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同步练习(25) 文化创新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五)文化创新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②文化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①②④
C.①③④B.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97亿元,支持实施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包括网络文化、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领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C.①④B.②③ D.③④
3.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4.“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④
C.②③B.①③ D.②④
5.2013年4月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地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重点是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启示我们()
A.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7.既叫好又叫座的动漫作品,必须具备民族性、国际性、时尚性,本土动漫创作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并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同时,灿烂的中华文化也需借助动漫这一形式传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这说明()
①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的创新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④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②③
8.我国开展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通过生动的汉语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13年就归纳为一个字“干”。“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统一 ④立足生活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①③
C.②③B.①④ D.②④
9.一位文艺评论者说: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这段话说明()
①艺术创作必须源于社会实践 ②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 ④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实践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②④
10.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采用木刻、纸版、丝漏版和油
印、水印等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深受百姓喜爱。汉沽版画的成功表明()
①绘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只要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③④
11.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C.②④B.①③ D.③④
12.2013年10月11日,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开幕式,伴随着动人的音乐,一只小凤凰飞过前九届艺术节的举办地,穿越泰山之巅,飞到了济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整部动画全长48秒,采用水墨动画手法,造型写意、色彩艳丽,吉祥物“凤舞东方”形象可爱而不失庄重,给现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这告诉我们()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 ④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于构思
A.①③
C.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2013年1月25日召开的日山东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B.②③ D.②④
(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8分)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关键词,丰富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这24个字,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结合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以宽容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总结,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10分)
答案
1.选A 诗文、作画刻印,不同形式的文化创作,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强调必须创新,①②④符合题意。“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表述太绝对,③可排除。
2.选C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
3.选C 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知识点。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指网络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而社会实践发展推动了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出现,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本题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选C ①错误,新兴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选A 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项符合题意。
6.选A “空间交会对接,重点是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体现积极实践,文化创新,A符合题意。B属于经济生活角度。C、D与题意无关。
7.选D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
8.选B ②不符合题意,“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群众生活。③促进文化统一错误。
9.选A 艺术创作不能搞无土栽培,因为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社会实践、不能离开群众生活。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10.选D 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观点绝对化。
11.选A ③错误,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2.选B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④错误,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于社会实践。
13.(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每点3分)
(2)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优秀文化有着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应发挥好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每点2分)
14.(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每点2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又确立了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3分)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4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3分)
第二篇:课时同步练习(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四)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与马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 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
2.每逢农历新年,在不少地方都有舞狮表演,为节日增添热闹色彩。但青少年中会舞狮表演的实属凤毛麟角,不禁让人担心“狮艺”这一国粹会不会慢慢失传。有人认为,可否将“狮艺”带进中学的体育课程当中,既能让同学们强身健体,又可以更好地传承“狮艺”这一国粹。这样建议的合理性是()A.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 B.文化创新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C.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D.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
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A.随时代变迁而推陈出新
C.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具有相对独立性 D.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4.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到今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①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③认为应坚持文化创新 ④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①④
5.“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7.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②③
8.2013年7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写入法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养老问题的关注。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许多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这表明()①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仍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④人们的养老观念应因时而变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9.几千年来,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典故。2013年7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有义务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并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从中可以看出()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对孝道这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
④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10.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11.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大批新词语。近100年来,中国就形成了3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高峰,第一次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继“五四”运动之后,新中国建国时期是新词语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第三个高峰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30多年。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12.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科学技术是()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
C.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对此,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应该全面传承下去。”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看法。(8分)(2)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运用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警示的合理性。(12分)
14.(20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除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
B.①③ D.③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答
案
1.选B 民俗活动、烙在华夏儿女身上、中国印等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C、D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选A “狮艺”带进中学的体育课程当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B、C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选A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寓意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A项符合题意。
4.选C 注意两种观点的共性,①③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5.选A 材料强调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坚持正确的原则。③错误。
6.选A 如今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B、C、D不符合题意。
7.选A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
8.选B ②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错误,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9.选D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内容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是一脉相承的,但践行孝道的方式是因时而变的,①③当选。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问题,②不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不选。
10.选C 材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C项符合题意。A、B、D项观点错误,应排除。
11.选B A项错误。C项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变革的作用,D强调的是文化发展的作用,排除D。
12.选C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故④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①错误,②正确。技术是文化的具体内涵之一,而不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源,排除③。故答案选C。
13.(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文化,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要辩证分析乡村文化,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加以保护,而不能任其消亡;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而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部传承。(5分)(2)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只有保护好本地本民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特色,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②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保护,继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或剔除其糟粕,还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每点4分)14.(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还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7分)(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7分)(3)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6分)
第三篇:课时同步练习(22) 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2.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013年7月15日,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了100种优秀图书和100部优秀影视剧。这是因为优秀文化能()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C.③④B.②③ D.①④
3.2013年 10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第十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将同期举办,与第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形成“两会两节一展”的新格局。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具有如下功能()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有服务两岸经济的功能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决定思维方式的育人功能④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具有增强政治互信的功能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陆续播出一大批优秀公益广告,包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学雷锋”“民族复兴中国梦”等系列公益广告,平均每天播出493次,黄金时段平均每天播出97次。我们重视公益广告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
5.2013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国梦”为依托、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分“有
梦就有动力”“有梦就要坚持”“有梦就能出彩”三个篇章。节目用嘉宾演讲、人物故事、互动体验、文艺表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梦想课堂”。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开学第一课》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A.①②
C.①③B.③④ D.②④
6.“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C.②③④B.①②④ D.①③④
7.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外国友人眼中的美丽北京”摄影文化活动于2013年5月启动,旨在围绕“美丽北京”的主题,通过摄影活动收集外国友人的摄影作品,展示北京之美,使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外国友人和来京参观访问的外国友人感受北京的自然风光、古城风貌、人文魅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④
C.①③B.①② D.③④
8.“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D.鲜明民族性的特点
9.“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之所以“更久远”“更深刻”,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B.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0.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
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11.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②③
C.①②B.①④ D.③④
12.《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以多种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某市有色金属矿集团公司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经常组织“科技发明和专业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对公司员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在员工中树立“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振兴”的观念,员工和企业都获得了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集团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4.(28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在山东举办。本届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集中展示出全国艺术创作和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人民群众奉献了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意义。
答案
1.选A 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与环境,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A入选。B、D两项材料中未体现,C错误。
2.选A ③错误,文化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3.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其本身具有经济功能,突出体现在文化产业上;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文化交流能服务于两岸经济,促进政治互信,①②④正确。文化影响而不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③错误。
4.选C 通过公益广告创设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影响着人、塑造着人,C符合题意。
5.选A 通过《开学第一课》这一文化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说明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①②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④观点错误,应排除。故选A。
6.选C 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②③④是对题中说法的正确反映;①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7.选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交流、创新,文化多样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外国友人眼中的美丽北京”摄影活动,营造了一种文化环境,有利于世界人民了解北京文化,同时也说明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②当选;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悄然”一词表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非强制的,体现了潜移默化的特点。
9.选C A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B项错误,我们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反对文化霸权和渗透。D项不符合题意。
10.选B 书是人写的,人类创造了文化,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人们也在享受文化。B项符合题意。
11.选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①错误。④错误,传统文化并不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
12.选D 颁奖典礼以多种形式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说明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D项正确。A、B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集团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集团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活动,为公司员工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团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公司员工的全面发展。(每点4分)
14.(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十艺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十艺节”的举办,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4)“十艺节”的举办可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7分)
第四篇:课时同步练习企业与劳动者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五)企业与劳动者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
①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②具有有限责任制度 ③财务向社会公开透明 ④具有科学管理结构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D.①③④
2.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之一,其特点是()
①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②注册资本额较高,公司财务向社会公开 ③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A.①②
C.①③B.③④D.②④
3.苹果手机iPhone虽是“中国制造”,但其中只有3.6%的价值来自中国的组装。这表明我国企业要参与竞争就必须()
A.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
B.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C.加大宣传,形成品牌效应
D.转变经营战略,提高服务水平
4.市场调查表明:智能化、新能源、高效节能、环保低碳、跨界互联的智能化家电将日益成为各大家电厂商争夺市场的王牌产品,家电智能化潮流不可阻挡。面对这一趋势,家电企业应该采取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①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②加大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低碳产品
③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尽可能保持传统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A.①②④
C.①②③B.①③④D.②③④
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建的加油站纷纷将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电项目列入规划,加油站的这种变化表明()
A.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B.企业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
C.“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势
D.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产品供给
6.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该法则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即关键的20%,再以20%带动80%,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马特莱法则”强调()
A.重视科技投入,形成竞争优势
B.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
C.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正当竞争
7.2013年上半年,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失信行为频现于生产、销售领域。为此,作为企业应()
①建立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 ②增强诚信意识,遵守市场道德 ③自觉接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④树立竞争意识,形成自身优势
A.①④
C.①③B.②④D.②③
8.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2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针对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的有效措施是()
①鼓励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④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④
C.②③④B.①②③D.①③④
9.为了找个好工作,多年来大学生中流行“考研一族”“考托一族”,现在又增加“考碗一族”,报考公务员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大学生必须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C.大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D.大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方式就业
10.随着“90后”渐渐步入职场,他们的就业观也日渐展露,那就是“要钱更要闲”。不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比较追求个人的休闲和感受,这已经是“90后”的集体特色。这表明,新一代劳动者()
①就业观发生了新变化 ②就业观需要积极引导
③权利意识得到增强 ④积极履行劳动者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3年7~8月份,“高温热浪”袭击全国,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因为()
①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利于规范协调劳动关系
A.②③
C.①②④B.③④D.①②③④
12.漫画《恶意讨薪》启示我们()
A.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B.劳动者要增强维权意识
C.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D.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3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再次风起云涌:陕西黑心老板面条里加甲醛,统一布丁被曝使用工业原料,南昌皮蛋制作催熟违规使用硫酸铜,可口可乐公司旗下(果粒橙)橙汁产品,含有美国禁用农药“多菌灵”,老鼠肉冒充羊肉等等。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对此,某班学生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下面表格是他们根据讨论成果进行设计的。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进行简要阐述。
14.(20分)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2014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8分)
材料二 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两难”问题困扰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12分)
答案
1.选C 此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有限责任公司不必向社会公开财务,用排除法即可,③不符合题意。
2.选B 本题考查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故③④正确。①②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B。
3.选A 材料说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当选。
4.选C 面对家电智能化潮流,企业必须围绕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①②③均是具体要求,④不符合题意。
5.选B 企业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首先必须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D本身错误。
6.选B 由材料中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可知,“马特莱法则”强调的是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选D 建立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①不选;材料强调的是针对失信行为,④与题意不符,舍去。
8.选B 高新技术产业不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④不选,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9.选B “考研一族”等职业平等意识不强,因此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应树立职业平等观。
10.选A ①②③正确说明了“90后“的集体特色,展示了他们的就业观念及注重自身价值追求。④与题意无关。
11.选D 题目考查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的原因,四个选肢都正确,故选择D。
12.选C 讨薪也要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漫画中的讨薪者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讨薪,是恶意讨薪。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A、B、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
13.(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只有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
(2)只有敢干、善于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4)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每点4分)
14.(1)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实现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同学甲根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了自主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需要。同学乙选择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更体面,不符合职业平等观。同学丙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需要出发实现就业,而不能仅仅考虑地域。(每点4分)
(2)①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②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每点4分)
第五篇: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一、我会选择(18分)
1、“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这句名言中“这种事”是指()。
A.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B.生病 C.死亡 D.挫折
2、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表明了每个人()。
A.出生地不一样 B.生存环境不一样
C.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D.出生时间一样
3、俗话说:“千人千相貌,万人万性格。”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人类的生命最宝贵 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人与人之间毫无共同点 D.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我国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体现了()。
A.父母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B.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C.学校对我们成长的关爱
5、关于人的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无法重来
B.珍惜生命是胆小怕死的表现,不值得提倡
C.人死了以后,可以投胎转世,重新来到这个世界
D.有的植物人还能再活过来,这说明生命不止一次
6,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在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措施()
A.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 B.在室外时要迅速回屋内
C.迅速奔向楼梯或电梯 D.躲在大树下或高楼下
二、填空题(27分)
1、当爸爸体内的精子和妈妈体内的卵子相遇后,就会生成一个(),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不断生长、()、(),慢慢长成(),直到降临人世。
2、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生命的独特样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
3、我们不可以改变生命的(),却可以改变生命的()。
4、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首先要注意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懂得(),()。
5、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这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6、在地球上,()、()和()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生命世界。目前已知的植物大约()万种,现存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三、我会判断(15分)
1、我们的守护天使只有父母。()
2、少年时代是每个人心底最美的回忆。()
3、我们的性别在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已决定。()
4、人的生命没有独特之处。()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尽量让生命延长。()
6、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他人的生命与我们无关。()
7、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疏散演练,是珍爱生命的行为。()
8、我们小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9、关爱他人的生命,需要我们从大事做起。()
10、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11、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不必善待其他生命。()
12、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生命。()
13、小华和小明将路边的小树折断当“少林棍”玩。()
14、保护生命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15、野生动物很好玩,可以捉来饲养。()
四、我会回答(30分)
1、面对危险情形,你认为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
2、有人说,我们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的延续。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
3、你知道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是什么内容吗?请把你所知道的写下来吧!答:
4、人的生命过程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的?
5、你知道人们常说的人生五枚金币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