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官考试资料
2009村官考试试题集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BD)方面取得重大进展。A.调整经济结构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的宏观调控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在培养干部时,应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艰苦环境和工作条件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BC)中选拔优秀干部。A.少数民族地区 B.基层 C.生产一线 D.艰苦地区
3、根据十七大报告,为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问题,应(C)A.低利润销售药品 B.中西药相结合 C.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D.建立统一的药品信息库
4、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平等 B.互助 C.和谐 D.团结
5、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D)的领导核心作用。A.民主执政 B.有效治理国家 C.依法行政 D.协调各方
二、填空题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8、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9、十七大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
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的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B、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C、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转好。D、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BCD)2.社会和谐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D、我们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ACD)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B、是一个消除一切矛盾与不和谐因素的持续过程 C、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AC)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B、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C)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ABCD)
6.社会要和谐,首先要A、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B、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C、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建设和谐文化(A)7.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部署是A、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C、要建设社会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ABCD)
8.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这包括A、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B、法律制度与司法体制机制 C、公共财政制度与收入分配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ABCD)
9.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文明道德风尚 D、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B)10.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的是A、建设服务型政府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是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工业反哺农业 C、城市支持农村 D、“多予少取放活”(BCD)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B、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D、“多予少取放活”(C)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此外还包括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党的建设(ABCD)14.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在于A、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B、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D、全面深化农村改革(A)15.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其特点是A、有文化 B、流动性强 C、懂技术 D、会经营(ACD)建设创新型国家1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A、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B、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C、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D、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ABCD)17.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A、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D、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ACD)18.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A、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B、以理论创
新推动科技创新 C、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D、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D)19.自主创新能力 A、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B、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 C、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 D、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ABCD)20.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这一体系是以A、企业为主体 B、政府为主体 C、市场为导向 D、产学研相结合(ACD2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D、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ABCD)22.下列属于“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的有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C、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ABD)23.“十一五”时期,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4.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内容包括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B、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ABCD)
2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A、深入人心是关键 B、联系实际是途径 C、弘扬正气是落脚点 D、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ABCD)2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A、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 B、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C、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ABCD)27.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分别是A、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结束了封建皇帝专制制度(ABC)28.85年来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就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A、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B、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C、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D、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ABCD)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A、科学性 B、先进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B)30.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的基础工程是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D、扩大党的群众基础(B)31.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A、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B、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D、提高党员的自觉学习意识,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A)32.要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ABCD)33.《***文选》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是因为它A、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基本经验 B、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 C、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 D、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BCD)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鲜明地指出了市场经济是体制范畴而非制度范畴 D、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
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ABD)35.***同志说过:“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是A、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B、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 C、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A、把握好党的历史方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B、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C、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AB)37.学习《***文选》,要牢牢把握活的灵魂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38.学习《***文选》,要牢牢把握和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是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39.2006年7月1日,胡锦涛在出席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仪式上强调,从青藏铁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包括A、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B、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D、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忍不拔地创造历史伟业(ABCD)40.青藏铁
路全线通车的重要意义在于A、有利于实现西藏制度的跨越式变革 B、有利于加快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C、有利于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有利于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BCD)时政热点】《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知识连接】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要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3.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具体体现。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还得加快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建设。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问题解答】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是什么?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⑤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我们所学过的那些知识和观点?(见【知识连接】)
4、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请你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答:①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②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③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⑥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⑧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5、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谈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①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②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③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
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7、请你描绘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请你展望一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答: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高中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青山与人相伴。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④管理民主: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积极参与、关心政治。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假如请你参加一项社会调查,请完成以下内容:(1)、调查的目的:帮助人们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了解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因素,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自觉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创美好家园。(2)、调查的方法:(至少三项)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3)、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哪些?(至少三项)。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4)、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三项)。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
繁荣,农业的基础不稳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5)、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的金点子有:(至少三项)。①、加大对农村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②、科教兴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④、城市积极带动农村发展。
9、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⑤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⑥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⑦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⑧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10、谈谈你对免征农业税的认识。①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②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④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1、请你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答:①认真贯
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②依*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⑤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⑦加强农村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12、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答: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党和政府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体现,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和政府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
13、怎样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或结合本市情况,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①免征农村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③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④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推进科技下乡,强化科技种养。⑤青少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关心“三农问
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制宣传活动,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4、破解三农问题,青少年应怎么做?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15、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⑤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⑥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⑦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6、为了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做出了许多实事,请列举两个例子。如:近三年连续通过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指导农业发展。对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举事例符合要求均可)
17、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
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者是:请你为本市的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例如: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村水电、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等等。(举一二例,言之有理即可)建议见第4或第5小题。
1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①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③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④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⑤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⑥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山东省2010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
1、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2、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基本目标是(c)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17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近上百万件,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尤其是近年来,“民告官”出现逐步激增的现象,且原告胜诉率不断提高(30%左右),据此回答:行政案件的类型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且原告胜诉率较高。由此可见(d)。①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③国家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5、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b)。
A.内部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D.国家行为
6、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d)。A.选民资格案件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7、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中,有一方必须是(b)。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
8、对于司法而言,“胜败皆服’’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公正则是实
现“胜败皆服的灵丹妙药。司法公正,赢了官司的固然“心服口服”,输了官司的照样“不得不服”;司法不公,输了官司的难以服判,赢
了官司的也未必真心信服。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表明(c)。
A.司法权威是法治权威的核心 B.法治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切实保障 C.司法公正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基础 D.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9、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b)。A.拟办B.批办 C.承办D.查办
10、公文写作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c)、因果法。
A.论述法B.分析法
C.对比法D.实证法
11、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导致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abc)A.产业结构层次低B.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C.投资和消费失衡D.第二产业发展过多过快
12、为坚持协调发展,针对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政策举措是(abcd)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公平
C.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力Ⅱ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D.加快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13、我国民法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d)。
A.有主管机关或挂靠部门
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C.依法成立,并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人本管理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人为人是(社会人)看不见的手出自(国富论)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
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15、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极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bcd)
a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 b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 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 d 不从实际出发 16、2007年高考全国Ⅰ文综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该药物,而是要求在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回答下面两题。一.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c)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饱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a)A.应该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B.应该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C.应该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D.应该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17、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c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18、相当于和谐社会而言,我国的小康社会是指(a)a 经济上的目标
b 生活上的目标 c 整体性的目标 d 政治上的目标
19、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我们党(a)。
A.领导发展的能力
B.领导改革的能力
C.保持稳定的能力
D.巩固执政的能力
20、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以下选项中符合中国情况的是(d)。①国家主席由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 ②国家主席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③国家主席不领导行政体系
④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c)。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文件的连续性指(a)。
A.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关必要的继承关系 B.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
系
D.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23、由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既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加速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在哲学的因果关系上这属于(b)。
A.一果多因 B.一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一因一果
2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d)。
A.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25、“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两个“指标”是(ac)A.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C.今后5年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 D.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acd)。
A.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部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部分认识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7、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abc)。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28、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ab)。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行政机关 C.公务员 D.接受行
政委托的组织
29、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是(abd)。
A.试行本 B.暂行本 C.副本 D.修订本
30、中国政府~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
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b)。①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 ③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
④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配套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中(b)
A.要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B.要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C.要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D.要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要依靠的是(b)A.计划机制B.市场机制 C.社会机制D.政府作用
33、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以(a)的存在为前提的。A.土地所有权B.私有制 C.市场经济D.土地等级
34、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b)A.替代现代化的第一战略选择
B.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C.推动现代化的配套措施
D.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导向
3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d)A.教育与科技创新B.教育与经济发展 C.教育与民主建设D.教育与人才培养
36、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d)的关系。
A.指导与被指导B.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协作配合、相互制约
37、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或指导
工作参考,不要求批复,通常使用的公文类别是(a)。A.报告B.请示 C.通知D.通告
38、“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abcd)
A.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B.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
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C.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
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D.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
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
39、新课题:“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bcd)A.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C.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进行
D.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40、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abc)A.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C.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41、《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ab)。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
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
42、相对与和谐社会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A.经济上的目标 B.生活上的目标 C.整体性的目标 D.政治上的目标
43、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c)。A.维持社会稳定
B.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制是指(abc)。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C.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D.法律法规基本完善、健全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bd)。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财富平均分配,充分体现公平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46、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ad)。A.制定行政法规
B.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第二篇:2013村官考试资料
一、判断题
1、农民个人不能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活动。(2)
2、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登记或者许可制度。(1)
3、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1)
4、农业保险实行自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农业保险。(1)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和信贷等资金的审计监督。(1)
6、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者因生产资料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该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和有关费用。(2)
7、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1)
8、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摊派。(1)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集资。(1)
10、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上彻底分离。(1)
11、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1)
12、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或者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2)
13、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1)
14、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1)
15、在《农村土地承包法》施行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其耕地的承包期限长于三十年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继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1)
16、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1)
17、在承包期间,承包方不能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1)
18、实行家庭承包的,承包方通过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1)
19、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1)1
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1)
21、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1)
22、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必须登记。(1)
23、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1)
24、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利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1)
25、以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的,承包费由双方议定。(1)
26、通过招标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抵押。(1)
27、承包方给土地造成永久性危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1)
28、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依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承担纳税义务。(1)
29、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该流转无效。(1)
30、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没有预留机动地或者预留的机动地面积不足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可以补足。(2)不得增加
31、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1)
二、单项选择题
1、符合规定产地及生产规范要求的农产品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使用(A)
A、农产品地理标志
B、有机食品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D、原产地标志
2、扣押鲜活农产品运输工具只能依据(c)
A、部门规章的规定
B、地方法规的规定
C、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D、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的决定
3、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承担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职责的机关是(c)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为发展生产或者兴办公益事业,需要向其成员(村民)筹资筹劳的,应当经成员(村民)会议或者成员(村民)代表会议(b)通过后方可进行。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全部
5、从境外引进生物物种资源(A)
A、应当依法进行登记或者审批
B、由引进单位决定是否登记或者审批
C、由引进合同约定是否登记或者审批
D、不需审批,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
6、在不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相抵触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实施(A)政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A、收入支持
B、价格补贴
C、产量补贴
D、销售量补贴
7、农村义务教育除按(A)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得向农民和学生收取其他费用。
A、国务院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行政主管机关
8、农产品的购销()
A、实行定购制度
B、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C、逐步实行市场调节
D、实行市场调节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已经设置的(A)
A、应当取消
B、分别情况逐步取消
C、继续保留
D、经上级政府批准后继续保留
10、违反《农业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强迫农民以资代劳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D)
A、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B、由村党支部或者村民委员会责令改正
C、退还违法收取的资金
D、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资金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施行日期是(D)
A、2002年3月1日
B、2002年8月29日
C、2002年12月28日
D、2003年3月1日
12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A)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A、家庭承包经营
B、包产到户、联产计酬
C、集体统一经营
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13《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发包。
A、村民小组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政府
D、县政府
14下列有关家庭承包经营错误的描述是(A)
A、承包期内,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地
B、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C、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D、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15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应当提前(b)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
A、1年
B、半年
C、3个月
D、1个月
1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a)
A、承包方
B、发包方
C、第三方
D、上级机关
17、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b)的,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8、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b),从事农业合作生产。
A、转让
B、入股
C、转包
D、抵押
19、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b)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A、15日
B、30日
C、2个月
D、6个月
20、《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b)
A、3%
B、5%
C、7%
D、10%
21、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d)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
B、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家庭
C、本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乡镇企业
D、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22、未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a)
A、应当补发证书
B、不再补发证书
C、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是否补发证书
D、由村民委员会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决定是否补发证书
23、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c)
A、不变
B、经发包方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不变
C、终止
D、经发包方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终止 二、三、多项选择题
1、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1.2.3.4)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B、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C、农业企业
D、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2、《农业法》中的“农业”是指(1.2.3.41.3.4)等产业,包括与其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3、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12.4)等多方面的作用。
A、提供食物
B、提供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
C、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D、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的原则是(12.4)
A、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B、民主管理
C、按照投资份额行使表决权
D、盈余返还
5、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1.2.3)
A、为成员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
B、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
C、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
D、从事经营等盈利活动
6、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科技人员,根据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需要,可以提供无偿服务,也可以通过(1.2.3.4)等形式,提供有偿服务,取得合法收益
A、技术转让
B、技术服务
C、技术承包
D、技术入股
7、国家建立(1.3.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A、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
B、以农业院校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
C、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D、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8、各级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过程中,(1.2.3.4)
A、不得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B、不得干涉农民自主安排的生产经营项目
C、不得强迫农民购买指定的生产资料
D、不得强迫农民按指定的渠道销售农产品
9、下列描述符合《农业法》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收费规定的是(1.2.3.4)
A、农村义务教育除按国务院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得向农民和学生收取其他费用
B、禁止任何机关或者单位通过农村中小学校向农民收费
C、禁止擅自设立收费项目
D、禁止强制学生接受有偿服务
10、任何机关或者单位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的依据是(1.2)
A、法律
B、法规
C、政府规章
D、省政府文件
11、没有(1.2.)依据的罚款,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权拒绝。
A、法律
B、法规
C、规章
D、领导指示
12、非法向农民收费、罚款或者摊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1.2.3.4)
A、上级主管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并公告
B、已经收取的钱款,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归还
C、已经使用人力、物力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折价偿还已经使用的人力、物力
D、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农业法》和《草原法》规定的对农民直接补贴措施包括(1.2.3)
A、在不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相抵触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实施收入支持政策
B、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的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助
C、对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转产转业的农(渔)民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助
D、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民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粮食、现金、草种费补助
14、国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救济的主要对象包括(1.2.3.4)
A、农村五保户
B、贫困残疾农民
C、贫困老年农民
D、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1.3.4)
A、提供有关文件
B、提供有关证照
C、提供有关资料
D、说明情况
16、《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享有以下权利:(12.4)
A、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B、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有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C、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承包土地的权利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7、《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应承担以下义务:(12.4)
A、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B、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C、按照集体的统一要求种植作物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8、《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1.2.3.4)
A、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B、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C、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D、签订承包合同
19、以下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1.2.3.)
A、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B、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
C、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
D、承包方人口减少而由集体强行收回的
三、20、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1.2.3.4)等农村土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章的规定。
A、荒山
B、荒沟
C、荒丘
D、荒滩
21、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1.2.3.4)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A、转包
B、出租
C、互换
D、转让
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的途径有(1.2.3.4)
A、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B、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C、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向人民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10:错对对对对错对对对对
11-20:对错对对对对对错对对
21-30:对错对对对对对对对错 31:对
二、单项选择题
1-10::ACCBA AADAD
11-20:DABAB ABBBB
21-23:DAC
三、多项选择题
1-5:ABCD ABCD ABCD ABD ABC
6-10::ABCD ACD ABCD ABCD AB
11-15:AB ABCD ABC ABCD ABCD
16-20:ABD ABD ABCD ABC ABCD
21-22:ABCD ABCD
第三篇:江苏村官考试资料
村官的理解:是否热爱自己的家乡,是否热爱本村的村民,是否有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否能成为本村群众的知心人。
构建社会主义乡风文明
意义: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首先要做到
(一)移风易俗,要改变当下农民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陋习,形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
(二)要宣扬法律知识,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提倡社会道德,家庭美德,使乡民在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方面遵循一定道德规范,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三)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日常的文化活动,文化学习,以及科学指导,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培养成为一名具有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专业技能强的现代化农民。
如何构建:建设文化农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还需要精神建设作为保障,要构建好乡风文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发展农村社群文化组织
(二)创建农村文艺团体,老年人协会,农民文艺队等
(三)加大农技科学馆,图书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农民文化和农业技能知识,建设体育设施,乡村公园等,满足农民的文化和健身需求。
构建村容整洁的新型农村
意义:是指围绕农村整治环境,美化,净化,绿化村容村貌,村容整洁是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必然途径,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好农村的外在体现。
如何构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关键在于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重点在于做好农村规划,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现阶段的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景,为了农业发展,农村绿化遭到严重破坏。改善农村环境,首先要“保绿,还绿,增绿”推经农村绿化建设,其次要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和农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作。
(二)统筹好城乡规划,做好农村与城镇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好农村新兴产业,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农民致富
(四)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乡村公路建设,水利建设和能源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做好农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农民的生活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关注好,满足好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六)创新发展机制,保护农民耕地,维护好农民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大学生村官的长远意义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发展,即是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党和国家殷切期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一些文化水平高,思想观点新,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名,大学生正好符合新型农民的标准。国家设立大学生村官一职,具有长远战略的意义
1.大学生具有思想文化素质好,工作积极性高的优点。大学生到基层任村官一职,将会给基层干部带
来新鲜的血液,带动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是农村现代化不可忽视的力量。
2.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优点。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能够大胆创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3.大学生到基层任职,能够有利于中央更好的对农村进行管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民服务,为
了实现这一宗旨,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大学生村官作为国家管理神经的最末端,正好体现了党和国家密切联系群众的方针。
4.大学生村官是党和国家的后备人才,通过农村的实践和磨练,才能更好的认识国家实情,才能为日
后工作的更好打下基础,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大学生村官如何扎根基层,做好村官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村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依旧呈现着落后的面貌,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低下。这对国家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谐,重点和难
点在于农村,为了实现好落实好国家对农政策,建设好新农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身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毛主席曾说过,农村也是有一番天地的,在这里也是能有所作为的。只有到了农村,才能更好的认识国情,经过农村这个大熔炉的煅炼,才能练就坚强的品质。只要我们能扎下身子安下心,尽心尽力的为民办事,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在很多的青年才子,没有经历过农村的苦难,不愿吃苦,更是对农村,农业的事务,对农民的了解知之甚少,并不愿意去接触他们,所以如何能深入到农村,做好农村工作,需要每一名村官自身不懈的努力。
1.一是在沟通交流上下功夫,和农民“交心”解“融入难”。大学生刚从校门出来,对农村工作还很陌生,经验不足,很难融入到当地农民群众中,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放下自身的架子,多和当地农民朋友特别是村里的年轻党员和共青团员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了解村情民意,和他们交心,做农民群众的知心朋友,与村民打成一片,更好的取信于民。2.二是在办事作风上下功夫,用工作“热心”解“支持难”。村干部是村民群众“眼皮底下的干部”,一
言一行村民群众都看在眼里。大学生村官要在办事作风上下功夫,对来访群众要热情接待,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通过走访,调查,与村民联络感情,为民解决实际困难。
3.是在民生小事上下功夫,与群众“贴心”解“开展难”。大学生村官要充分树立民生无小事的观点,想
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办实事、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尽心尽力,与群众“贴心”,这是解决农村工作”开展难”的有效切入点 4.是在以民为师,用工作“有心”解“发展难”。大学生村官刚刚接触农村工作,如何搞好农村的发展是
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工作上“有心”,带着学习的精神、求教的态度去开展工作。要以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为己任。用大学里搞学问的精神和视野来洞察民情民生,以科学发展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来了解农村,把握农村情况的点与面、表与里、虚与实,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难易,利用乡村资源,发展创业。
城镇化建设(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为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具有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由于大城市的容量有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土地分散,各自为战,对于增收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小城镇地处农村,是一些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即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化解农村矛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想富裕,则必须要改变土地分散种植,各自为战的局面。城镇化建设,使大部分富余的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使得农村土地能够顺利的流转到种业大户,家庭农场手中,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集约生产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加快小城镇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4.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仅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了农村,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不能强迫农民消费,只有使农民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农民才会自觉地加大消费,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实现农民富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如何加强小城镇建设
1.科学规划,选择好发展方向
1.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工作领导,合理分工协作2.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规划原则,政府不
能为了政绩,为了形象工程大改大建,采用一刀切。而应结合当地现状,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
2.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资源建设等,提升小城镇社会形象
3.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好符合当地特色的县域经济,配置好产业龙头,从而对周边形成辐射,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4.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 小城镇的建设,一,不仅仅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城镇一些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小城镇准入门槛,同时要普及乡镇待遇。二,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工作职位,为农民提供就业,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卫生,教育等建设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府信贷服务,吸引商业投资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组织概述: 1.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
首先,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使命,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间,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为完成党的农村工作提供坚实保障。2.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真实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材料。3.体现党密切联系群众,和民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好党的工作作风,必须坚持民众路线,保持与民众的血肉联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历史的创造者,党和国家必须时刻关心和照顾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和要求。只有取信于民,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复兴才有希望,基础党组织处在工作第一线,正是体现着党的工作方针。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基层党建重落实,提高组织工作领导力。制定进一步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建立和完
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等。明确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 夯实队伍抓党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围绕发展选干部,着力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
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完善村两委议事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工作。
3. 依托载体强基础,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4.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
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何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加强自身的知识方面学习:1.熟悉农村政策,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政策理论知识,这是当好村官的基础2.掌握好农村工作方法,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多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多数大学生不懂农业生产,不了解文化习俗,不能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容易与民产生隔阂,不能得到民众信任。所以,大学生村官要想尽快融入农村,需要掌握好农村工作方法,发挥自身才能,积极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成为引领当地民众致富的好村官。3.精通农业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与民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尤其是民众认可的专业技能。
(二)提高自身素质:1.要团结协作,村两委之间要以诚相待,共同维护好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做到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选准发展道路,加快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民众致富是村干部的第一职责,发展经济首先要选对路子。村干部要学懂弄痛党的方针政策,其次要立足本村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形成规模效益带领民众致富3.要有创新思维,敢干之胆。创新是民族之魂,是国家新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创新经济农业。通过大胆创业,科学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4.要工作为民,时刻为民着想。村事无小事,村干部的每一工作都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村干部要深刻意识到其代表着农民的利益,要时刻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5.自身要廉洁自律。要想做到群众满意,必须坚持做到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千方百计的为民办实事,办公道是。
大学生村官创业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改变农村面貌的必备条件,是村官工作的首要职责。如何发展好创业道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需要大学生村官具备以下几点创业素质。
(一):具备强烈的创业意思。要想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自我实现,追求成功的强烈创业意识,这是克服创业道路上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保障。
(二):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农村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要想创业成功,需要大力开发农村的资源。每个农村之间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如何利用好本地优势,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创业道路,需要村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三):具备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能力。农村由于受时代相传的思想束缚,一直都是发展农业为主,这也直接导致农村经济落后,农村面貌破旧,农民素质低下的情况长期存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努力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强,思维观点新,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优点,勇于开拓农村资源,打破农业发展为主的限制,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实践作风,走符合农村发展的道路。
(四):坚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对乡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的看法,作为村官,你将如何做?
农村经济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发展方式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家庭承包,土地分块,资源分散,劳动力过剩等,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为了突破这一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必须实现土地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生产现代化。必须加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人均耕种面积,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人均产出,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人口和劳动力。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生产中一次专业化和经营化发展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推动农资供应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方法步骤:
(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差别化用地管理政策。规范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严格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管理,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机制。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引入多元化资金,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完善涉农贷款抵押担保、农业保险等机制。探索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的有效办法
(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等公益性服务。
(五)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网络,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生态补偿、粮食产业发展保护等机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大县的奖励资金
(八)整合涉农资金,把专项资金集中起来由试验地区的地方政府统筹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益。各部门要保证支持力度不减,地方政府要确保资金不用于非农领域。九)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注重保护我国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特色,探索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遇到的困难:土地流转困难,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难以言说的情结“一亩三分地过一辈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要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就必须转变农民“靠天吃饭”的思想。流转费用高,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农业补贴力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的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农民失地后如何保障其生一要落实土地流转补偿措施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二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农民失地后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和创业风险担保三要促使失地农民向市民的快速转变保证农民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鼓励农民将宅基地复垦并适当给予补偿鼓励农民到城镇购房建立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点四要完善就业培训制度扩大就业培训范畴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失地农民向技术型、科技型农民转变五要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建设用工信息平台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栏、现场招聘会、手机通讯等多种方式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六要加大失地农民创业的政策帮扶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人才档案制度支持“联合创业”搭建“优势互补”的创业平台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给予政策指导和创业帮扶辅助他们选好项目、规避风险、做足准备
中国梦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载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和探索,反映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亿万人民共同期盼,成为当今时代最强音,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坚定自信和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村干部要胸怀全局、脚踏实地,依靠辛勤劳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光辉业绩,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而努力奋斗。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争做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先锋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定力量
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广大职工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对提升文化技术素质的新要求,顺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形势,把加强学习作为修身立命之本、创新创业之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善于学习新知识、勤于钻研新技能、勇于攻克新难题,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技术本领和创造能力,争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
第四篇:山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资料
山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资料-理论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一切问题。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了实践,所有的理论都会变成空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空洞地夸大思想的作用,但又不能陷入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的拜金主义。
3.从表面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人祸”。
4.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其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数量上的增加,更需要注重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6.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果观告诉我们,凡事需要事先作足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大脑的。
7.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事物的发展中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全面把握其性质,科学分析和解决矛盾。
8.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相对性的观点要求我们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上去把握真理。
9.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来解决价值冲突,这种调节总是要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局。
10.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不仅具有多样性,还具有统一性,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手段,还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11.先进文化是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起推动作用。先进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即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具体道路却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是
一个扬弃的过程,其最终检验标准还是在于能否符合人民群众根本的利益要求。
14.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其中人的社会价值更为重要,即个人的创造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
15.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16.人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的自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有的条件背后隐藏着客观必然性,正是这种客观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人的自由的限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须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
2.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股哟成,即表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被大胆利用。5.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为实现公平穿凿坚实的物质基础。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活力迸发、注重公平的社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7.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8.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9.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强调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换句话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
10.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11.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做到在物价稳定、国家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河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13.建立和健全与经济术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三、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一)和谐社会
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分别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持,而社会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力的社会条件。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4.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针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喜那时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持,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创新
1.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2.我们要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
3.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用于资助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新局面。
4.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
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巨鳖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三)节约型社会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3.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某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存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5.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景中的问题。
(五)科教兴国
1.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马克思曾说,要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根名力量。科学技术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始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2.现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展现出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社会功能,它用最新的事实印证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当自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4.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现代生产和管理的主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决定于教育,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
5.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河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六)荣辱观
1.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群众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信用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们党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
5.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以践行
(七)社会主义新农村
1.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据基础性的地位。
4.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挫折。5.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
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客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城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7.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其它政策。
(八)党的执政
1.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到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重要的保证;只有加强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尉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五篇:村官资料
地址:昆明121大街149号云大信息楼312办公室
村官常识大全
● 三大学说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 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以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
●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方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合称。
◇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七。
◇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 世界十大文豪
1.古希腊诗人荷马;
2.意大利诗人但丁; 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
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
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是《汉书》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
四名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
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
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杜甫
地址:昆明121大街149号云大信息楼312办公室
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
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
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
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画 中国医学 中国京剧耳
我国的四大名亭 醉翁亭 陶然亭 爱晚亭 湖心亭
“四大” 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
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丑时:晨一时至三时
寅时:三至五时
卯时:五时至七时
辰时:七时至九时
巳时:九时至十一时
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
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
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
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
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
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