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安市金安区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六安市金安区 “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金安区档案局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求真务实,努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档案事业的发展。
1、加强档案馆标准化建设、丰富馆藏档案、提供优质服务。档案馆标准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挥整体功能的基础工作,以政府办公区搬迁为契机,积极向政府提出要求建设独立的金安区档案馆大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划》标准,兴建了2245平方米的档案馆大楼,2007年5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并安装了228立方米密集架,配备了一台防磁柜,5台电脑,1台扫描仪,在原有的科怡软件的基础上又新安装了清华紫光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我区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馆藏档案的不断丰富,积极向国家申报档案库房的扩建项目的立项,编报工作的。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区档案局(馆)于2006年6月2日印发了《金安区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档案进馆工作暂行规定》,对进馆档案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进馆档案质量。对进馆档案的数量、种类进行认真分析,编制了档案馆库房存放档案示意图,对档案密集架、柜存放的档案进行了标识,规范了库房档案的有序排放。对库房管理及档案管理各项制度进行了修改,并严格遵守。印制了进馆档案交接文据,规范了进馆档案的交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掌握各门类和载体档案专业和管理知识,熟悉馆藏各全宗档案基本情况,爱岗敬业,终于职守,热情、周到、积极地开展提供利用档案服务,经常检查库房内档案保管情况,确保档案安全。五年来,档案利用明显提高,馆藏种类不断改善,馆藏档案不断丰富。2005年底,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仅有27907卷(件),截至2010年底馆藏档案增至31全宗194638卷(件),由过去馆藏单一的机关文书档案,到现在馆藏各门类档案,如案件档案、公证档案、婚登档案、基建档案等。录入微机管理档案案卷级36584条,文件级103246条,共计139830条。档案利用明显提高,2005年利用档案197人次,623卷(件),2010年调阅利用档案1588人次,3133卷(件)。“十一五”期间调阅利用档案5664人次,14097卷(件),档案利用的人次提高12%,档案利用率提高20%。2007年建立了金安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充分显示了档案部门有冷变热,为我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
2、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我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皖办发[2006]2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下达后,区档案局立即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讨论中央领导批示和省、市有关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文件精神,一致认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是档案管理的创新举措,是档案部门有冷变热门的重要举措,是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优质举措,是档案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区档案局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精神,到省档案模式改革试点县太和县参观学习,认真研究、分析我区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积极开展我区国家档案资源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学习、调查、研究、讨论制定了《金安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全区贯彻执行。同时成立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领导组、督查组、业务指导组,召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领导组会、现场会、调度会、培训会、通过区委《党委会议纪要》、政府《会议纪要》、《信息简报》以及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领导组和档案局下发的文件,宣传、指导、贯彻我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和进展情况。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后,档案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结构单一的状况得以彻底改变,改革前,文书档案与专业档案之比20: 1,改革后演变为1:32,馆藏数量大幅增长,由改革前的不足3万卷猛增到近194638万卷件,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调阅利用。
3、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2008年为了贯彻省档案局、省民政局、省农委《转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金安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区档案局制定了《金安区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三年计划》,总体要求是:集中管理,专柜存放,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制
度健全。到2011年底,完成我区所有建制村规范建档任务,示范村建档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建制村的建档合格率达60%。目前此项工作已抓好区试点村档案工作的试点工作,以及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档工作,召开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村现场会和业务培训,正在进一步要求各乡镇抓好本乡镇试点村档案工作,并进一步推广。
4、依法开展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十一五”期间区档案局认真贯彻《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每年对全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乡镇街档案工作进行了一次档案执法检查,通过“听、看、评、议”的方法,对被检查单位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设施设备、业务建设、档案保管及提供利用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综合评定,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单位进馆档案进行业务指导,保证进馆档案质量;转发市档案局《关于切实做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和规范我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抓好检察院、统计局、社保局、木厂镇财政所、东市街道财政所、城北乡财政所、施桥镇财政所机关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达到省一级先进标准;为了落实区档案局制发《关于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指导民营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及时归档,服务于企业发展;我区全面推进国家档案局颁布的“8号令”《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在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下,区档案局联合区委督查室和区政府督办室,对区直机关68个科级单位,进行了一次区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质量检查,并发了检查通报,进一步规范区直机关单位的档案业务工作;把业务指导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对档案业务和管理有困难的单位,主动上门解决问题,保证我区各单位档案工作正常开展。
5、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十一五”期间区档案局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如: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专门业务、档案法律法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标准》、公文处理、档案管理、村级档案管理等,区档案局档案人员参加省档案局举办的执法人员培训、专业档案培训、企业档案研讨会等,大大地提高了我区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档案工作开展,向省、市区等报刊投稿26篇宣传档案工作,积极参加省档案学会论文交流。其中:《浅谈准确理解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内涵》、《浅谈依法治档》、《再谈整合档案资源》论文,分别在《档案学通讯》、《安徽档案》档案刊物发表,并获得省二等奖、优秀奖、鼓励奖和市档案局荣誉奖。使我区档案宣传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十二五”期间全区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档,以人为本,深化国家档案资源整合,进一步强化档案馆服务功能,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我区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总体要求:全区档案工作以做好档案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为突破口,以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目标,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档和引导民营企业建档工作,进一步拓展、完善我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积极开展馆藏档案的二次、三次信息的挖掘,提供高效档案利用,更好地为全区各项工作服务。
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档案馆工作。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是档案部门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阵地,也是档案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1、继续做好国家档案资源的接收进馆工作,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2、加强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按照《文书档案文件目录数据结构与著录细则》的规定,加快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计算机录入工作的进程,在接收纸质档案进馆时,同步接收符合标准的机读目录,强力推进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建立档案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
3、建立健全档案馆档案安全机制,认真执行《安徽省档案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切实做好
档案馆档案安全工作。
4、依照《档案法》、《安徽省档案征集办法》,积极开展征集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进馆。
5、开展档案馆目标管理升级工作,提升区级综合档案馆整体管理水平。
6、强化档案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使档案保管和利用职能得到深化发展。
7、积极拓展档案寄存或代保管服务。
8、积极向国家争取档案库房扩建项目。
(二)、加强全区档案业务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服务于社会,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坚持档案监督指导工作重点突出,服务全面,抓好档案管理目标认定、带动全区档案工作,区、乡(镇)、村档案工作联动,夯实全区档案工作基础,促进全区档案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全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抓好归档文件整理工作,贯彻落实好国家档案局8号令即《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实行档案工作年检制度,巩固我区档案事业发展。
2、深化、完善我区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积极开展国家档案资源整合单位监督指导工作,保证进馆档案质量。
3、开展机关综合档案室建设,指导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认定工作,不断推进机关档案管理规范化。
4、抓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档工作。
5、加强区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的档案工作。
6、深化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小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的建档工作。
7、强化民生档案监督指导工作。
8、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档工作。
9、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区推行《文书档案文件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提高区直机关单位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普及率,为建立档案数据库打好基础。
(三)、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1、坚持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方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和《安徽省档案条例》,加大档案法制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制观念。
2、坚持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制度,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
3、认真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4、认真执行《档案行政许可程序规定》,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四)、认真做好档案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1、加大档案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传媒的正确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2、广泛宣传上级档案部门制定的档案工作标准、办法和规则,努力推进档案工作标准化。
3、有计划地举办各类档案业务培训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4、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强化档案在社会中的政治性、文化性、公益性、服务性的作用。
5、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增强档案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深化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工作,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维护社会各方面利益。
三、主要策略和措施。
1、切实把档案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乡(镇)、街党委和政
府要依法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列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监督、检查规划的执行。要把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相应提供财政预算比例。区、乡(镇)、街政府及各单位应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和保管档案的数量、门类变化为依据,逐年增加投入,逐步改善档案管理条件,提高管理水平。
2、依法治档,保证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要认真执行《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以及上级档案部门的工作标准,规划。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依法维护各级组织、法人、公民的合法权益。监督指导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城乡社区(村)档案工作,发挥档案馆“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作用,推进我区档案事业全面发展。
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要注意档案干部队伍的人才教育培养、选拔、任用、交流。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结构合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乡(镇)、街、村(社区)根据档案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专兼职档案员。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档案人员爱岗敬业。坚持全面融入档案事业,主动服务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
4、做好“十二五”档案事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区乡(镇)、街政府及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抓好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做好协调、指导、监督工作;适时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保证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实现。
第二篇: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南安市 “十二五”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根据《福建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泉州市“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南安市“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主题,着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档案外部条件,为顺利实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贡献。2006年市档案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市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南安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有力地促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档案法制建设不断规范,依法治档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明显增强。
2、档案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不断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加大对辖区内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各乡镇,市属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十一五”期间,市档案馆共接收17712卷、9736件档案资料,提供利用4310人次、7384卷次、15835件次馆藏档案资料。为领导科学决策,解决土地纠纷、山林权属明析、工作查考,编史修志、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干部职工待遇落实等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档案资料,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分布式基础数据库(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全市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已全部录入数据库并通过省档案局组织的验收,共录入文件级目录92万多条,已完成全文档案扫描10000多张。档案网站功能及内容不断更新、完善。
4、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组织和选派档案业务骨干到省外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泉州市举办的档案业务和行政执法培训,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干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5、档案馆库建设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实现了档案馆库的规范化管理,办公环境和档案安全保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市档案馆配备了烟感报警探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档案装具不足、装具差和办公设备滞后的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档案机制体制不够完善。机构改革后,局馆实行合一体制,隶属市委直属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难以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责职能;二是档案工作外部
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档案法制意识有待提高,档案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有待深入;三是经费投入仍显不足,档案保管保护设施得不到有效改善;四是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仍显落后,整体素质和结构亟须改善和提高等。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方向,以改善档案保管环境为突破口,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机制,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开创我市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服务我市各项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加强应进馆档案的接收工作,逐步实现馆藏档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档案整理鉴定进度,依法开放应开放的全部档案,为社会各界提供快捷便利的档案利用服务。提升档案馆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推进档案数字化提升。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加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档案工作规规范化建设,确保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移交及时。完善档案公共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实效。
四、主要任务
1、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贯彻执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构建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南安市档案“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档案法制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使档案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接收工作。依照《档案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的规定,对符合进馆范围的到期档案依法接收进馆。积极开展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
(2)加强业务基础建设。加强对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形成的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文件的监督指导,确保应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准确。
(3)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把档案馆建设成为政府指定的公开信息利用的场所,充分发挥桥梁和窗口的作用
(4)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和掌握新时期档案工作业务知识,增强综合能力,提高
专业技能,把档案人员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归档电子文件的规范化建设与监督指导,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全面完成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二期)建设,推进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和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步伐。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档案信息共享试点工作。
4、抓好档案公共服务建设。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档案服务,努力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大力做好档案公共服务工作,让百姓与档案零距离,让档案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到党和政府的公开文件和档案信息。
5、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档案安全责任机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档案安全保密教育和专项督查,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水平,完善档案安全体系。加大档案安全投入,采用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配备完善设施设备,提高档案馆(室)安全保障水平。修订完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发生档案安全事故。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网络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及档案实体安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定期听取档案部门的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档案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依法治档。深入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律素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重视档案工作的浓厚氛围以及依法开展档案工作的理念和共识。认真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档案执法机制,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档案违法行为,提高依法治档水平,推动档案事业在法治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3、人才支撑。加大档案系统干部任用和交流力度,增强档案干部队伍的活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档战略,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务实高效的档案干部队伍,提高档案工作的执行力,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4、狠抓落实。“十二五”是档案事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时机,要倍加珍惜历史机遇,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落实责任,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建立落实机制和责任机制,把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分解细化,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
第三篇: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连州市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档案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我局(馆)实际,制定“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依据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以法制建设为基础,以满足社会各界档案利用需求为目标,以档案建设为中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档案部门服务市委、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促进档案事业与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1、档案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广东省档案条例》,依法行政,依法治档,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和专项检查力度,规范执法程序,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切实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继续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深入开展《档案法》、《档案实施办法》和《广东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
2、档案信息化建设
依托政府公众信息网,建立向社会公布档案信息、开展网上查询,实现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网相通;实现档案馆内部办公自动化,建成全部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珍贵、易损、利用率高、重要全宗、现行文件全文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3、档案馆资源建设
合理配置档案馆资源,完善档案馆功能,逐步实现档案馆基础设施设备现代化,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水平。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依法接收到期档案进馆。要扩大档案资源征集范围,重视收集、征集反映本地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努力将当地名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档案(如国际摄影年展)和文艺作品征集进馆保存;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向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大力收集征集、保护散存在民间和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史料,积极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档案资料体系。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进一步加强现行文件的收集和规范整理。对现有馆藏档案进行有计划的鉴定和整理,摸清家底情况,有效开发利用,同时加大对珍贵重点档案的抢
救保护力度。
4、档案业务工作
①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安排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及时了解和掌握其管理情况。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登记工作。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竣工档案验收的要求,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和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档案移交工作。
②重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指导,针对农业和农村土地延包、承包、土地流转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进行重点指导,为维护农民利益保架护航。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村基本建设、农村合作项目、农村科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建档工作。制定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文件材料形成、归档和保管的指导性文件,加大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民增收服务。
③努力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化程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案工作的新发展,努力提高全市档案工作整体发展程度,继续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行业覆盖面。重点指导抓好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项目档案收集归档的体制建设和民营企业档案、龙头企业档案和新农村示范乡(镇)村档案的建立。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抓好自身业务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档案。乡镇除抓好各职能部门形成的业务、科技档案外,要继续做好村级档案、社区档案和科技示范户档案的工作,引导城乡居民注意积累、保管家庭档案,鼓励向档案馆寄存、捐赠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④加强对涉及民生部门档案工作的重点指导。民生档案涉及面广,特别是民政局、劳动局、卫生局、教委、社保局等涉民部门,档案部门要加强对其档案工作的指导,把涉及民生、反映民意的档案收集好,管理好,建立方便人民群众查阅利用的服务体系。
5、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整人才比例,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档案、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占有比例,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合理使用档案干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三)保障措施
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2、继续争取市政府的支持,把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列入连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档案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高档案事业经费比例,并逐年有所增加,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3、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市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争取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督促各单位按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录入工作,要求各机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4、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不断丰富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内容和手段。坚持经济建设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抓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为促进重点工程建设服务。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一步深化“三农”档案工作。积极指导基层做好村务公开、土地、林权制度改革等资料的归档,为维护基层稳定和发展服务抓好机关、企事业等档案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档案的完整齐全。
5、抓好队伍建设,为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配齐、配强档案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增强档案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关心档案工作人员的事业和生活,努力创造有利于档案队伍稳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6、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扩大社会档案信息需求,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在2011年的工作中,我局将高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做好档案基础业务,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加大依法治档力度,充实馆库设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业务指导。
一是抓好文件材料归档、验收和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工作;二是做好机构变动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三是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重点抓好民营及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和处置工作的业务指导。四是抓好民生工程档案工作的指导。重点抓好民政、卫生、房管、土地、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民生档案工作。
(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档案工作。
目前,我市的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已铺开。我们要积极行动,提前介入,深入林改工作第一线,了解林改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熟悉林改档案的内容和范围,提供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指导意见,特别要加强对乡镇、村级的林改档案的监督指导,确保林改档案与林权改革工作同步进行,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业务监督指导股的人员积极主动与林业局有关部门联系,就如何开展此项工作进行协调。
(三)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要以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要切实做好村级档案工作,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确保在村委换届和村干部调整时,档案不丢失。
(四)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与水平。
一是努力争取市财政在经费方面的支持,做好市档案馆数据库建设的有关工作;二是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继续做好本局政务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依法公开、准确及时、便民利民;三是做好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录入工作和四套班子档案及重点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五)做好档案资源建设。
一是加大收集、征集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地方特色和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征集,努力改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二是做好进馆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消毒、入库工作。三是做好馆藏档案保护、库房管理和安全工作。
(六)继续推进机关单位目标管理工作。对市林业局、社保局、中心小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的加强业务指导。
(七)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队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档案队伍建设。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创新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育、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干部的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质,全面提高档案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队伍。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档案工作职能职责,努力推动全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突出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四篇:十堰市竹溪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堰市竹溪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竹溪这一目标,按照国家档案局的工作部署,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础业务建设为抓手,以满足社会各界档案利用需求为目标,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行政管理,提升工作水平,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环境,推进“两个体系”建设迈出更大的步伐,不断增强档案部门服务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促进档案事业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我县县域经济建设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档,切实履行职能,积极为我县工作大局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竹溪作出新的贡献。其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管理,促进我县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档案法》和《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依法加强档案行政、监督、检查职能。进一步落实档案执法责任制和档案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建立法制统一、行为规范的档案行政推进机制,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档案执法年检制度,促进“依法治档”事业的健康发展
2、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进一步抓好档案服务创新工作。
继续加强“三农”档案工作,提高乡镇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对村级建档的业务指导工作。做好民生档案、重点项目建设档案、移民档案和农村经营大户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配合林权制度改革抓好林权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做好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和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中心工作,加强硬件配置和数据录入,加大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中心的社会知名度。
3、抓好基础设施,推进业务建设,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
根据《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档案局关于做好编制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701号)精神,继续作好我县馆舍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以“五位一体”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县档案馆功能建设,做好编研利用工作,力争县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8号令,不断提升基层基础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继续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做好复查换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全县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水平,在热点、难点和新的业务走向上正确把握导向,并抓好典型示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4、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共享平台,扎实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抓好信息化规划,加快档案馆数据库建设,完善馆藏档案资料的目录数据,着手建立全文数据库,加大对档案原件的保护,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提高全县档案管理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加强采编、充实内容,做好信息网上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推广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经验,从源头上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
5、服从服务大局,按照统一部署,做好县委、县政府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
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由一把手负总责,建立责任制和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层层落实,确保全年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做好百里长廊帮扶共建工作,尽其所能做好联系贫困村和移民安置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主要措施
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县档案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2、继续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列入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档案事业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提高档案事业经费比例,并逐年有所增加,积极争取财政在档案基础设施设备、办公现代化方面给予经费支持,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
3、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加大依法监督力度,紧贴中心工作,紧扣时代主题,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
4、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县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争取信息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
5、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档案人员队伍,造就一支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精良的档案人才队伍。
6、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扩大社会档案信息需求,培育档案利用者和利用市场。
第五篇:十堰市郧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堰市郧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郧县档案局(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圆满实现了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县机关档案室达529个;从事档案管理人员108人,其中,编办定编人数23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29人,兼职档案管理人员79人;县档案馆馆藏112个全宗,档案74313卷(册),其中建国前档案357卷(册),建国后档案73956卷(册)。全县各单位档案室保存档案103个全宗,212536卷(册),其中建国前档案168卷(册),建国后档案212368卷(册);全县年查阅档案10744人次,查阅档案达17442卷(册);县档案馆达到“湖北省档案一级馆”,全县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达到省特级5家、省一级27家、省二级78家。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达到A级以上标准8家,其中电力公司达到国家AAA级标准,2家达到国家AA级标准,5家达到国家A级标准。
(二)主要工作和经验:
1.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档案服务功能实现新拓展。
“十一五”期间,县档案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服务主题,以提高档案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不断探索新思路,努力拓展档案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新的档案服务方式,推出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寻求创新和突破的观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为大局服务。主动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新农村建设、“五五”普法工作、抗震救灾重大活动等中心工作,搞好档案的监督、整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深入挖掘整合馆藏档案、资料,搞好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组织编写了《红色郧阳》、《牵手—走进团风》、《郧县组织沿革》和《县委、县政府大事记》等系列资料18余册(篇)。各基层档案室围绕各单位中心工作编辑各类档案资料汇编200余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优势,档案宣传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紧紧围绕郧阳解放60周年、郧县档案馆建馆5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加快市县对接、郧县“一区两带”综合开发等重大活动,县档案局单独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红色郧阳档案展”、“档案资料图片实物展”和“红色郧阳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赞扬。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内容不断更新,辐射面逐渐扩大,教育功能明显增强。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服务领域不断扩展。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档案工作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档案工作在为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服务中都发挥了应有作用。
建立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县档案馆收集了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公开现行文件3000余件,建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数据库,并可利用郧县档案网进行查询,政策法规性资料300余册,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开辟了档案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充分整合民生档案资源,为百姓服务,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
五年来,县档案馆累计接待利用者15433人次,利用档案44072卷,接待利用者比上一个五年增加5000人次。
2.强化依法行政,档案法制建设实现新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实施依法治档。“十一五”期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各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文件有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
企业转制单位档案移交工作的意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郧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县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郧县档案局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档案工作的通知》;郧县档案局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郧县档案局和县移民指挥部《关于做好全县移民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郧县公文交换管理办法>的通知》等13项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与此同时,县档案局还制定了《郧县档案馆灾害应急预案》、《郧县现形文件和公文交换管理六项制度》。为开展档案依法行政工作奠定了基础。
加强档案的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坚持每年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和对获得省二级以上档案等级证书满三年单位的进行复查。通过开展对转制企业档案流向调查,针对移交档案有问题单位进行专项检查,防止了转制企业档案的流失,保证了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强化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每年9月5日档案法纪念日、12?4法制宣传日,举办全县性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先后在全县组织开展了“知我郧阳、爱我郧阳”档案知识竞赛,在郧阳文化广场等繁华地点举办大型档案法宣传日,开展红色郧阳、郧县招商项目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利用我馆查档窗口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使档案法规宣传走进群众,延伸到各个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
3.坚持高标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实现新突破。
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县档案馆按照“一流标准、一流设备、一流管理”的原则,建立了文书档案库、实物档案库、资料库房、档案整理室、档案目录室、档案阅览室、档案消毒室、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公文交换站、会议室等设施。库房安装了密集架、空调、温湿度自动测试仪;配备了防磁柜、电子监控等现代化设施设备。
档案资源建设全面加强。在馆藏数量上,“十一五”期间,接收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16571卷,照片档案1719张,馆藏数量已达74313万卷。在馆藏质量上,“十一五”期间,不断强化征集理念,拓宽征集渠道,扩大精品的征集力度,采取以县委、政府两办名义下发征集通知、强化宣传教育、登门走访等形式,先后征集到温家宝、俞正生、李先念、杨献珍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县工作时的珍贵照片、题词;全县各单位各种证书、印章、奖杯、奖牌、锦旗等及反映郧县发展变化的资料、照片、实物档案307件。内容的极大丰富,精品的迅速递增,使馆藏的品位和档次呈历史最好水平。
机关档案工作以创新为动力,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形势下机关档案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大力推行文书立卷改革,深化机关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改进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机关档案服务水平。县档案局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制定了《郧县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采取抓试点、办培训,对立卷改革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县直各单位根据《郧县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重新制定了《分类规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有力的推动了立卷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新的立卷方法大大简化了档案整理工作,提高了档案检索效率。由于坚持每年对基层单位进行集中立卷培训制度,强化了宏观指导的力度,统一了整理标准,提升了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水平。
4.抓紧机遇,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进展。
在“十一五”期间,县档案馆完成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达1万余条,档案文件级目录输入达4万余条,“十一五”期间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采取上下联动,一方面加大档案馆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为档案网站建设、档案扫描工作的开展增添设备,奠定基础,积极进行重要档案的扫描和数字化处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基层档案室档案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面发动基层档案室进行档案条目的录入工作,凡新移交的档案一律同时移交机检目录。基层档案室利用微机管理档案也取得了重
大进展,全县已有28个单位进行档案条目微机录入工作,占全县基层单位的30%,其中19个单位已完成文件级目录输入工作,是“十五”期间的4倍。还有部分单位进行了档案条目与原件、照片的链接,实现了档案的原文显示和局域网内的查询利用。
县档案信息网站已开通,并实现了与县政务网连接,上载了开放档案目录,设置了体现社会服务的栏目,为档案利用开辟了新渠道。
5.加强人才培训,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实现新提高。
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关系到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十一五”期间,大力加强全局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理论教育,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在提高干部政治素质的同时,还狠抓了机关干部业务素质的提高,选送5名干部参加省档案局举办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班的学习;先后3人参加了市委党校培训班;8人参加县委党校培训班。“十一五”期间,组织全县性档案业务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761人次;组织开展档案论文研讨,进一步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使档案干部业务理论和专业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
(三)“十一五”计划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存在主要问题:(1)各单位档案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单位档案室建设、基础设施设备滞后等问题还没有依法得到解决;(2)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3)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还跟不上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等。
2.产生原因:(1)个别单位的领导对档案事业发展不够重视;(2)档案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二 “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和工作思路目标
(一)“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1.档案事业发展存在机遇:(1)近年来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和支持县档案事业发展。(2)县级综合档案馆建立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档案部门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主动提前介入,既发挥档案馆服务群众的优势,又为政府信息公开搭建平台。(3)档案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档案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4)依法治档,档案普法宣传工作有新进展。(5)加强了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2.档案事业发展存在的挑战:(1)档案事业的发展财政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馆舍建设、基础设施滞后,与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不相适应。(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也相差甚远(3)档案人员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和改进。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为全县中心工作和各项建设事业有效服务及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为目标,以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重点,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法制建设为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把我县档案馆建设成为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利用便捷的现代化档案馆而奋斗。
2.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面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加大档案、资料的接收和征集力度,不断丰富馆藏,县档案馆馆藏总量达20余万卷(册);健全完善档案馆设施设备,使其达到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利用便捷;完成档案馆现代化管理基础建设,重点进行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建设全县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档案的数据库,馆室信息实现互联、网上查询、全文利用,资源共享;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使之成为信息完整、内容丰富、利用便捷的数字化档案馆。
三“十二五”档案工作主要任务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要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档案法律制度,构建法制统一、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服务的档案法制工作体系,增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
1.制定和修订各专门专业档案规范性文件。“十二五”期间,从我县实际出发,加紧制订和完善全县各行各业档案管理办法,使之与《档案法》及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规章相匹配。
2.继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完善档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后续监管制度,强化专项档案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从根本上实现我县档案工作的依法管理。认真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案件。
3.建立和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档案行政执法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强化对档案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力求建设成为一支高效、廉洁、勤政的执法工作队伍。
4.进一步强化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对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档案人员进行档案法制教育,争取将档案法制培训纳入县公务员普法培训内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促进档案法制建设。
(二)加强县档案馆建设,实现现代化管理。
突出档案馆的主体地位,把县档案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国家档案资料的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资料信息服务中心。
5.进一步加大档案馆设施建设力度。抢抓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改造的机遇,加强项目争取力度,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建好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保管保护设施;按照公共档案馆的发展要求,进一步配备档案阅览、检索、接待服务房间及等现代化设施设备,使之成为设备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
6.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展厅布局,扩大展厅规模,设立固定陈列厅,搞好馆藏档案珍品的陈列;强化档案馆的服务功能,丰富、拓宽教育内涵,不断扩大教育基地的影响。
7.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依法加大应进馆档案的接收力度,积极突破传统档案接收范围的局限,不断扩大接收范围,拓展接收门类,做到科技、文化、教育等门类档案随时接收进馆,积极主动地收集反映我县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将相关档案资料及时接收进馆;同时加强对社会散存珍贵档案的征集工作,重点开展对我县具有历史积淀的名人、名店、名胜古迹(建筑)、名牌产品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搞好县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进馆,切实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便于利用的档案资源体系。
8.夯实业务基础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快档案鉴定和向社会开放档案的步伐。加强档案编研工作,要体现郧县特色,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县档案馆将编辑出版4—5种档案汇编;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扫描、刻录光盘等方法对珍贵档案、破损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抢救和复制,逐步使复制档案代替原件提供服务;到“十二五”末,建成体现县域特色的档案特藏库。为档案馆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需求提供基础性保障。
9.进一步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工作;加快馆藏档案的全文数字转化工作,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进程,到“十二五”末,县档案馆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科学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做好重要档案信息编辑基础工作,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化及目录中心建设,实现馆室档案内容互补和资源共享;不断推进电子档案容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档案信
息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
(三)加强监督指导力度,提升基层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10.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基础建设,开展档案管理综合评估工作。健全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夯实档案工作的基础,确保应归档文件的准确、完整、整理规范,主动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
11.积极推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县档案局要对基层单位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指导。全县各单位要使用统一的软件,全部完成室藏档案案卷级、文件级条目录入任务,并实现计算机检索;同时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室藏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工作,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机检目录与原文的链接,实现电子文件归档和原文利用。
12.加强对全县重大项目、大中型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资产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技术创新、经营销售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13.继续抓好二级单位的档案工作,在巩固二级单位建档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
(四)、扎实开展档案科教工作,实施科教兴档。
14.落实全县档案计算机系统网络发展计划,重点加强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指导与培训。全面建设一个以县档案馆为中心,各基层档案室为基础,与县公共信息网连接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
15.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新上岗人员坚持以岗位培训为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认真贯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以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16.加强档案学会建设,积极开展理论研讨活动。要积极发展会员,要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开展理论研究,撰写论文,提高业务水平。
四“十二五”期间档案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县档案馆新馆建设。根据《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档案局关于做好编制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鄂发改投资[2009]701号),郧县已被列入湖北省中西部地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改扩建项目实施名单。郧县档案局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目前,项目申报的前期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五“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实现和完成本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要采取如下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实现档案工作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统筹县档案馆与基层档案室的发展,统筹档案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统筹档案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加快全县档案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2、以开发利用为龙头,实现基础工作滚动发展。深化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开放机制,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立已公开文件目录和开放档案目录中心。要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千方百计为利用者服务,用开发利用启动优化馆藏和档案信息编辑工作。推进管理现代化建设,实现基础工作和开发利用相互促进,滚动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信息提供服务。
3、以法律为手段,实施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档案法》、《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力争将《档案法》的普及教育与宣传纳入县普法计划。加大对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大力开展档案管理综合评估工作,严厉
查处违法档案法的案件。
4、加强队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文化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是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另一方面要把现有人才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把优势集中起来用在刀刃上,发挥最佳效能。
5、强化宣传主题,扩大宣传领域。要紧密围绕重大纪念活动、全县重点工作选准宣传主题,力争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干成一件大事,形成轰动效应,为档案事业发展鼓劲造势。努力拓宽档案宣传渠道,深入社会、贴近百姓。宣传对象要面向群众,宣传内容从百姓的视角选材,宣传形式力求多种多样,拉近档案与百姓的距离,提升全社会档案意识。
6、适应市场需要,拓宽服务领域。要强化市场服务意识,主动适应机构改革、企业转制及多种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制订相关的办法和标准,积极向社会提供档案技术、档案保管、档案整理、档案咨询等多种服务,把服务触角伸向社会各个领域。
7、加强防范措施,确保档案安全保密。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认真落实防火、防盗等“十防”要求。在积极采取现代化手段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同时,正确处理提供利用与保守国家秘密的关系,加强档案保密工作,严加防范网上泄密。
8、加强县档案局(馆)机关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困难。要增强档案工作指导力度,加强管理办法的研究,探索新形势业务指导工作的新方法,抓好典型,及时总结交流档案工作经验,推动全县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