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 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 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作者:张士涛 戴旭光 《光明日报》(2015年09月05日 11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时最长、牺牲最重,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科学指明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促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指挥一系列战役战斗,支撑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今天,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品读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仍给我们以无穷教益和深刻启迪。
民族大义高于一切
纵观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被世界列强宰割蹂躏的屈辱史,更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奋斗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蒋介石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东北军在日军的突然袭击面前不战而退。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举起“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义这面旗帜,走在了抗日爱国运动的最前列。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在共产党的倡导下,不仅我党我军空前团结,更使中华民族坚如磐石,动员起社会各界最广泛的爱国抗战力量,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鼎力支持。
今天,中国人民早已站了起来,一个日益强大的、开放的、欣欣向荣的中国,正屹立在世界东方。然而,天下并不太平,面对外部各种压力和内部诸多困难的巨大考验,仍然需要我们继续高举民族大义这面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中华民族在新形势下的民族大义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崛起的艰难历程,昭示了中华民族从崛起走向辉煌的光明前景。相对于当年“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既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又是当代中国人接续奋斗的担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宏伟的国家梦,也是具体的个人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滚滚洪流,创造无愧于先烈的民族辉煌。
树牢对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
“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延安是革命圣地,更是精神高地。抗战期间,虽然延安荒凉闭塞,关山重重,但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重重封锁,追日逐梦般来到这里,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兴国之光”“胜利之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班长马宝玉,跳崖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为3位没有入党的战友匆匆写下入党介绍信。幸存下来的宋学义,把班长振聋发聩的遗言深深刻在脑海里:“将来,如果同志们能够找到我的尸体,他们就会在我的衣袋里发 2 现我和葛振林介绍你们3人入党的介绍信。现在,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表示我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吧!”
实践证明,党在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今天的执政党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付出无比巨大的牺牲所取得的,是人民的抉择、历史的必然。当前,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少数人信仰迷茫、信念动摇、信心缺乏。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无论时代怎么变,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不能变,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不能变。这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未来的召唤。我们必须坚信党有智慧有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坚定不移地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共同意志、共同追求凝聚力量,在观念交织中廓清迷雾,在价值碰撞中校正航向,脚踏实地做一名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能丢
1941年,日寇大扫荡、国民党经济封锁,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边区军民生活极度困难。毛泽东三次精兵简政,削减开支,并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党政军民学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仅从1941年到1942年,共开垦荒地180万亩,增加粮食47万石。1942年,边区公营工厂发展到62个,年产土布10万匹,并能炼铁炼油、修理机械、制作武器弹药等 3 等。正是因为边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垦荒种地、纺线织布,不但为抗战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了理想而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执着追求,是为了亿万人的幸福而吃得苦中苦的高贵品质,是为了民族复兴自强不息的价值认同。在我党我军的奋斗历程中,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固化为我们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支撑着我们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永远不过时,永远不能丢!尤其在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树牢创业之志,砥砺创造之魂,提升创新之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在核心竞争领域抢占一席之地,争做“创时代”的引领者推动者。
永葆军人本色
军人本色是什么,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勇于牺牲奉献。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一寸河山一寸血”的牺牲精神,构筑了坚不可摧的抗日救国铜墙铁壁,无数仁人志士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血战到底的勇气惊天地泣鬼神。1940年底,第四军医大学前身——八路军120师医务干部训练队在山西吕梁地区成 立。从诞生的那天起,革命前辈们边教学边上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本色。华均教员不顾身怀六甲,夜以继日救治伤员,光荣牺牲在手术台上。背粮队伍遭到抢粮日寇伏击,有几名同学不幸被俘,面对敌人严刑毒打逼供,他们谁也没有说一个字,被日寇驱使狼狗活活咬死。16岁的新学员“毛猴子”,在救护一个连长时被机枪击中胸腹,在匍匐而行的路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一名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
军人本色是我军一代代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浇筑的不朽品牌,也是党和人民评判革命军人的特有标准。任何时候都坚决不能变!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无所畏惧,英勇奋战,在抗美援朝、对印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经受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亚运“三防”、援非抗埃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续写先辈荣光。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军梦既是对我们每一名军人的召唤,更是对军人本色的大考。我们只有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真正立起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才能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切实肩负起无愧于时代的历史使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牢记抗战历史,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奋勇前行。
(作者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政委)
第二篇: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每天早晨,当我从睡梦中醒来后,总是习惯性的做同样一件事情,就是会不自觉地去回想一下头天计划好的今日工作安排,仔细想想还有没有什么事情被遗漏掉的。就这么一种工作的习惯,从我当初刚开始参加工作起就已经养成了。可以说,一天的工作状态,从此刻就已经开始渐入。
我们生活在这个“超速度”时代的人们,大多数都有抱怨工作事情太多,私人时间太少,几乎有些人都到了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全部就只有工作的无奈境地。如此看来,人生短暂,如此般痛苦的生活,人生的意义何在,生活的快乐何在?
因此,我们不提倡用那种缺乏理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假如我们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就只能更好地去适应生活,要设法从时间的夹缝中让自己过得更好。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竟也能让人感慨颇多!不见了当初那个年少轻狂的我,却变成了个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小伙,如今的我,已是24岁有多,却还未有自己理想的暖“窝”,成家立业的压力让人不知所措,最终的决心,还得认真、努力的工作,希望的田野但愿非常的广阔„„总之,工作的期盼也不求奢望太多,我依旧会选择踏实而快乐的工作。
我自08年开始参加毕业实习至今,工作也是两年有余了,过去的岁月,记录了太多我曾经在砺练中成长时,留下的印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让忙碌的工作充实、激励着自己努力向前。从当初那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懵懂”小子,凭着自己那颗不断积极上进的心,从最初的工程督导,做到物业协调,再到单独负责地市,再到后来的代维工程师,以及后来的项目负责,最后到现在的技术支持,我觉得我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但也留下了我每次辛勤赶路时匆忙的足迹。但是,我始终明确了一点,我一直都是在朝着自己找准的方向前行。
我们谁都不希望自己只是个“匆匆过客”,但我们却又难以挣脱现实的枷锁,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致使很多人逐渐地就迷失在了前行的方向中,诚然,现实的无奈着实让人可叹!但是,人生的旅程还需振作勇气,奋勇前行。
时至今日的我,主要负责WLAN技术支持三人组的团队,工作的内容依旧使自己那么地充实,快乐!也让我认识到我们这个团队的斗志是极其地高昂,时刻都在为各种烦琐的工作准备着„„毫无怨言。
回想自己经历各种工作考验的过去,一直处于来去匆匆的我,再也不愿只一味忙碌而忘我的工作。闲暇之余,需要更多的是思考,思考自己的事业问题,思考自己的家庭问题,思考自己的未来„„总之,进行一切与人生发展有关的思考。
说句实话,我喜欢像目前这种能够自主并按自己计划进行的工作,当每一项任务圆满完成时,总能让人直接看到属于我们这个团队流下的辛勤汗水,获得那些对我们而言应有的肯定。
岁月如歌,我们已经在人生的激流中,浪遏飞舟几载春秋;人生如梦,我们必须继续践行那孜孜以求的执着;振作我们心中那股奋勇前行的力量。
BD部 周华
2011-8-5
第三篇:大别山精神激励我奋勇前行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奋勇前行
--------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李志军
学习有悟题诗一首:
新县行
-------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有感
金秋八月赴豫南,大别山中育忠坚。
烈士陵园洒热泪,勇对先辈宣誓言。
首府馆中感星灿,将军故里叹孝贤。
同心共攀志仁道,身体先烈转战艰。
列宁小学温红史,心潮澎湃祭红田。
白丁负起兴亡任,血雨腥风视等闲。
二十八载战旗在,红歌一曲唱新篇。
花甲伉俪续壮志,重走长征不畏难。
一路传承先烈事,举座闻听皆波澜。
四日学习如洗礼,归来深思夜难眠。
血肉铸成新长城,中国梦需好党员。
八项规定树新风,廉政风暴肃奸贪
“三严三实”炼党性,“两学一做”出典范。
全员争先齐努力,誓叫轻研换新颜。
人微职轻责任大,复兴中华一肩担。
2016年9月9日至12日,我作为第二批学员参加了院党委在信阳市新县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的基层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形式大有不同,安排合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课课精彩、场场感动,一次次灵魂受到震撼,一次次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4天的培训,时间随短但感触颇深,使我常常处在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的心理状态。可谓终身受益。
一、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别山精神憾人心魄
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是大别山根据的革命中心,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4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无限崇敬之情来到大别山,真正踏入这片红色海洋,才深深的了解了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大别山儿女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5.5万人。新县人家家儿女当红军,户户勇士成烈士,青山处处埋忠骨。近距离感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的时候,我不禁一次次热泪盈眶,这是一份对千千万万英雄儿女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感动,是一份对我们的党领导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震撼,是一份对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自信和坚定。我不禁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他们这些很多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走上革命道路毫无顾忌地放弃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把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当我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红田”惨案旧址等地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正是他们秉持这样的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雄雄的革命烈火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大局,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血雨腥风的年代随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代代传承和发展的大别山精神穿越历史时空,愈来焕发出光灿夺目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是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不达胜利不罢休的坚韧和奋斗;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智慧力量;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深深感受信念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听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四度辉煌的革命历程时我肃然起敬;看到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那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如山的雕像时我心潮澎湃;在苏区首府烈士纪念馆内在十三万烈士纪念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沉重而坚定,听到晏春山等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泪下„„,这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人,只要有一种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精神就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困难,走向胜利,达成目标。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在全球形成“中国力量”,需要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铭记习总书记“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目标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先烈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身处当前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形势和工作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大家难免会有过一些困惑,为身处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转型时代而紧张,为自我价值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而焦虑。通过这次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学习,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它让我们深入思考: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当我们穿着红军服,顺着革命先烈转战过的小道攀登金兰山的时候,大家目标明确,一路高歌、不离不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会师”于山顶。在那一刻,我内心涌动的是坚定的信心与无限的力量,只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个华夏儿女坚持不懈、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只要我们研究院全体党员干部勇担责任,充发发扬先锋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找借口,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们研究院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基地、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四篇:我们沐浴光辉前行
我们沐浴光辉前行
——2018年大河坎中学江西研学旅行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教官,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中学高一(8)班的龚莉,今天很荣幸代表来自陕西1000多名来此研学学生发言,心情无比激动。
六月,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告别了春日的柔情,迎来了夏日的炎热;六月,一个绽放活力的季节,褪去了冬日厚重的外衣,披上热血沸腾的战甲。
迎着夏日微湿的暖风,踏着如火燃烧的阳光,准备已久的我们——大河坎中学千名学子,经过20多小时的长途“奋战”,终于来到了这里——江西,一个有着让人震惊的过去的地方,一个闪耀着光辉岁月的革命圣地。
我们怀揣着敬畏之心来到了这里,我们知道,我们更明白,此次前来研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1934年10月,世界军事史上最长距离的转移悄无声息的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竟能在两年时间蹒跚两万五千里。从瑞金出发,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直到1936年胜利会师,终于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路途漫长而艰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无数坎坷;饥饿,寒冷,疼痛,并没有使红军畏惧。面对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面对几百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奋战,顽强拼搏,用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篇章!80多年过去了,长征的燎原之火并没有逐渐暗淡,反而愈燃愈烈。中国站起来靠的是长征精神,中国富起来也靠的是长征精神,中国强起来还要靠长征精神。当中国走进新时代,长征精神同样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同样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感受长征的伟大精神,感受红军的顽强意志,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磅礴力量。
作为大河坎中学学子,我们每一个人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陕西的声誉。在这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以当年红军战士为榜样,积极配合领导、老师和教官的工作,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无条件服从领导、老师和教官的安排,用实际行动践行长征精神。
在此次研学活动中,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可以感受到江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被红军的精神激励着前行;也相信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一次洗礼,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更相信我们大河坎中学学子可以文明出游,为家乡和学校争光添彩。
也许,这一路会苦,会累,但,我们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青春就该这样,虽在奋力拼搏,却仍充满欢乐!我们将沐浴光辉,砥砺前行,以满腔的热血去完成此次研学活动。待到结束之日,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那些艰辛付出,更有奋力拼搏后充满欢乐的美好回忆。最终,我们要把长征的精神带回学校,带回家乡,让他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最后,预祝我们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五篇:榜样激励我们前行
榜样激励我们前行
——观《榜样》有感
今天街道党委组织机关全体同志收看了《榜样》专题片,那些优秀的中共党员以及他们优秀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激励着我努力向榜样们看齐,争做一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人民的优秀党员。
专题片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他们拥有不同的故事,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但是,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共党员,他们都在做着身为中共党员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情。我为带领山区百姓致富,经过三年失败终将天麻实验成功,坚守信念的罗官章而感动;为三十六年坚守在偏远山村讲台,播撒希望、无怨无悔的支月英而感动;为匡扶正义、用赤胆和忠诚撑起群众平安的天空的李贝而感动;为党龄60年、从医73年依然坚守一线的吴孟超而感动„„
这些人中给我启发最多是有着流动党员“服务器”之称的苗振水同志。苗振水同志作为师级干部从第二炮兵政治部副秘书长的岗位退休后,被家乡固始县委任命为固始县驻北京党工委书记。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流动党员党建工作中来,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救助弱势群体,使固始县在京农民工党支部从第一批的8个发展到今天的29个,充分发挥了教育管理党员、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当我看到工地上的农民党员读着苗振水同志发来的祝贺“政治生日”的特殊短信,脸上洋溢着自豪与责任的笑容时,我不仅佩服苗振水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更为他创新举措增强流动党员党性的新思路所折服。当前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发展的形势,有效管理党员,增强党员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党员的党性观念,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尤为重要。我认为我们街道党委也应当借鉴苗振水同志的成功经验,创新组织结构、工作方法、管理模式,搭建党员学习交流平台,架起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连心桥”。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和激情,激发昂扬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苗振水说:“不管党员怎么流动,党的组织怎么流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这句话也拷问着我们每一位在职党员的灵魂:你是否也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铭记于心,永葆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苗振水同志为我做出了榜样,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四个字的神圣和责任,对比苗振水同志,我为自己的平庸与碌碌无为感到羞赧。平常工作中只是满足于顺利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缺乏变通能力与创新意识。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永远激励着我不忘初心,努力前进。今后我要像他们那样,积极努力的增强工作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