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置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
2006级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能主动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了解与其它学科(如通讯、自动控制)的交叉应用,掌握现代通信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的能力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等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既要面向21世纪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前景,又要考虑本院培养的是适用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培养出具有计算机网络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能力的人才;培养出地方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作风。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4、具有从事信息产业所必需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
5、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讲究卫生,身体健康,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7、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包括:掌握现代通信网络的组网技术,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于办公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及其应用能力,了解计算机与通信科学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应用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具有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毕业就业方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研究、设计、生产等行业或部门,可涉及邮电、交通、经济、军事、教育、各级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
三、学制
四年九学期
四、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语言基础,数据通信原理,网络工程,信息与网络安全,TCP/IP协议,Web应用系统开发。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基础实践,计算机硬件组装实习,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设计(论文)。
七、附表
1.附表一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2.附表二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进程表 3.附表三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进程图
八、系主任审批签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6年03月15日
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
徐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10030
1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热爱医药卫生事业,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精神;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防治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基本技能;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3.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举止文明、尊师重道;热爱医学、尊重生命,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和医患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日常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4.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
五年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主要课程
人体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学(不含统计)、诊断学、外科学
1、内科学
1、外科学
2、传染病学、内科学
2、神经病学、外科学
3、儿科学、妇产科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入学 教育 11
军训 22
教学 15 18 18 18 18 18 18 10133
考试 1 1 1 1 1 1 1 11 9
机动 1 1 1 1 1 1 1 1 1 1 10
假期 5 7 5 7 5 7 541
实习教育11
临床 实习14 24 12 50
毕业 教育1 1
合计 25 27 25 27 25 27 25 27 25 15 248
七、课程设置及授课时数见附件1
(附件1“教学进程表”由教学计划管理软件产生)
八、实习安排
50周。临床实习各科必须进行出科考试,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实习安排详见实习手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在校期间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和毕业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毕业学生凡符合《徐州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2010年修订)规定的,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08级艺术设计(环境艺术)专业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高等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践行“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教训精神,培养“三基并重,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为目标。“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发挥综合型大学人才和科技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特别是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综合性的211大学为依托,强调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和渗透,重视社会学、文化艺术、人文科学交融,与社会设计实践相结合,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服务社会。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宽厚、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调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现、实践应用等诸多能力的全面构建与提升。
二、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专业以艺术学为先导,以建筑基础为土壤,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学生掌握深厚的艺术学、建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前沿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学生毕业后在设计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优秀的毕业生能胜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教研任务,在设计院或房地产公司担任室内与景观的设计把控和工程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层次: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设计专业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
(二)具体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竞争意识与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感。
2、业务要求:
学生通过本专业教育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建筑设计和设计艺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思维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2)具有较强的环境设计能力,有实施方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专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4)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阅读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其他获取艺术设计信息的方法。熟练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3、身心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环艺)的主要课程有:设计概论、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设计美学、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速写、立体构成、人体工学、空间解析、建筑初步、材料预算与施工工艺、设计表现、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室内陈设、公共艺术设计、景观雕塑等。
(二)实践教育
根据教学规律和课程需要,实践教学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在教学进程中分散、定期安排。
1、社会实践:共计4个学分,在第四学期(3周)、第七学期(3周)分别安排两次社会实践课程,大部分课时为课堂外教学,主要内容是外出进行专业考察。外出前在课堂上进行课程计划安排、任务部署等;返回课堂后要进行成果汇报、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工作。安排学生外出实习,如徽州民居建筑村落的采风和现代城市建筑基地的参观考察;与各设计名校进行学术、设计交流;参加国内知名设计展览和设计论坛等。以便于让学生接触最新的设计动态,较早把握市场需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2、毕业实习:在第八学期安排毕业实习,要求学生自主联系或由我系安排指定实习地点进行专业领域的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完成毕业设计的目的。
3、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计6学分,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和第八学期,共12周时间,要求学生按照学校院系统一部署和指导教师安排,定期汇报进展,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一系列学习任务。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探索新知领域,提高设计、科研、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标准学制:四年
六、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第四篇: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英语教学)
一、培养目标:
按照我国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基本要求,培养适应留学生来源国家对医学的需求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能够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提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1.基本要求
(1)热爱医学事业,有为民众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技能。
(3)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4)初步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概况。
(5)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康复医学知识。
2.专业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以及基于证据和经验之上的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不能胜任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
(5)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6)具有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7)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
(8)尊重同自己一起工作的各类医务人员,具有团结合作精神。、二、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三、主要课程
中国概况、哲学导论、基础化学、微积分学、大学物理、汉语、社会学导论、计算机基础导论、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导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
四、修业年限
五年
五、时间分配
总周数:312周,其中教学167周,早期临床1周,考试22周,见习14周,实习48周,学导和讲座6周,机动9周,假期45周。
医学留学生本科教育(英语教学)的课程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预科教育部分,学习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包括: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为其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同时使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各科成绩合格,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2.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部分,包括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导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临床药理学、外科手术学、法医学、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
3.第三阶段:临床医学教学分三部分,理论授课、见习、生产实习。
六、课程设置
1.必修课:3177学时
(1)公共基础课:675学时
中国概况36学时哲学导论36学时 基础化学72学时微积分学45学时
大学物理90学时 汉语 216学时 社会学导论36学时计算机基础导论54学时
有机化学90学时汉语 216学时
(2)专业基础课:1332学时
细胞生物学63学时 临床医学导论 36学时 系统解剖学126学时 局部解剖学72学时组织学90学时胚胎学27学时 生理学135学时 医用生物化学108学时
医学遗传学36学时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免疫学54学时医学微生物学72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45学时病理解剖学126学时 医学心理学36学时 医学统计学36学时 流行病学36学时病理生理学54学时 药理学108学时 外科手术学36学时 法医学36学时
(3)专业课:1170学时
诊断学162学时 肿瘤学54学时 放射诊断学72学时 神经病学45学时
内科学144学时 传染病学 27学时 外科学144学时 妇产科学90学时
眼科学36学时 儿科学72学时口腔科学36学时 耳鼻喉科学36学时
皮肤科学36学时 急症医学72学时精神病学36学时 麻醉科学18学时
医学伦理学36学时 社区医学54学时
2.选修课程:576学时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临床药理学18学时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36学时
中医学72学时核医学18学时 老年医学36学时 康复医学36学时
医学交谈36学时 专题讲座、学导(讨论)288学时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和“安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的规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课程学期分配:
第一学期: 中国概况36学时哲学导论36学时
基础化学72学时微积分学45学时大学物理90学时 汉语 216学时
第二学期:社会学导论36学时计算机基础导论54学时 有机化学90学时汉语 216学时细胞生物学63学时
第三学期:临床医学导论 36学时
系统解剖学126学时 局部解剖学72学时
组织学90学时
第四学期:胚胎学27学时
生理学135学时 医用生物化学108学时
医学遗传学36学时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第五学期:免疫学54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72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45学时
病理解剖学126学时
第六学期:医学心理学36学时
医学统计学36学时流行病学36学时
病理生理学54学时 药理学108学时
临床药理学18学时诊断学63学时
第七学期:外科手术学36学时内科学144学时外科学144学时肿瘤学54学时口腔科学36学时放射诊断学72学时眼科学36学时中医学72学时
第八学期:医学伦理学36学时法医学36学时社区医学54学时麻醉科学18学时皮肤科学36学时神经病学45学时老年医学36学时核医学18学时
第九学期:康复医学36学时传染病学 27学时妇产科学90学时儿科学72学时耳鼻喉科学36学时急诊医学72学时精神病学36学时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36学时医学交谈36学时
第五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系统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深造。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高度交叉的学科,本专业以培养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应对生物医学具有较深的理解,对工程技术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特定专业领域中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技能。
二、培养要求:
㈠ 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2.具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品质,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具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科学地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和开发领域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了解自然科学的重要发现和主要进展的能力。
4.具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等。㈡ 专业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
1.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
2.专业教育:
⑴生物医学学科类基础
⑵工程技术类学科基础
⑶专业知识
①专业基础知识: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信号检测与传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
②专业知识:生物医学电子学、医学影像、医学仪器、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建模仿真、生物物理、生物材料等。
⑷专业实践知识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专业研究方法,创业训练。
3.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体育,文艺活动等。
三、主干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
四、主要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医用基础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概率与统计、普通物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与C语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 1
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建模仿真、医用传感器、生物医学电子学、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系统、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等。
五、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四年。
六、学制:学分制,凡符合本校《学位条例》规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士学位。
七、学时分配
1.周期:202周,其中教学126周,考试14周,入学与毕业教育共2周,军训2周,综合实验和
课程设计4周,毕业论文18周,假期27周,机动9周。
2.总学分数: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共190学分。其中必修课149学分,选修课41学分,毕
业设计(论文)20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3.6:1
八、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
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计分,并按照“天津医科大学学则”规定用绩点评估的方法确定学生在学习质量上的差异,区别学生总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按学分制管理办法,加强学籍管理、严格考核,学生需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和实习内容,选修课达到规定要求,最低修满190学分,毕业设计与综合测评合格及学士论文全部通过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天津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授予学
士学位暂行办法》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