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课题方案
一、问题提出
通过我十三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 培养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通过数学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阶段特别是 小学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而使他们终生受益。数学学习方法即数学学习习惯 的培养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更是给我们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也很难有多大的改进,因此,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根据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各种习惯的养成是 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对小学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而且触及习惯培养的研究非常多。国内外关于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构建了全方位的内容结构体系和途径方法体系,但研究对象较广,多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且研究范围较广。但是对于习惯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低年级关注不多。我的研究意在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作更细致、更具体的研究,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研究对象
我校二年级学生。其中二(6)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为参照班。
(2)
研究内容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掌握各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掌 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1.培养二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2.培养二年级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3.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4.培养二年级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5.培养二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研究方法
我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我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 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如何开展“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研究和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
2.问卷调查法:应用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学习方法”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影响通过具体数据来反映。
3.课堂观察法:运用课堂观察来更新“小学二年级学习方法”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个案分析法:在课题研究中,对特殊案例进行调查、分析、比较。
5.文献研究法:查阅学习数学学科及其他学科有关“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方面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4)预期目标
1.我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我校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现状,使学生从小养成课前预习、认真书写、专心听讲、积极动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摸索出一条适合培养我校二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
1、调查现状,论证定题。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
1、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教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探索研究落实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和措施。发放问卷“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问卷调查”,检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回顾反思,对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6月)
1.在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疏理、提炼、总结出教学经验,完成研究报告。
2.组织课题阶段成果汇报展示,完成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的论文。
3.进行自我评价,写好结题报告。
五、研究的措施
1.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配合,共同参与干预方案的监督和实施;借用班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 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确立明确的习惯制度。以常规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之地,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都是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要求,如果不抓这个主渠道,那便 是舍本求末。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互相学习。增强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应用的意识,促进其坚持实施,继而形成习惯;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从点滴做起,从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及时强化,配合适当的奖励与竞争机制,使其最终形成习惯; 5.实行师生监督、生生监督,树立典型;
6.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良好学习习惯的用处;
7.边实施,边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美术课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小学美术课堂”这里指的是按教学常规要求进行的美术课堂教学,即在以40分钟为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要求在一节课内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是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学生集中、内容集中、目标性强、环节紧凑。一节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不能照本宣科,还必须根据本地学情、教学设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备课、准备教具、制定教学方法和采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理论依据: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学习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有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为了尽快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不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决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了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去主动的学习,才能探究出问题的原因,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义:
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非常严重的不良课堂状态:学生工具准备不够充分,在学习中积极性不够高;学生的参与率低,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这种现状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的好习惯。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课堂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我决定,就以此为我课题研究的主题,探讨小学生美术课堂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构建“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微观领域着实于研究教学策略。旨在探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突出体现对人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艺术实践,艺术体验,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在交流中架起连接师生情感、传承美术文化和审美思想的桥梁,共同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愉悦体会成功的情感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构建的教学模式。
(1)掌握小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养成状况。
(2)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养成课堂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3)构建“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内容: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差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不喜欢美术教学活动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
(3)制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模式并付诸实践。
(4)小学生喜欢美术活动的个案研究。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1)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学习材料的好习惯。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有关材料。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做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为课中练习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带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他们逐渐体会了动手操作的快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学会听课,并利用有效地教学手段适时检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学生课中认真倾听的习惯才能慢慢得到培养。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不同的认识,想法,见解,教师必须提供有效的时间和空间,激活课堂。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在合作中张扬自己,接受别人,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交流,融会贯通,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得到不断地深化和升华。
(5)借鉴别人的做法: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的评价联系卡。
研究方法:
该课题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求知欲,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的习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成为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求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研究,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研究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问题。
(2)行动研究法。在学习、教育、教学、教研方面不断实践,通过上教研课、主动听别人的课、评课、编写导学案、撰写教学反思、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个案分析等途径来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挖掘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要素,及时总结体会和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2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3月——XX年4月)严格按照课题的实施计划方案实施本课题的研究。采取阅读学习、听课研讨、实践反思等达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养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5月——XX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种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预期结果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长。
2.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理论学习、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全面发展。
4.形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模式理论体系。
5.撰写结题报告。
6.撰写一篇《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论文。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改学习感想
四
(八)班杨雅羡
通过数学教师长期给我们上课改课,既使我体验到了小组合作 学习的乐趣,又使我逐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2、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对所学理论知识,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
3、既有模仿,又有创新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不拘泥于已有的框框,不囿于现成的模式。
4.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作为我们教师在平时数学教学中。从现实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并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到数学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思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年级的升高,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是因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无意识的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我们的学生只创设特定的问题,只讲授特定的解决方法,进行的只是“算法”的学习。忽略了甚至是排除了解决具有开放性、含糊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需要更多创造性的问题,非单纯练习性的、鲜活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生活化:①导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②例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在教学例题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这样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化处理,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练习生活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计一些实际应用型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养学生的生活自主性学习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三、研究的方法:
①比较法:对实验班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运用适当的反馈对比进行研究。
②实践法:带学生自己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去解决实际问题。③调查、收集:师生平时去收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数学信息。带回到课堂中来学习数学。
④建立信息库:教师把自己、学生收集来的数学信息,分类整理成信息档案。
⑤案例研究法:这是在本研究中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时收集整理个案,结合实验研究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个案中隐藏的规律。
四、研究的重点:
“师生共同提供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数学教学材料,提供更具有丰富数学结构的数学教学材料”。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合理重组,合理改变教学材料的呈现顺序等,引导学生向自主、实践、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方向发展。
五、研究的途径: ①重组教材内容
研究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调整、重组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扣时代脉搏。②生活化课堂情境的创设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③、开展社区数学实践
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和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
六、研究的基础:
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已渐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本课题负责人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同时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工作,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改革一直比较关注,积累了比较多的相关资料。在2001年自己申报了市级课题,在课题的牵引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都的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多篇论文获奖,研究过程中常的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意识强,是学校的数学教学骨干,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接受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较强,课题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利用计算机分析资料和从网上获取信息。同时这个课题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
第五篇: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1.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2.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