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9: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

第一篇: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

2018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选

2018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继续面向所有设置城乡规划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组织“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交流及评优活动,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提升学生文字表达水平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一、内容要求

调研报告将针对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与建设,采用调查研究的多种方法,如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发现客观现实中的问题,反映事实,掌握一定规律,体现学生对研究、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二、成果要求

1.图文并茂,体例规范,体现调查方法的运用;

2.报告内容真实可信,观点明确,必须由调查者亲自参与完成,并从未在公开出版物发表过;

3.成果字数及版面要求如下:

(1)正文文字限定在6000字以内(不包括附录、图表、引注),与此同时报告正文总页数必须控制A4幅面10页(含10页)之内。(2)正文开始前,提供300字以内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3)报告版式统一为A4横向版式,统一白色底板,不得添加衬底。正文采用5号字体,表格、附图采用6号字体。页面设置与版面设计风格自定,首页格式只允许出现调研报告题目,不另作封面; 4.参评报告需提交:

(1)DOC格式电子文件1份,插图JPG格式(彩色分辨率不小于350dpi,黑白图分辨率不小于600dpi)。A4横向版式,页面设置与版面设计风格自定,首页格式只允许出现调研报告题目,不另作封面;

(2)PDF格式电子文件1份,内容与DOC文件一致。(A4横向版式,文件量大小不大于2M);

(3)参赛证明为单独的JPG文件,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信息,每个报告一份。需加盖学院或系所公章。

三、参评要求

1.参与者应为我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高年级(非毕业班)在校本科生,考虑专业的合作性特点,每份参评报告允许4人以下(含4人)合作完成,但每位学生只能署名参加一份参评报告;

2.参评报告必须为参评学生所在学校本学年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教学的一份课程作业; 3.参评作品中不得包含任何透露参评者及其所在学校的内容和提示; 4.每个学校报送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5份;

四、递交要求

本年度“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交流及评优作业采用网络递交的形式; 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7月20日24点; 参评费及作品打印费:每份作业150元。

具体提交要求及其他信息敬请稍后关注:

全国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 会议官方网址:http://2018.nsc-urpec.org(建设中)

联络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邮政编码:350116(来函信封表面须特别注明“2018年会”字样)联 系 人:刘淑虎

联系电话:0591-22866395(办公室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489928883@QQ.com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018.01

第二篇:社会综合实践调研

社会综合实践调研

选题

1.社区通勤

2.自行车、电瓶车、摆渡车、非机动车(租赁、停放、路线、便利程度等)

3.P+R停车场

 昌平线 北清路站 朱辛庄站 科技园站 沙河高教园站

 大兴线 天宫院站 新宫站

 亦庄线 旧宫东站 同济南站 亦庄火车站

 房山线 篱笆房站 长阳站

4.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环境条件、满意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

5.城中村、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生活环境、配套设施、公共空间)

6.老城区、历史保护街区、城市改造区(非物质遗产保护、公共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及合理程度)

7.特定社会群体(老年人、青年创业者、蚁族、北漂族、外籍人群、低收入者等等)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生存空间特征、就业、受

教育、子女上学、文化特征等等

要求

1.问卷调查(附问卷,问卷样本),(访谈,观察)

2.数据整理,分析

3.归纳,抽取共同性,得出具有普适性的判断

4.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

5.提出改善措施

参考选题

2009年

一等奖北京大学慕“后”?幕“后”!—— 文化侵入下的“胡同人家”空间与情感防线社会调查张雪边雪张冰雪汪芳 吕斌 陈彦光 一等奖重庆大学女性·路径·安全——大路社区公共空间路径安全调查刁宇莹陈前池杨培峰 许剑峰 谭少华

一等奖同济大学老有所•乐:上海市四平路街道及苏家屯路老年人公共场所活动调研陆乐徐继荣李明铎程琳晓赵蔚、孙施文、栾峰、田莉

二等奖浙江大学迷途问道——杭州西湖景区旅游公交调研肖作鹏陈华杰石婷婷童心饶传坤

二等奖中山大学空间的政治——广州新港街城管小贩的生态空间调查陈昊关志强黄浩伦刘云刚 李志刚

二等奖北方工业大学电瓶摆渡车的“后奥运生活”——石景山区电瓶车运行状况调查许瑞雪胥丽丽谢娣王昆梁玮男 李婧

二等奖沈阳建筑大学浑南大道上的一米阳光——关注浑南大道两侧高层建筑对浑南大道产生的常年阴影问题赵曼彤周彗张宛宁孙瑞雪胡振国

二等奖中南大学“鸠占鹊巢”——长沙市“住宅办公”现状调查及分析梁静蕙刘润姣郭美芳刘培李夙、刘钺、龙明东 二等奖重庆大学警惕孤独死——什邡市洛水镇“5.12”地震后孤老人群的孤独状况调查刘磊程建左雪梅李和平高芙蓉 李浩 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庭院深深“深”几许——杭州市庭院改造绩效评价调研报告钱姗姗周艳丽申屠萃金华良陈前虎 宋绍杭 二等奖西南科技大学弱有所依 居无所碍——北川擂鼓板房区弱势群体无障碍生活现状调查易劲罗妍傅晶晶毛杰袁犁,姚萍,苏军,曾明颖

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车轱辘的方寸空间——杭州大型超市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调查杨洋姜玮沈吉煜张振杭陈前虎 孟海宁 二等奖四川大学闹中取“静”——城市商业中心区自行车停放调研温然彭文佼郑婧汪成璇成受明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基于城市安全的旧城中心区可持续再生探讨--以北京景***区为例吴丹子赵爽李冰闫晨李翅 达婷

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学之道,不以老为滞——天津市天塔街区老年教育情况调研徐宁宁张晓莹李蕊张俊玲孔俊婷、孟霞、肖少英 三等奖湖南大学历史舞台——太平街区改建初期现状及品牌定位的调查报告曹湛陈伟刘璐刘婕玲肖艳阳

三等奖山东科技大学“开轩面场圃,何处话桑麻” ——青岛胶南市台西头村交往空间现状调查报告王强王腾飞赵林林张德霞程立诺

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生活休闲广场的使用特征调查——以深圳市为例谭艳霞何文王兴辜智慧

三等奖天津大学“农改超”,路在何方——天津市南开区农贸市场更新问题研究报告刘思朔林经宇高敏李然然侯鑫

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把脉城市·构建和谐——街道治安与街道设计调研报告曹力维陆水淼倪天鹏欧阳戈量毕凌岚 冯月 左辅强 三等奖西北大学“躲猫猫”还要躲多久?——西安市康复路地区机动三轮车现状调查报告沈而亦杨晓旭徐珊姚珍珍许玲 董欣 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方便”之处是否更方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厕现状调查报告柏芸郑舟黄晗溟张小明郭莉、黄扬飞 三等奖重庆大学有“市”无“场”的困惑——低收入人群夜市经营状况调查黎真真曾穗平李和平高芙蓉 李浩

三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山寨出租车——大连市凌水地区客运三轮车现象调研巫震宇欧黎明张路诗王正源杨东峰 陈飞 梁江 孙晖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夜放花千树,惹得烦如雨——天津滨江道夜景照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调研董凌月康晓娟牛爽孙红艳徐峰、白淑军

三等奖湖南大学某大学“一小时交通圈”调查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调研报告孙可夏叶杨文厚张严肖艳阳

三等奖南京大学垃圾何处容身?——南京奥体新城环卫设施配置调查穆晓燕刘航李阿萌顾福妹黄春晓 芮富宏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守门人守门难——关于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现状的调研刘畅王震刘世敏蔡婷婷王勇 曹恒德 蒋灵德 范凌云 彭锐

三等奖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生命动脉——天津市花苑居住区抗震疏散道路现状调研报告张晓月徐云葳戴维彩余星宇许海燕 朱凤杰 刘欣 王月 兰旭 孙永青 张戈

三等奖同济大学小区客厅:传统包心制小区中心繁荣的成因调查分析张清谢茵朱小卉黎慧栾峰、赵蔚、田莉

三等奖浙江大学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杭州市下沙大学城设施共享调查谢莹郑玲刘欣张国伟饶传坤

三等奖中山大学流动的公共空间——广州市支线巴士的社会价值调查叶宝源王怡蕾董蓓蓓刘云刚、林琳

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何处是我家——南锣鼓巷停车问题调研赵晨赵嫘张玉玉陈宇洁李婧 任雪冰 梁玮男

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环岛OR患岛?梁甜甜顾维雅梁甜廖晴黄亚平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可游!可骑?——苏州古城自行车旅游线路调查潘晖靖沈佶平韦柯筠赵龙王勇 曹恒德 蒋灵德 范凌云 彭锐 三等奖四川大学营造具有“共同体”精神的板房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彭州市丹景山镇“金鹭板房社区”实地调查与思考龚洪程耀陈雨露成受明

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防范流感灾害,优化居住形态——由******引发的居住区建设调查姜雨奇周立莫继东余佩航毕凌岚 冯月 左辅强

三等奖西华大学弃之易,分之难——对成都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思和行为的调查程曦钟昂李孟霞杨刚江毅、徐康 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唤醒沉睡的环廊——中关村地下环廊利用率调研潘晓智鲁勋刘冠雄宋金广梁玮男 李婧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都市地道战”--城市地下通道流动商贩生存状况调研陶悦姗李尚乘李洁潘彦霖刘东云 戴林琳

三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守望阳光——哈尔滨市高层住区阳光遮挡情况调查于松远刘宇舒李恺代苗程文

三等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梦醒时分:梦犹在,径难寻!——关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调查王合娜朱俊红贺迎满王聪伟董仕君 王力忠 姜乖妮 牛焕强

三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政策视角下的钉子户问题调查王文娟刘福兴闫晶蔡超李昊、段德罡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辉煌与平淡--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可持续利用调研武旭阳陈笑凯张琬李翅 达婷

三等奖东南大学围墙的昨天、今天、明天——南京市典型老小区问题调研陈月钱丹陈明智张倩,高源

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点线面——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室外疏散空间调研王琰李春龙衣晓利赵宁孔俊婷、孟霞、肖少英 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门:开启还是关闭,这是一个问题?卢诗阳余丹丹王慧林颖陈政帆 戴 菲

三等奖昆明理工大学医院看病“落脚”难——昆明城市中心区综合医院停车设施调查报告蔡嘉吴琐熊超陈桔 吴松 车震宇 郑溪 王连

三等奖南京工业大学今日的“城市田园”——南京市城区种菜现象及人群调研张妍陈宁静高莉魏宁峰黎智辉、黄瑛

三等奖山东建筑大学失东路——退商还路后山师东路商业现状调查赵倩范绍磊崔开张宇王巍 赵亮 王洁宁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禾去何从——“厂中村”农民生活状况及土地利用情况章华王薇邹璀莹王佳王勇 曹恒德 蒋灵德 范凌云 彭锐 三等奖重庆大学衰而不败——老工业基地公共空间自发再利用现象调查江明珂吴瑕玉杨培峰 许剑峰 谭少华

三等奖深圳大学改变才是生存的不二法则——深圳市南山区街头书报亭生存状况调查林旭浩黄斌林楠曹颖吕诗佳 三等奖浙江大学“市之秩,易道之治”——杭州市西湖区北部片区农贸市场调查柴舟月孙斌蒋靖罗双双饶传坤 韦亚平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流动的红色风景——杭州市公交自行车运行调查报告叶其军鲍文薇孔超菲边江冯雨峰 钱俭 三等奖青岛理工一种文化,一种空间

佳作奖北京工业大学交·接——北京市西木樨园老旧职工住区居民生存环境与更新模式研究史源陈熹微李强

20101、一等奖:“最后三公里”——南京江宁大学城地铁免费专用接驳线调研

2、二等奖:避难难,多崎路,今安在?——老旧社区避难途径有效性之影响因素调查

第三篇:社会体育城乡调研报告

为落实李岚清副总理关于“……群众性的体育健身组织最好由社区来推动、管理、指导(包括群众自发组织的),并将此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职能来抓……”的重要批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于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这项调研工作,也是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主要任务:

全面了解我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现状,了解社区社会体育组织在建设、管理及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更好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议和对策。此次调查的重点是城市社区,同时涉及农村乡镇。调查的对象是市辖区、县级市、县等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中主管体育的有关人员。

调查方法:

采取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施。首先,听取了部分省、市基层体育行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中主管社区体育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介绍情况;召开了由街道、乡、镇、居委会和社区体育组织负责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考察了部分省、市基层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动情况。其次,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其中为加强对城市社区调研的力度,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地级市以上的市辖区进行了普查;分别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各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县级市、县和街道、乡镇,实发放调查问卷3196份,回收2360份,回收率为73.8%。

在这次多种渠道调查结果汇总的基础上,结合对全国首批160个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材料、民政部1999年12月召开的有关社区改革实验区以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9)》等材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由调查结果、对我国社区社会体育组织工作的若干思考、对发展我国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的建议三部分组成。

第四篇:两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

两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

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方式调研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24080502

姓名:邵宏玲、王宇、孟倩、李欣颀、马福丽、盛钰婷

第五篇: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全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保障基础之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xx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的城乡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xx县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2万亩,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315户2504人,农村低保对象9870户22040人,五保供养对象578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发展。

1、城乡低保工作不断规范。我县城乡低保分别实施于2004和2005年。城乡低保实施以来,我们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我县城乡低保运行模式,出台完善了《xx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明确规范了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监督检查,实施科学管理,城乡低保政策在透明的环境中运作,逐步建立了季度清查,动态调整、民主评议、村镇县“三榜公示”的运作机制,使城乡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最初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现在370元,保障人数由最初的2012人,增加至2504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村低保保障人数达到22040人,较最初增加了1万多人,保障标准达到平均每人每月128元。

2、五保供养措施落实有力。2009年我们总投资2100多万元,总面积达12500平方米建设了xx县中心敬老院,极大地改善了五保对象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对具备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县五保对象对象578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328人。

3、灾害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灾害管理运行机制,修订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强灾情信息系统管理,提高灾情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逐步建立了预防、减灾、捐助、救助和生产自救的多渠道灾害救助体系,有效解决了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4、医疗救助取得重大突破。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分别实施于2005年和2008年。政策出台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医疗救助制度改革,制定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办法》。2010年我们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无缝对接,实行“一站式”救助,简化了救助程序,提高了救助比例,实现了“当天出院、当天报销、当天救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我县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索与解决。

1、少数低保对象核定难。城乡低保对象的认定上,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年检年审、信息比对等程序,但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分析其原因:一是家庭收入核定难。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也就是说低保对象的确认必须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为法定条件。现实生活是万花筒,复杂多样,如果只以收入核定为纳入低保的决定性条件而忽视了贫困原因的多样性,现在入户调查多数以估测为主,家庭收入情况在不同的调查时段变动不居,从而影响到对象的认定;二是随着城乡一体化户籍改革,城市对象与农村对象之间难以界定,特别是城乡结合的周边乡村,社会救助标准、对象难以确定,主要表现在征地问题上,失地农民生活难以保障,矛盾较为突出。长期割裂的城乡救助体系正面临制度衔接和整合的客观要求。三是部门间数据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从社保、房产、工商、银行等部门获取信息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许可,在保守工作秘密和居民隐私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导致部门有顾虑,缺乏有效沟通;四是部分低保对象缺乏诚信,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等等。

2、农村五保对象管理难。一是农村五保对象大多以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自救能力最弱,居住分散,加之一些五保对象性格孤僻,不易合群,精神普遍孤寂,思想观念落后,不愿去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缺乏信心导致五保对象管理难度大。二是五保对象住院难,虽然五保对象患病给予全额救助,但少数五保对象因重病、残疾或高龄会导致生活难以自理,在陪护方面没有相关政策和资金,致使五保户医疗难问题突出。三是敬老院运行经费紧张,在敬老院运行经费上,上级部门无相关政策,无资金拨付,我县财政拨付的资金有限,人员工资待遇低,远远不能满足敬老院的日常运行,严重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3、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救助资金筹集难。目前,我县城乡救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本上靠中央和省、市财政支付,一部分需要地方配套,由于地方财力比较困难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如:医疗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随着社会救助覆盖面的扩大、救助标准的提高,资金缺口将逐步增大。因此,困难群众的希望与救助资金不足的矛盾也将会越来越明显。由于财政困难,财力不足,加之社会筹资渠道少,致使城乡社会救助资金投入短缺。

4、基层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中农村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重心工作在乡镇,服务对象在农村,且这些服务对象居住分散,审查、复核工作量大。各乡镇民政工作站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镇上安排的其他工作,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艰巨不可避免地出现政策贯彻不及时、工作不深入、“漏保”、“错保”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长效救助机制,针对我县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居民家庭财产和家庭收入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动态性,而且低保对象在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时,往往隐瞒一些隐性收入和财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及比对机制。长期以来,公安、房产、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人社、财政、农机、金融、民政等部门之间出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法律法规的保密规定等原因,各自为政,信息封闭,形成沟通壁垒。各级政府关于低保工作虽然明文规定了各部门要配合,但是缺乏刚性约束。因此,建议尽快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机制,明确部门无偿提供信息的法律责任,并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和固定下来。

2、要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将变得模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户口已实现一体化,统称为“居民户口”,在这种大趋势下,消除城乡壁垒,逐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已是必然。随着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已无多大区别,水、电、煤气、米、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已经实现城乡同价。

3、加大五保对象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五保对象的日常照料和服务力度,尽可能动员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二是根据五保医疗的现行情况,政府应出台新型五保医疗陪护政策,彻底解决五保住院难问题。三是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按规定比例配置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加强院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4、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财力保障机制。救助资金不足是我县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要积极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与增强民政部门自身积累以及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举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要通过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会救助资金及必要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涉及到社会救助方面的民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广开社会筹资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筹资、社会募捐活动,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资金规模,满足城乡社会救助的需要。

5、不断强化基层力量,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乡镇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实行社会救助工作归口管理,构筑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或便民服务中心,及时落实乡镇民政工作站人员,尽快建立起精干高效、廉洁奉献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队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机制,从而推进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6、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借助各种媒体和基层社区的力量,加大对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理解社会救助的涵义,社会救助不是社会福利,它是政府对社会困难群体实施的一种特定的补差式救助制度。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要引导其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动员并支持其创业就业,提高全民就业率,为社会减轻压力。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要对其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其就业脱保,不能形成对社会救助的一种长期性依赖,而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下载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专职委3号通告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XX区是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辖县级区,位于XX市城区中西部,版图面积657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万人,辖8个乡镇街办和1个......

    社会体育调研报告(综合)

    调研报告 本调研小组对辽宁、河北和山西进行了调研,每到一省调研小组都先听取省体育局关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的汇报和介绍。然后由各省的群......

    社会调研实践报告(合集五篇)

    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服务人民群众,培养锻炼......

    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2009年新春伊始,我迎来了我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寒假,第一感觉就是寒假好长,呆的好闲,寒假社会调研实践报告。足足两个月的寒假生活真的应该去好好实践一下,了解一下社会,提前对社会有......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申请书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附件1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申请书 申 请 人 李** 班级 2014交运一班 申请题目 重庆市**县礼让镇社区文化设施配套及服......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调研 报 告近期,我们组织骨干力量,通过深入各镇、有关部门、机关、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在相关人员的配合支持之下,经过座谈、调查、走访等形......

    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一、城乡治理工作的总体概况我省自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来,万源市的环境面貌得到飞跃性的改善。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城乡环境,市民对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看在眼......

    关于社会综合治税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市社会综合治税深化和规范化问题,加强税源监控,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工作,促进依法治税、社会化税收管理。根据主席会议的统一部署,市政协于8月份组织开展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