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4 08:1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第一篇: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20xx年我区因灾倒塌民房26.26万间,其数量之大为我区近几年来所罕见。为了确保灾民在20xx年元旦前能入住新居,我区从20xx年7月初开始,组织力量全力抓好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到20xx年12月31日,全区43409户因灾全倒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达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在20xx年元旦前让因灾全倒户都能住上新房的目标要求。同时,为提升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水平,我们在20xx年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中,选择100个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区100个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于20xx年春节前基本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新形势,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恢复重建工作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集中连片倒房比较多的地方累计建起了400多个灾民新村。在恢复重建的工作实践中,我厅提出了“对连片倒塌房屋多的村(屯),适宜集中建房的要按照小康村标准尽量集中规划建设灾民新村”的工作思路,注意引导农民科学选址,按照小康村、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做好统一规划,高起点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建设灾民新村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由于投入原因,过去的灾民新村仅仅以灾民住宅建设为主,在道路、供水、能源、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多只是做规划,没有得到具体实施。20xx年,我们在规划建设300个灾民新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灾民新村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后,我们敏锐地意识到20xx年我区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组织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由于投入大,基础好,规划起点高,新村功能划分得当,如果强化引导,完善功能,必将为民政部门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一条条路子。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选择100个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很快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准,并要求我厅做好牵头组织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稳步推进,我们首先在象州县选择4个灾民新村进行试点,按照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参照发达省(市)农村建设的做法,总结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在其余96个灾民新村中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灾民新村水、电、路、能源、电话、宽带全通,人畜分离,村容整洁,文化、广电、体育、卫生、农业科技设施功能齐全,灾民新村在硬件设施上已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同时,也破解了农村“有新房没有新村,有新村没有新貌”的老难题。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不断赋予灾民新村,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变陋习,相信科学,促进灾民新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为灾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通过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全区有23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按照职能分工指导帮助灾民新村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合力,增加了投入,使灾民新村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灾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地的好处。

二、制定方案,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标准为扎实推进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了由我厅制定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2个方面的标准。比如村庄道路要硬化并安装路灯;自来水要100入户并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电、太阳能、燃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宽带进村,电话入户;村有文化室、篮球场、综合宣传栏;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生活区、养殖区分建,畜禽分养;住宅成套,人畜分离;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农户庭院绿化覆盖率45以上;村内整洁,无乱堆垃圾和乱摆乱放现象等。此外,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有了这些具体的标准,各级干部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目标,农民对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

第二篇: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2005年我区因灾倒塌民房26.26万间,其数量之大为我区近几年来所罕见。为了确保灾民在2006年元旦前能入住新居,我区从2005年7月初开始,组织力量全力抓好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到2005年12月31日,全区43409户因灾全倒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达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在2006年

元旦前让因灾全倒户都能住上新房的目标要求。同时,为提升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水平,我们在2005年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中,选择100个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区100个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于2006年春节前基本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新形势,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近几年来,我区恢复重建工作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集中连片倒房比较多的地方累计建起了400多个灾民新村。在恢复重建的工作实践中,我厅提出了“对连片倒塌房屋多的村(屯),适宜集中建房的要按照小康村标准尽量集中规划建设灾民新村”的工作思路,注意引导农民科学选址,按照小康村、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做好统一规划,高起点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建设灾民新村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由于投入原因,过去的灾民新村仅仅以灾民住宅建设为主,在道路、供水、能源、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多只是做规划,没有得到具体实施。2005年,我们在规划建设300个灾民新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灾民新村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后,我们敏锐地意识到2005年我区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组织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由于投入大,基础好,规划起点高,新村功能划分得当,如果强化引导,完善功能,必将为民政部门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一条条路子。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选择100个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很快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准,并要求我厅做好牵头组织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稳步推进,我们首先在象州县选择4个灾民新村进行试点,按照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参照发达省(市)农村建设的做法,总结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在其余96个灾民新村中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灾民新村水、电、路、能源、电话、宽带全通,人畜分离,村容整洁,文化、广电、体育、卫生、农业科技设施功能齐全,灾民新村在硬件设施上已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同时,也破解了农村“有新房没有新村,有新村没有新貌”的老难题。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不断赋予灾民新村,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变陋习,相信科学,促进灾民新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为灾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通过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全区有23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按照职能分工指导帮助灾民新村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合力,增加了投入,使灾民新村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灾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地的好处。

二、制定方案,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标准

为扎实推进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了由我厅制定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2个方面的标准。比如村庄道路要硬化并安装路灯;自来水要100入户并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电、太阳能、燃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宽带进村,电话入户;村有文化室、篮球场、综合宣传栏;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生活区、养殖区分建,畜禽分养;住宅成套,人畜分离;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农户庭院绿化覆盖率45以上;村内整洁,无乱堆垃圾和乱摆乱放现象等。此外,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有了这些具体的标准,各级干部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目标,农民对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

三、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灾民新村的基础上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仅靠民政部门是很难开展的,因为它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量大面广的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做到部门互动、上下互动、城乡互动,形成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社会帮扶、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对100个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非常重视,自治区党委曹伯纯书记于2005年11月上旬在考察灾区水毁民房恢复重建时作出了“灾民新村建设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象州县召开了有自治区直属23个部门领导参加的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试点现场办公会,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根据职责分工,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建设,做好日常的组织协调工作。建设、国土资源、交通、水利、供电、广电、通信、农业、水产畜牧、林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等部门根据职能范围对口加强业务指导,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在规划、资金、技术、宣传等方面给新农村建设以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为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以及灾区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按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私有产品建设由个人负责,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投入实行民办公助的原则,由自治区拿出4000多万元对100个灾民新村的通新村道路、体育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环村道路等公共品进行补助,并规定市、县配套及向社会募捐的资金不能低于自治区的补助标准;对新村供水设施、沼气池、卫生厕所、广播电视村村通、供电设施、宽带和电话网络、养殖小区及垃圾池、干道和场地绿化、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等准公共品实行部门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担资金的办法解决。请支持原创网站wenmi114.com

目前,我区100个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这100个灾民新村的硬件设施已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其示范、引导作用的发挥大大提升了我区水毁民房恢复重建的水平和档次。年关岁末,入住灾民新村的群众高兴地说:洪水冲倒的是泥房,建起来的是砖房;冲毁的是旧村,立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非常丰富,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我区在灾民新村基础上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只是对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品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经验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提高。今后,我们决心在民政部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兄弟省(区、市)的经验和做法,把我区的灾民倒房重建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市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民安置生产恢复)

文章标题:市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民安置生产恢复)

今年,__市相继发生“_”、“_”特大洪灾,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全市受灾人口达_万人,因灾死亡_人,失踪_人,直接经济损失达_亿元。洪灾过后,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抗洪抢险精神,积极开展灾民安置、生产恢复等灾后重建工作,全市呈现出经

济稳步增长、社会大局稳定、人心安定团结的良好态势。_年_—_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_亿元,同比增长_。

一、强化责任,坚持上下齐心,多方联动

洪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安排和部署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重建目标。市委、市政府及时转发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工作的通知》,出台了《__市“7.15”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体方案》、《关于抓紧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抗灾救灾工作细化为搞好灾民生活安置和救助、抢修基础设施、农业抗灾补损、工矿企业恢复生产、灾区卫生防疫等10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目标,确保了抗灾救灾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2.实行层层负责,确保工作到位。我们为民生活救助和住房恢复重建作为抗灾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组建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健全救灾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和跟踪督查制,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为确保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永兴、资兴等地将灾后住房重建工作纳入单位和乡镇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被否决的相关责任单位和领导的评先评优资格。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责任落实等情况。

3.严肃纪律要求,确保政令畅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工作岗位,严寒工作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因领导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玩忽职守、作风不实、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纪从严追究相关领导或工作人员的责任。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开通了救灾款物管理和使用监督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对救灾款物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投诉和举报,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人到户。

二、精心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救

面对洪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救”的原则,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1.落实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救。为确保灾民住房重建顺利进行,根据《湖南省灾区倒房户恢复重建工作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全倒户住房重建每户补助5000元(市级负担4000元,县级负担1000元),对因灾造成高危住房和住房严重受损户由各县(市、区)统筹安排,并按进度拨款。市委、市政府于8月下旬将市级负担的补助资金全部下拨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迅速出台了相关补助办法。在住房重建过程中,各地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科学选址,扎实推进灾民住房建设。民政、国土、建设、财政、农业、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主动在用地、用材、信贷等方面为灾民重建住房提供优惠政策,做到了手续办理从简、税费减免、问题就地解决。资兴市对全倒户提供建房贷款20000元,对半倒户、危房户提供建房贷款5000—10000元,由财政贴息2年,对全倒户按每户200元的标准下拨土地平整费。同时,各地还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奖励办法和激励措施,加快灾民住房建设进度。宜章县对在8月5日、10日、15日前动工建房的每户分别奖励水泥3吨、2吨、1吨。截止10月11日,全市灾民住房重建已动工27700户,已平整土地准备动工16287户,完成建房的近7000户。

2.宣传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自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开辟抗灾救灾专栏,及时报道抗灾典型,宣传相关政策,推介经验做法,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向陈淑秀、樊朋南、曹彦林等抗洪英雄学习活动,激发党员增强先进性意识,激励灾区人民克服困难,奋起抗灾自救,形成了抗灾救灾的巨大力量。永兴县城关镇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向抗洪英雄学习,自力更生,重建设家园。以曹彦林命名的灾民集中安置点“彦林新村”建设如火如荼,100户灾民春节前可搬进新居。

3.组织各方力量帮助群众自救。两次洪灾造成全市农作物受灾259.48万亩,成灾187.7万亩,绝收89.89万亩,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各地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把生产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和企业,全力开展救灾补损。一方面,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派农业技术人员19209人次,为灾区农业救灾补损提供技术服务,组

织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晚稻、秋粮抗灾补损示范点45个,指导农户对果茶园清园扶树24.9万亩,改种玉米16.48万亩,抢种蔬菜18.49万亩,栽插晚稻134.98万亩,修复水毁耕地40.9万亩。同时,及时调运农用物资支援灾区,共调拨种子460吨、化肥10100吨、农药73吨,满足了农业救灾补损所需。另一方面,各

地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多种措施帮助受灾企业筹集救灾补损资金,帮助困难企业恢复生产。各工矿企业组织力量抽水修堤、清淤护墙、抢修设备,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目前,全市绝大部分工矿企业已恢复生产。

三、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在灾后重建中,市委、市政府突出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这个重点,同时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任务。

1.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在两次洪灾中,全市重复受灾人口98万人,倒塌房屋13.1万间,倒塌居民住房10.12万间,全倒户2.77万户10余万人,因灾需要救济口粮的有57.42万人,需要救济棉被、衣物的有25.78万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突出救灾工作重点,把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干部入村入组、物资到户到人,尽量大努力安置受灾群众,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饮用、有地方住、有医疗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妥善安置灾民,对因灾无家可归、无钱、无粮、无自救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灾户,按每人每天3元标准救助3个月;对因灾缺粮需政府救助的一般灾民,按每人每天1斤大米的标准救助3个月。截至10月底,全市下拨救灾资金1.87亿元,发放大米7871.5吨、饼干13710件、面条41437.5公斤、方便面31476件、食用油3731件、其它食品15852件、棉被9695床、衣服259880件、帐篷686顶、其它物品3498件,临时安置和救助灾民66.3万人,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救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全市积极动员干部职工、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并组织人员奔赴北京、长沙、广东等地募捐。截止目前,全市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6039.43万元,捐物折价1800多万元。

2.迅速修复基础设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抢修水毁设施、恢复生产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修复基础设施,确保在8月底前实现临时性灌溉通水,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所有水毁水利设施的恢复。按照“先轻后重,先上游后下游,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及时组织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抢修水毁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四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为受灾群众生活和恢复生产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先进投入资金992万元,集中力量抓好了27座(中型1座,小一型9座,小二型17座)病险水库的除险保安;投入资金516万元,全力修复了安仁永定、桂阳余田、嘉禾油榨滩等8处中型河坝、泵站的水毁工程;投入资金2997.76万元,重点整修了资兴杨洞、桂阳莲塘等14个灌区的36处水毁工程,满足了各地中、晚稻的正常灌溉需要。截止10月底,全市已投入资金21068万元,修复水库87座、塘坝4513处、渠道9415处17761公里、河道堤防3634处718.1公里、水电站606座装机容量51.8万千瓦。今冬明春,全市计划投资26809万元按设计标准修复灌区渠道137公里,治理病险水库127座,整修河坝、泵站1432处,整修水电站435处。交通、公路部门切实加大水毁道路、桥涵的修复以及路障的清理工作力度,确保了国道、省道、乡村道路畅通。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已做好基站、线路的修复工作,全市通讯畅通。教育、卫生、文体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抗灾自救,确保了秋季顺利开学。

3.及时做好卫生防疫。全面启动救灾防病预案,及时组织医疗救护队深入灾区开展卫生监督、疫情监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并对受灾群众广泛开展灾后防病宣传教育,提高灾区群众的防病防疫意识,确保了全市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部门组织大批医务工作者深入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共派出医疗队3589批次、医疗人员16900人次,设置医疗点226个,发放种类药品28293件,救治伤病群众4万余人。

[1]

《市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民安置生产恢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民安置生产恢复)。

第四篇:县灾民房屋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县灾民房屋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县灾民房屋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灾民建房工作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灾民建房工作任务,确保灾民安全、温暖过冬,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

2.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房屋建设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3.公平、公正、公开。

二、工作目标

今年上级下达给我县的灾民建房任务为60套。灾民建房工作要在5月30日前完成调查摸底、确定对象、筹集资金、规划选址等准备工作;6月10日前开工;8月31日前完成重建工作,确保灾民安全、温暖过冬。

三、建房对象的确定和审批 建房对象的确定。需政府帮助建房的对象必须是因灾造成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和其他农村倒房户。年满60周岁或60周岁以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五保户,原则上不予新建住房,安排至福利中心或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

规范建房对象审批程序。建房对象的审批要严格履行下列程序:

1.灾民申请。需要政府补助建房的,必须由受灾人申请或由村民小组提名,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同时填写《灾民建房申请审批表》。

2.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根据申请人的生活状况和房屋损坏状况,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审查评议,确定是否帮助其建房,评议结果要张榜公布。

3.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经公示无异议

后,由村民委员会将本人申请和灾民建房申请审批表及有关证明材料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4.县民政部门审批。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将相关材料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审批结果在申请建房户所在村委会进行再次公示且无异议后,由乡镇与村和建房户签订责任状及建房协议,建立建房档案,做到“一户一册、一村两榜、一户一档”,灾民建房户的相关资料同时要报县民政部门备案。

四、建房标准

砖混抗震结构房屋,户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规划选址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牵头组织住建、国土等部门做好灾民建房的选址、规划工作,对灾民建房审批要简化手续,特事特办,缩短审批时间。灾民建房要与抗震安居工程相结合。集中建房必须先规划、后建设,科学选址,不得在易发生洪涝灾害、风灾等地建房,同时要合理设计,充分考虑灾民的承受能力,整体提高房屋的抗灾减灾能力。

六、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若羌县农村灾民建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有关乡镇、民政、发改、财政、林业、水利、国土、住建、供电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县农村灾民建房的组织实施、资金筹集、竣工验收等工作。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对集中连片建房的,要安排专人负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提前介入,加快有关手续办理工作;要及时研究解决灾民建房过程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灾民建房工作进度;要紧盯工期,确保农村灾民建房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严明纪律,强化督查。各乡镇要全力做好对建房户的核实调查工作,明确建房对象,坚决杜绝借机虚报、“搭车”现象

发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各乡镇、成员单位要严格管理建房资金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滞留、挤占、挪用。县民政、财政部门要会同监察、审计部门对灾民建房各阶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各乡镇每10天要向县民政部门报告灾民建房工作的进展情况,由县民政、住建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核实汇总后上报县人民政府。灾民建房工程结束后,各乡镇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形成灾民建房工作总结报县民政部门。

第五篇:恢复重建宣传报道线索

恢复重建综合宣传材料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对口支援、社会援助的重要作用,把恢复重建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起来,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又好又快地完成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总体进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据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统计,截至8月底,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29600多个、完工项目16700多个,完成投资5050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时间未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其中,四川省累计开工恢复重建项目25870个,占重建任务79%,完工项目15076个,占重建任务46.1%,累计完成投资4641.6亿元,占规划投资52.4%;甘肃省累计开工项目2644个,占重建任务39.3%,完工853个,占重建任务12.7%,累计完成投资271.1亿元,占规划投资37%;陕西省累计开工项目1441个,占重建任务36%,完工802个,占重建任务的20%,累计完成投资137.2亿元,占规划投资49%。

十个专项规划进展情况如下:

——城乡住房。完成投资2004.1亿元,占规划投资73.4%。农房维修加固已全部完成,农房重建开工168万户、竣工159.1万户,分别占总任务量99.7%和94.4%。城镇住房重建,完成维修加固110.5万套,占规划任务74.6%;重建开工23.5万套、完工7.3万套,分别占规划任务65.1%和20.2%。

—— 城镇体系建设。包括市政设施、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已开工项目682个、完工290个,完成投资292.6亿元,占规划投资30.1%。

—— 农村建设。农业生产设施(修复农田、种植、畜牧业、农机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供水、沼气、清洁工程)、农业产业(农作物、畜禽、水产基地)等项目已开工696个、完工510个,完成投资387.4亿元,占规划投资40%。

——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项目,已开工14564个、完工1576个,完成投资504.3亿元,占规划投资42%。开工建设各类学校3585所、竣工972所,分别占规划任务88.5%和24%。开工建设各类医院1954个、竣工414个,分别占规划任务68.3%和14.5%。

—— 基础设施。累计开工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3316个,完成投资834.6亿元,占规划投资50%。

—— 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累计开工工业企业、旅游、文化产业恢复重建项目4169个,占总任务量97%,累计完成投资766.8亿元,占规划投资54.4%。

—— 市场服务体系。已开工商贸服务、粮食流通和金融服务设施等项目5548个,完成投资141.8亿元,占规划投资49.8%。

—— 防灾减灾。累计开工灾害隐患治理、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综合减灾避难场所等项目452个,完成投资29亿元,占规划投资9.7%。

—— 生态修复。累计开工修复受损林地植被、林区水电路讯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194个,完成投资33.7亿元,占规划投资16.7%。

—— 土地利用。累计开工项目42个,完成投资17.63亿元,占规划投资20.3%。

截至8月底,3000亿元中央重建基金已拨付1707.13亿元,其中,地方包干资金1459.34亿元,中央部门预算安排247.79亿元。下拨地方的包干资金中,安排四川省1240.16亿元、甘肃省148.28亿元、陕西省68.9亿元,给予云南省、重庆市农房重建补助各1亿元。

二、恢复重建主要任务进展

“家家有房住”是灾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灾区各级政府始终把城乡住房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臵,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农村住房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地形复杂、条件艰苦等困难,切实做好受损农房鉴定和重建的选址、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因地制宜地采用就地分散或相对集中的安臵方式,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社会帮扶等形式,有效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到目前为止,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维修加固农村住房已完工99.5%;三省农村住房重建开工166.23万户、竣工127.92万户,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4.26%和72.54%。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开始启动,已完成加固73.74万套、重建3.1万套,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8.9%和8.6%。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恢复重建的紧迫任务。在恢复建设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优先安排重建资金,确保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学校2770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1522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5%、60.6%;已完工学校287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325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8%、12.9%,已有近70%的灾区学生进入永久性校舍上课。同时,已开工建设4325个文化体育等设施,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4%。

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灾区的长远发展。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坚持把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优先安排与民生直接相关和保障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并积极推进对灾区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新建项目。目前,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14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高速公路已经恢复到灾前水平,干线公路101个项目已有94个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完成6000多公里,占需恢复重建里程的15%。宝成线、成昆线等严重受损的铁路设施完成修复加固,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开工建设。通信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水库、堤防除险,乡村供水、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等项目已开工71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1.5%;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项目已开工7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9%。

产业重建是发展灾区经济、扩大灾区就业、维护灾区稳定的关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恢复重建或进入工业园区新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98%的工业企业已经恢复生产,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开工3574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85.9%。旅游业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四川省除极重灾区的个别地方外已具备安全接待游客的条件,九寨沟、黄龙、都江堰等重点旅游景区陆续向游人开放。四川省2009年1—3月旅游总收入337.9亿元,同比增长12%。商贸服务、粮食流通和金融服务等设施开工项目40%左右。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整理复垦等规划项目也全面启动。

一年来,灾后恢复重建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三、对口支援

(一)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对口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我们夺取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这次抗震抢险的重大胜利,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全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办大事、解难事。这次恢复重建,仍然要坚持这一经验。灾区群众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帮助灾区群众及早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生产,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和义不容辞的职责。灾后不久,全国各地纷纷向中央表示,愿意承担最繁重最困难的任务,全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充分体现了急中央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大局意识。因此,中央决定,按照“一省帮一重点县”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

2008年6月13日,胡锦涛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建立对口支援机制。此前,6月1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召开会议,研究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有关问题。会议指出,灾后恢复重建既需要中央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也需要各有关地区多方位开展对口支援,并在财政上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保障,做到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由20个省市对口支援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的24个县(市、区)。

(二)对口支援的执行情况

1、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对口支援建省市和受援县(市)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加强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保障,全面推进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同时,严格项目建设管理,把质量安全始终放在突出位臵,加强施工监管,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全面提高了工程的综合质量,建成了一批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通过各对口支援省市的不懈努力,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截至今年9月底,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100个、援建金额640亿元,其中2558个援建项目已开工建设,援建资金到位366.9亿元,1075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绝大部分省市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如江苏省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三批共238个,总投资73.8亿元,到9月初累计竣工交付项目106个,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广东省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702个,总投资82亿元,已竣工项目198个,累计完成投资40.28亿元。山东省已完工项目153个,投入各类资金41.44亿元。浙江省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超过100个,累计完成投资27.1亿元。黑龙江省年初制定《龙江援建决战年实施方案》,年内援建项目开工100%,年底前完成实物工作量80%以上,力争完成90%,截止9月中旬,已开工133个,占已规划项目的91.1%。

2、民生项目大批建成

各对口支援省市在援建项目的安排上坚持民生项目优先、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优先、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在时序上体现向恢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功能、自我发展基础能力等方面倾斜。目前建成的项目,绝大部分是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交通等与灾区群众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如北京市先后确定了10个城乡住房建设项目,为受灾无房农民提供住房建设补助资金14.83亿元。广东省始终把学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投入7.2亿元援建汶川县的16所学校、幼儿园及教师周转用房已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江西省援建的美汗农村公路是全国各援建省中海拔最高的,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小金县三个乡近万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也为三乡藏族同胞抵御自然灾害、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了一条生命线、致富路。天津市整合当地医疗资源,将计划原址重建的略阳天津中医院,改迁菜籽坝新区重建,建成陕南最好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重庆市援建项目贴近民生,安排敬老院、幼儿园、农村便民设施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项目。

3、智力援建着眼长远

各对口支援省市自从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均采用不同形式对受援县(市)进行智力支持,普遍坚持“输血与造血帮扶结合、硬件和软件援建并重”的原则,切实解决灾区群众急需急盼的实际问题,提升智力支援的层次和水平。如山东省以“两训、双挂、三支”方式,累计培训北川县党政干部300多名;安排10名北川县党政干部到山东省有关市县乡挂职锻炼,并从省内有关部门选派25名党政干部、5名专业技术干部到北川县相关部门挂职工作;支医、支教、支农450多人次。安徽省继续选派松潘紧缺的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管理、地质灾害治理、水利、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建筑设计、畜牧业等专业人才,赴松潘开展人才智力援助工作。湖北省智力技术援助实现“三个全覆盖”(所有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全覆盖、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指导全覆盖、所有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全覆盖)。通过现场培训、进修学习和操作指导等方式,对汉源县农业、卫生、教育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技术人才,发挥其技术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汉源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水平。

4、就业援助成绩显著

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各对口支援省市想方设法开展就业培训和到灾区举行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转移灾区剩余劳动力,既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也为过渡安臵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如河北省帮助平武县1010名剩余劳动力在河北省实现就业,支持和帮助5266名灾区劳动者实现本地就业。福建省在彭州市成立了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就业援助中心,举办了十多场大型招聘会,组织数百家上规模企业,提供6万余个待遇较好的岗位,涉及建筑、服装、纺织、食品、电子、酒店服务等10多个工种,已有5000多人签订了就业协议。天津市劳动部门在灾区数次举办大型招聘活动,吸纳灾区劳动力3000余人。

5、产业援建取得实效

产业援建,主要着眼于企业恢复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鼓励省外企业参与和支持灾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农牧产品种养植(殖)和加工、矿产品加工、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企业签约项目落实,促进灾区产业恢复发展。如山东省通过建设北川—山东产业园区,吸引投资,培植经济增长点,目前园区已签约项目20项,总投资13.1亿元,其中山东企业17家,总投资11.5亿元。江苏省加快绵竹江苏工业园、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和汉旺无锡工业园建设,推动当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目前,园区优质果树长势良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酵床养猪、养鸡成功实施。上海市大力促进都江堰市产业发展,两地有56家企业签订100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近70亿元;建立了都江堰特色农产品上海市场绿色通道,已签订购销合同2.5亿元。辽宁省加快辽安工业区建设,推动华晨汽车到安县投资建设的汽车产业园,已于今年5月14日奠基,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27亿元,创利税8亿元。

(三)尽心、尽力、尽责,对口支援工作不辱使命 一是尽心。尽心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恢复重建,规划先行。对口支援省市及时派出规划和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受援县(市)调查研究,察看震情、灾情,为编制规划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受援县(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了特色各异、注重实效和富于创新的规划,不仅使受援县(市)的灾后恢复重建有了规划导向,而且还使受援县(市)的灾后恢复重建的质量和功能得到了提升。安徽省分管省领导先后17次到松潘县检查指导对口支援工作,强调要编制好灾后重建规划,前线指挥部结合松潘藏区旅游实际,创造性地编制了《松潘县城与川主寺一体化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发展方向。吉林省先后派出4批灾后恢复重建考察组到黑水县实地考察,与黑水县政府多次商讨对接,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受灾现场征求农民的想法,在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重点、区分缓急的原则,形成了《吉林省对口支援黑水县恢复重建首批援建项目规划》。

尽心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上,而且也体现在援建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在推进卫生援助工程中,针对因地震失去孩子家庭再生育的愿望,江苏省人民医院发挥生殖技术全国领先的优势,实施绵竹大龄妇女再生育技术服务工程,目前已有500多位大龄妇女受孕。孩子是生命的传承和希望,新的生命代表着新的希望,让失去孩子的家庭重新点燃希望,充分体现了对口援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对受灾群众细致入微的关怀。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历来就比较困难,受灾后财产、资产损失严重,偿还能力降低,从银行贷款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河北省设立了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43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2930万元,帮助这些企业恢复了生产;山西省设立了9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受到了灾区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欢迎。审计署在写给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对河北、山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山东、湖南等省在援建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注重藏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了援建工作的尽心之处。

二是尽力。前一段时间,对口支援省市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大的冲击,进出口、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各地财政资金配套压力也很大,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口支援省市纷纷表示支援灾区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压缩本地行政开支、保证援建资金及时到位,可以说为灾后重建尽了全力。

各对口支援省市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有效增强了灾区重建力量。河南省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推动、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引导推动河南煤炭、食品、机械制造等优势企业与江油开展产业对接,投资3亿元的江油〃河南工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在江油遭遇“9.24”特大暴雨袭击后,又向江油捐赠资金300万元、棉衣棉被各1万套、面粉300万斤,向中小学生捐赠图书100万册。黑龙江省积极实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从22所大学选派了51名志愿者,到剑阁县32个单位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深圳市企业对陇南务工人员十分关心,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提供食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对来自灾区的员工承诺不裁员,若企业倒闭由劳动部门另行安排岗位,给予了特殊关爱。援建过程中,各对口支援省市不仅为灾区带来了资金、人才、项目,也为灾区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观念,不遗余力支持灾区恢复与发展。

对口支援不仅在硬件建设上给予了灾区倾力支持,在人才培养等软件上也给予了无私援助。各对口支援省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以干代训”等办法,为灾区输送培养了包括医疗卫生、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及城乡规划等方面大量急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县(市)有力支持。重庆市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智力帮扶,提出了“造血代输血”、“以带教替顶岗”的工作新思路,为崇州市培养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

三是尽责。各对口支援省市建章立制,严格加强援建资金监管和项目质量管理,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用于灾区恢复重建,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放心工程。湖南省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积极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资金计划、分配、管理、拨付和决算的全程进行监督和审计。山西省会同茂县制定了《茂县灾后重建对口援建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纪检机关和茂县纪检机关还共同拟定了《对口支援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双方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参与灾后援建的同志深知,对口支援灾区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是20个对口支援省市和每个援建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完成这项使命,各省市的援建人员付出了很多很多。山东省援建干部崔学选同志以奋勇拼搏的精神忘我奉献、用科学求实的作风迎难而上、用一心为民的情怀挥洒大爱,充分体现了广大援建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多的援建人员继续在对口支援的前线默默奉献。深圳有一对年青夫妻先后参加了援建工作,孩子在家没人带,为了能够安心支援灾后恢复重建,他们干脆把孩子转到灾区上学。大家可以想像,灾区的生活学习条件怎么能和深圳相比。但为了灾区的需要,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再苦再难再累我们的援建人员都能够默默承受。对口支援工作的成绩和援建人员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灾区人民心里最清楚。陕西省委、省政府用12个字赞扬天津对口支援工作:“动了情、着了急、费了神、见了效”,这不仅是对天津的褒扬,也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在灾区,援建人员是最可爱的人。温家宝总理国庆前在四川灾区考察工作时讲话,特别提到要对对口支援省市表示感谢。总理的感谢,是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殷切期望。

下载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津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孟津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出现了多次降雨过程,其中7月23日的暴雨、9月4日的风雹都造成了严重灾害,对工农生产、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近年来的......

    地震局办公楼恢复重建工作总结

    县恢复重建办: 地震局恢复重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恢复重建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按照我县恢复重建工作建设和目标任务的要求,现已完成主体封顶和外墙......

    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推荐5篇)

    岩脚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计划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救灾救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镇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给我镇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生产、生活资料遭到......

    武陟书院恢复重建(五篇)

    武陟书院遗址恢复重建 可行性报告 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5.12”特大地震发生近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

    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先进事迹

    “8.30”地震发生后,县林业局服从县委、政府的安排调遣,积极主动抽调了12人迅速赶赴姜驿乡贡茶村委会参与第一线的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并按期圆满完成了整个贡茶村委会受灾情况......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征文[本站推荐]

    今年是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也是我在检察战线工作度过的27个春秋,我作为一名与检察机关成长发展的见证人,亲历了检察事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伴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壮......

    地震局办公楼恢复重建工作总结

    地震局办公楼恢复重建工作总结县恢复重建办: 地震局恢复重建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恢复重建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按照我县恢复重建工作建设和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