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时间:2019-05-13 08:4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第一篇: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海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5月22日,海淀区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全国、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了海淀教育“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大政府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力度等方面,研究部署了未来五年海淀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市教委主任姜沛民希望海淀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平等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区域和首都发展、发挥教育引领等五个方面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发展基础】

教育是海淀区的竞争优势和鲜明特色。“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为本”的治区方针,优先落实教育规划,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统筹推进教育发展,海淀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继续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海淀区主要教育发展指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75%,全区47%以上的户籍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22万人,约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区域内共有152所幼儿园、116所小学、77所中学、17所中等职业学校和504

家培训机构,还有盲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和工读学校,一个门类齐全、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密集,共有11所市级高中示范校、3所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26所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和1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海淀教育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改革创新的发展意识和争创一流的领先意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海淀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幸福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保障。

【基本原则】

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促进公平

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在全市和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区县,教育整体质量、教学基础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全面实现全国一流,创办国内领先、世界水平的海淀教育。

【亮点举措】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资源是促进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才优势是海淀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海淀

教育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海淀教育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解决教育各种问题和不足,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1、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北部地区规划中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发展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教育项目优先安排,各项政策优先向教育倾斜。

2、切实保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

3、切实保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根据需要,配套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公共资源的配置,要切实做到向教育倾斜。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1、采取项目带动的策略,组织实施“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等六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项目,积极探索深化海淀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海淀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开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进一步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符合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方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改变公办学校办学方式单

一、缺乏办学活力的局面。深入推进名校承办、委托管理、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等工作。

4、对民办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和宏观统筹。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促进民办中小学办出水平、办有特色,鼓励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快精品化、集团化发展。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给予相应的教育经费支持。依法完善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督导制度,建立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民办学校变更与退出机制。

5、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适应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统筹区域国际教育资源,构建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相互衔接、机制灵活的国际教育体系。推进双语教学实验,建成集学前、小学和中学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学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

■更加注重教育民生

1、下大力气解决“入园难”的问题。积极实施《海淀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通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在三年内努力解决13700余个学位缺口,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

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部建设研发服务区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契机,抓住城乡结合地区整体改造的机遇,加快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努力使北部教育质量尽快达到南部平均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资金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和教师待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北部地区和城乡结合地区新建一批中小学,引入名校办学,使农村地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新的聚集地。调整小学

学区规模和职能,强化学区的统筹协调功能,促进学区内各小学发展相对均衡。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引导教师在校际间合理流动。建成15所具有比较稳定、独特教育风格和鲜明文化特征,育人效果突出,充满办学活力的高中特色校。

3、关注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开办智障人职高班。

4、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符合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考试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合理安排子女的课余生活,保障子女的休息时间。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队伍建设力度空前

队伍建设是海淀教育发展之本,实现“三个一流”目标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全国一流水准的干部教师团队。

1、培养和造就教育专家。实施“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建设优秀校长梯队。发挥校长培训基地的辐射功能,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加强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指导与服务。推出20名教育教学或办学成绩卓著、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名家。

2、建立延迟名师、名校长退休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育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3、设立海淀区教育专项奖励资金。采取灵活多样的奖励形式和办法,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职工进行奖励。

4、完善教师住房保障措施。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和公租房,为无房教师、住房条件差的教师提供租赁服务,并给予租金优惠或租房补贴。

■突出海淀教育特色

1、立足海淀教育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强调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扩大海淀教育领先优势、凸显海淀教育鲜明特色的重要突破口。打造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绿色成才通道。加强人大附中等4个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校和实验基地建设。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9个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平台,促进优秀创新人才的早期成长。

2、健全评价体系。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标准化、系统化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校长任职与绩效评价标准和学校发展评价标准,规范和导向海淀教育科学发展。

3、适应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需求,调整职业教育布局和结构,发展有海淀特色的精品化职业教育。

4、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统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探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社会大课堂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完善区域教育资源统筹机制,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研究型学习、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5、统筹社会各种资源,加强分类指导,培育和表彰一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单位和示范典型,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第二篇: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2011-11-08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力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海淀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实现海淀区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及妇女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机遇期。编制好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海淀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海淀区政府制定颁布了《海淀区“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妇女规划),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经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领域提出了69项发展目标。五年来,海淀区认真执行国家和北京市一系列涉及妇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妇女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为“十一五”妇女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妇女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程度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妇女就业和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状况逐年趋好,自主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妇女普遍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和优质教育,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妇女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法律援助体系日趋完善;妇女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妇女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全部实现。

随着人们对于公共服务及公共资源平等分配要求的不断提高,海淀妇女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权利在一些领域还未得到完全实现;妇女在社会分工和资源占有方面仍处于相对弱势;城乡之间妇女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和社会管理的比例和水平有待提高;女性充分就业依旧面临着巨大压力;妇女在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满足;促进男女平等以及更全面提高海淀妇女的地位、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与进步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妇女及妇女事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为解决妇女发展中凸显的矛盾和问题,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妇女地位,进一步推动海淀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以及《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海淀区妇女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紧围绕海淀区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挖掘妇女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和优势,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关注妇女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提升妇女平等发展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2.坚持男女平等,促进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落实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与政策,保证男女两性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坚持妇女参与,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调动妇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激励和支持妇女在经济社会全面参与中实现同步发展。

4.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妇女的协调发展。在加快核心区建设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妇女的协调发展,提升妇女社会地位,改善妇女民生,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二、总目标

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参政议政比例及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不断提高妇女经济地位;鼓励妇女参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保障妇女享有公共卫生优质服务,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的社会保障,妇女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高;落实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妇女及妇女事业发展。积极为妇女依法平等行使各项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合法权益,提升妇女个人和团体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1.主要目标

(1)逐步提高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中女性的比例

——区党代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区人大、区政协常委中的女性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区委委员及候补委员、区纪委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15%以上。

(2)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干部的比例

——区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班子中应各配备1名以上的女干部。

——党政工作部门配备女干部的领导班子达到60%以上。

——处级干部中的女性比例达到26%以上,其中,正职女干部比例达到20%以上。

——镇(乡)、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应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镇(乡)党政正职领导中的女干部比例达到10%。

——街道党政正职领导中的女干部比例达到20%。

——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性比例达到26%以上。

(3)不断优化女性干部队伍结构

——提高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人员中的女性比例。

——提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的女性比例。

——提高区域经营管理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4)提升妇女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公务员队伍中应保持适当的女性比例。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不低于50%。

——逐步提高村民委员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和女村委会主任的比例。

——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中的女性比例。

——鼓励和支持妇女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策略措施

(1)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区有关精神。落实《北京市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实施意见》、《2010-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北京市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保证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稳步提高。

(2)进一步健全女干部选拔机制。认真做好女干部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区域内中央单位、国有企业及高等院校的女干部资源,加强交流,提高素质。确保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比例。在公务员的录用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中,保证女性享有平等机会。

(3)加强对女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开展处级女干部专项培训,选派优秀处级女干部参加市级干部培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在区域干部培训中,丰富培训内容,纳入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挂职、交流任职、轮岗等多种方式,鼓励女干部在综合部门任职和负责全面工作,进一步加强女干部实践锻炼工作,增强女干部决策管理能力。

(4)推动妇女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深化创业企业辅导示范工程,举办海淀自主创新大课堂,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和示范培训中树立性别平等意识。重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的培养和任用工作。确保各级工会代表大会、企事业单位工作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与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相适应。

(5)重视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大力鼓励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注重农村女干部、女党员的培养,加大推进农村地区女性参政议政的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针对性培训的力度。提倡把符合条件的妇代会主任提名为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6)营造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主流化。大力宣传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妇女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提高女性人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7)建立健全妇女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女性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为妇女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服务提升。

(8)拓宽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培育扶持民间合法互助性社区妇女组织。制定涉及妇女发展的公共政策时充分听取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和妇女组织、妇女代表、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团体承接宣传、倡导、教育、服务等社会公益性项目。

(9)加强对优秀妇女人才的发现和举荐工作。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妇女组织、妇女社团集聚大批女性人才的优势,以促进女性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女性人才数量、素质,推进结构科学发展为重点,不断拓展推荐女性人才渠道。

(二)妇女与经济

创造男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的和谐环境,保障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共享资源的合法权利。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消除一切形式的就业歧视,促进女性劳动力就业。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0%。

——最大限度促进女性新增劳动力获得充分、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按照自愿原则适当延长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年限。

——女性接受再就业技能培训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全面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引导鼓励妇女创业

——积极推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

——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女性充分就业,使残疾女性就业率稳步提高。

——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就业。

(3)确保女职工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

——加强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预防,减少女职工职业伤害的发生。

——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工作,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2.策略措施

(1)全面落实男女平等的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就业促进法》及相关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就业歧视,严禁就业录用中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各类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团体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录用女性劳动者,努力营造体面、尊严、适宜的就业环境。

(2)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利用政策杠杆,鼓励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转岗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和评定等工作,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强面向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采取建立女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有效举措,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女性毕业生就业,营造区域内公平就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女性创业者扶持政策。采取培训、跟踪指导等措施,支持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3)完善失业妇女帮扶政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做好针对失业妇女的帮扶、培训和救助工作。搭建用人单位招用失业妇女的平台,跟踪就业见习基地用人需求,提供技能培训。发挥小额贷款的扶持作用,为失业妇女创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4)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建立起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针对包括妇女在内的各类群体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升城乡妇女劳动者素质。加强对职业技能机构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女性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5)为就业困难的妇女创造就业条件。开展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强化对城乡困难人员的个性帮扶。加大特殊妇女群体就业、再就业扶持服务力度,政府公益岗位安置应充分考虑大龄、残疾等就业困难妇女情况,为就业援助后仍难实现就业的特别困难妇女提供就业“托底”帮扶,做好女性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使有培训愿望的女性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获得教育

培训。

(6)帮助妇女实现多形式就业。紧紧抓住核心区企业发展为妇女带来的就业机遇,发挥海淀第三产业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以提高城镇女性失业人员、农村妇女转移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展面向妇女的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城乡妇女成功就业和创业。

(7)改善妇女的就业结构。引导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提高妇女对新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鼓励妇女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帮助妇女争取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8)保障女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女职工特别是灵活就业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对女性劳动者劳动保护的法律援助。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为,督促企业为女性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9)保障女职工的特殊劳动权益。劳动合同中须依法列入维护女性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条款,积极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女职工委员会的负责人应作为职工一方的代表参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过程,进一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三)妇女与教育

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积极推进妇女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

1.主要目标

(1)加快推进妇女的继续教育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城市新增劳动力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5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12年。

——保障女性在学习、进修方面的平等权利。

——提高女性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比例,努力使所有的妇女参与终身学习。

(2)加大对女性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加强农村女性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实用人才中的女性比例。

2.策略措施

(1)加强推进妇女继续教育工作。为完成义务教育未升入高中的女生提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机会,保障完成义务教育未升入高中的女生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引导女性积极参加灵活的继续教育,满足不同阶段女性群体的发展需求。

(2)优化女性人才培养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女性人才发展投入,将女性人才发展纳入人才强区战略范畴。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区域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培养女性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高科技核心区女性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3)加快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完善女性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女性人才发展提供更多载体与机会。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有效支持优秀女性人才健康成长。支持用人单位为女性职工提供继续教育,为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提升妇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满足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的女性职业教育。在建设国家级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特色校,以及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探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女性职业教育的特殊需求,设置相应教育内容,提高女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

(5)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建立完善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提高妇女利用新型媒体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引导广大妇女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全面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广大妇女把学习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动力,争做学习型女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学习理念。

(6)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注重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中,注重高层次女性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职业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中,为农村妇女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农村妇女掌握实用技能的能力,提高农村妇女就业水平。

(7)发展多样的社区教育模式。整合、优化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满足妇女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促进各类专业女性人才进社区,促进各层面妇女互帮互助,开创社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社区女性阅读活动,营造人文海淀的文化氛围。

(8)宣传和树立科学的性别平等观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大对教育管理者社会性别理论的培训力度,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性别敏感度,提高男女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准确正视自身的价值。

(四)妇女与健康

满足妇女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妇女提供优质公共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卫生健康水平。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提高妇女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指导,不断提高婚前、孕前医学检查率。

——适龄妇女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提高两癌早诊断早治疗率。

——实施妇女健康专题教育项目。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孕产妇健康教育普及率及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均达到99%。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大力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

——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减少非意愿妊娠。

(3)预防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控制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提高对艾滋病女性感染者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

——提高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筛查率。

(4)提供多种形式的妇女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

——将妇女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建设中。

2.策略措施

(1)落实有关妇女健康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机制,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广泛开展妇女健康专题教育,营造促进妇女健康的社会氛围。

(2)加大对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基础设施。提高妇幼卫生保健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配齐妇幼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妇女卫生保障水平。

(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妇女。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巩固婚前保健服务、婚检人群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基础知识的宣传,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高妇女对婚检重要性的认识,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婚检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

(4)加大妇女病普查普治力度。妇女至少每两年自愿进行一次妇女病检查。建立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长效机制,加强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的防治和医疗技术的研究,提高预防和诊疗水平。对贫困、重症患者的治疗给予补助,促进妇女健康水平的提高。

(5)加强对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围绕妇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优生优育、青春期和更年期健康等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使妇女了解主要常见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6)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严格助产机构监督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及妇幼保健人员医疗技术培训,完善围产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完善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诊抢救及管理的服务体系,健全对危重孕产妇的转诊救治网络,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

(7)进一步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推广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对女性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生殖、生理、心理和计划生育知识,增加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

(8)提高妇女营养水平。积极改善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大力开展健康和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

(9)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卫生常规工作,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规范、安全的艾滋病诊疗服务,完善艾滋病和性病发病率的监测和信息报告制度。

(10)做好流动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在配套卫生资源时将流动妇女作为重要参数,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等知识,提高流动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能力。

(11)提高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水平。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对妇女孕产期、更年期等心理健康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辨别及处理,积极开展适合妇女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干预。

(五)妇女与社会保障

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权益,加强对妇女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水平。

1.主要目标

(1)不断扩大妇女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女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妇女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

——逐步完善城镇生育保障全覆盖,提高农村妇女生育保障享有水平。

(2)进一步加强对妇女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

——全面落实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孕产妇救助,提升实施救助的质量和水平。

——实现对残疾妇女救助的应补尽补,提高保障水平。

——实现对城乡特困妇女救助的应补尽补,提高救助水平。

(3)进一步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扩大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减轻妇女负担。

——进一步提高老年服务社会化水平,为老年妇女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2.策略措施

(1)切实落实妇女社会保障权利。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妇女社会保障的权利。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地方性行政法规及配套政策,真正维护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

(2)着力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机制,依法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强化扩面征缴手段,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提高社会保险监管水平。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和社会福利适度普惠,使妇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北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政策,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本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生育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育和计划生育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4)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建设,落实中央和市级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改革部署。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城乡特困妇女医疗救助制度,切实保障贫困孕产妇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城镇非正规就业和非从业妇女、农村妇女医疗保险参保率。

(5)形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并轨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距,使

城乡劳动者获得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推进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居民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6)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实现“应保尽保”、“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进一步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继续落实和完善分类救助的政策,完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办法,加大对贫困妇女和孤残妇女救助力度,改善贫困和残疾妇女生活质量。

(7)完善妇女养老社会服务。强化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制定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居家养老设施和项目。开发适合老年妇女特点、满足老年妇女需求的社区服务项目。

(8)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以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各家政服务分中心为主体,对家政服务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倡导夫妻共担家务劳动,减少妇女家务劳动时间。

(六)妇女与法律

落实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妇女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1.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维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使妇女各项法律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强化司法、执法过程中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

(2)反对一切形式针对妇女的犯罪行为

——控制并减少强奸、拐卖等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的发生率。

——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行为。

——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3)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财产权益。

——广泛开展妇女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妇女法律素质的提高。

——给有需要的妇女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保证法律服务和援助的质量。

(4)加强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司法队伍建设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中的女性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人民陪审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40%。

2.策略措施

(1)加强司法、执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社会性别理论培训。积极开展执法和司法人员的性别意识培训,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司法、执法部门的常规培训,提高司法、执法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理念,发挥司法人员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的作用。

(2)打击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及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合作的预防、制止、救助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合作机制,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出警工作范围,按照有关规定对家庭暴力救助投诉及时进行处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全社会的反拐意识和妇女自身的防范意识。

(3)维护妇女在司法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开辟妇女维权“绿色诉讼通道”,对涉及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对经济特别困难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特殊保护的妇女,依法减、免诉讼费用,建立对失业、贫困等弱势妇女权益申诉案件优先审查、重点办理的制度。

(4)广泛深入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知识。强化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意识。加大城乡普法力度,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内容,坚持举行“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针对不同时期的妇女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咨询活动。推动社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地区妇女、妇女流动人口开展专项普法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群众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5)提高妇女在执法和司法中的影响力。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中应保证适当的女性比例。鼓励和推荐符合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妇女担任人民陪审员,法

院在普遍开展对人民陪审员培训的基础上,对女性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和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陪审工作能力。积极安排女性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各单位应对女性担任人民陪审员予以支持,采取激励机制,保证妇女人民陪审员的出庭率。

(6)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人身、财产权益。维护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妇女名誉权、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权益。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和继承案件中,体现性别平等。在离婚案件审理中,保护妇女合法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优先考虑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妇女在照顾家庭上投入的劳动、妇女离婚后的生存发展以及抚养未成年子女的需要,实现公平补偿。

(7)依法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鼓励妇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并为其提供便利。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充实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为妇女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开通法律服务热线。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渠道。加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热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8)构建诉前解决女职工和用人单位争议的有效平台。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督促企业切实负担社会责任。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普及女职工的维权法律知识,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组织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其他诉讼外维权手段,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七)妇女与环境

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两性和谐的社会,使妇女获得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

1.主要目标

(1)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

——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

(2)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提升妇女的文明素质。

——倡导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增强妇女环保意识,推进妇女参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

——倡导妇女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3)加强妇女应急能力建设

——提高妇女预防灾害风险的能力,满足妇女在救灾中的特殊需求。

——加强应急队伍的社会性别培训和提升社会性别意识。

(4)加强社区和家庭文化建设,创建友好型生活环境

——引导妇女参与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建立、完善(区、镇乡、街道、社区、村)妇女之家等妇女活动阵地,为妇女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娱乐等多元化的服务。

2.策略措施

(1)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和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加强对公众的社会性别文化的传播,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创建两性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时,充分考虑对男女两性产生的不同影响,避免性别歧视,保证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引导广大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以公益、自愿为原则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发有利于妇女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城乡社区为阵地,以服务群众、服务家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巾帼志愿服务,丰富内涵、拓展领域、优化品牌,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机制化推进、社会化发展。

(3)组织动员妇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低碳知识宣传,树立一批绿色家庭和绿色生活典范,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承担绿色环保责任。

(4)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的保健养生知识,不断满足妇女健康需求。引导女性积极健身、科学健身、坚持健身、安全健身,加强对妇女科学的健身指导,推动妇女系统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带动广大家庭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让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成为女性科学文明的生活

方式。加强妇女活动阵地的科学管理和机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妇女享有更好的文化生活。

(5)灾难应对与评估中纳入女性视角。关注妇女在灾难和防灾、救灾中所受的影响及可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提供相关服务和开展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加强对受灾妇女的生产自救和指导,吸收妇女参与相关工作,发挥妇女在应对灾难中的巨大作用,提高妇女预防和应对灾情的能力。

(6)推动社区和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妇女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参与热情高,参与比例大的优势,创新活动载体,开展贴近妇女需求、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建设,不断赋予家庭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满足妇女和家庭多元的、娱乐身心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区和家庭和谐文明程度,实现妇女工作、家庭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良好融合。

(7)建立人口分性别信息定期采集、分析制度。各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应树立分性别统计意识,根据规划监测评估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工作报告制度,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性别统计数据的收集,及时报交统计部门,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妇女发展状况提供支持。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政府各相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

(二)制定地区规划和部门实施方案。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应结合各自的职责,按照任务分解,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区域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体系。

(三)将规划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四)保障妇女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大妇女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的投入,将实施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实施相应项目,安排专项经费,保证目标如期实现。

(五)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主要目标纳入相关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的目标管理体系。

(六)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工作制度。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的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委会、联络员会议,汇报、交流实施规划的进展情况。健全监测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和定期监测评估。加强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确保机构、编制单设,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七)探索总结实施规划的工作方法。及时开展对妇女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对妇女发展领域的研究,总结探索妇女发展规律和妇女工作规律。在规划实施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施项目、为妇女办实事等运作方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总结推广经验,推进规划实施。

(八)加大实施规划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妇女工作者、广大妇女和全社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规划的重要内容,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促进妇女保护和发展的国际公约、法律政策,营造有利于妇女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九)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关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纳入相关教育、培训内容。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班、研讨会等,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部门培训计划,开展对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培训。

(十)鼓励妇女参与规划的实施。妇女是实施规划的受益者,也是实施规划的参与者。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妇女的作用,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五、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是实施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规划监测是指收集、整

理、分析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和趋势变化。规划评估是指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衡量和判断规划策略措施和规划实施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预测规划目标和妇女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及时准确把握妇女发展状况,制定和调整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规划分别实行监测评估,2-3年进行中期评估,5年末进行终期评估。

(三)监测评估工作机构和职责。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委员会领导、委员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监测组由区统计局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组成,负责规划监测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监测报告等。评估组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成员单位联络员、业务人员和规划各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四)监测评估工作要求。区政府要将监测评估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监测评估相关制度,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按要求分别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区统计局报送评估报告和监测数据,监测组和评估组分别向市、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监测报告和评估报告。区政府及妇儿工委要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使科学、准确反映妇女保护和发展状况的指标纳入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及时研究监测评估结果,加强规划实施工作。

(五)本规划由北京市海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二O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 言..............................................................1

一、回顾与展望.....................................................2

(一)发展基础..................................................2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3

(三)发展机遇..................................................6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主要原则..................................................8

(三)发展目标..................................................9

三、重点任务..................................................(一)全面改善城乡面貌,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二)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四)加强民生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五)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六)强化城乡社会管理,健全基层治理机制.......................19

四、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规划保障.............................................(三)资金保障.............................................(四)人才保障.............................................前 言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实现城乡共赢、融合共生和协调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盘活城乡资源,实现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改善人民生活,使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文明的现实要求。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济基础好,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资源优势突出,具有典型的国际都市、现代农村和高科技园区相结合的特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助力核心区建设,并为北京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立足城乡发展现状,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海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循环农业,启动“东升花园中心”建设,引导农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4.0亿元、纯收入27.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86.6元;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亿元、纯收入4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0.9元。

3、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在全区所有村委会均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的促进就业格局。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补贴,将农村公益性就业岗位补助标准提高到9940元/年。实施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创建充分就业村计划。缩小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住院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8万元,实行门诊报销政策。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并建立了统一的门诊统筹制度。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全面启动。将农民基础养老金领取标准提高到每月430元,高于全市标准150元。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对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实施城乡一致的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义务兵补贴标准实现并轨。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不断完善教育资金和政策倾斜机制,坚持每年将新增教育经费的20%以上用于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并逐年递增。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20个校际间校本培训协作体的作用,协助农村校和薄弱校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

镇域经济与园区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实行北坞村、唐家岭地区土地利用试点,安排集体产业用地,推进试点地区集体经济发展,为北京市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探索了一定的经验。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领导机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主体、农民参与”机制,全面完成新农村“五+三”工程。实施农田路网硬化覆盖,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完善集体生态林补偿、建设、管护、考核机制,建立农田保护补贴和流转补贴机制。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海淀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农村内生发展能力不足。集体产业用地开发建设仍未全面开启,产业发展定位仍需加快调整,以适应新的四大功能区定位。部分地区集体产业用地开发模式与农民脱节,集体自主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仍存在相当一部分非农产业“空壳村”。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足,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2、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缓慢。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足,一些单位长期累积起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十分复杂。乡镇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

3、北部开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中存在难点问题。北部开发建设中土地二级所有、三级所有,由镇里组织进行统一开发建设,存在实操困难。城乡结合部改造中,农民的补偿期望值不断提高,拆迁成本逐渐上升,难度不断加大。

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求海淀区为全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发挥示范作用,这一新定位、新要求明确了海淀建立国际化高科技园区和现代化新都市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北部地区规划得到了市政府批复,明确了发展蓝图。

3、海淀在推进城市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海淀经济基础好,城市化水平较高,科技智力资源密集,区位优势明显,北坞村改革试点的成功推进使城乡统筹成为全区共识。北部办职能进一步调整完善,更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四大功能区规划建设重新审视了城乡资源,加大了统筹开发的力度。城乡一体化进入产业融合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攻坚阶段,发展理念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愿望更加迫切。

3、坚持推进城镇化,保障农民利益。围绕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型都市区。妥善处理好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发挥集体经济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开发建设,保障农民可持续收益。

4、坚持结构调整,产业带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转居市民。以重大产业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引领城乡一体化,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产业链,建立并巩固城乡产业互动机制。坚持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融合,缩小城乡差距。

(三)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奋斗,基本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城乡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总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现代、高端的都市农业体系基本建立,各功能区涉及相关乡镇(农工商总公司)经济发展与整个功能区发展同步;

——基本实现城镇化,北部地区初步构建起完整的城镇发展形态,基本完成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统一建设和管理,城乡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完成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推动两大重点、深化三项改革、建设四大功能区、做好五方面统筹,即“12345”工作任务。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争当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两大重点:推动城乡结合部实现城市化,北部地区基本实现城镇化。三项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四大功能区:将农村发展全面融入四大功能区建设,将苏家坨镇中东部、温泉镇北部、西北旺镇、上庄镇融入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东升乡、海淀乡融入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建设,将四季青镇北部、苏家坨镇西部、温泉镇南部、西山农场融入西北部高端休闲旅游区建设,将四季青镇中南部、玉渊潭总公司融入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五方面统筹:通过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方面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一)全面改善城乡面貌,构建新型城市形态

深化功能区带动战略,以城镇化建设和社区化管理为手段,加快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按照高水平、高标准要求,优化农村基础设施配臵,与城市基本接轨并逐步均等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1、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总结城乡结合部试点改造地区的开发建设经验,按照“一村一策”模式,以村为单位制定城乡结合

农村地区“户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格局,推动垃圾终端处理多元化。严控污染源排放,强化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建设绿色屏障,加大绿隔区域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农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深度拓展绿色空间,绿化美化村庄街道、家庭庭院、建设环村林,建设村中绿地或小公园,打造林木葱茏、绿草如荫、景观宜人的城乡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修补残墙断壁,拆除私搭乱建,消除卫生死角,清理乱堆乱放。重点以环境整治、污染防治、生态安全格局防护以及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广为主要内容,建设北部生态绿心。加强农村水产养殖、禽畜养殖规模的控制。

(二)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服从和融入核心区建设,适应核心区需要发展经济,改变农民就业形态,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融入功能区建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有利契机,适应四大功能区发展定位需要,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城市重点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快农村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配套建设。支持和发展镇村集体经济产业,推动乡镇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并形成具有各镇村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实现集体财产跨越性积累。继续调整优化乡镇产业布局,对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乡镇企业建立退出机制,按照新的进入机制部署新型特色乡镇主导产业。按照“空间整合、突出总部、功能提升、集约发展”的原则,将海淀乡、东升乡的产

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问题,规范升级租赁经济,使农民有房屋、有资本、有社保、有工作,引导农民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适应城镇化。注重农业产业带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股份制形式对产业带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增加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注重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促进旅游与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和产品。鼓励有能力的集体经济组织搭建投融资平台,发展农村中小金融。健全农业组织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市场、农民与销售商之间的对接机制。认真规划和支持在主要农转居集中居住区建设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服务功能区。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开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处臵和产权制度改革,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作机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激活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

1、加快重点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北部乡镇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开发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有资金;创新开发利益分配机制,让所有镇村相对公平的分享开发成果;创新征占地补偿方式,提高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持久增收的能力。加快城乡结合部整治,尤其是挂账重点村建设。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自主决策、自主拆建、自主管理的开发建设模式,策划、整理重大开发建设项目,推进南部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产业升级,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提高村账托管水平,加大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力度,遏制农村腐败现象发生。

5、推进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区级部门管理体制和街乡(镇)管理体制关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机构设臵,建立人、财、事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消除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推进城乡交叉地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街道管理体制,规范内部机构设臵。对条件成熟地区加快推进乡镇管理体制向街道管理体制转变。东升乡、海淀乡撤乡改镇,北部四镇都设立地区办事处。

(四)加强民生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

推进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巩固民生基础。

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促进城乡就业政策统一、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条件平等、就业机会公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全面覆盖的基层平台工作信息网络系统,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延伸到所有社区(村)就业服务站。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公益性“托底”安臵就业的政策措施,使城乡促进就业政策趋于一致。积极发挥科技园区带动就业的作用,有效提高农民在园区配套服务产业中的就业规模。鼓励促进就业型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合理引导和扶持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联合创业。加强对本地居民的创业培训和资金扶持。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免费培训范围,实现农民身份、生产方式和生

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每年按一定比例到一般校、相对薄弱学校全职或兼职支教。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双向交流工作。实施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臵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继续开展组建教育集团、委托管理、名校承办、结对帮扶等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相对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

2、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地区基本医疗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北部三甲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配套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监督站及120急救站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卫生服务机构到北部地区新建分支机构。建立城乡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大力加强乡镇和社区全科医生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才素质。

3、推进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的硬件水平。在北清路发展轴沿线人口集中区设臵公共图书馆。在各镇及功能区周边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积极探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组织一批特色文化主题活动,宣传区域文化品牌。大力实施体育便民工程,加快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步伐。落实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引导城乡居民进一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强化城乡社会管理,健全基层治理机制

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同构,加快以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9

管理难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关怀,在居住生活、子女就学、劳动就业、卫生防疫、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等方面为流动人口营造良好环境。

1的统筹安排利用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制定具体的城乡结合部改造及北部乡镇和村庄统一整体开发的规划实施细则,分阶段落实规划。统筹规划科技园区与农村产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循序渐进、梯次实施、保障民生,科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

按照四大功能区分区定位原则,进一步调整、细化并高起点编制和完善功能区内发展规划。落实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实施项目规划,以项目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规划建设项目的服务和监管,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合理把握规划实施的阶段重点和建设进度,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规划及时有效地落实。加强公众参与违法建筑查处制度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和投诉举报受理制度,完善规划审批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维护各类法定规划严肃性。

(三)资金保障

健全统筹城乡的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通过统筹财政性资金和社会资金,增加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

继续将财政投入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倾斜,支持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加大各项资金的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区与乡镇财政关系,不断理顺乡镇事权与财权关系,壮大乡镇发展社会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

促进建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市场化运作平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3

第四篇: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展规划办公室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下,经过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一年多的努力,《江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于今年4月底基本完成,在5月7日召开的第七届“双代会”上经代表们认真审议后表决通过,并于6月22日经校党委决定下发文件予以公布。本文在这里结合规划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谈谈《规划纲要》的特点。

一、改革发展定位新方向

定位问题是方向问题,是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99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轨发展。适应教师培养开放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形势,为了和综合性大学进行竞争,很多师范大学提出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这些师范大学成立了教师专业学院,下移教师教育重心,一方面希望通过专门的教师专业学院来统领全校教师培养事务,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其他学科学院从教师培养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高学科和科研水平,获得和综合性大学平等竞争的基础和实力。在这种形势下,我校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

但是,在此次“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学校通过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科学思考,审慎决策,认为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是师范大学的办学“本色”,明确了坚持“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提出“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依据有四条:

一是校内外调研的结果。在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我校进行了广泛的校内外调查研究。一方面赴省内外同类高校进行调研,另一方面深入到校内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座谈。校内外调研形成了两个结论:一是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并没有提高师范大学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这从“十一五”期间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总体排名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另一个是走综合性大学的道路有可能弱化师范大学原有的教师教育优势。其原因有二:第一个原因是单独的教师专业学院无力也无能承担全校的教师教育任务。一个学院不可能胜任数千师范生的论文指导、教学实习工作,这是很多师范大学共有的现象。第二个原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还是要促进两种知识的有机融合。教师专业学院统揽全校教师教育的模式割裂了学科知识与教师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无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师培养的质量。

二是学校竞争发展的需要。我校虽然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是长期以来受地方师范大学的身份限制和地方财力水平的制约,学校办学水平并不很高,实力并不很强,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全面提高,也很难在各个方面与综合性大学进行平起平坐的竞争。基于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了要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特色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坚持走“师范大学”的发展道路,坚持教师教育的传统和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

三是贯彻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 1

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显然,国家不希望所有高校都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而是鼓励不同高校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良性竞争,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竞争格局。我校坚持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就是为了避免综合性大学定位所导致的严重同质化和去特色倾向,在教师教育的竞争中争创一流,办出特色。

四是学校办学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在江西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我校是唯一的一所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师范大学,作为全省教育工作的“第一母机”和教师教育的龙头单位,我校肩负着引领和服务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使命。坚持师范大学发展定位,办好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这是学校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所坚持“师范大学”定位的师范大学,需要一所以发展教师教育为使命、以服务基础教育为职责的师范大学。

二、办学治校凝练新特色

在“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学校提出了两个特色:

一是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发展。学校认为,单纯地将教师教育作为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并不完全合理。因为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悠久的办学传统和优势,坚持教师教育,发展教师教育,是所有师范大学“先天”的使命和职责,是师范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全国的本科师范院校有上百所,如果所有的本科师范院校都将教师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这么多高校都在进行的教师教育就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办学特色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我们提出了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发展有特色的教师教育。这个特色就是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发展。为什么要以师德来引领教师教育发展呢?这是因为:首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统领。“教之道,德为先”。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师德是具有方向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素质内容。只有具有较高师德水平的教师,才能具有更强大的育人力量和更明显的教育效果。正所谓“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其次,“德育为先”是中央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要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中央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才看作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的首要要求。为此,中央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无论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还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与我们师范大学、与教师教育密切相关,因为师范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大学生,而且还是将来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未来人民教师。所以,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发展,师范大学责无旁贷。再次,“德育为先”是我校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学校肇始于1940年成立的国立中正大学,至今已拥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重视德育、以德为先贯穿学校办学的始终。如中正大学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术德兼修”,上个世纪90年代学校坚持推进“师魂工程”,新世纪学校又进一步提炼“持中秉正”的校训等等,都是其表现。可以说,师德是江西师大人的集体魂魄、精神和底气,是学校的文脉、传统和根本,当然也成为我校办学最重要的特色;还有一点,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发展是师范大学的社会责任。师范大学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其培养的人才不是一般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是进入基础教育、直接培育社会年轻一代的未来人民教师。在社会基层里,教师往往是当地的精神风标、道德化身和知识代表,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推广者,而且还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触角的末梢,更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局部的道德风尚引领者和示范者,在教化乡民、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师范大学肩负着更为神圣和重大的社会责任,承担着弘扬文明、教化社会、提升道德、塑造精神和引领社会发展等更重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师范大学更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德引领,成为社会的道德高地、精神高地和文明高地。

二是以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校园和绿色大学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发展方向,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校园和绿色大学,不仅是学校作为地方大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学校凝练比较优势、引领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当前,学校在生态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完全可以凸显生态绿色优势,这可能是最容易让学校脱颖而出的方向之一。凝练、凸显这个特色,学校可以从加强生态学科研究、建设生态学科群、加强生态人才培养、加强生态科技研发、建设生态校园、营造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和加强生态管理等多个方面来努力。

三、发展目标确立新标杆

学校在“十二五”时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保持省内高校第二,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一方阵”。目前,从省内高校来看,学校虽然仍然维持排行第二的位置,但是与排行第一的南昌大学的差距被不断拉大,与排行第三的江西财经大学和第四的江西农业大学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从师范大学的比较来看,根据有关版本的大学排行榜,学校目前在国内37所师范大学中的排名大致处于21-23位之间,在32所地方师范大学中的排名徘徊在16-18位之间,面临着“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形势。要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学校一定要赶超发展,大步向前,在师范大学中的排名要进位5-7位次,进入地方师范大学的前三分之一,牢牢巩固在省内高校的现有位置。实现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苦难,但仍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一是学校与“十二五”期间需要超越的几所地方师范大学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目前,排行在我校近前的6所师范大学为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学校需要超越这6所师范大学。与这些师范大学比较来看,目前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学位点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等核心竞争力指标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在一些指标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个别指标(上专业学位硕士点数量)甚至还超越了这些高校。

二是学校近两年来改革发展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势头。近两年以来,学校在全国高校排行榜中的位置出现了止跌上扬的喜人趋势,排名不断进位,各项指标连续看涨。例如,根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2010年比2009年前进了1位,2011年又比2010年上升了2位,逆转了学校“十一五”期间排名不断下降的态势。另外,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获批数量来看,2006、2007、2008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仅仅是江西财经大学的1/4-1/3,是南昌大学的1/3到1/2,但是到2010和2011年,学校在这一指标上大幅上升,与南昌大学大致持平,与江西财经大学不断接近。又如在第十一轮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学校获批了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不但在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数量上与过去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上领先于学校的江西财经大学不断接近,与江西农业大学持平,甩掉了学校过去在省内高校学科建设竞争上的“短腿”,而且还因为在一级学科硕士点指标上的良好基础和强势增长,使得学校的学科建设总体实力大体上领先于这两所高校,基本稳住了省内排行第二的位置。与同类地方师范大学的比较来看,学校此次新增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还超越了河南师范大学(新增2个)、云南师范大学(新增1个)和四川师范大学(新增2个)。这样,总体

来看,学校在与需要超越的几所地方师范大学的比较中也开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具备了排名前进上行的基础。

三是师范大学队伍中“十一五”期间不乏进位5-7位次的成功先例。“十一五”期间,一些地方师范大学经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涌现出了数匹短期内排名迅速前行的“黑马”,现在排名在我校之前的地方师范大学中有很多是在这一时期内超越我校的。根据《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在“十一五”期间超越我校、发展较快的地方师范大学中,比较突出的有山东师范大学,其在所有高校和师范大学中的排名分别前进了76位和9位,还有云南师范大学,其排名分别前进了66位和9位,此外,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发展情况也令人瞩目。

四是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特别是中央和省政府强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解决我校基建债务,并且大幅度提高生均拨款规模,困扰学校发展多年的财力问题即将得到根本解决,这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战略任务提出新安排

《规划纲要》围绕内涵建设主题,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任务。四大任务都直接服务于内涵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核心任务。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是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是内涵建设的根本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实现学校办学功能的整体优化,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优化结构就是要优化办学层次结构、办学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

三是要彰显特色。彰显特色是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实现赶超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凝练特色,彰显特色,使学校的特色更鲜明,更有优势,走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学校提出了彰显“以师德引领教师教育发展”和“以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校园和绿色大学建设”等两大特色。

四是要推进开放。推进开放是内涵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全球视野,立足本土行动,向世界高等教育开放,向国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放,顺应国际和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办好学校;置身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谋划发展,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推进开放,首先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学科的国际化、学术的国际化、学者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和学习的国际化。推进开放还要建立起开门办学的机制,加强与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形成社会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规划体系引入新设计

学校“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分为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二级单位规划三个层次,是一个以总体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专项规划为中坚,以二级单位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总体规划纲要,即本《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在对发展背景和当前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改革发展进行总体部署,确定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主要举措和实施推进的各项保障措施。《规划纲要》

定位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宏观设计,提出的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更多地是方向性和原则性内容。

第二个层次是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规划纲要》在学校几个主要方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领域、重要方面进行的专门性规划。专项规划包括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教师教育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子规划,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纲要的支撑和细化,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对于有效实施总体规划纲要、实现学校进位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二级单位规划。二级单位规划是各部门、各学院、各直附属单位发展规划,是各单位对本单位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规划设计。编制二级单位规划要在学校总体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立足本单位实际,确立发展标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准确分析优势、特色和差距。

总体规划纲要是编制各专项规划和各二级单位规划的依据,既与国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思路衔接,又对各专项规划和二级单位规划进行指导,与专项规划、二级单位规划是上位与下位、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专项规划和二级单位规划是总体规划纲要的延伸和具体化,其编制工作要以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与总体规划纲要保持一致。

总体规划纲要在学校党委会审议通过后,交由学校“双代会”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专项规划和二级单位规划由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六、推进实施谋划新举措

推进实施规划关系规划工作的成败,是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真正贯彻落实好规划,保证学校“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目标实现,《规划纲要》对推进实施规划亮出几条新举措:

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编制并推进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学校建立专门的规划工作机制,保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学校“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规划实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推进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推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考核、评估奖励以及规划目标、任务的调整工作。

二是全面动员,明确责任。在规划编制工作结束后,规划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在全校进行规划实施工作的广泛动员,大力宣传规划精神,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规划、人人实施规划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规划实施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过程。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将规划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制定工作路线图和实施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单位也要围绕规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实施。

三是要科学评估,严格考核。《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规划推进实施工作的管理力度,实行一年一报告、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推进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对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推进实施规划工作的考核,做到实施有步骤、推进有举措、落实有抓手、总结有考核、评估有奖励。各单位内部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规划推进实施工作及时到位,切实做到决策以规划为依据、工作以规划为指南、考核以规划实施效果为标准,努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保证规划的全面实施。

学校要发展,规划是依据。《规划纲要》是谋划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学校促进发展、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我们要在全校上下努力形成一个学习规划、落实规划、推进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把规划装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工作上,而不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停留在文件上、放在一边上,努力使学校《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成为美好的现实!

第五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111

序 言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物流规模迅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高端物流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成功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便利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五年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04万亿元,较2006年的2.54万亿元增长98.4%,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中,外省市流入物品和进口货物的占比由2006年的68.3%增长到2010年的76.5%,物流业发展的枢纽地位和服务国内外市场的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见表1-1)。

2010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较2006年增长3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等行业实现增加值382.9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增值性物流业务实现增加值110.8亿元,较2006年增长79.3%,明显高于行业整体增幅(见表1-2)。

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就业。2010年,本市物流从业人员48.6万人,比2006年增长14.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7%,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3%(见表1-3)。

“十一五”时期,本市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 17.7%下降到2010年的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运行效益的普遍提高。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006至2010年,本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03公里,公路线路9833条;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6公里;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3099.9万平方米,增长84.9%;拥有货运车辆4.2万辆,增长55%,其中冷藏车、集装箱运输车等专用车辆1.1万辆,增长29.7%;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3.5万台,增长53.2%(见表1-4)。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线网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点、线、面相互协调的“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设施空间格局基本建立。

(三)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流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等新模式日益成型,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实现基本覆盖,物流服务对城市生活、生产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精益化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大幅提高,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物流服务任务,在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和汶川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

(四)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口岸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关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空港口岸为核心,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朝阳口岸、丰台口岸、北京平谷国际陆港为重要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口岸体系,为提高国际物流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

国际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功能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天竺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营,并与首都机场实现区港一体、无缝对接,成为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重要平台,本市国际分拨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平谷国际陆港积极推动京津两地跨关区快速通关,为本市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新的海运通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为保税物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政策功能优势。

(五)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实力增强。“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有19家总部设在北京,位居前20的有9家。优势企业的进一步聚集,凸显了本市物流业发展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控制等总部型经济特征。

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10年,本市物流业务收入达1686.1亿元,其中,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1260.2亿元,占总量的75%。在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为13.1%,而其物流业务收入占比则达74.4%(见表1-5)。

(六)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7年,首次发布实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建立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物流业发展的推进和协调力度明显加大。扩大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实现物流企业差额纳税。截至“十一五”末,本市已有税收试点物流企业47家。实施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实现物流企业水、电、气、热与工业企业同价,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虽然本市物流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相比,在物流设施建设、运行效率、服务保障以及集聚辐射能力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本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都将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特大型城市为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提供了巨大需求。本市商品市场交易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十二五”时期,北京将以保障和便利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来消费吸引力的增强,也将促进多元化消费方式、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方式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高端现代制造为发展专业化物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产业群,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产品高集成度、高附加值的特点,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运作的精益性和响应的时效性。高端现代制造业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以及企业间战略联盟体的壮大,为以供应链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化物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在加快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深化资源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对接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同市场形成。这些都将加速生产、生活类物资在区域内的流动,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开放型经济为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吸引总部聚集,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积极争取更多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国际活动在京举办;大力发展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建设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这些都将推动跨国经营、全球采购、国际分拨、国际化消费的快速发展,从而对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等相关物流服务产生旺盛需求。

(二)面临挑战

本市的土地资源、交通、人力等物流业发展的投入要素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到物流企业扩张发展的能力;本市服务型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物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物流区的设施、功能以及吸引集聚能力有待加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为目标,发挥物流业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 构调整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物流重点设施布局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相互匹配,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经济发展与城市运行的协调性。整合利用存量物流资源,合理布局新增大型物流项目。建立功能协调、运行顺畅、高效集约的城市物流网络,实现物流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发挥首都信息化水平高、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鼓励物流服务创新,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创新驱动首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引进高能级企业主体,打造物流总部经济聚集地;引导物流企业整合与重组,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新型物流服务业态发展,加强区域与国际物流合作,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四)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加强重要物流节点、物流通道和末端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物流对城市运行的保障作用。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特大型都市运行保障为基础,以物流总部经济和国际物流为特色,以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物流为骨干的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二)预期指标

——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物流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规模以上连锁超市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90%以上,乡镇连锁商业系统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15%左右。

——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到2015年,我市物流基地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积极扶持营业收入百亿元级的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培育发展营业收入十亿元以上的城市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和思路

围绕本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是:1)有利于服务和保障首都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2)有利于服务首都各类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环境优化;3)有利于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有利于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5)统筹考虑与城市交通干道的衔接、以及与未来五年主要交通枢纽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配套。

“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思路是:继续完善 “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发挥各物流节点的设施功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适应未来五年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为着力点,深化内涵、延伸发展,按照城市保障物流、专业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发展主线,强化本市物流业发展“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

二、布局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现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以节点、通道、网络建设为依托,整合设施存量,合理配置增量,完善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系。

(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服务城乡建设和市民生活需要,以满足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活必需品配送体系的发展要求为重点,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的“广覆盖”。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功能和配送能力;鼓励中央批发市场、顺鑫石门市场、昌平水屯市场等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城区周边西郊、黄港、西毓顺、琉璃河等地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承接农产品向城内辐射新的物流节点。

支持连锁经营的商业、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配送中心布局,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调整优化现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功能,支持冷链物流专用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城区既有仓储设施改建现代化的生活必需品配送中心;引导通州、顺义、大兴等城市发展新区及其他郊区县新城发展所需的配送中心建设。

(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本市高端产业功能区、工业开发区以及专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五环和六环周边新建和改造相对集中、功能完善、规模化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专业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东部组团:服务于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机电、都市工业、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潞城、张家湾、宋庄等地重点发展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图书音像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南组团: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马驹桥、十八里店、亦庄、黑庄户等地重点发展电子、医药、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专业物流集聚区;——南部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印刷包装、服装等产业,在大庄、黄村、西红门等地重点发展医药、快速消费品、食品冷链、农产品、纺织服装、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合理规划预留物流发展的设施空间;——西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配件等产业,在房山区燕山、窦店、闫村等地和丰台区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石化、汽车、钢材、医药、图书、服装等专业物流集聚区;——西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南口、马池口、沙河、清河等地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北组团: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临空经济等产业,在首都机场周边、赵全营、高丽营、李桥、庙城等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会展物流及电子、汽车、食品饮料、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依托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节点,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辐射力强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物流基地的设施条件,发挥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继续强化以航空货运枢纽型为特征的空港物流基地功能,加快推动马驹桥、马坊物流基地海陆联运体系建设,提升京南物流基地公铁联运的服务功能。

围绕规划新建的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依托昌平、房山等铁路中心站点,规划建设马池口、窦店等以集装箱运输为特点的公铁联运物流中心;依托东坝、豆各庄、马驹桥等临近六环路的八个新建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布局能实现甩挂运输的公路物流中心,形成城际间干线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

(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口岸和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为构筑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奠定设施基础。

继续优化北京口岸体系。调整口岸功能布局,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国际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物流“高速走廊”。加强入海通道建设,推进通州马驹桥口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朝阳口岸向通州马驹桥平移;继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设施,形成连接天津新港的海运国际物流通道;完善首都机场空港口岸周边综合配套,在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启动新机场口岸建设工作;加强北京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与边境口岸合作,配合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合理规划口岸功能。

推进服务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一期设施建设和二期用地调整、土地一级开发,大力推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形成南北呼应的政策功能区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 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挥物流基地在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在完善一期开发配套设施、优化园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保税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重要功能平台;空港物流基地要发挥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位优势,在拓展一期范围内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重点项目落地,优先发展体现首都产业优势和特色的航空物流、金融物流,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东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吸引高端物流企业入驻;马驹桥物流基地要继续推进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硬件投资环境,加快形成服务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集聚区,重点推进朝阳口岸平移,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马坊物流基地要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开展平谷国际陆港二期建设,在实现京津海陆联运的基础上,推进与京唐港的口岸对接与物流合作;京南物流基地要依托铁路专用线及主要进京公路货运通道承担北京南部货运集散功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和提升,重点发展以展示和交易为特征的商贸物流;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研究规划南部临空物流园区。

根据城市功能区定位,特别是服务新城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相应新建和改造提升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完善物流节点与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顺畅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通道,依托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快速物流集散系统,缓解交通拥堵。

二、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及配送网络,推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构建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全面推进流通领域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按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检测、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设施条件和水平,试点推行农产品物流全程跟踪、监控。

实施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搭建共同配送平台,整合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共同配送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商贸流通配送的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构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集成发展。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以进小区、进校园为试点,实现信息标准化、配送区域化、服务集中化,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

加强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及绿色车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物流快速响应能力。

三、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服务本市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音像图书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和全国市场的辐射能力。

选择关联度强、贡献率大的行业,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试点工程。以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企业为重点,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实施食品冷链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动以信息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冷链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冷链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支持开展资金结算、营运组织、管理控制等高端物流总部业务。鼓励创建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增强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四、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强化区域物流、特别是与津冀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北京市物流产业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物流系统,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继续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区域经济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加强区域物流合作的通道建设,依托京沪、京津等高速公路,加强京津物流主通道建设;依托京哈、京港澳、京开、京藏等高速公路,推动京冀物流合作,全面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网络。调整优化首都经济圈物流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大型物流项目与周边地区加强衔接;发挥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区域物流合作效率。

五、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优化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完善口岸体系,加快“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物流企业聚集,拉动国际物流货量增长。

发挥政策功能,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高端企业入驻,建设国际采购分拨中心、保税维修中心、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实现以保税功能为特色的国际物流发展新突破;建设平谷国际陆港与天津口岸数据交换公共服务平台,引进船代、货代、报关行驻场办公,推行便捷、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扩大以海陆联运为特征的国际物流业务;建设并投入使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本市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

引导国际货代、报关、船运公司等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积极引进拥有全球经营网络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良好配套服务。

六、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励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程度。支持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行业集中度。

依托国家及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推动开展现代物流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物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物流发展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促进物流业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物流业两化融合,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规范物流作业流程,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带动物流行业产业升级。

完善物流产业链条,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原则,鼓励节约用地、用水、用能物流项目建设,支持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发展。以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汽车等为重点,建设逆向物流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城市配送、快递物流等领域,试点组建零排放绿色新能源车队,降低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物流业投入力度

以直接关系民生的城市保障型物流设施、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提升和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物流行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改善物流企业融资环境。

二、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重要物流设施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鼓励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

三、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扩大物流领域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完善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等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四、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研究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五、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以产学研为基础,开展物流信息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物流标准,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启动物联网技术的示范试点,提高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普遍提高全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运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更好地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职能,在反映企业诉求、规范企业行为、推广行业标准、开展人才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下载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日期】: 2011年 05月05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十二五......

    教师个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握好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圆满的完成好体育......

    解读《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读《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http://2012-3-8作者: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消费品工业司 中纤网 1、《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的背景是怎样的......

    “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结合国际税收发展新趋势,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以《全国税务系统20......

    北京市森林防火“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北京市森林防火“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前言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较为困难的灾害。做好首都的森林防火工作,关系到首都森林资源和人......

    “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 1.创新理论体系建设,指导纳税服务实践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管理理论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理论体......

    “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习心得(合集5篇)

    “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习心得 深入学习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后,我从中感受到学校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白了学校“十二五”发展目......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京经信委发„2011‟119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规划》等六个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