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9: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7月31日至8月21日,省发改委张令保副巡视员带领体改处一行5人,先后赴淮北、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就我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与五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调研,各市虽然启动时间不同,推进工作却各具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各试点市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推进机构,出台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实施方案,在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保就业、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认真谋划城乡一体化布局。各试点市均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首要工作,从全市域的角度,按照组团式空间布局要求,编制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此指导和规范整个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马鞍山市把1686平方公里的市域国土作为整体,着力构建“1234”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芜湖市强化全市域概念,坚持城乡一体、市域统筹、和谐发展,将1.1万个分散农民居住点改为1000个左右的农村新型居住点。铜陵市依据“一城三区、一主两副”城乡空间结构,建设宜商宜居宜游的生态山水铜都。淮北市结合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采煤塌陷区总体搬迁、交通节点和主城区东扩南移等工作,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山水生态城市。合肥市着力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合肥经济圈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

2、加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各试点市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公交、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淮北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拿出1亿元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各地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建设。出台了《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意见》和《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7000万元重点用于引导5个试点镇的14个城镇、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留30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其他项目建设。芜湖市今年筹集资金1亿元,新建“村村通延伸工程”300多公里,实现行政村到中心镇半小时到达。铜陵市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并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兴建小型水厂,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国家级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投资617万元。合肥市2008年整合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首批启动项目4个,总投资约6.7亿元。目前合肥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96.9%的农村设立了客运站点。

3、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在五个试点市中,除淮北市外,其他四个市都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四个市结合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马鞍山市努力构建“一核四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布局,加快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芜湖市依托城市的辐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2008年财政投入涉农资金14.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三农”超百亿元。铜陵市、淮北市紧紧抓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向国家争取了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涉农行政性收费“零收费”。

4、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各试点市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并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逐步与市民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马鞍山市构筑城乡就业社保网、城乡健康保障网、城乡文化教育网等“三大网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和实施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管理动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肥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已改造完成全部D级校舍危房,乡村卫生服务站室普及“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建成农家书屋23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6项,全市95%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芜湖市从2008年起,打破城乡户籍限制,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对全市城乡居民实行政策、待遇、管理、实施“四统一”。铜陵市逐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相互转移机制,实行统一的城乡务工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和管理的统一。

5、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一体化试验。各试点市通过局部试点,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濉溪县百善镇、五沟镇,相山区渠沟镇,烈山区烈山镇,杜集区高岳办事处等5个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乡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批先行试验区,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马鞍山市从去年初就在花山区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通过“三自愿、三置换”,着力推进“三集中、三转换”,解决农民就业后的社区化居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芜湖市积极推进南陵大浦、鸠江城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金融信贷等方面向试点地区倾斜。其中,大浦试验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思路,引进鲁班集团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已初具规模,被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铜陵市确立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化”(产权明晰化、产权资产化、产权市场化)目标和“两步走”(先试点,后推开)工作步骤,开展了土地产权登记确权试点,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五市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方案为引领,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做法是:

1、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强力推动城乡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市不仅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而且都成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推进指导、督查考核,形成了部门协助、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合肥市整合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个涉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铜陵市、淮北市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组,分别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马鞍山市把市直各部门履行推进城乡一体化职责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强督查。

2、以开发园区为载体 , 有效带动城乡产业整合发展。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各市坚持“工业强县富民”和“以城带乡,以城融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市2008年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42.8%,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6%,而工业园区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以上,增长极作用明显。马鞍山市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发区,调整镇村工业集中区,着力做大做强卫星城、中心镇工业经济。目前,全市已形成以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以一批特色园区为依托的工业产业布局。截止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值1165.9亿元,工业发展集中度达到80%以上。

3、以“三集中”为路径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各试点市通过大力推进“三集中”,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工人和市民的转化,带动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耕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马鞍山市通过“三集中”,全市农户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3.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7%。淮北市借鉴并创新出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即村民自建模式、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模式、拆建改造“空心村”模式,其中,濉溪县百善镇启动了“521”工程,即重点建设5万人的凤凰新城集中居住区、2万人的钟楼集中居住区和1.2万人的张集集中居住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村民学习有去处、娱乐有场所、健身有器材、办事有服务。合肥市总结推广城中村改造、整村推进、环境整治、产业带动、强弱融合型五种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土地及宅基地整理、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4、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市根据财力,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合肥市近年来实施了36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健身工程等内容。芜湖市今年实施32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19.5亿元,积极实施惠民直达工程,惠民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并制定了《芜湖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铜陵市2008年实施30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的有24项,重点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用于农村的资金投入超过60%,农民受益面超过90%。

5、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积极促进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各试点市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增强乡村自主发展及与城市对接的能力,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8.07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2007年整合市区的农村信用社成立了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推进3县农村信用社组建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多渠道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芜湖市抓紧修订《芜湖市户口管理制度改革暂行规定》,实现新划入城市新区户籍“一元化”管理,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马鞍山市积极探索建立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补偿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以土地换股份、换社保、换就业;改进市、县区财政分配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三、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市在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由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从而增大了试点的难度,影响了一体化的进程。如省直管县,由于市县管理相对独立,市对县的投入能投却不愿投,想统却不能干,造成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等方面不能有效衔接,导致成本上升、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率降低等问题。再如,铜陵市的江北飞地(铜山、安铜)与江北的郊区灰河乡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工作沟通和协调难,使得两地在城乡产业布局、居住区的布点和道路的连接等方面难以对接,不仅不利于铜山、安铜两地发挥优势,发展“桥头经济”,而且制约了灰河乡的经济发展。

2、农民住宅和土地确权不到位妨碍了土地流转和创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中,由于土地确权的滞后,确权证书缺乏有效性,无法实现农村土地资本化,也就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行。例如,铜陵市已进行了确证发证试点,因确权证书得不到金融机构认可,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和市场交易,大大影响农民积极性,还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纠纷增多、矛盾激化。再如,农民集中到新的居民点,即使有了住房,却无法拿出房产证做抵押获得贷款,也不能进行房产交易,限制了资产盘活,压抑了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解决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亟待解决的任务。

3、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推进一体化建设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作保障,特别是以“三集中”为主要手段的推进工作,更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目前,省级财政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资金提供支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投资的主渠道仍然依赖市县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影响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推进。据调研了解,各试点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均感到力不从心,受“三集中”必要前期费用和资金制约,一些已列入规划中的建设项目难以实施。特别是淮北市财力十分有限,资金压力更大,影响一体化推进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省级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四、加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建议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战略部署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奋力崛起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做好试点工作,尽快发挥试点的示范效应,实现以点带面,普遍推进的目的,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度,统筹协调好各试点市推进工作,加大对试点市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建议如下:

1、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建立省级试点工作协调领导机构。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亟需尽快召开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确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进而通过建立推进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直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各试点市的政策指导和切实支持,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

2、适当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系。为解决市县同城管理矛盾、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建议对马鞍山市、芜湖、铜陵等市辖县行政区划按县改区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三市跨江发展作必要的区划调整。

3、给予推动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

(1)实行土地指标的动态平衡。建议由土地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报经省政府批准,在全省范围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真正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实现农村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动。对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置换和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实行宏观调控、动态平衡,置换指标可以在试点市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支持和鼓励试点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试点市每年可安排当年土地拍卖收益的15%,作为改革试点启动资金。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原则上按照4∶3∶3比例分配(40%用于农民居住安置,30%用于新型工业化,30%用于发展服务业)。

(2)土地使用权和住宅确权。规范农村住宅、土地使用确权证书的发放,并赋予证书的有效性及融资功能。

4、加强对试点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参照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优惠条件,建议省财政列出专项,建立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资金。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省级财政对试点市每年各补助1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土地流转、土地置换铺底启动资金等。鉴于目前支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发挥应有效益,建议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整合支农资金,调整财政支出渠道和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对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小额贷款,由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试点市乡镇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达到60%以上可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户小额信贷由财政给予贴息,免交全部营业税和所得税。

5、鼓励深化改革,支持大胆创新。鼓励试点市积极有为,敢于突破,给予改革试验的自主权和“试错权”。建议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原则,要求试点市深化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土地使用、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消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要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就业、社保、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布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信贷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扩大信贷规模,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科学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造条件进行“双置换”试点。

第二篇: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7月31日至8月21日,省发改委张令保副巡视员带领体改处一行5人,先后赴淮北、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就我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与五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调研,各市虽然启动时间不同,推进工作却各具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各试点市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推进机构,出台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实施方案,在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保就业、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认真谋划城乡一体化布局。各试点市均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首要工作,从全市域的角度,按照组团式空间布局要求,编制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此指导和规范整个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马鞍山市把1686平方公里的市域国土作为整体,着力构建“1234”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芜湖市强化全市域概念,坚持城乡一体、市域统筹、和谐发展,将1.1万个分散农民居住点改为1000个左右的农村新型居住点。铜陵市依据“一城三区、一主两副”城乡空间结构,建设宜商宜居宜游的生态山水铜都。淮北市结合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采煤塌陷区总体搬迁、交通节点和主城区东扩南移等工作,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山水生态城市。合肥市着力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合肥经济圈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

2、加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各试点市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公交、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淮北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拿出1亿元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各地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建设。出台了《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意见》和《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7000万元重点用于引导5个试点镇的14个城镇、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留30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其他项目建设。芜湖市今年筹集资金1亿元,新建“村村通延伸工程”300多公里,实现行政村到中心镇半小时到达。铜陵市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并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兴建小型水厂,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国家级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投资617万元。合肥市2008年整合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首批启动项目4个,总投资约6.7亿元。目前合肥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96.9%的农村设立了客运站点。

3、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在五个试点市中,除淮北市外,其他四个市都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四个市结合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马鞍山市努力构建“一核四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布局,加快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芜湖市依托城市的辐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2008年财政投入涉农资金14.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三农”超百亿元。铜陵市、淮北市紧紧抓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向国家争取了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涉农行政性收费“零收费”。

4、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各试点市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并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逐步与市民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马鞍山

市构筑城乡就业社保网、城乡健康保障网、城乡文化教育网等“三大网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和实施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管理动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肥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已改造完成全部D级校舍危房,乡村卫生服务站室普及“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建成农家书屋23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6项,全市95%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芜湖市从2008年起,打破城乡户籍限制,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对全市城乡居民实行政策、待遇、管理、实施“四统一”。铜陵市逐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相互转移机制,实行统一的城乡务工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和管理的统一。

5、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一体化试验。各试点市通过局部试点,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濉溪县百善镇、五沟镇,相山区渠沟镇,烈山区烈山镇,杜集区高岳办事处等5个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乡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批先行试验区,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马鞍山市从去年初就在花山区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通过“三自愿、三置换”,着力推进“三集中、三转换”,解决农民就业后的社区化居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芜湖市积极推进南陵大浦、鸠江城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金融信贷等方面向试点地区倾斜。其中,大浦试验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思路,引进鲁班集团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已初具规模,被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铜陵市确立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化”(产权明晰化、产权资产化、产权市场化)目标和“两步走”(先试点,后推开)工作步骤,开展了土地产权登记确权试点,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五市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方案为引领,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做法是:

1、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强力推动城乡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市不仅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而且都成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推进指导、督查考核,形成了部门协助、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合肥市整合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个涉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铜陵市、淮北市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组,分别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马鞍山市把市直各部门履行推进城乡一体化职责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强督查。

2、以开发园区为载体 , 有效带动城乡产业整合发展。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各市坚持“工业强县富民”和“以城带乡,以城融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市2008年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42.8%,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6%,而工业园区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以上,增长极作用明显。马鞍山市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发区,调整镇村工业集中区,着力做大做强卫星城、中心镇工业经济。目前,全市已形成以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重

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以一批特色园区为依托的工业产业布局。截止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值1165.9亿元,工业发展集中度达到80%以上。

3、以“三集中”为路径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各试点市通过大力推进“三集中”,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工人和市民的转化,带动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耕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马鞍山市通过“三集中”,全市农户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3.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7%。淮北市借鉴并创新出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即村民自建模式、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模式、拆建改造“空心村”模式,其中,濉溪县百善镇启动了“521”工程,即重点建设5万人的凤凰新城集中居住区、2万人的钟楼集中居住区和1.2万人的张集集中居住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村民学习有去处、娱乐有场所、健身有器材、办事有服务。合肥市总结推广城中村改造、整村推进、环境整治、产业带动、强弱融合型五种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土地及宅基地整理、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4、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市根据财力,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合肥市近年来实施了36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健身工程等内容。芜湖市今年实施32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19.5亿元,积极实施惠民直达工程,惠民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并制定了《芜湖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铜陵市2008年实施30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的有24项,重点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用于农村的资金投入超过60%,农民受益面超过90%。

5、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积极促进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各试点市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增强乡村自主发展及与城市对接的能力,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8.07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2007年整合市区的农村信用社成立了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推进3县农村信用社组建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多渠道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芜湖市抓紧修订《芜湖市户口管理制度改革暂行规定》,实现新划入城市新区户籍“一元化”管理,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马鞍山市积极探索建立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补偿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以土地换股份、换社保、换就业;改进市、县区财政分配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三、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市在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由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从而增大了试点的难度,影响了一体化的进程。如省直管县,由于市县管理相对独立,市对县的投入能投却不愿投,想统却不能干,造成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等方面不能有效衔接,导致成本上升、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率降低等问题。再如,铜陵市的江北飞地(铜山、安铜)与江北的郊区灰河乡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工作沟通和协调难,使得两地在城乡产业布局、居住区的布点和道路的连接等方面难以对接,不仅不利于铜山、安铜两地发挥优势,发展“桥头经济”,而且制约了灰河乡的经济发展。

2、农民住宅和土地确权不到位妨碍了土地流转和创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中,由于土地确权的滞后,确权证书缺乏有效性,无法实现农村土地资本化,也就不能从根本上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行。例如,铜陵市已进行了确证发证试点,因确权证书得不到金融机构认可,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和市场交易,大大影响农民积极性,还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纠纷增多、矛盾激化。再如,农民集中到新的居民点,即使有了住房,却无法拿出房产证做抵押获得贷款,也不能进行房产交易,限制了资产盘活,压抑了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解决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亟待解决的任务。

3、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推进一体化建设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作保障,特别是以“三集中”为主要手段的推进工作,更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目前,省级财政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资金提供支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投资的主渠道仍然依赖市县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影响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推进。据调研了解,各试点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均感到力不从心,受“三集中”必要前期费用和资金制约,一些已列入规划中的建设项目难以实施。特别是淮北市财力十分有限,资金压力更大,影响一体化推进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省级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四、加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建议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战略部署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奋力崛起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做好试点工作,尽快发挥试点的示范效应,实现以点带面,普遍推进的目的,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度,统筹协调好各试点市推进工作,加大对试点市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建议如下:

1、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建立省级试点工作协调领导机构。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亟需尽快召开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确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进而通过建立推进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直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各试点市的政策指导和切实支持,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

2、适当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系。为解决市县同城管理矛盾、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建议对马鞍山市、芜湖、铜陵等市辖县行政区划按县改区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三市跨江发展作必要的区划调整。

3、给予推动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

(1)实行土地指标的动态平衡。建议由土地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报经省政府批准,在全省范围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真正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实现农村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动。对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置换和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实行宏观调控、动态平衡,置换指标可以在试点市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支持和鼓励试点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试点市每年可安排当年土地拍卖收益的15%,作为改革试点启动资金。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原则上按照4∶3∶3比例分配(40%用于农民居住安置,30%用于新型工业化,30%用于发展服务业)。

(2)土地使用权和住宅确权。规范农村住宅、土地使用确权证书的发放,并赋予证书的有效性及融资功能。

4、加强对试点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参照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优惠条件,建议省财政列出专项,建立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资金。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省级财政对试点市每年各补助1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土地流转、土地置换铺底启动资金等。鉴于目前支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发挥应有效益,建议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整合支农资金,调整财政支出渠道和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对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小额贷款,由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试点市乡镇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达到60%以上可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户小额信贷由财政给予贴息,免交全部营业税和所得税。

5、鼓励深化改革,支持大胆创新。鼓励试点市积极有为,敢于突破,给予改革试验的自主权和“试错权”。建议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原则,要求试点市深化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土地使用、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消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要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就业、社保、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布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信贷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扩大信贷规模,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科学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造条件进行“双置换”试点。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摘要:xx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更需要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地方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联系城乡居民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要紧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变革和创新步伐,确保始终保持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不动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信用社 对策研究

当前,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机遇、挑战,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给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xxxx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农村土地改革逐步推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正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非农业发展对金融资金的有效需求急剧增大,农村居民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除了存款、汇兑、结算、银行卡等传统银行服务外,消费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也逐渐走入寻常农民家庭,为农信社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

农村整体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和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需要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金融产品;促进农业增收,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需要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信社必须在信贷管理制度、集约化经营、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创新,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否则,就很难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很难适应现代金融竞争的形式。

二、城乡一体化下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互相促进,要从战略定位、金融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增强助推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能力。农村金融业务普遍存在效益较低等问题,农信社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面临更大的商业化经营压力。在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现实情况下,对农信社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增加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强化政策扶持,能够让农信社有动力、能安心地去从事“三农”服务。所以,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是基础,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是保障。

(一)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1、找准并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找准市场战略定位。从农信社长期的实践看,坚持“三农”战略定位不仅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路径。农信社应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城乡一体化大潮,努力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大的难题。

2、扩展城乡普惠金融服务新渠道。

继续发挥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代理、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转变为物理网点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新型渠道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地打通金融服务渠道。以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同业合作,侧重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特别是注重把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与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财、保险、债券、外汇、资金等市场上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为农村地区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

3、实施多元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

针对城区、城郊、城镇“三城”客户群体,认真分析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金融需求的差异化特征,实行分层对接、分类管理,落实“双层经营”战略,既满足小额信贷的需求,又支持较大项目的发展。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入手,开发出符合农村实际、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完善涉农贷款产品体系。加快形成一个由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政府、企业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机制,让信息更灵敏、反应更果断、服务更到位,做到一旦有项目,就尽快落地。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共同体等一系列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做到应贷尽贷,大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

4、创新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针对涉农金融服务“风险高、成本大”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涉农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出台单独的准入、担保、拔备和核销等规定,合理设定“三农”业务风险容忍度,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涉农业务的制度、流程,增强制度、流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一整套适合涉农业务需求的信贷制度。以信贷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强对涉农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客户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掌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搭建服务平台,落实反担保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降低涉农业务信用风险,确保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

5、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

按现代银行的管理理念,以股份制作为方向,扎实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银行。引导农信社进一步强化法人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健康的董事会、有效的监事会以及负责任的经营层,切实形成科学的权利制衡、利益激励和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区别于城市的金融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考评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培育本乡本土的金融服务队伍,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涉农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借助省联社“小银行+大平台”的完整的体系,提升农信社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1、继续实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对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实行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降低支农金融服务成本。对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处置抵债资产给予免征税费,降低不良贷款处置成本。全面落实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激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2、帮助化解历史不良贷款包袱。

因计划经济体制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欠款、农业灾害等造成的不良贷款,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以现有扶持政策化解这些历史包袱远远不够。建议人民银行以专项票据形式对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给予以置换;建议国家在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重点解决拖欠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把乡村两级拖欠不良贷款纳入政府预算,逐年予以偿还。

3、取消存款开户歧视性政策。

尽快消除有关机构对农信社等禁止开立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存款账户的歧视性政策,使其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全面下放农村资金存款的管理权,允许财政、社保、住房、教育及国家其它基金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存款,鼓励地方有关涉农单位、企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户,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

4、健全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

建议考虑加快推进农业保险进程,并由财政出资设立涉农风险补偿金,同时,建立涉农信贷担保机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散,解决涉农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5、实施差异化监管准入要求。

建议考虑农信社的业务规模、所在区域及支农贡献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制定存款准备金率标准,不搞“一刀切”,以增加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资金供给规模。建议考虑农信社历史包袱较重及承担支农的社会责任,造成经营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在存款保费制度设计上,制定适当低于城市金融机构的费率,以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实力用于支农。建议对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内控管理机制健全、资产质量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放宽业务准入要求,如对银行卡等技术成熟、普遍运用的金融业务,允许农信社全面开办。

6、营造良好的城乡信用环境。

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监督和完善征信建设体系,使自然人和企业的财务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其他财务信息更加完善,便于金融机构准确掌握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以打击逃废债和深化诚信宣传教育为重点,以金融信用环境治理为着力点,进一步拓展信用环境建设范围,促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义协(2011)03号

关于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

情况的调研报告

最近,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集中居住区建设进展情况,听取了两区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市政协主要领导在听取汇报和座谈后,对两区的城乡一体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要求。

一、我市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状

我市于2003年初提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2005年被列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2009年3月正式启动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涉及新区、东区两个涉农办事处20个涉农社区。涵盖了我市11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涉及人口约458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以上。目前,20个涉农社区,已开工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有18个,其他2个社区的建设也已开始规划,即将开工。全市已开工建设住宅楼125栋(其中新区65栋,东区48栋,物

1业中心4栋,金宛小区8栋。建成营业房2万平米,菜市场1个,2500平米),建成107栋,正在建设18栋,总建筑面积44.75万平米。可安置居民3592余户,16540人。开工的全部工程建成后,可安排社区居民近1/2。

目前有6个集中居住区已经建成,水电齐全,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已有760户入住居住区。年底可达入住条件的97栋,可入住3592户。预计十月底入住1860户。多数配套工程都在建设中,发展态势良好。

工作中,办事处的同志和社区党组织密切配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协调处理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制定了严格的工程资金使用办法、安全施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摸索出了一套较完整工作方法,为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的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省、三门峡市有关领导先后多次来我市实地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电,暖、气的接入投资巨大,办事处和社区难以自行负担。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区有的甚至连水都不通,不具备基本入住条件。这不仅有悖集中居住区集中供电、供暖、供气的初衷,也挫伤了群众参与和支持集中居住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搬迁后土地置换难度大。农民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不愿意搬迁,给拆迁以及土地置换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是舍不得祖宗留下的房产、地产,不愿意放弃;二是搬走后,离土地较远,耕作不方便,又没有其他经济收入,三是耕作所用农机具、牲畜和农产品的保管和存放问题无房解决。

(三)规费手续繁琐办理难度大。税费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职能部门对自建自用的涉农集中居住区,按照商品楼开发收取各项税费,如现行收取的人防费、墙改费、土地开垦费、建筑营业税、销售不动产税等,多属于对涉农集中居住区和商品房未加区分的税费项目,如果不能按规定减免,将直接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

(四)私搭乱建严重拆迁难度大。部分居民钻拆迁补偿的空子,以最大限度争取住房补偿款为目的,采取偷建、抢建等办法,新建、改建各类违章建筑。加之,由于区位不同,具体的补偿标准也不一样,部分群众的意见很大,消极对抗拆迁,甚至恶意阻挠拆迁工作。拆迁是现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处置不当,矛盾激化,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门完善、细化《义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政府投入。适当提高政府补贴标准,由土地部门会同两个涉农办事处制订出详细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拆迁补偿办法》,完善土地流转、置换、出让等制度,积极构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转变

观念,合理有序的引导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二)制定切实可行拆迁方案。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根据农民搬迁和拆迁过程中,暴露出来不利于顺利实现农民搬迁和土地置换的有关问题,制定出有实施步骤、有解决办法、让老百姓满意的拆迁方案。一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老祖宗留下的祖屋、祖地不会损失什么,且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二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生活有着落、有经济来源;三要让农民感到拆迁后,农业生产所用农机、工具、牲畜、以及农产品的保管存放无后顾之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我市的城市建设,坚持把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市城市整体规划中,同部署、同落实。建立由市政府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牵头,城建、水利、电力、通讯、人防等部门参加的推进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针对集中居住区的水电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项研究部署。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做到适时督查,同步推进。

(四)落实规费减免政策。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落实《义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细则,明确职能部门各自所承担的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针对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各项规费减免政策,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各职能部门努力做到该减免的费用要坚决减免,该办理的证照要尽快办理,该兑现的政策要坚决兑现。

(五)打击私搭乱建行为。排查私搭乱建建筑,核实实有建筑面积,进行登记备案造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有计划、有步骤的拆迁。由土地部门牵头,公安、城建和两个涉农办事处组成专门机构,认真进行核查。采取惩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办法,坚决制止新的违章建筑的出现,做到发现一例、制止一例。严厉打击突击建筑、恶意建筑等以获取拆迁补偿款为目的的建筑行为。

总之,涉农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载体,事关涉农居民能否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各种便利,能否增加入住居民的幸福指数,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全市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这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以上报告所提五条建议中,涉及到的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财政局、建设局、土地局、水利局、电业局、公安局、新区办事处、东区办事处,请在十一月十日前给予书面答复。

政协义马市委员会

二o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主题词:市政协集中居住调研报告

政协义马市委员会2011年10月20 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室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1998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

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亿元,比1998年增加亿元,年均递增%。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亿元,比1998年增加亿元,年均递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亿元,比1998年增加亿元,年均递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亿元,比1998年增加亿元,年均递增%。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98年的::33调整到了::。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1998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万人,比1998年增加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平方公里,入驻企业

14户,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万头,比1998年增加万头,年均递增%;肉牛饲养量达到了万头,比1998年增加万头,年均递增%;肉羊饲养量达到了万只,比1998年增加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量达到了万只,比1998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以洋葱和温室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

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

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乡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中小学195所,在校学生48945人。其中农村学校176所,城市学校19所,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部颁标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就学需求,但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优质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达标文化站17个,村组文化室1461个,广播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9%,比1998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8%,比1998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医护人员1757人,医疗床位109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床位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对照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上述指标中大部分都存在

差距。

5、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08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

础设施,投资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城市常住人口增加万人,增长了%。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万人。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比1998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

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

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08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

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年均递增率只有%;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

长了651 2 3 下一页

下载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本

    XX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本 引导文: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把城市与乡村......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调研报告一、工作基本情况(一)主要工作做法。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工作队和北乐村两委班子各屯屯长组成的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4个屯6个村民小组的城乡......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关于古里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

    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

    昌乐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调研报告为搞好城乡环卫托管,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我们与县经管局、城管执法局、园林处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小组,对全县各镇(街、区)的农村......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

    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室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