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工业园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
安徽界首工业园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工业强市”发展步伐,构建良好的投资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吸收和鼓励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定《安徽界首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安徽界首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通过,省人民政府2006年2月批准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规划有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六大产业加工区,2009又新规划了渔具产业园。到目前为止,实际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
园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年打基础,五年快发展”的战略,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主攻工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入驻企业63余家,固定资产已达14.5亿元,初步形成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六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占园区比重90%以上。
园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区共有“金裕皖”、“吉祥三宝”、“芬格欣”、“富硒康”等4个产品获“安徽省省著名商标”或“安 1
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宏飞钓具、强旺调味品、海利工艺品、雅美家俬等企业产品全部出口。
2009年全区工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园区工业总产值7.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6.8亿元,完成税收3200万元,安置就业5344人。
二、“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总体思路,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园区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优化工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做强一批企业,做新一批产品,做大一批名牌,形成布局合理,服务配套,环境优越的省级工业园区。
(二)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快发展”的战略方针,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全力主攻工业,突出打造三大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渔具产业园、服装纺织产业园)。到2015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数达50家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就业人员达2万人。
(三)基本思路
1、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按照“经济走廊、生态屏障”的要求,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相统一。通过外引内生,加快工业总量规模的扩张,提高产业的内生性增长动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质量提高和产业素质提升。
3、坚持园区建设和集群培育相推进。按照“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引导园区由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做产业转变。
5、坚持产业规划与区域规划相匹配。充分发挥市工业园区交通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制定和完善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北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把园区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三、“十二五”工业园区产业规划
积极推进以“三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耗能、低污染、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现代制
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产业招商、靠大联强、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做强食品、渔具、服装纺织三大产业基地。同时以现有的规模企业为基础、产业集群为主线,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配套和关联企业的发展,构筑产业平台。力争至2015年园区食品企业达14家,渔具企业达10家,服装纺织企业达10家,机械电子企业达8家,生物制药企业达10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达15家、精细化工企业达5家,七大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一)制药产业。依托华信药业等重点企业,提高制药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宝芝堂药业、环宇中药饮片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培植优势品种,不断做大医药产业总量,形成中成药与化学药并举、药品与医疗器械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纺织产业。以华宇纺织、中港纺织、三宝线业、龙园服饰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档纺纱纺线、针织服装等产品。
(三)渔具产业。依托渔具产业园这一载体,重点发展假鱼饵、渔具休闲用品等,力促宏飞钓具、蒙特普休闲用品等企业达产达标。同时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钓鱼比赛引进更多的渔具企业来园区投资。
四、“十二五”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与总体布局
(一)产业定位:根据园区的现状,近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服装、机械、食品等,到“十二五”期末,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培育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如医药、电子等。
(二)总体布局:
(1)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分为七个产业园(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渔具)。“十二五”期末园区建设规模达6平方公里。
(2)立足长远,适当超前,在主攻七大产业园的基础上,启动东旭路、顺河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力争形成2-3个全省领先的特色产业。加快园区水、电、路、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充分考虑吃、住、行、学、商等综合功能因素,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五、政策措施
(一)营造工业强市氛围,加强软环境建设。紧扣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用好科学发展这把“金钥匙”,放开思维,放活政策,放松环境,优化舆论环境。加强宣传造势,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全民创业活动。让打造现代工业园区理念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形成人人都当新区建设的服务者、参与者、建设者,为加快打造现代
工业园区营造浓厚氛围和创造良好条件。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纪律、明确办事要求,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优化法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落实扶持引导政策,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强化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制度。重点用于工业项目贷款贴息、技术创新专项补助和工业发展专项奖励等,引导支持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做大做强和科技创新。力争每年扶持2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4个以上。力争2015年园区拥有省级名牌产品20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
(三)加大园区建设投入,提高园区发展承载能力。一方面,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客商或民间资本以多形式、多种渠道加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业人力资源平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创业文化和完善全民创业政策体系,让企业家成长有平台、创业有政策。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完善人才激励、竞争、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安徽界首工业园区管委会2010年6月22日
第二篇:平阴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平阴县“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我县工业园区推进自主创新、实施“二次创业”,实现提质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业园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具有平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制订本规划。
一、工业园区的现实基础及重要作用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平阴县工业园区按照招商引资承载区,体制创新实验区,经济发展集中区的发展定位,狠抓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协调服务水平,有力推动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运行质量的稳步提升,实现了园区经济的第一次大飞跃。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壮大。截至2010年底,园区共入驻企业141家(含东区、南区),比“十五”末增加72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29亿元、增加值41.33亿元、利税16.7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99亿元、33.73亿元和14.3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40%和48%。在工业的带动下,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生产总值128亿元,比2005年增加93亿元,年均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比2005年增加32.9亿元,年均增长6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比2005年增加1.22亿元,年均增长38%。园区于2006年成功晋升为升级开发区。
二是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经多年滚动发展,形成了以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石化等为龙头企业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形成了以伊利乳业、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天源玫瑰等为龙头企业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亿元。形成了以玫德铸造、济南二机床、东岳压缩机、济锅华源锅炉等为龙头企业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东部片区形成了以山水水泥、丞华建材、盖世物流管桩等为龙头企业的水泥建材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南部片区形成了以汇九集团、玛钢铸造、建昌机械等为龙头企业的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
三是骨干企业不断膨胀。玫德铸造、山水水泥、伊利乳业、迪生电子等骨干企业不断膨胀,园区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比“十五”末增加17家,占全县的比重达到26%。其中,山水水泥、黄河特钢等4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亿元,玫德铸造、伊利乳业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9家,实现销售收入115.2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90%和268%。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中心片区,建成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11万输变电站一座,4.5万千瓦热电厂一处,日供水5万方水厂一处,日处理6万吨的污水处理场一处,修建形成了 “五纵八横”的道路框架,完成了主干道路和重要节点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东部片区,累计完成投资0.8亿元,先后修建完成了“二横五纵”道路,进一步完善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南部片区,累计投资0.8亿元,先后修建完成了8条道路,扎起了“四纵四横”道路框架,完成水、电的配套建设。
五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个中心工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招商成果显著,先后引进了包括济南伊利乳业、山东鸿瑞石化、济南机床二厂、大唐风电、丞华建材、盖世物流管桩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项目45个,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24 个,过亿元的 17 个,过5亿元的 1 个,累计合同资金 26.75 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8.6 亿元、外资1944万美元。
六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明显加强,企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共申请专利153件,其中国家级专利76件,省级专利77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85件、38件和47件;国家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比“十五”末增加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亿元,占全县的比重达到15%,比2007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招商引资的主平台、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和促进就业的主载体。
——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10年,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县的41%、39%、38%和31%,分别比2005年提高21、23、31、17个百分点,年均增幅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8、24、46、1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内资50.6亿元、利用外资1974亿美元,分别占全县的44%和49%。
——促进就业的主载体。2010年工业园区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00人,占全县的21.7%,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安排就业5370人,年均增长10%。
工业园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比较表
1、科学定位,采用了便捷的发展模式。采取“依托老城,发展新区”的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模式主要有三方面优势:一是能利用县城的公共设施为园区服务。通过城区道路的延伸、拓展,管线的铺设延长,能少花钱、多办事,在载体建设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利用县城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服务,进区企业的投入运行,需要挑选使用大批有技术专长的员工,而县城充足的人力资源正好为新办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库。三是能利用县城的商贸设施,为员工服务。企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员工,而员工的生活离不开商贸流域,在开发区商贸区还没健全之前,可依托县城发达的商贸设施为员工的生活提供服务。
2、着眼长远,设计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园区规划设计上坚持设计新、功能全、配套齐、标准高的原则,专门聘请了市规划设计院制订了《济西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对园区内10平方公里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立体网络化规划,对园区内工业区、政务区、居住区、商贸区等功能区进行了合理布局,勾画出了工业园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3、循序渐进,注重了稳健的发展步子。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发展路子,不图政绩,图业绩;不图数量,重质量;不图速度,重效益。在工作中强化了“三抓”,一抓项目引进,重点定位于“三高一无”企业;二抓在建项目速度,尽快让企业投产运营;三抓企业运行质量,让投产企业产生效益,发展壮大。
4、优化环境,实现了主导产业科学聚集。“十一五”时期,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积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基本框架,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关联度紧密的产业链。形成了以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化工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以伊利乳业、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玫瑰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汽车齿轮、摩托车配件、压缩机、锅炉管系、钢管等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5、强化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机制。“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已成为园区的服务品牌,在机制、体制方面,园区内实行“税外无费”、“封闭式管理”、“全程保姆式服务”,园区管委会和39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政府部门共同办公,形成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良好格局。
二、当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
(一)制约因素
1、要素制约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瓶颈制约。投入不足是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心片区虽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片区,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2010年中心区共需要建设资金6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元,资金缺口达3000万元。东区、南区资金制约更为明显,水、电、路、蒸汽、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不健全,致使部分项目落地困难或流失。二是用地瓶颈制约。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规模的扩张,现有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
2要,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个别项目土地利用率不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达不到要求,土地闲置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园区发展的重大障碍。三是人才瓶颈制约。一方面受省会“同城效应”影响,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相对滞后,企业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匮乏,“二次创业”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
2、发展方式相对落后。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十一五”期间,园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与周边先进工业园区相比,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在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发展初期过于注重产业规模,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导致产业分布相对分散,企业协作能力不强,集群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园区工业重化比例偏高,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给节能减排带来巨大压力。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截至2010年底,园区内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亿元,仅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1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科技创新对园区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比较薄弱。
3、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园区主体地位落实难。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可以独立行使同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但事实上管委会的主体地位均未按要求落实到位,仅具备协调职能。二是运作机制需要完善。当前,工业园区“三区两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无论东区、南区还是阿胶产业园和炭素产业园,与中心区距离较远,而且一直是当地政府管理,如何实现统一管理,需要在运行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协调完善。
(二)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向好的机遇。未来几年,尽管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向好的态势,确保经济强劲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优先发展的机遇。国家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集中1000亿元资金推动园区“二次创业”。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市也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写入规划。县委、县政府把实现工业园区“二次创业”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平阴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要素资源等方面向园区倾斜,为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提供了保障。
3、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沿海向内陆地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我县是省会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工业园区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对重点承接地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项目,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为推动园区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国家注重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势必加大对平阴的幅射和拉动。特别是随着我县“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园区“三区两园”的建设,平阴对接和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对工业园区的加快发展必将产生巨大推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和高端产业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加快中心片区建设步伐,结合玫瑰湖湿地开发,努力构建县城西部宜业生态新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一园多区”,特色发展。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实行行政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优势企业向优秀园区集中,着力发展“三大片区”和“两个产业园”。坚持特色发展,立足各片区(产业园)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着力培育重点园区、特色园区。
2、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全面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带动”战略,继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园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构筑开放平台,抢抓发展机遇,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以大开放促进园区的大发展。
3、坚持资源节约,绿色发展。加强园区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把环保准入关口,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生态,提高产业和企业的“两型”水平,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4、坚持科学统筹,协调发展。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努力促进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园区建设与
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良性互动,形成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双轮驱动”,三次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努力实现“三年倍增”,至2015年,园区入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以上,比2010年增加91家,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30%,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25%,利税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27%。
——园区建设目标。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年均达到50亿元。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园区新增用地平均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25亿元以上,平均经济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亿元以上,税收贡献率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550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目标。实际利用内外资占到全社会的70%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70亿元以上,实际到账外资7000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以上。
——科技创新目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达到15个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节能减排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水耗以及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全县保持同步下降。企业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备,按照“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的要求,强化园区经济管理和行政审批职能。抓好园区升级工作,力争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汽车配件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申报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特色产业基地。
(四)功能定位
“十二五”时期,我县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为:平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省会产业转移的承载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和县城的西部宜业生态新城。
四、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科学完善园区总体规划。积极完善园区总体规划,根据园区现有的工业基础、资源状况,充分考虑市场、政策因素,结合平阴“十二五”总体规划,明确园区发展的功能定位,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坚持“三区两园”的总体布局思路,重点建设工业园中心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三大片区”和阿胶、炭素“两个产业园”,将园区打造成平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省会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基地、产业转移的承载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其中,中心片区,建成工业区为主,住宅区、商贸区、物流中心等为辅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分区明确的生态宜业新城;东部片区,建成以生活居住、产业研发为主导,为城市外延和山水工业园提供配套服务的现代工业新区。南部片区,建成生产、生活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科技和体制创新的城市南部经济发展新区;阿胶产业园(东阿)定位为阿胶特色产业区,重点打造阿胶特色产业基地;炭素产业园(孔村)定位为炭素产业区,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炭素产业基地。科学编制园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科学安排园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结构、布局和比例,提升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修编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环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工业生产区、生活服务区、居民安置区。科学编制道路、给排水、燃气、消防等专项规划,注重园区建筑外观设计,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按照“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三大片区”和“两个产业园”。
中心片区。完善现有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玫瑰片区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依托玫德铸造、济南二机床、东岳压缩机、济锅华源锅炉等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打造玛钢管件生产基地和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依托齐发药业、鲁西化工、鸿瑞石化等骨干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科技创新,重点打造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伊利乳业龙头作用,依托阿胶制品、董老大食品、天源玫瑰等骨干企业,突出品牌建设,调优产品结构,重点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琦泉热电、亿佳小康太阳能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30WM生物质发电、漂浮式无坝水利发电等项目,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总体规模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利税15亿元。
东部片区(安城)。依托山水水泥、丞华建材、盖世管桩等骨干企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强化产业链的纵向配套和横向发展,努力打造水泥建材产业集群。依托大唐风电,发挥东部片区地势隆起、风能充足的优势,加快推进风电场一期(49.5WM)项目建设,打造清洁能源基地。依托东部区位和综合交通网络优势,积极推进二三产分离,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和集团型物流企业,打造济南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依托元首纺织等重点企业,推进
410万纱锭1200台织机项目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档次和规模,努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利税6亿元。
南部片区(孝直)。依托汇九齿轮、孝直玛钢、汇弘科技等骨干企业,建设引进配套项目,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机械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济荷高速出口的便利条件,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和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培育打造现代物流业基地。依托汇东蔬菜生产基地,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打造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利税5亿元。
阿胶产业园(东阿)。依托福胶集团等骨干企业,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快推进福胶集团阿胶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加快阿胶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阿胶发源地和历史名镇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阿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推进龙岗集团阿胶古城等重大项目,搞好综合开发,努力打造阿胶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工业增加值13亿元,利税4亿元。
炭素产业园(孔村)。依托海川、澳海、万方、丰源等炭素骨干企业,发挥已有市场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研发新型产品,推进生产工艺环保节能升级改造,推进炭素企业资源共享、集团发展。新增钢用炭电极、空气渗透性低炭素阳极、高石墨含量炭素阳极和光伏产业用石墨等产品,加快实施5000吨光伏产业用石墨生产等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成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基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利税10亿元。
(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坚持“因园制宜、适度超前、逐步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重点完善水、电、路配套,提高园区硬件设施标准,加快建设安城、孔村、孝直、东阿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孝直东阿热源厂、孔村炭素和山水水泥余热利用项目,完善供电设施,保障入园企业用能需求。结合中北土等旧村改造、孝直东阿驻地社区、孔村中心社区以及淮海御墅小区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建设健全公益事业,配套完善生活设施,提高园区配套能力。加快物流、信息等生产生活服务区建设,重点推进锦东物流园区和聊泰铁路平阴货运站“两大物流园区”及安城物流中心、东阿物流中心和孝直物流中心“三个乡镇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要以园区“二次创业”为契机,加快园区规划的落实,大力推进园区内道路、供水、供电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园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坚持不懈推进招商引资。“十二五”时期,招商引资依然是促进资本流动的重要措施,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引擎,是实现园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抓好项目开发和储备。精心开发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平阴产业规划、有利于形成园区特色的重大项目,高标准做好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入库项目25项,总投资78亿元,预计新增产值200亿元。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突出招商重点,明确主攻目标,以重大节会活动为载体,以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建立和壮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中介联动”的“以商招商”新格局。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系,瞄准世界500强、上市企业、国内500强、央企和省内知名大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支撑作用强、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突出优势聚集产业,实现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条件、优势基础集聚。
三是扩大对外宣传。加大工业园区营销策划力度,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积极组织园区参加省内外各类重大节会活动,努力提高园区的美誉度。
四是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责任,确保项目落地。对重大投资项目,要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工作组,明确专职人员,定期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落地、开工、投产的促进机制。
(五)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目标,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弃物回收资源化、生态环境有序化的根本转变,初步建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坚持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将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园区,并纳入园区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督查和考核管理,确保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标。
二是设立绿色门槛,完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园,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项目。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把好新上项目的能评、环评审批关。加强环境保护监管,严格执行工业园环境规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建设清洁园区,实现园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政策导向,完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对节能降耗、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逐步实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化工、建材、医药等行业污染排放量的有效削减。
五、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政策上放权、工作上放手、财税上放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充分授予园区的管理职权,落实工业园区的主体地位。一是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围绕“增强自主管理能力、自我发展功能”目标,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职能和机构设置,赋予管委会园区内的规划定点权、土地审批权、入园企业选择权、中层以下干部的人事任免、聘用和奖励权等,使之能够作为一级独立的行政主体。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的领导班子和机构建设,为园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政府部门推进园区发展的责任,在园区机构建设、行政审批、计划和项目安排、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切实落实园区管理职能。按照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主要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要设立园区派出机构,赋予相应的行政职能,按照“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的要求,建立封闭式运行、一站式审批的管理机制。
(二)大力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园区发展从主要依靠土地、政策资源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创业”。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研发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贯彻“人才强县”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建设强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快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鼓励企业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国际合作”等开放模式,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认真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在巩固和提高现有品牌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引导企业培育新的品牌,争创国、省名牌。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三)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机构设置,健全行政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执行力,完善入园项目“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确保“园区事务在园区办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涉企检查、执法和收费行为,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建立用地保障机制,实行新增建设用地向工业园倾斜,千方百计缓解园区用地供求矛盾。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资产抵押、动产抵押等信贷担保办法,化解园区融资难题。鼓励园区通过市场运作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鼓励劳动力就地转移机制,努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三是优化建设环境。积极协调和理顺园区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等扰乱正常施工的违法行为,抓好征地拆迁安置,改善园区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四是优化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发挥我县报纸、广播、电视台、报道组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网站、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阴县情、园区现状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各界对园区建设的认识,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不断掀起园区“二次创业”的新高潮。
(编制单位:平阴工业园区管委会)
第三篇: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2011-11-08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力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海淀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实现海淀区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及妇女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机遇期。编制好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海淀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海淀区政府制定颁布了《海淀区“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妇女规划),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经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领域提出了69项发展目标。五年来,海淀区认真执行国家和北京市一系列涉及妇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妇女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为“十一五”妇女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妇女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程度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妇女就业和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状况逐年趋好,自主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妇女普遍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和优质教育,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妇女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法律援助体系日趋完善;妇女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妇女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全部实现。
随着人们对于公共服务及公共资源平等分配要求的不断提高,海淀妇女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权利在一些领域还未得到完全实现;妇女在社会分工和资源占有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城乡之间妇女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和社会管理的比例和水平有待提高;女性充分就业依旧面临着巨大压力;妇女在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满足;促进男女平等以及更全面提高海淀妇女的地位、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与进步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妇女及妇女事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为解决妇女发展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妇女地位,进一步推动海淀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以及《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海淀区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紧围绕海淀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挖掘妇女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和优势,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关注妇女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提升妇女平等发展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2.坚持男女平等,促进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落实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与政策,保证男女两性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坚持妇女参与,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调动妇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激励和支持妇女在经济社会全面参与中实现同步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妇女的协调发展。在加快核心区建设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妇女的协调发展,提升妇女社会地位,改善妇女民生,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二、总目标
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参政议政比例及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不断提高妇女经济地位;鼓励妇女参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保障妇女享有公共卫生优质服务,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的社会保障,妇女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高;落实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积极为妇女依法平等行使各项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合法权益,提升妇女个人和团体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1.主要目标
(1)逐步提高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中女性的比例
——区党代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区人大、区政协常委中的女性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区委委员及候补委员、区纪委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15%以上。
(2)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干部的比例
——区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班子中应各配备1名以上的女干部。
——党政工作部门配备女干部的领导班子达到60%以上。
——处级干部中的女性比例达到26%以上,其中,正职女干部比例达到20%以上。
——镇(乡)、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应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镇(乡)党政正职领导中的女干部比例达到10%。
——街道党政正职领导中的女干部比例达到20%。
——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性比例达到26%以上。
(3)不断优化女性干部队伍结构
——提高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中的女性比例。
——提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的女性比例。
——提高区域经营管理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4)提升妇女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公务员队伍中应保持适当的女性比例。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不低于50%。
——逐步提高村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和女村委会主任的比例。
——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中的女性比例。
——鼓励和支持妇女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策略措施
(1)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区有关精神。落实《北京市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实施意见》、《2010-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北京市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保证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稳步提高。
(2)进一步健全女干部选拔机制。认真做好女干部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区域内中央单位、国有企业及高等院校的女干部资源,加强交流,提高素质。确保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比例。在公务员的录用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中,保证女性享有平等机会。
(3)加强对女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开展处级女干部专项培训,选派优秀处级女干部参加市级干部培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在区域干部培训中,丰富培训内容,纳入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挂职、交流任职、轮岗等多种方式,鼓励女干部在综合部门任职和负责全面工作,进一步加强女干部实践锻炼工作,增强女干部决策管理能力。
(4)推动妇女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深化创业企业辅导示范工程,举办海淀自主创新大课堂,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和示范培训中树立性别平等意识。重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的培养和任用工作。确保各级工会代表大会、企事业单位工作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与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相适应。
(5)重视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大力鼓励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注重农村女干部、女党员的培养,加大推进农村地区女性参政议政的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针对性培训的力度。提倡把符合条件的妇代会主任提名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6)营造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主流化。大力宣传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妇女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提高女性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7)建立健全妇女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女性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为妇女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服务提升。
(8)拓宽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培育扶持民间合法互助性社区妇女组织。制定涉及妇女发展的公共政策时充分听取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和妇女组织、妇女代表、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团体承接宣传、倡导、教育、服务等社会公益性项目。
(9)加强对优秀妇女人才的发现和举荐工作。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妇女组织、妇女社团集聚大批女性人才的优势,以促进女性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女性人才数量、素质,推进结构科学发展为重点,不断拓展推荐女性人才渠道。
(二)妇女与经济
创造男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的和谐环境,保障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共享资源的合法权利。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消除一切形式的就业歧视,促进女性劳动力就业。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0%。
——最大限度促进女性新增劳动力获得充分、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按照自愿原则适当延长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年限。
——女性接受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全面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引导鼓励妇女创业
——积极推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
——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女性充分就业,使残疾女性就业率稳步提高。
——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就业。
(3)确保女职工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
——加强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预防,减少女职工职业伤害的发生。
——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工作,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2.策略措施
(1)全面落实男女平等的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就业促进法》及相关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就业歧视,严禁就业录用中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各类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团体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录用女性劳动者,努力营造体面、尊严、适宜的就业环境。
(2)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利用政策杠杆,鼓励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转岗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和评定等工作,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强面向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采取建立女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有效举措,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女性毕业生就业,营造区域内公平就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女性创业者扶持政策。采取培训、跟踪指导等措施,支持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3)完善失业妇女帮扶政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做好针对失业妇女的帮扶、培训和救助工作。搭建用人单位招用失业妇女的平台,跟踪就业见习基地用人需求,提供技能培训。发挥小额贷款的扶持作用,为失业妇女创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4)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建立起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针对包括妇女在内的各类群体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升城乡妇女劳动者素质。加强对职业技能机构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女性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5)为就业困难的妇女创造就业条件。开展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强化对城乡困难人员的个性帮扶。加大特殊妇女群体就业、再就业扶持服务力度,政府公益岗位安置应充分考虑大龄、残疾等就业困难妇女情况,为就业援助后仍难实现就业的特别困难妇女提供就业“托底”帮扶,做好女性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使有培训愿望的女性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获得教育
培训。
(6)帮助妇女实现多形式就业。紧紧抓住核心区企业发展为妇女带来的就业机遇,发挥海淀第三产业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以提高城镇女性失业人员、农村妇女转移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展面向妇女的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城乡妇女成功就业和创业。
(7)改善妇女的就业结构。引导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提高妇女对新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鼓励妇女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帮助妇女争取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8)保障女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女职工特别是灵活就业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对女性劳动者劳动保护的法律援助。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为,督促企业为女性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9)保障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劳动合同中须依法列入维护女性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条款,积极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女职工委员会的负责人应作为职工一方的代表参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过程,进一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三)妇女与教育
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积极推进妇女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
1.主要目标
(1)加快推进妇女的继续教育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城市新增劳动力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5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2年。
——保障女性在学习、进修方面的平等权利。
——提高女性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比例,努力使所有的妇女参与终身学习。
(2)加大对女性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加强农村女性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实用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2.策略措施
(1)加强推进妇女继续教育工作。为完成义务教育未升入高中的女生提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机会,保障完成义务教育未升入高中的女生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引导女性积极参加灵活的继续教育,满足不同阶段女性群体的发展需求。
(2)优化女性人才培养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女性人才发展投入,将女性人才发展纳入人才强区战略范畴。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区域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培养女性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高科技核心区女性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3)加快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完善女性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女性人才发展提供更多载体与机会。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有效支持优秀女性人才健康成长。支持用人单位为女性职工提供继续教育,为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提升妇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满足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的女性职业教育。在建设国家级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特色校,以及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探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女性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设置相应教育内容,提高女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
(5)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建立完善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提高妇女利用新型媒体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引导广大妇女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广大妇女把学习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动力,争做学习型女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学习理念。
(6)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注重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中,注重高层次女性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职业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中,为农村妇女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农村妇女掌握实用技能的能力,提高农村妇女就业水平。
(7)发展多样的社区教育模式。整合、优化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满足妇女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促进各类专业女性人才进社区,促进各层面妇女互帮互助,开创社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社区女性阅读活动,营造人文海淀的文化氛围。
(8)宣传和树立科学的性别平等观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大对教育管理者社会性别理论的培训力度,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性别敏感度,提高男女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准确正视自身的价值。
(四)妇女与健康
满足妇女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妇女提供优质公共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卫生健康水平。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指导,不断提高婚前、孕前医学检查率。
——适龄妇女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提高两癌早诊断早治疗率。
——实施妇女健康专题教育项目。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孕产妇健康教育普及率及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均达到99%。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大力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
——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减少非意愿妊娠。
(3)预防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控制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提高对艾滋病女性感染者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
——提高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筛查率。
(4)提供多种形式的妇女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
——将妇女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建设中。
2.策略措施
(1)落实有关妇女健康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机制,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广泛开展妇女健康专题教育,营造促进妇女健康的社会氛围。
(2)加大对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妇幼卫生保健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配齐妇幼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妇女卫生保障水平。
(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妇女。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巩固婚前保健服务、婚检人群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基础知识的宣传,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高妇女对婚检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婚检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
(4)加大妇女病普查普治力度。妇女至少每两年自愿进行一次妇女病检查。建立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长效机制,加强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的防治和医疗技术的研究,提高预防和诊疗水平。对贫困、重症患者的治疗给予补助,促进妇女健康水平的提高。
(5)加强对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围绕妇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优生优育、青春期和更年期健康等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使妇女了解主要常见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6)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严格助产机构监督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及妇幼保健人员医疗技术培训,完善围产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完善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诊抢救及管理的服务体系,健全对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救治网络,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
(7)进一步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推广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对女性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生殖、生理、心理和计划生育知识,增加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
(8)提高妇女营养水平。积极改善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大力开展健康和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
(9)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卫生常规工作,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规范、安全的艾滋病诊疗服务,完善艾滋病和性病发病率的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
(10)做好流动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在配套卫生资源时将流动妇女作为重要参数,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知识,提高流动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能力。
(11)提高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水平。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对妇女孕产期、更年期等心理健康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辨别及处理,积极开展适合妇女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干预。
(五)妇女与社会保障
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权益,加强对妇女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水平。
1.主要目标
(1)不断扩大妇女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女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妇女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逐步完善城镇生育保障全覆盖,提高农村妇女生育保障享有水平。
(2)进一步加强对妇女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
——全面落实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孕产妇救助,提升实施救助的质量和水平。
——实现对残疾妇女救助的应补尽补,提高保障水平。
——实现对城乡特困妇女救助的应补尽补,提高救助水平。
(3)进一步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扩大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减轻妇女负担。
——进一步提高老年服务社会化水平,为老年妇女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2.策略措施
(1)切实落实妇女社会保障权利。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妇女社会保障的权利。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地方性行政法规及配套政策,真正维护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
(2)着力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机制,依法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强化扩面征缴手段,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提高社会保险监管水平。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和社会福利适度普惠,使妇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北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政策,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本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生育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育和计划生育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4)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建设,落实中央和市级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改革部署。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城乡特困妇女医疗救助制度,切实保障贫困孕产妇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城镇非正规就业和非从业妇女、农村妇女医疗保险参保率。
(5)形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并轨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距,使
城乡劳动者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推进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居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6)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实现“应保尽保”、“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进一步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继续落实和完善分类救助的政策,完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办法,加大对贫困妇女和孤残妇女救助力度,改善贫困和残疾妇女生活质量。
(7)完善妇女养老社会服务。强化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制定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居家养老设施和项目。开发适合老年妇女特点、满足老年妇女需求的社区服务项目。
(8)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以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各家政服务分中心为主体,对家政服务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倡导夫妻共担家务劳动,减少妇女家务劳动时间。
(六)妇女与法律
落实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妇女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使妇女各项法律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强化司法、执法过程中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
(2)反对一切形式针对妇女的犯罪行为
——控制并减少强奸、拐卖等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的发生率。
——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行为。
——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3)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财产权益。
——广泛开展妇女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妇女法律素质的提高。
——给有需要的妇女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保证法律服务和援助的质量。
(4)加强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司法队伍建设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中的女性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人民陪审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
2.策略措施
(1)加强司法、执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社会性别理论培训。积极开展执法和司法人员的性别意识培训,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司法、执法部门的常规培训,提高司法、执法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理念,发挥司法人员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的作用。
(2)打击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及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合作的预防、制止、救助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合作机制,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出警工作范围,按照有关规定对家庭暴力救助投诉及时进行处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全社会的反拐意识和妇女自身的防范意识。
(3)维护妇女在司法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开辟妇女维权“绿色诉讼通道”,对涉及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对经济特别困难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特殊保护的妇女,依法减、免诉讼费用,建立对失业、贫困等弱势妇女权益申诉案件优先审查、重点办理的制度。
(4)广泛深入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知识。强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意识。加大城乡普法力度,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内容,坚持举行“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针对不同时期的妇女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咨询活动。推动社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地区妇女、妇女流动人口开展专项普法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群众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5)提高妇女在执法和司法中的影响力。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中应保证适当的女性比例。鼓励和推荐符合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妇女担任人民陪审员,法
院在普遍开展对人民陪审员培训的基础上,对女性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和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陪审工作能力。积极安排女性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各单位应对女性担任人民陪审员予以支持,采取激励机制,保证妇女人民陪审员的出庭率。
(6)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财产权益。维护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妇女名誉权、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权益。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和继承案件中,体现性别平等。在离婚案件审理中,保护妇女合法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优先考虑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妇女在照顾家庭上投入的劳动、妇女离婚后的生存发展以及抚养未成年子女的需要,实现公平补偿。
(7)依法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鼓励妇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并为其提供便利。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充实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为妇女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渠道。加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热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8)构建诉前解决女职工和用人单位争议的有效平台。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督促企业切实负担社会责任。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普及女职工的维权法律知识,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组织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其他诉讼外维权手段,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七)妇女与环境
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两性和谐的社会,使妇女获得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
1.主要目标
(1)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
——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
(2)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提升妇女的文明素质。
——倡导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增强妇女环保意识,推进妇女参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
——倡导妇女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3)加强妇女应急能力建设
——提高妇女预防灾害风险的能力,满足妇女在救灾中的特殊需求。
——加强应急队伍的社会性别培训和提升社会性别意识。
(4)加强社区和家庭文化建设,创建友好型生活环境
——引导妇女参与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建立、完善(区、镇乡、街道、社区、村)妇女之家等妇女活动阵地,为妇女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娱乐等多元化的服务。
2.策略措施
(1)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和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加强对公众的社会性别文化的传播,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创建两性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时,充分考虑对男女两性产生的不同影响,避免性别歧视,保证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引导广大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以公益、自愿为原则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发有利于妇女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城乡社区为阵地,以服务群众、服务家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巾帼志愿服务,丰富内涵、拓展领域、优化品牌,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机制化推进、社会化发展。
(3)组织动员妇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低碳知识宣传,树立一批绿色家庭和绿色生活典范,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承担绿色环保责任。
(4)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的保健养生知识,不断满足妇女健康需求。引导女性积极健身、科学健身、坚持健身、安全健身,加强对妇女科学的健身指导,推动妇女系统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带动广大家庭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让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成为女性科学文明的生活
方式。加强妇女活动阵地的科学管理和机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妇女享有更好的文化生活。
(5)灾难应对与评估中纳入女性视角。关注妇女在灾难和防灾、救灾中所受的影响及可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提供相关服务和开展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加强对受灾妇女的生产自救和指导,吸收妇女参与相关工作,发挥妇女在应对灾难中的巨大作用,提高妇女预防和应对灾情的能力。
(6)推动社区和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参与热情高,参与比例大的优势,创新活动载体,开展贴近妇女需求、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建设,不断赋予家庭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满足妇女和家庭多元的、娱乐身心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区和家庭和谐文明程度,实现妇女工作、家庭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良好融合。
(7)建立人口分性别信息定期采集、分析制度。各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应树立分性别统计意识,根据规划监测评估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工作报告制度,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性别统计数据的收集,及时报交统计部门,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妇女发展状况提供支持。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政府各相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二)制定地区规划和部门实施方案。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应结合各自的职责,按照任务分解,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区域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体系。
(三)将规划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四)保障妇女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大妇女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投入,将实施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实施相应项目,安排专项经费,保证目标如期实现。
(五)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主要目标纳入相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目标管理体系。
(六)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制度。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的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委会、联络员会议,汇报、交流实施规划的进展情况。健全监测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和定期监测评估。加强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确保机构、编制单设,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七)探索总结实施规划的工作方法。及时开展对妇女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对妇女发展领域的研究,总结探索妇女发展规律和妇女工作规律。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妇女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总结推广经验,推进规划实施。
(八)加大实施规划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妇女工作者、广大妇女和全社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规划的重要内容,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促进妇女保护和发展的国际公约、法律政策,营造有利于妇女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九)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关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纳入相关教育、培训内容。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班、研讨会等,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部门培训计划,开展对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培训。
(十)鼓励妇女参与规划的实施。妇女是实施规划的受益者,也是实施规划的参与者。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妇女的作用,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五、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是实施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规划监测是指收集、整
理、分析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和趋势变化。规划评估是指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衡量和判断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规划目标和妇女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及时准确把握妇女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规划分别实行监测评估,2-3年进行中期评估,5年末进行终期评估。
(三)监测评估工作机构和职责。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委员会领导、委员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监测组由区统计局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组成,负责规划监测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监测报告等。评估组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成员单位联络员、业务人员和规划各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四)监测评估工作要求。区政府要将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监测评估相关制度,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按要求分别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区统计局报送评估报告和监测数据,监测组和评估组分别向市、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监测报告和评估报告。区政府及妇儿工委要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使科学、准确反映妇女保护和发展状况的指标纳入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及时研究监测评估结果,加强规划实施工作。
(五)本规划由北京市海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111
序 言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物流规模迅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高端物流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成功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便利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五年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04万亿元,较2006年的2.54万亿元增长98.4%,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中,外省市流入物品和进口货物的占比由2006年的68.3%增长到2010年的76.5%,物流业发展的枢纽地位和服务国内外市场的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见表1-1)。
2010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较2006年增长3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等行业实现增加值382.9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增值性物流业务实现增加值110.8亿元,较2006年增长79.3%,明显高于行业整体增幅(见表1-2)。
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就业。2010年,本市物流从业人员48.6万人,比2006年增长14.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7%,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3%(见表1-3)。
“十一五”时期,本市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 17.7%下降到2010年的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运行效益的普遍提高。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006至2010年,本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03公里,公路线路9833条;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6公里;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3099.9万平方米,增长84.9%;拥有货运车辆4.2万辆,增长55%,其中冷藏车、集装箱运输车等专用车辆1.1万辆,增长29.7%;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3.5万台,增长53.2%(见表1-4)。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线网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点、线、面相互协调的“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设施空间格局基本建立。
(三)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流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等新模式日益成型,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实现基本覆盖,物流服务对城市生活、生产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精益化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大幅提高,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物流服务任务,在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和汶川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
(四)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口岸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关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空港口岸为核心,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朝阳口岸、丰台口岸、北京平谷国际陆港为重要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口岸体系,为提高国际物流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
国际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功能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天竺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营,并与首都机场实现区港一体、无缝对接,成为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重要平台,本市国际分拨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平谷国际陆港积极推动京津两地跨关区快速通关,为本市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新的海运通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为保税物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政策功能优势。
(五)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实力增强。“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有19家总部设在北京,位居前20的有9家。优势企业的进一步聚集,凸显了本市物流业发展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控制等总部型经济特征。
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10年,本市物流业务收入达1686.1亿元,其中,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1260.2亿元,占总量的75%。在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为13.1%,而其物流业务收入占比则达74.4%(见表1-5)。
(六)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7年,首次发布实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建立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物流业发展的推进和协调力度明显加大。扩大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实现物流企业差额纳税。截至“十一五”末,本市已有税收试点物流企业47家。实施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实现物流企业水、电、气、热与工业企业同价,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虽然本市物流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相比,在物流设施建设、运行效率、服务保障以及集聚辐射能力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本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都将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特大型城市为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提供了巨大需求。本市商品市场交易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十二五”时期,北京将以保障和便利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来消费吸引力的增强,也将促进多元化消费方式、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方式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高端现代制造为发展专业化物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产业群,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产品高集成度、高附加值的特点,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运作的精益性和响应的时效性。高端现代制造业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以及企业间战略联盟体的壮大,为以供应链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化物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在加快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深化资源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对接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同市场形成。这些都将加速生产、生活类物资在区域内的流动,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开放型经济为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吸引总部聚集,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积极争取更多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国际活动在京举办;大力发展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建设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这些都将推动跨国经营、全球采购、国际分拨、国际化消费的快速发展,从而对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等相关物流服务产生旺盛需求。
(二)面临挑战
本市的土地资源、交通、人力等物流业发展的投入要素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到物流企业扩张发展的能力;本市服务型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物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物流区的设施、功能以及吸引集聚能力有待加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为目标,发挥物流业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 构调整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物流重点设施布局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相互匹配,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经济发展与城市运行的协调性。整合利用存量物流资源,合理布局新增大型物流项目。建立功能协调、运行顺畅、高效集约的城市物流网络,实现物流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发挥首都信息化水平高、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鼓励物流服务创新,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创新驱动首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引进高能级企业主体,打造物流总部经济聚集地;引导物流企业整合与重组,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新型物流服务业态发展,加强区域与国际物流合作,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四)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加强重要物流节点、物流通道和末端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物流对城市运行的保障作用。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特大型都市运行保障为基础,以物流总部经济和国际物流为特色,以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物流为骨干的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二)预期指标
——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物流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规模以上连锁超市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90%以上,乡镇连锁商业系统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15%左右。
——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到2015年,我市物流基地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积极扶持营业收入百亿元级的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培育发展营业收入十亿元以上的城市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和思路
围绕本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是:1)有利于服务和保障首都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2)有利于服务首都各类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环境优化;3)有利于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有利于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5)统筹考虑与城市交通干道的衔接、以及与未来五年主要交通枢纽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配套。
“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思路是:继续完善 “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发挥各物流节点的设施功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适应未来五年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为着力点,深化内涵、延伸发展,按照城市保障物流、专业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发展主线,强化本市物流业发展“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
二、布局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现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以节点、通道、网络建设为依托,整合设施存量,合理配置增量,完善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系。
(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服务城乡建设和市民生活需要,以满足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活必需品配送体系的发展要求为重点,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的“广覆盖”。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功能和配送能力;鼓励中央批发市场、顺鑫石门市场、昌平水屯市场等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城区周边西郊、黄港、西毓顺、琉璃河等地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承接农产品向城内辐射新的物流节点。
支持连锁经营的商业、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配送中心布局,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调整优化现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功能,支持冷链物流专用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城区既有仓储设施改建现代化的生活必需品配送中心;引导通州、顺义、大兴等城市发展新区及其他郊区县新城发展所需的配送中心建设。
(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本市高端产业功能区、工业开发区以及专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五环和六环周边新建和改造相对集中、功能完善、规模化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专业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东部组团:服务于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机电、都市工业、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潞城、张家湾、宋庄等地重点发展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图书音像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南组团: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马驹桥、十八里店、亦庄、黑庄户等地重点发展电子、医药、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专业物流集聚区;——南部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印刷包装、服装等产业,在大庄、黄村、西红门等地重点发展医药、快速消费品、食品冷链、农产品、纺织服装、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合理规划预留物流发展的设施空间;——西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配件等产业,在房山区燕山、窦店、闫村等地和丰台区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石化、汽车、钢材、医药、图书、服装等专业物流集聚区;——西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南口、马池口、沙河、清河等地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北组团: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临空经济等产业,在首都机场周边、赵全营、高丽营、李桥、庙城等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会展物流及电子、汽车、食品饮料、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依托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节点,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辐射力强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物流基地的设施条件,发挥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继续强化以航空货运枢纽型为特征的空港物流基地功能,加快推动马驹桥、马坊物流基地海陆联运体系建设,提升京南物流基地公铁联运的服务功能。
围绕规划新建的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依托昌平、房山等铁路中心站点,规划建设马池口、窦店等以集装箱运输为特点的公铁联运物流中心;依托东坝、豆各庄、马驹桥等临近六环路的八个新建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布局能实现甩挂运输的公路物流中心,形成城际间干线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
(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口岸和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为构筑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奠定设施基础。
继续优化北京口岸体系。调整口岸功能布局,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国际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物流“高速走廊”。加强入海通道建设,推进通州马驹桥口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朝阳口岸向通州马驹桥平移;继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设施,形成连接天津新港的海运国际物流通道;完善首都机场空港口岸周边综合配套,在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启动新机场口岸建设工作;加强北京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与边境口岸合作,配合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合理规划口岸功能。
推进服务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一期设施建设和二期用地调整、土地一级开发,大力推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形成南北呼应的政策功能区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 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挥物流基地在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在完善一期开发配套设施、优化园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保税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重要功能平台;空港物流基地要发挥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位优势,在拓展一期范围内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重点项目落地,优先发展体现首都产业优势和特色的航空物流、金融物流,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东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吸引高端物流企业入驻;马驹桥物流基地要继续推进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硬件投资环境,加快形成服务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集聚区,重点推进朝阳口岸平移,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马坊物流基地要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开展平谷国际陆港二期建设,在实现京津海陆联运的基础上,推进与京唐港的口岸对接与物流合作;京南物流基地要依托铁路专用线及主要进京公路货运通道承担北京南部货运集散功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和提升,重点发展以展示和交易为特征的商贸物流;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研究规划南部临空物流园区。
根据城市功能区定位,特别是服务新城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相应新建和改造提升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完善物流节点与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顺畅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通道,依托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快速物流集散系统,缓解交通拥堵。
二、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及配送网络,推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构建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全面推进流通领域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按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检测、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设施条件和水平,试点推行农产品物流全程跟踪、监控。
实施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搭建共同配送平台,整合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共同配送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商贸流通配送的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构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集成发展。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以进小区、进校园为试点,实现信息标准化、配送区域化、服务集中化,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
加强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及绿色车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物流快速响应能力。
三、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服务本市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音像图书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和全国市场的辐射能力。
选择关联度强、贡献率大的行业,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试点工程。以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企业为重点,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实施食品冷链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动以信息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冷链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冷链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支持开展资金结算、营运组织、管理控制等高端物流总部业务。鼓励创建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增强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四、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强化区域物流、特别是与津冀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北京市物流产业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物流系统,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继续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区域经济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加强区域物流合作的通道建设,依托京沪、京津等高速公路,加强京津物流主通道建设;依托京哈、京港澳、京开、京藏等高速公路,推动京冀物流合作,全面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网络。调整优化首都经济圈物流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大型物流项目与周边地区加强衔接;发挥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区域物流合作效率。
五、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优化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完善口岸体系,加快“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物流企业聚集,拉动国际物流货量增长。
发挥政策功能,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高端企业入驻,建设国际采购分拨中心、保税维修中心、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实现以保税功能为特色的国际物流发展新突破;建设平谷国际陆港与天津口岸数据交换公共服务平台,引进船代、货代、报关行驻场办公,推行便捷、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扩大以海陆联运为特征的国际物流业务;建设并投入使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本市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
引导国际货代、报关、船运公司等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积极引进拥有全球经营网络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良好配套服务。
六、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励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程度。支持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行业集中度。
依托国家及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推动开展现代物流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物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物流发展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促进物流业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物流业两化融合,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规范物流作业流程,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带动物流行业产业升级。
完善物流产业链条,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原则,鼓励节约用地、用水、用能物流项目建设,支持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发展。以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汽车等为重点,建设逆向物流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城市配送、快递物流等领域,试点组建零排放绿色新能源车队,降低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物流业投入力度
以直接关系民生的城市保障型物流设施、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提升和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物流行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改善物流企业融资环境。
二、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重要物流设施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鼓励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
三、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扩大物流领域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完善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等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四、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研究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五、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以产学研为基础,开展物流信息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物流标准,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启动物联网技术的示范试点,提高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普遍提高全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运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更好地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职能,在反映企业诉求、规范企业行为、推广行业标准、开展人才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篇: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 2011年
05月05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税收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税收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
《税收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税收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税收发展的着力点,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发展的基本准则,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税收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把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税收发展的重要保证。《税收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努力做到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税收法治环境继续得到改善,税收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税收规划纲要》从牢固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改进纳税服务、切实强化税收征管、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对今后五年税收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抓好《税收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要科学分解税收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并明确工作责任。要跟踪了解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有效地发挥税收规划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