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饮用水源集中整治方案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防治生活饮用水源污染,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县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 日
××县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排污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防治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以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饮用水安全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解决全县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存在排污口的问题,切实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
二、工作任务和整治重点(一)工作任务:
用一周的时间,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单位和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拆除饮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级和准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包括集中式生活污水排放口和企、事业单位废水排放口),切实解决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存在排污口的问题。
(二)整治重点:
1、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水排放口一律依法拆除、搬迁。
2、对县自来水公司取水口周边的所有排污企业一律依法拆除、搬迁。
3、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的产业化养殖一律取缔。
4、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造成生态破坏,影响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全面排查,认真分析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梳理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跟踪督查,限期解决。
(二)明确部门职责。
县环保局: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
县水利局:负责遏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滥采滥挖行为,对非法开采的挖沙企业予以取缔;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修复河床、河堤;监督白水坝水利工程限位蓄水;对河堤上违章设施和建筑进行清理。
县农业局:负责对××县境内××江流域内的畜禽养殖业进行全面监管,对污染物排放推广科学的治理方法,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业依法予以取缔、关停和搬迁;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捕鱼、电鱼、毒鱼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县卫生局:负责监督监测饮用水源,确保饮用水达到相应卫生标准。
县工商局:负责依法注销、吊销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被依法关闭企业的营业执照;对已被取缔或吊销营业执照的经营单位定期进行复查,发现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法从严查处;对非法经营情节严重,涉嫌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县经贸委: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产、销售、进口、使用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规定的违法企业依法实施取缔、关停;配合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其他单位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属县经贸委管辖企业实施取缔、停产、搬迁,并做好协调和善后处理工作。
县建设局:加快我县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完善和配套市政下水管网的建设,做好污水排放口的科学合理设置。
县工业园区:启动工业园区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防止工业污水直排××江。
县城管局:负责对城市规划区内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船只、违章建筑、生活垃圾的监督管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做好县城饮用水源头水的预处理;对河流取水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取水口周围进行定期清淤;协助其他部门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水、限水措施。
县国土局:负责协助把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关,对未依法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吊销用地手续和采矿许可证,并定期复查。
县供电公司: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电
措施。
县发改委:负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核准和审批;制定并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解决城市生活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县监察局: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查,查办一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对重大环境污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
县公安局:负责对专项整治行动中暴力抗法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县安监局:负责吊销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定期复查。
县外经委:配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招商引资企业实施取缔、停产、搬迁,并做好协调和善后处理工作。
县综合执法办:负责河道两边非法排污企业生产设备的拆除和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
××报社、县电视台:负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有关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企业曝光力度。
沿河各乡镇:按各自管辖区域范围,加强对辖区内河道污染源的日常管理,配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行调查、整治工作。
(三)人员安排。
1、由县水利局牵头,××为第一责任人,县公安局、安监局、县供电公司、综合执法办、环保局、××乡政府派员共同参与。负
责遏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滥采滥挖行为,对非法开采的挖沙企业予以取缔。
2、由县农业局牵头,××为第一责任人,县公安局、卫生局、工商局、综合执法办、县供电公司、环保局、××乡政府派员共同参与。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业依法予以取缔、关停和搬迁。
3、由县工商局牵头,××为第一责任人,县公安局、卫生局、综合执法办、县经贸委、县国土局、县供电公司、县外经委、县发改委、环保局、××乡政府派员共同参与。负责依法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企业。
(四)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各相关单位要相互配合,建立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共同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凡发现生产、销售、进口、使用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中规定不能使用的,应及时移交经济主管部门;凡因为环境违法问题被依法关停的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要向颁证部门移送,有营业执照的要向工商部门移送;涉嫌违反《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移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需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县监察局;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四、具体要求
(一)环保、水利、建设、城管等部门要彻底查清影响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原因,重点排查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废水的各
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
(二)对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违反《水污染防治法》,排放污染物或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码头及在水体进行产业化养殖,经营餐饮、娱乐项目等规定的,要依法责令停业或关闭,限期拆除。
(三)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超标排放造成生态破坏,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影响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的行为要依法加重处罚或落实停业、关闭措施。
第二篇:饮用水源报告
白水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报告
市环保局:
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通知》渭环发【2014】11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辖区内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现将检查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
为了确保这次饮用水源保护地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地排查领导小组,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监察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开发股、监察大队、监测站的相关人员,监察大队具体负责这次专项执法检查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详细摸底,认真排查
我县境内共有2个饮用水源地:耀卓饮用水源地和洼地饮用水源地,其中,耀卓饮用水源地、洼底饮用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洼地饮用水源地为备用水源。2个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良好,均达到了水环境保护要求.经排查,具体内容如下:
1、地方政策法律体系建设情况:有白水县县城供水应急预
案、包括防恐、干旱、事故、水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专门机构建设管理情况:白水县饮用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编制12人。
3、近年来资金投入与相关建设情况:008年-2014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35万余元,用于保护区标志、标示、警示牌等基础保护设施建设。
4、水质监测和达标情况:贯彻落实《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目前水源水质实际监测单位渭南市卫生监督所、监测频次每季度1次、监测具体指标32项,水质检测均为合格。
5、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污染源取缔和管理状况: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封闭管理,一、二级保护区内没有非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一、二级保护区内现无居民居住,耀卓、大洼底水源地搬迁8户、涉及居民数量26人。
6、风险源排查和监管:无风险源名录,建立危险化学运输管理通行情况记录,大洼底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渭清路穿越,设立禁止危险化学运输通行,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周围没有重点行业。
7、应急能力建设:有应急水源,储备应急输水管道、水泵、闸阀等材料、有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三、扎实整改,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虽然在这次专项检查中,未发现违法排污问题,但仍存在个别饮用水源地建设管理的漏洞,设立的护栏、警示牌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当即要求其立即改正,并对涉及可能水污染的所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消除了饮用水源污染隐患。
今后,我们将以人民群众的健康至上,继续加大饮用水源地的执法检查,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白水人民的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特此报告
白水县环境保护局 二O一四年八月五日
第三篇:电白县罗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方案
电白县罗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
综合整治方案(初稿)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商请进一步加强罗坑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函》粤环函[2012]463号的要求,县环保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县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罗坑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确实存在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全面整治。为了防止饮用水污染,确保我县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加强罗坑水库环境综合整治、落实责任。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电白县罗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综治领导小组),一名副县长任组长,环保、监察、水务、公安、工商、安监、财政、电力、广播电视、罗坑镇政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环保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一名副职为副主任,从有关部门抽人组成,具体负责综合整治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饮用水源保护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扎实地做好饮用水源综合整 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环保部门负责污染企业的准入审批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联合相关部门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监察部门负责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和省有关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行政人员玩忽职守、查处不力、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党纪政纪责任。
工商部门负责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污染企业前置审批工作,依法注销或吊销政府下达取缔关闭决定的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水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治理、监督工作,统一管理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
安监部门负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查处。公安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建立综合整治执法联动机制,协同打击有关违法行为,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罗坑镇政府负责落实辖区内的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避免生活垃圾污染饮用水源,做好关停、关闭企业业主的思想工作,引导其做好发展经济的后续工作,避免因企业的关停、关闭对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广播电视局负责饮用水源综合整治行动的宣传工作。电力监管部门负责督促供电企业对依法关停、关闭、取缔企业依法采取停电、限电、断电等有效措施。
财政部门负责饮用水源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其中包括建设库区垃圾收集点、设立饮用水源地警告标志、库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费用等。
三、整治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 罗坑水库集雨区。
(二)整治重点
1、库区的万坑村委会、甘坑村委会居民生活污水。
2、库区居民生活垃圾。
3、库区禽畜养殖场。
4、库区土法造纸厂。
5、库区非疏浚性采砂场。
四、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分工
(一)工作任务及职责划分
1、库区的万坑村委会、甘坑村委会居民生活污水治理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资金支持)、县环保局(技术支持)。
责任部门:县水务局。
整治标准:建设人工湿地治理设施,处理有机生活污水,做到生活污水达标排入库区。
2、居民生活垃圾
牵头单位:罗坑镇政府
配合单位:县水务局、县财政局(资金支持)。
责任部门:罗坑镇政府。
整治标准:按城乡清洁工程要求,清除沿渠无组织倾倒的生活垃圾,建设垃圾收集点,建有规范的垃圾收集点、处理及运输设施。
3、取缔水库集雨区内的所有禽畜养殖场、土法造纸厂、非疏浚性采砂场。
县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配合,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力物力,组成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组。开展一次全面清理大行动,今后每月或第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行动。
整治标准:清除违法污染设施、恢复库区原貌。
(二)整治步骤及要求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5月20日至5月31日)
综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布置任务通报库区污染情况,研究综合整治行动方案,落实整治任务。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县水务局负责在水库周边醒目位置树立固定通告牌,在附近村庄、居民区张贴《电白县 人民政府关于对罗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综合整治的通告》、宣传标语。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负责做宣传工作,做到人人皆知,促使所有业主自行终止违法行为、为综合整治到位做好前奏工作。
2、集中整治阶段
库区的万坑村委会、甘坑村委会居民生活污水湿地治理工程,要求县水务局于2012年7月31日前把治理方案上报综治领导小组,于2013年6月30日前建成湿地治理工程并通过验收投入运行使用。
库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要求罗坑镇政府于2012年7月31日前完成。
取缔库区禽畜养殖场、土法造纸厂、非疏浚性采砂场工作,由环保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整治行动。要求在2012年6月15日前完成。
集中整治期间,综治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指导督促综合整治工作。
(三)验收总结阶段
各项整治任务要求在7月底前完成,综治领导小组根据各项任务完成期限,及时组织成员单位进行验收,并将综合整治情况进行通报。
电白县人民政府 2012年5月14日
第四篇:饮用水源应急预案
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本片区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特制定本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饮用水源安全与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规范和强化市直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和完善本片区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协调一致的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片区范围内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区和水厂水源保护区发生的饮用水源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置。
三、等级划分
根据对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将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
(一)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含30人,下同),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6.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不含30人,下同),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乡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三)较大环境事件(Ⅲ级)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四)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1.发生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乡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处置指挥部 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为总指挥,县水务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安监局局长、公安局局长为副总指挥,交通局、卫生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组、环境污染处置组。
职责: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协调划定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二)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由县水务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和现场调查、监测情况,指挥各有关部门应急处置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污染区域警戒、污染物的处置工作;负责对外协调沟通、事故分析、信息上报工作;协调做好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和技术准备;组织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提供科学决策意见;减少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保护饮用水源安全和生态安全;负责向省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协调落实上级指示;统一对外发布水源突发事件所造成环境污染情况的信息;建立健全我市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数据库,组织监察和监测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做好事件的调查上报和善后处理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组
由县安监局局长任组长,由县水务局、公安局、卫生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并视情况可另行确定增加参加部门。
职责:在全县饮用水源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源,排除险情,抢救伤员,对事故现场予以有效控制,防止事故扩大。
(四)环境污染处置组
由县环保局局长任组长,由县水务局、卫生局、公安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并视情况可另行确定增加部门。
职责:由县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现场事故调查监察、处置工作;制定现场监测方案,迅速开展现场监测工作,负责现场监测布点、采样及化验分析,及时报告监测数据;判明污染物性质和危害波及范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排放的污染源,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危害,对事故危害予以有效控制。组长负责现场相关单位的协调,提出事故处置建议措施;负责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小组成员按各自职责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事故处置、事故分析、形成报告等工作。
(五)相关单位职责
县水务局:在饮用水源发生突发事故时,启动《重庆市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相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判明污染物,提出处理意见,防止污染扩大;负责全县各级水电站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在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故时,根据污染程度和市环保局的意见,督促供水企业视情况采取停水、减压供水、改路供水;启用备用水源等处置措施。县安监局:负责将特大事故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现场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
县环保局: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等级和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责任人作出处理;负责跟踪污染动态情况,对建立和解除污染警报的时间、区域提出建议;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建议措施。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中毒病人的救治、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监测,提出控制污染对策建议。
县公安局: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参与事故现场处置和调查处理。参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工作;组织指挥交警部门做好交通事故现场附近的交通管制,疏导围观群众、分流交通车辆和交通事故现场处理工作。
县交通局:指导公路部门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危险路段负责设置公路防撞栏;维持水源保护区内养护公路正常通行。
其他责任部门: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救援需要和相关部门职责,确定参加事故现场处置和救援的部门,共同做好事故现场的处置和各项救援工作。
五、处置突发饮用水源事故程序
(一)迅速报告
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值班人员要详细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状况,迅速核实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和水务局长报告。对严重水源污染事故,由县应急指挥部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和上级机关总值班室报告,必要时在2小时内通知下游相关县(市)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小受害范围。各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快速出击
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部指令现场应急处置组和应急现场监测组携带污染事故专用应急监察、监测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最长不得超过1小时)赶赴现场,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如遇有装载毒性化学品的车辆在水源地内翻车并泄漏,则立即通知供水企业停止对水源的取水,启动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三)现场控制
各应急成员单位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各自职责在指挥部的指令下参与现场突发事故的控制和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产生,防止污染扩散。
(四)现场调查及监测
根据事件的类别、性质作具体处理。总体步骤如下:
1.到达现场后首先组织人员救治病人;
2.了解事件的情况,包括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污染来源、可能污染物、污染途径、波及范围以及发生后当地处理情况;
3.形成初步印象,根据污染特点,判断污染种类;
4.进一步开展现场调查工作;
5.对事发地周边水域进行水质监测。
(五)情况上报
应急现场处置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及拟采取措施及时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和上级部门。县应急指挥部根据报告,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
(六)污染处置
县水务局按照其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立即督促供水企业采取停水、减压供水、改路供水,启用备用水源;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和影响程度,关闭相应的闸口,将受污染水体疏导排放至安全区域,并通知沿途居民停止取水、用水;必要时通知下游水厂停止供水或采取保护措施。
县公安局实施交通管制、疏散人群、保护高危人群等措施,保护公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公安交警部门迅速处置事故车辆,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协助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收储工作,防止污染进一步蔓延;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处置因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引发的火灾,参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工作。
县环保局按照其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源,如污染企业停产、减产、限产,停止污染物排放。开展应急现场监测工作,跟踪水质变化情况。
县卫生局迅速救治因污染事故造成伤害的人员。
(七)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和消息发布
根据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环境污染处置组向应急处置指挥部建议设立污染警戒区域(划定禁止取水区域或居住区域),并根据指挥部的指示向社会发布。
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统一对外宣传口径,指定专人对新闻媒体发布污染事件消息,如果造成片区停水或减压供水,应对外通告。
(八)污染跟踪
应急现场监测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事故污染消失,警报解除。
(九)善后处理
水源突发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的恢复等善后工作;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指挥部办公室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进行工作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建设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等级建立和培训一支常备不懈,掌握处置饮用水源突发事故能力的应急力量。
各应急成员单位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按要求完成应急处置任务。采取有线、无线和计算机网络的方式,确保全天候通讯畅通(包括公休日)。要做好日常的应急准备,包括车辆、检测仪器及有关防护用具、药品等。
按照本预案,指挥部将不定期组织实战演练,以提高防范和处置的技能。
(二)日常防范
各水厂要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巡查,按照规定的要求,严格作好入厂水和出厂水的水质常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县环保局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上游点源、面源污染的监督检查力度;卫生局要加强对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监测工作;县水务局协同相关部门在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适当位置,逐步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水源污染事件进行预警。
第五篇:饮用水源保护制度
岑松镇饮用水源保护制度
为进一步加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管理,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规定如下:
第一条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必须设有警示标志,标志范围内严禁闲人入内。
第二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第三条 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限制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第四条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定时消毒,规范管理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 设立供水专管员,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系统档案。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环境管理状况(水源地管理及管理制度制定情况;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状况、面积;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起始时间等)、水源地水文地质状况(包括机井状况、建井时间、抽水量及供水情况、静水位、水质、供水人口),地理坐标测量、污染源分布状况(水源地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状况以及排放情况;养殖数量、种类、饲养畜禽量;水源地及周边工业污染源的排污情况、排污量;水源地及周边生活人口及排污情况等)。
第六条 供水管理人员要会同卫生防疫部门每年至少两次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预测系统和监测信息公布制度。
第七条 供水管理人员要建立饮用水源地的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八条 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区域,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卫生、水务等相关部门。
第九条 出现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或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责令排污单位停止生产和消除污染,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第十条 本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