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河北省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3.15
一、前言部分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省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盛产小麦和玉米两大骨干品种,稻谷、油料、杂粮等也占有一定份额。“十五”期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产业进入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购销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的新阶段,特别是作为粮食产业链条中关键环节的粮食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其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杂粮、花生、棉籽等粮食和油料的加工。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提升粮油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粮油加工业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我省粮油加工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粮食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全面提升我省粮油加工业产业水平,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进一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及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五”时期粮食加工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期间,我省粮油加工企业充分依托粮油基础资源优势,积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立足省内,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生产,形成一批在省内外有着较高声誉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十一五”期间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粮油加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转化企业308家,资产总额198.1亿元,加工转化粮食1399万吨,销售收入369.1亿元,实现利税17.2亿元,年末从业人数6万人。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130家,占企业总数的42.2%;大米加工企业11家,占企业总数的3.6%;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5家,占企业总数的4.9%;饲料加工企业71家,占企业总数的23.1%;淀粉加工企业28家,占企业总数的9.1%;其他企业53家,占企业总数的17.2%。按可比口径计算,2005年全省粮油加工业产品产量和销售收入均占全国的6%。9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在全国粮食加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十五”期间,随着粮食企业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非国有经济在全省粮食加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引导粮食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从企业所有制构成看,在全省粮食加工转化企业中,私营企业163家,占53%;股份制企业106家,占3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家,占5%;外商投资企业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家,占4%;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共11家,占4%。从企业资本构成看,股份制企业资本总额达89.6亿元,占45%;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本总额达52.4亿元,占26%;私营企业资本总额达39.4亿元,占20%。从产品产值看,股份制企业产品产值149.9亿元,占38%;私营企业产品产值143.9亿元,占37%;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品产值81.6亿元,占20%。
(三)粮油加工区域化格局正在形成。小麦、玉米是我省两大主导粮食品种,以品质高、产量大而闻名。“十五”期间,随着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主要粮食品种区域集中趋势明显,已经形成了京山、京广铁路沿线的优质小麦、专用玉米生产带,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和北部地区的杂粮集中生产区,冀东、冀中、冀南和坝上优质油料主产区域。按照粮源分布格局,我省粮食加工业也呈现出区域化格局。小麦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等市,日处理小麦能力在500吨以上企业有10家,主要集中在南部5市。其中邯郸市2005年实际转化小麦109.9万吨,年产小麦粉60.4万吨。饲料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邢台、石家庄等市,其中邢台市2005年饲料产量达131.9万吨,占全省产量的30%。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和廊坊两市,其中秦皇岛市2005年食用植物油产量达68万吨,占植物油总产量的68.9%,年转化大豆201万吨,占转化量的67.5%。稻谷加工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大米年产量达3.3万吨,占全省产量的68%。总的看,我省粮食加工业呈现出依托产地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的格局。
(四)粮油加工业服务范围以京、津等北方主销区为主。我省毗邻北京、天津、山西、内蒙,与东北三省相接,成品粮油的销售半径主要集中在周边省份。小麦粉主要销向北京、天津、内蒙、山西和东北等省市的大中城市;饲料、淀粉除满足当地养殖业需要外,主要销往山东、山西等地的畜禽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等;食用植物油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以及四川等地;酿酒企业主要产品基本在本省内销售,部分也销往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总体看,我省粮食加工企业产品销售半径以北京、天津为主,辐射周边山西、内蒙、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部分产品正在向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四川、贵州等地辐射。
三、“十五”期间粮食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省粮油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与国际粮油加工业发展趋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宏观上缺乏总体规划,发展带有盲目性。长期以来,河北的粮油加工业一直没有规范的产业发展规划,企业盲目上项目,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
二是与其他粮食主产省相比,粮食加工转化率较低。山东、河南两省同为粮食主产省份,粮食品种结构和粮油加工企业类型与我省基本相似,加工转化水平明显高于我省。国家粮食局《2005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告》显示,我省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总数346家,山东省440家,河南省520家,分别比我省高出27%和50%。我省粮油加工企业年产量440.8万吨,山东、河南两省的年产量分别为988.6和827.5万吨,远远高于我省。
三是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比重较高,难以形成龙头。我省已有“五得利”、“甲家”、“黑马”、“廊雪”、“鹏泰”、“金沙河”等小麦粉品牌在省内外有着较高知名度,五得利面粉集团、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但多数中小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开工不足,全省粮食加工企业设备开工使用率为53%,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形成带动区域粮食生产和流通的龙头。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深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我省粮油加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产品已向食品、化工等行业发展。但大多数产品仍然以米、面、油、饲料、淀粉等初加工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全省2005年小麦粉产量357.9万吨,其中专用小麦粉产量35.4万吨,仅占小麦粉总产量的10%;加工转化小麦493万吨,其中优质小麦仅41.6万吨,占加工转化小麦总量的8%。饲料、淀粉企业产品主要为畜牧养殖以及工业和民用淀粉,缺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总体粮食加工转化仍处于低水平。
四、“十一五”时期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保证粮食供给和安全为核心,以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搞好行业指导,不断满足各层次消费者,加快我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的转变,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粮食加工产品。
(二)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大力培育粮食加工优质产品和龙头企业。
2、食品安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粮食加工产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坚决关闭和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3、科技进步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粮食加工技术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和档次。
4、节约资源原则。新上粮食加工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生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粮食产品。大力发展节约能源、节约粮食资源的加工项目,搞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宏观调控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导粮食加工业建设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有效调控,保证粮食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全省粮食加工业整体水平要有明显提高,企业整合和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粮食产业化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自主科技研发能力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打造一批名牌粮食产品,使粮食加工业成为全省粮食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目标: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十一五”末,全省规模以上小麦粉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950万吨,占小麦产量的70%以上;大米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占稻谷产量的70%以上;食用油料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含大豆)1000万吨;玉米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50%以上。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左右。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家。
2、龙头企业显著增加。抓住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和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到“十一五”末,新培育20家粮食加工企业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30家粮食加工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发挥其在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十一五”末,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5家,其中2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家。
3、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力争到“十一五”末,我省国家和省名牌粮油产品达到30个以上,全面提升粮食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使我省跨入粮食加工产品名牌大省行列。
五、“十一五”时期粮食加工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1、小麦加工。继续沿着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向产品系列化和食品工业化延伸。在满足城乡居民日常口粮消费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多种用途的高级食品专用粉和强化营养粉。有条件的企业,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小麦谷朊粉,通过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小麦胚芽食品,提高小麦的利用率和深加工水平。
在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等小麦主产区,形成优质小麦加工群,重点发展以优质小麦为原料,生产水饺粉、面包粉等专用小麦粉为主的加工企业。
2、稻谷加工。在巩固现有产品的同时,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开发精米新产品,发展免淘米、微量营养强化大米和绿色大米产品,合理利用米糠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发以大米为原料的功能食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唐山、秦皇岛等稻谷主产区,形成稻谷加工群,发展以稻谷为原料,生产特等米,开发方便食用免淘米为主的大米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米糠、稻壳、碎米的综合利用。通过整合、重组、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
3、玉米加工。在饲料、淀粉、制药等传统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向玉米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粉等产品,发展多样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业原料。
在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沧州、唐山、廊坊、秦皇岛等玉米主产区,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扩建、改建或新建等方式,逐步调整玉米加工企业区域布局,做强做优玉米加工产业。
4、杂粮加工。在初加工的基础上,向营养、保健和复合食品等领域延伸,研发和推广杂豆、谷子、薯类等杂粮的精深加工技术,增加花色品种、提升产品档次。采用成熟技术,生产燕麦β-葡聚糖、蛋白质和抗性淀粉及燕麦食品。利用丰富的荞麦资源,生产荞麦米、挂面、通心粉和保健饼干等系列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在张家口、承德等杂粮主产区,发展燕麦、荞麦等杂粮精深加工,建设杂粮加工生产基地,促进杂粮的转化增值。
5、粮食制品加工。将发展粮食制品生产作为发展粮食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支持大宗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加快传统粮食制品依靠手工生产转向工业化生产的研究,尽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粮食制品工业体系。利用小麦粉、大米等初加工产品以及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符合消费者饮食习惯的食品,包括旅游食品、方便食品、大众主食产品、速冻食品、功能食品等,使粮食制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
在小麦和稻谷产区建设以小麦粉和大米为原料的粮食二次以上的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粮食制品的精深加工产业,提高粮食初加工产品的深加工比例,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粮食制品的附加值。
6、油料和大豆加工。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继续做强做大。重点发展各品种的小包装油生产,推广营养、健康食用油产品,引导消费市场向营养化方向发展。开发和生产大豆磷脂、低聚糖、异黄酮、食用纤维等功能性食品,研究和开发高附加值、高质量的新产品,提高植物油加工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在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等地油料主产区,继续扶持花生、棉籽等传统食用油加工业的发展,减少原料输出,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巩固和扩大廊坊、秦皇岛等大豆加工基地,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蛋白、饲用蛋白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基地。
六、支持粮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业指导,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粮食加工业的行业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协调、自律和服务功能,及时向社会发布行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引导企业合理投资,控制盲目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凝聚力,克服市场风险,提高运营效益。
2、认真落实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继续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大力扶持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以及“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粮食生产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要求。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在信贷资金、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产品竞争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粮食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确保相关资金落实到位。发展改革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搞好对粮食加工业的宏观指导和项目的核准、备案。农业发展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要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粮食加工企业解决收购原料资金不足的问题;实施信贷倾斜,简化放贷手续,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按照政策和条件提供必要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资金。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及时发放卫生和工业产品许可证,为企业生产和销售创造条件,共同营造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培养和引进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一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自主开发、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应用高新技术,推进粮食加工向深度和广度开发,生产优质粮油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
二是加快技术和设备改造,消化吸收和推广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
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加快产品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推进产品更新换代。
四是建立利益联结的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单位、个人以技术、资金投资入股,吸纳社会资金对企业科技投入,增加科研经费资金来源渠道。
五是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高技能的粮食加工队伍,为行业振兴与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证。
4、抓好项目建设,实施名牌工程。动员企业及各方面力量,围绕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构思项目,围绕做大龙头、做强粮食产业谋划项目。突出特色和优势,把适宜当地发展的加工项目做实、做细、做深。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和安全,引导企业建立从原料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各级各部门要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支持企业参与到名牌产品培育和发展上来,壮大名牌队伍。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河北省名牌”、“河北省著名商标”的粮油产品,省及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工程,积极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
第二篇: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将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扩大工业经济发展总量,提高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的优势带动作用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效应,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农业产品由初级加工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延伸,由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不断加大,支柱作用明显增强,并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升级扩张态势。
1.资源基础
雄厚农业物质基础为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的松辽平原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全市耕地面积135万公顷,粮食商品量、粮食商品率、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出口量四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85亿斤。其中玉米729万吨,肉类总产量193.3万吨。大量的农业富余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产业基础
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一是产值高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在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位,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544.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5.51%,增速达到40.3%。二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200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6户,龙头企业带动功能增强。其中,大成集团是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皓月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牛深加工企业之一,华正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猪加工企业之一,德大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鸡深加工企业,德莱公司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鹅产品深加工企业,广泽乳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三是产业链条不断拉伸。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地拉动了种养殖业的发展,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26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肉鸡、肉牛、奶牛、生猪等标准化牧业小区439个。四是出口创汇能力增强。2008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9300万美元,占全市工业出口总额的8.1%,其中,皓月集团、德大集团等100多种产品打入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3.技术基础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名牌产品比例不断扩大。我市现有科研院所100多个,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室19个。其中,与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的科研单位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大、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单位,聚集了一批优秀研发人才,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智力资源。同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加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行名牌发展战略。目前,肉类加工、精制米、玉米淀粉、烟草、乳制品等行业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其中,大成公司淀粉生产湿磨工艺、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谷氨酸(赖氨酸)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全行业共有20个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其中,玉米淀粉、皓月肉牛、德大肉鸡等一批名、优、新、特产品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4.区位基础
我市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的经济地理中心,道路基础设
施完备,辐射能力较强,传统的农业产业优势,构成了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圈,已成为全国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同时,对日、韩、俄、朝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产品出口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化转变,产业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已处于产能积累到产能释放的关键阶段。但是,与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总量不大、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大企业集团偏少、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依托已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工业强市转变的历史要求。
(二)面临形势
1.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
今后几十年,我国将进入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期。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需求阶段。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正向营养、多样、便捷、安全转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和空间巨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70%以上,而我国仅有25%左右。三是国家把农产品加工业列为重要发展产业,今后五至十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会持续高速增长,并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四是随着农业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扩展,世界农业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加工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食品消费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将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相关政策将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3.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向安全性、营养性、健康性转变
一是由于近年来连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及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进出口环节上将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二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营养性、健康性将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三是各类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四是方便快捷性食品将日益走俏,有向主流食品发展的趋势。五是各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食品工业。
当前,国际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恰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机遇,今日的发展速度和推进力度,决定明日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提质增速,促进我市农业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融合,抢占产业发展的至高点和战略主动权,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目标和任务
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新型工业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科学规划,重视创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工业产业优势转化,坚持总量扩张和优化结构、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原料生产和集中加工、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相结合,面向两个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积极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优质化、终端化、品牌化、基地化、安全化,切实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提升县域经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总体目标
1.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增长25。5%。其中:玉米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牧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40亿元;粮食、蔬菜、饮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把我市建成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成“中国食品工业名城”。
2.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实现集群发展。基本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其中,培育产值100亿级企业:大成实业集团、皓月集团。培育产值10亿级企业:金锣、德大、德莱鹅业、中粮、正业集团、吉粮、华润、成达、达利、天景、松源、成昌隆、鸿大牧业、广泽、四海、阿满、德翔牧业、隆源、百事、金源、上禾、汉德、新高、东旭、霞光、北康、维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以大成玉米为突破口,建立以化工醇为源头的化工产业集群,吸引下游产业和企业来长投资,构筑长春玉米工业城。二是突破传统屠宰加工领域,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向下游延伸,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重点任务
1.玉米精深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以大成集团、中粮集团、天裕公司、大连松源公司、长春成昌隆新能源公司为主体,规划建设长春市玉米工业园区,形成玉米加工业集约式发展,年加工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大力开发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下游精细化产品。重点是差别化聚脂、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酸、淀粉糖醇、聚乳酸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同时,发展羟基丙酸和琥珀酸系列产品,逐步建成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心。
2.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以皓月公司、金锣集团、鸿达公司、吉发集团为重点,提高肉鸡、肉牛、生猪、肉鹅、鹿产品加工能力,突出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实现畜产品“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推进梅花鹿产业园区、集中养殖区和科研园区建设,打造国家鹿产品加工基地。
3.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酸奶、乳粉和功能性乳制品等。
4.饮料制品制造业。按照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向,稳步发展啤酒和优质白酒,大力发展玉米饮料、果蔬汁饮料、天然矿泉水等产品。重点开发低热、低醇、功能、滋补、保健饮料。
5.油料加工业。以大豆、花生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植物蛋白、多肽、异黄酮等深加工产品。实施高效、低耗、绿色生产,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和深度开发,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
6.饲料加工业。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推动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和饲料产品升级换代。
7.烟草制品业。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焦减害新技术,重点发展低焦油、低烟碱、低一氧化碳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结构,逐步扩大一、二类产品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其中一类产品比重要由目前不到2%提高到10%。
8.稻米、蔬菜加工。以吉粮、长粮、榆树禾丰、九台大禾、德惠上禾等稻米加工企业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扩大品牌产品,重点发展精制米、免淘米、绿色米、有机米和方便米饭;依托高榕、金源淀粉等企业,进行保鲜菜、速冻菜、腌渍菜、酱菜、脱水菜、果汁果酱和马铃薯制品的系列开发。
9.加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乳制品可控奶源建设,督促粮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饮料、酿酒、发酵、焙烤等行业重点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先进检验设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按照GMP要求组织生
产。
10.提高带动农户和增强安置就业的能力。到2012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就业岗位75万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覆盖85%农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
(三)重点工程
1.大成实业:年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酯项目。
2.皓月集团:100万张皮革及现代肉牛综合加工项目。
3.吉林德大公司: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4.金锣集团有限公司:300万头生猪和4500万只鸡加工项目。
5.中粮集团:淀粉、L—乳酸、聚乳酸项目。
6.吉林天景公司:30万吨鲜玉米加工项目。
7.广泽乳业:乳制品综合加工项目。
8.吉粮天裕公司:20万吨化工醇项目。
9.农安松源玉米公司:6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
10.吉林达利食品公司:方便面及饮料项目。
11.长春成昌隆公司:50万吨淀粉糖项目。
12.吉林修正公司:双阳梅花鹿系列产品。
13.吉发实业集团:鹅产品综合加工及氨基酸项目。
14.大连成达公司:1.5亿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
15.长春东旭肉食品公司: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6.榆树四海实业公司:1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17.长春汉德食品公司: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
18.吉林鸿大牧业公司:1亿只鸡屠宰加工项目。
19.长春新高食品公司:10万吨乳制品和50万吨玉米乳项目。
20.吉林阿满食品公司:4万吨熟食加工项目。
21.吉林上禾公司:30万吨绿色有机稻谷精加工项目。
22.吉林德翔牧业公司:5000万只肉鸡生产、加工项目。
23.吉林霞光乳业公司:5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
24.北康酿造食品公司:20万吨调味品加工项目。
25.德惠维维食品项目:5亿元食品饮料项目。
三、总体部署
(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
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制定鼓励品牌政策。分行业确定重点打造、重点培育对象,实行重点支持。对众多分散的品牌进行整合,抓好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的国内外注册,促进产品向名牌转化。将做大品牌的战略和做强龙头企业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批大中型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有规模、有市场前景、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实行重点培育、扶持和推进,打造行业旗舰。积极推进同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并购、重组和参股;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投资布点;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的集团化、连锁化运作;积极推进优势加工企业向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培育示范型加工企业和加工产业集群,构筑区域加工和行业加工优势。
(二)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外招商。精心筛选、包装、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国内外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提供软硬环境皆优的招商引资平台,吸引大批中外优质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进驻我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
2.扩大农产品加工品对外出口。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出口基地的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企
业与国际相关农业标准的对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空间,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出口市场。
3.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省外国外投资。支持有实力、有品牌、有技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跨省、跨国经营,到域外布点建厂,发展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南资北扩北资南下的历史机遇,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大交流,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加工产业优质化程度
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主要加强良种畜禽培育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推进牧业标准化生产。二是构筑从“地头—车间—餐桌”的全程化质量和安全监控体系。以优质特色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龙头企业+基地+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质量安全链条。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龙头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标准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协调机制
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农委、畜牧局、科技局等单位共同建立多方联动、协调促进的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共同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整合科技资源,组建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引进国际研发力量,推进科研中试基地建设,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强化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努力攻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技队伍,造就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加强中介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
1.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组织。鼓励农民合作服务组织,打破区域界限建会设点,推动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和合作。
2.积极发展民间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制定行业规划、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价格协调、化解利益纠纷、保护知名品牌、应对外部壁垒、促进行业销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好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
树立“大农业、大食品、大加工、大产业”的新观念,采取积极措施,以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管理体制的创新。逐步改变农产品加工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政府—中介组织—加工企业”的运作模式。引导和推动加工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培育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奠定制度基础。
第三篇: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的特殊商品,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未来五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生态京山的重要时期。为明确全县粮食行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着力解决好制约我县粮食经济的突出问题,建立粮食安全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我县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引导和促进我县粮食全行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
1、订单粮食全面覆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粮食的订单生产,实行产购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让优质粮食资源科学配置,创造了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目前,全县订单粮食生产涉及全县14个乡镇和京山经济开发区,订单农户达到9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0%以上;订单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5%,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6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73%。
2、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国宝桥米公司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利益为抓手,实施强强联合,整合粮食加工资源,壮大粮食产业集群。目前,国宝桥米集团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现贴牌生产和联合经营的企业达35家,集团加工企业年生产量达105万吨。全县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达147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2009年加工生产大米、面粉1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利税1.09亿元。
3、品牌优势十分明显。以国宝桥米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企业在质量控制、精品开发、安全营养、科技导入、原料精种、销售网络、产品宣传、人才培养上狠下功夫,磨砺品质,实现了我县大米品牌创建的历史性突破。2007年9月,“国宝牌”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填补了湖北省农产品“中国名牌”的空白。到2009年底,全县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湖北著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2个,3家企业生产的大米顺利通过省级“放心粮油”产品复审。
4、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抓好粮食加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粮食产业化向精深加工迈进,走循环发展之路。国宝桥米公司新上的米乳生产项目正式投产,湖北裕丰糖业利用碎米开发生产饴糖。各大米加工企业的米糠被6家油脂加工企业用于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米糠油,稻谷壳用于凯电公司生物质能发电,或生产碳化棒,作钢厂填充料。炼油后的油饼和生产饴糖后的糖渣用作养猪饲料。粮食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加长加粗,不仅实现了资源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区间的循环,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二、我县粮食工业发展优势
1、丰富的粮食资源优势。京山是全省粮食主产县,粮食种植面积145.4万亩,总产量62.3万吨,年商品量45万吨左右。稻谷产量居全省粮食主产县前列,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县发展粮食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2、较强的粮食加工优势。我县现有粮油加工企业147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14家,面粉加工企业17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食品、发电、制糖等深加工企业8家。大米规模加工企业设备年加工能力达220万吨,其中国宝桥米集团年加工能力105万吨;发电、制糖、酿酒、油脂等深加工企业年可消耗稻壳20万吨,转化碎米15万吨,转化米糠15万吨。
3、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县地处湖北腹地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京山大米的独特品质,特别是京山桥米具有400多年贡米历史,更是久负盛誉。交通四通八达,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特点。长荆铁路横贯东西,随岳、武荆高速公路交汇过境,距武汉仅1小时车程,京山大米加工企业的粮源及产品进出十分便捷,有利于稻米规模化生产的物流畅通。特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使我县粮食工业发
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知名的大米品牌优势。通过组织粮油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全省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开展“放心粮油”评选等活动,我县粮油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有一部分已进入超市和省内外市场。全县拥有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4家、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5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
5、完善的仓储设施优势。全县共有国有粮食储存网点119个,国家粮食仓库511栋,总容量42万吨,其中储粮功能完善的高大平房仓容量达15万吨,拥有主要粮食机械设备,如烘干、散卸、机械通风、熏蒸及粮情电子监测等。
6、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优势。我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县内有中储粮荆门直属库租赁经营管理的两家国家粮食储备库,履行国家在京山的粮食调控职能;中粮集团、省粮油集团等企业在县内布点逐步增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后,明确了产权,精干了主体,发挥着一定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已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企业101家,同时,粮食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活跃了粮食收购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城乡消费者,调动了粮食工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明确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向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方向进行产业水平提升,向经营产业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系列化和精品名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桥米产业集群,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油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粮食产业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县粮油产业化经营企业总销售额过150亿元,粮食加工转精化率达80%;培植2个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创建2个中国名牌。
(三)发展重点
1、组建产业化集团。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全县重点培植10个粮油加工量过20万吨、销售额过5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2个年加工量过50万吨、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年加工量过30万吨、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京和米业、泰昌贸易、八方米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裕丰糖业等10个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建设。
2、发展优势粮基地。到2015年,全县发展优质粮基地100万亩,并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势粮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重点抓好鉴真2号、鄂中5号优质稻基地建设。
3、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集中扶持10个粮油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经营项目。通过连续扶持,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裕丰糖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凯迪发电等6个粮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
4、打造粮油知名品牌。全县重点培植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10个、2个中国名牌。
四、保障措施
(一)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加工行业的管理,做好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工作。争取省政府出台
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着力推动企业战略性合作与重组。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为核心,整合现有粮食加工资源,按照市场规律选择一批优势粮食储备企业、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通过优化企业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快速实现资本集聚和扩张,形成若干个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实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创新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依靠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各种不同产业的运行机制。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其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粮食加工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布局、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适应粮食工业发展的需要。
(三)服务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粮基地建设
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粮食产品规模效益。切实抓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搞好区域布局,每个镇主推1-2个优质品种,集中连片,实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种子培育试验基地和种子公司,重点从事优质粮种的培育、引进和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大力发展并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干部在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
(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有条件的粮食龙头企业要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形成自主和联合开发能力,明确精深加工的重点、目标和措施。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鼓励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培养和大胆引进各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技队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优化产品结构,在培植粮油品牌上实现突破,构建粮油品牌体系。一是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依托优质粮源,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打造知名度高、信誉度好、市场份额大的粮油名牌产品。充分发挥粮油品牌的“扩散效应”、“产品聚合效应”,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商标的知名度。二是争创“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引导全行业粮食加工企业争创 “放心粮油”,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扩大“放心粮油”的覆盖面。四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品牌推动,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监测和安全管理体系
未来五年,要把依法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质检机构。有条件的粮食企业都必须建立健全粮油质量检测机构,配备一定力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不断提升检测能力,逐步采用ISO的有关检测方法,为企业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服务,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二是要强化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要
下大力气推行标准化生产,配套完善质量监测、检测设施,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粮食生产。在收购环节,要组织人员深入农户进行质量调查,了解分品种的质量状况,有的放矢的指导收购。在储存环节,切实做到分品种、分质量储存,大力开展科学储粮。在加工环节,要加强跟班检验,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根据工艺流程确定产品质量监控点,随时监控产品质量。产品在出厂前,要对其质量、卫生、标签、包装、计量等进行严格的综合复核,切实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在销售环节,要建立良好的产品质量信誉。做到计量准确、质量达标、卫生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县粮油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外向型企业
加大开放力度,外靠内联知名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发展外向型企业。加大国内外企业间的联合,打破部门、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加强横向联合、强强联合和工商联合,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增量资产,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发展粮油加工业的基本方向,大力吸收粮食职工和民间资本入股,优化产权结构。吸引拥有优质资本、高效管理模式及产业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参股,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八)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粮食产业化“一号工程”
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产业化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落实和推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联包部门工作责任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和支持粮食产业化,努力构建有利于粮食产业化顺畅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创新思路,细化目标,跟踪考核,全力推进,力争在规划期内有所建树。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其协调监督能力;加强行业指导,规范企业运作,推进目标实施进程,促进全县粮食产业化发展壮大。
第四篇:酒泉市金塔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
酒泉市金塔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2011-2015)
根据《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安排意见的通知》精神,围绕保障县域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做大做强粮食经济,指导今后五年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特制定粮食工作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计划的回顾与总结
1.基本经验和成果
“十一五”计划期间,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粮改政策,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自2006年以来,县政府为鼓励农民多种粮,积极制定和完善了各种支农惠农政策,逐年加大了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热情,使得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粮食安全能力不断增强。2006各类粮食补贴31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6万亩,粮食产量3.8万吨,补贴增加103.7万元,增长49.1%,粮食种植面积较上年下降21.1%、20.8%;2007年粮食补贴388.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7.5万亩,粮食产量4.8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73.5万元、1.5万亩、1万吨,增长23.3%、25%、26.3%;2008年粮食补贴612万元,种植粮食9.5万亩,粮食产量5.9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223.5万元,2万亩、1.1万吨,增长57.5%、26.7%、22.9%;2009年粮食补贴757万元,种植粮食10.8万亩,粮食产量6.8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145万元、1.3万亩、0.9万吨,增长23.7%、13.7%、15.3%。
(二)确保了县域粮食安全。一是已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储备粮体系,储备粮食xxx吨,其中:省级xxx吨,市级xxx吨,县级xxx吨,储备粮管理做到了数量真实,质量合格,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粮食供应能力。特别是xxx吨县级储备粮的建立,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后,可以满足城镇居民二个月的口粮供应。二是积极培养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给。目前已登记的粮食收购经营者户25户,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户,其他粮食经营主体24户,全县粮食零售经营户91户,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粮食购销两旺,有力地保证了县域粮食供给安全。
(三)粮食管理步入法制轨道。政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管理粮食流通。五年来,举办粮食法规培训班五期,培训人员200人次,开展粮食法规宣传活动10场次。切实加强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使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实现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
(四)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至2009年国有粮食企业实现利润额分别为-218万元、2万元、1万元、4万元,国有粮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目标。
(五)“三老”问题已基本解决。2006年销售原定购保护价商品周转库存粮食33060吨,实现销售收入5331万元,老粮问题得到全部解决;2007年完成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审计工作,确认政策性财务挂账3582万元,从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粮食局管理,老账问题基本解决;2006年以来,筹集资金287.5万元,采取置换身份、移交社保等方法,转换职工身份143人,老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三老”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粮食企业改制目标基本实现。
2.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直接和间接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虽然我县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主食小麦产不足需。我县粮食消费主要品种是小麦,以粮食生产最高2009为例,小麦生产总量32854吨,全县实际消费小麦47566吨,其中:口粮消费45408吨,种子消耗2158吨。因此以主粮小麦为供需安全分析点,全县小麦缺口为14712吨。
(二)粮食优质种源少,品种品质退化严重。小麦的良种培育和引进停止不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中强筋、中筋的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粮食品种还严重不足。根据小麦品质的测定结果看,种子连年耕种,退化严重,容重减轻,等级下降。
(三)粮食储备规模不足,市场调控能力不强。目前我县储存县级储备小麦2000吨,按照全县人口日均消费粮食134吨(人均日消费折合原粮0.9公斤)计算,只能保证供应15天。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储备数量按“产区保持三个月,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规定,我县储备小麦数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如遇大的疫情和自然灾害,造成大范围的粮荒,我县可掌握的粮源极少,调控能力很弱,将给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粮食仓储设施较落后,储备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全县规模储存企业1户,粮食储存能力xxx吨,仓房设施落后,储藏条件较差,无法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计划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贯彻粮食《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为主体,努力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使我县粮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围绕“确保县域粮食安全”这个主题,加快完善地方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推进依法管粮步伐,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到2015年,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主要内容:
1.适度增加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底线。“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须达到14.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左右。
2.不断增加粮食总产,确保全县供需安全。到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8.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00公,其中,小麦总产达到5.2万吨,比今年增加2万吨。粮食供给基本保持平衡,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量的保障和质的安全。
3.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我县人口规模相匹配的县级粮食储备体系和储备规模,在搞好现有省、市储备粮收储、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县级储备体系,储备规模达到12000吨。使风险救济覆盖全县人口,抗灾能力提高到3个
月,其中建立成品粮储备700吨,满足突发事件全县人口7天的口粮。
4.着力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针对粮食生产条件和影响粮食生产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筛选、更新、推广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品种,特别是发展小麦制种产业,加大优质良种推广力度,推进优质良种基地建设,建设小麦良种培育繁殖基地10000亩,年生产良种500万公斤,为统一供种提供优质种源,基本满足本县需要,并供应相邻县市。
5.推进“放心粮油”平台建设。把“放心粮油店”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和应急保供的重要平台。到2015年,培育“放心粮店”30户,“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户,配送网点30户,使“放心粮油”的供给普及全县各乡镇。
6.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健全粮油供应应急体系。建立粮油价格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搞好粮食保管检查,确保储粮安全;继续发挥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市场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科学发展粮食观,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全面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业投入,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加强宏观调控。
(二)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县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及企业,围绕粮食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大技术研究与创新,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科技种田水平,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强筋小麦、优质玉米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商品粮生产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发挥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中,调节市场供求,稳定粮食市场的重要作用。按照国务院“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扩大县级储备粮规模。一是做好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二是要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代储粮指标5000吨,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县三级粮食储备达到20000吨左右,其中县级储备粮达到12000吨。三是落实财政利息费用补贴250万元,确保县级储备粮的储存。
(四)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增加粮食储备能力。按照三级粮食储备目标,积极开展储备库扩建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各方关系,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列入国家或省上有关项目计划,落实相关政策和配套资金,筹集建设资金1000万元,加强粮食仓库、物流平台、配送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将现有3000吨的粮食仓容扩建到20000吨。普遍应用计算机台帐管理、电脑测温、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以及环流熏蒸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以适应现代化作业要求。
(五)建立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体系。把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作为应急保供和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在粮食生产、收购、销售、运输、储存、加工各个
环节,要不断加强质量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大“放心粮油”工程实施力度,不断提高粮食供应质量,使“放心粮油”覆盖全县四大社区十个乡镇,惠及全县人口。
第五篇: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漯粮〔2011〕15号
关于印发《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粮食局、市局直属各单位:
《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经市粮食局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落实。
二O一一年三月一日
工与贸易的对接、单一经营与多种经营的对接,为我市食品名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3、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粮食工作的发展目标是:
——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由国有到股份制再到民营的三级跨越。
——组建漯河粮食加工和粮食储备贸易两大集团公司,培育出2—3家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争创2—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使粮食加工真正成为食品名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同时,依法加强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确保保值增值。
——强化粮食行业行政管理,建立完善的粮食流通执法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地方粮油储备制度、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预警机制,更新改造一批粮食仓储设施,确保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
——两个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系统管理有序、企业持续发展、职工收入增长、社会形象良好。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在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上有所作为。
安全预警应急预案。加强对粮食生产、需求、库存、储备、价格、质量信息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快粮食应急加工、供应、调运网络建设,建成6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3家粮食应急销售和发放企业,1个日产50万个的馒头厂,1个日产方便面30万包的方便面厂,20辆汽车组成的运输车队。
(三)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在粮油精深加工和贸易并举上有所作为。
8、加快发展粮油加工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粮食加工食品品牌。推动粮油加工企业战略性合作与重组。积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采取内引外联、靠大联强、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5年内再建3—5个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全市粮食系统粮油食品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利税1亿元以上。面业集团运作高效,年销售收入超25亿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在小麦加工、油料加工、玉米加工、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研发方面取得新成果,新产品的销售收入要占总收入的30%以上。大力实施名牌战略,5年内,全市粮食行业力争新创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河南名牌产品4个,河南著名商标4件,绿色食品认证2个。争取培育1家上市企业。
9、加快粮食购销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产、购、加、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粮食”、建立生产基地、“公司
流通成本降低至18%。
(五)全面推进依法管粮,在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13、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理顺市级执法机构关系,实现高效运行;两县也要建立行政执法机构;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开展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十二五”期间监督检查面达到100%。
14、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以市粮油饲料质量检测检验站建设为重点,改善质检条件,力争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强粮食企业质检队伍建设,全市粮食企业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15、依法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建成运作规范的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网络,完善粮食安全的数量平衡和价格波动信息网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
(六)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在粮食系统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16、加快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粮食系统职工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国有(含国有控股)粮企领导班子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