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2 11: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第一篇: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民营经济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的十七大重点强调并确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方针。为使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跃式发展,现明确“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领域、放活人员、放手经营,以创新的体制、灵活的政策、高效的服务,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力争民营经济各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紧紧围绕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增加就业的要求,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经过努力,全面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使我市逐步形成“市域发展协调、产业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行业支撑突出、园市功能完备、名企名品争艳”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争取到****年,各项民营经济任务指标均实现新突破:

*、民营经济增加值,****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 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纳税,****年预计完成*亿元,****年达到*亿元,年均递增*.*%;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年预计达到*.*万人,****年达到* 万人,年均递增**%。

二、发展重点

(一)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我市要继续把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作为我市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成效,把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工作进行目标量化,明确提出全市每年增加创业企业***家,把镇街每年至少新增加**个创业企业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各镇街根据市、市两级的工作要求,相继制订工作方案,拿出具体工作措施。

民营经济单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规模企业是民营经济和市域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继续坚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创业辅导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各类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筛选具有“成长性”企业重点扶持,促其成长发育;对已初具规模的企业实施重点指导,在各产业带内和不同的行业内部,形成一批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兵地位的优势企业。“十二五”期间,使我市民营经济组织梯次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和规模企业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到****年,全市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企业发展到***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家。

(二)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七大支柱行业。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着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中形成的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造纸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化工业、港航船舶制造等七大支柱行业优化升级,走出一条新型化工业化发展的路子。

(三)遵循空间均衡理念,规范经济开发市建设。

按照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坚持民营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我市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调控、集中发展、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思路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效益回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业园市建设。加快园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园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把园市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幽雅的园林化、生态型园市。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提高全社会建设园市的积极性,继续实行“谁引资谁受益、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使园市成为全市各单位、各镇街发展经济的一大平++++。健全园市管理机构,实行“特市特管”,切实强化服务功能。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引进新项目,特别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绿色环保、出口创汇型工业项目,不断提高现有企业的土地投资强度和建设容积率,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力争到****年园市投资总额达到***亿元,项目总个

数达到***家,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实现税收*亿元。

(四)加快产业集聚,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把发展市域特色经济,作为促进全市民营经济连片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按照“积极引导、相对集中、龙头带动、形成群体”的思路,围绕“南部建材、沿运港航船舶制造、中部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北部石膏制品和板材加工”的发展规划,加快龙头企业的培植,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市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壮大集群经济。力争到****年,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个,**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力争达到*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市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力争达到**%以上。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到****年,大中型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创同行业排头兵;小型企业积极向公司制转化,积极引进、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建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小而强型企业。

(六)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实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七)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加强对煤炭、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机械制造、纸制品等行业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

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加强对煤炭、建材、造纸、塑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使全市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四、“十二五”期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放思想,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环境,形成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政策宽松、措施得力的良好氛围。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融资、科技等多项服务。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取消和废止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加快改革与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创新体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活力和管理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一是要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引导企业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要在企业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措施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推动企业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二是倾力打造诚信品牌,引导企业敬业守法、诚信经营,形成信用为本,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外出考察、提高素质等一系列手段,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三)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督导民营企业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品牌和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循环中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实现持续发展。

(四)大力扩宽融资渠道,新上一批重点项目。

一是要广泛地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二是要搞活民间资本,引导社会上闲散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三是要与金融部门合作,有效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四是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五是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为成熟的企业贷款提供有效的担保,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向互保、联保方面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多方融资等形式,++++钙业二期项目、++++**万吨草酸糖项目、++++集团投资*.*亿元兴建的贵州福康煤矿项目,等一批生产前景看好的项目,催生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五)培育龙头企业,组建规模化企业集团。

坚持“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原则,着力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其膨胀规模。对++++、秦氏、++++等一批骨干企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企业加护装备和产品档次快速提高。以大型骨干企业及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科研、生产、流通、服务相结合的规模化企业集团,发挥群众综合优势,加速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水平,为开展国际竞争打好基础。强化品牌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企业要依靠科技创名牌,出名牌,扩大产品市场覆盖面,抢占市场制高点。

(六)加强创业辅导,努力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咨询服务、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减少创业初期的风险,简化企业开办手续,提高创办企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通过鼓励创办企业、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七)大力实现科技兴企战略,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一是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完善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工作。二是要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利用专利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依托科研开发机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第二篇:十二五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烟台市渔业经济发展规划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烟台是渔业大市,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渔业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全市渔业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渔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渔业产量、产值、水产品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渔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是烟台渔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渔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抢占先机,积极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推进渔业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一、产业优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大力实施科技、标准化、龙头、外向四大带动战略,发展名优高效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远洋渔业等支柱产业,加快渔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8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526亿元,水产品产值186亿元,占全市大农业产值31.2%;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渔业总产值、水产品产值、水产品产量、出口创汇均居全省第二位,渔业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调整渔村经济结构、增加渔民收入、提高水产品出口创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区位与资源优势凸现。烟台地处黄、渤二海,海岸线长909公里,占全省1/4多,对应海域面积2.6 万平方公里,是全市陆域面积的2倍,近海分布有500m2以上的基岩岛屿72个。拥有商港10个,群众渔港37个。周边分布着莱州湾渔场、烟威渔场和连青石渔场,沿海海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烟台海参、烟台鲍鱼是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三疣梭子蟹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海珍品驰名中外。

(二)名优高效养殖发展迅猛。海水养殖模式呈现多样化、立体式格局,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166万亩,产量106万吨,实现产值104亿元。“十一五”期间,根据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加大近海养殖结构调整力度,压缩市区海域养殖规模,重点发展陆基工厂化养殖、近海海珍品养殖、抗风浪深水大网箱养殖等名优高效增养殖。以莱州、海阳、蓬莱、龙口为代表的名贵鱼养殖发展到2.2万亩,工厂化养殖面积220万平方米,年产名贵活鱼3万吨,产值22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养鱼基地;以牟平、芝罘、蓬莱、长岛为代表的海参增养殖,发展到25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45亿元。全市深水大网箱发展到355个,海上普通网箱总数达到6000个,产量4000吨,实现产值2.5亿元。

(三)苗种产业规模壮大。水产苗种产业集中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原良种场14处,育苗企业540家,育苗水体51万立方米,年产各类苗种2000多亿单位,实现产值1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参、大菱鲆、扇贝苗种生产基地。

(四)水产加工业国际化程度高。培育10大渔业出口创汇企业,规划建设了七大水产加工园区,其中烟台开发区大季家水产工业园被农业部认定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水产加工示范基地。水产加工业的规模与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水产加工企业423家,实现产值180亿元,其中36家渔业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积极组织渔业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目前与我市开展水产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0多个,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4家。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额约占全国的1/9强,占全市大农业出口额的近一半。

(五)渔业科技力量雄厚。驻烟科研院所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东方海洋、莱州明波、天源水产等一批科研与生产一体化渔业龙头企业。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大力实施水产良种工程,成功突破圆斑、条斑星鲽和半滑舌鳎等鲆鲽鳎类、金乌贼、石斑鱼等20个水产新品种育苗关并实现产业化,全市可养殖的名优水产苗种近50个。科技部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海藻遗传育种中心、海洋生物实验室和中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相继在我市建立,企业的科技内涵和水平得以显著提升。目前,12个国家“863”项目在我市实施,2个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产)科技支撑项目和1个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分别在我市开发区和长岛落户。全市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取得良好效果,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0%。

(六)渔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建成蓬莱、牟平养马岛中心渔港,长岛中心渔港、莱州三山岛渔港、龙口渔港的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形成中心渔港与一二级渔港相配合的渔港新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处、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5处、海洋环境监测站7处,为渔业生产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当前,渔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渔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做大做强现代渔业仍面临许多挑战,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与渔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提高与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依然存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与当前渔业科技水平不相适应,现代渔业建设要求与当前薄弱的渔业支撑体系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渔业发展空间逐步压缩。随着渤海油气田开发、国际渔业协定的实施,海洋捕捞作业空间缩小;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工业、旅游、港口等用海与日俱增,近岸滩涂养殖、近海海水养殖空间被挤占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大。深海水域未有效开发,筏式、底播、工厂化等养殖水平尚未充分发挥。

2、发展层次亟待提升。一是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依然没有改变,过度捕捞导致部分水域呈现生态荒漠化,海水养殖病害时有发生,对渔业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二是总体利用不足与局部开发过度的矛盾。依托浅海和陆基发展的渔业开发利用空间几近饱和,深海养殖发展滞后,休闲渔业资源开发深度不足,部分岸段出现海水养殖、海洋旅游、港口开发相互争夺现象。

3、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和业户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生产,违规使用禁用药现象时有发生,苗种生产与供应、水产品生产与销售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4、生态环保压力加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海洋环境压力增大,海水污染、赤潮、绿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海洋生态环保工作亟需加强。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以建设现代渔业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名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在全市基本构建起生态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渔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科学技术先进、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的现代渔业发展格局,全市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目标

以实施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战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发展生态优质高效渔业的要求,调整优化渔业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做强养殖、捕捞、加工、苗种四大产业,打造全国海珍品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水产苗种繁育和远洋渔业四大基地,建设全国最佳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和全国重要的现代渔业经济示范区。

渔业经济目标:到2015年,渔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年均递增8.7%;其中水产品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递增1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90万吨。到2020年,渔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科技发展目标:通过科技进步,主攻海洋生物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在海洋药物、保健食品、海洋微藻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引进新品种10个和培育良种20个,促进渔业向更高目标迈进。“十二五”末期,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

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捕捞渔船控制在6200艘以内,大力发展远洋渔业,远洋渔船发展到70艘;在50%的工厂化养殖单位推广循环水养殖节能减排技术;无公害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30家,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40万亩,认定产品230个。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控,使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产品出口目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植龙头企业

家,实施名牌产品战略,促进我市水产品对外贸易,水产品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0%。

渔民增收目标: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和名优高效品种,持续增加渔民收入,渔民人均纯收入期末达到2万元。

(三)发展方向

1、做强养殖业,打造全国海珍品增养殖基地

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按照“一个品种一个产业”的思路,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推行健康养殖,稳定发展大宗鱼虾贝藻等常规品种,着力提高品质,保障大众供给;积极壮大海参、鲍鱼等名优珍品,着力培育品牌,满足高端消费;积极扩大对虾、大菱鲆、半滑舌鳎等高效品种规模,适应市场需求。力争形成1个产值过50亿元,2个产值过20亿元,3个产值过10亿元的品种。

优化养殖布局养殖布局,建设全国最佳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加快海水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广多品种、立体化、生态型养殖模式。严格实行养殖许可管理,重点规划布局海珍品、浅海贝类、藻类、海水鱼类、虾蟹类、滩涂贝类等6大养殖产业带20种优势水产品建设。到2015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产量达到109万吨。

——海珍品底播增养殖。在长岛、龙口、蓬莱、莱州、开发区、芝罘区、牟平区建设规模化海珍品生态养殖示范基地30万亩。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品种,重点发展海参、鲍鱼、虾夷扇贝、海胆等海珍品。

——筏式养殖。由浅海向深海延伸,向立体生态护养发展。浅海贝类70万亩,在莱州、龙口、长岛、蓬莱、牟平区等传统贝类养殖区,调整布局结构,优化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效益,重点推广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杂交栉孔扇贝、“中科红”杂交海湾扇贝和三倍体牡蛎等优良品种。藻类5万亩,在长岛、蓬莱等地,推广海带新品种,扩大养殖规模。深海养殖10万亩,在适宜水域开发新的养殖空间,不断研究探讨深海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和方法,扩展渔业发展新空间。

——名贵鱼养殖。向集约化循环水发展,在莱州、蓬莱、海阳、牟平、龙口、开发区等地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110万平方米,推广全封闭和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微生物制剂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单位水体产出率。继续搞好现有的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等品种,引进新品种,实现养鱼品种多样化。

——池塘养殖。向立体生态护养发展,在海阳、莱州、牟平、莱阳市实施标准化池塘整治改造工程10万亩。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采用池塘鱼虾、蟹贝混养、网箱养殖等模式,提高产量和效益。

——滩涂养殖。向生态高效护养发展,在海阳、莱州、牟平、莱阳市,合理利用滩涂18万亩,增加适养品种,搞好贝类底播增殖。

2、做优捕捞业,建成全国远洋渔业基地

加快调整捕捞结构和作业方式,开发新渔具、新渔法,运用保鲜保活技术,提高捕捞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培植壮大远洋渔业船队。重点开发国际公海资源,加强远洋渔业装备和技术体系建设,推动远洋渔船改造升级,积极发展超低温金枪鱼围网、大型专业鱿鱼钓等。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超低温金枪鱼围网、大型拖网加工船等。蓬莱京鲁投资4.5亿元,建造10艘远洋鱿鱼钓船。以中水烟渔公司、蓬莱京鲁、北京远洋为龙头,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间合作。加快推进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拓展海外渔业领域。以中水烟渔公司为依托,投资15亿元建设中国北方远洋渔业基地。到2015年,全市捕捞产量达到77万吨,远洋渔船发展到70艘,远洋渔业产量达到1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

3、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逐步恢复渔业资源

在北部海域打造生态增殖型人工鱼礁产业带,重点建设8大人工鱼礁群和3个省级海洋牧场,大面积建设人工藻场,营造海底森林。推进莱州、招远、龙口、牟平海洋牧场示范工程和长岛百万亩海底森林建设。在海阳、招远、莱山、长岛、牟平区、龙口,投资4.5亿元建设9个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以莱州湾、丁字湾、龙口湾、套子湾、四十里湾、长山列岛6个渔业增殖功能区为依托,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增加增殖放流品种和规模,重点搞好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以及鲆鲽类和恋礁性鱼类等品种的增殖放流。到“十二五”末,投入资金1.5亿元,增殖放流各种苗种达到20亿单位,每年为渔民增加收入1.2亿元。做好现有5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在海阳、招远、莱山区、莱阳、长岛、牟平,投资2.1亿元建设7个海洋及渔业资源保护区。

4、提升水产品加工业,建成全国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巩固来进料加工,扩大本地养殖产品加工出口。加大新技术开发,利用现代生物、工程、信息等技术装备加工业,以海珍品和大宗产品的深度利用为重点,进行水产即食食品、模拟食品、医药、保健品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开发区、招远、蓬莱、长岛、牟平区、龙口建设6处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外向型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欧美及其他新兴市场。推进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推广应用国家水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90%以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全市水产品加工产值300亿元。

5、做强苗种业,建成全国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严格执行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积极培育优质健康苗种。以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以及规模化育苗企业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运用人工选育、提纯复壮、杂交育种及生物工程育种等新技术,培育高产高效新品种、新品系。在开发区、莱州、海阳建立鲆蝶鱼类苗种产业区,在蓬莱、莱州、长岛建立贝类苗种产业区,在蓬莱、莱州、牟平建立海参苗种产业区,在蓬莱、牟平建立海带苗种产业区,建成重要的水产苗种生产供应基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达到20处,全市年育苗能力达到3000亿单位以上,产值突破20亿元。

6、做亮休闲渔业,建成北方著名的休闲渔业示范点

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开拓渔业休闲娱乐功能,积极打造渔耕体验、海上田园、游钓健身、渔乡风情等渔业休闲旅游平台,重点培育度假别墅和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十二五”末,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发展到35处。深度挖掘渔俗文化、海岛文化,全力打造“渔家乐”、“渔灯节”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渔业民俗文化品牌。优化渔港旅游功能,以重点渔港为平台,配套建设具有渔业服务、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渔人码头”,开发设施渔业旅游观光项目,提升渔业发展的品位和档次。

7、拓展渔业服务业,打造现代渔业服务基地

借助水产品加工、批发市场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完善现代物流营销体系,在全市重点渔区、渔港和水产品区域集散地,配套建设高标准水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渔业流通业态,做大金枪鱼交易中心和中元冷链物流中心。

加快烟台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东方海洋、蓬莱京鲁、烟台安德、烟台大辰食品等水产物流保税仓库功能,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

构建渔技推广和苗种繁育体系,围绕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和新技术转化。构建渔业信息网络体系,加快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建设,扩大渔业信息覆盖范围,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加强渔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水产品市场多元化。

8、整合科技优势,创建全国渔业高新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

整合渔业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渔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康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疫病防治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取得突破,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以东方海洋为依托的国家级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藻遗传育种中心、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实验室、中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以开发区天源水产为依托的大菱鲆工程技术中心;以海阳黄海水产为依托的鲆鲽鱼类遗传育种中心;以莱州明波水产为依托的半滑舌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建设牟平区姜格庄镇云溪现代渔业经济园区,龙口、崆峒岛现代渔业经济园区,招远、莱阳、开发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海阳标准化生态池塘整理工程,栖霞市万亩标准化池塘开发工程。

三、保障措施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充分发挥渔业科技力量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主攻海洋生物高新技术,重点突破鱼类、贝类多倍体育种技术,着力开发海洋药物、保健食品。集中培植海洋生物育苗与养殖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中试基地,支持东方海洋、明波水产、天源水产、黄海水产等企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发海洋药物和保健品,重点推进海洋胶原蛋白、活性蛋白、海藻胶囊、海参肽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积极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联合科研院所,建设国家“863计划”、渔业科技示范和中试基地,加快渔业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积极推进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高效饵料生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完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十二五”末,科技入户率达到80%以上。

(二)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夯实现代渔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新品种研究与开发力度,每年引进2-3个国外优良新品种,对引进和研发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推广前景的水产优良品种进行奖励扶持。集中科技资源优势,努力突破海参杂交、牡蛎四倍体、石斑鱼、真海鞘等名特优水产育苗繁育技术。搞好现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培育选育,建立系统完善的优良品种资源库、重要的海水养殖优良种质选育繁育中心。建设现代化水产种苗繁育基地,提高优良品种的集约化应用程度,投资5800万元,在东方海洋、海阳、开发区、招远、长岛建设5处引育种中心,在芝罘区、蓬莱、牟平区、龙口建设4处原良种场。

(三)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实施的标准化技术规范,搞好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严格执行渔药和饲料使用、亲本检疫、生产日志、水质检测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督,加大病害防治和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建立例行检测、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扩大对外开放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渔业竞争力。加强国际间和地区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渔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通过举办渔业论坛和渔业品牌推介等活动,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围绕打造品牌企业,加快东方海洋、京鲁渔业、鲁星食品、水星食品等加工骨干龙头和天源水产、黄海水产、明波水产等养殖骨干龙头的发展步伐。坚持发展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并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争取到“十二五”末,将东方海洋的“东方海洋牌”、天源水产的“蓬莱阁牌”、黄海水产的“绿色海洋牌”等一批水产品,打造成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推动区域内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服务名牌,支持企业申报著名商标认定,推出更多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蓝色品牌和著名商标。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投资6.7亿元建设海阳、开发区、牟平、龙口、招远、莱阳、芝罘、莱山、长岛等12个渔港。投资1亿元建设长岛油污染监控中心,逐步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投资1.4亿元建设3个入海河口生态治理工程,构建全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视和预警预报系统,提升海洋环保与社会服务业水平。建设和完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报、预防控制、技术研究等系统,建立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病害检疫、病害测报和防治网络。投资1800万元建设市、县两级水产品质检中心,开展水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对水产品进行全程质量监管,年抽检水产品和苗种300个样品,合格率逐年上升,期末达到97%以上。

(六)增强渔业管理能力,建立现代渔业新秩序。加强渔业行政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渔业行政执法和技术体系。加强海洋捕捞许可、船网工具控制、伏季休渔制度、水域滩涂养殖、水产苗种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渔业安全生产、水域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执法,维护现代渔业发展秩序。加强渔政执法舰艇和巡航装备建设,投资5680万元建造11艘渔业执法船舶,提高执法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地方渔业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渔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搞好行业服务,广泛开展渔业生产与信息交流,扶持中小企业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经营规模。

(七)强化政策支持,提高渔业保障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渔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扶持渔港建设、渔业龙头企业、渔业资源修复、原良种培育、新品种引进与推广、远洋渔业等重点项目。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渔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优势企业上市,提高渔业建设的融资能力。组织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研究养殖水域生态补偿办法,切实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碳汇渔业补偿机制,在政府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对贝藻增养殖、循环水养殖等碳汇渔业进行补贴,促进低碳绿色海洋渔业发展。

第三篇:xx农场“十二五”期间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本站推荐)

xx农场“十二五”期间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为实现xx农场林业工作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农场发展林业经济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场林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本规划。

一、林业发展现状及林下经济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清丰县确立了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积极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治沙造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6万亩,生态环境已有明显改善。随着林木生长进入郁闭期,林下种植已不再适宜常规农作物的生长,全县已有6万亩速生林进入郁闭期,有10万亩速生林进入半郁闭状态,充分利用郁闭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是拉长林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近期得利、远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已达3000亩,其中,林菌间作170亩,林药间作110亩,林下养殖600亩,林菜间作2120亩。特别是我县在食用菌种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套娴熟的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二、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典型带动、政策推动、服务促动”的方针,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把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得绿、林业富民的总体目标,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末,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到15万亩,其中,林菌10万亩,林药1万亩,林下养殖3万亩,林菜1万亩。

三、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林菌模式。在林下利用同一个空间,同一种原料,利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种植食用菌,周年生产,亩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如:城关镇天马菌业,2005年林下种植4亩食用菌,采用木耳—草菇—双孢菇的模式,一年三茬,亩均纯收入达2.5万元。“十一五”期间全县林菌发展的目标是:2006年发展到0.15万亩;2007年达到1万亩;2008年达到2.5万亩;2009年达到5万亩;2010年达到10万亩。

(二)林药模式。林下种植板兰根、丹参等喜阴药材,既充分利用了郁闭林地,同时药材的施肥、浇水又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实现了以种养林的良性循环。如:阳邵乡翟固村2005年在4年生林下试种10亩板兰根,2006年又发展了90亩,采取了订单种植,每亩净收入900元。“十一五”期间全县林药发展的目标是:2006年试点发展0.03万亩;2007年达到0.3万亩;2008年达到0.5万亩;2009年达到0.8万亩;2010年达到1万亩。

(三)林下养殖模式。利用林下空闲地,一亩地可养800—1000只柴鸡、乌鸡、鸭、鹅等家禽,周期短,效益高。如:杨森公司在阳邵乡北阳建村养殖乌鸡,一亩地圈养2000只,一茬饲养56天,每亩净收入达4000元。另外,林下还可放养或圈养牛、兔、羊等家畜,以牧养林,良性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林下养殖发展的目标是:2006年发展到0.06万亩;2007年达到0.6万亩;2008年达到0.7万亩;2009年达到1.5万亩;2010年达到3万亩。

(四)林菜模式。利用冬季林内光线充足,在林下发展越冬蔬菜。如:阳邵乡范石村种植蒜苗,城关镇程园村种植菠菜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全县林菜发展的目标是:2006年发展0.26万亩;2007年达到0.4万亩;2008年达到0.6万亩;2009年达到0.8万亩;2010年达到1.0万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责任推进

县、乡成立专门机构,并设立林下经济工作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搞好协调,同时将林下经济发展列入各乡镇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及时解决林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保证林下经济产业的顺利开展。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对现有郁闭度高的林地要排查摸底,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对积极性较高的可优先发展,由龙头企业带动,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做到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三)政策激励,协调发展

对龙头企业或优先发展的农户,政府在政策、原料、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使产、供、销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搞好深加工,打造品牌,努力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四)强化服务,保障运行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产业,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发展为支撑的综合性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强的技术要求。县、乡、村要加强技术服务,培训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第四篇:遂宁市“十二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20110119170734-211633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宁市“十二五”楼宇经济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遂府办函„2011‟6号

《遂宁市“十二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遂宁市“十二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楼宇经济发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向空间要资源,向楼宇要效益,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大提速、城市大更新,全面提高楼宇经济的整体规模和实力,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意见》(遂府函„2010‟133号),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在成渝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地位优势,按照把遂宁建设成为承接现代产业转移的发展高地、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发展规划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通过楼宇资源的整合、特色楼宇的建设,加大引企力度,使楼宇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形态,为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规范、引导楼宇经 2 济发展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市级对楼宇经济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对楼宇经济发展实行以区县、园区为主,对不同形态的楼宇实行不同的政策扶持。楼宇经济发展与布局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住房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2.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楼宇业主的主导发展地位,坚持市场化运作规律,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加大宣传服务等手段,推动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导向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协调发展的局面,积极引导楼宇经济发展。

3.坚持盘活存量,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对现有楼宇资源开发改造的力度,通过改造扩容、出售转让等方式加以盘活,以存量促增量。着力培育亿元楼、建设特色楼、带动小楼宇,整体推进我市楼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坚持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的原则。整合、梳理现有政策,制定统一、切实可行、具有较强推动力的扶持发展政策。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定期联系走访楼宇企业,协调解决楼宇建设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楼宇经济在发展都市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进一步深化楼宇经济发展内涵,不断提高楼宇经济发展水平,努 力营造楼宇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到2015年,力争建成楼宇经济聚集区10个,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培育税收收入超千万的楼宇20栋,主要楼宇入住率达9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创利税30亿元。楼宇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份。

二、业态选择和总体布局

(一)业态选择

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我市将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现代产业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和成渝经济区中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楼宇经济业态体系。

——第二产业楼宇经济业态: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加工业,印刷包装业等都市型工业。

——第三产业楼宇经济业态:重点发展金融业,商贸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区域性总部等),服务外包业,设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

(二)总体布局

根据《遂宁市城市发展规划》和《遂宁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招商、高标准建 4 设一批环境优美、设计精湛、入驻舒适、风格各异的高品位都市楼宇,引领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大提升,打响都市楼宇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从总体上构筑“一核集聚、四区拓展、四块支撑”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

1.一核集聚:指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以遂州干道为主轴,结合旧城改造和老楼更新,新建一批、综合利用一批商业和商务楼宇;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零售业巨头、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大力培育本土商贸企业,鼓励发展地方特色餐饮、娱乐、休闲品牌,着力提升沿江餐饮娱乐楼宇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形成初具规模的商业楼宇经济核心区域。

2.四区拓展:指以主城区为基础,依托城市周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经济开发区都市工业楼宇经济拓展区、创新工业园都市工业楼宇经济拓展区、河东新区高端商务楼宇经济拓展区、现代物流现代服务楼宇经济拓展区等四大楼宇经济拓展区。

——经济开发区拓展区:以电子产业园为中心,向东、向西拓展,加快建设电子检测中心,推广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进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着力形成以微电子元器件制造、高效照明产品制造为主导的特色都市工业集群。

——创新工业园拓展区:以 PCB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创新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围绕集成电路制造、高效照明产品制造、食品饮料制造、纺织服装加工等重点行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关联企业在同一个楼宇集聚,着力打 造一批特色楼宇工业园区。

——河东新区拓展区:围绕打造文化旅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城市产业定位,集聚一大批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商贸服务、酒店服务、金融服务业企业,着力打造河东新区RBD高端商务楼宇群;尽快启动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会展中心建设,深度开发灵泉旅游度假区,建设中华养生谷,打造形成文化休闲、特色旅游楼宇经济群;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特色楼宇群。

——现代物流港拓展区:依托园区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集聚国内外营销、采购等机构和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及仓储运输楼宇经济群;依托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形成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软件研发、服务业外包等业态参透融合发展的楼宇经济群;利用临港优势,加快建设台商电子园,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形成以电子产品制造为重点的都市工业楼宇经济群。

3.四块支撑。指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对区域产业进行深度定位,突出优势,超前规划,科学竞争,错位发展,彰显产业特色,培育一批工业楼、写字楼、商务楼、科研楼、中介服务楼、现代物流楼等,实现高端业态集聚,形成极具特色的支撑全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四大特色楼宇经济板块。

(三)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将围绕重点商务楼宇区块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时序,切实做好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投资服务推进制度,确保投资计划项目落实到位,通过“三个一批”的加快建设,完成楼宇经济投资目标。

——“改造提升一批”。加快对原有商务资源的整合提升,适时对吉祥大厦、邮政大厦、五金大厦、蓝宝石大厦等部分老楼宇资源进行改造,加快区块功能和楼宇功能的提升。

——“新建开发一批”。按照功能集聚和区块开发的理念,建设一批配套齐备、功能完善的楼宇经济项目。新建物流园总部综合楼,河东新区五星级酒店、传媒大厦,经济开发区、创新工业园和台商电子园多层标准厂房等楼宇项目,扩大楼宇资源的规模,提升楼宇档次。

——“储备生成一批”。以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发展的载体规模为目标,在“一核四区”空间范围内,积极统筹各类资源,做好沟通衔接工作,强化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力争尽快储备、生成一批商务楼宇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楼宇建设,构筑发展载体。发展楼宇经济关键在于项目建设,必须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储备项目抓拆迁,开工项目抓前期,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招商。一是要健全项目推进责任机制。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在建一批、规划储备一批”滚动推进的原则,确定重大楼宇项目推进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完善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加快楼宇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领导联系楼宇大项目制度,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定期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协调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项目推进,为我市楼宇经济加快发展构建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项目储备机制。结合“十二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积极挖掘发展空间,抢先规划楼宇发展布点,储备一批新楼宇。

(二)强化招商引资,扩大经济总量。把楼宇招商工作作为发展楼宇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区块招商,搞好策划,建好队伍,拓宽网络,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形成政企配合、多方联动的招商机制。各区县、园区每年至少引入1 个投资不低于1亿元的重大楼宇项目。一是加强宣传推介。加大包装和招商指导力度,不定期组织开展楼宇招商专题展示和主题推介会,为广大客商提供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博览会、旅游节、招商周等节会平台以及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及时发布信息。二是深化合作招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中介代理商合作,重点围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总部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借助知名中介机构的人脉关系获取项目投资信息,着重引进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中心等。三是强化定向招商。建立楼宇招商责任制,做到每幢楼宇都有专人跟 8 踪、专人蹲点、专人招商,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责任、绩效考核。四是突出特色招商。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着力吸引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法律会计、广告中介、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针对性地引导行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工业楼、金融楼、软件楼、中介楼、现代物流楼等特色商务楼。

(三)强化政策驱动,加大扶持引导。切实发挥好政府主导力作用,研究制订发展楼宇经济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楼宇经济发展。一是鼓励楼宇建设。对楼宇的开发建设主体,由市财政给予专项经费,作为外部装修和环境改造费用补贴;尽可能减免企业投资商务楼建设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降低企业的市场投资成本与风险。二是鼓励招大引强。引导规模大、效益好、成长性强的企业入驻我市楼宇,对新入驻楼宇且税收关系在我市的优强企业,参照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对楼宇业主实行税收总量考核,引导楼宇业主把好企业引进关,给予重点楼宇业主适当奖励,实行楼宇业主奖励与楼宇效益挂钩机制。三是奖励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集体和个人。建立完善楼宇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优秀奖”,对在楼宇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相关政策予以表彰奖励。

(四)加强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服务引商、服务安商、服务留商”的理念,建立服务楼宇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规范工作机制,建立重点楼宇现场办公会制度、楼宇经济领导小组联席会制度以及楼宇经济分析会制度,积极协调解决楼宇 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完善“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等审批服务方式,为楼宇投资者和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定期召开银企联席会议,加强银企间的沟通,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对有融资需求的成长型楼宇及入驻的企业、项目,及时推荐给银行、担保公司及风险投资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四是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引导业主在管理上下功夫,引进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机构,促进楼宇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精品化,努力提升楼宇智能化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方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经信委负责研究提出全市楼宇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全市楼宇经济规划建设和发展运行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等工作;市发改委要将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国土资源局要指导区县、园区将楼宇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留足楼宇经济的长远发展空间,采取措施提高楼宇建设用地利用率;市住建局和规划局要将楼宇经济建设规划纳入全市城市建设规划;市环保局要将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开展楼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投促委要围绕楼宇定位,积极推进楼 10 宇产业招商;市统计局要加强楼宇统计监测,建立楼宇管理信息系统,对楼宇数量、入驻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和税收情况、物业管理水准、楼宇市政配套、内部硬件设施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发布楼宇经济发展分析报告;市地税局、市国税局要加强税收监管。建立全市楼宇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经信委、发改、规划、住房和建设、国土、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对楼宇经济发展布局、楼宇内重大产业化项目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解决,落实项目推进政策和措施。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中 12 经济发展

楼宇经济 规划

通知 主题词: 级法院,市检察院,遂宁军分区。

第五篇: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为主线,着力实施“生态立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三大战略,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全乡国民生产总值35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产值1634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100%;地方财政收入88万元,比“十一五”末增60%;农民人均纯收入2434元,比“十一五”末增7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400万元,比“十一五”末增22%。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措施

(一)建设特色农业大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1223552”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即到2015年,烤烟面积达到10000亩、竹子0亩、茶叶0亩、核桃30000亩、甘蔗5000亩、木薯5000亩,年出栏生猪2万头,实现耕地多经化、养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格局。在农业发展布局上,以茶叶、烤烟、甘蔗为主体,辅之生猪、核桃、竹子、蔬菜木薯等其它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乡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乡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对烤烟、茶叶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培训。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争创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农业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通过引进、嫁接或联合茶叶知名品牌,建设2至3家年产值过500万元茶叶加工企业,提高茶叶产业附加值。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应用沼气,到2015年,沼气普及率达到100%。在全乡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同时,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60%,建设一批生态型村庄。

5、加快农村市场建设。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广大农村建立连锁“农家店”,构筑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活跃城乡市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建设工业稳乡,着力培育乡域经济支柱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以矿电开发为重点,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探索发展生态工业、无烟工业和服务业。继续抓好水电开发,坚持“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农”的发展思路,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突出发展小水电,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规范管理,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大力打造绿茶品牌,采取“外引内联”的办法,整合资源,积极推进现有茶叶加工企业改制,鼓励现有企业强化管理和技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茶叶生产步入“规模型、效益型、外向型、品牌型”正轨。树立通过抓原料生产、抓工业发展的理念,动员和引导农民为龙头企业生产提供原料,鼓励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茶叶、烤烟、甘蔗、木薯基地,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引进外商,全面勘察矿产资源,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

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鼓励发展免烧砖厂和碎石厂。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全乡基本实现乡村公路全部水泥路,村组公路50%以上水泥路,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乡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全面修复联合大沟、曼干大沟、丫口大沟水毁工程,完善烟区、茶园水利条件,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堤防整治和抗旱水源工程。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乡村庄体系规划,按**综合集镇、联合、曼干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心村、自然村、居民点五种不同规划的乡村网络,逐个进行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再逐步进行改造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15年,开通有线电视农户占农户总数5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农户上网率达20%以上。

2、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乡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乡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乡有50%以上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组有科技文化中心户。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以乡为单位每三年组织一次农民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下载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营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株洲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摘要)

    株洲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

    瑞金市开放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思路

    瑞金市开放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市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全市开......

    市工业园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

    安徽界首工业园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工业强市”发展步伐,构建良好的投资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工......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

    十二五发展规划(模版)

    晋庙铺中心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近年来我院在为晋庙铺镇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卫......

    街道“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梳理今后五年xx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xx街道今后发展战略目标,对于xx街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接和促进"xxx"以来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

    “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 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

    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