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建管质字2015 13号文(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
管理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管理,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控,确保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实际情况,就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
(一)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工程施工工期。预拌混凝土的采购应纳入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范围,建设单位不得直接采购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的采购过程严禁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行为。
(二)施工单位应当采购和使用具有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产品,对进入施工现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和检验,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负责。
(三)监理单位应当对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试件的取样、制样、养护、送检的全过程进行见证、签字确认;对施工单位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实施的预拌混凝土场内运输、泵 送、浇筑、养护等工作的过程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监理;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预拌混凝土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对预拌混凝土的不合格产品和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纠正和举报。
(四)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涉及混凝土产品质量和实体结构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发现涉及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隐患(包括: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情况),应在24小时内(按检测报告签发时间计算)向施工现场各责任主体反馈,并书面报告工程质监机构。
(五)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依法承担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责任,对生产及运输(含泵送)质量负责,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应附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混凝土(砂浆)产品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详见附件),同时报送工程质监机构备案。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按照《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等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对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及运输(含泵送)等环节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混凝土技术指标和供货要求,确保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因预拌混凝土自身质量(如氯离子含量超标)存在缺陷,造成质量事故或他人财产损失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承担相应责任。
二、强化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一)加强企业资质及分站登记管理
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具备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取得预拌混凝土专项资质的企业,不得转借、出卖、出让资质;不得降低生产设备、试验室设备、技术人员的配备等资质标准要求;严禁以任何形式将生产站点、设备等进行租赁、出借、转让。未取得资质(登记)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分站),不得向建设工程供应预拌混凝土。
2.拟申报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及设立分站的企业,在建站(采购安装生产设备)之前,应持详细建站方案、区位图、拟建场区全景照片及所在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等材料,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站申请,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规定组织站点建设工作。申报资质前,必须具备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立项审批报告书;国土、规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和规划审批意见书;环保部门出具的项目环评报告(必须达到全封闭环保型)。
3.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与专业技术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含)以上预拌混凝土企业或分站任职,技术负责人必须在岗履职,禁止兼职和挂靠。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4.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名称、注册地址、净资产、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室负责人等信息发生变更的,3 应当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30日内向资质核发部门申办变更手续。
(二)加强生产原材料质量管理
1.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使用管理制度。采购合同(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并存档,同时建立原材料使用台帐,实现原材料质量的可追溯。
不得采购国家和本市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得采购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水泥、外加剂,不宜采用对人有毒、有害的外加剂品种,外加剂供应商必须随货提供企业营业执照、产品备案证、产品合格证、产品出厂检测报告及有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型式检验报告等必要质量证明文件。严禁使用外加氯盐型、氯盐阻锈型和氯盐含量较高的防冻剂或其他外加剂。
严禁使用海砂及麻钢砂等不合格建筑用砂拌制混凝土,严防氯离子含量超标等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通过第三方采购混凝土原材料的,应当向原材料生产厂家核实第三方(委托)销售的有关信息,确保采购渠道真实、合法。
2.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对质量波动较大的原材料应当加大进场检验频次。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及时退场处理,并记入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台账。混凝土企业及 4 分站必须采取过筛、水洗等措施,确保砂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合格。
3.应选用Ⅱ级及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相关标准要求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应用。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矿粉)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满足《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146-2014)的规定,同时保证28天龄期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的掺加量及验收龄期可由供需双方根据设计部门规定和试验结果确定,必须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
4.做好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厂名或产地、品牌、规格、数量),对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进行核验,并将复印件存档(有条件的可保存原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三)加强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与合同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质量能达到《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规定的保证率: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即fcu,k=60MPa)时,生产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fcu,k的保证率不小于95%;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生产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fcu,k的保证率应适当提高,或在配合比设计时按混凝土配 制强度fcu,0≥1.15fcu,k进行。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当经预拌混凝土企业技术负责人审定签字后方可使用,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当由试验室下发。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的生产班组应当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实际生产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当与交付使用单位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资料一致。在预拌混凝土生产时,应当由技术负责人或经技术负责人书面授权的质量管理人员,根据砂石的含水量变化情况,随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调整。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配备、使用搅拌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搅拌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当具备实时存储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用量生产数据,并具备任意时间段数据查询功能。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长期保存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用量数据,不得篡改、伪造,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的准确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搅拌时间必须满足如下规定:对于强度等级小于C50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不应小于40s;对于强度等级不小于C50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不应小于60s。同时,应检测出机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5~15min范围内)坍落度值,其值不应超过设计坍落度值+20mm。
(四)加强混凝土试验室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按有关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立专项试验室,负责质量检验工作,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试验室配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使其环境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标准养护室的面积和设备配备应当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
3.试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应当满足企业实际生产能力检测的需要。
4.试验室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预拌混凝土试验室工作经历,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5.试验员持有混凝土检测试验岗位证书,专职试验员不少于4人。
6.技术人员职称证书必须为地市级以上人事部门核发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乡企类职称证书无效。
7.试验室不得伪造检验、试验数据,出具虚假试验报告。8.试验室检测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五)加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每季度对本企业及所属分站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质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自查,形成书面记录备查,切实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严格施工现场预拌混凝土使用质量管理
(一)加强预拌混凝土合同管理
1.施工单位在签订采购预拌混凝土合同前,应当会同工程监理单位对混凝土供应单位的生产条件、技术质量保障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实地考察。预拌混凝土生产供应单位确定以后,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参照使用由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监制的《青岛市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示范文本。对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供货期(单位时间内供货量和间歇时间)等相关要求应当在合同中详细载明。
2.施工单位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生产站点具体地址,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签订合同时认真核对生产站点地址和企业资质证书或分站登记证登记的地址是否一致,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查验每车混凝土供货来源和渠道。预拌混凝土企业不得将合同约定的供应任务转让给他人。
3.在合同履约过程中,施工单位不得单方终止合同,与其他混凝土企业另行签订供货合同。双方签订合同解除协议后,其他混凝土企业方可与施工企业签订供货合同。
(二)严格实行预拌混凝土现场验收检验制度
1.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和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执行进场验收、坍落度检测和抗压、抗渗强度等见证 8 取样检验制度,进场验收应形成书面记录,并由施工、监理和预拌混凝土企业三方签章认可。
2.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定,建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室(箱)。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混凝土试块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试块制作时应明确标识成型日期、强度等级和工程部位。不得留置未按规定标识的混凝土试块,不得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代替制作、养护混凝土试件,不得抽撤标准养护28d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可采用先进的非破损检测手段或留置7d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的方式,推定混凝土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预防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必须对试块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过程进行见证,确保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
4.检测机构在接收混凝土试块委托时,应核实送样人员身份与项目备案登记的见证送样人员是否一致,同时,对来样的标识进行确认。非备案登记的人员送样,无标识或标识强度等级、工程部位和成型日期与委托不相符的试样不予受理。检测机构对所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项目,每单位工程的混凝土浇注现场应随机抽样不得少于3个批次,拍摄试块制作现场全过程视频资料,留存3个月备查。现场随机抽样检测结果与同批次试块见证送样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比对 9 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应及时书面报告工程质监机构进行追溯。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并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审批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一线操作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检查。混凝土进场检验和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在施工现场,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养护,不得以任何理由缩短养护龄期。
2.监理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现场旁站监督,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巡视。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对达到龄期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实体及时、独立的进行混凝土强度平行检验。
四、加大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监管处罚力度
(一)强化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督管理
本市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和层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预拌混凝土监督管理。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全市混凝土企业及分站的资质审核、资质变更和监督管 理,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专项检查,所负责监督工程项目的预拌混凝土现场使用监督管理工作。
2.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的资质申报、变更初审,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日常监督管理和所负责监督工程项目的预拌混凝土使用监督管理。
3.青岛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治理整合
推进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治理整合,有效预防和控制本市预拌混凝土市场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改善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秩序。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和优化本区市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治理整合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加强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管,促进预拌混凝土企业规范经营、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已建成混凝土生产站点的周边30公里区域范围内不得设立新的站点。
(三)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每月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现场及各在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飞行抽检,随机抽样、制样,标养达到龄期后进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结构实体强度检测。一旦发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暂停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同时 对在建工程停工倒查,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考核扣分处理。
2.强化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的动态核查和质量监督抽查,对停产半年以上以及生产设备、试验室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产品质量等方面不再符合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条件的混凝土企业及分站限期改正。整改期间不得生产和供应预拌混凝土,逾期不改或整改期满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依法撤回其资质。对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偷工减料、未按规定检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责令改正,依据《关于加强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考核扣分,跟踪监督相关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涉及的工程进行质量鉴定。
3.对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的混凝土、不合格混凝土、不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未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以及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依据《关于加强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扣分,监督相关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涉及的工程部位进行质量鉴定。
4.预拌混凝土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在混凝土检验过程中,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未按要求实施旁站见证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据《关于加强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 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扣分,监督相关单位对涉及的工程部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鉴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吊销资质证书;同时对注册执业人员暂扣或吊销执业资格证书。
青岛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执行。
附件:混凝土(砂浆)产品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附件
混凝土(砂浆)产品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本法定代表人承诺:我单位在 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履行了下列职责,并承担相应质量终身责任。
1.严格按照与采购单位签订的书面合同,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砂浆)产品。
2.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技术标准组织生产,所用原材料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3.我公司向该项目提供过的产品均为合格产品,无以次充好情况,本公司承诺承担所供产品质量终身责任。
4.本单位在本工程项目承担了下列混凝土(砂浆)产品业务:。
(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身份证号: 签字日期:
第二篇:关于加强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1〕41号
青建管质字〔2011〕41号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 关于加强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的通知
各区、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提高我市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根据《关于做好全省建筑工程预拌砂浆应用工作的通知》(鲁建管发〔2010〕8号)、《关于印发〈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试行)的通知》(鲁建管行字〔2011〕4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对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一)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预拌砂浆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后,方可进行预拌砂浆生产和销售活动。
(二)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管理由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组织实施,委托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根据现行资质管理有关规定办理资质审核、动态监管和考核等具体事宜。注册地在五市四区的生产企业申报资质,应先由本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符合资质标准条件的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进行审核。(申请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应当提交的材料详见附件2)。
(三)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证书变更、考核及其他资质管理事项,严格按照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159号部令)、《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市〔2007〕241号)相关规定执行。
(四)非本市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向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工程供应预拌砂浆产品的,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设立分厂,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外地入建筑业企业入青信用证》。未取得《入青信用证》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不得在我市建筑市场从事预拌砂浆生产和销售活动。
(五)鼓励和支持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的企业申办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增项。
(六)实行预拌砂浆产品登录制度。凡向我市建筑工程供应预拌砂浆产品的本市和非本市生产企业,均应持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证书到市质监站办理产品质量管理登录手续。具体办理应符合(见附件3)《预拌砂浆产品质量管理登录条件》要求。未办理登录的预拌砂浆产品不得在我市建筑市场销售和使用。
二、预拌砂浆生产管理要求
(一)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设立应满足《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并严格按照《预拌砂浆》(JG/T230-200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所列预拌砂浆产品生产范围,配备完善相应的生产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检测试验条件等。
(二)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应建立包括原材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交接验收、售后质量服务等内容的质量保证体系。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应严格执行《预拌砂浆》(JG/T230-200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等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及合同约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1、生产用原材料不应对人体、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并符合GB6566的规定。进厂原材料应按要求贮存和标识,并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厂的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个检验批,检验至少一次,其结果应符合GB175标准规定;(2)人工砂供应单位应提供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
(3)无现行国家、行业产品标准的原材料,供货单位应提供地方、企业标准,或省级以上产品鉴定证明,以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同一厂家、同一产品不超过5t验证至少一次。
2、预拌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及确定应根据相应标准,按(参)照《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进行设计和试验,其质量指标应满足《预拌砂浆》(JG/T230-2007)标准及其它相应标准要求。有合同约定的,应同时符合合同约定。
3、干混砂浆出厂检验应按同品种、同规格不超过400t或4d产量为一检验批,检验项目执行《预拌砂浆》(JG/T230-2007)规定。
4、应向采购单位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预拌砂浆产品使用说明书,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复印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产品合格证明。
(三)确保绿色、环保、可持续生产。原材料堆场、生产搅拌设备应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搅拌楼应设置降尘、集尘装置;湿拌砂浆生产企业应设置专用的运输车辆冲洗设施和废浆废渣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应加装防撒漏装置。
三、预拌砂浆产品质量检验要求
预拌砂浆质量检验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交货检验(进场复检),各种检验应符合《预拌砂浆》(JG/T230-200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要求,干粉砂浆可采用糊底或缝底式包装,包装袋质量应符合《水泥包装袋》(GB9774)的要求,包装袋上标识符合《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技术规程要求,应注明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执行标准、具体的生产和失效时间等信息。
(一)型式检验: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正常生产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资格和检验能力的检测机构对所有类型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每年不少于一次。
(二)出厂检验:预拌砂浆出厂前应由生产企业按要求对预拌砂浆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三)交货检验:预拌砂浆产品进入建筑施工现场前,生产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有效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预拌砂浆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交货检验,供需双方应共同按要求取样签封,送具有相应资质资格和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检验。使用方应严格遵照“先检后用”的原则进行复检,未经复检或者复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应用于建筑工程。
四、预拌砂浆使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一)预拌砂浆供需双方应在供货前签订规范完整的供货合同,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交货地点、砂浆标号、使用范围、供货时间、供货量、质量要求、价格、供需双方确认手续等。
合同签订后,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应按合同约定或订货单要求组织生产和供应;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拌砂浆》(JG/T230-200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等标准规范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进行质量控制。
(二)预拌砂浆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按照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时间、失效时间及相关要求进行标识,分类存放,严禁混存混用。
应按照“先检后用、先到先用”原则,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用料完毕、更换砂浆品种时,现场存料装置应及时清空并清理干净。当超过规定的存放期,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结块、泌水等现象,应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严格按标准规范和产品说明书要求施工操作。
1、预拌砂浆进场后应按规定复验,同一单位工程使用同生产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干混砌筑砂浆35t检验不少于一次,且每一楼层检验不少于一次。干混地面砂浆每层且不大于1000㎡检验不少于一次。干混抹灰砂浆每层检验不少于一次。干混普通防水砂浆、粘贴砂浆35t检验不少于一次;
2、使用时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自加水起不少于3min,直至搅拌均匀,确保稠度满足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3、施工过程应认真按规定操作和进行质量控制,并按验收规范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检查预拌砂浆产品合格证明、型式检验报告、交货检验报告。预拌砂浆产品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交货检验报告(记录)、复检报告等资料应存入工程技术档案。
(四)建设、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预拌砂浆产品进场验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监理单位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技术标准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确保使用过程施工质量。
1、按标准要求旁站检查预拌砂浆交货检验过程,严把预拌砂浆进场质量;
2、督促施工单位按标准规范及使用说明书要求贮存、使用预拌砂浆,并按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3、对使用不合格预拌砂浆和不按规定操作行为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五、预拌砂浆施工质量验收要求预拌砂浆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山东省《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11454-2009)外,同时应根据砂浆品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验收。
(一)砌筑砂浆施工质量验收应同时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规定执行.(二)抹灰砂浆施工质量验收应同时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执行。
(三)粘贴砂浆施工质量验收应同时按《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或《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四)地面(楼面)砂浆施工质量验收应同时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执行。
(五)防水、抗裂等特殊砂浆施工质量验收,应同时根据产品使用功能、工程使用要求及使用部位的不同,按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执行。
六、预拌砂浆质量监督管理要求
各区、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按照《关于印发〈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试行)的通知》(鲁建管行字〔2011〕4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发〔2009〕67号)及本通知要求,加强对本辖区内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及产品和建筑工程使用预拌砂浆的质量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辖区内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资质办理和达标情况;
(二)预拌砂浆产品质量管理登录办理情况;
(三)相关人员的配备及质保体系运行情况;
(四)生产及试验仪器设备的检(校)定证书的有效性,以及生产试验环境;
(五)预拌砂浆生产过程及配合比执行和计量情况;
(六)用于预拌砂浆生产的原材料质量及贮存;
(七)型式检验、出厂检验、交货检验、进场复验过程及结果;
(八)预拌砂浆贮存、使用、施工及验收过程;
(九)依据相关标准抽样检测预拌砂浆原材料,出厂及交货检验砂浆抗压强度试件及预拌砂浆产品;
(十)配合比的设计及试验过程;
(十一)规定区域内建筑工程预拌砂浆使用情况。
对违反相关管理要求和工程技术标准生产和使用预拌砂浆的,应责令改正,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附件1:
1、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
附件2:
2、申请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提交的材料
附件3:
3、预拌砂浆产品质量管理登录条件
二○一一年五月十日 附件1: 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
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标准不分等级
1、商品砂浆年产量10万吨以上,产品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经验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砂浆(混凝土)生产经历并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实验室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砂浆(混凝土)专项实验室工作经历;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12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500万元。
5、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应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预拌砂浆搅拌系统至少1套, 砂筛分设备、外加剂和保水增稠材料专用筒仓,干拌砂浆产品的散装设施能力必须达到70%以上,预拌砂浆运输车不少于5辆。
6、企业设有专项实验室,具备砂浆及原材料试验检测能力。
7、具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承包工程范围:
可以生产预拌湿砂浆和干混砂浆。附件2:
申请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提交材料
1、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2、《企业法人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和复印件;
3、企业章程原件和复印件;
4、企业机构代码证原件和复印件;
5、验资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6、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7、企业经理和技术、财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劳动合同及相关的技术负责人业绩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任职文件原件;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证明、职称证书及在本企业不少于6个月的社保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8、生产和试验设备、仪器明细以及购货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9、生产厂区规划总平面图纸原件;
10、生产厂房房地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土地、规划许可手续原件和复印件;
11、试验场所平面布置图;
12、生产现场环保评估报告;
13、资质标准要求的其他有关材料。附件3:
预拌砂浆产品质量管理登录条件
(一)《青岛市预拌砂浆产品登录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预拌商品砂浆专业企业资质》正、副本及复印件;
(三)产品名录、产品使用说明书原件,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的产品质量鉴定证书、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三篇: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各集团总公司,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现将《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
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建设工程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活动,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实际情况,就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等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
预拌混凝土是工程结构的重要材料,具有生产、使用管理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其所属分站,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工作,加强预拌混凝土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一)建设单位依法承担工程质量的首要管理责任。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标准和规定,确定合理施工工期,落实建设资金到位。预拌混凝土应当由施工单位采购,建设单位不得指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或直接采购预拌混凝土。
(二)施工单位依法对施工现场工程建设质量负总责。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数量进行验收和检验,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负责。
(三)监理单位依法承担建设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应当对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试件的取样、制样、养护、送检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并签认、见证;对施工单位实施的预拌混凝土场内运输、浇筑、养护等工作的过程进行监督;纠正并举报到场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行为。
(四)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依法承担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责任。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按照《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等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对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及运输等环节严格控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混凝土技术指标和供货要求,确保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
(五)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依法承担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责任。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负责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不合格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上报。
二、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加强管理,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
(一)加强企业资质管理
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具有相应资质,在取得资质之后,不得降低生产设备、试验室设备、技术人员的配备等资质标准要求。未取得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其分站,不得向建设工程供应预拌混凝土。已获得生产预拌混凝土资质的企业不得转借、出卖资质。
2.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有职称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含)以上预拌混凝土企业或分站任职。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与有职称技术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3.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试验室负责人的有关信息应当向所在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管理部门备案,备案信息变动后应当及时变更备案信息。
4.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每季度应当对本企业及所属分站质量管理体系、原材料质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自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二)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管理
1.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应当建立和完善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使用管理制度。采购合同(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并存档,同时建立原材料使用台帐,实现原材料质量的可追溯。不得采购国家和本市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得采购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水泥,不得采购盗采的砂石。通过第三方采购混凝土原材料的,应当向原材料生产厂家核实第三方(委托)销售的有关信息,确保采购渠道合法。
2.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不得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应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对质量波动较大的原材料,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加大进场检验频次。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进行退场处理。有条件的搅拌站及分站可以配置水洗设备,保证砂石水洗后含泥量指标合格。所有的混凝土企业及分站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砂石原材料含泥量指标检验合格。
3.做好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厂名或产地、品牌、规格、数量),对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进行核验,并将复印件存档(有条件的可保存原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三)加强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与合同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质量有可靠的保证率(一般应不小于115%)。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应当经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技术负责人审定签字后方可使用,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应当由试验室下发。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的生产班组应当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实际生产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当与向使用单位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资料一致。在预拌混凝土生产时,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的调整应当由技术负责人或经技术负责人书面授权的质量管理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调整。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配备、使用搅拌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搅拌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当具备实时存储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用量生产数据,并具备任意时间段数据查询功能。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长期保存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用量数据,不得篡改、伪造。
(四)加强混凝土试验室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应当按有关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以及《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的要求,设立专项试验室,负责质量检验工作,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试验室配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使其环境条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标准养护室的面积和设备配备应当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
3.试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应当满足企业实际生产能力检测的需要。
4.试验室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预拌混凝土试验室工作经历,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含)以上职称。
5.试验员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并持有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试验工证书,专职试验员不少于4人。
6.试验室不得伪造检验、试验数据,出具虚假试验报告。
7.试验室检测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三、加强预拌混凝土的现场施工管理,保证结构工程质量
(一)加强预拌混凝土合同管理
1.施工单位在签订采购预拌混凝土合同前,应当会同工程监理单位对混凝土供应单位的生产条件、技术质量保障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考查。预拌混凝土生产供应单位确定以后,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参照使用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监制的《北京市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对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供货期(单位时间内供货量和间歇时间)等相关要求应当在合同中说明。
2.施工单位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预拌混凝土企业不得将合同约定的供应任务转让给他人。施工单位支付的预拌混凝土货款不得偏离合同规定的价格,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支付进度。
3.注册地、生产地不在本市行政区域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一是必须有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二是在北京市建筑业管理中心备案,三是经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备案,才能承揽本市建设工程的预拌混凝土供应任务。施工企业不得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非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签订采购混凝土合同。
(二)严格执行预拌混凝土现场验收检验制度
1.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和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的工程技术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预拌混凝土质量验收检验。
2.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定,建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混凝土试块成型养护室。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混凝土试块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得留置未按规定标识的混凝土试块,不得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代替制作、养护混凝土试件,不得抽撤标准养护28d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3.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必须对试块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过程进行见证,必须确保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
4.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混凝土强度预控工作,可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或留置7d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的方式,推定混凝土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预防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5.重点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从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到混凝土拌合物卸料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监控资料应当保存直至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合格。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并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审批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一线操作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检查。混凝土进场检验和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养护。
2.监理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现场旁站监督,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巡视。在住宅工程和重点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对达到龄期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实体及时、独立的进行混凝土强度平行检验。
四、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一)强化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督管理
本市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实行属地管理和层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全市预拌混凝土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预拌混凝土监督管理。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与市场规范的规划、政策;建筑业管理处负责混凝土企业及分站的资质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负责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专项检查、负责所监督建设工程项目的预拌混凝土现场使用监督管理、负责施工现场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专项检查、负责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混凝土企业及分站资质的动态监督管理,负责预拌混凝土原材料使用的专项检查。
2.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布局规划与实施、资质及变更初审、混凝土生产质量日常监督管理和所负责监督建设工程项目的预拌混凝土使用监督管理。
3.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协助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治理整合
推进本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治理整合,扭转本市预拌混凝土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恶性竞争的局面,改善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秩序。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应当会同本区县各有关主管部门制订和优化本区县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治理整合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加强对保留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管,促进保留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规范经营、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生产、供应预拌混凝土的查处力度;有序地实现停产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产业替代和土地利用开发,促进各区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不断创新混凝土市场和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管机制
在实施建设工程预拌混凝土采购备案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粉煤灰采购合同、以尾矿废石为原料的机制砂石采购合同的网上签约或合同备案。
研究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过程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远程监控的建设方案,在全市建筑市场主体诚信管理体系的框架内建立对混凝土企业及重要执业人员的诚信管理体系。
(四)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1.市和区县两级住房城乡(市)建设委依据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要求,采取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和巡回监督检查的形式,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管理环节进行监督执法检查。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资质条件、合同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等环节,以及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单位的合同履约、进场检验、施工质量等环节实施重点抽查。
2.强化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的动态核查和质量监督抽查,对停产半年以上以及生产设备、试验室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产品质量等方面不再符合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条件的混凝土企业及分站限期改正。整改期间不得供应预拌混凝土,逾期不改或整改期满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依法撤回其资质。对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偷工减料、未按规定检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分站依法进行查处,并将不合格原材料的供应单位移送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3.对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不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未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以及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对责任单位、责任人依法进行查处。
4.预拌混凝土企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在混凝土检验过程中,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未按要求实施旁站见证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同时,要求责任单位将相关责任人调离工作岗位,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记入诚信档案。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依法降低企业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同时对注册执业人员暂扣或吊销执业资格证书;对于涉嫌犯罪的,按照《北京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试行)》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选民登记的通知
根据建院联合选区选民登记工作相关法律依据及基本原则,请符合选举条件的员工积极参加区换届选举的选民登记,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属于本选区登记范围的确定: 1.建院全体在职教职工。
2.北京市户口且与本公司签署劳动合同的人员。
3.户口在建院,居住在建院院内的教职工家属无职业或离退休人员; 4.有北京市户口,居住在建院院内的无职业或离退休人员。
二、无本市户口的员工回原籍进行选民登记。
三、请符合选民登记条件的员工于2011年9月21日前电话至人力资源部登记,凡 9月21日前没有向人力资源部进行电话登记的员工视为自动放弃选民选举权。附:
本公司符合条件的选民员工名单(共计162人),如果有遗漏人员请电话联系人力资源部,联系电话:010-68995123 白 刚、程顺永、崔宝珠、崔广林、代永康、杜爱华、杜庆松、杜全亮、段 磊、樊瑞平、房 建、冯湘涛、冯 臻、傅 伟、高 健、高炜宁、高晓媚、高 瑜、高 雨、耿秀琴、顾学齐、管浩丞、郭丽怡、郭雪松、郭奕禄、韩文明、韩 志、何建勇、何丽芹、贺 庆、侯春俭、胡新霞、扈秀兰、华秋利、计 曼、计晓玉、贾胜男、姜燕国、介 倩、康晶晶、李 红、李建军、李 杰、李 凯、李 强、李伟奇、李 玮、李文华、李晓蕾、李 杨、刘春耀、刘 海、刘 建、刘 箭、刘均合、刘 明、刘强烈、刘 文、刘星玉、刘沄洲、卢 震、路 超、罗康军、马凤新、马跃国、马跃珍、孟祥戍、闵 莹、南 颖、潘亚明、庞彩东、庞万智、蒲若冰、祁小龙、沈全海、宋长海、苏巧云、孙桂云、孙 浩、孙连弟、孙燕茹、陶利军、滕世光、田成钢、田世文、宛 霞、王 豹、王大鹏、王 铎、王恒洲、王金龙、王 鹏、王淑珍、王述军、王小双、王晓蒙、王 岩、王永利、王志刚、王志猛、王志萍、王子辉、吴旭东、夏璋辉、肖炳毅、谢四林、谢祎楠、忻 欣、徐 明、薛旭田、杨承振、杨海波、杨焕松、杨利萍、杨 威、杨宇鑫、姚 君、姚立功、姚姗姗、叶建舟、于宝疆、于 珊、翟显巍、战 新、张保胜、张 勃、张传魁、张德庆、张冬厚、张凤兰、张会来、张建敏、张京晖、张 兰、张 亮、张 佩、张 睿、张太君、张童舟、张巍、张文喜、张宪亭、张学化、张学英、张英杰、张 元、张志光、张志鹏、张忠科、章 皓、赵宝祥、赵 峰、赵凤华、赵 群、赵星辉、赵 宇、郑奎顺、郑连强、郑寿华、周剑锋、周宇欣、朱 健
人力资源部 2011年9月16日
第四篇: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信用考核办法
附件9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信用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提高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和整体素质,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市场信用管理体系,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技术标准和国务院、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建立企业市场信用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青岛行政区域内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企业。
第三条
管理考核坚持“科学公正、量化评价、动态监管、高度联动”的原则。
第四条
市城乡建设委建管局依照本办法对全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考核进行统一管理。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日常考核和考核结果的汇总上报。
第二章 考核内容与方式
第五条
考核内容包括:生产企业资质标准符合情况、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专项试验室运行、企业市场行为和自律行为、原
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质量、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等。重点考核企业以下内容:
(一)企业资质标准符合情况;
(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
(三)生产现场管理状况;
(四)专项试验室运行与管理;
(五)原材料、外加剂等进场验收、检测及使用情况;
(六)企业自律意识和市场行为;
(七)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质量、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八)节能与环保措施;
(九)业内评价:
混凝土采购、使用单位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市场信誉等方面进行评价;各混凝土生产企业之间在行业自律行为等方面进行互评,按照采购方、行业内互评各占权重70%、30%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各生产企业综合评分;
(十)企业文化建设等其他需要考核的内容。
第六条 管理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方式,基本分数为10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日常市场行为和业绩情况进行分数加减。
第七条 管理考核实行日常动态计分、考核评价制度。根据企业的市场行为和业绩情况即时进行分数加减;每年初统一公布上一考核结果,考核周期为一年。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分(不含100分)以上的,考核等级为A级,80-100分的(含80分),考核等级为B级,60-80分(含60分),考核等级为C级,60分以下及有第九条40分扣分项的,考核等级为D级。
第八条 企业的考核依据下列文书加分、减分:
(一)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例行检查及考核结果情况;
(二)有关部门表彰决定文件;
(三)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或整改通知书;
(五)经查实的投诉举报;
(六)业内评价综合得分结果;
(七)网上合同备案情况;
(八)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或经有关部门、机构查证属实的依据。
第三章 考核计分标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40分:
(一)企业超出资质范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出借、出卖、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弄虚作假,降低混凝土产品质量或标准,损害他人利益的;
(四)隐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收集证据需要保存的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的;
(五)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的;
(六)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死亡1人及以上的;
(七)因严重失信,被行业协会除名的;
(八)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未办理分站点登记、未办理重
组、合并等手续擅自借用(租用)其他企业搅拌站进行违法生产的;
(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生产过程中随意调整配合比,对检验样品弄虚作假的,替代施工单位制作或提供标准养护或同条件养护试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20分:
(一)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运输车、泵车等运输车辆发生重大、恶性交通责任事故的;
(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数量和专业配备、内部分工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需要的;
(四)企业使用禁止使用、不合格或已淘汰原材料进行生产的;
(五)运输过程或施工现场任意加水及随意添加外加剂,拌筒不按规定低速转动的;
(六)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内控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正常和有效运行,造成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运转不完整、签字手续不全、资料混乱、数据无法追溯等问题的;
(七)因未履行职责,企业存在安全、质量、环境等隐患,被其他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查处的;
(八)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
(九)将生产站点、搅拌系统租赁或出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违法生产经营的;
(十)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不合格的;
(十一)调查取证时恶意阻挠、拒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
(十二)违反行业自律公约a级条款的;
(十三)业内评价综合得分列后1-3名的;
(十四)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生产过程中随意调整配合比,对检验样品弄虚作假的,替代施工单位制作或提供标准养护或同条件养护试件,造成质量缺陷的;
(十五)其他重大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10分:
(一)被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二)企业未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未按规定履行质量管理责任的、专项试验室检测人员未达到规定人数,未持证上岗的;
(三)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或台风等恶劣天气,企业主要负责人擅离职守、通讯不畅,或未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
(四)向违法开工的工程提供混凝土产品;
(五)水泥、矿粉、粉煤灰、外加剂、砂、石等原材料进场检验台帐,原材料的抽样单、原始记录及复验报告等不符合规范和相关规定的;
(六)进场原材料未按批量及时进行试验或存在超批量使用检测报告的;
(七)计量设备、试验仪器未按期通过法定计量部门检定;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
(八)用于出场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样留置组数不符合规定,标识不清楚、信息不完整,无混凝土抗压强度原始记录及报告,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未留置试件、试件留置组数不符
合规定并标识不清楚的;
(九)检测资料未按年分类流水编号,存在抽撤、涂改现象,未按规定签字盖章的;
(十)因生产设备老化或其他原因,致使计量称数据失真或计量误差超出标准要求,造成出厂混凝土质量产生异常现象的;搅拌系统计量装置未按规定自检和标定,无校准记录的;
(十一)向被相关部门下达停工通知的工程供应混凝土产品的;
(十二)运输车、泵车等运输车辆发生严重交通责任事故的;
(十三)未按规定或合同对产品进行交货检验并记录,《预拌混凝土交货单》中供货规格、数量、进场时间和卸料完毕时间、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内容填写不完整,未及时签字确认的;
(十四)试验台账与原材料进厂台账不对应、不一致的;
(十五)不履行合同约定,或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投诉,给合同当事人或工程建设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十六)因企业不当行为,影响和损害预拌混凝土行业声誉的;(十七)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存在降低质量标准、压级压价等恶意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八)业内评价综合得分列后4-6名的;(十九)违反行业自律公约b级条款的;
(二十)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存在降低质量标准、压低压价等恶意竞争、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的;
(二十一)安全员不到岗到位的,每发现1人次;(二十二)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时每次扣5分:
(一)被区(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二)企业名称、生产经营地址、注册资本金、主要管理人员等资质条件发生变更,未及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
(三)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未投保,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人员变更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按人次累计扣分);
(四)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召开会议等活动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替会的;未按时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或参加人数未达到相应要求的;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未履行会员义务的;
(五)留样室、档案室、办公区等未单独设立的;
(六)原材料未封闭或半封闭存放;未在明显处设立规范标识牌,存在混堆、混放的;
(七)粉料仓入口未安装锁具或未锁闭的;
(八)无浆料回收、砂石分离装置的;
(九)生产场地杂乱无序、有明显污水和粉尘污染的;
(十)混凝土运输车、泵车等运输车辆发生一般性交通责任事故的;
(十一)混凝土储料筒仓、运输车辆、泵车无企业标识,运输车辆出料口处未加装金属接斗装置的;车辆未安装GPS定位系统的;
(十二)现场无洗车设备,混凝土运输车辆出厂未冲洗的;
(十三)生产现场没有设备操作安全提示,工作场所危险处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装置及消防设施的;
(十四)冬季生产、运输过程中,现场和运输车辆未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生产使用质量的;
(十五)试验室未对试验人员手册复印件(盖公章)或原件
留存的;
(十六)原材料堆放场地、料场未硬化,排水坡向不合理并造成环境污染的;
(十七)未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销售混凝土的企业,视为出借资质或不良市场行为;
(十八)未按省、市主管部门规定每月及时上报产值月报信息,进行合同备案的;
(十九)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布置的紧急任务未及时、全面贯彻落实的;
(二十)业内评价综合得分列后7-9名的;(二十一)违反行业自律公约c级条款的;
(二十二)已领取《罚款缴纳通知书》,但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罚款或已接受处罚,但未按要求及时整改并提供整改材料的;
(二十三)未按要求参加B、C、D级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专项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
(二十四)水泥、矿粉、粉煤灰、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经抽检不符合规范要求;
(二十五)安全员未持证上岗的,每发现1人次;(二十六)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第十三条 生产企业在考核内具备以下条件给予相应加分。同一企业、获得同一性质的不同级别荣誉的,只按最高级别加分,不累计加分:
(一)获得国家、省、市级政府表彰奖励的,分别加25分、15分、10分;获得国家、省级、副省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或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行业协会(经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
审同意后上报的)表彰奖励,分别加20分、10分、8分;获得国家、省级其他行业协会(经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上报的)表彰奖励,分别加15分、6分。
(二)在应对青岛市组织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国家、山东省、青岛市政府表彰的,分别加50分、40分、30分;获得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的,分别加40分、30分、25分;在上述行动中表现较好的,加15分。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较好的分别加10分、6分。
(三)因生产、经营、环保、节能业绩突出,被全国、全省、全市级会议观摩、推广的,每项分别加15分、10分、6分;企业因生产、经营管理特色突出,在全国、全省、全市会议作经验介绍的每次加10分、8分、6分。
(四)在国家、省、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中成绩优秀,获得通报表扬的,分别加10分、5分、1分。
(五)业内评价综合得分列1-3名的,加15分;列4-6名的,加10分;列7-9名的,加5分;
(六)注重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机构(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省、副省级城市及区、县市级认定的,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科研成果(论文、调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5分、10分、8分;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8分、5分;获得副省级城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8分、5分、3分;获得区、县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5分、3分、1分;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9分、8分,获得省级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
8分、7分、6分,获得副省级城市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5分、3分、2分;获得区、县市级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分、2分、1分;获得国家、省、副省级城市新技术应用示范单位的,每项加3分、2分、1分;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受到国家、省级城市表彰、通报表扬或在国家、省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的,分别加5分、3分、2分。(只计第一完成单位。)
(七)通过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且及时通过监审的,每项加3分。
(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等经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在全国、全省、全市级会议上被观摩、推广或作经验介绍的分别加8分、6分、4分,获得国家、省级、市级政府部门书面肯定的分别加6分、4分、2分;在国家、省、市级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文化建设主题活动中(经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上报)获奖的,一等奖分别加6分、5分、4分,二等奖分别加5分、4分、3分,三等奖分别加4分、3分、2分,优秀奖分别加3分、2分、1分。
(九)企业在绿色、环保、节能生产管理标准基础上有显著创新的,加5分。
(十)协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检查的,加10分;协助发现重大问题的,加20分;
(十一)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每项加20分;
(十二)参与编制国家级、省级规范标准的,分别加20分、10分;
(十三)参与承办省、市级工作会议以及业务观摩会的分别加10分、8分;
(十四)获得国家、省颁发的绿色生产示范企业、省信用企业、中国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示范企业、山东省预拌混凝土信用企业等称号的分别加20分、10分;
(十五)其他符合加分标准的业绩和行为,每项加5分。
第四章 考核结果认定和使用
第十四条 企业管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资质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五条 考核等级为A级,在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第十六条 企业考核得分低于100分的,列入资质重点监督检查名单,不得参加各项先进评选。
考核等级为B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须接受专项培训并考试合格。
考核等级为C级,不得参加各项先进评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须接受专项培训并考试合格。将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建议资质主管部门依法撤销资质证书。
考核等级为D级,列为“失信企业”名单,除按照C级考核规定执行外,依法暂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新审核其资质证书;责令企业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建议资质主管部门依法撤销资质证书。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管理考核结果及做出的处理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适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
第十八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实施考核扣分时,应签发《青岛市建筑市场违规行为扣分单》。
第十九条 混凝土生产企业对扣分有异议的,应在收到《青岛市建筑市场违规行为扣分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减分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经查实属不当扣分的,应予以纠正。争议无法解决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可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
第二十条 对违规扣分与对混凝土生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纠正、行政处罚同步执行。
第五篇:厦门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
厦门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使用混凝土,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环境,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根据《厦门市建筑条例》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辖区内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销售、运输、使用的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是指专门供应建设工程使用混凝土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经集中计量拌制后通过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第四条 厦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拌混凝土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区管理权限范围内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规划、工商、公安交通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点方案由市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环保、散装水泥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建设规模、预拌混凝土需求量以及区域道路交通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编制。
第七条 筹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或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厂),必须向市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选址意见;
(四)市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市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后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筹建的决定。
第八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向市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资质等级审查手续,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并向工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
第九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核定的资质等级的经营范围组织生产供应预拌混凝土,不得越级供应。
第十条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应是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并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的质量监督。
第十一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必须使用散装水泥。特殊情况需要使用袋装水泥的,应报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批准,并按国务院1997年批复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的规定和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第十二条 以下建设工程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
(一)开元区、思明区、湖里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二)杏林区规划区内建设工程项;
(三)海沧台商投资区和同安区城区规划区内的混凝土使用总量300立方米以上或一次混凝土使用量50立方米以上 的建设工程;
(四)集美区集美学村内所有建设工程,集美北部新区内的混凝土使用总量300立方米以上或一次使用量超过50立 方米的建设工程。
第十三条 建筑业企业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为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使用提供照明、水源设施和其他必要条件。
第十四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与使用单位签订合同,合同中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时,供需双方必须共同做好验收记录,并按国家标准 GB14902-94《预拌混凝土》的要求,现场制作试块,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依据。试块制作数量:每拌制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少于1组;但一次浇注量1000立方米以上相同配合比混凝土时,每200立方米不少于1组。每工作班组不少于1组。
违反前款规定,不按规定制作试块的,工程不予验收。
第十五条 建筑企业不得向不具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购买预拌混凝土。
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和计价办法由市主管部门编制。预拌混凝土的价格信息由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按月公布。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单位应参照执行,不得随意提价或相互压价。
属于应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建设工程,必须按预拌混凝土编制工程概算、预算、决算。
第十七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通行,应遵守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安交通部门为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通行提供必要帮助。
第十八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的规定。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应保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禁止随地冲洗运输车。
第十九条 因道路狭窄等原因,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等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的,建筑业企业应向市或区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现场搅拌混凝土应使用散装水泥,如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使用散装水泥的,应向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可使用袋装水泥,但必须按国务院1997年批复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的规定和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现场搅拌混凝土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规定
第二十条 厦门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受市主管部门的委托,对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及现场搅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散装水泥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关规定,由市主管部门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厦门市建筑条例》等法规、规章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厦门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