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22:4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篇: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3年10月11日,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舞台LED显示屏上应声飞出一只金色的小凤凰,小凤凰飞过前九届艺术节的举办地,穿越泰山之巅,飞到了济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整部动画全长48秒,采用水墨动画手法,造型写意、色彩艳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下列不属于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的是()

A.汉字的使用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史书典籍的传承 D.其特有的包容性

2013年10月11~14日,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据此回答2~3题。

2.澳门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②④

3.应主办方邀请,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展示湖南地方文化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

①有利于湖南和澳门地区的文化交流 ②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③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③

C.①④B.②③ D.②④

4.2013年6月13日,第二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在广州举行。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的是()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 ③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④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医形成的过程是中华优秀文化与人体生命现象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医是医学科学,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的中医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这表明()

①中国医学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沿 ②中医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的完美结合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医理念蕴含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思想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③④

2013年9月7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博览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会展范围包含六大板块,包括:旅游类;民族工艺品、饰品、珠宝、收藏品类;茗茶、茶具类;民族特色食品、农产品、名酒、月饼;书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创意设计、动漫影视、出版。据此回答7~8题。

7.西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本届博览会上展示的许多民族文化有的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9.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等方方面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体现了()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②

C.①④B.②③ D.③④

10.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D.中国园林艺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11.2013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4周年,两岸共同庆祝孔子文化节在厦门同安孔庙举行。开幕式后举行了近40分钟的“同宗同源”海峡两岸祭孔大典。这表明()

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C.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12.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以高水平的“美丽”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如何发挥中华文化的魅力。

14.(20分)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是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

(1)依据材料回答: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你认为新时期该如何推动齐鲁文化再创辉煌?(8分)

答案

1.选C A、B、D都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只有C项不是,故本题选C。

2.选B 根据材料,澳门各种教派和睦相处,中西文化相映成趣,这表明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③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3.选A ②错误,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④不符合题意。

4.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回答本题容易被材料中的“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所迷惑而选A项,所以做题中要注意题干最终的指向性——岭南文化在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回扣教材则是包容性,选B。

5.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独特性的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的,主要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地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民族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④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地域性,故排除含④的选项。正确答案为A。

6.选B ①错误,中国医学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沿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7.选C 材料选取了部分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指出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见,本题的关键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具体说来,本题考查的知识包括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等内容。中华文化的特征包括①②④,③违背文化多样性原则,排除含③的选项。

8.选C 许多民族文化有的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一情况,急需我们做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A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项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

9.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知识,考查考生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材料侧重讲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而不是强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②符合题意,排除①;材料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即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符合题意。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不选。

10.选A “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说明了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强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B项不

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1.选C 两岸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C正确。

12.选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故C项符合题意。

1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优秀文化塑造人、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文化具有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每点5分)

14.(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齐鲁文化的营养,才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又有各自的特征。(12分)

(2)①新时期推动齐鲁文化走向辉煌,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

②弘扬齐鲁文化,必须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的发展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③弘扬齐鲁文化,更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之长,推动齐鲁文化的发展与创新。(8分)

第二篇:课时同步练习(27) 我们的民族精神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七)我们的民族精神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

C.②④B.②③ D.①②

2.2013年9月是第十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部要求围绕“我的中国梦”主题,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作用相同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③

C.②③B.①④ D.③④

3.(2014·浙江五校联盟二模)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4.2014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新中国的历史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绩激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一些爱国歌曲如《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爱国歌曲久唱不衰的原因在于这些歌曲()

①以生动的艺术形式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展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C.③④B.①③ D.②④

5.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54.9千

万亿次,持续计算速度达到每秒33.86千万亿次,综合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A.①②

C.①③B.②③ D.③④

6.电视剧《南下》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时代性 ④只有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4·安徽滁州调研)近几年,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证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②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心骨”作用 ③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 ④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③

C.②③B.②④ D.①④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今时代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因为它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C.③④B.②③ D.②④

9.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等人被选为人物。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C.②④B.①③ D.③④

10.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②④

11.“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下列名句与此诗体现的民族精神相一致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A.①③

C.①④B.②③ D.②③

1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动力和源泉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民族振兴提供思想保证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①④

C.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材料二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B.①③ D.②④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10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如何弘扬中国精神。(10分)

14.(20分)有专家认为,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思想、“舍生取义,效忠祖国”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魅力,助推‘中国梦’实现”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1.选C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③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选B ②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作用是不同的,具有时代性。

3.选D 古训强调一个人在贫寒中生生不息的追求,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

4.选B 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错误,不同时代歌曲没有共同展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爱国主义的主题。

5.选A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团结统一的精神。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貌。

6.选C 之所以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主要是因为二者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①②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的传承性不是二者结合的原因,排除③。故选C。

7.选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②错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而非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8.选D ①不符合题意,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9.选C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更新。③错误,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10.选C ①错误,中华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先进的。④不符合题意。

11.选A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材料说的是诗人文天祥的一片爱国之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①③符合题意,当选。②体现的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不选。④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不选。

12.选D ①错误,实践为人民幸福提供动力和源泉。③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要具体分析。

13.(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分)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分)

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2分)

(2)①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作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2分)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2分)③坚持改革开放,弘扬时代精神,推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不断创新与发展。(3分)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3分)

14.(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独特的魅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

(3)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0分)

第三篇:课时同步练习企业与劳动者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五)企业与劳动者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

①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②具有有限责任制度 ③财务向社会公开透明 ④具有科学管理结构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D.①③④

2.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之一,其特点是()

①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②注册资本额较高,公司财务向社会公开 ③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A.①②

C.①③B.③④D.②④

3.苹果手机iPhone虽是“中国制造”,但其中只有3.6%的价值来自中国的组装。这表明我国企业要参与竞争就必须()

A.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

B.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C.加大宣传,形成品牌效应

D.转变经营战略,提高服务水平

4.市场调查表明:智能化、新能源、高效节能、环保低碳、跨界互联的智能化家电将日益成为各大家电厂商争夺市场的王牌产品,家电智能化潮流不可阻挡。面对这一趋势,家电企业应该采取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①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②加大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低碳产品

③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尽可能保持传统家电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A.①②④

C.①②③B.①③④D.②③④

5.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建的加油站纷纷将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电项目列入规划,加油站的这种变化表明()

A.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B.企业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

C.“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势

D.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产品供给

6.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该法则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即关键的20%,再以20%带动80%,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马特莱法则”强调()

A.重视科技投入,形成竞争优势

B.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

C.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正当竞争

7.2013年上半年,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失信行为频现于生产、销售领域。为此,作为企业应()

①建立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 ②增强诚信意识,遵守市场道德 ③自觉接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④树立竞争意识,形成自身优势

A.①④

C.①③B.②④D.②③

8.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2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针对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的有效措施是()

①鼓励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④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④

C.②③④B.①②③D.①③④

9.为了找个好工作,多年来大学生中流行“考研一族”“考托一族”,现在又增加“考碗一族”,报考公务员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要选择。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大学生必须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C.大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D.大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方式就业

10.随着“90后”渐渐步入职场,他们的就业观也日渐展露,那就是“要钱更要闲”。不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比较追求个人的休闲和感受,这已经是“90后”的集体特色。这表明,新一代劳动者()

①就业观发生了新变化 ②就业观需要积极引导

③权利意识得到增强 ④积极履行劳动者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13年7~8月份,“高温热浪”袭击全国,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因为()

①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利于规范协调劳动关系

A.②③

C.①②④B.③④D.①②③④

12.漫画《恶意讨薪》启示我们()

A.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B.劳动者要增强维权意识

C.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D.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3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再次风起云涌:陕西黑心老板面条里加甲醛,统一布丁被曝使用工业原料,南昌皮蛋制作催熟违规使用硫酸铜,可口可乐公司旗下(果粒橙)橙汁产品,含有美国禁用农药“多菌灵”,老鼠肉冒充羊肉等等。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对此,某班学生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下面表格是他们根据讨论成果进行设计的。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进行简要阐述。

14.(20分)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2014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8分)

材料二 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两难”问题困扰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12分)

答案

1.选C 此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有限责任公司不必向社会公开财务,用排除法即可,③不符合题意。

2.选B 本题考查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故③④正确。①②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应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B。

3.选A 材料说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当选。

4.选C 面对家电智能化潮流,企业必须围绕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①②③均是具体要求,④不符合题意。

5.选B 企业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首先必须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D本身错误。

6.选B 由材料中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可知,“马特莱法则”强调的是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选D 建立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制度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①不选;材料强调的是针对失信行为,④与题意不符,舍去。

8.选B 高新技术产业不利于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提高,④不选,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9.选B “考研一族”等职业平等意识不强,因此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应树立职业平等观。

10.选A ①②③正确说明了“90后“的集体特色,展示了他们的就业观念及注重自身价值追求。④与题意无关。

11.选D 题目考查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的原因,四个选肢都正确,故选择D。

12.选C 讨薪也要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漫画中的讨薪者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讨薪,是恶意讨薪。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A、B、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

13.(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只有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

(2)只有敢干、善于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4)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每点4分)

14.(1)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实现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同学甲根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了自主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需要。同学乙选择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更体面,不符合职业平等观。同学丙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需要出发实现就业,而不能仅仅考虑地域。(每点4分)

(2)①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②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每点4分)

第四篇:课时同步练习(25) 文化创新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五)文化创新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②文化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①②④

C.①③④B.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97亿元,支持实施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包括网络文化、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领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C.①④B.②③ D.③④

3.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4.“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④

C.②③B.①③ D.②④

5.2013年4月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地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重点是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打下了基础。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启示我们()

A.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7.既叫好又叫座的动漫作品,必须具备民族性、国际性、时尚性,本土动漫创作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并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同时,灿烂的中华文化也需借助动漫这一形式传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这说明()

①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的创新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④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②③

8.我国开展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概括过去的一年,通过生动的汉语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如2013年就归纳为一个字“干”。“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统一 ④立足生活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A.①③

C.②③B.①④ D.②④

9.一位文艺评论者说: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这段话说明()

①艺术创作必须源于社会实践 ②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 ④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实践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②④

10.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采用木刻、纸版、丝漏版和油

印、水印等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深受百姓喜爱。汉沽版画的成功表明()

①绘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只要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C.②③B.①④ D.③④

11.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C.②④B.①③ D.③④

12.2013年10月11日,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开幕式,伴随着动人的音乐,一只小凤凰飞过前九届艺术节的举办地,穿越泰山之巅,飞到了济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整部动画全长48秒,采用水墨动画手法,造型写意、色彩艳丽,吉祥物“凤舞东方”形象可爱而不失庄重,给现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这告诉我们()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 ④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于构思

A.①③

C.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2013年1月25日召开的日山东省人代会上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B.②③ D.②④

(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8分)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关键词,丰富深厚,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这24个字,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结合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以宽容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加以概括和总结,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10分)

答案

1.选A 诗文、作画刻印,不同形式的文化创作,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强调必须创新,①②④符合题意。“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表述太绝对,③可排除。

2.选C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

3.选C 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知识点。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指网络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而社会实践发展推动了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出现,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本题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选C ①错误,新兴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④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选A 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项符合题意。

6.选A “空间交会对接,重点是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体现积极实践,文化创新,A符合题意。B属于经济生活角度。C、D与题意无关。

7.选D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

8.选B ②不符合题意,“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反映社会现实、反映群众生活。③促进文化统一错误。

9.选A 艺术创作不能搞无土栽培,因为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社会实践、不能离开群众生活。③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10.选D 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观点绝对化。

11.选A ③错误,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2.选B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④错误,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于社会实践。

13.(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每点3分)

(2)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优秀文化有着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应发挥好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每点2分)

14.(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每点2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既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又确立了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行动指南。(3分)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4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3分)

第五篇: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同步练习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同步练习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一、选择题:

1、“塞翁失马”成语故事体现了谁的思想?

A、孔子 A、孔子 A、儒家 B、孟子 B、孟子 B、道家

C、老子 C、老子 C、法家

2、谁的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C、社会制度的变化 A、孔子和韩非 B、墨子和孟子 A、老子 B、孔子

(C)D、韩非(A)D、庄子

D、墨家

(B)(A)

D、新生地主阶级的产生 C、孟子和韩非 C、孟子

D、墨子和孙武 D、韩非

4、下列人物对待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态度,相反的一组是

5、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最早的私人办学者是(B)

6、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9、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0、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一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1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2、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13、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16、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7、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8、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管仲

二、材料分析题

19、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20、老子《道德经》中曾写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你能否结合现实生活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呢?

21、问答题 当今社会,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气候变暖,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所以要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爱护环境。以上内容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案:

1—5 CAABB 6—10 AABBC 11—15 BABCB 16—18 BCB

19、略 20、略

21、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可持续利用。

下载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时同步练习(26) 我们的中华文化(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一、我会选择(18分) 1、“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这句名言中“这种事”是指。 A.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B.生病 C.死亡 D.挫折 2......

    同步练习

    课题: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选择题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B.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进一步把革命推向......

    九年级《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练习

    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小练习1.灿烂的中华文化( ) A、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B、主要是由汉族创造的 C、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创造的 D、主要体现在长城、故宫等物......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练习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单选题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

    1.2《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推荐)

    第一章声现象1.2《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题 一、判断题:1、判断正误: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2、判断正误: 只要物体发生振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课时同步练习(30)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三十)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浙......

    课时同步练习(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三十八)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课时同步练习(20)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015高考复习政治课时同步练习(二十)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