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3-5何县长在全县服务业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2年3月5日(周一)下午2:00 地点:长兴大剧院
在全县服务业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2011年全县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以及2012年服务业重点工作向大会作如下汇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三升一改”为总目标,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服务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县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开辟了增长新空间、创造了发展新优势。
一、2011年度服务业发展攻坚克难取得了可喜成绩(一)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1.65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5%,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增幅达到15.9%,排名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3%,比上年度提高1.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市下达提高一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1.04%,比2010年提高0.4个百分点,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13亿元,仅次于吴兴区的22.47亿元,位列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仅次于安吉县的1.8个百分点,位列第二。)
2.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升。2011年实现服务业入库税收16.88亿元,同比增长34.88%,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1%。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11.84亿元,占全县地税收入的50.5%(全县地税收入23.44亿元)。作为支撑行业的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入库税收增幅分别达到49.24%、59.04%和62.96%。
3.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1年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71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 个百分点。列入湖州市“双百计划”的1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6.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5%。全县22个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8%。利时综合体、华泰城、温德姆、皇冠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二)从重点行业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贸业总量增幅高位增长。在节假日商场促销、家电下乡、特色商业街效益日益显现等多重因数影响下,全县商贸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商贸业增加值31.24亿元,比上年净增8.08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67亿元,同比增长28.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58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年入库税收4.25亿元,占服务业税收的25.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8亿元,同比增长17.8%,限额以上企业达83家,亿元以上零售企业7家,3亿元以上企业1家。浙北长兴购物广场、中百一店、欧尚、大润发4大卖场全年实现营业额8.96亿元,实缴地税1460.9万元,同比增长66.8%。
2.物流运输业发展顺势突起。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引导下,随着我县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集聚区的逐步形成,全县物流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6.95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30.48%。物流企业总数达75家,其中新增21家,国家A级企业11家(其中3A级8家)。兴一物流、广和物流2011年荣获浙江省名牌。十大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35亿,同比增长19%。
3.金融业稳步健康发展。去年全县金融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积极通过金融创新引进资金,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改善金融服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撑。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1.9亿元,同比增长14.8%。本外币贷款余额325.9亿元,同比增长19%。全年引新进成立招商银行长兴支行,增设1家小额贷款公司,长兴联合村镇银行新设立二级分支机构1家,中国银 行2家分理处升格为支行。
4.旅游业投入收入双创新高。近年来我县旅游业景区(点)建设不断完善,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营销宣传不断加大,旅游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景区建设在“135”行动推进下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5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43%,旅游总收入54.85亿元,同比增长31.65%,旅游景区(点)门票收入2039.99万元,同比增长27.34% 5.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文化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会议精神,以打造省级先进文化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全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全年亮点频现。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景区配套项目江南红村建成投运,景区12月底成功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浙江体育训练基地暨国际射击中心项目顺利完工,并承办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项目。“紫笋”“紫砂”双馆落成,成为传播和研习长兴紫笋茶文化、促进和提升长兴紫砂创意产业内涵品质的中心。
6.房地产业平稳过渡。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房地产调控政策依旧严厉的情况下,我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全年全县房地产完成总投资41.7亿元,同比减少7.58%。商品房销售面积68.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1.4%,销售额44.8亿元,同比减少7.58%。截止去年年底,中心城区普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71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9%。
7.社区、中介等其他行业推进顺利。社区服务业平稳增长,出台了《长兴县城乡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581890”社区服务热线成效显著,全年共接听热线电话1.2万余次,回访满意率达99.8%。中介行业健康发展,全县累计登记中介机构1327家,其中新增111家,新增产值4434万元,从业人员人数达3197人,新增333人。信息服务业加大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年新发展移动通讯用户12.6万户,宽带用户2.1万户,数字电视总户数达19.4万户。企业分离新发展服务业10家,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8000万元。(三)从工作推进看,全县服务业工作扎实有效
1.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推进上,我县一直坚持县领导联系制度,每个重点项目都安排县领导联系协调,主管部门领导具体负责,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县22个县领导联系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县服务业办公室把项目推进作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坚持每月发一期项目建设通报,一季度一小结,年终进行总结考核,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果断迅速处理,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为项目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县借鉴抓工业项目招商经验,狠抓服务业项目招商引资。立足本区域实际,合理确定服务业发展重点,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瞄准上海、杭州、宁波等重点城市和地区,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招商的准确性,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能够产生集聚效应的服务业“大好高”项目。全年共引进服务业内资项目41项,实现注册资本10.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0%,实到资本7.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74%。实到外资2543.7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8.7%。此外从乡镇(园区、街道)反馈情况看,截止去年年底服务业跟踪在谈项目31项,总投资200亿元,签约拟报批项目26项,总投资82亿元。
3.向上争取成效明显。一年来,我们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源,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科技平台等项目的扶持资金争取工作,做好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申报落实工作。全年有3个项目被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长兴县综合物流园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家之窗、超威绿色能源科技中心获得省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绿色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已被列入国家服务业专项发展引导资金计划。综合物流园区生鲜冷链物流项目省发改委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兴一物流和广和物流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在回顾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县服务业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结构还需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还偏传统,新兴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企业规模偏小,品牌型、规模型企业不多,企业竞争力不强。
二、认清形势、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今年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成绩只是代表过去,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我县服务业发展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
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贸易往来将有所回升,对我县相关服务行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将加速全球国际服务业转移,尤其是知识型、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速度将加快。长三角正在成为国际投资的首选地,为我们吸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政策环境看,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新20条”。我县也新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说,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从我县实际看,一是产业基础较好。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已有一定规模,去年增加值达到160亿元,特别是制造业正处于加速扩张和优化升级阶段,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而且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很多,现代农业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加快,这些都为发展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我县处于长三角中心区域,是长三角辐射皖赣广阔腹地的枢纽城市,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对外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宁杭铁路的即将通车,航道改造升级,加上长兴至上海、杭州的机场距离都不远,“水陆空”齐头并进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长兴交通枢纽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三是生态人文环境良好。长兴生态环境较好、文化 底蕴较深、社会和谐稳定,还拥有太湖图影、太湖新城未开发的原生态宝地,有利于我县发展信息经济、创意经济、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活居住等现代服务业。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县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省市服务业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传统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并重,更加注重产业互动,借力一二产业发展做大服务业规模总量,更加注重招商选项,着力培育现代产业提升服务业质量档次,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一)以实施“162”工程为抓手,加快服务业全面发展 为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结构提优,着力把长兴打造成为人气旺、辐射广、带动强的区域性服务业经济强县,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2012年在全县实施服务业发展“162工程”。
1.“1”就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
即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努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37.3%。
2.“6”就是狠抓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在强化激活民资的同时,持续深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致力于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服务业企业或知名制造业企业投资发展的服务业大项目。全年引进服务业项目资金11亿元以上(注:县外内资按注册资本计,外资按实到和平均汇率折算),其中引入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
二是抓有效投入。坚持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并重,通过县领导联系项目,主管部门牵头项目,相关部门助推项目,着力形成项目引推合力。全年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其中28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项目(不含纯房地产)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三是抓集聚发展。坚持以物流园区、商贸集聚区和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平台,加速推进综合物流园区、总部经济园、太湖新城、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顾渚茶文化风景区、二界岭旅游度假区、汽车贸易集聚区、中心商务区、龙山商业中心等集聚区建设,加快形成服务业集聚发展效应,实现集聚区建设有形象、见实效的目标。
四是抓新增主体。坚持把发展主体数量作为做大服务业总量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资发展服务业,努力增加各大行业发展主体数。全年新发展法人单位170家以上,其中新增各类金融机构6家以上,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文化项目1家以上,新增2个城市社区事务中心、10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新增5星级社区服务中心10个,新开设影院2家、3000平方米以上大型KTV 2家、全国连锁量贩式KTV2家、大型电子游艺厅4家,启动海洋城项目。
五是抓主体培育。坚持实施服务质量提升战略,以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和规模扩张为重点,做大做强服务业主体,增强服务业发展竞争优势。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70家以上,新增4A级景区景点1个以上,新增AA级以上物流企业2家以上,新增亿元以上商贸零售企业1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物流企业1家以上,新增三星级以上酒店1家、星级农家乐2家,品质旅行社2家,新增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企业25家,争创1个以上省文化产业基地。
六是抓分离发展。坚持鼓励工业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拓展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投资服务、技术服务、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工业设计、检测检验、安装装饰、广告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实体,全年新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
3.“2”就是实现重点行业新增营业额超200亿元。即新增社会批零销售总额110亿元以上,新增重点物流企业(含邮政和快递)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新增旅游收入16亿元以上,争取实现证券交易额和房地产销售收入与上年持平,努力确保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银行贷款65亿元以上,新增银行表外业务融资2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量25亿元以上。
以上就是“162”工程的具体内容,各项指标数据均已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园区)和相关牵头部门。通过“162”工程的实施,我们相信我县服务业在总量上将大幅提升,结构上将更加优化,整体发展水平和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二)以发展重点行业为抓手,加快服务业核心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现代商贸业。进一步优化商贸布局,出台中心城区商贸布点规划,结合老城旧区改造、新城建设和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加快推进龙山新区、城南新区、太湖新城、图影度假区开发建设。合理布局大型商贸项目,加快推进人民广场中心商务区、龙山新区商业中心等一批商贸中心、城市综合体建设,人民广场中心商务区八佰伴百货争取7月底前开张营业,龙山新区商业中心年底前出新形象。强势推进汽车贸易集聚区建设,汽车贸易集聚区4S店发展到10家以上。全年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县市场成交额增长9%。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以加快我县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中心,以物流园区平台建设和县域重点物流企业培育为两个着力点,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联动、招商选资、品牌培育、组织协调五个方面寻求突破。力争物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7%以上,扩大物流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确保物流业税收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物流业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以上。
三是全面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创优金融服务发展环境,转变经营理念,完善管理运作机制,切实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抓重点、破难点,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促进长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信贷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信贷增速20%左右,存贷款规模突破800亿元,新增货币信贷投入量113亿元,新增县级银行机构1家以上,小额贷 款公司2家以上,保理等其他金融机构3家以上。
四是稳定巩固房地产业。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形势,注重商品房开发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并重,进一步完善政府性保障住房有关政策,着力规范开发企业销售行为,引导开发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防止企业违规销售或恶性竞争,促进项目资金良性运作,努力确保2012年度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全年计划完成全县房地产总投资28亿元,商品房新开工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0万平方米,销售额30亿元,开盘项目20个。
五是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努力培植品牌化展会、赛事、节庆活动和专业化中介服务。强力推进文化产业招商选资活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全年实现文化产业总值占全县GDP百分比、文化产业增加值两项指标超越全市平均发展水平,与实现全省文化强县目标相接轨。
六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做好资源整合和对接发展文章,坚持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并重,进一步打响长兴旅游品牌,丰富“游在长兴”内涵,着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首选区。以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十大景区建设,做好中国扬子鳄村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取我县列入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示范区。全年计划接待国内旅游者944.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30%,入境旅游者3.8万人次,同比增长25%,景点门票收入2550万元,同比增长25%。
七是积极扶持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数字长兴”建设,实施政府、企业、社会信息化工程,引导传统商贸业和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开办网上商城,推广电子商务,努力提高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水平。全年实现信息服务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20%。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延伸。
八是做好做优中介产业。突出高端机构引进、中介机构平台 建设、放大政策效应三大主题,形成中介服务业结构优化、品牌集聚、比重提升的发展局面。立足长兴产业现实需求,突出专业招商和培育本土领军机构和知名品牌为主题,以金融、鉴证、科技、人才、文化等中介机构为重点,优化提升中介服务业结构和水平。全年力争中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新增发展企业数100家,争取完成引进到2家知名中介机构。
九是创新发展社区服务业。继续完善“6581890”社区服务热线,将热线打造成集职业培训、产业研究、服务引领、信息交流、便民示范窗口。积极引进高档老年公寓、自行车公共租赁等社区服务业项目。打造服务主体多元、服务门类齐全、服务对象覆盖全体社区成员、服务质量优质高效的新型社区服务业态,努力实现需有所供、困有所帮、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的城乡社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三)以组织保障为抓手,加快服务业突破发展。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强化县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形成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全县服务业的监测和管理,深入研究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着力提升牵头抓总能力。各行业牵头(协作)部门要立足所牵头(协作)的服务业行业发展大局,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打破部门业务束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想方设法推进行业加快发展。各乡镇(街道、园区)要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抓手,推动本地服务业加快发展。
2.强化政策引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抓好服务业政策的落实和兑现,通过政策导向,把服务业发展聚焦到现代服务业上,聚焦到大好项目上,聚焦到GDP贡献上。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社会发展氛围,切实提高服务业政策的引导绩效。3.加强过程督查。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集聚区制度,进一步健全服务业发展工作例会制、季度服务业发展工作报告制、重点工作定期专项督查制、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制和季度服务业发展监测分析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每季度对服务业发展任务指标未完成时序进度的乡镇(街道、园区)和部门进行全县通报,对其主要领导由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约谈。
4.健全统计考评。针对各行业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园区)的实际,细化分解“162工程”具体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切实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创新,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办法和指标体系,强化服务业发展相关部门专业统计力量,加快建立乡镇(街道、园区)和部门等层面全面统计制度,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调整服务业考核重点,突出上级考评指标,突出税收贡献,突出大好项目,突出集聚区建设,突出重点工作,切实提高考评体系的导向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志们,现代服务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县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县强、民富、人和、景美 的“太湖望县、锦绣长兴”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县长在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定稿)
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大会,就服务业发展作出高规格和大规模的动员和部署,是市委、政府经过长期酝酿,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06年底政府常务会研究07年工作盘子,提出了“三产活市”的基本思路;去年8月我召集几大家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集中座谈研究了一次;今年3月,常委扩大会议就服务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大家统一了认识,那就是我市服务业发展已时不我待,势在必行;4月上旬,我专门到政协,听取了服务业发展协商意见;如龙同志、修双主席、育平同志、政府办、发改部门等都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我们之所以慎之又慎,前期调研和政策的研究出台耗时一年多,就是因为这是一项牵动我市战略全局的工作,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如何跟上,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主持政府工作以来,要求政府领导及工作部门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要抓住工作的牛鼻子,第一年是抓工业发展二十条,第二年抓五大产业、百亿工程的启动,今年就是抓服务业发展的二十条。所以,今天的会议意义尤为重要,既是服务业发展的誓师动员会,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部署调度会。希望通过这个大会,吹响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号角,掀起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高潮,实现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刚才,如龙同志代表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了一个很好的动员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为什么说我市的服务业发展已时不我待,势在必行?我认为,是四个方面的现实需要: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拉动消费,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加快服务业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省、常德市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相继召开了会议,要求落实中央精神。因此,从政治层面上讲,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加快服务业发展。
二是实现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工业强并不等于经济强。国内鞍山、包头、株洲等城市工业发达,但经济并不强;北京、上海许多工业项目开始外迁,集中主要精力发展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势头更加看好。2007年,中国社科院组织一批专家,采用科学统计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和苏州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市民幸福指数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人 2
们的印象恰恰相反,成都高于苏州。究其原因,苏州虽在工业、外向型经济、财政收入方面明显强于成都,但服务产业发展却不如成都。长沙市开福区近年一跃晋升为长沙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地区,凭借的是房地产、商贸流通、餐饮、旅游休闲、娱乐等三产业,二产业并不突出。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方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应随之跟上,整个国民经济布局会呈现二三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并将逐渐形成以服务业经济为主要收入的格局,服务业占GDP的最理想比重将达到70%以上。具体到我市来看,农业所占的份额不大,工业在过去、现在、将来始终是核心,服务业的发展现在还是短腿,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目前仅为34.7%,远低于全国42%和湖南39%的水平,在常德各区县也只居中等偏下水平,低于武陵、汉寿、安乡、临澧,与鼎城、石门不相上下,仅高于桃源等农业大县。同时,服务业还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途径。服务业主要靠体力、智力劳动,能源、资源占用少。据测算,在每万元增加值中,服务业用电量是制造业的15%,占用资源是制造业的60%。服务业创造的绝大部分是绿色GDP,是产业升级的主要取向。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壮大,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也必须要配套跟上,实现我市经济发展“两条腿”走路。
三是增强本级财政实力的需要。
目前,二、三产业的税收是我市财政税收的主要支柱。从当前我国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来看,工业形成的税收只有不到30%留存 3
在地方财政,而其他70%以上要上缴国库,但服务业形成的税收对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长作用就大了,70%以上留存在地方财政,少部分上缴国库。目前,我市五大产业税负最大的是盐化工,平均约10%,其次是纸业5%,食品约3%,汽配和纺织税负为2%。但如果是服务业是个什么概念?一般都有10点以上的税,有的甚至可以达到30点,如果是3个亿的消费,产生的就是3000万以上的税收。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工业形成的税收贡献是最大的,去年达到了9236万元,服务业税收还很有限,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服务业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能够征收的税源不多,所以地税压力很大。同时,服务业又是一个以短平快项目为主、见效很快的产业,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当前,财政的压力依然很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大项目建设等等,都需要钱,尤其是从今年起开始兑现公务员津补贴,给财政带来的压力更大。要想尽快缓解压力,改善我们干部群众的经济待遇,就必须加快本级财政收入增长,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
四是改善民本民生的需要。
一方面,加快服务业发展能扩大就业。同样产值情况下,服务业制造的岗位是工业的5倍。服务行业中许多领域技术要求低,可以充分吸纳下岗职工、“4050”人员等群体就业,同时,服务业一些领域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适合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开辟多元化的就业空间,老百姓有事做,就有了生活的来源,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加社会财富,都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4
加快服务业发展能提升群众的消费档次。社会在进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而能不能提供满意的消费环境,是我们政府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这里提供不了,他就走了,到别处去消费,但总还是不方便。可以说,服务业是城乡民众创业的最大舞台,也是城乡居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超市和宾馆多了,娱乐场所高档了,餐饮消费有特色了,地方的经济就活了,人气就旺了,干部、群众和老板的收入也就提高了。在全省制定的25项小康县具体量化指标中,有13项指标涉及到服务业。所以我们要站在改善民本民生的角度,切实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二、要进一步把握抓手
当前,要抓好我市服务业,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1、要始终坚持吸纳人气。
我市服务业发展要走出低谷,其根本在于如何真正吸纳人气,聚集财气。客观地讲,我们的区位优势不明显,旅游资源也不多,城区常住人口号称8万,实际有5万就不错了,加上流动人口偏少,导致人气不旺,财源流失,过去“商贸重镇”的名号每况愈下。要切实吸纳人气,一是要用就业的岗位“稳住”人。加快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切实提高用工待遇,改善用工条件,同时,发挥服务业行业门类广、就业弹性大、转岗适应快的特点,广辟就业空间,把外流的打工人员“稳”在本地。二是要用宜居的平台“吸引”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城市扩 5
容提质步伐,建设精品住宅小区,建设小高层商住楼、沿江宜居风光带等城市亮点,同时,加快建设二广高速接线工程、涔水大桥、窑坡渡码头等交通重点工程,扭转交通区位劣势,提升城市品位,为吸纳人气提供优质的平台。三是要用优惠的政策“招揽”人。要专门出台执行外来购房臵业的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政策兑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过程,首先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我们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即:凡是周边县市能做到的,我们要坚决去做;凡是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我们要大胆去做;凡是过去的规定不合时宜的,我们要创新去做,要用优惠的政策打造吸引人气的洼地、外来创业者的乐园。
2、要始终坚持重点突破。
要立足我市现有基础,结合实际重点抓好几个优势服务产业,实行重点突破。一是要搞活商贸流通业。一个地区商贸流通搞的好不好,往往决定着这一地区经济活不活,人气旺不旺。要认真研究金城银座“中心商业区” 的培育问题,提升建设路、城隍庙步行街、人民路西段等购物商业特色街道品位,形成城市核心的“1公里”标志区。在农村,要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村商贸网点。二是要搞好房地产开发。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城北打造“宜居新城”,城南打造“工业新城”的规划,盘活城市资源,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要积极建设群众乐意购买的小户型商品房和高品质精品住房,打造优质居住区,吸引津市周边县市特别是澧县洪湖区居民到我市购房臵业。三是 6
要搞旺餐宿娱乐业。要大力宣传推广我市餐饮文化,加强对餐饮业的管理,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津市拥有一批餐饮文化老店,和各具特色的“小钵馆”,在常德地区也颇具知名度,要以这种独特的餐饮文化为基础,打造一批叫得响的饮食品牌。只要我们包装得好,宣传有力,推介到位,运作灵活,一定会吸引人们的眼球,到津市来消费,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注意力经济。同时,同时我市有影响的餐宿娱乐品牌只有兰苑宾馆一家,可供开发的市场还很大,相关部门和企业老板要认真研究,在做精现有品牌基础上,通过招商吸引1-2家知名品牌宾馆、休闲娱乐场所落户我市,以消费聚集人气,增强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要始终坚持规划引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发展服务业尤其需要规划先行。一是要科学制定规划。发改、商务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对照《湖南省“十—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我市《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尽快使服务业各个专项规划正式出台。六大行业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相关的部门、企业、老板,一定要站在事关津市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高度,站在关乎自身利益的角度,集思广益,对规划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使各个规划能够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二是要认真实施规划。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六个发展规划和“若干意见”一经出台,就要管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要像对待工业五大产业发展规划一样,切实加以执行实施,切不可中途荒废,执行走样。这不仅 7
是政府公信力的体现,更是抓好服务业,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的现实需要。
4、要始终坚持打造品牌。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市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服务业品牌,拥有的老品牌像“刘聋子米粉”等在外地很有名气,但发展规模一直不大,经营档次也不高,新开发的品牌不多,与周边县市的差距较大,像澧县的“星香源”、“金龙玉凤”不仅在本地,还把分店开到了常德,为什么大家愿意到这些地方去消费,为什么这些后起的品牌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一是要善于创造品牌。结合我市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集中群智群力,研究推出既传承历史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还体现城市文化精神的品牌。比如孟姜女传说已正式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活这一品牌,发掘其中的无形资产,应该大有文章可做。同时,要注重保护品牌。现在我们工业上,还是有几个叫的响的品牌,相比而言,服务业品牌的打造和保护力度还是不够。我就听说过我们孟姜女等品牌有被外县抢注的情况。我们既要善于创造出品牌,还要注重保护好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使服务业品牌真正深入人心。二是要力推品牌。要重点推介本地 “锦绣兰苑”、津市小吃、广场文化、孟姜女等品牌,培育和引进大型市场、连锁超市,通过品牌经营吸引周边客户,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覆盖面。要办好品牌节会,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小食品节,扩大津市小食品的影响。要筹 8
建品牌协会。与一、二产业相比,我市三产业行业协会可谓势单力薄。要大力引导和支持酒店、餐饮、建材装饰、文化、旅游、交通等行业,组建一批行业协会,广泛开展互通信息、行业自律、决策咨询等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要进一步强化保障
加速发展服务业是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仅仅开个动员大会就能发展起来的,还要靠我们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
1、宣传发动要到位。
一是要把握宣传重点。我认为,关键把握两点:一个是品牌,再一个是出台的优惠政策。有品牌,就有吸引力,就能打动人心,远的近的慕名而来。让人知道我们的优惠政策,宽松的环境,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兴业和消费。二是要广辟宣传途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新闻、宣传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通过参加商洽会、经贸会以及举办节会、评选活动等形式,向市内外推介、宣传,把我市发展服务业的重大举措、优秀品牌、优惠政策的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扩大到省内外。三是要力求宣传实效。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让投资者、创业者、消费者心动,愿意、乐意到津市来投资,到津市来消费。同时,要让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涉及服务业发展的部门干部,在认识上有切实提高,从而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支 9
持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服务业、支持、参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2、兑现政策要到位。
服务业发展20条,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发展服务业问题上的信心和决心,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把政策兑现到位,落实到底。重点我认为是三条:一是优化环境的政策要兑现到位。第一,对重点服务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相关标准参照工业的做法执行。第二,相关执检、执法部门要尽量减少查罚次数,不得随意查,不得随意取上限罚。二是税费减免的政策要兑现到位,三是品牌奖励的政策要兑现到位。这里我还要强调的是,在政策执行的问题上,只要是市委、政府形成了决议的,就必须坚决执行到位,没有任何价钱可讲,也决不允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希望有关部门的同志们要放眼长远,顾全大局,落实到位。这不仅是关系到政府的诚信形象和执行力,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是否能推动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谁软下来,我们就要对谁硬起来,板子就要打到谁身上。
3、主动服务要到位。
抓服务,是我们在推进工业发展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抓经济建设的致胜法宝。要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同样离不开我们的扶持和服务。一是服务意识要强。有没有到位,就是一个检验标准:推动、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力度有多大。今后,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一个观念,10
那就是“放水养鱼”,积极扶持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服务水平要高。工商、税务、公安、商务、房管、国土、电力、金融等职能部门,都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提供主动、快捷、实实在在的服务,为老板们创造一个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发展环境。三是服务的效果要好。领导小组、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服务业发展考核激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规范奖励扶持引导政策,制定和完善各级各部门帮扶服务业工作的考核体系,用制度来考核服务的效果。
4、落实责任要到位。
一是要明确职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像重视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发改局要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及时掌握发展宏观趋势和周边地区动态,剖析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统计局要抓紧制定以服务业定报企业为主体的统计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发改、财政、审计、税务、金融等部门要认真细化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主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决不能因服务不到位影响政策的落实和服务业项目的推进。二是要强化考核。在制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两办”督查室、市优化办、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要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对各级各部门抓好服务业
工作的督查,年终联合搞一次综合考评。督查考核中,尤其要加大服务业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实绩的考核,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三是要实行奖惩。这里我建议,要借鉴抓工业的做法,尝试启动部门帮扶服务业的工作机制和奖惩机制,根据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的结果,对帮扶服务业发展工作积极主动、在考评中位列先进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严重影响服务业发展环境、在考评中处于末位的单位,探索实行“一票否决”,单位的“一把手”一律不予评先,并要通报批评。是线管部门的,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
同志们,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开创我市经济发展新局面、实现我市社会新跨越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进一步把握机遇,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为实现津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理事长在全辖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十二”字方针
承继“十一·五”辉煌开创“十二·五”伟业
同志们:
此次会议,是为了贯彻省联社、办事处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落实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谈话而召开的一次重要工作会议。刚才主任对相关会议精神做了传达,同时代表联社经营班子对全面的经营工作做了总结和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代表联社理事会讲两点意见。
一、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已经收官,“十一五”期间是联社以新面貌、新形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五年。
——发展速度全面提升。五年来,各项存款余额从2005年底的亿元增加到年底的亿元,增量亿元,增幅%,存款规模是5年前的倍;各项贷款余额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贷款规模是5年前的倍;存、贷款市场占比从%和%上升到%和%,实现了联社的跨越式发展。
——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五年来,累计清收不良贷款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从2005年底的%下降到2010年底
1的%,下降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从%上升到%,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从%上升到%,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 经营效益大幅增长。五年累计实现各项财务收入 亿元,全辖两社一部全部实现盈利,五年累计盈利亿元,人均经营利润由万元提高至万元。
——内控体系逐步完善。五年来,累计制定规章制度余项,形成了覆盖各个业务领域并富有实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按照省联社的部署,成立了稽核局,推进了稽核体制创新,加强了稽核队伍建设,提高了稽核的频率和针对性。
——信息建设取得进展。五年间,全面开通了农信银系
统业务,完成了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整合和升级,开通了通存通兑业务,信息基础管理系统和设施体系建设基本完成,“金信卡”成功发行。
——产权改革加速推进。五年间完成了区一级统一法
人,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目前联社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也正积极向农村商业银行目标迈进。
——社会形象大大改善。五年间,按照省联社的部署和
规划,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劳动用工形式,统一了网点形象标识,着力加强了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人员素质普遍得到提升。
——助推经济成效显著。五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近亿
元,支持了万多农户、户个体商户、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五年间,针对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扩大了抵押范围,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尝试了牵头组建社团贷款笔,累计发放贷款亿元,促进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有力地支持了区域经济发展。五年的努力,促进了经营上的腾飞,特别是2010年,经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二、展望“十二五”
今年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已经既
定,即“”,其具体意义在这里我就不再重申,但必须坚持,不可懈怠。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农信新一
轮大发展的号角吹响之年,更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省联社将今年仍然定义为“质量年”,我们要继续以质量为主线,把“六大农信建设(创新农信、合规农信、效益农信、安全农信、和谐农信、廉洁农信)”引向深入,全力做好“六大工程(动力工程、基础工程、生命工程、保障工程、阳光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对于今年的经营目标,主任已经做了安排和部署,经营目标的确定切合实际,符合我们联社的发展状态,而今年的经营目标能否完成,对于“十二五”
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至关重要。为真实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开门红”,结合监管部门的审慎谈话,我强调三大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对于信贷风险,信贷部门要在切实贯彻“三法一引”的基础上,按照省联社的部署认真开展信贷专项整治工作,以铁的管理措施,坚决杜绝以信贷风险为代表的蔓延性、特征性和突出性风险;对于财务风险,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包袱化解能力,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坚决杜绝经营包袱前清后增现象;对于案件风险,监察部门要将案防责任落实到业务岗位和员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明晰的组织体系,强化案件查处工作流程,强化员工培训,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二是做大做强存款贷款规模。要兼顾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存、贷款规模。在遵照省联社考核机制的前提下,业务部门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要符合社情,富有操作性;在现有网点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精品网点,加强员工优质服务的培训,通过建立“典型引路、梯次推进”的优服机制,实现优服工作的达标升级;要科学把握贷款投放节奏,通过有效措施,促进信贷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现代营销理念,实行全员
营销战略,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和产品服务优势。
三是切实构建“达标”长效机制。三年的化险达标升级工作告一段落,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化险为夷。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良资产的清收、管理、处置机制,要继续推进化险升级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消化历史包袱,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以上,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自身发展质量。
第四篇:校长在全学区教师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灵台县西屯学区
2010至2011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各位校长、全体老师:
大家好!
2010至2011学,西屯学区在县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全学区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文化的学校管理新路子,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切实转变校风、教风、学风为突破口,以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五项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有:
一、整章立制,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学区始终把校长的理念更新和业务学习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求学区班子成员和各校校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信息,树立新理念,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政治上不落伍,思想上不滑坡,观念上不滞后,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切实提高了校长和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学区组织各校校长、教代会成员及时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剔除不合理条款,充分体现人文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了用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的目的。
二、狠抓落实,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精细化
一是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根据县局工作要求,本我们对小学、学前班和幼儿园分类要求,突出重点。各校严格按照课程设臵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学区统一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二是不断加强了教学过程监管。结合各校实际,上学年开学初,组织学区班子成员对各级各科教学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评比考核,督促改进工作,并通过问卷调查、多方评价等形式,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学伊始,学区班子成员分教学片深入学校检查督促开学启动工作,各校每四周进行一次教案、作业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学区,学区班子成员和各校校长不定期地进行随机抽查,及时督查整改,确保了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严肃考风考纪,每期的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均由学区统一安排时间,统一命题,尤其是期末考试,进行集中统考,调换监考,插花编号,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每位教师的教学成效,有效遏制了教学过程的粗放与低效。
三是狠抓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在认真做好《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照落实工作的同时,强化学生思品积分的效能,将学生在校一日行为以积分形式量化考核,并及时公布评比,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文明礼貌习惯,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我们一年来的努力,西屯学区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教学质量位居全县一类校第3位。
三、着眼长远,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坚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区、各校分别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对照检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培训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敬业奉献意识,端正了工作作风,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期注入资金800元,同时学区将有限的公用经费最大限度地用于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福利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构建和谐,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以创建安全校园、优美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各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丰富了师生生活,活跃了校园气氛,增强了凝聚力。在由县委宣传部等四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盛世欢歌”广场文化周文艺节目汇演活动中,学区32名教师排演的大型舞蹈《爱我中华》获得一等奖;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学区分校举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节目形式多样,异彩纷呈,让全学区的少年儿童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中小、新民、小村三校,还组织进行了学生田径运动会,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这些活动地开展,充分展示了西屯学区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精神风貌与活力。
五、积极争取,不断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积极为各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校的办学条件。今年来,共获得项目资金投入21.29万元。中小累计投入11.66万元,硬化中路404平方米,砖铺路面450平方米,粉刷、油漆教室、配套室4804平方米,购臵图书柜12个,并完成了8个配套室装修吊顶;小村投入9.63万元,对4排32间教职工宿舍和教室进行了换顶维修,粉刷、油漆教室1227平方米,新建铁翼围墙60多前进米,新建大门一座。多方争取资金,为三完小和白草坡初小各配齐科学实验仪器1套,中心小学配备三类标准的音体美器材各1套。与帮扶单位积极协调帮扶事宜,先后获得县教育局捐赠的图书240本、电脑15台,县发改委捐赠的图书、仪器计3000元,县新华书店捐赠的图书215本,体育器材20件,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六、高度重视,坚持做好学校安全、防疫工作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工作是压倒一切、保证学校正
达不到人均要求的学校还大面积存在。
二是部分学校两基迎检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位,档案资料不完善,校园治理不彻底,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个别学校管理松散,部分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落得不实,拖备教案、欠批作业的现象还很突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西屯学区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各位校长、全体老师要高度重视,校长要认真反思,精心谋划,教师要认真负责,全面落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各项工作。在新一学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切实抓好落实,促使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是要在学校的美化,亮化,净化,绿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
三是要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逐步解决提高学生素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五是进一步做好两迎检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2010至2011学年已经成为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辛勤耕耘,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新学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充满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我们在坐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我们要以百倍的信心和决心、团结一致,鼓足干劲,奋力拼搏,推动我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谢谢大家!
二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五篇:王市长在服务业项目大会上的讲话(印发稿)要点
突出项目引领 狠抓项目推进 全力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
—— 在全市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王玉新
(2012年 2月 15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专题召开服务业“项目建设推 进年”动员大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建设 推进大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总结回顾去年全市服务 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 2012年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启动实施 “ 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年 ” 活动,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压奋进,明确责任、全力以赴,举全市之力迅速掀起服务业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热潮,以重大项目的新突破推动服务业 的大发展,为“十二五”建成服务业主体经济奠定更加坚实的 基础。会议结束前,张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 “十二五”开局业绩良好
2011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服务业主体经济地位,旗臶 鲜明地提出了以 “ 六个最 ”、三个 “ 只要 ” 和三个 “ 凡是 ” 的方针来推
动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空前,工作力度空前,出台政策的含 金量空前,形成合力发展的氛围空前,实现了服务业“十二五” 的精彩开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坚持政策聚焦、合力推进, 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连续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 会议研究部署服务业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政 策、狠抓落实,在全市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合力共谋的 发展局面,服务业总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贡献提高、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 关,达到 1017.89亿元,增长 13.2%,占 GDP 比重的 38.7%, 较去年提高 1.1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51.23亿
元,增长 35.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实际利用外资 5.43亿美 元, 约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1/4, 增速高于全市 14.4个百 分点;实现税收 123.52亿元,增长 24.3%,占全市税收总收入 的 41.8%;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扶持, 产业质态有了新提升。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和城市特质, 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同时,研究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服务 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并成立九大重点产业指挥部,研究制定了 九大产业行动计划,分门别类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促进政策,设 立了 1个亿的服务业引导资金,以重点产业的快提升带动全市 服务业的快发展。2011年,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
融、科技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速增效,成为拉动服 务业增长的重要生力军。软件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 130亿元, 增长 60.9%,新增 4家省重点软件企业,联创软件、云计算公 共平台等一批新项目落户。扬州港 5号泊位投入运营,全市港 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41.4万标箱,增长 30%,港口、石化、公 铁水、商贸四大物流园实现营业收入 121.1亿元、税收 2.2亿元, 分别增长 21.2%、24.9%。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扬州分行挂牌营 业, 总投资 10亿元的交通银行全球金融服务中心项目成功落户。旅游业一枝独秀, 全年接待游客 3228.85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 入 370.7亿元。茱萸湾风景区创成 4A ,云鹤金陵大饭店、汇金 玄武酒店晋级五星,枣林湾入选全省首批旅游度假实验区,红 山体育公园和瓜洲国际露营地创成省级自驾游基地。传统商贸 业亮点频现,全市 50家重点批发市场累计成交额达 800亿元, 其中曲江商品城突破百亿;金鹰国际文昌店实现营业收入 18亿 元、纳税 1.46亿元,效益列全省第二;汇银在全国家电连锁企 业综合排名中位列第 4。
3、坚持加大投入、狠抓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把项 目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第一抓手,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务实 招商,成功举办香港、北京服务业专题招商、软件服务业南京、北京、深圳“登门招商”、首届扬州旅游商机说明会等一系列 活动,共落实服务业项目 83个,总投资超过 540亿元。狠抓项 目推进,落实市领导挂钩服务业重大项目制度,项目建设不断
加快。全市列入计划的 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25.8亿元,新 宇软件、江苏影视制作外包基地、国药医药物流、奔驰物流、京杭国际会议中心、德馨商务大厦、明发商业广场、福朋喜来 登酒店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柏联国际度假社区、瘦西湖文化 休闲广场、惠普研发中心、西安交大科技园、沿江港口码头、香格里拉酒店、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界龙御龙湾、绿地城市综 合体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
4、坚持搭建平台、做足特色,集聚发展取得新成效。把集 聚区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积极引导项目向集聚区集中、资金向集聚区汇聚、政策向集聚区倾斜,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逐步显现。2011年, 全市 22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实现营业 收入 303亿元,增长 27.3%;完成投资 52.6亿元,增长 16.6%;实现税收 9.6亿元,增长 4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产城 融合综合体正在加速崛起。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二期全面交 付,已入驻电信、移动、联通、中国人寿、神州数码等近百家 知名企业;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江都惠普软件园、仪征物联 网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初具规模;“ 一核五园 ” 软件综合体建 成产业用房和配套用房 74.16万平方米。
总之,过去的一年,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全市服务 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 效组织,着力转变发展理念,突出服务业主体地位,举全市之 力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得益于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和衷
共济和团结拼搏,营造了群策群力、齐抓共推服务业发展的良 好氛围;得益于服务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各位企业家的辛 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致以衷心的 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服务 业发展速度不快、现代性不足、大项目偏少、企业竞争力偏弱 的问题仍然存在。从省内位次看 , 2011年我市服务业总量位居 全省第 8, 增速位居第 6, 两项指标均低于同在苏中苏北的南通、盐城,占比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项目建设看 , 2011年列 入重点督查的 100个项目,仍有一批项目未能当年开工、一批 项目未达投资计划、一批项目进展不甚理想;从企业规模 看 ,大企业不多,叫得响的品牌不多,竞争力不强,仅有个别 企
业进入全省服务业百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都与项 目有关,反映了我们在抓服务业项目招引上力度还不大,在推 进项目建设上进展还不快,在培育企业发展上办法还不多。总 之,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已成为制约我市服务业做大做强 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以更大的决心, 更有力的举措,强势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服务业提 速发展。
二、紧扣目标,迅速掀起服务业项目建设新热潮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市项目建设 推进大会,提出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
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的第一重点和第一任务,确立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和总抓手。全市服务业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为王”的决策部署,迅速启动“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大力实施“四个一”行动计划,全力突破一批重特大服务业项目,打造一批服务业创新示范载体,培植一批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引进一批服务业创业领军人才。为加快推动全市服务业比重提升、水平提升、价值提升、竞争力提升提供动力支撑。
主要目标是: ——规模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要达到40%以上,力争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主城三区服务业占比要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其他县市、园区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项目建设:实施项目“111工程”,力争新开工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特大项目13个,其中,主城三区各2个,其他县市、园区各1个;新注册世界500强或国内100强服务业企业13家,其中,主城三区各2家,其他县市、园区各1家;新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或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确保服务业重大项目地区全覆盖。
——载体打造:主城三区和开发区,要开工建设20万平米能容纳2万人的科技产业综合体,三个县市要建10万平米的科技产业综合体。城区三区要建成300房/300人会议室的五星级酒店,其他县市要建成200房/300人会议室的五星级酒店,新
城西区要快速形成2000人会议、1000人食宿的会议综合体,规划建设大型会议和高端展览中心。化工园区要建成仪征港区公共液体化工码头二期工程。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要建成文化休闲广场并交付使用。
——企业培育:主城三区要各新增营业收入过10亿龙头企业2家,仪征、高邮、宝应要各新增营业收入过5亿企业2家,开发区、化工园区、新城西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要各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家;全市新增纳税过千万企业21家;创成省以上品牌6个,知名商标8个。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项目招商,在重大项目引进上求突破。把服务业招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像抓工业招商一样抓服务业招商,持续保持招商引资的高压态势。一是提高招商活动组织性。今天会上下发的《2012年“服务业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意见》中,对全年服务业招商活动作了初步安排。市服务业办公室要进一步做好科学统筹、督查推进,并牵头做好市委市政府组织的7项专题招商活动。同时,定期组织签约项目“回头看”,对全市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各地、各产业指挥部及其责任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招商主体责任,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制定专门招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79项招商活动。同时,加强项目跟踪落实和协调服务,对签约项目促落地、成熟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确保招商引资成
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二是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各地、各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加快频率、主动出击,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瞄准行业内国际国内排名前50强企业,列出目标企业名录,明确本地合作企业、服务单位,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登门拜访”、“敲门招商”,切实提高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全年拜访知名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另一方面,要以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活动为主,通过专题推介、项目洽谈、座谈研讨、承办行业重要会议等方式,深度宣
传扬州服务业政策、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扬投资。三是立足产业发展谋划项目。旅游业要围绕对接旅行商、招引项目投资商、拓展新市场等主题,组织相关活动。软件业要以承办高规格行业会议、知名企业董事会等为契机开展产业合作。文化产业要依托现代媒体广场等项目和动漫、琴筝等产业开展深度招商。物流业要围绕建设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和“公路港”等专题,组织小分队招商。金融业要以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创投、风投公司为重点加大专业招商力度。科技服务业要以人才、研发、科技中介等项目为重点抓好专业招商。商务服务业要深度谋划楼宇经济,开展专业研讨和上门招商。商贸业要以引进知名商业综合体项目为突破口开展敲门招商。家庭服务业要以各地家庭服务业协会为纽带,加快引进知名家政企业来扬发展。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完成外资实际到账5.8亿美元、民资实际
到账120亿元。
2、狠抓项目推进,在强化管理督查上出实招。出台《市服务业重大项目认定和管理办法》、《市服务业重大项目督查考核实施意见》,加快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项目推进机制。在市级层面,充分发挥全市重大项目协调会、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座谈会等平台的作用,建立常态化服务业项目督查推进机制。落实市领导挂钩服务业重大项目制度,重点督查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大项目,一位市领导负责,一个工作班子”的工作制度。在市服务业办公室层面,要牵头做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督查推进,规范细化项目认定标准,动真碰硬开展实地考评,确保亿元项目“实打实”。同时抓好项目库,对进“笼子”的项目加强包装策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计划,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土地“点供”。积极探索推行服务业重点项目“联办会审”制度,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动特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在各县(市、区层面,实施服务业项目一把手责任制,通过调整和充实服务业组织领导力量,把服务业项目与工业项目、城建项目、民生项目放在同等位臵,予以要素保障和强势推进,对1000万元以上项目一一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在九大重点产业指挥部层面,要建立本行业 的重点项目库,每年排定10大项目跟踪推进。今年要重点推进瘦西湖旅游度假区、古城创牌、联创软件园、税友
软件、西安交大科技园、人大文化科技园、影视制作服务外包基地二期、现代传媒广场、交行金融服务中心、大地物流、中海钢材集配中心、运河国际名城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瘦西湖文化休闲广场、香格里拉酒店、皇冠假日酒店、会展中心二期、绿地城市综合体、江都泰富码头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全年滚动实施100个重点项目,确保当年完成投资179亿元。
3、打造项目载体,在推动集聚发展上下功夫。集聚发展是服务业做大规模、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平台先行、集约节约、资源共享之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拓展项目承载空间。一方面,在规模扩张上下功夫。出台《市区服务业功能分区和集聚区规划意见》,突出错位竞争,坚持产城融合,以强化主导产业为着力点,按照区域型综合集聚区、园区(街区型特色集聚区、楼宇型专业集聚区等不同类别标准,集中优势培育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集聚区。重点打造新城西区、广陵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古城商贸旅游集聚区、古运河休闲度假区、瓜洲国际旅游度假区、沿江港口经济体、沿运河物流集聚区、开发区临港新城、江都滨江新城等十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力争创成省级集聚区1-2家。另一方面,在质量提升上做文章。研究出台《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和综合考评体系,推行分级考评、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全年新增13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大
力实施服务业集聚区转型提升工程,以公共平台创新为突破口,旅游业要加快建立“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软件业要积极推进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要抓好文化产权交易和文化艺术品拍卖平台,物流业要启动第四方物流平台和“智慧物流”工程,金融业要加快后台服务中心建设,商贸流通业要做强电子商务平台等。通过提升功能配套,优化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全面增强集聚区要素吸附力、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
4、做强项目主体,在培育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企业是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坚持政府行政推动和市场资源配臵相结合,实施服务业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明星企业家。一是引导扶持造就一批。加快制定“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库,实施动态管理,培育一批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创新型和高成长型企业。发挥国有企业支撑带动作用,引导扬子江集团、工艺集团、瘦西湖旅发集团、交投集团、城建控股集团等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上市等手段加快规模扩张,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全年再突破一批营业收入超10亿企业、纳税过亿元企业。二是融合发展催生一批。以“有效嵌入”先进制造业为路径,加大对研发、设计、物流、品牌推广、总集成总承包等高附加值服务环节的投入,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以网络信息技术革新为动力,加快抢占云计算、物联网等发展制高点,在工业设计、数字文化、环境服务
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以企业二三产分离为手段,加快催生一批第三方服务业企业,重点从现有大企业、大集团入手,加快推动扬农、华电、牧羊、工艺美术集团等重点企业完成二三产分离。同时加强“源头控制”,从大项目落地的第一时间抓好分离。特别是要积极推动上汽大众等一批重特大工业项目,将其物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后勤服务等环节自成主体,单独注册,做大做强。三是品牌塑造彰显一批。开展服务业十大品牌创建活动,将服务业品牌建设与促进重点行业发展、与服务业业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和老字号保护相结合,推动扬州本地的“富春”、“冶春”、“谢馥春”等一批“老字号”和“三把刀”、玉器、漆器、雕版印刷等知名产品的保护与复兴,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服务业品牌企业和产品。
三、突出重点,全力保障服务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必须优先突破人才、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的制约,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想方设法找人、找地、找钱,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一是优化人才保障。坚持人才为纲,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引进人才—培育项目—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一是突出高端人才引进。围绕市委、市政府“人才1111工程”,通过政策激励、产业吸纳、专题招聘等方式,延揽一批国内外高端服务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项目经理。全年力争引进“省双创计划”人
才10名、市“绿杨金凤计划”人才30名以上。二是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引导在扬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增设服务业紧缺学科和专业,引进科研机构和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兴办培训机构或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培育一线技工等专业实用人才。三是实施“名导、名厨、名服务员”等培育计划,鼓励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再培训、再教育,保护扬州传统技艺人才,打响扬州服务品牌。四是构建便捷高效的人才创业服务体系,研究高端人才的创业、就业、臵业需求,为他们提供来扬发展的系统性保障方案。开展行业领军人物评选,让服务业高端人才有声音、有地位、有影响、有作为,为我市服务业提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创优土地供给。关于土地要素,既要积极向上争取,又要着眼向内挖潜,在用足用活土地点供和独立选址扩充增量,实行“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盘活存量,加快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增加流量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制约。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为服务业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方面,国土部门已走在全市前列,率先拟定了《关于实施差别化供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通过实施“增加服务业用地比重、帮助争取重大服务业项目点供、实行差别化地价供地、支持利用存量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举措给予积极支持。特别是国土部门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提出了“差别化定价供地”的创新办法,为我们下一步加
快引进旅游、软件、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提供了坚强保障。会后,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规范运作,切实发挥政策效应。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一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好用足1个亿服务业引导资金,积极支持事关服务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行业、重要载体和公共平台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建设。市服务业办公室和财政局要加强对服务业引导资金的统筹管理,确保扶持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和所支持的项目顺利建设。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加强与全市政策的衔接,做到全市一盘棋。二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近三年来,我们已累计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服务业扶持资金6698万元,直接推动“扬州智谷”创意产业园、国药医药物流、汇银家电连锁标准化、富春、玉缘品牌塑造等一批项目的建设。下一步,市服务业办公室要继续做好牵头工作,紧紧把握国家投资方向,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包装更多的服务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总盘子”,争取更大的支持。三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积极支持的利好环境,加快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协调银企关系,按照今年新增存贷比要达到100%的目标,促成银行对服务业重点项目和高成长型中小服务业企业加大信贷扶持。充分利用政府类投融资平台,努力在“整合资产、搭建平台、规模贷款”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积极扶持更多
质态好、发展优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风投、创投、种子基金、企业债券等新型金融工具筹措项目资金。与此同时,要紧紧抓住大量社会资金因房地产调控效应而逐步向实体经济回流的大好机遇,加大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力争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项目建设。
同志们,发展时不我待,机遇稍纵即逝。全市上下要令行而动,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崭新的姿态、必胜的信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抓招商、攻坚克难抓项目,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开创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三个扬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