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5篇]

时间:2022-09-21 01: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第一篇: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当然,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它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就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很自然的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一、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某同学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这种事,司空见惯。要求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把作业本送回同学的身边。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编出了学生已熟悉的简单行程问题,既起到了复习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道一人的速度和时间能求路程,知道路程和速度也能求时间,那么,知道两人的速度和走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求路程吗?怎么求?引发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探究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这一情境之中,结合教师的演示和画线段图,主动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去发现,理解并学会了新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合作,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要想让课上得轻松,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们很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学生学习需要经历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感受,感受越深,理解数学知识越深刻。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遇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遇问题》

我们都知道,“相遇问题”是四年级应用题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讲解此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我就仔细对本知识点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的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我决定用两课时把本知识点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基础类型的课。课始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了“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新知做以铺垫。然后重点是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相遇、同时、相向(相对)”的概念。主要采用的是实际演示法、游戏法和空间想象法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中最关键的词语加以理解。等学生对这个基本概念搞清楚之后,第三部我就开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举了一个行程方面的例题,首先是求路程、然后变换题型求时间,再求某一方的速度。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求每种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结合练习题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是知识的扩展。我主要是先对课后所涉及的知识延伸了行进行了分析,然后引领学生归纳出:

1、同时,相向,不相遇。

2、不同时,相向、相遇。

3、相背 行程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经过大量练习之后,我再把知识面拓展到工作方面,让学生明白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工作方面求时间、求工作效率、求工作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的来讲,这两节课我都是采用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新知的方法进行

教学的,放下权利,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规律,获取新知。在解决方法

上特意引领学生在同中求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那些能够灵 活解答问题,有新意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 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解决问题。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到底行还是不 行,通过这次考试,我已经找到答案。

教师;余德安

2009年7月

第三篇:《相遇问题》数学教学设计

《 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重难点、关键:

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淘气和笑笑是好朋友,淘气放学后打算去笑笑家做家庭作业。就淘气放学走路去笑笑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嘛? 生:要走多久? 师:要走多久?是我们数学里——时间。生:他走多快?

师:走多快是我们数学里的——速度。生:要走多远?

师:有多远是我们数学里的——路程。

师:同学们都很会提出问题。那时间、速度、路程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时间X速度=路程。(板书)(评价:以前学的知识真扎实。)

目的:抓住与新知密切相关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当的铺垫。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点新知识。师:笑笑家与淘气家相距840米,知道相距什么意思嘛? 生:两个物体间有一定的距离。(板书相距)

师:淘气回到家才发现作业本遗落在笑笑家,于是淘气立刻打电话给笑笑说作业本掉他家了。他想尽快把作业本拿回来。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尽快让淘气拿到作业本。笑笑每分走50米,淘气每分走70米。

生1:让笑笑把作业本送到淘气那里去。(师:同意嘛?让同学帮自己拿过来)生2:不同意,应该让淘气自己去笑笑家拿。因为淘气的速度更快点。(师:恩,仔细看了数学信息观察到了淘气速度更快,所以让速度快的去拿。还有没有更快的办法?)

生3:可以让两个人在中间碰头。(师:想法真好,中间碰头啊,那让笑笑先出门,还是让淘气先出门呢?)

生4:两人同时出发。(评价:真会思考,用上了一个很精准的数学语言,同时)(板书同时)

师:那笑笑和淘气同时出发了,如果笑笑和淘气不是走的同一条路,结果会怎样? 生:他们遇不到

师:那应该还加什么条件呢? 生:走同一条路,面对面得走。

师:真会思考也就是相向而行。(板书相向)

师:那根据同学们所说的,他们两人在相距390米的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会怎么样? 生:最后会相遇。

师:同学们都很好思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那你们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嘛?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用上黑板上的这几个词

生:说(评价真完整)你们能说嘛?请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和互相表演一下是笑笑和淘气两个人是怎么相遇的。

目的: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层层深入推理自主构建相距、同时、相向、相遇、这四个词语,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并能够描述相遇问题。同时在建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1)电脑课件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1: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生:估计在邮局的附近。因为淘气的速度快,所以淘气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问题2: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①课件呈现两人相向而行的情境。

师:现在请看大屏幕,看两人的行进过程。师:笑笑一分钟走了多少米? 师:你怎么知道笑笑一分钟走了50米? 生:直接看图看的(真会观察)师:还有其他办法知道嘛?

生:用速度X时间=路程,算的。(真能干,运用以前的公式)师:仔细观察红色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生:淘气走的路程

师:紫色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生:笑笑走的路程

师:仔细观察这个线段图你能从中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吗?

生:淘气行驶的路程+笑笑行驶的路程=840 既然找到了等量关系我们就来列方程解决问题。师:淘气行驶的路程怎么求?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淘气速度是多少?时间是多少? 生:淘气的速度是70,时间不知道。

师:时间是个未知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如“x”。师:淘气行驶的路程应该怎么表示? 生:70×x或70x。

师:笑笑行驶的路程应该怎么表示? 生:50x。

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方程,并解答。

完成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练习结果,教师再强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边说明边演示格式: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70x+50x=840

120x=840

x=7

答:略。

师:笑笑从家走到相遇点时走了几分钟?淘气从家走到相遇点时走了几分钟?那笑笑和淘气两人一共走了几分钟? 生:14分钟因为7+7=14(同意嘛?)师:有人不同意了,7分钟,因为同时出发。(同意吗?)大家想想,一个人上一节课用40分钟,那50个孩子同时上一节课还是40分钟,不会是2000分钟。)

问题3:相遇地点距笑笑家有多远?

这个问题可以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要求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问题4:相遇地距离淘气家有多远?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本第57页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

2、找出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说说怎样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完成课本第57页的“练一练”。(1)第1题。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提问部分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方法。(2)第2、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交流。(3)第3题。①读题,弄清题意。②说出题中的三个数量关系。③解答、校对。(4)第5题。

①先估一估在何处相遇,说一说怎么想的。②用方程求出相遇时间。③再求相遇时笑笑走了多远。

第四篇:数学相遇问题教案

数学相遇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解答简单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运动和时间变化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时间和路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说明理由.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驶240千米需要几小时?

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二)创设情境

1.录音(或录相)“有一天,张华放学回家,打开书包正准备做作业.发现没在意将同桌李诚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给李诚打电话通知他,两人在电话中商量了一会,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办法可以让张华把作业本还给李诚呢?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想出几种办法呢?”

2.小组集体讨论

(1)张华送到李诚家;

(2)李诚来张华家取走;

(3)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给李诚.

3.认识相遇问题

(1)找两名学生表演第三种情况,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是怎么走的?

(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2)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近,最后变为零)

教师指出:当两个人的距离为零时,称为“相遇”

具有“两物、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这种特点的行程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三)出示准备题:

张华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根据已知条件填写下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60米

李诚走的路程70米

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

思考:

1.出发3分钟后,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什么?(相遇)

2.两个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两人所走路程和=两家距离)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3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1.教师指名读题,并在例题中“同时”、“相遇”的下边用红笔做上标记.

请同学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

2.动画演示两人行进的过程,并在图中显示出已知数据.(演示课件:相遇问题)

3.由学生尝试解答例3

4.结合线段图订正答案.

方法一:65×4+70×4

方法二:(65+70)×4

=260+280

=135×4

=540(米)

=540(米)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5.比较

(1)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简便?

(2)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巩固练

(一)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52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二)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讨论:行程问题在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动动方向、运动结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出发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同时

运动方向:相向(相对、对面)

运动结果:相遇

(三)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出发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两船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四)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表述题意.

2.比较:与前面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五)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

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经过2小时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由学生用手势语言向同组同学介绍题意.

2.由学生独立解答

3.出示四种不同解法,请同学小组讨论并做出判断.

方法一:75×1+75×2+69×

2方法二:75×(1+2)+69×2

方法三:75×1+(75+69)×2

方法四:(75+69)×(2+1)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两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行程问题也还有许多变化,请你猜一猜,行程问题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相背、同向、不同时、不相遇、相遇后返回第二次相遇,三个物体运动„„)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一种,求路程,它需要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怎样求?如果要求“相遇时间”该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怎样求呢?请同学们在课下思考?

五、课后作业

(一)两只轮船同时从上海和武汉相对开出.从武汉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17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上海到武汉的航路长多少千米?

(二)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5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5千米.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相遇问题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相遇问题练习题

解答此类题应作一条线段图来全面考虑运动物体的个数、运动的方向、出发的地点以及运动的路线形式等。下面的关系式必须牢记:

(1)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2)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两人或两车速度的和; 相遇时间:两人或两车同时开出到相遇所用的时间。

【经典习题】

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火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86+102)×5=940千米或者86×5+102×5=940千米

答:两地相距940千米。

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经过2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20÷2-6=4千米或者(20-6×2)÷2=4千米

答:乙每小时行4千米。

3、王明和妹妹两人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明每分钟行110米,妹妹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明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妹妹后,立即回头向王明跑去,遇到王明再向妹妹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明和妹妹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解:要求狗跑的路程,必须知道狗的速度和狗跑的时间,狗的速度是每分钟500米,狗的时间其实就是王明和妹妹相遇的时间。

相遇时间/狗跑的时间:2000÷(110+9=)=10(分钟)

狗跑的路程:500×10=5000(米)

答:狗共行了5000米。

4、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由相隔18千米的两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解:其实两人真正相隔的是(54-18)千米(54-18)÷(7+5)=3小时

答:3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5、甲乙两艘舰由相距418千米的两个港口同时相对开出,甲舰每小时行36千米,乙舰每小时行34千米,开出1小时候,甲舰因有紧急任务返回原港,又立即起航与乙舰继续相对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舰相遇?

解:其实两艘军舰行驶的总距离是(418+36×2)千米

(418+36×2)÷(36+34)=7小时

答:经过7小时两舰相遇。

6、甲地到乙地快车每小时行3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18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可在距中点35千米的地方相遇,甲乙两地相距是多少千米? 解:35×2÷(32-18)=5小时——相遇时间(32+18)×5=250千米——甲乙距离 答:甲乙两地相距是250千米 【能力培养训练】

1、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经过18小时两车途中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解:(75+69)×18=2592千米

答:两地间的铁路长2592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要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要12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解: 480÷6=80千米 480÷12=40千米

480÷(80+40)=4小时

答:两车出发后4小时相遇。

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700÷5-75=65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

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解:18÷(5+4)=2小时 2×14=28千米

答: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28千米。

5、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56-20=36千米 36÷3=12千米 12÷(2+1)=4千米 12-4=8千米

答:甲的速度是8千米/小时乙的速度4千米/小时。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6千米的地方相遇,求东西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甲车其实比乙车多开了36×2=72千米,这是由于两车速度之差造成的。36×2÷(54-48)=12小时(54+48)×12=1224千米

7、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城出发,相背而行,快车每小时行43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7千米,经过16小时,它们相距多少千米? 解:(43+37)×16=1280千米

答:它们相距1280千米。

【综合巩固】

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多行2千米。几小时后他们在途中相遇?

解: 8+2=10(千米)……乙的速度

90÷(8+10+=5(小时)答:5小时后他们在途中相遇。

2、甲乙两人从相距99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99÷3-15=18(千米)答:乙每小时行18千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的地方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在距离中点的3千米地方相遇,说明甲比乙多开了6千米,甲每小时比乙多开(20-18=2)千米,那么6千米是有6÷2=3小时造成的。因此:(3+3)÷(20-18)=3(小时)……相遇时间,(20+18)×3=76(千米)

答:两地相距76千米。

4、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2千米,两车开出3小时后,还相距156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解:(76+82)×3+156=63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630千米。

5、甲乙两地相距384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甲车开出64千米后,两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甲乙真正相遇路程应该是384-64=320千米,因此

(384-64)÷(38+42)=4(小时)

答:再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6、小明与妈妈同时从家出发去距家810千米的电影院看电影。小明心急,先以每分钟54米的速度跑到电影院,发现票还在妈妈手上,所以马上以原速返回,又在5分钟后与妈妈在路上相遇。问:妈妈每分钟走多少米?

解:小明到电影院跑的时间:810÷54=15(分),这道题最难理解的地方是,我们可以把小明和妈妈行的路程看作是2个810米,(可以通过作图理解),所以:

(810×2)÷(15+5)-54=27(米)

答:妈妈每分钟走27米。

7、从甲地开车到乙地,客车要用24小时才能到达,货车要用40小时才能到达,如果客,货两车从两地同时同向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则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解:80×24=1920(千米)……总路程

1920÷40=48(千米)……货车的速度

1920÷(48+80)=15(小时)

答:15小时后两车相遇。

8、两个修路队共修长45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5米,乙队每天修13米,甲队先修2天后,再和乙队合作,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解:(450-15×2)÷(15+18)=15(天)答:两队合作,还要15天能完成。

下载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相遇问题数学教后反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是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和小学学过的方程的基础上而展开的,第一节内容从算式到方程,重在让学生体验用方程的思想解......

    相遇问题的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是五年级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合集]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

    《相遇》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相遇》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一开始复习行程问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遇问题的特征,我让两个学生上台演示相遇过程,为本课的新知探究......

    教后反思

    《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三阳乡大原小学牛海艳《柳树醒了》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讲的是春雷跟柳树说话了,小柳树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小柳枝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

    教后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这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

    教后反思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新华小学 张玉花 《秋天的雨》是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

    教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贱也有所了解。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