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墨子的一封信
致墨子的一封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那么一般书信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墨子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墨子的一封信1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致墨子的一封信2尊敬的墨子先生: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篇:墨子 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怀旧墨子
<序>
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各的优势,每个门派的学说都是一番别异的风景,而真正成为胜者的是儒家,儒家思想也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为这些,孔子成了诸子的代言人。
但我们的视野中却并非只有一个孔子,还有“庄子”,或者说是道家,庄子能让人读得懂,他能让你直通精神自由的诗化境界,每次读《秋水》《逍遥游》《天下》《庄子》,我不仅会想到庄子,我还会想起其他的“子”,当然也包括那位神秘的“子”。
关于“韩非子”“孙子”“孟子”“老子”,他们的自身我们都能读得懂,因为他们不是飘逸的湛蓝色,古典的金黄色,就是热情的红色吧。这些鲜艳的颜色当然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他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我觉得孔子有点道貌岸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在为自己找说辞罢!自己的学说不被别人认可,写出这样一句话,倒是让我们觉得他们是君子了呢!因为汉武帝
关键字:踪迹墨子 踪迹墨子 踪迹)墨子的大名大略,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自己便也成了闪闪发光的金黄色了,也被我们说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老子是飘渺的白色,不太引人注意,但我们却忘记不了他,因为他被孔子说成“上得天空,下得大海”的神龙,因为他在我们小孩子心中永远都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形象。
诸子百家里面有一个“子”有点特殊,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及的“神秘”的“子
”,也许就是因为他的陪衬,才使诸子更加鲜明吧!
在天地未被劈开时,人类未被创造时,地球还没有诞生之时,天地是一片混沌,天地一片黑色,这就是天地的始源之色——墨色。
墨色,也就是神秘的黑色。黑色固不被认为是一种颜色,但我却喜欢它。不是因为我熟悉,而是因为我陌生。
墨子读书笔记——非攻
(2007-08-04 07:18:11)转载 标签: 分类: 阅读散记
人文/历史
墨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平和的生活。墨子正是体差到百姓的疾苦,体会到弱国的无奈,提出了非攻的主张。
非攻,首先要看到攻是不义的。比如有一个人,到人家果园偷了几个桃子,或者到人家家里偷了几只鸡,又或者杀了一个人,这样的人大家都觉得他是在犯罪,要得到惩罚。可一个国家侵入到另一个国家,毁坏宗庙,抢夺重器,杀掉的人何止千万,却没有遭人非议,认为是犯了罪行,反而会有人颂扬其武功。而这些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不义之举,是在犯罪,不同的只是祸害的大小。
其次,还要看到攻极度消耗民力。战争一般发生的春、秋之季,这个时候正是耕种、收获的季节。而战争一旦爆发,历时很久,必然会导致荒废时令,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因为收成不好受冻挨饿。战争需要大量的武器、牛马和粮食,都要老百姓供给,还要他们负责运输,使他们本就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还有丢掉性命的可能。战争还要死掉成千上万的士兵,这些士兵本来也是老百姓。所以墨子说,攻就是“夺民之利,废民之利”。
再次,要看到攻是得不偿失的。墨子说,现在好多人都觉得战争不光会使国家有炫耀武功的机会,还会带来实际的利益。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现在有一个万乘之国,攻打一个三里之城,是很容易就占领的。表面上看起来疆土又扩大了,是有利的。但攻打过程中,要损耗多少物资,牺牲多少生命。作为万乘之国,三里之城不过是弹丸之地,现在却要拼着消耗国库,浪费民力,损失人口去攻打,有多少意义呢。不如集中精力,开发好国内大量的荒地,使人民居有定所,衣食无虑,还可以增强国力,这才是有利的事。
总之,攻上不利天,下不利民。虽有一时之利,带来的却是长久的祸患,可天下仍然是战事不休,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认为,攻虽然上不利于,下不利民,但利于执政者,利于统治阶层。战争可以给君主带来战无不胜的美名,疆域扩大的功绩,征服天下的成就感;可以带来奇珍异宝,如花美人。战争可以让官吏们得以加官进爵,分封土地,赏赐财物。所以,他们热衷于武力,频繁发动战争,为一已这利,损天下人之利。墨子说,“执政若此,非国之务”也,他劝这些执政者们,上要顺天,下要顺民,以民利为本。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古圣人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所以万民归心,诸候咸来,尊为天子。因此,君主们“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不可不察者。”
体会非攻的意思,其核心在于保护人民的利益。只有天下皆非攻,才能战事不起,四海安宁,君主们行仁义之政,诸候间执仁义之礼,那么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和谐的生活。读非攻,还要和兼爱一起来看。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根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政者如爱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百姓,就不会因已之利去发动战争,伤害百姓的利益;强国如爱已一样爱护小国,就不会为自己的利益去攻打,伤害小国的利益。
非攻的思想,体现了和平和谐的要求,评者以为,非攻思想表现在国与国关系上,就是和平共处外交原则的滥觞。表现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人和人之间,就是团结和谐的基础。我们无从知道上层的本意,但不管怎么说,墨子的非攻思想是以人为本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其基本原则是:以大多数人的利为利。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不妨作为一条行为准则。
去年有部电影叫《墨攻》,塑造了一个墨者革离的形象,衣着简朴,不求名利,四处奔走,为了宣传非攻思想,阻止战争,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我想,当年的墨子就是如此吧。
第三篇:公输 《墨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熟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1、导言: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你能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吗(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兵等)?由“墨家”导入课文。墨家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吗?
2、墨子和《墨子》介绍:(1)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信息。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板书:《公输》)
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国用公输盘制造的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了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2)小声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疑难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解惑。(4)全班共同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5)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略)
2、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指名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3、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4、教师适当指导朗读。略
5、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力求读准。(叙述者、墨子、公输盘、楚惠王)请大家再大声地将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6、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宣传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3)公输班何许人也?楚国攻打宋国的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
明确:注释② 此场战争是“不义之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4)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5)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墨子为什么如此不辞劳苦?(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思想)解释“兼爱”、“非攻”
(6)文中哪句话揭示了事件的结果?(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7)请以“这篇课文叙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 概括课文的内容。如:这篇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善辩。
集体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思路,体会对话的语气、语意。
三、布置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思考墨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并仔细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一)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 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
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二)分析第一回合(1)墨子为何先劝公输盘?(2)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不说”)
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③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驳斥了他的所谓的“义”
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宋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
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有口难辩。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4)“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没 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5)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二)分析第二回合: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1)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今有人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2)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通过对比和比喻。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体会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分析第三回合
1、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 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集体朗读课文
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4、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5、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
1、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2、谈谈你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在民间传说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争取楚王宠信,又要标榜自己有“正义感”。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3、模拟对话,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墨子机智、勇敢,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是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欣赏品味。
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宋“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宋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实质。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
(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随主题的需要而定。
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宋的。对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都是略写,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
4、学习课文后,最大感受是什么? 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可结合美伊之间的战争谈谈自己的想法。
5、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
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板书设计: 公 输 《墨子》 见公输 墨子:闻警赴楚 公输:义不杀人 以义相责 墨子:义不杀少
墨子 见楚王 楚王:必有窃疾
止楚攻宋 墨子:王吏攻宋 以智相责 智慧勇敢
与此同类
见公输 公输:九设械尽
墨子:九距有余 以技相较
持器待寇
人物
墨子 劝楚攻宋 “非攻”
公输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
楚王 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
必取宋--攻械尽,而守圉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
欲杀之--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 输
从容说课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
设计(二)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多媒体插放动漫flash)
二、资料助读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
生字:
械(xiâ)
轩(xuān)
鲋(fù)
梓(zī)
多音字:
舆(yǔ)
犀兕(xī
褊楠(piá nán)sì)
鼋(yuán)罨(tuó)
请说之(shuō)
长木(zhàng)
公输盘(bān)
见我于王(xiàn)
禽滑厘(gǔ)
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3.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4.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献十金(请允许我,表敬词)
荆之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2)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高兴)
见公输盘(拜见)
请说之(解释)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
(3)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胡不已乎?
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见我于王?
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 公输盘“服” 楚王曰:“善” 公输盘诎 楚王曰“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阅读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矗子的劝说艺术
1,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
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教师提问: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3)学生齐读17~2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东心,子墨子预守备。“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4)教师总结: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成果展示: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劝阻,面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盲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不禁为子墨子担忧,墨子一跟看穿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总结升华
1.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三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大多联系美伊战争来谈;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予以鼓励。
2.模拟对话
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激情发育,有的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有的称赞其机智、勇敢;有的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
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五、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钓阱俭、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六、布置作业
1.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鉴赏短文,品评《墨子》散文的艺术魅力。
2.课外阅读史怀译的《敬畏生命》,了解其见解;并与《墨子·非攻》作比较,看看他们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⑵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目标
⑶ 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教学方法】
1、诵读──品析──背诵。
2、设疑──点拨──释疑。【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公输:
公输,名盘,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生字:
械(xiâ)
轩(xuān)
舆(yǔ)
鼋(yuán)
罨(tuó)
鲋(fù)
褊楠(pián nán)
多音字:
请说之(shuō)
长木(zhàng)
公输盘(bān)
见我于王(xiàn)
禽 滑厘(gǔ)
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学生自由朗读。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⑴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请献十金(请允许我,表敬词)
犀兕(xī sì)
梓(zī)
荆之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⑵ 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高兴)见公输盘(拜见)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请说之(解释)胡不见我于王(引见)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谓知类(事理)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为与此同类(类别)子墨子闻之(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
⑶ 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宋何罪之有?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胡不见我于王?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
1、研读第5~12段。
问题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问题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问题③: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问题④: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来的不仁,因为来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问题⑤:“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问题⑥:“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来的计划了吗?
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来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来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问题⑦: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点拨: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解说:设置以上7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紧逼,公输节节退守,最终服输的过程。)
2、研读第13~16段:
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点拨:‘今有人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问题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点拨: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来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来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问题③: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
点拨: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解说: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3、研读第17~22段:
问题①: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点拨: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优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问题②:“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点拨: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问题③:“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点拨: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问题④: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点拨: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问题⑤: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
点拨:“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问题⑥: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 国 君臣?为什么?
点拨: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 国 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来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
问题⑦: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点拨: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三、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四、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2、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五、总结升华
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过程
第四篇:墨子语录
墨子语录
1、墨子 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2、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3、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国之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5、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6、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7、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8、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9、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0、君、臣、萌,通约也。
11、古者圣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1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3、墨子说: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14、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1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6、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
17、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18、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19、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20、君子莫若欲为惠民,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21、墨子 说: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22、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财则足。
2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24、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25、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26、墨子 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27、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28、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而已。
29、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乎人即为,不利乎人即止。
30、墨子曰:“政者,口之言,身心行之。今子口言之,而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31、今惟毋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邢政必乱。
32、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
3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34、墨子 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35、节于身,诲于民,有以天下可以治,财用可得而足。
36、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7、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38、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9、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40、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41、墨子 说: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4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器,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43、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
44、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邢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以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45、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4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7、古者圣王唯能审以尚贤使能为政,无异物杂焉,天下皆得其利。
48、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骨之《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国也;家无三年之食也,子非其子也。”。
49、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50、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51、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
52、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53、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54、墨子 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55、墨子 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56、墨子 说: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57、凡使民尚同者,爱民不疾,民无可使。
58、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59、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60、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
62、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63、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4、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6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66、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
67、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第五篇:墨子经典语录
墨子经典语录
墨子经典语录1
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墨子公孟》
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6、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子
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9、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0、典出战国墨翟《墨子鲁问第》
11、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
1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13、意思是。为政的官员们,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出自《墨子公孟》。
1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5、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18、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1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2、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2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
25、原文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26、先秦诸子中,孔子让我读到一颗仁爱之心,以和为贵孟子让我善养浩然正气,平治天下墨子让我涌出一腔热血,救助苦难韩非让我看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老子让我初识艺术人生观荀子让我读到科学进取心。
2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0、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墨子
3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5、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节用上》
3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7、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38、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
39、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
40、我们经常说人生应该有思想,但思想不是人生的'目的决定人生价值的不仅是人的美好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行动。过去的人们曾反复讨论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我以为行动决定一切,行动才是首要的。墨子说志行,为也,也就是说意志付于行动,那是作为。“
41、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4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墨子经典语录2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如果您喜欢《墨子的名言》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意思是。为政的官员们,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出自《墨子公孟》。
第部《墨子》墨子(战国约公元前-前)
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墨子公孟》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典出战国墨翟《墨子兼爱中》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墨子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墨子
时不可及,日不可留。墨子
先秦诸子中,孔子让我读到一颗仁爱之心,以和为贵孟子让我善养浩然正气,平治天下墨子让我涌出一腔热血,救助苦难韩非让我看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老子让我初识艺术人生观荀子让我读到科学进取心。
墨子经典语录3
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墨子 说: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墨子 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 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 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遂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
墨子 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墨子 说: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墨子 说: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墨子 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
墨子说: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墨子经典语录4
1、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 、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3、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4 、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5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6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7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8 、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9、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 0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1 1、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 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1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1 4、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1 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 6、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1 7、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 8、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 9、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2 0、源头浊的流不清,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反求诸己。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劳,虽劳苦而不可取。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因此名誉扬于天下。
墨子经典语录5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墨翟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4】: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
【5】: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
【7】: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
【8】: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即使面对危险,都会勇敢的站出来。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侠” --墨子 《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
【9】: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10】: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11】: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1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翟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墨子 《墨子·修身》
【1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兼爱中》
【15】: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
【1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墨翟
【17】: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墨子
【1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
【19】: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墨子 《墨子·小取》
【2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墨子 《墨子》
【21】: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22】:“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此事者,圣知也,仁义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墨子 《天志下》
【23】: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24】: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墨子 《修身》
【2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26】: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非攻》
【27】:“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非乐》
【28】: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29】: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墨子
【30】:刚天下者兵也 --墨子
【3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
【3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