑罚执行、监狱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上,要坚持最后发言,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凝聚多数人的意见,集中正确的意见,进行果断决策。二是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克服官僚作风,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三是领导干部要注意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想问题,办事情务必和自身影响联系起来、务必与民警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修身正己,以身作则。四是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以公正之心对待民警。对违纪者不姑息迁就,是非分明,奖罚分明,消除产生特殊干警的土壤,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增强领导班子的权威,有效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五是真情关爱,努力帮助干警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消除后顾之忧,不断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
总之,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监狱职能的不断纯化,公正、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体制逐步得到建立,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过程中还有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化监狱体制改革,才能更进一步端正监狱工作宗旨,强化监
狱刑罚执行功能,严格贯彻监狱工作方针;才能更进一步推动监狱运行机制的法制化、科学化,促进监狱公正、廉洁执法,实现依法治监;才能更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促进罪犯积极改造,提高监狱执法管理水平,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保护罪犯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与司法的公平正义。
第三篇:在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
在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缺一不可。只有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惩处的威慑力有机结合,才能标本兼治。同理,只有创新反腐倡廉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果取信于民。
一、如何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教育的对象是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和全体共产党员;教育的形式有下发文件、党校培训、召开会议、领导宣讲、口头灌输等多种多样;教育的载体有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黑板报等宣传媒体;教育的普及方法是全面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即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家庭;开展教育活动最需要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在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中,全党全社会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宣传教育轰轰烈烈、腐败分子前腐后继”的尴尬现实;困扰从事宣教工作者的难题就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如何走出重教育轻监督的困境”;各级领导干部盼望的就是创新反腐倡廉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反腐倡廉教育乏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教育者言行不一。少数领导干部每次在教育别人时,往往都是端坐台上,口如悬河,振振有词,一旦被查处成为腐败分子之后,就形成“自己打自己嘴巴”,成为反面的教育对象。二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多数单位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习惯召开会议,听领导讲话,念文件;而很多领导的讲话稿均由“写手”代笔,有的网络下载,空对空,一阵风,走过场,被群众戏称为“台上讲反腐败,台下带头搞腐败”。三是教育的手法呆板。由于教育习惯于采取灌输、说教的方法进行,被教育者没有激情,也就失去积极主动配合精神。四是被教育者心不在焉。很大一部分被教育者参加集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借口工作忙,逃避反腐倡廉教育;即使参加,也是注意力不集中,被动教育。五是教育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教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教育的成果与领导干部任用没有很好地挂钩,影响不了个人经济利益,导致教育的效果不明显。虽然年年都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但少数领导干部在抓工作落实上仍然存在着“躲着、拖着、压着、赖着、骂着”的问题。六是教育的说服力度太小。纪检监察机关虽然已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内容,但考核奖惩落实力度不够,责任追究力度不大。
二、怎样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免疫力。实践证明,只有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展所长、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宣教”工作格局,才能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巩固教育的基础成果。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由纪委牵头,联合宣传、组织部门参与主办,协调广播电视、文化部门、文艺表演团体具体承办,每次适当给予经费补助,既调动了牵头部门的积极性,又为参与承办单位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掌声,也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反腐倡廉教育与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关系,正确认识反腐倡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
(二)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展所长。姚安县纪委组织协调广播、电视等部门利用多种媒体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播放廉政格言警句、开设领导干部和重点行业负责人“福地清风访谈”和“福地清风窗”电视专栏;在气象显示屏滚动播出廉政格言警句;县电信公司利用手机发送廉政短信;在姚安纪检监察网站、党建网、政务网上登载反腐倡廉信息;县文联在姚安《荷城文艺》刊物上开辟“勤政廉政之窗”,宣传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县老年书协举办廉政书画展;县文化馆、花灯剧团、电影公司、乡镇文化站、农民戏剧协会等文化团体将反腐倡廉内容以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县委党校开办“党员领导干部半月讲坛”,对县乡村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县委组织部安排全县科级干部为基层党支部讲廉政党课;县纪委组建“福地清风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宣讲反腐倡廉内容;征订《廉政准则》读本等相关书籍,要求各单位参加视屏会、报告会,采取看互联网反腐论坛栏目、开讨论会、写心得、考试、交流、座谈、对照检查等形式,积极开展学报刊、用报刊活动;编辑《警钟》正反典型教育读本;通报当年查结的违纪违法案件;运用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剖析违纪案件警示教育,权衡利弊得失廉政教育。多措并举,拓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空间。
(三)突出工作重点,力求普遍推开。重点开展廉政文化“七进”工作的推广和普及,依靠县级各部门和乡镇党委的组织领导,抓好县乡村三级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县纪委要求县级部门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督促下属单位的站所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全县已经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22个,建成廉政文化长廊1条,全面推进廉政文化“七进”工作。
(四)建立健全制度,发挥约束作用。姚安县纪委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坚定教育的信念、养成教育的习惯、增强教育的本领、追求教育的效果,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增强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姚安县《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试行)》、《姚安县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提醒谈话制度》(试行)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遵守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及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的规定,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自律意识,建立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五)加大监督力度,教育触及灵魂。县委聘请了党风廉政巡视
员10名,县委、政府聘请了10名督查专员,县纪委监察局聘请了廉政监督员10名,县政府纠风办聘请了特邀监察员10名,进一步健全专门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工作。一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事前、事中监督,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扯袖子”、“打招呼”谈话提醒,开展预警谈话,责成“说明问题”书面提醒,实施“行政问责”记过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范在前,未雨绸缪;触及灵魂,铭心刻骨。二是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实施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三是继续做好下级党委负责人向县纪委常委会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改进汇报方式,完善评议方法,增强监督效果。四是加强同组织人事部门的协作。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了解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情况。要坚持党内监督与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五是制定廉政监督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的作用,高度关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的议论和反映,广泛收集廉政信息,延伸监督触角。
(六)坚决惩治腐败分子,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要让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教育就是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处的威慑力结合起来,坚决惩治腐败分子,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发展环境。一是探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公示和廉洁从政情况评议办法。二是出台党风廉
政建设不良行为记录办法,实施不良记录动态管理。三是查办案件要与警示教育、建章立制和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实现办案最佳的政治、法纪、社会效果。四是加强案件的剖析、总结和通报,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五是要强化对被查处人员的回访教育,帮助被处分人员解除思想负担,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
2008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此规划是继200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性部署,其出台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需要对今后5年里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总体安排,更主要的是集中体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反腐新智慧。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定位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此次制订并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发展战略。同时,2007年9月成立的国家预防腐败局,显示中国政府正着力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这个5年规划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通过具有纲领性的特征。会议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党委要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各级纪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和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抓好本部门所承担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取得实效。《惩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的通过,为我党今后5年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其纲领性的地位。其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具有全局性的特征,其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新形势,提出了惩治与预防两手抓的观点,明确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把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改革与完善法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第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具有全面性的特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前提,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目的是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保持我党优良作风,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工作规划》定下的虽然是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目标和安排,但归根到底是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维持社会安定和团结,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党风正了、清了,腐败行为减少了、消失了,国家才能保持和谐,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精神,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将向前跨越一大步,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第五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维护党章,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为实现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二)基本要求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又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
——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更加富有实际成效。
——坚持惩防并举、重在建设。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使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体制改革与完善法律制度有机结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
——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紧密结合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加强政策指导,探索有效途径,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工作目标
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彻,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党章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制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安排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廉政党课。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专题培训班。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训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
加强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中央纪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改进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作风,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继承党的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切实改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风,纠正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国内外公务活动中奢侈浪费、违规公款消费、重大问题个人说了算以及对职工困难漠不关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依法经营、廉洁从业、民主管理的风尚。切实改进高等学校领导人员作风,提高民主决策和校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改进农村基层、街道社区干部作风,认真解决少数基层站所存在的干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