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待留守儿童要持平常心范文
对待留守儿童不宜“特殊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学生总数在880万左右。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学校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没有寄宿制学校,学校只能管理上学这一段,放学后,他们的学习没人督促和辅导,生活缺少约束和指导,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留守儿童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须综合治理,方能解决问题。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良策。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待留守儿童不宜“特殊化”。
一、对待留守儿童,言语上不要“特殊化”
1.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导致有意识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而“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而代养人不科学、不理性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教育环境缺失。外出经商、务工、学习的家庭多半是当地经济萧条、家庭经济贫困、生活困难迫于无奈才背井离乡,外出者中也有一部分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状况,而更多的农民仍然挣扎在温饱线上。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从而使他们原本恶劣的学习环境雪上加霜。再加上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贫困文化及教育现实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代养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再次,部分留守儿童亦因学校教育质量低、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及教师素质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的自尊被践踏,学生的行为无法管束,逃学、辍学、失学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儿童几乎成了“坏孩子”的代言人。如果人们一直把他们强行划分到“留守儿童”之列,势必伤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最后破罐子破摔。正如对一个孩子经常说:“你属于差生。”这孩子哪来学好的信心呢?
2. 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在学校他们常常表现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由于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当我们在言语上一味地把他们归入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让他们有一种孤独感,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对待留守儿童,态度上不要“特殊化”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关怀与爱是人的本能需要。”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得到的仅是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很多人总是责怪“留守儿童”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吗?父母没在他们身边,他们得到了多少关怀与爱?我们又怎能责怪他们的父母呢?他们的父母出门打工,是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有几人对留守儿童是心平气和的?他们一不听话,绝大多数人就会说:“就是你爹妈没把你教好!你到你爹妈那去!让他们教!”这些言语会无形中刺伤孩子。而我们对这些“留守儿童”,可能会睁只眼闭只眼,他爹妈都管不下他嘛!我们能管多少?逐渐就对他们冷漠了。
去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我找一位父母都在外地的女同学谈心:“过节了,你想不想爸爸妈妈?”“想„„”她说话时泪水已盈满了她的眼眶。后来这位学生给我写了封感谢信,信中说:我觉得您很象我妈妈,却又有许多不同,妈妈在家时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她聊,甚至撒娇,但与您谈话时我却有顾忌,更不敢撒娇,可是我多么希望老师能经常与我闲谈(不要只说学习)„„” 从这个女生的信中,我感受到“留守儿童”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父母之爱,倘使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善待他们,多和他们“闲谈”,多给他们一丝温暖,让他们深切感受大家对他们的关爱,他们也会象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五一班有一个“留守儿童”,恶习很多:逃学、打架、抽烟、上网„„有一次上网半夜不回家,最后老师在树丛里才找到他。在处理过程中,这个学生拨通了远在北京的父母的电话,当着老师的面,在电话中责问他的父母:“爸爸、妈妈,您们管过我吗?您除了给我寄钱之外,还给了我什么?„„”一席话,让在场的老师都沉默了,这些“留守儿童”并不是所谓的“坏孩子”,他们缺少温暖,缺少呵护,可以说,他们的恶习产生的原因是不平,是委屈,是无奈。我们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因此就需要我们首先在态度上,改变对他们的看法,不要在心中有一丝的“他们与其它的儿童不一样”想法,将关爱平等地送给留守儿童。
三、对待留守儿童,行动上不要“特殊化”
在学校中,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另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学校和老师缺乏经常性的沟通,使得部分老师也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他们也选择了遗弃他人、抵制他人、抵制学习、抵制学校。从当前来看,要破解“留守儿童”这个教育难题,家长、学校、社会就应该全部参与进来。这当中,对“留守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最好不留痕迹,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是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化。我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增加校园的书香气。多学知识让心灵找到归宿与寄托是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礼物,可以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为此,学校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多订阅一些报刊,多增加阅报栏,在食堂内安装有线电视。学校还可以创办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等,举办举办元旦晚会、体育运动会、歌手比赛、主持人大赛、演讲大赛等各种有益的活动,让这些“留守儿童”意识到,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没有人把他们当另类。
2.再多一点关爱。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关爱与温暖。正因为不能象其他孩子时时得到父母的爱,他们的心灵才会变得更敏感、更脆弱。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让他们睡得安心,吃得甜心,学得舒心,玩得开心。教师还应该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自尊自爱,体谅父母,感恩他人,关注社会。
3.教育者要时时提醒自己,他们是“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工作。各班在新学年学生报到注册时要将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教师多些家访,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
4.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儿童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儿童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工作时,内心要将他们当“特殊群体”区别对待,给予更多的关爱,但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5.学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开办各种形式的 “家长学校”,与家长和代养人多交流,并对其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创设出良好的家庭环境。
子女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是其教育和发展最为有利的环境。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象。”(马克思)同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地融入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克服自私的实惠观,将子女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忌讳过度的物质满足。我们能够理解家长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其无法亲自照顾子女的愧疚心理。但是,即使是再多的物质和经济补偿也弥补不了子女见不到父母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相反,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沉溺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临时没有钱引发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所以,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
代养人要树立角色意识。代养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贡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同样地,要让代养人明确,不要在“留守儿童”面前将他们当特殊化。
6.心理辅导不可少。教师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要让“留守儿童”明白:他们的父母在外面做工和那些在家做工的父母没什么两样,都是对孩子的爱。
当然,“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的特殊群体,教育难度是很大,我们应该不断摸索,寻找更有效的方法。“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大家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
第二篇:怎样对待留守儿童
用爱点亮一片蓝天
对待班里的“厌学生”,起初我充满热情,积极引导,满心期待着他们彻彻底底地“洗心革面”。可是,教育学生是一个艰苦而耐心的工作,特别是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行为习惯方面更容易产生反复,这就需要班主任和教师拥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热情。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就会使他们产生了对抗心理,破罐子破摔,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加强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每周利用一个晚集时间的时间,组织“留守学生”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学习、生活和思想,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把思想教育融于各种活动中:开展学生“结对子”活动,鼓励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便于平时的作业辅导、生活关心、思想交流;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团队活动为载体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解决学生集体荣誉感弱、道德品行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建立家校联系卡。整理好学生详细信息并建成家校联系卡,代理监护人和学校各持一份,定期电话联系和家访,把“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反馈给代理监护人。这样,跟踪思想教育,共同管理好留守生。
定期与不定期和家长沟通。做到经常与代理监护人、家长的沟通联系。配合学校严格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子女的教育和管理。
密切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每周开设心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或设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采取正确引导、善于等待、坚持不懈、对症下药等策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提升“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描绘人生理想,厘定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拟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行动,时时对照、检查,看其是否偏离发展目标。鼓励自我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用各种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找差距、找原因。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不断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积极思考,不断创新。通过开展这些教育活动,我班的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了明显进步。多给“特殊学生”一点关爱,一点鼓励,一点积极的暗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要用爱为留守学生点亮一片蓝天。
第三篇:以平常心对待成功演讲稿
以平常心对待成功
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劝人或自我安慰时常说的一句话。可见,平常心是人人都想拥有的,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可是,拥有它并不容易,保持就更难。没事的时候容易,有事的时候难;劝人的时候容易,劝己的时候难。特别是遇到了恶境界现前,能做到平常心,那就更难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为什么?人常说:平常心是道。你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接触的人和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其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你就已经得“道”了。这哪里是我们一般人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若平常心这么容易做到,人人都证果了,世界上哪儿 还有苦难呢?
可是生活似乎总是那么冷酷无情,跟我们做对似的。我们心里想的与实际中遇到的差距又是那么大,让人无法生起信心。特别是当一生中灾难和打击一个接着一个,简直没完没了的时候;当家庭矛盾冲突不断,找不到家庭温暖的时候;当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苦伶仃,艰难度日的时候;当昔日的恋人成了别人新郎新娘,心中的滋味无法向人诉说又难以排遣的时候;当找不到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到处都是麻烦的时候;当太多太多的无奈的现实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是啊,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和现实,躲也躲不过。可是也许当我们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另外 一些人的遭遇和不幸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人跟我们的遭遇一样,甚至于比我们还凄惨可怜。我们或许才能从中体会到些什么。娑婆世界的本质就是苦多乐少,享福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就是这些有福之人,福报享尽了,谁又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拿着过去的成功当作炫耀的资本,特别是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上,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想当年,我怎么怎么样,那个时候,我如何如何......”很多人在回首往事时,都会沉湎于过去的辉煌,却不太愿意反省挫折和失落,不去想为什么没有留下更多的精彩?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长此以往,会召来人 们的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对待成功,我们也应该这样,时刻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谁都会有成功,但绝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永远成功。一次次地打破自己的成功记录,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这是非常之难的。那么,对待成功,我们如何保持平常的心态呢?
首先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做任何事情不能想当然,没有准备的战争往往会失败的。美国耶鲁大学曾经对一批毕业生进行过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百分之三的同学有非常清晰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二十年后,调查人员再对这批毕业生进行回访,结果发 现,恰恰就是这百分之三的同学事业最成功,且平均资产远远高于其它百分之九十七的同学。这说明了一个道理,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对于身在职场的每个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功,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一定要记住: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其次要善于学习,不断提升。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综合素质的高低。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只有终身学习,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实现持续不断的成功。人与人本身没有什么差距,天才毕竟是极少数人,在同样的甚至稍差一些的起点上,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人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后天努力的 程度决定着进步的速度。虽然初始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那么一点点,但日积月累就会越拉越大,所以发现差距及时总结,方能迎头赶上。人要善于观察、学习、思考和总结,否则只一味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结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旧重复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第三要张弛有度,学会放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成功的人不一定要不分日夜地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地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赢得奖牌和利润,最后却输了身体的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同时,成功有大小之分。比尔•盖茨放弃哈佛的学业创办了微软,丁磊从邮电系统辞职,创办了网易公司,陈天桥放弃高薪,创办了盛大网络......所以,如果你并不满足于现状,还想做更大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确实又有这个能力,你就要学会放弃。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具备在机遇面前敏锐的洞察力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情,不管什么样的平常心,都是一种生活的馈赠,你拥有了,生活就会平静,而如果你失去了,那么道路就会坎坷,人生也从此不再平静。遇到困难尽量去努力改变,努力之后也改变不了的,请用平常心接受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外化于行,我认为,胸怀以下“五心”非常重要。以感恩之心对待党和人民。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同事的帮助,更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亲友和同事的真心帮助,尤其要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并自觉地把这份感恩之心,转化为精忠报国、听党指挥的感恩之举。
以进取之心对待工作。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心”指的就是进取心。进取心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原动力,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强烈的进取心,是每一名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动力。实践证 明,干好工作主要靠两条,一条是愿干,一条是会干。愿干指的就是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愿干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大小,但只要有了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
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首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作奉献的。如果权力观发生错位,把权力视为谋私的工具,想方设法捞取好处,甚至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所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使人变得崇高,也可以使人走向堕落。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心存敬 畏,不当“特殊党员”,不游离于组织之外,畏法纪、畏权力,千万不要触碰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切实做到自省、自警、自律。
以平常之心对待名利。功名意识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全然否定,但不能把功名看得过重,否则会妨碍精神的磊落坦荡和自由豁达,会成为一个人的思想负担和精神枷锁。党员干部对待名利,尤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有共产党人应有的胸怀和境界。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更多的要追求思想道德、能力素质、工作实绩上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获得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 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美德中的美德。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与同事相处,还是在班子里共事,都要讲宽容、讲大度,做到学人之长、容人之短、记人之功。作为领导干部更要有成就事业、成就他人的胸怀,为他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感到高兴,为同事和部属成长成才铺路搭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时刻怀有五心。
第四篇: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干部调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措施,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干部调整,是每一个干部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面对名利得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内心境界。对于干部调整,多数人能够正确对待,能够把调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辜负组织期望,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但也有个别同志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整。怎样才能以正确态度面对干部调整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保持轻松自然的心境
(一)对待他人的提升,保持平静的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他人的进步和提升,除了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外,包含了本人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外人不一定能看到和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本人才能完全体味到。所以,干部不能用庸俗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提升,认为别人机遇好或是走了什么捷径。有一个道理必须明白,任何人的进步与收获都有其特点和努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如果缺乏平静的心态和正确的理解,就会心理失衡,或者埋怨组织、或者自暴自弃、或者铤而走险,以至诱发危险的思想和行为。看到他人的提升,年轻后备干部有压力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激发自己加强学习、扎实工作,惟有如此,求进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创造的活力才会生机蓬勃,实绩才会更加突出,施展才华的空间才会更大。职务 的晋升不应是党的干部的最终目的,晋升职务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即使付出了努力,一时未得重用,也应心无遗憾。
(二)对待自己的提升,保持谦虚的心态,化动力为责任。
年轻后备干部得到组织的提拔,一般都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是,职务的提升是一个短时间的位置改变,其能力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要说提升的话,恰恰是职责、权力和任务的提升,是一种责任的提升。因此,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和品质,化动力为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慎用权。要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做出更大的业绩,让群众信服,让组织放心。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被提拔,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群众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年轻后备干部被提拔,只是组织上对其主要方面给予的相对肯定,有时是在特定的政策和环境下选拔的,比如按年龄、性别、民族、各界人士比例的规定或要求对领导班子构成进行调整,或者是干部队伍建设上进行人才储备的策略等,在这些情况下的提拔,并不能说明被提拔的干部就十全十美了,可能其本身仍然有许多不足。所以,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要多剖析自我,多发现他人的贡献和作用,如果不能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能正确对待职务的升迁,就会自骄自负,高估了自己。
(三)对待挫折和失意,保持从容的心态,化消极为积极。
人在生活事业中受到挫折是难免的,年轻后备干部在逆
境中更能锤炼品质、磨砺意志、增长才华,增强克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想必很多的年轻后备干部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开始遇到一个较大的困难时,总是惊慌,甚至害怕,而事情过后会有一番“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的心境。年轻后备干部只有在不同阶段经受不同困难的考验,才能不断磨练自己,趋于成熟。对待挫折和失意,重要的是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泰然处之,化消极为积极,特别要努力寻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多学一些知识、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写一些心得体会文章,有目的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聚新的力量,寻求新的机遇,使挫折和失意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个机制为年轻后备干部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年轻后备干部只要时刻注意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注重学习,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积聚力量,挫折和失败就会成为成功的新起点。
(四)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有水平的人。作为大小都是个“官”的人,你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大多是
真实的,但也有言过其实、言不由衷、投你所好甚至口是心非的成份。如果你全信以为真,那是政治上不成熟、不清醒的表现。只有正确估量自己,不为成绩所骄、不为浮言所惑,真正按照辩证法要求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善于分辨周围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讨你高兴的,做到了这一点,才算有自知之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强不息的动力。
二、靠突出的实绩赢得成功
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可以说是优秀人才的汇集地,其本身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实绩突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凭实绩使用干部是党的干部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没有实实在在、响当当的实绩,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实干兴业是千古不易之理。埋头苦干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只有依靠扎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年轻后备干部要很好地在工作中实践这一理念,弯下腰来、低下头来,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在苦干的风雨中锤炼摔打。实绩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取得的,花拳绣腿出不了实绩,扯破了嗓子也喊不出实绩,耽于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
实绩从拼搏中来。爱拼才会赢,年轻后备干部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都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这样的队伍中要想取胜,就要有一股争先创优的拼劲和韧性。年轻后备干部中成功的大部分同志是辛勤的耕耘者,是自强不息的实干者。
没有成功的少数人往往在进入后备干部的序列后,不是更深地扎到实干的土壤里,而是想攀上别人的高枝,拉关系、织网络、跑门路,一副急不可耐的浮躁心态。因此,年轻后备干部要踏踏实实做事,发扬战场上拚刺刀的精神,全神贯注干工作,全力以赴抓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磨砺自己严谨的作风。如果试图靠关系等“捷径”来登上新台阶,那是成长之大忌。
三、耐得住寂寞等待机遇
客观上讲,干事业取得的实绩是与干事创业者的职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业的发展应该带来职务的晋升。在职务晋升问题上,机遇肯定是存在的,人人都想获得,但并非人人都可获得。干部选拔使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由于机遇不同,有的备而得用,有的则要备而待用,有的则是备而不用,这是客观现实。实践中如何把握机遇呢?
(一)耐得住寂寞。
切不可坐立不安,更不能因此就“着急上火”,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怕手里这张“旧船票”赶不上下一班“新客船”。特别是后备干部,如何对待后备时间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切不可错过一两次机会,就认为自己的一生成了“过去的一页”,就陷入一种顾影自怜的寂寞悲怆之中。能不能正确对待这份寂寞,是一个关键,战胜它,就能砥砺前行;沉湎其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就会迅速萎缩。
(二)力戒浮躁。
看到与自己处在同一序列的同志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自己却长时间“按兵不动”,特别是因某些特殊因素,一些原本没有希望的人获得了机遇,年轻后备干部最易出现浮躁心态,一方面可能开始怀疑一切,埋怨组织,迁怒同事,遇事沉不住气;另一方面很可能精力消退、萎靡不振。这样的态度对自己成长无益,甚至可能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浮躁会给组织和群众一种不成熟的感觉,给自己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正确对待机遇是成熟的标志。
(三)矢志不渝。
对于机遇,单凭善良的愿望或守株待兔的态度是不行的,需要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宽广的视角和多向的思维。机遇具有整体性,这个整体,首先是所在的团体,其次是更大的团体,再次是具有内部关联的彼团体和此团体,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凡有意捕捉机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所在团体的整体效应,都应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高其所在团体的整体凝聚力。整体机遇是个人机遇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成熟稳健的年轻后备干部,一定要保持一种维护团队形象的良好精神状态,所在团队也会因成员同心协力而获得更多机会。年轻后备干部对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追求要矢志不渝,只要“我心依旧”,蓄势待发,必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机遇。
作为一名干部,积极要求进步是正常的,但不能把名利看得过重,更不能为名利所累。对待名利地位,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于心安然。我们每名干部的观念也要跟着形势转变,职务的提升,既受多方面因
素的制约,也有个机遇问题。一时提不了,并不说明没能力,也不是没干好,更不是组织上不信任自己。一定要多体谅组织的难处,多念组织上的好处,始终不忘自身责任,不移忠诚之心。
第五篇: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太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挡”,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卖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份”。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刘义权从事军事档案工作38年如一日。他们都几次放弃、让掉升迁的机会,以模范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对待职务问题的正确态度。应当像他们那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要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晋升,从制度层面上看,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真正让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满意,对选拔上来的干部服气。要形成科学规范的职务晋升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引导干部克服近期提拔、不断提拔的浮躁心理,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要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
(原载于2010年2月8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16期)
缘何“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
最近听到反映,少数干部私下坦言:“三年不动就有失落感。”为什么几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失落感从何而来呢? 少数干部的失落感,大抵是从个人进退得失的斤斤计较中来,从思想空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漠中来,从锐气不再、日渐颓废的心态中来。
如何消除失落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少计较,多感恩,保持满足感。党的事业好比一条大船,我们不能“每个人都是船长”,大海航行,需要很多优秀忠诚的“水手”。少而精的领导层,科学合理的领导层级,是整个干部队伍精干高效的保证。党的干部都应该在名利上有满足感、在本领上有危机感。想想革命战争年代和条件艰苦时期,我们党的大批干部不计个人安危和名利得失,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奉献鲜血乃至生命而无怨无悔;想想现在还有不少老百姓日子过得依然“紧巴”,而自己享受着党和人民给的“俸禄”而衣食无忧,又何必产生心态不平衡,几年不提拔就有“失落感”?每一个干部要想的是多感恩、多奉献,千万不能无止境地追求职务的升迁。
少应酬,多学习,获取充实感。现在,不少干部多了交际应酬,少了读书学习,理论修养跟不上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空虚感。这种状态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容易扭曲,最容易出问题。我们的同志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省察,让自己的思想经常得到“清扫”,境界不断得以提升,时刻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充实。
少抱怨,多作为,增强荣誉感。中央多次强调对“老黄牛”式的干部不要亏待,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如果你真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德才素质好,有能力、有业绩的“宝马良驹”,那更不必抱怨,只要继续发扬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踏实苦干,奋发有为,树立一名优秀干部的良好形象,保持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一定不会被亏待、被埋没。
(原载于2010年3月12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31期)
“钟摆干部”要不得
扎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目前却有少数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有人给“钟摆干部”画像:工作沉不下心,左右攀比,生怕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干事沉不下身,蜻蜓点水,生怕付出多得到少;遇事不敢担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
“钟摆干部”有很强的迷惑性。因其总是晃来荡去,上上下下混得脸儿熟,常被误作“随和干部”;因其专拣易出成绩、没有风险的活儿干,有了成绩立刻揽入自己名下,常被误作“务实干部”;因其遇到矛盾绕道走,出了问题往外推,似乎永远不出问题,常被误作“放心干部”;因其自身能力不强、作风不硬,对同事和下属自然降低要求,常被误作“大度干部”„„
这些干部有一个共同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别出事”。安安稳稳混日子,平平安安享清福,是其人生信条;脑筋僵化观念旧,胸无大志看眼前,是其思想常态;一团和气,风吹草动全与自己无关,是其处世哲学。说到底,“钟摆干部”就是混事干部、平庸干部。
“钟摆干部”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不愿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基础性工作,专门干些抛头露面、显山露水的事;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没干多少,就上窜下跳、到处炫耀,事情未作先宣传,行动未见先吹嘘;有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在上级机关钻来钻去,在领导面前摇来摆去,感情投资、邀买人心。更须引起重视的是,确有极少数“钟摆干部”占到了便宜、得到了重用,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让老实人感到实干无益,让投机钻营者竞相效仿。这也是“钟摆干部”长期存在的深层原因。
小到一个基层单位,大到一个地方、部门,领导干部职责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的任务更重,统筹协调的要求更高;开放进入新阶段,舞台更大,竞争也更激烈;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既蕴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难。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钟摆干部”必然难以担当重任。如果干部都在漂来漂去,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就可能陷入“钟摆困境”: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效、忙而无功。“钟摆干部”不仅空耗行政资源,而且误事、坏事。
“钟摆干部”最怕丢“乌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实行优胜劣汰,严格依法问责,是治理“钟摆干部”的有效手段。只有健全干部退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才能警示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钟摆干部”,才能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激励他们不断奋发进取,创造党和人民需要的新业绩。
(原载于2010年3月8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28期)
李源潮为何提倡“三不精神”?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指出: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这番话讲得很有现实针对性,不仅对组工干部,对其他领域的干部也具重要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如何正确对待得失,这是每一位干部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干部做得不错,他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努力工作,有功不争功;面对辛苦和劳累,不患得患失、发牢骚讲怪话。但也有一些干部尚未能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有了功劳,就开始向上伸手要这要那;还有的斤斤计较,抱怨不止,说什么“没功劳有苦劳,没苦劳也有疲劳”等等。凡此都表明,如何对待功劳、苦劳、疲劳,确是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中一个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
李源潮同志提出的“三不精神”,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
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如何正确对待功劳,这对干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居功不傲、继续埋头苦干?还是自恃有功、向上伸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时下有些人工作做得不错,也确实有点功劳,但却以此向上级伸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这些人所为,不是把工作做好视为应尽的职责,而将其当做升官晋级的筹码、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他们忘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如果有了点功劳就伸手,人们就要问当初你工作的动机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个人私利?当然,对于那些工作上有成绩、有功劳的人,群众和组织上会有公论。但作为个人来讲,决不能伸手,这是直接关系到党性是否纯洁的一个严肃问题,切不可忽视。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对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来说,是从来不计较这些问题的。因为在这些人眼里,全力搞好工作是第一位的,为了把工作尽快搞上去,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有再多的苦劳,他们也在所不计。相反倒是那些动机不纯之人,爱在干多干少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这样的干部应该好好想想,当初加入党组织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怎么做?共产党的干部是为谋取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如果出了一些力、做了一些事就攀比,那就有愧于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光荣称号。
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工作中出现疲劳,适当休息调整是应该的,但不能抱怨。抱怨是一种“低能”的表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理当志存高远、胸怀坦荡,怎么能一遇疲劳就像个“怨妇”那样,抱怨不休、絮絮不止呢?在包括疲劳在内的各种考验面前,要坚决做到勇于面对、战而胜之。如此才是一个过硬干部的风骨所在。
“三不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传统。它显示的是高尚的精神追求,体现的是纯洁的道德情操。过去我们靠它打天下、创江山,今天仍要靠它建伟业、起宏图!一切有志有为的干部都要以此为武装,身体力行,力争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本文来源:人民网 刘国昌)
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五条出路”有序流动
引导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和关键。今年,将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这些人如何流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认真抓好。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一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就明确,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带有志愿者性质,不是公务员。毋庸讳言,不少大学生报考村官岗位,最终目的是想当公务员。有过村官经历的大学生如果当公务员,也的确对今后做好工作很有帮助。但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严格的编制限额,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好,只能拿出少部分岗位用来招录服务期满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据了解,有的地方把乡镇事业编制主要用于安排大学生村官,甚至承诺将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做法不宜提倡。
选聘大学生村官,既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也是为了培养熟悉了解基层、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因此,他们服务期满后的出路应当多样化,通过多种渠道分流到社会不同岗位去发挥作用。去年,中组部等12个部门制定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5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这5条出路要全面落实,条条走通,不能只挤当公务员这座“独木桥”。
各地区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及其亲属的思想引导工作。要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政策讲清楚,把有关情况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引导他们合理确定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心理预期。要严把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要全面宣传5条出路,引导大学生村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可能,理性选择流动发展方向,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同时,有关部门对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流动工作,要有正确的态度,积极为他们有序、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包括出台适当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使他们的出路更多一些,但不能全部包下来。这是对大学生村官负责,也是对事业发展负责。
(原载于2010年3月4日中组部《组工通讯》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