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生活感悟家庭教育何其重要
教师生活感悟家庭教育何其重要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这个时候,写篇关于自己感悟的文章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感悟文章到底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生活感悟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临时接到通知要来郑州参加培训,昨天我匆匆坐上了从家开往郑州的高铁。因为中午没有午休,上车后,本想休息一会儿,可邻座的年轻妈妈和孩子却奏起了交响乐,一路没有停息。
大约两三岁的孩子,一上车就喊着要吃泡面,孩子妈妈赶忙放下行李就去给孩子准备。泡面端过来,孩子又不吃了,一直在座位上哭闹要喝饮料。孩子妈妈吃完泡面,就哄着孩子说:等会给你买饮料喝。小孩听了,滚到列车座位的走道上坐下或躺下,吵闹不止。孩子妈妈告诉孩子,地面脏,让孩子站起来。小孩坚持不起来,孩子妈妈假装威胁到:你起来!你不起来我打你!奈何,孩子继续撒野,丝毫不理会。孩子妈妈说,你站起来,你不站起来,我真打你!……几分钟过后,孩子妈妈果真上去打了孩子,孩子又开始放声大哭……一直到我下车,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孩子没有安宁片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身上可以真切地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那些表现出极差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是因为家长很少引导他们如何独立完成自己的事,如何在公共场合展现公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有的孩子从出生起都是可爱的,却被大人教得并不可爱。
孩子在家采取撒野的方式能够引起父母的`注意,那孩子就会将这种方式延伸到公共场合。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孩子有需求,可以轻声告诉父母,而不是采取哭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如若发现孩子以哭闹的方式来寻求需要,家长可以置之不理,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当孩子发觉自己的无理取闹,并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以哭闹满足需要的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减弱。
孩子在地面上滚来滚去,丝毫不忌讳。作为妈妈,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纠正引导孩子。父母还应积极引导孩子如何得体有度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此,孩子的责任感也可兼得。个人修养的提升,需要点滴积淀。
孩童如同自然界的花草,唯有修剪浇灌才能枝繁叶茂。孩子在幼儿时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我们的孩子才会越来越惹人喜爱。
第二篇:教师生活感悟
教师生活感悟
————固 守 座 位
曾读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还是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接着一节车厢地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如愿以偿了。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找下去的耐心……
是啊,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自信、执著、坚忍不拔的教育。可真事到临头时,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去认真思考、去努力实践呢?谁又真正执著地寻找自己的座位呢?谁能握有一张永远的坐票呢?
“这不是我的地方,这不是我的事情,我理想的事业正等待着我去开拓”,很久了,这句不知从哪里抄来的话一直在我的笔记本里激励着我。可是我却一直没有挪过窝,自14年前大学毕业分配到这个偏远的农村中学任教至今,我始终坚守着这方讲台,一届又一届地把学生接来送往,一次又一次地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时而清醒,时而迷惘,我也时不时地问自己:“我的座位在哪里?我理想的事业是什么?”
腾格尔用他那粗犷的声音吼道:“哪儿有我一方土,哪儿有我一片天,看世间多少英雄年少,白了头在一夜间。”当薪水入不敷出时,当生活捉襟见肘、异常拮据时,当不被人理解、甚而被人嘲讽时,我总在想:“这是我的事情吗?我就一辈子在这里固守清贫吗?”父母的怜惜,妻子的抱怨,一次又一次地动摇着我弃教从商的打算。可一走进校园,看着自己可爱的学生们,批阅着那一叠叠散发着浓浓墨水香味的作业本,读着那一本本令人茅塞顿开的教育著作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这个念头。一种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一颗对学生的爱心让我留了下来。哪怕是一再地忍受这种痛苦的煎熬,我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煎熬,一晃就是14年;我的这个座位啊,我一坐下来就是14年!
“座位”是什么?其实就是你执著的不舍不弃的目标啊。当你自信、执著、坚定不移地向着你的目标奋斗时,当你默默耕耘在你的本职岗位上时,你用不着喊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你也用不着采用多少的技巧和谋略,只要你一路跋涉,一路攀越,一路走来,你就能找到你的座位,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座位。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座位就是这教书育人、树人树德的三尺讲台。
第三篇:教师生活感悟
教师生活感悟
日子像窗外树上的叶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当我们终于察觉到了它的轮回交替时,青青枝头已经绽放出了十几朵生命之花。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这就是生活?有人说:生活是一场磨难,真正的强者是把苦难当成垫脚石的人;又有人说:生活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胜者不是第一名,而是跑自己该跑的路,为自己的路而生的人。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是追求,是执著„„生活是一个攀登的历程。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的领悟到成功的甜。生活是成败交替的混合体,是得失兼容的五味瓶。
最近几天,也不知怎么了,总有一个这样的想法萦绕在脑海里,最好不要当小学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但我仔细想想,当小学教师也有很多乐趣。虽然当小学教师相对来说是苦一点,烦琐一点,特别是小学的班主任,但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
首先,老师的工作地位,收入和机关公务员相比是差一点;特别是我们临代老师,更是差距甚远,但我觉得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是啊,当办公室老师抱怨教师工作的辛苦和收入的低微时,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已经不错了,你看看工厂的工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加班加点的在厂里上班,一年连一万的收入都没有,知足才能常乐嘛!
其次,我们小学老师接触的是天真烂漫的儿童,他们有时是挺烦人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童真童趣令我们感到教育的快乐,他们纯洁无暇,他们有什么想法都要和老师反映,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好,他们
最听老师的话。再有当老师因为接触的是孩子,可以不大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所以活得很真实也很从容!不是有句歌词吗?“平平淡淡才是福,从从容容最真实嘛!”
当然,当教师也有烦恼,当学生的成绩无法提高,当他们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还时常犯错误时,当老师的苦口婆心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当我们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当同事间有猜疑„„。但不管如何,我一直相信,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要真诚投入,就会有收获,只要心平气和,就能拥有幸福„„
第四篇:家庭教育感悟
家庭教育感悟
怎样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者永恒的话题。我是陈凡一的妈妈,这里是我的几点心得,说出来与五·五班的家长朋友们分享:
一,我家规矩有方圆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会给孩子建立适当的规矩或限制,以保证他的安全,健康,并使之有序生活。但规矩和规矩不一样,有的绝对不可以改变,叫它“方规”,有的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就叫它“圆规”吧。方规的例子有:不能打人,骂人,不能说谎,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等等。圆规的例子有:每天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玩电脑,玩什么游戏,什么时候睡觉,吃什么等等。
由于“方规“不可改变,在涉及的时候,我总会语气坚定,清楚,并正面表达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明白这事没商量,必须遵守“方规”。我常会说:“赶快把房间收拾好,这样你就可以早点看电视了。”而不会说:“你要是不赶紧把那像猪圈似的房间收拾好,你小子就别想看电视!”我常会说:“我知道你不会丢三落四的”。而不会说:“你要我提醒多少遍,才不会丢三落四”!
“方规”“圆规“的建立和遵守,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靠一件一件的小事积累,在父母的耐心和对方圆规矩的不同实施下,一定能培养出自立,自信,自律的孩子。您说,是吧!
二,孩子转变要有一个过度期
在一、二年级时,儿子在学习上对我的依赖性过强,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我。刚开始由于缺少方法,一问就帮助解答,时间常了,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儿子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多给儿子思路,不会一步步告诉他怎么答题。坚持了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不告诉他,他就在那儿生气,闹得一家人没个好心情。所以说:孩子改掉坏习惯需要一个过渡期,孩子有可能会反复。家长更需要有耐心,并告诉孩子:“再努力吧,人都是有点惰性的,但要学会控制。”改正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家长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三,伴随着危险成长
因为我们家住在南里,上学需要过一条热闹的大马路,起初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早上送孩子,下午托管班接孩子。可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可以自己上学了。”我不放心,但我觉得还是应该 让他自己上学,这对他来说是一种锻炼,尽管有危险。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危险,放开手,让孩子勇敢地走,也许伴随危险的成长,才是真正健康的成长。
四,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快乐的童年时光,失去了就不再回来。只有在快乐中长大的孩子,才有可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态,这就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以上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我们一起共勉吧!
陈凡一妈妈
2013-9-10
第五篇:家庭教育感悟
家庭教育感悟
每当家庭聚餐,好友来访,婆婆总要催促宝贝当众表现一番。那时候他还小,甚至偶尔会因为在自己的词库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涨地满脸通红。还会把“相亲相爱不分离”念成“相亲相亲不分离”。令人意外的是他每次的表演都博得一片赞叹,我当然是小声地谦虚:临场发挥好。每每这时候,“观众”们总要评说一番。所谓评说,基本是肯定的多。我只是陪笑,遇上熟识的朋友我会很率直地告诉他们真相: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平时宝贝住爷爷奶奶家,双休才和我们住。也孩子成长的幕后英雄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儿子彬彬有礼,善良可爱是我们集体的教育成果。
享受的同时也去感受
许多独生子女大多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无法感受到。孩子以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经常能看到这么一幕: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孩子一手一个苹果,一手一个面包。忘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脱口而出的理由便是:都怪我奶奶„„。我们除了摇头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五天之内,宝贝是奶奶家的成员。只是晚餐时聚一会儿,要是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保证那点小聚的时间。因为公公还未退休,一遇上什么突发事件,大家都没空照顾宝贝时,儿子只能寄养在平时还有些来往的亲戚家。第二方案:干脆跟着爷爷去上班。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亏欠孩子。可慢慢地却发现:无心插柳使孩子会汇报爱了。使爷爷不停感叹:忆苦思甜让人更珍惜。宝贝一向是崇拜爷爷多一些的,觉得爷爷能帮他修小汽车。在他的世界里这可是大事。奶奶也就是要他吃不喜欢的豆豆。说实话,一直都反感宝贝对奶奶的态度。犹如天天泡在密罐里,也就不觉得甜了。
小家伙一脸疑惑:“我们是去吃小笼馒头吗?”
老公在暗示我要给孩子:“善意的谎言。我很理智地告诉他:奶奶今天要去旅游,不能在家陪宝贝了。她难得出去一次,你要配合哦”
“我们去哪里?”面对宝贝的惊慌,我显地不以为然。
“就是那个很喜欢你的奶奶家,上次去过的啊”小家伙神情紧张地看着我。
我掏出手机告诉他:想奶奶了用手机打电话给她。
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地使劲捏着手机,在阿姨怀里使劲挣扎。也许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远离亲人的恐惧,但这是他独自面对困难的第一步。平时,公公提出的建议我们都采纳。当时,面对公公心疼地在送走孩子后提出:今天没什么大事,我一会去接。我没有同意,我感谢公公没有在当时就喊停,而是背着孩子商量。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做的很好。
“凡事总有第一次。如果今天去接回来了,那他今天哭也是白哭了。造成他知道怎么对付大人的招数。那样不好”我们达成协议,第二天他不愿去时,可以平等交流。限度是:爷爷下午去接他。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生活地很辛苦。可临睡时,我还不忘和宝贝聊天:谁是最爱我的人。告诉他,奶奶为了宝贝都不去锻炼身体了。平时去哪都把宝贝带着„„让我欣慰的是晚上和奶奶通电话时,他使劲说:“我想奶奶了,想你回来抱抱”当时宝贝一岁半,都说我的教育太早,孩子不理解。他即使不懂但他至少能感受到,奶奶在和奶奶不在时的不同待遇。
思考:
1、家庭教育需要大家的配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达成共识才能教育孩子。有不同想法时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结果往往是谁在孩子面前妥协就将成为孩子的奴隶。
2、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未必是坏事。就如日本孩子冰天雪地里穿着短裤晨练,是一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孩子需要吃苦,富孩子也要寒养。忆苦思甜使他们更珍惜。宝贝和奶奶也越来越亲了,更意外的是他到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把好吃的带去阿姨家。我们会暗地好笑,称之为:享受不忘受苦时。其实,孩子会想着对别人好了。我们比谁都幸福。
3、往往教育时机就在于生活中的一瞬间,抓住了就是胜利。教育孩子的弦一刻不能松。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4、除此之外,如果没有把握好方法,或是犯了教育的大忌:半途而废的结果便是适得其反。
宝贝在家会帮着奶奶洗袜子,满地是水我们也不去打击他帮助奶奶做家务的好意。遇上雨天,他会叮嘱去奶奶:小心点走路,要摔交的哦。临出门会主动想到顺便把垃圾袋拿下去。面对老人把好东西省给他吃,他会很激动地推开,象个小大人样的。无论什么时候,拿起好吃的他就会一个一个分配好。长幼有序,大小有别。在我们家没有“独食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因此,父母记得要从小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检点自己的言行,并为孩子创造磨炼他们行为的机会。
隔代更疼再所难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一回到家,婆婆便告诉我,今天在健身场上宝贝被邻居家的孩子抓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孩子的脸上只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认识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婆婆在一旁气急:“为什么不抓他?”我有些耐不住了,着急地问:你后来抓别人了吗?宝贝轻声说:奶奶让抓,我不敢。
总算松了口气,心平气和地和宝贝谈。等我把事情来龙去脉问清,婆婆也脸红了。是宝贝先拿了别人玩具没有事先和别人说。面对捍卫自己和心中有亏的处理不能简单等同。
于是,趁着还不到晚饭时间,我说是要来考宝贝和奶奶。宝贝可起劲了,一个劲催奶奶准备。一开始婆婆还一脸迷茫,慢慢也悟出了几分。
第一题: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可他是不小心的。你怎么办?
答:道歉就原谅
第二题:是你错在先,被打了怎么办?
答: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错后,告诉别人我错了就告诉我,别做野蛮人)
第三题:有人老是打你,怎么办?
答:告诉爸爸,爸爸打他(先讲道理,再是用自己力量保护自己)
婆婆听到也要保护自己态度就诚恳多了。为了给孩子一个是非观念,我申明;奶奶今天那么说,是因为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明天见面你要道歉,而且还要和他一起玩”对我的做法,奶奶也表示了赞同。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思考:现在的教育误区是孩子间、家长间攀比谁背的唐诗多,加减法做地快。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会是让父母悔不当初的。如果我们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好些。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