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时间:2019-05-14 09:1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第一篇: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三农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

1、答: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2、何谓“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政府措施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统称即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早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于1996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农民:是指中国共产党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与城市居民形成对称的二元国民的弱势群体。占我国总人口近70%。非指自然意义上居住在农村,并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劳动者。其划分的标准并非产业,而是以父母的户籍为唯一标准划分的群体。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它是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产业,居民生存的原产业,农民的主产业,20世纪末,其创造的GDP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以下。

农村:是指人口集居的城市的城区以外的广大国土地域。即人口集居远低于城镇的乡村,国土承载的公共产品价值量极低的地域。问题:是指系统中不相匹配的环节或子系统。即与其它环节和子系统在运动中不相匹配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系统中某一环节或子系统存在状态与其他子系统或环节差距的描述。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三农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农业问题一直就存在,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显得比较突出。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和各项优惠措施一直延续。如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保证农产品价格,甚至让农地闲置,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联邦政府补贴给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我国政府一直是在鼓励农业生产进步的,也有各种补贴措施和优惠政策。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4-11-19 15:4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安徽经济学院 江永红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三农问题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2003年提出“重中之重”、今年又发出“一号文件”,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一个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衣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下面从近百年来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演变、性质与特,征、在当前的表现以及对策等方面来进 行论述。

一、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三农问题再思考的提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农业问题,到后来研宄领域扩大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内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本篇论文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对三农问题进行再研究,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当前,我国现实中的三农问题情况复杂,矛盾突出,表现形式有多种,理论界的观点也众说纷纭,总的可以概括为一大问题、两大偏差。具体表现为:

(一)一大问题

总的来浣,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从1997年到2002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4.6%、4.3%、3.8%、2.1%、4.2%、4 8%、4.3%,均低于“十五”计划年均增长5%的目标。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投入成本增长;负担重,据统计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共有200项,2000年税费负担占农民当年人均收入的11.8%;收入减,大宗农副产品价恪持续走低,如2002年上半年,全国三种粮食(小麦、稻谷、玉米)价格平均下降3.9%,棉花下降17.1%,蔬菜下降8.9%;灾害多,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打工难,农民的现金收入减少。

2、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我国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初期为2:1,1995年是2.72:1,2001年扩大为2.92:l,2002年又扩大为3.1:l。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收入差距额为5227元。若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福利(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则城乡差距达到6:1。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村市场需求明显不足,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1978年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值不高于4.5个百分点,2002年差值扩大到8.5个百分点,分别为37.7%和46.2%。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村目前约有7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劳动力大约5亿人。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农村只需要1亿劳动力,另外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O 5亿劳动力。因此农村有3.5亿剩余劳动力,这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年吸纳劳动力则由“八五”期问的700万人以上降到“九五”的400万人以下。

4、农村贫困人口众多

农村的贫困标准按625元人民币计算,截止2002年底,中国农村中的贫困人口为2800多万人,而在1993年这个数字为8000万。中国扶贫基金会认为,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也就是人均年收入以865元为准)为6000万人,两者相加为9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左右。而中国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数量为2200万人。刚过贫困线的多数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生产生活仍很困难,极易返贫。如2003年返贫的人口就有80万。

5、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很重,公用经费短缺,2001年农村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城市平均预算内的29%。

6、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只有10%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部分地区以合作医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医疗保障,但这些保障仅仅达到社区化,远未达到社会化,因而保障功能差。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当前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城镇而不是农村。例如,占总人口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25%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

7、县乡村债务沉重

截至2002年底,我国仅乡镇一级平均负债已经超过400万元,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到2001年底,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累计债务达163亿元,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2.1倍。权威数据表明,到1998年底,湖南省乡镇负债总额为85.4亿元,浙江省为36.4亿元,安徽省为59.23亿元,这还不包括乡镇政府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欠下的债务。

8、城市化进程缓慢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相比之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大为落后。有关研究表明,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50%的水平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当为45%以上,而实际水平与同等工业化国家相差1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这将使得农民进一步依赖土地,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

9、干群关系紧张

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为了政绩,搞形象工程,搞“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三乱”屡禁不止,农民负担沉重,加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农民与基层干部的矛盾日趋激化。据统计,近年发生在农村的暴力事件和刑事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干群关系问题。2000年农民上访上告的总数第~次超过了城镇,这其中又多与征地纠纷有关。

10、二元结构依然牢固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户籍制度仍然在多数地方实行,农民在进城就业、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等方面还受到严格限制,近年来,城市因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强了对民工流入的限制。据统计,巨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展开竞争的门槛。

(二)理论学术界认识偏差

一些学者在研究三农问题时,不深入农村、不调查研究、不深入农民,从统计到估计,从文献到资料,主观想象,提出的观点和对策与现实脱节,出现一些认识偏差,现归纳如下: l、认为增加农业投入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仍然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在现行体制条件下,在昕有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控制着赢利部分,亏损部分则由农民承担。因此加大农业投入时政府所控制的涉农部门就会得到投资,而当这些投资要求农户进行配套时,就会转化为农民负担,2、主张土地改革就是对土地进行私有化

一些人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实行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即土地私有,认为土地产权不清影响着转让、买卖,进而不能实现规模经营。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我国的特殊国情。目前土地在我国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农民进行社会保障的基础,承担着双重功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前是不能对土地进行私有化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让农 民对土地拥有物权,可以用土地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

3、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让政权退出农村

这是一种极为幼稚的想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保护;农村公共品需要政府来提供,农村贫困问题需要政府来解决;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向农村提供公共品,都是政府在农村的责压。当然,我们需要精简基层机构,减少“吃饭财政”支出,减轻农民负担。

4、认为市场化是农村改革的出路

从理论上说,市场机制能对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劳动和资本之间可以进行替代。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还不具备实现市场效率原则的条件:由于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在土地事实上成为农民最后的依靠和“保命田”时,是不会轻易将土地永久转让给他人的,同时土地的分散也决定着转让的困难;二元体制的存在和城市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农民很难进城就业,只能守在仅有的几分土地上;前面两方面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剩余部很低,一般情况下只会是资金流出农业而非相反。因此,农业生产要素是很难实现自由流动的,也就不能指望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最终合理配置。

5、思维方式单一,就农业论农业

一些学者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分割丌来讨论,提出的对策单一化、表面化、针对性强。事实上,目前我国三农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把城市和农村、政治和社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三农之外,要有全局观念和长期观念。(三)政策执行偏差

1、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这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失误有一定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固实行优先发展小城镇战略。主张此战略的依据,主要考虑现有大城市容量有限,新建中等城市代价过高,而小城镇能“化整为零”。1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小城镇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还带来了负面作用:一是农业分散经营,商品化极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缓,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远低于预期;二是给基层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此期间,全国新设建制镇多达1万多个,投资4000多亿元,近两年,乡镇裁撤合并,大部分投资成了“沉没成本”;三是占用大量耕地,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实际上,城市规模扩大,会产生“聚集效应”:一方面,土地、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在城市里,产业问会形成产业链,促进农业、加工业、商业的发展。边际报酬的提高又会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进城市,人口流动总是从边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城市觇摸过度膨胀,也会带来额外的代价,如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但只要将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避免。小城镇战略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实质上就是不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如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

2、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重新认识,土地规模经营要适度

从短期来看,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但放到全国范围内进行长期考察,结构调整并非治本之策。因为存在“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道理,经济学上叫“合成谬误”,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老百姓所言“你调我调他也调,调来调去卖不掉”。从长远来看,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非农业收入,这就需要从农业之外考虑。当然,在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同时,农业还 是应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的,对某个地区而言需要考虑的是谁柬调、怎么调以及能否调等问题。与农业结陶调整相联系的是农业规模经营。提倡农业规模经营出发点是好的,是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但必须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结合起来,否则不能成功。而我国的失误就在这里。在现实中,发生土地流转的并不多。同时,土地觇模经营必须是适度的,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有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业报酬递减规律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有些地方大搞农业园区建设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3、税费改革亟待完善

税费改革的推行是基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被称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其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砍掉政策和法律部不允许征收的部分;二是把政策允许征收的部分转为有法律依据的税收,即“费改税”。改革成功后,可以使农民减少300亿到400亿元的负担。从试点结果来看,税费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即使中央财政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二是县乡(村)债务沉重,很可能使基层组织运作停滞;三是“一事一议”开展难,“一事一议”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变成了“一事不议”或“议而不决”;四是对农业确定的税负水平为8.4%,明显偏高,而目前我国个体工商户年应税所得不超过5000元的适用税率只为5%。新农村税制设计存在的缺陷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问题主要原因的事实,却主要把减轻农民负担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基层财政的可持续性,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没有在转移支付方面进行制度性和常规化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

4、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状况却不尽人意。掘育关调查分析,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在基础教育中,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平均经费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8%,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40%。另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体短缺,公用经费更是极缺。据调查,我国约有一半的县生均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足lO元,18%的县不足30元。在医疗卫生公共事业方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费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份额从未达到百分之一。掘世界银行调查,中国20%的城镇人口享受政府卫生支出的三分之二多,农村大部分人口只享受了不到三分之一。城乡之间和大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差距在3.4倍甚至6-7倍之间。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用于医疗保腱的支出分别为245.59元和70.07元。另外,我国还对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剧烈的市场化改革。1998年农村大约有36%的患病者由于经济困难而没有就渗,有61%的住院病人因经济困难而提前出院。

二、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中的解读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现末认识、分折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掘。(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在实行传统的生产方式长期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以GDP增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其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结构不协调;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环境破坏严重。其实质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实行粗放型经营,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它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经过理性思考,在认识上逐渐由传 统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二)中国国情与三农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对三农问题的认识首先必须要清楚我国的国情。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7-32具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5)呈典型的二元结幸勾。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

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才有了三农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过程中,开始研究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然后研究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现在扩展到就业、消费、农民收入等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折眶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折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

三农问题和三农理论是中国特有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从世界他国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实现一般是先从农业农村取得原始积累和农产品,然后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忖劳动力大批进入工厂,继而形成城市,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只占少数人口的农民,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干预下,农民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积累,再反哺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所以在发达国家只有单个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并没有三农问题。(三)三农问题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分析三农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l、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协调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避免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现象,避免出现经济发展轻重不一状况;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项经常进行产业间、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现良性发展:它要求采取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有效宏观政策,以防止出现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良现象,保持社会稳定:它还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2、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解决城市与农村差距、消除二元体制障碍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城市失业增加在于工业品不能正常销售,城市工业品滞销在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农民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下降又在于不能进城寻找工作,这又是制度障碍造成的后果。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要求从农村之外看 农村,从农业之外提高农民收入;要求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进行协调发展,在全国大市场中进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要求在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增加对农村投入和农业支持力度。

3、坚持和谐的发展观

这一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行某项新政策时,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到面上,最大限度降低对社会的震动和冲击;要求在对农民执行政策法规时方式文明、方法正确、态度温和,尽量少用行政手段,绝不能用暴力方式;还要求政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减少执行阻力。

4、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在一定意义浣,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本,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所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能力和机会。这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就必须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让他们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发展饥会、发展环境和文明成果;就必须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得随意直接或变相掠夺农民财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视百年三农问题

为了理清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找出其中的演变规律,现根据不同时期农村问题的主要矛盾及实施政策将近百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划分成六个阶段,并进行分析。(一)百年三农问题的阶段划分

l、以土地问题为主阶段(1911~1949)这一时期衣村存在多种势力和多个阶级,矛盾复杂。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任何农业改良都是无法奏效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在其提出的四大纲领中,平均地权被列为其中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中国农业经济遭受空前沉重打击,出现“农村破产”。以梁漱溟等为代表,以实行一乡治”为目的乡村建设派形成,开展中华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认为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贫苦农民,推翻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分田地。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旨在消灭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时期的革命内容较多,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故期间发生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

2、以粮食问题为主阶段(1950~1978)新中国处理初期,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还不完全,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还处在摸索实验阶段,这一时期中央在农村发起了一系列运动。1950年中央颁发《土地改革法》之后,在全国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至此,在全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之后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经社敦运动(1963.1965)和文化大革命(1966—1976)等政治教育运动,结果是农民的生产资料被剥夺,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77年,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1957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供应紧张。1961年,我国开始进口粮食,逐渐成为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固。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农村的主要矛盾是粮食供给不足,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问题,初期则是土地所有制问题。中央在1959年就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口号。这一时期,为了通过“剪刀差”形式给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我国还通过户口、粮油供应、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分割 开来,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制度矛盾,这一矛盾在今天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

3、农业发展黄金期阶段(1979~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以自主权,同时提高粮食价格,在这两方面作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6年里粮食生产由6000亿斤提高到8400亿斤,困绕我国多年的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随之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增加,这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5.1%。农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处于黄金增长时期。由于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后期开始出现第一次买粮难和各种农产品大战现象,如蒜台大战、蚕茧大战、柑橘大战等。

4、三农问题形成阶段(1985--'1991)从1985年起,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农村改革力度削弱。1985年农民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第一次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1985年取消统购,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又调整政策,到1990年农业获得第二个特大丰收,粮食总产接近9000亿斤。从1989年起,第二次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持续了三年。另外,同期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5%。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基层政府机构开始膨胀,各地乡镇普遍建立起了七所八站,农民为此承担了县乡基层财政和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农民负担沉重开始出现。到1992年,各地关于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紧张,冲突不断的状况开始反映到中央。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年均增长4-2%,总的趋势是增速减缓。其中1989年至199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5、三农问题加重阶段(1992-1996)1991年底开始进行以“两高一优”为内容的第二次结构调整,但效果不大,真正的调整发生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后。1993年,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整,实行财政、税收、外汇外贸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同时出现农民自发进城打工潮流,卖粮难问题随之解决,并出现粮食抢购现象。1996年农业取得第三个特大丰收,粮食总产突破l万亿斤。同时随着3年宏观紧缩,1997年又出现农民工回流现象,从而出现了第三次卖粮难,这次农产品过剩比前两次更严重。同期,农民收入方面,依靠农业产出增加、农产品价格提高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出现收入增长反弹回升,年均增长5.6%。但由于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投入太少,农村各种费用需要通过对农民集资或摊派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再次凸显。题的新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三农问题和城市发展统一起来,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净收入,这可以从增收和节支两方面考虑。为此,我们要彻底尽早破除二元体制,让农民可以自由进入城市打工,提高非农收入,并提供相应配套措旋;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对基层政府机构进行撤并和人员分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5、消除一切歧视农民的政策,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

二元体制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对农民实行歧视政策,其结果是造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体现在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享有社会保障的机会,就业的机会,发展的机会,享有医疗保健的条件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城镇居民子女约占70%,农民子弟约占30%,而在全国总人口中,这一数据正好相反。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农民及其子女不应该被剥夺发展权。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对农民如何补贴、如何保护、如何倾斜的问题,只要逐步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我们 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尽快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完善财 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农民和市民同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创造条件,便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使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劳动权益和就业机会。

6、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农民为本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多数,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以农民为本,我们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广大农民。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要求得到保护。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为目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说明,什么时候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建国后我国农民已经获得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从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财产权;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面积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选择就业的权利,这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着第三次大解放,即农民从城乡分割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公民的真正平等权利。

7、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受传统发展观影响,以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大搞投资活动,上马各种项目,进行重复建设,而轻视对贫困群体的开发和培养,忽视对农民收入能力的提高。不少地方的干部无视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客观规律,无砚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继续沿用传统的思维、手段、方法和作风去做工作。一些预导为了所谓的政绩,喜欢搞“短平快”,倾力于搞“大活动”、“大动作”,其本质都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给广大农民增加了沉重负担,加重三农问题。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

8、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三农问题的突出是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引起的,从近期看,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就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从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方面入手,主要还是后者。在进行基层机构改革的情况下,加大对农业投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消除制度障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另外,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这实际上就是防止农民已有财富的减少。例如,过去20年里,各级政府利用垄断一级市场的制度和征地廉价剪刀差总共从农民手里拿走土地资产2万亿元以上,这同时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同等幅度减少。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三农问题是因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安排造成的,是经过长期形成和演变的结果,是我国特有的。从最初的以土地问题为主到改革前的粮食问题为主,再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农民负担问题,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包括农民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在内的综合性问题。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农村的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之外来进行,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等多种途径柬实现,要有城乡统筹观念、全局意识、长期眼光和l哉略思维,要坚持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共同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总的来说,对于三农问题而言,广大农民是主体,土地制度是根本,增加收入是目的,扩大就业是途径,城市化是出路。

第二篇: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三农问题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2003年提出“重中之重”、“一号文件”一年又一年,中央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一个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衣的氛围正在形成,但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中的解读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非常突出,已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发

展现末认识、分折三农问题,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掘。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在实行传统的生产方式长期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注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以GDP增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改善。在这种发

展观指导下,其结果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结构不协调;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

展滞后;环境破坏严重。其实质是进行简单再生产,实行粗放型经营,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

视质量。它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教训中,经过理性思考,在认识上逐渐由传

统发展观转变为科学发展观。简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

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二)中国国情与三农问题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对三农问题的认

识首先必须要清楚我国的国情。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共十三亿,其中有九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

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根本问题。(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7-32具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5)呈典型的二元结幸勾。现代化

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

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多,大部分是农民,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

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才有了三农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过程中,开始研究土地问题和粮食问题,然后研究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现在扩展到就

业、消费、农民收入等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折眶架,作为

认识中国实践、分折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

三农问题和三农理论是中国特有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从世界他国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或地

区现代化的实现一般是先从农业农村取得原始积累和农产品,然后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忖劳动

力大批进入工厂,继而形成城市,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等

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只占少数人口的农民,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干预下,农民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

政积累,再反哺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所以在发达国家

只有单个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并没有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题研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分析三农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l、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协调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避免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现象,避免出现经济发展轻重不一状况;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项经常进行产业间、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实现良性发展:它要求采取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有效宏观政策,以防止出现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等不良现象,保持社会稳定:它还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2、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解决城市与农村差距、消除二元体制障碍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城市失业增加在于工业品不能正常销售,城市工业品滞销在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农民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下降又在于不能进城寻找工作,这又是制度障碍造成的后果。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要求从农村之外看农村,从农业之外提高农民收入;要求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中,进行协调发展,在全国大市场中进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要求在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增加对农村投入和农业支持力度。

3、坚持和谐的发展观

这一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行某项新政策时,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到面上,最大限度降低对社会的震动和冲击;要求在对农民执行政策法规时方式文明、方法正确、态度温和,尽量少用行政手段,绝不能用暴力方式;还要求政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减少执行阻力。

4、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在一定意义浣,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本,大力提高农民收入。所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能力和机会。这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就必须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消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让他们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发展饥会、发展环境和文明成果;就必须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得随意直接或变相掠夺农民财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之外来进行,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等多种途径柬实现,要有城乡统筹观念、全局意识、长期眼光和l哉略思维,要坚持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共同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总的来说,对于三农问题而言,广大农民是主体,土地制度是根本,增加收入是目的,扩大就业是途径,城市化是出路。

第三篇:近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产生

近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共产党怎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段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那么什么是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呢?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是党的历史,是党的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把握了党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党的历史和,总纲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的作用,还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党的历史中汲取知识和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历史的重大问题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或庆祝活动,以及在地方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贡献,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唤醒民众开创新局四个方面对长征的伟大意义进行了新的概括,在庆祝中华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发展壮大,形成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三大里程碑的重要结论,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九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全面深刻,解释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对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思想,精神风气,以崇高品格,伟大情怀,理论品质,政治勇气,战略思维,博大胸襟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学习党的历史要达到什么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探索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坚持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要教育引导,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持不一向党中央看齐,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概括起来就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明学史,力行,第一,要坚持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员领导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第二,要站稳人民主场,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主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第三,要勇于攻坚克难,总书记指出,越是伟大的事业,就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起自己头顶的那片天,要发扬斗争精神,斗争本领敢打硬仗,善打胜仗,不断开拓出新局面。

第四篇:哪些原因会导致疝气产生

疝气俗称“串气”是常见的一种病,多发于男性儿童,下面内容是疝气的基本常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疝气的的形成原因:

疝气多是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武汉普外科李中明医生解释说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当病儿安静或睡眠时,则忽隐忽现。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

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小孩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阴囊疝气太大则会引起行动的不便。

第五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013-07-06 11:09 热心网友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认真兑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政策,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滞留或挪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以省内基本自求平衡为目标,按照保护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安排好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不减少,单产、总产增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

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积极组织引导运销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寻找销路。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要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移民。总结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经验,强化责任制。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成果,推进退牧还草试点工程。要完善健全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建设和储备工作。

下载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农问题是什么__为什么会产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三农问题

    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

    三农问题

    本地区解决“农村、农民、农业”(即“三农”)问题的情况调查 【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的实质与解决策略,分析指出三农问题源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

    关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

    三农问题

    80后、90后农民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意愿和技能 开春,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

    三农问题

    结业论文( 三农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Ⅰ、真题链接 2002-国家A-9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D.为经济建设......

    三农问题

    温铁军: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近年来,人们在复杂的矛盾冲突带来的教训中有所进步,知道中国的问题原来不是所......

    三农问题

    重庆理工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学 院 __ 车辆工程_____ 学 号 ___11204090136__ 姓 名 ____周海波______ 任课教师 ____胡 剑______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