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赏析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赏析(汇编3篇)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赏析1题扬州禅智寺原文: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注释1.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2.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飘萧:飘摇萧瑟。
4.阶砌:台阶。
5.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6.暮霭:黄昏的云气。
7.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8.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题扬州禅智寺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赏析2原文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赏析
开成二年(837),35岁的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31岁的弟弟杜顗(yǐ)【字胜之】患眼病(可能是白内障)寄居在扬州东北的禅智寺【又名竹西寺,始建于汉明帝(刘庄)时(公元58年前后)】。就找了一位叫石生的眼医,请了一百天的假,和石生一起从洛阳赶去扬州给弟弟治病,病没治好,但假期已满。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也就是说,官员最多只能请一百天的事假,否则就算自动离职。也许生病的弟弟确实需要他全力照顾,也许是禅智寺幽静的环境触动了他早已厌倦监察御史职务的情怀,他毅然放弃官位留了下来,并写了这首融情于景、景幽情遥的五律——
“秋雨过后,禅寺清寂,只有凄咽的蝉声在空气里流荡;松桂稀疏,随风摇曳,发出瑟瑟声响。青苔满阶;一只白色的小鸟停在上面,迟迟不肯离去。暮霭沉沉,从茂密的林间缓缓涌起;一抹斜晖,斑驳地映着孤单的小楼。晚风轻拂,传来竹西路上歌吹的喧嚣;有谁知道?我正独坐凄凉……”
诗人首联以声写静,反衬禅智寺的冷寂:“蝉噪”,蝉鸣;“飘萧”,风声萧瑟;“秋”,点明时间,突出秋意。雨住风清,秋蝉嘶鸣;松桂飘摇,秋意横生。偌大的禅智寺,单调的秋蝉声如噪,微弱的秋风声可闻,足见环境寂静。以声衬静,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秋风秋雨给人凄冷之感,松桂瑟瑟,给人枯寂之感。禅智寺氛围的冷寂令人“闻声”而凉意暗生。
颔联以形显静,渲染禅智寺的孤清:“阶砌”,台阶、石路;“迟留”,久留不去。路阶青苔密布,说明人迹罕至;小鸟徘徊不去,暗示周围寂寥无人。诗人信手拈来的两个形象,给人满目荒凉、空寂孤单之感。宛如一幅清雅的水墨小品,意境清幽而苍凉。“独立寒秋”的寂寥之意,含蕴其中。
颈联以色写幽,突出禅智寺的凄迷:“暮霭”,黄昏时的`雾气;“深树”,茂盛的树木。暮霭渐浓,丛林深郁,幽暗的色调使人感觉压抑;夕阳西下,斜晖一抹,明亮的光彩又给人带来一丝暖意。又好似一幅明暗交织的油画,意境静穆而岑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暮之感,随景而出。
尾联以乐衬哀,表现诗人的孤凄落寞:“竹西路”,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一段路,这里代指扬州;“歌吹”,歌声和乐声。夜幕降临,晚风送来喧闹的歌乐声,身外不远处,就是“十里春风”、市井繁华的扬州啊!想当年,自己曾在这里放浪形骸、意气诗酒、“赢得青楼薄幸名”。可如今,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独坐凄凉。个中滋味,谁能体会呢?以歌乐之乐反衬孤凄之哀,“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落寞伤感油然而生。华年渐逝的感慨、仕途失意的郁愤、国势江河日下的忧戚……齐上心头矣!
全诗题写禅智寺的“幽静空寂”,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动静相衬、明暗交织;以声反衬开篇,又以声对比作结,结构精严,手法高妙;融情于景,处处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精心而无迹地营造出的百年古寺特有的幽凄静寂的氛围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小杜”。大唐王朝无可奈何地进入了晚年,她的子民——即使是才华横溢、风流不羁、豪爽清丽的杜牧——也无可避免地“与时俱进”,堕入了人生枯寂的冬……
遗憾的是,手足情深的杜牧做出的这次牺牲,并没能挽回弟弟的视力,此后他虽又多次陪其辗转求医,但杜顗最终还是不治,卒于大中五年(851)。大约一年之后(852),杜牧也病逝于长安家中,享年50岁。他的好友、写过“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纵游淮南》)的张祜(字承吉)也于同年去世。杜牧当时题诗禅智寺,是否也有终老扬州的想法呢?嗟呼!扬州之于杜牧,岂“十年一梦”能尽道乎?
余试以诗解之曰:
雨过桂松泠,飘萧孤蝉鸣。
深树暮霭起,青苔白鸟停。
小楼斜晖映,歌吹晚风听。
十年扬州梦,禅智题幽情。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赏析3《题扬州禅智寺》
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译文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注释
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飘萧:飘摇萧瑟。
阶砌:台阶。
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暮霭:黄昏的云气。
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题扬州禅智寺》鉴赏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题扬州禅智寺》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杜牧时年三十五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无所视,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告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此诗便作于此时。唐制规定: “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
《题扬州禅智寺》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第二篇:题扬州禅智寺诗歌翻译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前言】
《题扬州禅智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描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用“歌吹是扬州”来表现市井繁华的扬州,从而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注释】
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飘萧:飘摇萧瑟。
阶砌:台阶。
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暮霭:黄昏的云气。
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翻译】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鉴赏】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和诗人忧弟病、伤前程的黯然心境不无关系。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4]“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第三篇:题扬州禅智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6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小题1:这首诗用字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珠联璧合”,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本文参考答案
小题1:(3分)“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1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1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1分)(应突出“满”描写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
小题2:(3分)同意。这首诗的开头以动写静,以“蝉躁”反衬寺静;(1分)结尾用静中有动收篇,用扬州的繁华喧闹和禅智寺的静寂作了对比(或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1分)首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颔联以形显静,渲染禅智寺的孤清:“阶砌”,台阶、石路;“迟留”,久留不去。“满”说明路阶青苔密布,表明人迹罕至;小鸟徘徊不去,暗示周围寂寥无人。诗人信手拈来的两个形象,给人满目荒凉、空寂孤单之感。宛如一幅清雅的水墨小品,意境清幽而苍凉。
小题2:
试题分析:诗人首联以声写静,反衬禅智寺的冷寂:“蝉噪”,蝉鸣;“飘萧”,风声萧瑟;“秋”,点明 时间,突出秋意。雨住风清,秋蝉嘶鸣;松桂飘摇,秋意横生。偌大的禅智寺,单调的秋蝉声如噪,微弱的秋风声可闻,足见环境寂静。秋风秋雨给人凄冷之感,松桂瑟瑟,给人枯寂之感。禅智寺氛围的冷寂令人“闻声”而凉意暗生。尾联以乐衬哀,表现诗人的孤凄落寞。夜幕降临,晚风送来喧闹的歌乐声,身外不远处,就是“十里春风”、市井繁华的扬州啊!想当年,自己曾在这里放浪形骸、意气诗 酒、“赢得青楼薄幸名”。可如今,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独坐凄凉。个中滋味,谁能体会呢?以歌乐之乐反衬孤凄之哀,“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落寞伤 感油然而生。华年渐逝的感慨、仕途失意的郁愤、国势江河日下的忧戚……齐上心头矣!
第四篇:杜牧《清明》赏析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历参沈傅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诗文今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文赏析】
要弄清楚这首诗,就要先弄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说“清明”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而并非是节日。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需要明确的是把“清明”作为“清明节” 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由于寒食节大多是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稀里糊涂”地把寒食、清明合二为一了。至于为什么到现在真正的“扫墓节”——寒食节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清明节凸显出来,就连专门研究民俗的专家也无从考证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首诗所描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婉如一篇小小说。整首诗处在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体现在诗句中的“雨纷纷”、“行人”、“借问”、“遥指”以及对话部分,每个诗句都是一个活动的场景,贯穿起来就是一个情景剧。“纷纷”交待的是春雨的意境,然而这一天恰恰是清明,是人们按照习俗上坟扫墓的清明节,因此就有了那位雨中行路者“欲断魂”的心情,接下来便是一问一答,全诗可谓是“有声有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交待的时间和场景,“路上行人欲断魂”直点“行人”当时的心境。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情景十分生动,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和动感。
这首诗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是“开”,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是“承”,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转”,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合”,是第三句回答,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后边应该还有故事要发生。
【注释】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韵义】
【评析】
清明节真实的写照,短短的几句话把清明节赶去给故人上坟的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后人不会有比这首诗写的更完美了!
对杜牧《清明》诗旨之理解,历来多有分歧:或为“雨中伤感”说,或为“踏青游春”说,或为“哀悼亲友”说。反复揣摩诗意,则第三说最为切实。诗中所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定场景中所产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与思想情绪。诗旨主要在于表现生者“行人”对已故之亲友们的沉痛伤悼之怀与深切怀念之情。此诗艺术手法高超,别具形象圆整、叙事曲折、画面丰盈、章法自然之审美价值。后人甚爱此诗,对其采用删缩、变体、仿拟等再度创作之方式,形成一道诗歌接受的亮丽景观。《清明》诗以其思想与艺术的杰出成就,奠定了清明哀悼诗千古绝唱之地位。
世事多所难以逆料者。一千多年前的晚唐诗人杜牧,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千载之后,他的一首七绝小诗《清明》,竟然在90年代初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并名列第二。①“小杜”虽然未能亲获这份殊荣,享受这份快乐,但就其《清明》一绝的魅力与影响而言,就足以使其百世流芳、千古不朽。
①。十佳”唐诗排名依次为:盂郊《游子吟>、杜牧《清明)、李白《静夜思》、王之涣《登鹳雀楼》、李商隐《乐游原》、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悯农》、李白《早发白帝城》、贺知章《回乡偶书》。见1992年9月23日《新民晚报》。
第五篇:杜牧 《江南春》赏析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
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