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片竹林
独坐在书桌前,随意翻阅着一本杂志,一幅竹林水墨画吸引了我的视线,看着翠竹清健的风姿,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童年时的那片竹林。
春天的竹林孕育了生命;夏天的竹林充满了活力;秋天的竹林满载着沉甸甸的丰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竹林。当寒风呼啸,雪花像蝴蝶般漫天飞舞时,竹林都默默容纳了这些调皮的精灵,任他们在自己的怀里嬉戏。即便压弯了腰,也从无怨言。那时的我总爱钻到林子里寻觅冬天的乐趣:握住冬竹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溜进我们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着我们咯咯的笑声。
竹林里野趣横生。在竹林深处有一条干枯了的小河沟,上面填满了厚厚的落叶。沟边长着一棵粗而壮的枣树。每当枣儿成熟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就使劲晃着枣树,然后再到沟里寻找摇落的枣子,那枣儿像调皮的小孩躲在落叶底下。我们兜着沉甸甸的枣儿坐在沟边,饱食了一顿,甜透了心窝。在沟里,偶尔也会发现几个鸡蛋,因为外婆家的那只不听话的母鸡总是爱把蛋下在沟里,如获至宝的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鸡蛋送到外婆面前。
有时我们从家里“偷”来绳子,牢牢地拴在较粗的竹子上,做成秋千,荡呀,摇呀,从那秋千底下摇出我们心中的歌和关于未来的梦。
如今,我已远离家乡,到城里来上学。记忆里的冬竹、枣树、落叶丛里的鸡蛋、孤零零的秋千,仿佛一根根长长的绒线,一头系着我的心,另一头系着绵绵的乡情与童趣。
晚上,躺在床上,我仿佛听见了竹林那“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像在欢唱。竹林啊,你是否还记得我童年幼小的身影?
家乡的那片竹林
漫步林荫小道,不经意间发现道旁杂生着几株小竹子,这时便想起了家乡的那片竹林。
小时侯听奶奶说,我家门前那片竹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对于竹林的产生,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那片竹林生长的地方还是一块空地。一天,从天上掉下一个庞然大物,“砰”的一声,人们还以为是天公发怒了呢!那庞然大物竟是一头神牛。有人说它是牛郎养的,也有人说它是天上哪位神仙的座骑。有个大胆的牧童竟然双手抓住神牛的尾巴,当玩具一样使劲摇。突然牧童手里的神牛尾巴变成了一棵竹子,神牛慢慢地化成了一堆泥土。人们都吓傻了,只见那堆泥土里冒出许多竹笋,渐渐长成一片竹林。到了晚上,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出门,因为总听到竹林里传出牛叫的声音。但神话毕竟是神话,却赋予那片竹林神话般的色彩。
如今远离了家乡,却又时常想起那片竹林,因为它们确实不寻常。晴天,它们是孩子们的乐园,欢笑声洋溢着整个村庄。下雨天,它们便是天然的乐器,雨滴落在竹叶上,然后在地上溅开成水花。“滴滴嗒嗒”的清脆的声音让人听了非常舒畅。它们傲气冲天,从不屈服,即使是去年的冰冻天气也没能使它们弯腰,反而增添了它们的英姿。它们穿上了一层厚厚的冰衣,叶子上倒挂着冰条,很像南岳的雾凇,美丽极了。它们不屈不挠像一个个哨兵,可以与西北的白杨树相媲美。经过无数次风雨冰雪的洗礼,它们却风采依旧。
见过竹子开花吗?也许像铁树开花一样稀奇吧!但那片竹林确实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奇观。今年春天,在百花绽放之时,那片竹子也开花了。因为花朵并不显眼,而竹子很高,所以站在竹林下面根本看不大清楚。我也是无意间从楼顶上看到的,一 开始还以为自己眼花了,竹子怎么会开花?可定睛一看,那确实是一朵朵小白花呀!它们并不鲜艳,自然不能与其它花儿比美,但它们却引来无数人的目光。我和大家说竹子开花了,大家都不相信,还以为我没事寻开心呢!经过我的一番解说,大家终于随我一起上楼探个究竟。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摆在眼前又不得不相信。有的老人说竹子开花之年注定是个不平凡之年。这话似乎没道理,但又好象预示了什么。
古人常以竹自喻,竹子也成了诗人和画家所喜爱之物。“竹可焚,不可毁其节(洁)”正证明了竹的高洁,做人是应该像竹子一样,有不屈不挠的傲骨。
回想着家乡的那片竹林,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