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17: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局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 录

前言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形势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

一、区档案馆新馆建设

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1.依法加强档案接收与征集工作 2.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鉴定工作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三、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

(一)做好档案开放利用工作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

(三)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

四、档案安全保密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档案安全领导与保障机制

(二)配置和完善安全设备设施

(三)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数字化建设

(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

(三)网络化管理建设

(四)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

六、档案行政执法与监督指导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档案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和执行 2.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

(二)深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做好档案监管和服务 2.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档案工作 3.进一步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4.推动企业档案工作

七、档案科研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项目

一、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

二、数字档案馆系统架构建设工程

1.区档案馆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管理平台项目 2.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平台项目

3.全区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利用服务平台项目

4.互联网档案公众服务平台项目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科学决策

二、纳入计划 保证投入

三、周密组织 分步实施

四、提高素质 培养人才

五、监督检查 总结评估

前言

档案工作是记录和维护党和国家真实历史的重要事业。未来的五年,将是朝阳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发展的重要时期。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对加快我区“新四区”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指导我区“十二五” 时期(2011年—2015年)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全区档案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积极服务奥运、国庆60周年活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民生工作,档案工作在全区重点领域、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档案资源更加丰富。应接收档案进馆率达到100%,馆藏档案总量达到279688卷、40640件,室藏档案总量达到3683041卷、1012502件。区奥运筹办和赛时保障工作、国庆6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等重要档案及时完整接收进馆。档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1816卷、35018件。档案利用接待人次在全国同级档案馆中保持前列,接待利用者48172人次,公民个人利用所占比例达 88.57%。编写档案编研材料8种227万余字。举办基本陈列、专题展览、网上展览等13个,接待各界观众17万余人次。全区各单位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共接待利用者453442人次。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馆藏档

案数据库条目达453万余条,案卷级、文件级目录全部实现机读检索,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总量达到771万页,占馆藏总量的34.4%。馆藏珍贵、易损、涉及民生和利用频繁的档案实现数字化检索和利用。区属各单位开展了室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电子档案实现了网上移交。档案执法与监督指导工作继续深入。办理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修改后的全市首例行政处罚案件。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提前一年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达到74个,行政村、社保所和社区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档案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坚持开展规范化、高层次、注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知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累计培训4500余人次。区档案局(馆)承担的科研项目《朝阳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研究》,荣获了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市档案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7年,北京市档案局认定朝阳区档案局(馆)为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08年,区档案局(馆)荣获2006至2008年度北京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区档案馆在全市率先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2009年,区档案馆被市政府正式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可喜成果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朝阳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赋予朝阳区的“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促进社会和谐模范区”的要求。国家档案局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建设“三个体系”、突出“三个重点”、搞好档案馆“六项建设”、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突出丰富馆藏、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搞好馆舍建设、馆藏建设、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安全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成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及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新的区域建设发展形势和国家、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既为朝阳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档案资源建设仍然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档案数量庞大并不断增加。“十一五”期末,馆藏档案总量达到27万余卷、4万余件,比“十五”期末增长了41.9%,室藏档案总量达到368万余卷、101万余件,比“十五”期末增长了146.6%;到“十二五”期末,馆藏档案总量预计达到34万卷、46万件,室藏档案总量将达到470万余卷、250万余件;档案馆、室藏档案增量与硬件设施的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现有档案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已凸显不足。“十一五”期间,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未能按期完成,已成为制约我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 “新四区”建设,以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完成新档案馆建设、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为重点,以丰富和优化国家档案资源为基础,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全面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素质为保障,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进一步提升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水平,为推动朝阳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创建与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内一流的档案设施承载体系。建设符合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集合“五位一体”功能、体现档案文化历史内涵的区档案馆新馆,并成为全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各单位档案室基础设施建

设,档案库房能够保存本单位10年以上形成的档案,配置适合档案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的软硬件设施。

——创建覆盖朝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全面记录“新四区”建设和本地区、各行业(部门)的发展历史;优化国家档案资源配置,档案馆、室藏各种门类载体档案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创建服务中心工作、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区档案馆依法及时向社会开放符合国家开放规定的馆藏档案,馆藏数字化已开放档案目录和原文提供网上利用。区档案馆和具有服务职能的档案室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方便和快捷的档案利用优质服务。区档案馆争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先进。

——创建确保馆室藏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区档案馆和各单位档案部门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领导和责任落实的档案安全体系,完善档案馆、室安全设备设施和管理措施。区档案馆完成重要馆藏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和电子文件同城异地备份。

——创建适合管理和利用需要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系统。提高全区档案数字化水平,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原文数字化率达到60%,区属单位完成“十二五”期间形成的全部档案的原文数字化。

主要任务

一、区档案馆新馆建设

围绕实现我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按照“三个体系”建设和“五位一体”功能的需求,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满足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区档案馆以优异成绩晋升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

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

按照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馆藏、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档案馆、室资源建设。把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任务抓出新成效。馆、室用5年时间,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全面收集、分级保存、科学管理朝阳区在“新四区”建设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1.依法加强档案接收与征集工作。修订《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依法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接收,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有选择地接收社区、行政村、医院、中小学校等单位的档案,探索接收非国有企业档案进馆,促进馆藏档案资源配置更加丰富。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记忆工程”,广泛收集记录城乡一体化发展全过程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征集散存在社会和个人手中的涉及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建设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

2.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鉴定工作。制定专项计划,按期全部完成对重点和珍贵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对馆藏1966年以前的需要保护抢救的档案进行修复。对馆藏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完善馆藏档案资料的检索体系。完善库房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日常运行检查。依法完成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并做好后续整理和销毁工作。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各单位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以归档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加大对各门类各载体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力度,确保各门类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和利用便捷。加强对应归档档案的前端控制,适时调整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特别是将反映我区重点工作、本单位职能工作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从源头上做好档案资源建设。依法按期向区档案馆移交符合进馆标准的档案。依法落实对所属单位档案

工作的监督指导。依法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为本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三、档案馆公共服务建设

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档案利用接待、政府信息公开、档案编研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环节工作,强化保障档案信息安全,为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档案信息,为全区中心工作、重大活动营造氛围,为社会提供档案文化产品,扩大档案文化传承。

(一)做好档案开放利用工作

依法向社会开放馆藏到期档案,做好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的提前开放工作。完善档案利用工作制度,完善馆藏档案查阅服务指南并做到实时更新,改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环境和硬件设施,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接待服务。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

履行好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的职能,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接收、保管和提供查阅工作,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优质服务。

(三)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

继续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依托馆藏资源,丰富展览形式,完善以珍贵馆藏为内容的档案基本陈列展。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问题、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每年举办1-2个富有档案特色的专题展览。开展“档案馆日”、区情区史教育等形式丰富、受众广泛、效果明显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知朝阳、爱朝阳、建朝阳”的浓厚氛围,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增强全区人民的凝聚力作出贡献。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编写《北京朝阳档案史料》系列丛书,续编《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会议回眸》、《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会议回眸》等专题档案文献,为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

四、档案安全保密建设

构建保障国家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国家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加大档案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档案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档案安全督促检查。

(一)建立和完善档案安全领导与保障机制

落实《朝阳区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制订档案工作安全预案,定期演练,健全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其它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完善和落实各级档案安全责任制,各系统、各单位要建立严密的档案安全管理网络。

(二)配置和完善安全设备设施

区档案馆旧馆要完善库房安全保管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安全设施稳定运行。区档案馆新馆要设置以中心控制室集成管理的视频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调控系统、空气检测和调控系统、馆区周界防护装置和电子巡查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安全设施。重要档案配置防灾、减灾专用设备。

各单位新建、改扩建档案室应执行《朝阳区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暂行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档案库房安全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运用现代化监控设施,对档案室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档案室严格履行“八防”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档案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三)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区档案馆建设符合档案信息安全保障要求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健全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长久安全。建立本级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异地备份库,对已有备份件、复制件的档案原件实行封存管理。2012年底以前完成馆藏重要档案的异质异地备份,完成电子文件的同城备份。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好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工作,确保涉密档案的信息安全。

各单位档案室按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设施,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重要档案用复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管、保密、备份、提供利用等工作,确保电子文件安全。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

扎实推进全区档案数字化、信息管理规范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全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水平。

(一)档案数字化建设

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区档案馆继续开展馆藏档案原文数字化工作,以全宗为单位普遍扎实推进,至“十二五”期末档案原文数字化率达全部馆藏档案的60%。区属各单位要按照《关于规范档案室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全面实施室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间形成的全部档案的原文数字化。各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同时移交齐全配套的数字化副本。

(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

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电子文件归档范围,把应归档的各类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完成区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各单位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和利用。

(三)网络化管理建设

统筹规划开发全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建设物理隔离于互联网的档案馆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平台,实现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的网络化管理。依托区政务资源共享交互式平台,建设朝阳区档案信息和电子文件中心利用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互联网档案公众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化服务。

(四)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

继续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采集和整理技术标准。制定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和真实有效,逐步推动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制定档案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间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完善档案数据库设置标准。制定档案信息等级管理标准,使档案信息化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六、档案行政执法与监督指导工作

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档案法律规章得到全面贯彻,档案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档案业务指导手段和方式更加丰富有效,档案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展。

(一)进一步提升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以档案行政监督和执法检查为主要工作手段,坚持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严格以档案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管理档案事业及开展各项具体业务工作的依据,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责。每两年对立档单位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率达到100%。

1.加强法规规章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多渠道、多种方式开展档案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贯彻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档案法制意识,优化档案工作的社会环境。制定和完善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清理废止和失效的档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档案执法责任制相关配套制度,编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手册》,为全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组织开展覆盖全区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落实区属单位对下属单位(部门)的监管,加大对存在问题单位的监督整改力度。配合全区重点工作,及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认真履行档案行政处罚职责,加大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加强许可事项的事后监管。

(二)深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

紧密围绕“新四区”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捕捉全区中心工作信息,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全面做好各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继续做好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全区新增5-7家单位达到北京市区县属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标准。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做好档案监管和服务。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档案工作,确保创建档案材料齐全、完整、规范,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区材料审核。围绕“双十工程”的实施,重点加强“六大功能区”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和服务,做好有关档案的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继续实施重大活动档案备案制度,确保重大活动中形成的珍贵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及时移交进馆。

2.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档案工作。围绕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强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资产处置、房屋拆迁腾退、征地补偿安置及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档案的监管。做好行政村撤制、行政村转为社区档案的处置与流向工作,为我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好档案工作服务。

3.进一步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指导相关部门明确民生档案收集范围,加强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民生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社会保障领域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促进社保所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修订《朝阳区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办法》,继续推动城市社区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农村社区建档工作。各街道和地区办事处要加强对本地区社保所、社区档案工作的协调与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建设服务。

4.推动企业档案工作。提高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水平,依法做好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兼并、破产中档案的归属与合理流向工作。面对朝阳区域国际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开展新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的调研和指导,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七、档案科研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和档案工作服务“新四区”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工作,增强档案科研创新能力。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档案收管用的研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鉴定与开放工作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力争取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优秀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围绕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专业知识培训、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外出考察等形式相结合的档案人员教育体系,提高档案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法对新上岗档案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保证每年全区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率达到100%,继续教育率达到100%,全面改善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复合型人才队伍。

实施项目

一、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

区档案馆新馆应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及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五位一体”功能的需要。新馆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数字档案馆系统架构建设工程

建设本区数字档案馆系统架构。开发全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建立和完善区档案馆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管理平台、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平台、全区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利用服务平台和互联网档案公众服务平台。

1.区档案馆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管理平台项目。区档案馆档案管理平台以数字化的馆藏档案目录及原文为管理对象,实现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建设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

2.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平台项目。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平台以数字化的室藏档案目录及原文为管理对象,实现档案信息收集、归档、管理、存储、利用和移交功能。

3.全区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利用服务平台项目。依托朝阳政务内网平台,建设全区档案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利用服务平台。

4.互联网档案公众服务平台项目。升级改版区档案局(馆)内外网站。利用互联网公众平台、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和采用先进技术,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渠道的档案利用服务。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科学决策

在推进全区档案事业发展中,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把握发展全局,处理好档案工作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档案收管用各环节工作。在实施重点项目过程中,坚持领导集体决策,认真执行信息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可行性论证制度,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纳入计划 保证投入

按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从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使之与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总投入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对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予以重点保障,有关部门通力配合,保证新馆建设所需资金。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区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项目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十二五”期间,继续依法表彰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继续推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继续实行对晋升北京市区县属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标准单位奖励3万元的制度。

三、周密组织 分步实施

抓好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区档案局(馆)要根据规划安排和进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步骤组织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各单位档案部门要根据各自的任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组织实施。

四、提高素质 培养人才

加强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体制机制,以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为核心,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工作。在规划实施中,培养档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弘扬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富有创新能力的档案干部队伍。

五、监督检查 总结评估

建立规划网上公示栏目,向社会公开规划的年度计划、项目安排等信息。定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接受法律和民主监督。建立落实规划的责任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根据档案工作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对规划的任务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十二五”中期和“十二五”末期,区档案局联合区发改委,对规划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第二篇: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根据《福建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泉州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南安市“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主题,着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档案外部条件,为顺利实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贡献。2006年市档案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市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南安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档案法制建设不断规范,依法治档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明显增强。

2、档案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不断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加大对辖区内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各乡镇,市属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共接收17712卷、9736件档案资料,提供利用4310人次、7384卷次、15835件次馆藏档案资料。为领导科学决策,解决土地纠纷、山林权属明析、工作查考,编史修志、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干部职工待遇落实等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档案资料,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分布式基础数据库(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全市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已全部录入数据库并通过省档案局组织的验收,共录入文件级目录92万多条,已完成全文档案扫描10000多张。档案网站功能及内容不断更新、完善。

4、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组织和选派档案业务骨干到省外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泉州市举办的档案业务和行政执法培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干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5、档案馆库建设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实现了档案馆库的规范化管理,办公环境和档案安全保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市档案馆配备了烟感报警探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档案装具不足、装具差和办公设备滞后的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档案机制体制不够完善。机构改革后,局馆实行合一体制,隶属市委直属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难以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责职能;二是档案工作外部

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档案法制意识有待提高,档案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有待深入;三是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档案保管保护设施得不到有效改善;四是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仍显落后,整体素质和结构亟须改善和提高等。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方向,以改善档案保管环境为突破口,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机制,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开创我市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服务我市各项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加强应进馆档案的接收工作,逐步实现馆藏档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档案整理鉴定进度,依法开放应开放的全部档案,为社会各界提供快捷便利的档案利用服务。提升档案馆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推进档案数字化提升。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加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档案工作规规范化建设,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移交及时。完善档案公共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实效。

四、主要任务

1、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构建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南安市档案“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档案法制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使档案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接收工作。依照《档案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的规定,对符合进馆范围的到期档案依法接收进馆。积极开展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

(2)加强业务基础建设。加强对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形成的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文件的监督指导,确保应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准确。

(3)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把档案馆建设成为政府指定的公开信息利用的场所,充分发挥桥梁和窗口的作用

(4)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和掌握新时期档案工作业务知识,增强综合能力,提高

专业技能,把档案人员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归档电子文件的规范化建设与监督指导,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全面完成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二期)建设,推进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和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步伐。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档案信息共享试点工作。

4、抓好档案公共服务建设。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服务,努力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大力做好档案公共服务工作,让百姓与档案零距离,让档案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到党和政府的公开文件和档案信息。

5、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档案安全责任机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档案安全保密教育和专项督查,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档案安全体系。加大档案安全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配备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档案馆(室)安全保障水平。修订完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发生档案安全事故。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网络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及档案实体安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定期听取档案部门的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档案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依法治档。深入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律素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重视档案工作的浓厚氛围以及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的理念和共识。认真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档案执法机制,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档案违法行为,提高依法治档水平,推动档案事业在法治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3、人才支撑。加大档案系统干部任用和交流力度,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活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档战略,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务实高效的档案干部队伍,提高档案工作的执行力,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4、狠抓落实。“十二五”是档案事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时机,要倍加珍惜历史机遇,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落实责任,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建立落实机制和责任机制,把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分解细化,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

第三篇: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我局(馆)实际,制定“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依据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以法制建设为基础,以满足社会各界档案利用需求为目标,以档案建设为中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档案部门服务市委、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促进档案事业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1、档案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广东省档案条例》,依法行政,依法治档,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和专项检查力度,规范执法程序,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切实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继续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深入开展《档案法》、《档案实施办法》和《广东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

2、档案信息化建设

依托政府公众信息网,建立向社会公布档案信息、开展网上查询,实现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网相通;实现档案馆内部办公自动化,建成全部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珍贵、易损、利用率高、重要全宗、现行文件全文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3、档案馆资源建设

合理配置档案馆资源,完善档案馆功能,逐步实现档案馆基础设施设备现代化,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水平。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依法接收到期档案进馆。要扩大档案资源征集范围,重视收集、征集反映本地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努力将当地名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档案(如国际摄影年展)和文艺作品征集进馆保存;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向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大力收集征集、保护散存在民间和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史料,积极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档案资料体系。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强现行文件的收集和规范整理。对现有馆藏档案进行有计划的鉴定和整理,摸清家底情况,有效开发利用,同时加大对珍贵重点档案的抢

救保护力度。

4、档案业务工作

①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安排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及时了解和掌握其管理情况。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登记工作。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竣工档案验收的要求,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和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档案移交工作。

②重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指导,针对农业和农村土地延包、承包、土地流转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进行重点指导,为维护农民利益保架护航。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基本建设、农村合作项目、农村科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建档工作。制定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文件材料形成、归档和保管的指导性文件,加大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民增收服务。

③努力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化程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案工作的新发展,努力提高全市档案工作整体发展程度,继续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行业覆盖面。重点指导抓好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项目档案收集归档的体制建设和民营企业档案、龙头企业档案和新农村示范乡(镇)村档案的建立。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抓好自身业务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档案。乡镇除抓好各职能部门形成的业务、科技档案外,要继续做好村级档案、社区档案和科技示范户档案的工作,引导城乡居民注意积累、保管家庭档案,鼓励向档案馆寄存、捐赠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④加强对涉及民生部门档案工作的重点指导。民生档案涉及面广,特别是民政局、劳动局、卫生局、教委、社保局等涉民部门,档案部门要加强对其档案工作的指导,把涉及民生、反映民意的档案收集好,管理好,建立方便人民群众查阅利用的服务体系。

5、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整人才比例,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档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占有比例,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合理使用档案干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三)保障措施

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2、继续争取市政府的支持,把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列入连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档案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高档案事业经费比例,并逐年有所增加,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3、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市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争取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督促各单位按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录入工作,要求各机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4、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不断丰富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内容和手段。坚持经济建设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为促进重点工程建设服务。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一步深化“三农”档案工作。积极指导基层做好村务公开、土地、林权制度改革等资料的归档,为维护基层稳定和发展服务抓好机关、企事业等档案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档案的完整齐全。

5、抓好队伍建设,为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配齐、配强档案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增强档案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关心档案工作人员的事业和生活,努力创造有利于档案队伍稳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6、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扩大社会档案信息需求,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在2011年的工作中,我局将高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做好档案基础业务,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加大依法治档力度,充实馆库设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指导。

一是抓好文件材料归档、验收和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工作;二是做好机构变动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三是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重点抓好民营及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和处置工作的业务指导。四是抓好民生工程档案工作的指导。重点抓好民政、卫生、房管、土地、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民生档案工作。

(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档案工作。

目前,我市的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已铺开。我们要积极行动,提前介入,深入林改工作第一线,了解林改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熟悉林改档案的内容和范围,提供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指导意见,特别要加强对乡镇、村级的林改档案的监督指导,确保林改档案与林权改革工作同步进行,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业务监督指导股的人员积极主动与林业局有关部门联系,就如何开展此项工作进行协调。

(三)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要以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切实做好村级档案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确保在村委换届和村干部调整时,档案不丢失。

(四)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与水平。

一是努力争取市财政在经费方面的支持,做好市档案馆数据库建设的有关工作;二是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继续做好本局政务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依法公开、准确及时、便民利民;三是做好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工作和四套班子档案及重点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五)做好档案资源建设。

一是加大收集、征集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地方特色和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征集,努力改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二是做好进馆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消毒、入库工作。三是做好馆藏档案保护、库房管理和安全工作。

(六)继续推进机关单位目标管理工作。对市林业局、社保局、中心小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加强业务指导。

(七)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队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档案队伍建设。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育、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干部的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质,全面提高档案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队伍。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档案工作职能职责,努力推动全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突出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四篇: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时期政法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时期政法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中共北京朝阳区委关于制定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指示精神,制定《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时期政法事业发展规划》,这是指导全区安全稳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安全稳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全区各部门履行安全稳定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一)“十五”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朝阳政法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不断推动全区的安全稳定工作,圆满实现了各项工作目标。

1、全力维护了我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政法机关始终将维护全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五年来,在十六大、全国“两会”、建国五十五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中,“非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中,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各种破坏活动;不断深化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依法妥善处置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为我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维护了我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2001至2003年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爆炸、涉枪、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在重点大街、繁华场所、治安乱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区集中开展了社会面的清理整治工作,铲除了一批治安乱点。经过两年的“严打”整治,实现了刑事发案大幅度下降,重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破案率有所提高,治安重点地区得到彻底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的目标。五年中,政法各单位始终坚持“严打”标准不放松,因时因地组织严打专项斗争,破获了一批大要案、抓获了一批负案在逃犯,使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维护了我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3、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路子。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加大科技创安工作力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地下空间整治,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推进无毒社区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积极开展社区矫治,实行社会救助,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区社会治安整体防范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党委、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进一步发展。

4、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了司法公正。五年来,政法各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活动为载体,对全体干警进行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了干警的政治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门整顿、执法执纪大检查等活动,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主题,从“四难”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了对违法违纪干警的处理力度,窗口单位的服务及干警的执法水平、司法人员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改善。提升了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朝阳区处在“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高发展与高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深刻,安全稳定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1、对敌斗争尖锐复杂。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勾联聚合,实施各种行动性的破坏活动,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对我们的现实危害进一步增大。法轮功组织活动出现了境外扩大化、境内隐蔽化、手段多样化的特征,其他邪教和有害功法组织活动也有所抬头。

2、人民内部矛盾凸显。随着我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的不断加快,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明显的利益冲突性,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但规模大,而且组织化倾向明显、行为趋于激烈。

3、社会治安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刑事案件始终在高位运行,工作稍有松懈社会治安形势就会出现大的反弹。我们在打击、防范、管理和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对动态环境下刑事犯罪规律、特点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想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4、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还需加强。队伍素质还不适应我区“三化四区”建设的需要,与“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整体工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首都的安全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维护稳定为中心,以基层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积极探索具有朝阳特色的政法工作新途径,建立安全稳定工作新模式,使政法工作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我区的功能定位及“三化四区”的需要,适应“新北京,新奥运”的需要,努力为朝阳区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奋斗目标:以社会环境更加稳定,治安环境更加安全,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标准,紧紧围绕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矛盾联合化解体系、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城市科学管理体系、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稳定保证体系六大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六个方面居北京市前列,五项指标逐步降低,四个不发生,三个逐步提高”,实现2008年“平安奥运”工作目标,最终实现把我区建成北京市最安全稳定地区之一的目标。

注:六个方面居北京市前列是指: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八类刑事案件破案率居北京市前列;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打击、防控能力居北京市前列;治安重点地区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整治效果居北京市前列;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居北京市前列;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预防青少年犯罪成效居北京市前列;各项安全管理指标控制居北京市前列。

五项指标逐步降低是指:加强防控,可防性案件与全部案件的比率逐步降低;加强信访工作力度,越级集体访发生率逐步降低;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事故万人死亡率逐步降低;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未成年人犯罪率、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逐步降低;加强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率逐步降低。

四个不发生是指:不发生因工作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恶性治安灾害事故、恶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发生敏感期、重大活动、安全保卫责任事故;不发生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聚集、滋事案件。

三个逐步提高是指:群众安全感逐步提高;维护安全稳定局面能力逐步提高;社会稳定与和谐程度逐步提高。

三、工作任务

(一)对敌斗争

1、建立反恐防暴工作机制。以反恐防暴为重点,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敌情社情评估预警机制和公安、安全等机关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整合,强化对情报信息的分析和研判,特别是奥运会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加强反恐防暴的演练和培训,组建一支具有打击和抢险救护等综合处置能力的快速反应警队,及时处置各类恐怖事件和突发性灾害事件,切实提高反恐处突实战能力。加大对隐蔽战线斗争的支持力度,确保对敌斗争工作的顺利开展。

2、深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全面加强基层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在街、乡、社区(村)深入开展“四无”创建活动,建立完善综合防控、结对帮教、及时转化、警示教育、深挖打击、调查摸排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实现教育转化成果巩固率99%以上; 90%以上街(乡)、95%以上社区(村)达到“四无”目标;反邪教警示教育经常化;各敏感期和重大活动期间实现各项“零指标”。

(二)严打整治

1、坚持严打方针,提高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精确指导,精确打击”工作思路,增强“严打”斗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流氓恶势力犯罪,爆炸、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盗窃、抢夺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坚决遏制刑事犯罪上升的势头,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

2、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公安机关要通过治安形势分析,准确掌握刑事犯罪现状、特点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二是建立政法机关内部协调机制,完善治安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在治安信息资源上的共享。三是建立重大突发刑事案件应急反应机制。对重大突发刑事案件实行挂帐督办制度,做到“快捕、快诉、快审”,提高公、检、法对突发重大刑事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四是建立打击轻微违法犯罪配合机制。针对严重影响我区治安秩序的轻微违法犯罪,公、检、法三机关加强配合,共同研究打击方式和处罚标准,形成打击合力。五是建立案件质量通报制度。由公、检、法三机关定期对案件质量进行交流评议,就各类案件的证据标准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高打击准确率,确保办案质量。六是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取得更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3、加强重点整治。

坚持市、区、街乡三级挂帐、区领导包片负责、街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方法,对治安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治理各类治安突出问题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确保2006年世青赛和2008年奥运会场馆周边达到平安目标。用足现有法律和执法手段,精确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集中整治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真正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努力探索治理治安突出问题和社会丑恶现象的长效机制,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有机结合,将治安、治脏、治乱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手段,发挥综合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完善社区防范体系。建成全区所有社区警务站,为每个社区配备1至3名专职社区民警,逐步实行全日制工作机制,使社区民警成为社区防范的骨干;以社区综治委为龙头,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动员社区单位和群众参加社区防范,建立起有动态巡控系统、静态安防系统、信息监测系统的社区防范体系。

2、提高科技防范水平。在全区各地区建成能够覆盖辖区内重点区域、案件多发场所的电视监控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实行全区监控系统联网;在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建立集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监控调度、处理突发事件于一体的区级中枢平台;建立覆盖全区的电子报警网络系统,把全区中小学校、党政机关全部覆盖,逐步向全社会发展;完善公安分局打防控电子智能系统,为全区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完善全区治安防范体系。在奥运、CBD和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建立多个地区协作,各种治安力量联动的板块式防控体系;按照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要求,继续完善各街乡的地区级治安防范体系,通过构筑社区防范体系、地区防范体系、区级防范体系,实现全区三级防范体系和公安“四张网”的相互对接,形成全区打、防、控一体化网络;2008年前,奥运场馆、住地周边社区的物防、技防普及率要达到100%。

4、广泛开展各类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拓展和深化平安建设的范围、内涵、规模和水平,通过“六创建一整合”全面提高整体治安防控水平。2008年以前,全区“平安街道(乡镇)、市场”,“平安商场”和“平安社区(村)、单位、校园、旅游景区”的比例分别达到60%、70%和80%以上,将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5、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控。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级帮教组织的网络建设,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区、街乡两级动态实时管理,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建立朝阳区社区矫正中心,健全以司法行政干部、劳教警察为主,社会志愿者为辅,相关主管部门参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体系,确保重新犯罪率不超过3%,脱管失控率不超过4%。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构,完善和规范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和“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活动,最大限度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6、深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一是健全管理机构,实行规范管理。社区(村)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街、乡要建立健全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协管员队伍建设,搞好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二是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口构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限制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加快市场改造升级,治理次生经济圈,整顿“五小”门店,取缔无照经营,用经济杠杆优化流动人口结构。三是探索出租房屋管理的新模式,推进管理工作市场化。探索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搭建中介平台,建立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房屋租赁服务机构,逐步实现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四是实施培训工程,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进行文明素质、法制观念、安全教育、文体活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

(四)社会安全稳定

1、做好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访排查调处工作。完善信访排查工作机制,形成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格局。建立以“预防到位、排查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为主体的预防、化解群体访工作制度。健全二级班子领导接待日制度。完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吸收法律顾问参加,对组成人员进行法规培训,制定工作章程,使其成为区委、区政府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得力助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把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做好民间纠纷调处工作。建立街乡、社区(村委会)和楼门(组)人民调解三级网络,实现对各类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5%,防止个体矛盾群体化、防止民间纠纷转为刑事案件。建立治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3、建立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和通报制度。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对安全稳定形势专题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决策;街乡党政一把手每月与派出所共同对地区安全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对本地区工作做出部署。由区维护稳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季度对全区的安全稳定形势做出分析研判,为区委决策提供依据;由区维护稳定办公室对每月的安全稳定情况进行全区通报,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

4、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反恐防爆工作预案;组建一支具备抢险救灾、医疗救护、防生化武器等综合紧急处置能力的快速反应队伍;完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消减重大事故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公安、司法、民政、法院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事件的处置工作机制;朝阳公安分局组建适应处理群体访和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所需要的专业分队。

5、建立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等级制度。根据工作任务,将安全保卫群防群控工作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全国性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二级为全市性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三级为全区性重大活动安全保卫。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每级安全保卫工作所需的组织领导体系、保卫工作模式、值班巡逻密度、红袖标动员人数、应急队伍投入数量、主要工作要求等,形成长效性工作制度,每遇重大活动,即按照需要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6、强化各项安全管理。一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宾馆饭店、商市场、地下空间等公共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实现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制度化;建立地下空间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北京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加快消防队站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33个消防站,解决奥运村等部分地区消防队站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问题。二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通过严格执法、完善设施、运用科技、优化道路等措施,对事故多发点、交通堵点、秩序乱点进行综合治理,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全面开展交通组织系统化、交通设施人性化建设,以精品街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畅通工程和平安大道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我区交通环境;建成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化指挥控制管理为基础,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实现交通管理决策科学化、交通指挥调度智能化、执法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形成路网格局合理,交通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三是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建立全区安全生产CIS子系统,重点监督管理好事关国计民生、百姓安全的燃气、电力、电梯、锅炉等设备的运行安全,制定《朝阳区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类型及发生后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建立由建设部门牵头,相关主管部门参加的以奥运工程为主体的工地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引进科技创安机制,鼓励、引导高风险单位提高事故预防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数。四是加强对内部单位的安全管理。结合平安单位创建和公安内保网建设,加强对社会单位特别是无主管单位的安全管理,加强单位治保会建设,加强对社会单位中重点人的管理,落实国务院57号令要求,强化社会单位的安全防范。五是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处置、指挥、善后等一系列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共安全。

(五)法律服务

1、开展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进一步规范立案程序,方便群众诉讼。进一步完善执行公开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覆盖全区的区、街乡、社区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148”法律服务专线建设,开通网上咨询,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法律服务。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朝阳区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和规范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加强朝阳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强化朝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设朝阳区普法网站,建立覆盖全区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依托朝阳社区学院,建立社区干部法律培训基地;加强区法律资料服务中心和朝阳普法广场建设,深化其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文化的功能,并以其为龙头,带动全区各基层单位法律图书室和普法广场的建设。

3、调整法律服务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法律服务市场的结构和布局,在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加强城乡结合地区的法律服务,使42个街、乡(地区)都有律师参与法律服务工作。逐步形成高科技园区、中央商务区、街乡社区为枢纽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提高法律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六)队伍建设

1、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领导干部队伍。加强对政法干警的素质培养,保证每名干警每年都要接受一次系统的业务培训。加强干警在经济、金融、管理、科技、外语等方面专业培训,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加强学历教育,到2008年全区政法干警具备大学本科学历达到70%以上,具备英语中级口语水平的达到50%以上,全部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加强国际交往,政法各单位每年都要派出一批专业人才同发达国家进行司法业务交流,提高朝阳政法队伍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打造朝阳品牌,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使其成为全市乃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法官、优秀公诉人、侦查能手。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契机,全面树立朝阳政法队伍“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爱民、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到2008年全区政法各单位各项工作都要在全市名列前茅,并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2、加强综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首都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明确街、乡综治办的职责任务,配强配齐街、乡综治干部,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管领导、综治办主任、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保持综治干部相对稳定。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增加社区专职保安员人员,提高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员参加,建成以复员军人为主体,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专职队伍,形成以公安干警为骨干、以专职保安为补充、以6万名群防群控队伍为依托的专群结合的安全稳定防控体系。

四、实施保障

(一)机制保障

坚持和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稳定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继续完善一票否决制、责任倒查制、双向挂牌督战制和黄牌警示制等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完整的责任追究体系,明确职责,严格措施,严肃追究。

(二)基础设施保障

改善法院办公条件,新建一座法院办公楼。加强“两所一庭”建设,对三里屯、呼家楼等13个派出所进行改造;改善司法所办公用房;新建望京、南磨房2个人民法庭,改扩建双桥、大屯2个人民法庭。改善交通支队办公条件,新建朝阳交通指挥中心(含支队驻地);新建CBD交通指挥中心(含呼家楼执勤队驻地)、望京执勤队驻地、机场执勤队驻地。

(三)装备保障

加强公、检等单位侦查物证技术领域的先进科技装备,建立完善公安宽带数据通信网络和刑侦数据库,加大警用通信工具、勘验和侦控器材、防爆和排爆设备及各类专用警务车辆等高科技装备的投入。全面提高政法各单位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电子化、通讯网络化、执法科技化。建立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到2008年全区政法各单位的装备条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四)财政保障 建立与政法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政法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按照“财随事走,分级负担,列入预算,确保需求”的原则,由区和各街乡分别对安全稳定工作进行投入。属于区级管理、建设的任务,在部门预算外,由区财政按当年财政收入1%的标准,对下的维护稳定经费进行预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群防群治队伍、重大安全保卫、重点地区治理、开展专项斗争、安全创建活动、科技创安工程、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街乡维护稳定经费,由街乡按照辖区实有人口每人不低于25元的标准自行安排,区财政负责监督,确保经费的落实;落实从优待警系列措施,改善干警福利待遇,解决干警住房困难,完善干警医疗保障,调动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十堰市竹溪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堰市竹溪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竹溪这一目标,按照国家档案局的工作部署,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础业务建设为抓手,以满足社会各界档案利用需求为目标,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行政管理,提升工作水平,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环境,推进“两个体系”建设迈出更大的步伐,不断增强档案部门服务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促进档案事业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我县县域经济建设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档,切实履行职能,积极为我县工作大局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竹溪作出新的贡献。其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管理,促进我县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档案法》和《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依法加强档案行政、监督、检查职能。进一步落实档案执法责任制和档案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建立法制统一、行为规范的档案行政推进机制,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档案执法年检制度,促进“依法治档”事业的健康发展

2、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进一步抓好档案服务创新工作。

继续加强“三农”档案工作,提高乡镇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对村级建档的业务指导工作。做好民生档案、重点项目建设档案、移民档案和农村经营大户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配合林权制度改革抓好林权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做好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和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中心工作,加强硬件配置和数据录入,加大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中心的社会知名度。

3、抓好基础设施,推进业务建设,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

根据《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档案局关于做好编制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701号)精神,继续作好我县馆舍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以“五位一体”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县档案馆功能建设,做好编研利用工作,力争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不断提升基层基础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继续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做好复查换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全县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水平,在热点、难点和新的业务走向上正确把握导向,并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4、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共享平台,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抓好信息化规划,加快档案馆数据库建设,完善馆藏档案资料的目录数据,着手建立全文数据库,加大对档案原件的保护,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提高全县档案管理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加强采编、充实内容,做好信息网上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推广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经验,从源头上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

5、服从服务大局,按照统一部署,做好县委、县政府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

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由一把手负总责,建立责任制和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层层落实,确保全年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做好百里长廊帮扶共建工作,尽其所能做好联系贫困村和移民安置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主要措施

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县档案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2、继续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列入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档案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提高档案事业经费比例,并逐年有所增加,积极争取财政在档案基础设施设备、办公现代化方面给予经费支持,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3、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加大依法监督力度,紧贴中心工作,紧扣时代主题,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

4、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县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争取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

5、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档案人员队伍,造就一支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良的档案人才队伍。

6、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扩大社会档案信息需求,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

下载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堰市郧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堰市郧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郧县档案局(馆)坚持以......

    六安市金安区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金安区 “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金安区档案局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求真务实,努力......

    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解读“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展规划办公室在学校党委、行政的......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范文]

    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 3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

    阜阳市太和县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五篇范文

    阜阳市太和县“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档案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扎实工作,档案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建立了全县档案......

    “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安定区永定路街道“十二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广播电视事 业全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定西市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农业局一、发展目标 至****年,我市粮食总产达**万吨,棉花*.*万吨,花生*万吨,瓜菜**万吨,果品*万吨,肉类*.*万吨,禽蛋*.*万吨,鲜奶*万吨,水产品*.*......

    东城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

    发展规划 东城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 前 言 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编制《东城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是为加快推进区划调整后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