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荐】回乡偶书的作文
【推荐】回乡偶书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乡偶书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乡偶书的作文 篇1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大名鼎鼎的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勤下苦功读书,终于,有一年,贺知章在三十七岁 的时 候,考中了进士,便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当官了。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贺知章起床以后,拿起镜子,看镜子中的自己,样子已经变 了,看见自己双鬓且已经白了,虽然原来的声音没有变,但是自己经老了,贺知章非常想念家乡,便辞官了,贺知章坐着马车,回到家乡,家乡还是原来么美丽,房屋盖的整整齐齐的,一间间房子一个唉着一个整整齐齐 的,小草绿油油的,小花伞开着迷人的香味,吸引来无数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时候,贺知章看 见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问:“您是谁呀?您来到我们村子有什么 事吗?”,贺知章感到自己离家太久了,心里感到很惭愧,贺知章回到家里,感觉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他把自己内心的感觉写成一首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古诗一直流传放到现在。
回乡偶书的作文 篇2公元743年的深秋,长安城里,一个84岁高龄、两鬓霜花的老人在衙门忙完了公事,正在院中小憩。秋风习习,落叶满地。一阵雁鸣,勾起了老人对家乡的思念。于是,他辞去了官职,决定告老还乡。
老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越州永兴。此时已是初春,老人不禁放慢了脚步,欣赏路边的江南美景。野花遍地,绿树成荫,枝头还有黄莺在歌唱。老人一路兴致勃勃,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亲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他走近一个小山村,下了马,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画面:一间间矮小的茅草屋,一棵棵高大的刺槐树,一座座碧绿的小山丘,远处的`镜湖依旧波光粼粼。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白天,他骑在黄牛上,去山坡上放牛,放完牛,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在湖里游泳,打水仗,捉鱼摸虾;晚上,他躺在床上,数着窗外的星星,听母亲讲那遥远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多年了,家乡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么温暖。”
“嘻嘻……”一阵笑声打破了老人的回忆。他抬头一看,一群乡村孩子正在竹林里做游戏。一个年龄稍大的小男孩来到老人身边,打量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用纯粹的家乡话问道:“请问远方的客人,您从哪里来?”老人笑而不答,因为老人又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夜里,老人在自家的茅舍里,拿出纸笔,心中顿时有了灵感,挥笔写下了《回乡偶书》这样的千古名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的作文 篇3贺知章出生了,他的爸爸妈妈可高兴了,慢慢的贺知章长大了,他对父母说:“我要出去试试看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没有用,看看能不能出人头地。”于是,贺知章就告别父母来到了京城。他通过了一次次的考试,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皇上的接见。皇上对他的才华很是喜欢,就把贺知章留在了京城做一个官。
有一天,他想回家了,就骑着白马走过了弯弯曲曲的小路,他看见路旁有一条小河,他下马来喝水,接着继续赶路。他终于回到了家乡,他看见几个小孩正在玩游戏,一个小孩子看到贺知章,就跑上前问:“老爷爷,你是哪里人呀?到我家坐坐吧!”贺知章笑着说:“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呀,我也曾经住在这里的,我想问你下,你爷爷叫什么呀?”那小孩子说:“我爷爷汪美清。”贺知章说:“哦,我认识你爷爷,你们小时候还经常一起学习的。你能带我去见见你爷爷吗?”小孩子说:“好啊,好呀,我爷爷就在家里,我现在就带你去找我爷爷。”来到了小孩子的家,贺知章小孩子的爷爷就坐下来聊了起来,结果一聊就聊到很晚,天马上就要黑了,贺知章这才起身告辞。
回乡偶书的作文 篇4夕阳中,一条悠长的田间小路,路旁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
“我终于回来了!”贺知章满怀激动的说,一个小男孩过来问他:“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啊?”贺知章笑答道:“我的老乡是在这里,年轻时去了东城,老了才回来。”男孩又问:“那,老爷爷,您还会回东城吗?”贺知章说:“不回了,不回了,以后我就在这里住了,再也不回东城了。”“老爷爷,您在东城有多长时间啦?”贺知章说:“将近40年了。”
小男孩说:“40年!”贺知章说:“恩,这40年里我天天都在思念着家乡,今天,终于回来了。”“老爷爷,走了这么久,您一定累了吧?上我家里歇歇脚,好吗?”贺知章说:“呵呵,好啊。”小男孩又说:“你一定有许多趣事和故事吧?讲给我听,好吗?”“好啊!”贺知章说。
他们边走边笑,消失在这美丽的夕阳中……
第二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一、课文分析:
《回乡偶书》里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太子和百官为他践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表现了一个普通回乡人的真实情感。
二、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本文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四: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猜诗人导入。
师:孩子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有无穷无尽的韵味,骆宾王7岁就能作诗《鹅》“鹅、鹅、鹅......”,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能背很多诗给大家听吧!生:进行古诗背诵。
((1)预设一:学生没有背到《回乡偶书》
师:孩子们真棒能背那么多古诗了,那你们猜猜这些诗人是谁?
生:说出诗人。
师:哇,既然你们知道那么多诗人,那你们认识他吗?(出示诗人图片)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古诗呢?
(2)预设二:背到《回乡偶书》,直接导入。
师:那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孩子们,他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我们学过他的一首古诗是?)生:自由说,《咏柳》,生背诵古诗。
师:有没有人了解贺知章呢?(出示课件,介绍贺知章有关知识。请生读)
(贺知章,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唐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一生官运亨通,直到八十六岁时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为他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这阔别了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吧!《回乡偶书》(相机板书课题,学生观看板书并书空),来齐读课题,孩子们大胆猜测一下题目的意思吧。(生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
(一)初读古诗,检查预习。
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115页,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诗。
师:(出示本课我会认的生字)孩子们你们认识这几个词语宝宝吗?(带拼音的词语)生:生开火车读。小组PK读。
师:(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现在没有拼音了,你们还会读吗?一起来试一下吧。生:男生女生PK。全班读。
师:(出示课件)现在有没有孩子愿意为我们展示一下他的朗读成果呢? 生1:读诗。师:你觉得他读得好不好?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你来试一下吧。(渗透评价)生2:评价后读诗。
师:读得真不错,那现在如果能够读出节奏就更好了,谁来试一下?(出示画节奏的古诗)生:尝试读。
师:古诗像歌曲一样充满了节奏,读的时候在画节奏的地方声音可以稍微读长一点,一起来听听老师读吧。(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们来试着读一下吧。(教师边读边做动作,可夸张一点)
生:评价,齐读,在书上画出节奏。(老师可为学生做动作指示)师: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读得真好听。
(二)理解诗意。
1、学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师:我听孩子们读“笑问客从何处来”读得最好了,你们读到“笑”时有的孩子都面带笑容,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配合来读诗,这是好的读诗方法,那这里有一个“客”字。(板书:客)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一个各字。(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师:我们可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学习这样的生字,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本文的“音”“何”这两个字,谁来加一加呢? 生:立加日变成音,单人旁加可变成何。师:那客字可以怎么组词呢? 生:组词。
师:(抓住客人一词进行)真棒,不是一家的人或者不是当地的人,我们尊称他为客人,那么你们知道诗中所说的“客”指的是谁呢?(贺知章)那他到底算不算客人呢?(板书:?)生1:我认为他不是客人。
师:你是从哪一句诗看出来的呢?
生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师相机出示诗句)师:真会读诗,你能猜猜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生:说自己的理解。(如果说不出来可让他自己请好朋友帮忙。)
师:贺知章离开家乡时,正值年轻,也就是诗句上说的“少小离家”,他就和父亲到长安去学习了。在他八十六岁的时候,他终于回到了家乡,也就是诗句上说的“老大回”。所以说贺知章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而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家乡,他不是来了,而是回了(板书:!)孩子们,如果是你独自离家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年,你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揭示主题:想念家乡,思念家乡)师:贺知章爷爷和你们一样,离家如此之久,对家乡有着无比的想念,有着无比的思念。(指主题。)
师:少小离家,老大才能回,贺知章爷爷有没有变化呢? 生:学生说出他的变化和没变。
师: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乡音无改”,家乡的口音没变,可他的什么变了呢? 生:鬓毛衰。(理解鬓毛衰:两鬓的头发变得花白稀少)(出示图片辅助理解)
师:是啊,几十年过去了,贺知章爷爷由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变成了一个背也驼了,两鬓也花白了的老头,那他为什么还要回家乡呢?(根据回答,指主题)
生:回顾主题。
师:“魂牵梦绕的家乡,日思夜想的亲人我回来了”。此时的贺爷爷会是怎样的心情呢?相信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情。生:说出自己的情感(预设:开心,忧愁),并带着感情进行朗读。(请两三人谈感受,师相机评价)
师:是的,诗人贺知章是如此的思念家乡,阔别几十年后他又回来了,他的心是多么的激动啊,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再读。然而几十年的未归,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离乡在外,每当想起故乡,淡淡的忧愁总是萦绕在心间,让我们带着这淡淡的忧愁再读吧。生:读诗。
师:古代的人离开家乡后,因为没有自行车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手机,他们想家了只能借物抒情:(配乐)
1、看,李白想家了,仰望夜空那轮圆圆的月亮,他提笔写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看诗人王维,九月初九重阳节,他也想家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冬天,寒意袭来,诗人孟郊想起了家乡年迈的母亲,自己又不能回家尽孝,他写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冬去春来,漂泊在外的王安石回想到家乡江南的美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学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思乡的情像一块巨石压在贺知章心头几十年,今天他回来了,来到了村头,一群儿童簇拥过来.出示: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孩子们,这句诗中谁不认识谁?谁在问谁? 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请学生相互补充)
师:(指导看图)孩子们看见贺知章都不认识他,于是笑着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孩子们是怎样问贺知章爷爷的?(生:笑着问的。
师:为什么孩子们要笑着问呢?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主发言。)师:是啊,这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啊,那你们是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儿童,你们还会问贺知章爷爷什么问题呢? 生:问问题。
师:是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问了贺知章爷爷那么多的问题,可是离开家乡几十年的贺知章爷爷他能回答上来吗? 生:不能,说出原因。
师:是啊,孩子们问的问题贺知章爷爷都不能回答出来了,想想此时贺知章爷爷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学生说。(伤心,无奈)
师:那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这一句诗读给大家听吧。生:读诗。
师:(出示全诗)一首古诗,短短几十个字将贺知章爷爷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热爱书写的淋漓尽致,贺知章爷爷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心中怎能不喜悦和激动呢?请女生带着喜悦和激动读诗。然而想想自己离乡几十年没有回来却也有着深深的感慨和失落,请男生带着感慨和失落再来读诗吧。生:男生女生读。
(师:孩子们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感觉到大诗人贺知章就在我的眼前,因为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们全班带着像诗人一样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诗吧。生:背诗。)师:孩子们,其实一首古诗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听(播放古诗歌曲)生:听歌曲,模仿唱。
师:我们跟着一起唱吧,可以加上动作哟。生:随着音乐边跳边唱诗。
师:后来贺知章爷爷进了村子之后还看到了许多景物,在很多亲朋好友家里了解了近70年来一些人和一些事的变化,于是提笔写下回乡偶书第二首。(课件出示)谁来读一下。生:生读。
师:古往今来,思念家乡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现在的我们由于生活工作等原因也会离开家乡,在异地生活对家乡的思念也是越来越浓,这是一首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离乡的游子在月夜写下的一首思乡的诗,你们听。(师读)生:听。
(师: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今天我们学习贺知章爷爷的古诗《回乡偶书》看到了一个离乡多年的游子终于归乡了,让我们带着归乡的这份激动再背一下这首古诗,再次体会大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吧。生:背诗。)拓展:
第三篇:回乡偶书文档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岳秀文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4.体会是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5.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产生自豪感。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准备: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我们从现代作家宗璞的西湖的绿、朱自清的梅雨潭走来,感悟了绿的文化,今天再次走近一位令人景仰的古代诗人贺知章。说一说:你对贺知章了解多少。
评价:你是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老师也查阅了资料,我们共享。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名狂客”。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 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二、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知章的作品《回乡偶书》请看要求:
出示学习提纲:.请你大声正确朗读古诗。.小组相互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检查读书情况 1.正音Shuāi bìn 衰
鬓
2.朗读课文,注意七言诗的读法 3.理解诗意
偶:偶然
回乡偶书: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写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的感触。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年轻的时候。老大:年老的时候。(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才回到家乡。乡音无改鬓毛衰。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有什么改变。鬓毛衰:耳边的头发 花白稀少了。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儿童相见不相识,儿童:小孩。相识:认识。小孩见了我都不认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何处;哪里。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三、练一练:
从自己的角度说明离乡时间很长的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四、体会诗情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刚刚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情景,作者抓住回乡时的一个细节。表达了对家人既亲切又陌生的感情,流露出无限的感慨。五:拓展练习
(1)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问什么?如果你是贺知章来到村口,面对这些孩子你会说些什么?(2)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
()—()拼读连接
少小(),乡音()。儿童(),笑问()背一背。
六:说一说,你的学习收获。
第四篇:《回乡偶书》课堂实录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小学 陈春丽
教材分析:《回乡偶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古诗两首》里的其中一首古诗。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的一首佳作。诗中那个老人家,面对故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故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上课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在课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认字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自主识字,因而在认字识字方面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要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文中的感情。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运用情境教学法、鼓励欣赏法、识字教学法等一系列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看画面,感受诗人当时的喜悦与感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丰富孩子的见识。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互联网搜索、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咏柳》吗?谁 能被一次这首古诗?(一个学生背)
师: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次给大家听。(学生背)
师:谁还记得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生:贺知章)你们的只是真牢固。【出示贺知章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搜索到关于贺知章的资料。(课前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有关贺知章的资料http://】(学生跟读)
师:古诗除了读和诵,我们还可以唱出来的。【出示视频http://】(师生同唱)【设计意图:丰富诗歌的不同读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唱歌、韵律读帮助学生记忆诗句、背诵诗句。】
5、课外延伸
师:诗人回到自己家里看到了家人和朋友后,他有些了一首诗《回乡偶书二》,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回乡偶书二》)大家自己读,不会读的字可以拿字典出来查一查。(学生齐读)
6、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感受到诗人那种热爱家乡、思念家乡之情。其实,热爱家乡、思念家乡这千古不变的情怀还体现在许多的古诗当中,老师把他们藏在了诗歌乐园里,同学们赶快去找找吧。
五、拓展
师: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乐园寻宝去。我们要会读这些故事才能打开诗歌乐园的大门。(课件出示诗句)生:自由读
寻宝游戏:学生正确读一首古诗就可以进入乐园里的一项游戏。(学生读诗闯关)
生:多种形式读这几首古诗。(个别读、小组读、师生同读、男女对读等)【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
第五篇:回乡偶书-公开课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古诗,读准字音“鬓、衰”,认识诗中的生字“客、何、音”并会书写。
2、抓住“客”作为全诗的切入点,以“是客非客”为线索展开教学,通过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3、抓住“笑”,帮助学生体悟诗情,指导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抓住“客”为切入点,通过品读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抓住“笑”,感受诗人重回故乡时感慨万千的情感起伏变化。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师:今天老师来给可爱的小朋友们上课,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跟同学们问问好(摇手)你们还知道哪些问好的方式呢?(敬礼、鞠躬、握手)
那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么问好的吗?右手抱拳,左手做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用这种方式来问问好,好吗?上课
一、介绍诗人,引入诗题
1、师:既然穿越到了古代,不能让同学们白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诗人,他来自唐朝,其实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
2、出示《咏柳》同学齐背,引出作者——贺知章 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首他写的古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接下来我想请四位小朋友们起来读一读,一人一行,其他小朋友来听听他们读得准不准确
3、提示“鬓毛衰”,指出鬓为前鼻音,衰为翘舌音,拼读
4、同学们已经能够能把古诗读准确了,那么你能读出它的停顿吗?
5、先听老师范读,(ppt出示断句)你发现哪里停顿了?指名读,谁来读读看?(2)个)
6、齐读古诗,读准确、读出停顿的地方
三、品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
1、我已经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古诗独有的韵律了,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在最后一句当中,笑问客从何处来中所说的“客”是说谁呢?(贺知章),他到底是不是客人呢?(板书?)并想想你的理由。
3、贺知章是不是客人?交流反馈。(1)不是客:学习第1行诗
①你从哪一行诗知道的?(少小离家老大回)②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
③贺知章在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到外求学,离开家乡后,你能想想他们也许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
对呀,一个人在外没有亲人多孤单啊,在忍饥挨饿的日子里他时常想起自己留恋的家乡,当夜深人静他抬头看到一轮明月的时候他会想起(家乡),当窗外响起声声爆竹时他会想起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当大雪纷飞时他会想起自己原本家门前的(小湖),有太多的思念让他总是想起十岁那年离开的家乡。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直没有回去,直到他八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回到了家乡!④那此时诗人的心该怎样的?(兴奋、激动)
⑤10岁离开家乡,到了83岁回来,70多年过去了,多么长的岁月,诗人终于要回到了他的家乡,怎么会不激动呢?指读(3个)、男生、女生、齐读(2)学习第2行诗
①70多年过去了,什么发生了改变?(贺知章变了)用诗句里的话来说就是(ppt出示:鬓毛衰),头发都已经掉了许多了 尽管诗人变老了,可是什么却依旧没有改变?(ppt出示:乡音无改)②介绍贺知章的家乡背景:你知道诗人的家乡在哪里吗?老师告诉你,是我们杭州的萧山,不远万里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这就是叶落归根呀!读——乡音无改鬓毛衰。指读(2个)、齐读 ③指导朗读。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原来这个看似“客”的人其实――(并不是客!擦掉板书中的问号)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来”了!而是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这里了!)因为太过想念自己的家乡,即使过了70多年,他还是回到家乡_————萧山啦!心中怎能不激动呢!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读,齐读。(3)是客:学习第3、4行。
①既然贺知章,不是客人,可是谁认为他是客人呢?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你能从诗句当中找找看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②看图,那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猜猜他们在说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扮演一下大名鼎鼎的贺知章,我来演儿童,我来问你们来答,好不好? 预设:
儿童:爷爷,爷爷,你从哪儿来呀? 贺知章:我本来就是这儿的人啊。儿童:那你的家在哪儿呢?
贺知章:我太久没回来了已经不知道在哪儿了,我很小就已经离开这儿了 儿童:哦,那你小时候的伙伴在哪儿呢?我带你去找他吧 贺知章:啊,我也不知道啊,也许他们也离开这儿了吧 你看,孩子都问得诗人答不上来了
⑤而对儿童天真无邪的“笑问”,贺知章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放轻)预设:感慨的,因为家乡的东西都发生了变化
预设:是不开心的,因为连自己村里的人都不记得自己了 高兴 哦?诗人的心情也跟孩子们这样高兴吗? 着急,你能不能着急的读一读?连孩子们都不认识他啦 伤心,连自己村里的人都不认识了,你能伤心的读一读
悲伤,程度更深了,那请你带着悲伤的语气读一读,故乡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了 ⑥是呀,诗人日思夜想的故乡,竟然不是自己当年熟悉的模样,这位诗人感慨万千,请你带着刚刚的那几种心情来读一读。
三、朗读并背诵全诗。
1、配乐朗读
即使70多年过去了,家乡已是物是人非,但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ppt出示整篇古诗)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好吗?我来读前面四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 接下来我们换着顺序读读好吗?
同学们读得真棒,吴老师甘拜下风,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比一比,请女同学读红色部分,男同学读蓝色部分。男女生换着读一读。
接下来我把其中的几个词语挖空了,你们还会读吗?你们来读括号内的词语。出示:
少小()老大(),()无改()衰。儿童()不(),笑问()从()处来。
今天我们需要会写三个字,分别是“客、何、音”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客”的宝盖头要不要写得太宽;“何”是左右结构,可要比单人旁低一点;“音”上面立的第二横要写的长一点。(纠正写字姿势)
2、释题: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古诗的题目,《回乡偶书》的意思就是回到家乡(偶然)写下的诗歌。
也正是因为随意几笔,写出的更是作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再读课题,这就是这首古诗题目的意思。
2、一首饱含着贺知章情感的诗,一首说遍了千万游子心声的诗,你能够把他背下来了吗?谁先来背一背这首古诗?
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这种复杂的心情把古诗一起背一遍吧。
四、拓展。
2、后来,贺知章爷爷进了村子后还看到了许多事情,在很多亲朋好友家里了解了近70来年一些人和一些事的变化,他再提笔写下第二首诗: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自由读,指名读
从第二首诗中的哪儿,他不是客人?
是啊,虽然家乡已物是人非,但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就是浓浓的爱乡之情。最后齐读
板书
回乡偶书
客?
非客
爱乡
是客
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