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19:3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篇: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县“十二五”期间粮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粮食行业现状及可行性发展,特制定“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规划,以粮食购销、加工为主线,以粮食流通管理为依托,以粮食储备管理为保障,不断开放创新,全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加快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不断改造和完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推动我县粮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1.粮食购销。粮食企业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十二五”期间,粮食年均收购量为2.5万吨,销售量为2.5万吨,力争到2015年粮食收购量达到年3万吨,销售量达到年3万吨。

2.粮油加工。“十二五”期间,粮食加工企业年均粮油加工量为1.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年均4000万元,力争到2015年粮油加工量达到2万吨,粮油加工工业产值突破7000万元。

3.粮食仓储建设。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粮食仓库总仓容突破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现代化标准仓库仓容达到5万吨。

4.粮食市场建设。一是加大对武鸣粮油市场的培育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到“十二五”期末,武鸣粮油市场交易量达到6万吨以上;二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利用3—5年时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促进粮油市场的稳定繁荣,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5.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到位。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规范储备粮管理,科学安排轮换,实现储备粮管理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目标。

6.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机构、人员编制,落实执法经费,组建成立县粮食行政执法大队,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水平。通过转变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使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更加全面,粮食流通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7.关注民生,努力改善粮食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8.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素质。

二、主要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粮食龙头企业,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粮食龙头企业对调节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成为我县粮食产业和发展粮食经济的龙头,为粮食企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1.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工作,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任务。“十二五”期间,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粮食直补订单粮食年均收购量要稳定在2万吨左右。

2.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争取在“十二五”期末,把县粮油购销有限总公司、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培育成为区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3.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为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积极打造放心粮油“伊岭”品牌,扩大“伊岭”品牌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指导粮食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推广优质稻、专用稻的种植,建立粮源基地,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粮食企业通过“企业+基地”的订单模式收购粮食,逐步形成新的粮食生产流通组织模式。

(二)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1.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以武鸣粮油市场为轴心,大力发展粮食流通业。武鸣粮油市场开业至今,我县粮油产品远销周边各县乃至周边省份,年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针对目前粮油市场加工场地偏小、市场仓储配套设施不足、环保问题日趋突出等问题,提出武鸣县粮油专业市场建设的思路和措施,配合县政府建设五海物流园区的工作规划,争取武鸣粮油市场的拆迁重建项目尽快落实和实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开工建设新的粮油市场,进一步扩大粮油市场规模和粮食物流吞吐量,使之成为辐射我县城乡及周边省、市、县的大型粮油加工批发市场。

2.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增加经营设施,完善配送服务功能,把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放心粮油生产及配送中心,使其成为全县粮油经营的主要载体和粮油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全县城乡建设放心粮油连锁店,2011年12月底前,在县城城区建设1—2家放心粮油示范店,争取2012年发展到5—6家放心粮油店,并在每个有条件的镇发展1—2个主营粮油食品的放心粮油示范店,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县城乡逐步形成规范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

(三)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1.按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要求,“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粮管理办法》、《南宁市储备粮管理办法》和《武鸣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管理好各级储备粮,按规定如期轮换,保证各级储备粮规模落实,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平抑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2.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完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我县属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到2015年,按照全县城镇人口及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人口保持3个月的销量计算,需要储备1.28万吨的原粮。根据我县的粮食产销、供求情况和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县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必将适当增加。同时,要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粮食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在获得区、市级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的基础上,争取代储更多数量的区、市级储备粮。到“十二五”期末,县级储备粮要达到年储1万吨以上原粮,市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000吨以上成品粮,区级储备粮争取年代储1.2万吨以上原粮。形成以代储区级储备粮的双桥分公司为重点,代储市级应急储备成品粮的县岭南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为辅助,储存县级储备粮的五海储备库、陆斡分公司、宁武分公司为龙头的区、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3.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机制。完善和细化仓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粮、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粮食库存检查力度,坚持例行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规范工作程序,推动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4.积极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提高保粮效益。在五海储备库、双桥分公司仓储设施条件好的库点配备现代化的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和散粮装卸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广使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实行低温、低氧、低剂量保管粮食,逐步实现绿色、环保储粮。推广运用计算机台帐管理,提高我县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四)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粮食基础设施整体功能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仓储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快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做到规模扩大,相对集中,仓库完好,设施配套。到“十二五”期末,粮食企业完好粮食仓容达到7万吨,其中新建仓容3万吨,维修旧仓容2万吨。

1.继续加强粮食仓库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资产整合,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政策扶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双桥和宁武分公司整体改造,其他分公司分散改造新建总仓容3万吨的粮食仓库,形成以双桥分公司为粮食储备中心库,以五海储备库、宁武分公司等单位为骨干库点的粮食仓储新布局,切实改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落后的状况,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我县现有的粮食仓库多为砖瓦房,仓库破旧、使用时间长,粮食仓储设施简陋破损、带病运行的状况比较普遍,在“十二五”期间,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逐年实施的原则,计划对全县亟需进行维修的2万吨粮食旧仓库进行全面的修缮改造,以逐步完善我县粮食仓储设施。

(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行业指导的职责,要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对全社会粮食行业实施有效的管理。

1.加大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每年的5月26日—6月26日,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等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法治氛围。

2.加强依法管粮力度。粮食局每年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公路等部门开展一至二次粮食联合行政执法,对全县从事粮食收购加工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执法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确保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订单收购政策在全县的全面落实。

3.加强对经营企业、经营者粮食经营台帐的监管及全社会粮食经营企业经营情况的统计和监管,严格粮食收购资格的办理审核工作。

4.加强对市场粮食销售动态的监测、购销调控力度及市场粮油质量的监测检验工作,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工作健康发展

1.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努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2.加强对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指导粮食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盈利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资产存量,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等有关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创新经营方式。

3.积极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要立足于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七)关注民生,努力改善企业职工的生活条件

1.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2010年县政府同意我县粮食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在城东分公司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并列入全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范畴。为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顺利进行,要从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经济适用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十二五”期间,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到2012年全部完成1栋综合楼、2栋小高层、4栋普通楼房,共计296套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建设职工之家,为企业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企业职工文化生活,增

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企业职工团结协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3.关爱职工,提高企业职工生活水平。“十二五”期间,通过扶持发展壮大粮食企业,使企业赢利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共享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稳定的粮食企业职工队伍。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粮食企业职工整体水平

“十二五”期间,把粮食企业人才教育培养放在粮食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每年培训30—50人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粮食企业人才队伍,为我县粮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到2015年,实现全县粮食企业人才队伍总量较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第二篇:酒泉市金塔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

酒泉市金塔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发展规划(2011-2015)

根据《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安排意见的通知》精神,围绕保障县域粮食安全,搞活粮食流通,做大做强粮食经济,指导今后五年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特制定粮食工作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计划的回顾与总结

1.基本经验和成果

“十一五”计划期间,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粮改政策,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自2006年以来,县政府为鼓励农民多种粮,积极制定和完善了各种支农惠农政策,逐年加大了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热情,使得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粮食安全能力不断增强。2006各类粮食补贴31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6万亩,粮食产量3.8万吨,补贴增加103.7万元,增长49.1%,粮食种植面积较上年下降21.1%、20.8%;2007年粮食补贴388.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7.5万亩,粮食产量4.8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73.5万元、1.5万亩、1万吨,增长23.3%、25%、26.3%;2008年粮食补贴612万元,种植粮食9.5万亩,粮食产量5.9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223.5万元,2万亩、1.1万吨,增长57.5%、26.7%、22.9%;2009年粮食补贴757万元,种植粮食10.8万亩,粮食产量6.8万吨,分别较上年增加145万元、1.3万亩、0.9万吨,增长23.7%、13.7%、15.3%。

(二)确保了县域粮食安全。一是已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储备粮体系,储备粮食xxx吨,其中:省级xxx吨,市级xxx吨,县级xxx吨,储备粮管理做到了数量真实,质量合格,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粮食供应能力。特别是xxx吨县级储备粮的建立,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后,可以满足城镇居民二个月的口粮供应。二是积极培养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给。目前已登记的粮食收购经营者户25户,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户,其他粮食经营主体24户,全县粮食零售经营户91户,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粮食购销两旺,有力地保证了县域粮食供给安全。

(三)粮食管理步入法制轨道。政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管理粮食流通。五年来,举办粮食法规培训班五期,培训人员200人次,开展粮食法规宣传活动10场次。切实加强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了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使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实现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

(四)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至2009年国有粮食企业实现利润额分别为-218万元、2万元、1万元、4万元,国有粮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目标。

(五)“三老”问题已基本解决。2006年销售原定购保护价商品周转库存粮食33060吨,实现销售收入5331万元,老粮问题得到全部解决;2007年完成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审计工作,确认政策性财务挂账3582万元,从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粮食局管理,老账问题基本解决;2006年以来,筹集资金287.5万元,采取置换身份、移交社保等方法,转换职工身份143人,老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三老”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粮食企业改制目标基本实现。

2.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直接和间接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虽然我县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主食小麦产不足需。我县粮食消费主要品种是小麦,以粮食生产最高2009为例,小麦生产总量32854吨,全县实际消费小麦47566吨,其中:口粮消费45408吨,种子消耗2158吨。因此以主粮小麦为供需安全分析点,全县小麦缺口为14712吨。

(二)粮食优质种源少,品种品质退化严重。小麦的良种培育和引进停止不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中强筋、中筋的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粮食品种还严重不足。根据小麦品质的测定结果看,种子连年耕种,退化严重,容重减轻,等级下降。

(三)粮食储备规模不足,市场调控能力不强。目前我县储存县级储备小麦2000吨,按照全县人口日均消费粮食134吨(人均日消费折合原粮0.9公斤)计算,只能保证供应15天。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储备数量按“产区保持三个月,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规定,我县储备小麦数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如遇大的疫情和自然灾害,造成大范围的粮荒,我县可掌握的粮源极少,调控能力很弱,将给粮食安全、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粮食仓储设施较落后,储备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全县规模储存企业1户,粮食储存能力xxx吨,仓房设施落后,储藏条件较差,无法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计划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贯彻粮食《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为主体,努力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使我县粮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围绕“确保县域粮食安全”这个主题,加快完善地方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着力推进依法管粮步伐,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到2015年,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主要内容:

1.适度增加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底线。“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须达到14.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左右。

2.不断增加粮食总产,确保全县供需安全。到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8.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00公,其中,小麦总产达到5.2万吨,比今年增加2万吨。粮食供给基本保持平衡,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量的保障和质的安全。

3.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我县人口规模相匹配的县级粮食储备体系和储备规模,在搞好现有省、市储备粮收储、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县级储备体系,储备规模达到12000吨。使风险救济覆盖全县人口,抗灾能力提高到3个

月,其中建立成品粮储备700吨,满足突发事件全县人口7天的口粮。

4.着力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针对粮食生产条件和影响粮食生产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筛选、更新、推广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品种,特别是发展小麦制种产业,加大优质良种推广力度,推进优质良种基地建设,建设小麦良种培育繁殖基地10000亩,年生产良种500万公斤,为统一供种提供优质种源,基本满足本县需要,并供应相邻县市。

5.推进“放心粮油”平台建设。把“放心粮油店”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和应急保供的重要平台。到2015年,培育“放心粮店”30户,“放心粮油”示范企业2户,配送网点30户,使“放心粮油”的供给普及全县各乡镇。

6.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健全粮油供应应急体系。建立粮油价格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搞好粮食保管检查,确保储粮安全;继续发挥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市场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科学发展粮食观,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全面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业投入,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加强宏观调控。

(二)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县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及企业,围绕粮食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大技术研究与创新,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科技种田水平,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强筋小麦、优质玉米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商品粮生产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发挥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中,调节市场供求,稳定粮食市场的重要作用。按照国务院“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扩大县级储备粮规模。一是做好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二是要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代储粮指标5000吨,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县三级粮食储备达到20000吨左右,其中县级储备粮达到12000吨。三是落实财政利息费用补贴250万元,确保县级储备粮的储存。

(四)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增加粮食储备能力。按照三级粮食储备目标,积极开展储备库扩建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各方关系,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列入国家或省上有关项目计划,落实相关政策和配套资金,筹集建设资金1000万元,加强粮食仓库、物流平台、配送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将现有3000吨的粮食仓容扩建到20000吨。普遍应用计算机台帐管理、电脑测温、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以及环流熏蒸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以适应现代化作业要求。

(五)建立和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体系。把开展“放心粮油”活动作为应急保供和粮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在粮食生产、收购、销售、运输、储存、加工各个

环节,要不断加强质量的监督检查。继续加大“放心粮油”工程实施力度,不断提高粮食供应质量,使“放心粮油”覆盖全县四大社区十个乡镇,惠及全县人口。

第三篇: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

南宁市横县“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2011-20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我县消防工作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广西区,南宁市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提升社会整体防控火灾能力,深入开展部队“三基”工程建设,有力夯实部队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六进”宣传,不断提高全县人民消防安全素质,消防工作得到较大发展,全县火灾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已经建立。县委、县政府将消防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与平安创建等考评范围,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消防工作责任。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消防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了违章违规查处、重大火灾隐患举报、挂牌督办等长效管理措施,促进了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时期,全县共投入资金 500万元,新建六景消防站1个,对县消防大队进行了改造,总建筑面积达2170平方米。添置抢险救援消防车 3辆、大吨位水罐车2辆,县城消火栓增加65个,大力提高了我县防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三)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日益好转。全面持续开展公众聚集场所、违法投入使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三合一”、“多合一”厂房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成立各部门联合检查组,与县各部门联合检查6122 家,发现重大火灾隐患17家,依法查封消防违法场所 25 家,责令停产停业83家,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人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扩大消防站开放活动,扎实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工作,广泛采取发送短信、发放资料、张贴图画、观看消防片、消防展板、播放消防广播、开展消防演练等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强的消防宣传,有效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举办各类消防培训班 21期,近1130 人次接受了消防培训;县消防大队实行定期对外开放,群众广泛接受了消防教育。

(五)消防部队战斗力明显提升。县公安消防大队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练为战”思想,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了指挥、灭火、救援、防护能力。县公安消防大队共接警出动612次,出动警力3068 人次,车辆 658台次,疏散和抢救群众 76 人,保护财产3000 万元,成功扑救和处置了多起影响面大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积极开展了打造消防铁军活动,已组建 2个攻坚组。以消防大队为依托,顺利完成了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的组建挂牌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县消防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一是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不够落实,一些单位防火责任意识不强。二是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消防器材装备还不能满足大型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三是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力度有待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四是消防宣传教育普及还有欠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消防警力较为不足,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执勤灭火、应急救援、社会救助、安全保卫等工作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总要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广西区消防条例》,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大力实施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大力开展打造铁军练兵活动,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加快县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切实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建县进位赶超、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主要目标

通过又一个五年的努力,使全县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有力增强,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和灭火救援攻坚队伍建立,灭火抢险、救援救灾能力有力增强,新建特色消防力量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有力夯实,城乡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完善与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社会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落实政府“四项责任”, 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消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中,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

——结合新颁布的《消防法》,建立消防工作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席会议机制、联合执法机制、重大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改机制。

——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大力提高,防火条件明显改善,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改,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继续得到有效遏制甚至不发生。

——落实城乡“四个基础”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基本建立,城乡公共消防设施100%达标;消防力量发展适应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专职消防力量、企业消防队、农村义务消防队;加强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公共突发事件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发挥作用,社会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消防职业教育形成规模,消防宣传普遍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消防站投入使用,消防站建设,装备器材配备符合《消防队(站)建设标准》,消防警力增加和队伍壮大,消防力量和作战体系基本形成,部队正规化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

1.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各乡镇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防火安全委员会,不断研究和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政府消防工作考评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考核范围,每年实行考评。县公安消防大队、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消防行政审批、消防专项治理等信息通报有关部门。住建、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安全进行严格监管。教体、卫生、交通、民政、农业、文广旅游新闻出版、人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继续强化社会单位自我管理主体意识,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县消防大队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好每年的主题消防宣传和“11·9”消防日活动,全面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要建立农村消防夜校,设立消防固定宣传栏,开通乡村消防广播,不断加强社会消防工作宣传,推动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深入人心。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新闻发布通报制度,强化全面广泛的消防宣传工作,扩大消防宣传受众面。2015年底前,依托消防大队建成消防宣传教育基地。要继续推动将消防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特殊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3.加强社区、乡镇、行政村消防工作。社区要成立由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驻区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消防组织机构,并将消防安全纳入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建立社区消防站或者志愿消防站,成立消防队伍等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公共消防器材室、消防宣传栏。2015年底前,90%的社区消防建设达到标准。要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村整治总体规划,并与村庄整治同步实施,大力改善农村防火安全条件。改进和加强乡镇、行政村消防安全管理,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推进乡镇、行政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消防安全要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2015年底前,全县每个行政村建立配备手抬消防机动泵的义务消防组织。

4.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实行合同制消防员制度,积极推行消防保安员制度,在大型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高级商住楼、写字楼等场所派驻消防保安员。无公安现役消防力量的重点镇逐步建立配备消防车的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建立配备消防车、三轮摩托消防车或机动泵的专兼职消防队。

5.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建立政府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会商制度;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的组织体系、特种装备配备、人员编配、应急值班、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二)加快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1.完成乡镇消防规划编制任务。乡镇要根据现状制定近期消防工作建设目标。在修订乡镇总体规划时,要及时对消防专业规划进行调整;在乡镇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消防专业规划的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试点镇、重点镇要在2011年上半年前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修订。住建等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审批的消防规划,解决好消防站、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2.加强消防水源建设。以市政消火栓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城、乡镇、社区消防水源建设步伐,解决单位无水源的问题。县城在2011年底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2012年集镇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2013年农村消火栓安装率达到50%,消防供水管网流量压力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供水管网尚未覆盖到的个别偏远地区、重点地段和重点单位要修建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

3、加强消防道路和通讯建设。重点镇、中心镇要制定消防规划专篇,其它乡镇要将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灭火力量纳入乡镇总体规划。进村主要道路硬化,且宽度不应小于3.5米,确保各乡村消防通道畅通。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镇,要按标准设置消火栓或消防水带接口,确实困难的要充分利用河道增设供消防用水的取水口,缺水地区必须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4、实施“十户联防”。为提高农村家庭防范火灾能力,各行政村推广实施“十户联防”制度,即以村小组为单位,每村将相邻近的十户村民划分为一个联防组,轮流值班,督促联防户进行消防巡查,确保家家户户“灶门关、水满缸”。

(三)加强消防监督工作

1.完善消防管理法规体系。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重点抓好政府“四项责任”的落实,抓好执法队伍“四个水平”的提高,抓好城镇、农村“四个基础”建设,抓好社会单位“四个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的提高,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和行政审批业务,努力适应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推进消防行政管理改革。积极改革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安全实行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度,逐步实现从技术质量把关向质量监管转变。继续深化消防警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警务,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对全县消防产品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和质量把关,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3.加强消防监督技术装备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GA502-2004),加强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宣传技术装备建设,确保消防监督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消防监督工作效率。2013年底前,县消防大队达到《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标准。

4.建立火灾隐患检查、评估、整改机制。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火灾隐患举报机制、重大火灾隐患公示机制、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度、对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保障能力的评价机制,以及县消防大队与县有关各部门的联席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立案销案制度,对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继续坚持消防安全责任告知和重大火灾隐患告诫制度,督促隐患单位按期整改,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5、建立消防联合执法联动机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消防行政许可审批协调机制、消防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火灾隐患联合整治机制、消防执法联动的运行保障机制,采取消防联合执法和协助执法方式加强制度的落实,切实增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消防联合执法的能力。

(四)强化火灾预防

1.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标准和“平安新建”建设内容,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示范社区”活动,推动建立健全社区消防组织网络、工作责任和经费保障等制度。充分依托社区基层组织,加强指导,完善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长效机制,保障社区消防安全。

2.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定期组织开展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和“三合一”场所以及建筑消防设施,城市消防通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采取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保障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面改善上述场所和单位的消防管理状况,消除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加强乡镇消防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将乡镇消防工作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乡镇消防工作组织;结合乡镇饮水、水利、通讯、农电、道路建设与改造等,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控制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加快改造易燃建筑密集区,设置必要的消防水源,修建必要的消防通道,提高防御火灾的能力;积极开展创建“无火灾乡镇”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职责,督促建立健全乡镇消防管理组织和制度。

4.加强建筑工程消防质量监督管理。明确建设、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质量的监督管理职责,严把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竣工验收关。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积极探索现代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开展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推动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及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火灾整体能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维护公共安全。

(五)加大消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

1.健全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消防部队每年消防业务经费增长不低于上年水平,专项经费逐年增长。

2、加强消防部队车辆装备建设。消防大队作为全县消防工作的枢纽,要重点加强建设。随着新建厂房、高层建筑的增多,县公安消防大队要配备举高车1辆、大型水罐车2辆,消防指挥车2辆,普通消防站灭火消防车不少于4辆。要不断改善车辆配备结构,提升车辆质量,在5年内,消防车辆的数量和种类达到国家基本配备标准。

3.加强器材装备配备。32种特种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率达到100%。成立大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配备达到国家配备标准。

4.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坚持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大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从严治警,认真贯彻部队条令条例,严格部队正规化管理,确保队伍稳定统一。狠抓打造铁军大练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全面全员练兵、岗位练兵和科学练兵,严格落实“三个必训”,提高官兵综合素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纯洁公安消防队伍。

5.发挥灭火救援攻坚组骨干作用。要加强公安消防大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攻坚组演练,充分发挥其灭大火抢大险处突生力军的作用。

四、“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加强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消防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继续发挥防火安全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消防事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提升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二)加大经费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业务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我县公安消防大队消防业务费长效保障机制,按照《广西区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标准》,将消防业务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好消防部队“打造消防铁军”和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所需经费。单位、企业要增加消防投入,技术改造应有消防专项建设及专用投资,资金应重点用于火灾隐患的整改。

(三)强化监督检查。县政府将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强检查考核。对未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问责和处理。县公安消防大队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和进度。

(四)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要按照本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规划确定的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第四篇: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民营经济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的十七大重点强调并确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方针。为使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跃式发展,现明确“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领域、放活人员、放手经营,以创新的体制、灵活的政策、高效的服务,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各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紧紧围绕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增加就业的要求,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经过努力,全面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使我市逐步形成“市域发展协调、产业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行业支撑突出、园市功能完备、名企名品争艳”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争取到****年,各项民营经济任务指标均实现新突破:

*、民营经济增加值,****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 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纳税,****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年预计达到*.*万人,****年达到* 万人,年均递增**%。

二、发展重点

(一)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我市要继续把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作为我市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成效,把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工作进行目标量化,明确提出全市每年增加创业企业***家,把镇街每年至少新增加**个创业企业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各镇街根据市、市两级的工作要求,相继制订工作方案,拿出具体工作措施。

民营经济单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规模企业是民营经济和市域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继续坚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创业辅导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各类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筛选具有“成长性”企业重点扶持,促其成长发育;对已初具规模的企业实施重点指导,在各产业带内和不同的行业内部,形成一批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兵地位的优势企业。“十二五”期间,使我市民营经济组织梯次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和规模企业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到****年,全市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企业发展到***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家。

(二)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七大支柱行业。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着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中形成的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造纸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化工业、港航船舶制造等七大支柱行业优化升级,走出一条新型化工业化发展的路子。

(三)遵循空间均衡理念,规范经济开发市建设。

按照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坚持民营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我市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调控、集中发展、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思路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效益回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业园市建设。加快园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园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把园市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幽雅的园林化、生态型园市。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提高全社会建设园市的积极性,继续实行“谁引资谁受益、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使园市成为全市各单位、各镇街发展经济的一大平++++。健全园市管理机构,实行“特市特管”,切实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引进新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绿色环保、出口创汇型工业项目,不断提高现有企业的土地投资强度和建设容积率,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力争到****年园市投资总额达到***亿元,项目总个

数达到***家,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实现税收*亿元。

(四)加快产业集聚,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把发展市域特色经济,作为促进全市民营经济连片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按照“积极引导、相对集中、龙头带动、形成群体”的思路,围绕“南部建材、沿运港航船舶制造、中部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北部石膏制品和板材加工”的发展规划,加快龙头企业的培植,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市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壮大集群经济。力争到****年,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个,**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力争达到*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市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力争达到**%以上。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到****年,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创同行业排头兵;小型企业积极向公司制转化,积极引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建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强型企业。

(六)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七)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加强对煤炭、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机械制造、纸制品等行业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

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加强对煤炭、建材、造纸、塑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全市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四、“十二五”期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形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政策宽松、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融资、科技等多项服务。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取消和废止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加快改革与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创新体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活力和管理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一是要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引导企业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要在企业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推动企业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二是倾力打造诚信品牌,引导企业敬业守法、诚信经营,形成信用为本,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外出考察、提高素质等一系列手段,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三)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督导民营企业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品牌和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实现持续发展。

(四)大力扩宽融资渠道,新上一批重点项目。

一是要广泛地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二是要搞活民间资本,引导社会上闲散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三是要与金融部门合作,有效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四是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五是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为成熟的企业贷款提供有效的担保,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向互保、联保方面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多方融资等形式,++++钙业二期项目、++++**万吨草酸糖项目、++++集团投资*.*亿元兴建的贵州福康煤矿项目,等一批生产前景看好的项目,催生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五)培育龙头企业,组建规模化企业集团。

坚持“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原则,着力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其膨胀规模。对++++、秦氏、++++等一批骨干企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企业加护装备和产品档次快速提高。以大型骨干企业及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科研、生产、流通、服务相结合的规模化企业集团,发挥群众综合优势,加速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水平,为开展国际竞争打好基础。强化品牌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企业要依靠科技创名牌,出名牌,扩大产品市场覆盖面,抢占市场制高点。

(六)加强创业辅导,努力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减少创业初期的风险,简化企业开办手续,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通过鼓励创办企业、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七)大力实现科技兴企战略,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一是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二是要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利用专利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依托科研开发机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第五篇: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睢 宁 县

“十二五”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为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各项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强化“十二五”期间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及时应对各种因素导致的粮食不安全情况,确保全县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睢宁县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在《睢寧縣粮食应急预案》、《睢寧縣粮食应急预案实施法案》制定并公布后,全县粮食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县粮食局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县粮食局购销调控科承担了本县粮油价格监测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通过徐州粮网的粮油价格信息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布;按照《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县级储备粮食管理,确保应急时“调得动、用得上”。从总体上看,全县粮食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正在平稳推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调控能力薄弱,县级储备粮规模与城市(非农)人口激增的速度不成比例,现有储粮规模难以保障县域粮食

安全。二是应急措施难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应急保供体系建设滞后,粮情监测网点不专业,监测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粮情动态。四是粮食市场监督、监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五是粮食应急加工、应急供应以及应急物资的保障能力不适应新形势应急情况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提高。

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将会增多,因粮食不安全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将会增大。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和减少粮食应急事件及其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二、十二五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和人民群众,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粮食应急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粮食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应急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全县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实施“突破睢宁”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满意睢宁、跨入全面小康、冲刺全国百强”的目标,构建和谐睢宁做出积极贡献。

(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先进适用,标准规范;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三)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各镇、园区以及相关单位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粮食应急管理体系;落实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负责制,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粮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粮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粮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粮食应急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粮食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大力提高粮食应急事件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处理能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粮食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三、十二五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粮食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修定和完善《睢宁县粮食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并制定方案的《贯彻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全县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推进粮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加强对粮食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粮食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粮食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要根据《睢宁县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及应对各种粮食应急事件的需要,结合实际,明确粮食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其工作职责。县粮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粮食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要认真履行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转枢纽作用。加强粮食应急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工作,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粮食应急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三)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

1、积极推进粮食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粮食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2、加强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粮食扶持性补助资金,在县域内选择交通条件好、企业信誉佳的粮食加工企业,落实粮食应急加工单位,确保在粮食供应紧张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承担应急粮食的加工任务。

3、加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根据驻军、城镇居民及城乡救济需要,确定军粮供应站、国有粮食购销网点、大型零售

商店、连锁超市等粮食销售点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保在粮食供应紧张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承担应急粮食的供应任务。

4、加强应急粮源的管理工作。县级储备粮食是应对粮食应急事件的重要物资。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各省(区、市)储备数量按“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和《江苏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在省人民政府下达的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本地需要自行增加本级储备粮数量”的精神。争取县级储备粮食规模达到县域应急规模的要求。县粮食局要认真指导和督促所属企业切实做好储备粮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大力推行科学储粮技术,确保储备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粮食应急时“调得动、用得上”。

四、十二五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事件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考核的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粮食应急管理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粮食局长为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并明确一名副局长分管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粮食应急管理工作,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不断增强处置粮食应急事件的能力。建立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

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实行粮食应急管理工作请示报告制度,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向上一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本地开展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粮食应急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加强粮食应急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力度,确保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

下载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宁市武鸣县粮食局十二五粮食经济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粮食局粮食流通工作“十二五”展望

    天津市粮食局粮食流通工作“十二五”展望来源:国家粮食局 11-06-15 浏览(220)字 体:大中小加快粮食七大体系建设,为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

    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的特殊商品,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未来五年是全面落......

    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漯粮〔2011〕15号 关于印发《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粮食局、市局直属各单位: 《漯河市粮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经......

    十二五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规划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烟台是渔业大市,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

    南宁市良庆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南宁市良庆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南宁市贯彻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市粮食局2014年粮食经济工作计划(5篇材料)

    ~年我市粮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学习贯彻xx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主线,坚持以科学......

    粮食局2006年度粮食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粮食局2006年度粮食工作总结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XXXX年,我局粮食工作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内容和上级业务主......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县粮食局成立于1953年2月,是主管全县粮食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粮食的方针政策,制定和颁布县内有关粮食工作的决定、计划,根据国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