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5篇模版)

时间:2022-03-28 02:4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

第一篇: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

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2篇

在各个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竹林的故事 废 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都叫她三姑娘。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鱼,三姑娘小小的手掌,便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

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便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酒。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便看见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锣鼓喧天,惊不了三姑娘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三姑娘不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寻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紧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吐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 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用怀旧、怅惘的笔调描述三姑娘从童年到结婚的几个生活片断,情节于再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B.清幽的竹林是这篇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悠远、静寂的意境。

C.小说主要刻画了三姑娘这一人物形象,她天真活泼,乖巧勤劳;沉于梦想,爱憎分明;淳朴坚韧,苦乐随缘。

D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三姑娘命运起伏变化的见证人,“我”的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5.老程去世给三姑娘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试结合小说相关内容作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6.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答案:

4、C(“沉于梦想,爱憎分明”应为“温柔恬静,含蓄内敛”)

5、①服饰变化:如“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令人见之伤感。②生活变化:如由和爸爸一起快乐地打鱼、看灯,到八岁替妈妈洗衣、不再看赛灯会。③心理变化:一天天落寞、淡漠、沉静,如懒懒的没有话、灯会时不受惊扰。(每点2分)

6、对美丽而微含忧伤的故土生活的深爱和眷恋;对淳朴圣洁而略带凄美的三姑娘的爱怜和怀念;对命运无常的生活的哀惋和无奈;对故土人事变化“欲说还休”的感伤和凄惶。(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2

竹林的故事

废名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的鱼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的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已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

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

“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寻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妈妈做嫂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欢喜赶热闹,那情境也许比三姑娘更记得清白,然而对于三姑娘的仿佛亲临一般的高兴,只是无意的吐出来几声“是”。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吐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1.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6分)

2.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3.沈从文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竹林的故事》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度,谈谈三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7分)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情节不具备完整的连贯性,叙述语言跳跃、简约、清朗、隽永,作品风格冲淡朴实。

B.小说用第一人称手法,用理性而冷静的笔调描述三姑娘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情节在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C.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唯一的女儿。但两人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解,心中藏着隔阂。

D.“竹林里……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这是因为竹林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鸟儿的呜叫而不再在意这些声音了。

E.小说中并非没有痛苦和悲剧,但被化解在静穆的描写和三姑娘母女平静的生活中,体现出作者以“悲慈之心写人同悲苦,在美好的人性人情中得到解脱”的创作理想。

参考答案

1.清幽的竹林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意境;(2分)竹林烘托出人物形象,沉静质朴、高洁坚韧的竹子是三姑娘品格的象征;(2分)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富有诗意。(2分)

2“我”是三姑娘命运起伏变化的见证人,(1分),“我”的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1分)“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1分)“我”的视觉出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1分)

3.相同:三姑娘和翠翠都是美丽纯朴、善良乖巧,容易含羞的女孩子。(1分)她们都对长辈有着浓郁的感情,(1分)都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1分)

不同:翠翠沉于梦想,敢爱敢恨;(2分)而三姑娘更加恬静温柔,含蓄内敛。(2分)

4BD(B项“冷静的笔调”错,全文笔调是怀旧、怅惘的;D项鸟儿的晚歌渲染了三姑娘母女寂寞的心境,推动了情节发展。)

第二篇: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废名及其创作

2、掌握三姑娘的人物形象

3、了解诗化小说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三姑娘的人物形象

2、了解诗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课时:

两课时

一、导入

展示一张竹子的图片,提问学生:在中国的文化中,竹子一般象征着什么?那么生活在竹林里的人会有什么品格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过渡:今年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小说《竹林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语丝社成员,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诗人、学者。他是20年代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污染的农村世界,1924年在《语丝》上发表《竹林的故事》,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

三、整体感知小说结构

1、主人公三姑娘的生活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根据三姑娘的生活时期划分文章结构。

1-6,童年时期的三姑娘

7-33,父亲去世,三姑娘与母亲相依为命 34-37,出嫁后的三姑娘

四、分析三姑娘的形象

按照生活时期分别分析三姑娘的形象,分析时注意细节描写。

①她是一个活泼、乖巧、恬静的农村姑娘。

小时候她“非常害羞而又爱笑”,跟着爸爸去打鱼,就安静地看着爸爸,只有鱼上了钩“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这时才跟着她的欢呼的叫声热闹起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栩栩如生;有时候她又会把爸爸忘记了,“只是不停地抠土,嘴里还低声的歌唱,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长大后,她不爱看热闹,二月间城里赛龙灯,锣鼓喧天,堂嫂子们邀请她去玩,三姑娘总是微笑推辞;她过于乖巧,以致常常因为这个而和妈妈吵 架„一个乖巧恬静的农村女孩呈现在我们面前。

②她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姑娘。

她父亲死后 “母子都是那样勤敏”,一大早就去卖菜,去卖菜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③她是一个俏皮、善良、孝顺的农村姑娘。

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她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

④她是一个脱俗的农村姑娘。

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结尾关于三姑娘的命运:在从竹林上坝的小路上,回荡着这样的一句话“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请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很明显这句话是三姑娘母亲说的。言外之意是三姑娘是忙着婆家的事务(“端午中秋请不来”),来“端午中秋”都不能回娘家,这次回来也是为了“先人”(时令正是清明,大概正是为了给她爸爸上坟吧)。但是也只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五、理解竹林的象征意义

既然三姑娘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小说题目不叫《三姑娘的故事》,而是叫《竹林的故事》?三姑娘这种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她的生活环境——竹林,竹林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1、分析第一节的环境描写。

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面,给人以幽静平和的美感。

2、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是怎样的?

竹林是一个诗意的象征境界,那里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也含藏着三姑娘的青春和性格。她像竹子一样“直”,像竹子一样有“节”,竹林像是专为三姑娘而生长的,三姑娘又像是专为竹林而生的,人与景交融,三姑娘和竹林一样都是纯净的美的象征。

六、关于老程的死和废名的禅宗思想

1、文中关于老程死的描写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2、为什么要淡化老程的死?

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

废名的家乡黄梅,历来就是禅宗圣地,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活了整整17年。这使他从小对佛教就有了不同寻常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尔后自己又曾倾心研读佛学经典,对佛禅的感悟都流露在自己的创作中。

禅宗思想重视内心的自我解脱,认为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人的死亡是回归到自然中去,正如人是从自然中来一样。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

七、艺术特点

1、结构的散文化

废名的小说是一种不像小说的小说,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紧凑的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结构松弛散漫,笔调从容写意,文体更接近于散文,因为被称为散文化小说。作品中虽然写了一些生活琐事,如打鱼、吃饭、看灯、卖菜等,但都是一些彼此关联度并不高的零碎的片段,事件的交代也极为简略,而且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呈现出一种断片化的结构。

2、意境的诗化

在废名的小说中,人即自然,自然即人,二者是浑然一体的。文中,三姑娘与竹林也是如此,三姑娘的纯真与善良正和竹林的青翠、洁净形成对应,两者相互映衬,像一首恬静的诗。

3、语言简练含蓄,言近而旨远

废名自己也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作品在写老程的死时,并没有直接说“死”和“坟”,而是用了一段间接而曲折的描写来代替。作品的开头:“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寥寥三十余字,就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水乡田园图,并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4、艺术风格含蓄平和

“我”对三姑娘的喜爱、欣赏以及对她一家命运的同情,都保持在隐而不发的含蓄平和之中,就连结尾: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此时我的情感应该是非常复杂的,有对故乡的回忆、对美的爱怜、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无奈,但是结尾却戛然而止了,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第三篇:《竹林的故事》教案

竹林的故事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

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2.内容提示

《竹林的故事》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

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

《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三、作者生平

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城关人。1901年11月9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年21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1929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1937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年夏,县城沦陷。1939年秋,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1940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年9月,病逝于长春。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曾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1925),《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枣》(开明书店,1931),《桥》(开明书店,1932),《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1932);《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30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50和60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2.重点作品

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

五、创作背景

《竹林的故事》中充满淡淡的禅意。因为废名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城,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县城附近,东山寺、五祖寺、东禅寺这些佛教对地仍香火不绝。废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年,1917年他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像所有同时代的青年一样,废名基于对新文化的向往与憧憬,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在北大他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胡适、周作人等人,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5出版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初期最富有诗情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它似一枝悠扬的牧笛吹响在“五四”时期朝霞灿烂的晨空之下,清美而不落轻浮。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竹林的故事》文笔冲淡简练,常有中国古诗的意境,似诗似画,也似古典的一支曲子,悠悠远远地弹来,涤荡在青山绿水白描渲染之间。(如课上无时间,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朗读。)2.课文分析

人物描写: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勾通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

三姑娘的性格分析:①质朴。第2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倒数第12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②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父亲死后,“母子都是那样勤敏”;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③俏皮、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④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⑤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情景交融: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一般有“节”,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

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3.课文难点讨论

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

答: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有限的哀愁”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4.相关评论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了扑朔迷离的故事;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可能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严家炎

七、练习

1.选择题

(1)以下哪一篇不是废名的作品()

A.《竹林的故事》

B.《桥》

C.《莫须有先生传》

D.《边城》 答案:D

(2)《竹林的故事》的写作特点是()(多选题)

A.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B.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C.小说构筑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D.语言淡雅,追求意境美。

答案:A、B、D(C是评价小说的内容,而非写作特点。)2.填空题

《竹林的故事》的作者废名原名冯文柄,小说主人公是 三姑娘,小说弥漫着淡淡的佛 教思想。

3.简答题

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

八、研习与思考

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

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竹林葱茏,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九、延伸阅读

比较废名与王统照、郁达夫

同一时期从事诗化小说创作的作家还有王统照和郁达夫。如果把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和郁达夫的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颇有意味的关系:王统照突出描写人物的死亡及其对作者的强烈影响,废名对人物的死亡则往往轻轻一笔带过;郁达夫极力写主人公与环境的冲突以及生之艰难,废名主要代表作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却都是和谐或基本和谐的,他有些重要篇章突出的是生之乐趣。

废名小说屡次写到了人物的死亡。例如,《浣衣母》写到驼背姑娘的死,《阿妹》写到年仅七岁的阿妹的夭折,《火神庙的和尚》写到金喜的死,《竹林的故事》写到老程的死,《河上柳》写到驼子妈妈的死,《墓》写到友人的死。然而,除《阿妹》外,作者都将人物的死亡淡化了,作品的感伤气氛也随之淡化了。《浣衣母》中驼背姑娘的死尚使其母李妈“眼泪干了又有”,《竹林的故事》里老程的死却随着林中竹园中菜的一天比一天绿起来而“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后来其女儿三姑娘“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在创作原则方面,废名笔下的生活与人物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他完全是按理想的样子来写。他写的是自己梦中的生活。正如周作人所言:“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这不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他1920年代的作品基本如此。至于《莫须有先生传》特别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虽则强调实录,但作者并不像一般所谓“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再现生活,而是以自己关于生活的某种理念来结构和统帅全篇。不过,废名做小说时并不像郁达夫那样让个人情感泛滥,他始终将情感隐于人物特别是景物之后。《莫须有先生传》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常有大段议论,但这种议论都是理胜于情。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生涩、有意使小说具有诗的意境与禅趣,造成废名小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此正所谓“唐人写绝句”的写法。

所以说,在小说诗化的途径方面,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式情感浓郁的“感伤诗”以及郁达夫式的“宣泄诗”不同,它是一种“意境诗”。若单有类似王统照的《阿妹》和类似郁达夫的《少年阮仁的失踪》、《去乡》,废名尚不足以成为废名;有了这些超越感伤、展示日常生活中生之乐趣的作品,废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风格。

第四篇:《竹林的故事》教案

林的故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

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2.内容提示

《竹林的故事》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

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

《竹林的故事》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三、作家生平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人,1901年11月9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年21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1929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1937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年夏,县城沦陷。1939年秋,至金家寨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1940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中文系主任,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年9月,病逝于长春。

四、废名的思想

从其思想主流看,其思想上深受庄禅思想影响。1927年下半年他避居西山,更喜欢谈禅论道,静坐沉思。老庄主张师法自然,寻求“物我同一”逍遥境界;禅学力主大彻大悟,摆脱尘世痛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庄禅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废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这一传统,并将其运用于小说创作中。他的小说所描绘的古朴和谐的乡村社会,超凡脱俗的人格,就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相契合所达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废名企图借助庄禅之道,开辟更为超脱、旷达、淡泊的艺术境界,使他自己从内心的孤独寂寞中完全解脱出来。但废名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这种解脱只能是暂时的抚慰,且带有幻想性,因而不能完全排解现实的苦衷。许多新的痛苦,难免使他陷入悲观、虚无、甚至厌世的情绪之中。这种消极的情绪在小说《桥》里时有流露。作者借小林的口说:“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桥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中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其它来,也记起自己畏缩的身子永远站在桥的这一边”。这就表达了作者以为:人在尘世,孤独与痛苦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观。《桥》的基本情调虽不是厌世的,却是很悲观的。但是,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追求表象世界与作者内心情感的交融契合,形成隽永含蓄的诗化意境,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表意功能,为现代小说向抒情化方向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这种历史功绩必须予以充分肯定。

五、废名作品及艺术特色

1.主要作品

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还曾创作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语丝》、《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北京新潮社,1925),《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枣》(开明书店,1931),《桥》(开明书店,1932),《莫须有先生传》(开明书店,1932);《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在这个刊物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30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50和60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鲁迅研究》、《杜甫研究》、《美学讲义》、《新民歌讲稿》等。

2.重点作品

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的名字以外,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

3.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总体风格:清淡、朴实、含蓄

他重个性,重想象,用浪漫主义手法,用一枝得心应手的笔,平淡朴讷的文字,单纯简练的文体,叙写宁静和谐的乡土生活,在精美如画的田园风光与平凡纯朴的乡民生活中细细寻觅“梦的真实与美”,讴歌那一片土地上的风俗美、人情美,显示出清淡、朴实、含蓄的风格。

(2)诗化倾向

废名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营造出独具匠心的意境,并把古典诗歌的意境引入现代小说中,使之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与小说的融合,从而形成诗化小说,即在小说中表现诗的意境。

(3)淡化情节

在其小说中,他重细节不重情节,重场景不重故事,重生活情趣不重命运性格,明显地点出小说之“眼”——意境,即用诗的美丽、诗的情绪、诗的语言所综合而成的诗化的意境来表现自己返朴归真的情致。废名小说中的“意境”不完全是指中国传统文论中所说的情景交融,即个别景物、事态与某种内在情绪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指废名小说世界的整体构成:他笔下的整个表象世界(社会画面与自然风景)与作者的心灵世界(文化心态)相契合所达到的一种小说境界。此境界,可称为“整体境界”。

六、京派小说的创作风格

京派小说是五四新文学分流、发展的结果。其孕育成长于五四小说,同时又不同于五四小说。五四小说的主体构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创造社的烂漫抒情小说。京派作家既继承了乡土小说的乡村题材,又善于运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像梦幻乡土延伸,淡化了身边小说的浪漫形而专注于悲悯人生的描写,淡化了创造社小说的主观言说而专注于情境氛围的诗意抒写。这三者的浑然融合构成了京派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内涵。

梦幻乡土

对乡土的梦幻般的描摹是京派小说的一大特色。京派作家视艺术为梦、情感即真,也就是在朱光潜所谓“理想界”与“现实界”的二元对立中建构他们的乡土梦幻。基于此,他们对宗法制乡风民俗多取宁静认同的态度,努力从中开掘纯朴的人情美、道德美,奇特的风俗美、静穆的自然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鄂东山野,卢焚的河南果城园,等构成了庞大的“乡土中国”的身影。在京派小说中,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是一个主要内容。在京派作家看来,现代的文明都市道德虚伪,人性异化,压抑束缚着自然人性的发展,于是他们在回归自然的企图中以梦幻般的心态描绘着一幅幅自在自足的乡村图景。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菱荡》等作品写了乡村中翁妪男女自然相处的和谐场景,勾勒出一派“世外桃源”图。沈从文的《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通过对原始态的生活与“文明社会”的契约分工和政治状态的生活相对立隔膜的述说,表现出作者对乡下人自然、热情、勇敢、诚实等高贵人格的讴歌。与乡土民间和谐纯真的人性民情相联,京派作家或热衷于表现底层人民生命里的强盛,如沈从文《柏子》中的水手任情而快活,萧乾《邓山东》中的小贩憨厚而刚直;或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对纯洁热情的女性的关注,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三三,废名笔下的细竹、琴子;或在飘忽的回忆中追寻着儿时的天真烂漫,如萧乾的《篱下》、《放逐》,汪曾祺的《戴车匠》。总之,无论是对强悍生命力的描摹,还是对女性温婉纯美、儿童春节稚嫩的表现,都突出的牵动着作家们一种共同的梦幻之情,用沈从文在《旧作选集·代序》中的话来说就是对“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神往。

悲悯人生

京派小说多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悲悯情怀。在历史文化的观照中,京派作家及由衷地赞美那种未蒙教化的原始文明的淳厚朴实,又看到了礼教、宗法制的野蛮和人生不幸的一面。同时,京派浓厚的学院背景又使作家们在理论上对人类对社会有一种悲剧意识。沈从文、废名都十分郑重地把自己作品中悲剧的美学特质指出来,在他们看来,人的沈性存在与悲剧性存在有着必然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京派小说家的悲剧往往就是人性悲剧;另一方面,京派作家对人性的单纯信仰又使得他们的悲剧是“明快的”,带着“悲悯的微笑”的情怀。这样,他们的表现方式就是在所写的人事上不为故事中的卑微人事失去明快,总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淡淡的讽刺里面总有一个悲悯微笑的影子。京派作家还善于写残缺的美的命运悲剧,如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中父亲在一片远暖的自然宁静中悄然而逝,而三姑娘只能在自然光色的轻抚中长成一个乖巧美丽的姑娘。沈从文的《月下小景》中少男少女在月光中走向美丽的死亡,并借此使情爱升华到崇高的境界。这些作品在对爱、美遭到毁灭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悲悯中,表现出京派作家“对人生和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的努力。京派创作中尚有一类表现美丑、善恶对立较为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和鲜明的爱憎取舍的人生悲剧,如沈从文的《菜园、《丈夫》等。

诗意抒写

京派作家的文体都带有一种抒情性。他们小说的文体形态都与他们的叙事态度、价值选择、文化情致相联接而形成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沈从文喜欢用“诗的抒情”方式作小说,如《边城》中有现实的忧伤,也有桃园般的浪漫,还有水的恬静蕴藉,清丽隽永的诗意扑面而来。废名善于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还常把诗的象征手法移用到小说中,他的《竹林的故事》就是以竹写青春气息。与诗性追求相适应,京派作家都有着意营造意境的自觉。他们的小说或者以景结情,或者以象寓意,用空白和空灵营造立体的艺术空间,给读者造成巨大的想象空间。废名的《菱荡》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从多个视角描摹了陶家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性之美,从而为主人公“菱荡人”设置了一个“恰当”、“和谐”的生活背景,于是古朴的自然脱化出了菱荡人的达观自如与世无争的生存观念,这样菱荡意境就成了整篇小说的核心,而且作者还把禅境中的静观、顿悟等引入到小说中,进一步推动小说的意境化。伴随诗性意境而来的是京派作品结构上的疏朗和散文化倾向。京派小说往往取一种形散而神聚的小说结构,而这正是典范性的散文结构,人们称京派作家都是遗像文体家,主要就是指着一方面。废名的《四大》等难于区分出是小说还是散文,林徽因的小说笔致活络自由,于看似平淡松散中间出功力。后起的汪曾琪的小说更是波澜不惊,几乎全无高潮,反映了他对“不像小说的小说”的早期追求。

总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京派是很有特色同时又是艺术上比较成熟的一个流派。它疏离政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在获得较大文学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在追求社会时代脉搏上的滞后特点。但无可否认的事,它在追求人文理想、承接文学传统、融合艺术新机、开拓小说新文体等方面为现代小说走向成熟提供了多样的发展途径。

七、作品分析

(一)小说简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写于1924年10月,发表于1925年2月16日《语丝》第14期上的一篇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以潺潺的流水、翠绿的菜园、茂密的竹林这样一种充满诗意的环境为背景,描述了三姑娘一家三口饱含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生活小故事。大自然是美好的,老程也是勤劳的,他不仅种菜,而且捕鱼,但他们的日子仍是十分的艰难,有时候“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上一餐饭”,这种生活状况使得老程最初的两个姑娘早夭,不得不把三姑娘交给菩萨保佑。天遂人愿,三姑娘无病无灾,不仅在七、八岁时就帮着父亲照管菜园、捕鱼,而且很知道孝敬老人。这样一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自然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珠。然而穷苦人家疼爱儿女的方式也是与有钱人家不同的。父亲只为女儿买了一节红头绳,而母亲还要求“留到端午扎艾呵,别糟塌了”!这就写出了他们生活的凄苦。老程的死,作品也没有说明原因,但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他是死于穷困的。他的死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更大悲苦和不幸,作品对此没有作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但是难道妻子不怀念丈夫,女儿不眷念自己的父亲吗?不是。贫苦的生活使他俩懂得,泪水再多也浇不活一棵菜苗,悲哀再深也无法使竹林生辉,只有辛勤而不倦的劳动,才能够使“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三姑娘作为一个在茹苦含辛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如画的大自然陶冶了她性格中的人性美,但严酷的社会现实,却在她的心灵上打下了黑暗的阴影,使她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她在那需要大人们照护的时候,却知道“关怀人,体贴人;虽然以卖菜为生,却不知唯利是图,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那最能使青年人激动而高兴的赛龙灯的热闹时刻,她也一反常态,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默默地忍受着痛苦和折磨。虽然母亲一再催促,她仍无动于衷。这种描写,道出了母女之间相依为命的悲戚,更是对现实生活所呈现出的表面热闹、红火,而实则冷酷、无情的深刻揭示。作者采取的就是通过自然的美与乐,衬托和揭露了旧社会的悲与苦,通过对三姑娘虽然执着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不能不成为被吞噬的对象的描绘,揭示出一幕人生的悲剧。

(二)人物形象

作品以真挚、友好的感情,赞美一个纯洁优雅、生气勃勃的乡村劳动少女。三姑娘的性格分析:

①质朴。第2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倒数第12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

②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父亲死后,“母子都是那样勤敏”;去卖菜,“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③俏皮、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

④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

⑤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三)难点讨论

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

答:作品写于20世纪20年代,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有限的哀愁”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

(四)艺术特色

1、超凡脱俗的诗一般的意境的营造。作品中的竹林已经幻化成王维笔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竹林,与其说是一种自然优美的景物,还不如说是一个极富传统美学特征的艺术象征,而三姑娘这样一个纯洁优美的少女形象都升华成一种纯净的美的象征。小说超尘脱俗刻意营造出这样一片美丽的竹林来渲染纯美的心灵。这主要通过人物描写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作者把自然景物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的界限,从而塑造了生长在宁静的宗法制农村中天真未凿、白璧无瑕的农村少女。

(1)人物描写: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透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看到三姑娘的身影,“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

(2)情景交融: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不须点染,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写茅舍,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一般有“节”,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

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

2、自然清新的语言。废名的作品最著有的特色是平淡,与之相适应的是他最富个性特色的语言,他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从而形成一种凝练的语言特点,就好像千浓百缩甘醴乃成,寥寥数与描绘成的如诗入画的意境令人难忘。并且的他的语言朴素自然,在《竹林的故事》中,起初读来平淡无味且有涩涩之感,但细细咀嚼方体会出无穷韵味,这正体现了作家驾驭语言方面的功力。这种深长有味的文风正是受周作人散文风格影响而成的。

3、散文化的结构。作者既不着力塑造一两个主要人物,也不着重剪裁出经营严谨的结构,只是淡淡点染出竹林深处一个少女至真至纯的情怀。作品或隐或显的情节被散文化的笔法所取代进而生成一种散文化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又恰好能表达出作者恬淡悠远的思想感情。

八、研习与思考

1.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

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竹林葱茏,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2.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

3.结合小说,体会“评析”中周作人对废名的评价。

答:周作人的评价着重于废名小说的田园味、隐逸气以及语言的清新、淡雅之美。

第五篇:读废名《竹林的故事》

读废名《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乡土抒情小说中的代表作,也是新文学初期最富有诗情画意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小说以竹林为背景,描述了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的几个生活片段,塑造出了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眼光聚焦在作者所营造的优美宁静的情境中,周作人曾评价过这篇小说是“坐在树荫下来读”的。确实,一口气读下来,这篇小说真的很美,无论是生成于作者笔下清幽的竹林、还是活在作者笔下淳朴善良的人儿,都透着一股清新的味道。自古以来,中国人情感的表达都非常含蓄,甚至稍显笨拙。就像小说中的三姑娘和她母亲一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相互爱着,却都不善于表达,总归于沉默。然而误解与隔膜就在沉默的滋养下日渐生根、发芽并且壮大。

除去与母亲相差三十岁的代沟不说,三姑娘本是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非常害羞的人儿。自己善良,较真,却又从来不为自己的做法解释。所以她以自己的方式为妈妈付出,虽然不被理解。而母亲是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迷信鬼神的封建传统妇女,落后,固执使得她也无法理解女儿,只是同样以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女儿。这读起来不禁让人深感惋惜。可是,为什么内心的感应如此强烈呢?

我不禁想到了现在和我相依为命的爸爸。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粘着妈妈,我也一样,从小到大,我就比较亲近妈妈。妈妈是一个受了教育的人,思想比爸爸前进,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更加觉得和妈妈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和爸爸基本上没什么话说。妈妈的离开,从此没有了第三个人来调解,我和爸爸之间只能逐渐疏远,疏远。

爸爸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这份感受在妈妈刚离开我们的那段时间我最记忆深刻。那段时间,爸爸沉浸于打牌,爱抽烟,还很容易发脾气,无论是冲我,还是冲着奶奶,谁都不能跟他顶嘴。有时候看着爸爸这样子,我感觉好失望,但更加感到心疼。很多次我都想学着电视里面的懂事小孩一样,给爸爸说一段感人的话,鼓励爸爸振作起来。可是我从来没有过把这个想法要付诸行动的勇气,我会觉得很害羞。现在想想,我是多么得后悔我自己的胆小啊,在爸爸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握住爸爸的手。期间我也恨过爸爸,我觉得他只顾自己感受,却忽视了仍然年幼的我。我怪他自私,怪他没有担当,怪他没有照顾好我。责怪让我看不出爸爸骤然多出的白发和皱纹,听不到爸爸凌晨下班回到家后发出的轻微的咳嗽声,看不到爸爸衣服上脱落的扣子没人缝补,更体会不到爸爸每次都拒绝前来劝爸爸再找个伴的人的良苦用心。

其实,我和爸爸,岂不就是三姑娘和她母亲吗?只不过现实中的“三姑娘”后来大胆了。渐渐的“三姑娘”和爸爸有很多话说了,小到今天去逛街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三姑娘”也会打个电话回去跟爸爸说一声,尽管爸爸总是嗔怪自己浪费电话费,但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却每次都是那么的快乐,幸福。

爱,很美丽。说出来的爱,更加美丽。

下载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竹林的故事阅读答案(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竹林的故事读后感(精选五篇)

    竹林的故事读后感(一)作者:莲心在中国人的眼中,竹子壹直是高洁出尘的象征,这是壹个发生在青翠的竹林里的故事,是一个世外桃源里的鲜为人知的故事。這是著名京派作家废名的代表作,讲......

    竹林基地建设

    联合苗族乡七项举措推进雪山方竹竹林基地建设 去冬今春以来,联合苗族乡高度重视竹林基地建设工作,结合实际,采取“七项”措施,强力推进2011年竹林基地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落......

    穿越竹林教案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 第三课时 《穿越竹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知道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2、通过对本节课所接触的音乐进行了解与感知......

    难忘那片竹林

    难忘那片竹林 独坐在书桌前,随意翻阅着一本杂志,一幅竹林水墨画吸引了我的视线,看着翠竹清健的风姿,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童年时的那片竹林。春天的竹林孕育了......

    竹林承包协议

    竹林承包协议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本着“自愿、有偿、互利互惠”的经营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有关......

    竹林优秀作文

    竹林优秀作文 竹林优秀作文1 在我姥姥家的屋后,有一大片美丽的竹林,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每年放假的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回姥姥家,然后去那片竹林玩耍,享受那处难得的美景。清晨,......

    竹林学校招生工作

    竹林学校2014年招生工作 1、 严格按照区教体局精神,在规定时间段片内招生。 2、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奖励措施。 3、 扩大招生宣传,制作招生简章,辖区内张贴广告等......

    写景作文:竹林

    写景作文:竹林1 我们的学校风景秀丽、多姿多彩:高大的教学楼红墙绿瓦、窗明几净;宽阔的操场跑道笔直、篮网整齐;设备齐全的乐地时常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郁郁葱葱的静园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