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同步练习
高二语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同步练习
一、名句默写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黯黯——流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惊风密雨——乱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九重天——惜残年——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河南经乱书怀白居易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阻饥——羁旅——
二、字词注音
李儋()乱飐()薜荔()王濬()
芦荻()降幡()兰苕()
三、文学常识
1、柳宗元,字_______,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________齐名,并称“_______”。
2、韩愈,字______,世称_________。3、刘禹锡,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__。
4、白居易,字______,晚年号_________,与其好友________齐名,并称“______”。
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专题教案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寄李儋元锡》
1、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3、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4、背诵全诗
二、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纳小结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三、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5、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二、自学《西塞山怀古》
1、结合注视了解作者及背景
2、鉴赏提示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今四川成都)接东(金陵──今江苏南京),贯今通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气”,在晋国大将王浚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转眼间成了历史。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不情愿地沉入江底,吴军望风而逃,石头城上投降的旗幡早已高高挂起。“沉”和“出”二字分别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垮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用的传神精道。东吴败亡虽是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特例,但有了后面“人世几回伤往事”的照应,便有了普遍意义: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掌权,若不按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办事,失去民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都会由兴盛走向衰亡,这是不可抗拒的铁的法则。
“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山形依旧枕寒流”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故垒萧萧芦荻秋”与“山形依旧枕寒流”相叠,让人们仿佛听到看到了诗人面对浩浩江天发出的浩浩慨叹:人世真的就不能长治久安,走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怪圈和周期吗?一个“寒”字的嵌入,更是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冷静头脑和关注天下兴亡的赤子之情,使得纵论千古的豪放中回荡出一股感人至深的沉郁之气。故而,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本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道,一生杰作,压倒元(稹)白(居易)。“人世几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尽收笔底。
4、课文小结诗: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地方格局势力,怀故意在叹今,警告当权者别忘六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5、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三课时
一、学习《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导入课文。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2、整体感知本诗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3、问题研讨:
诗人是如何表达“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兄弟之情的?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二、自学《天上谣》
1、作者简介:李贺一生位卑职冷,病贫交迫,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纠结于心。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2、整体感知
(1)、诗作主要内容
这十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2)、作者思路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说说诗仍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三、比较韩柳两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提示:结合创作背景谈。柳一贬再贬,愁思弥漫,凄苦无比,对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控诉;韩满腔忠诚,几遭杀身之祸,内心充满不平之气,然语虽凄切,却不哀飒,有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
四、作业
1、背诵本专题4首教读篇目
2、课后完成“积累与应用”3
第三篇:高二语文试卷道士塔同步练习
道士塔同步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粗体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坍弛(tān)
关卡(kǎ)
呆滞(zhì)困惑(huò)B.朔风(shuò)敦煌(dūn)
衣冠(guān)
偌大(ruò)C.漠然(mò)拎水(līn)把持(bǎ)
尴尬(gān)D.憨厚(hān)
看守(kān)
官邸(dǐ)
倒溯(sù)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圆形
树一木桩
晃动
滔滔不绝 B.凛冽
垒以青砖
干燥
极大安慰 C.逃荒
无可辨驳
歆羡
出现裂缝 D.倾泄
肮脏灵魂
遗憾
十分佩服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
,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②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
官邸。③中国是穷。但
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A.富余
庇护
只要/就 B.富余
保护
只有/才 C.富裕
保护
只要/就 D.富裕
庇护
只有/才
4.下列句中加粗体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于古典诗词一窍不通,你给他讲苏拭的诗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B.巴以之间以暴易暴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
C.在“同一首歌”现场直播晚会上,演员滕格尔的歌声不绝如缕,现场观众掌声不息。D.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各自的生计奔波着。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B.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时间都很短。
C.处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局势,有人认为是崇祯皇帝朱由俭刚愎自用,气狭量小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D.“师博”让位于徒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已不再是唯师是尊,而是开始强调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6.下列各句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为一揽子落实本校向“希望工程”“烛光工程”捐助的事,他一大早就召集三个学校的领导人研究这件事。
B.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史料已属不易,鉴定并用于科学的“红学”研究更不容易,“红学界”过去很多专家主要精力就花费在这方面。
C.农林部的老林是个复员兵,生性耿直,有时有些偏激,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相当充分的准备的。
D.古代文论的运思方法、语词范畴,成为记录一个逝去时代的信息符号,对今人已宛如“密码”。
7.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还为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快捷的销售模式感兴趣。
B.同学们都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老师也批评了他。C.明天就要文理分班了,你到底是报理科或者报文科?
D.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前后重复,否则,就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8.以“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添减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这一学期,她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主要是因为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9.这两段文字读后让人感到心情沉重和愤慨,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试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一条弯弯扭扭很窄的路,牵引着我们走进山中。抬头望去,四周皆松,它们都很寂寞,远离了村庄、市井,一株一株独自站在那里,一副沉思默想的样子。也许因为我的走近,有了一些感触吧,发出松涛的响声。声因风而鸣,其来也忽,其去也飘,有如天籁,我也听见了。久听不厌者,应该是山里人。古人却说:“然非清心人不能听,非会心人不能解。”又有谁能听、能解的?
意外地看见了委羽洞。心头一惊,听老者说过,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称为道教天下第二洞天。“季羽”典出后周刘奉林,他于山中学道,能闭气,三日不息。据说,他吞吐一口气,风走云卷,能控飞鹤上升,群鹤拍打着翅膀,却不再飞翔,停在空中不动了,又掉下一片片羽毛于山后。洞因而有委羽之名。时光流逝,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能够控制白鹤不再飞走的仙人,大概不会再有了。也许,旧说也成了一种传奇。
因为好奇,走向山洞,洞口挂满藤萝,千年以上;一地绿苔,野性十足。它们是装饰洞口,还是装饰神秘?我不知道。好奇是少年的天性,无畏先作了他们的向导。借着洞口微弱的亮光勇往直前地向前走去。然后,黑咕隆咚地在洞中摸索着,穿越时间的黑夜,黑夜没有尽头,路也没有尽头。冷不防头上滴下几滴冷冰的水珠,一阵慌乱。然后又听得“丁冬——丁冬”的滴水声,荡漾于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再往前走,有浅水,越走越深,心却越来越虚,拔脚出洞,不知洞深几许。
出得洞口,再看周围的山,虽不高,却伏龟蹲虎,气概不凡。山凹一侧,有一个水池,不大,形同弯月,如我后来在敦煌鸣沙山看见的月牙泉。那水极蓝,不能见底,像一位从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梦,幽深幽深。水中有草、有鱼,草在飘飘忽忽,鱼在浮浮沉沉。扔一块小石子,只看见水花听不见声。忽地,惊起一池白鹤。聚集在池边的,休憩于树间的,站立于岩上的,成千上万的白鹤飞舞而起,遮掩了一角蓝天。白鹤或舞或翔或独立或展翅,人是只能在远处观赏的。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分明是我们惊吓了它们,我抬起头来,用目光向它们致歉,却看见它们悠闲地拍打着翅膀,恍若千万双生命之手,饱蘸着浓墨,以行云流水般的笔画在天空的大纸上书写着逆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峰„„鹤鸣于天,几声呖呖——滴下来的几点墨汁,洒落在我的心头,又在另一张宣张上渗透开去。
这是四十年前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与记忆。“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改变不了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我听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那阵子,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砍光了,开山种粮。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史悠悠”。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
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
1O.二、三段写委羽洞,读后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它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1.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各不超过15个字)(1)四十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十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段段末“又有谁能听、能解的?”暗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至今没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
B.第二段写到委羽洞命名的缘由,增加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可读性,与下文描写白鹤翔集的情景相映衬。
C.第四段段末,运用比喻手法,虚实相间,既刻画白鹤翔舞的生命活力,又凸现书法的行云流水。
D.本文引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强调了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E.本文以白鹤为线索,由回忆写到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道教衰落、白鹤远离的遗憾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参考答案】
1.A(“卡”应读为“qiǎ”。)
2.D(A.“树”应为“竖”。B.“躁”应为“燥”。C.“辨”应为“辩”。)
3.C(①“富裕”强调“充裕”,“富余”强调“有余”。②句中的意义是褒义,而“庇护”是贬义词,因此应选“保护”。③句间是充分条件关系,而不是必要条件关系,因此,应排除表示必要条
件关系的BD两项。)
4.B(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未改变,题目误将“易”理解为“对付”。)
5.D(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计划在近期”;B项“原因”与“因为”重复,应去掉“因为”;C项“过分”与“苛”重复。)
6.D(A.“三个学校的领导人”有歧义。B.“这”指代不清。C.“对他的批评”有歧义。)7.B(A.“为”改为“对”。C.“或者”改为“还是”。D.“了”多余。)
8.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她在这一学期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或:上课勤记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常跟同学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她在这一学期竞赛连连获奖,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本题只要合乎要求即可,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9.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的,先后从对历史文物及其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对待文物运费所持的态度,从追求和保护文物的决心、勇气及行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在对比描写中甚至不惜笔墨,强烈地讽刺和批判了中国封建政府和官吏对祖国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保护意识,愚昧麻木,任由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大量外流的行径。读来使读者感到沉重、压抑和愤慨,很好地表达了主题。10.野性、神秘、幽默、深邃、寂静。(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即二、三段)和要求(概括“委羽洞”的特点)。第二段叙述了委羽洞的传说,第三段写自已实地寻访委羽洞,自然写到其特点,从原文中“野性十足”“装饰神秘”“黑咕隆哈”“路也没有尽头”“无限无尽的寂静之中”可以摘取、概括出答案。)11.(1)四周皆松,池水幽深,白鹤翔集。(2)四周没树,鹤池没水,白鹤远离。(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题干要求对比概括四十年前后鹤池环境的变化。先回到原文,从第五段的描述中了解四十年前鹤池的环境特点,有树、有水、有鱼、有鹤;再从第七段的叙述“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选择了远离。……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可知是四十年后的现状。据此可将答案提炼概括出来。)
12.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企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述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有冥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能力。(1)要理解本句的含义需从全篇着眼,把握文章主旨,并结合前后语境及重点语句。本文通过作者四十年前造访委羽洞、白鹤池跟四十年后反差对比,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流露了作者对现实的忧虑以及企盼、愿望。文中诸多语句都有提示:如第四段,“若要„零距离‟人鹤相处,人先得学会尊重,就像林和靖那样,爱鹤如子”——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以及企盼人和自然相处;第六段,“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改变不了应该改变的东西,这才匪夷所思”——表达对现实的忧虑;第八段,“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就会跪下来”‟——渴望恢复大自然的原貌。据此可概括出答案。(2)至于其表达作用的理解仍需结合文章主旨及表达技巧去回答。文章说如果能恢复原貌,我会跪下来,自然含蓄地表达了主题,并且就此结束。不拖泥带水,耐人寻味,感情深沉、浓烈。据此可分条概括出答案。)
13.BD(本题考查鉴赏能力。A项“至今没有人能够听懂它,理解它”错。作者的意思是理解的人不多,并不是没有人。C项对比喻义的理解有误,原文将白鹤的飞翔喻为书法,意在强调白鹤飞翔的悠闲自如,富有生机。E项对文章主旨概括不当。)
第四篇:高二语文警察和赞美诗同步练习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3.6 警察和赞美诗 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膝头(qī)
透露(lù)..盟誓(ménɡ)
.B.游弋(yì)
.嘈杂(cáo)
.C.别墅(shù)
.憎恶(zènɡ)
.D.沙锅(shā)
.
皎洁肃穆(jiǎo).
罪孽(niè).怏怏不乐(yānɡ).偎依(wēi).
衣冠楚楚(ɡuān).吆喝(he).胳臂(bei)
近在咫尺(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严冬 暗算 馅饼 世外桃源 B.寓所 雪茄 娴净 挤眉弄眼 C.侵袭 拐角 摇曳 生活坠落 D.布施 胃口 赚疑 照章办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徐明鹏从不放过学习中的任何一个盲点,即使它是微不足道的,也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B.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C.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有名的笔杆子。
D.战士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一线因劳累过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逾60岁的父亲武中林老人对儿子的牺牲痛心疾首,几度晕厥,但....他仍表示最大的心愿是“留下来,把儿子没有干完的活儿干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具有购买力的人数有限和大脑所能接收的信息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导致人们在商品方面注意力的稀缺变成严峻的现实。
B.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20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C.**出逃国外50年,凭借历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信教群众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D.艰苦奋斗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行为品格,应及早在青少年中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①但是当苏比走到一个异常幽静的路角上时,就站了下来。这儿有一座不很整齐的,砌着三角墙的,古色古香的老教堂。一丝柔和的灯火从紫罗兰色的玻璃窗里透露出来。无疑,里面的风琴师为了给星期日唱赞美诗伴奏正在反复练习。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比的耳朵,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
②天上的月亮皎洁肃穆;车辆和行人都很稀少;冻雀在屋檐下睡迷迷地啁啾——这种境界使人不禁想起了乡村教堂的墓地。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比胶在铁栏杆上了,因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的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
③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的低下的动机。
④一刹那间,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深切的反应。一股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促使他要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时候还不晚;他算来还年轻;他要唤起当年那热切的志向,不含糊地努力追求。庄严而亲切的风琴乐调使他内心有了转变。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市区里去找工作。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叫他去当赶车的。明天他要去找那个商人,申请那个职务。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
⑤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个警察的阔脸。
⑥“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⑦“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⑧“那么跟我来。”警察说。
⑨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6.选文①②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比在赞美诗中心灵得到净化,准备改邪归正。这个变化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局的安排是本文的绝妙之所在,试分析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警察”与“赞美诗”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提 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了。”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0.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4.根据以下条件,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的结论。已知条件: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问:
警察+赞美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对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个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解析:A项,膝(xī)头;B项,怏(yànɡ)怏不乐;C项,憎(zēnɡ)恶。
2.A 解析:B项,娴静;C项,生活堕落;D项,嫌疑。3.A 解析:B项,“在劫难逃”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C项,“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D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4.C 解析:A项,缺主语,可删掉“在„„下”。B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这两个概念互有涵盖,不能并列。D项,“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惯”搭配不当。
5.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本段文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字主要讲我国如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便可解答。
6.此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它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细腻地衬托了苏贝此时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它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
7.(示例)这个转变完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从小说开头的交代和结尾处人物的回顾,可以看出,苏贝原本也是个有生活理想的正常人,他听到圣洁的乐曲而“心醉神移”,说明他的心灵深处,还有着对美的认同与渴望。在不合理的社会,人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境遇,也会有不合常理的行为选择。屈辱的生活会埋葬人的美好心灵,而美的呼唤也能令垂死的灵魂复苏。
8.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看,显然是相矛盾的,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9.“警察”和“赞美诗”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读过全文后,就不难发现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在对待苏贝时是多么和谐一致。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的安宁。它们一个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一个从精神上毒害、麻醉。它们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
10.①舅舅决定忍痛卖琴。②父亲去卖琴。③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④母亲舍不得卖琴。⑤我去卖琴。
11.(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意思对即可)(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也对)(意思对即可)12.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答对任意两点即可)13.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需多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4.一个国家在社会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很完美的,甚至应该是“人间天堂”。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当时的美国社会并非“天堂”,而是穷人的“地狱”。
15.某单位要招聘年薪18万的电子计算机高级软件工程师,却是用能不能熟练使用算盘做考核标准,显然,这是不可能招到合适人才的。是招聘单位的愚笨呢,还是有其他目的?此幅漫画,就是通过对招聘岗位和招聘考核标准的鲜明对照,对社会上存在的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地讽刺。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
第五篇:高二语文警察和赞美诗同步练习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警察和赞美诗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膝头(qī)
透露(lù)盟誓(ménɡ)皎洁肃穆(jiǎo)B.游弋(yì)罪孽(niè)嘈杂(cáo)怏怏不乐(yānɡ)C.别墅(shù)偎依(wēi)憎恶(zènɡ)衣冠楚楚(ɡuān)D.沙锅(shā)吆喝(he)胳臂(bei)近在咫尺(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严冬 暗算 馅饼 世外桃源 B.寓所 雪茄 娴净 挤眉弄眼 C.侵袭 拐角 摇曳 生活坠落 D.布施 胃口 赚疑 照章办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徐明鹏从不放过学习中的任何一个盲点,即使它是微不足道的,也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B.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C.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有名的笔杆子。D.战士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一线因劳累过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逾60岁的父亲武中林老人对儿子的牺牲痛心疾首,几度晕厥,但他仍表示最大的心愿是“留下来,把儿子没有干完的活儿干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具有购买力的人数有限和大脑所能接收的信息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导致人们在商品方面注意力的稀缺变成严峻的现实。
B.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20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C.**出逃国外50年,凭借历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信教群众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D.艰苦奋斗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行为品格,应及早在青少年中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①但是当苏比走到一个异常幽静的路角上时,就站了下来。这儿有一座不很整齐的,砌着三角墙的,古色古香的老教堂。一丝柔和的灯火从紫罗兰色的玻璃窗里透露出来。无疑,里面的风琴师为了给星期日唱赞美诗伴奏正在反复练习。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比的耳朵,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②天上的月亮皎洁肃穆;车辆和行人都很稀少;冻雀在屋檐下睡迷迷地啁啾——这种境界使人不禁想起了乡村教堂的墓地。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比胶在铁栏杆上了,因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的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③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的低下的动机。④一刹那间,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深切的反应。一股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促使他要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邪恶。时候还不晚;他算来还年轻;他要唤起当年那热切的志向,不含糊地努力追求。庄严而亲切的风琴乐调使他内心有了转变。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市区里去找工作。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叫他去当赶车的。明天他要去找那个商人,申请那个职务。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要…… ⑤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⑥“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⑦“没干什么。”苏比回答说。⑧“那么跟我来。”警察说。⑨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6.选文①②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_______ 7.苏比在赞美诗中心灵得到净化,准备改邪归正。这个变化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局的安排是本文的绝妙之所在,试分析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警察”与“赞美诗”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提 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了。”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10.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请具体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4.根据以下条件,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的结论。已知条件:
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问:
警察+赞美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对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个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解析:A项,膝(xī)头;B项,怏(yànɡ)怏不乐;C项,憎(zēnɡ)恶。2.A 解析:B项,娴静;C项,生活堕落;D项,嫌疑。
3.A 解析:B项,“在劫难逃”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C项,“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D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4.C 解析:A项,缺主语,可删掉“在……下”。B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这两个概念互有涵盖,不能并列。D项,“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惯”搭配不当。
5.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本段文字主要讲我国如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便可解答。
6.此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它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极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细腻地衬托了苏贝此时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它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7.(示例)这个转变完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从小说开头的交代和结尾处人物的回顾,可以看出,苏贝原本也是个有生活理想的正常人,他听到圣洁的乐曲而“心醉神移”,说明他的心灵深处,还有着对美的认同与渴望。在不合理的社会,人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境遇,也会有不合常理的行为选择。屈辱的生活会埋葬人的美好心灵,而美的呼唤也能令垂死的灵魂复苏。
8.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看,显然是相矛盾的,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9.“警察”和“赞美诗”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读过全文后,就不难发现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在对待苏贝时是多么和谐一致。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的安宁。它们一个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一个从精神上毒害、麻醉。它们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10.①舅舅决定忍痛卖琴。②父亲去卖琴。③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④母亲舍不得卖琴。⑤我去卖琴。11.(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意思对即可)(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也对)(意思对即可)12.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答对任意两点即可)13.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需多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4.一个国家在社会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很完美的,甚至应该是“人间天堂”。出人意料的结局告诉我们当时的美国社会并非“天堂”,而是穷人的“地狱”。
15.某单位要招聘年薪18万的电子计算机高级软件工程师,却是用能不能熟练使用算盘做考核标准,显然,这是不可能招到合适人才的。是招聘单位的愚笨呢,还是有其他目的?此幅漫画,就是通过对招聘岗位和招聘考核标准的鲜明对照,对社会上存在的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地讽刺。资料来自: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