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时间:2022-04-13 03: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一篇: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译文

一百年来长久地混乱纷争,千万种事物全都并举杂陈。阳光随着心意洒落,河水听任感情流淌。

礼乐拘箝住了姬旦,诗书束缚住了孔丘,不如枕在高高的枕头上,时时求得长醉以消除愁闷。

注释

扰扰:烦乱。

悉:全,都。

悠悠:众多的样子。

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

孔丘:孔子名丘。相传《诗经》《尚书》由孔子编选而成。

赏析

此诗题为赠人,实为叙志咏怀。借“赠程处士”而一吐胸中块垒,兼引程处士为同调。

在隋、唐两代都曾出仕的王绩,早年曾有襟怀抱负。自谓“弱龄有奇调,无事不兼修”,“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晚年叙志示翟处士》)。但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他所期待的诏书始终没有到来,“觅封侯”更谈何容易。中年逢丧乱后,便绝意仕进,归隐田庐,过他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的生活去了。

首二句,先写“百年”,次写“万事”,以“百”、“万”两个约数接“扰扰”、“悠悠”,且以表示内在感情的“长”、“悉”相衔接,概括了时间、空间和人事的纷繁,显示出诗人厌烦尘嚣、追求解脱的心理。由于诗人在现实中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自撰墓志》)。因此,他不得不对自己原先以正统儒者自居,以周公、孔子为楷模,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进行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使他觉悟到:正是“礼乐”囚禁了“姬旦”,“诗书”缚住了“孔丘”。囚禁、束缚二句,在前两句的映衬对比下,显得分外强烈、沉痛。日出日落尚且可以随意自然,洋洋河水尚且可以任情东流,何况是人呢?为什么要既受礼乐的束缚,又受人事的拘牵,在忧生嗟世中作徒然的努力?“日光”、“河水”一联,诗人以自然的景象与不自由的自我进行对比,至“礼乐”、“诗书”一联发而为愤激语。诗人决心皈依自然,过清静无为的生活。而皈依自然,归隐田庐,不仅永远做不了圣人,还必须放弃一整套与正统儒家思想相关联的处世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确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来对抗社会,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新的价值取向就是睡与醉。

“不如高枕上,时取醉消愁。”睡,代表不以世事为念的生活;醉,意味着对社会的消极反抗。这也就是诗人在《田家三首》《醉后》《过酒家五首》中所说的:“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史载王绩嗜酒,为六合县丞,即因嗜酒被劾去职;曾求为太乐丞。《全唐诗》今存王绩诗一卷,多绕酒气。如“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田家三首》),“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山中叙志》),“散诞时须酒,萧条懒向书”(《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等。其诗题中亦多“酒”字,如《尝春酒》《独酌》《题酒店壁》《看酿酒》等。虽篇篇有酒,但无一醉语。在这首诗中表现出的,不仅有他所企慕的阮籍、陶潜的萧疏旷达之风,而且以自然的语言,遒健的气概,涤初唐排偶板滞之习,与他著名的'《野望》诸诗一起,透露出唐诗未来的新曙光。

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2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翻译

一百年来长久地混乱纷争,千万种事物全都并举杂陈。

阳光随着心意洒落,河水听任感情流淌。

礼乐拘禁住了姬旦,诗书束缚住了孔丘。

不如枕在高高的枕头上,时时求得长醉以消除愁闷。

注释

扰扰:混乱、扮乱的样子。

悠悠:众多的样子。

随意:相当于任意,任凭己意。

礼乐:礼和乐的总称。

囚:拘禁。此指约束。

姬旦:历史上称为周公,周文王之子,辅佐武王灭纣。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成王长大后,周公归政于成王,成王赐天子札乐。

诗:指《诗经》。

书:指《尚书》。

孔丘:字仲尼,后世称他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高枕枕:安卧。比喻安闲无忧。

赏析

此诗题为赠人,实为叙志咏怀。借“赠程处士”而一吐胸中块垒,兼引程处士为同调。

首二句,先写“百年”,次写“万事”,以“百”、“万”两个约数接“扰扰”、“悠悠”,且以表示内在感情的“长”、“悉”相衔接,概括了时间、空间和人事的纷繁,显示出诗人厌烦尘嚣、追求解脱的心理。由于诗人在现实中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自撰墓志》)。因此,他不得不对自己原先以正统儒者自居,以周公、孔子为楷模,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进行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使他觉悟到:正是“礼乐”囚禁了“姬旦”,“诗书”缚住了“孔丘”。囚禁、束缚二句,在前两句的映衬对比下,显得分外强烈、沉痛。日出日落尚且可以随意自然,洋洋河水尚且可以任情东流,不必说是人了。自然是不必要既受礼乐的束缚,又受人事的拘牵,在忧生嗟世中作徒然的努力了。“日光”、“河水”一联,诗人以自然的景象与不自由的自我进行对比,至“礼乐”、“诗书”一联发而为愤激语。诗人决心皈依自然,过清静无为的生活。而皈依自然,归隐田庐,不仅永远做不了圣人,还必须放弃一整套与正统儒家思想相关联的处世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确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来对抗社会,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新的价值取向就是睡与醉。

“不如高枕上,时取醉消愁。”睡,代表不以世事为念的生活;醉,意味着对社会的消极反抗。这也就是诗人在《田家三首》《醉后》《过酒家五首》中所说的:“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史载王绩嗜酒,为六合县丞,即因嗜酒被劾去职。《全唐诗》今存王绩诗一卷,多绕酒气。不仅是里多次出现“酒”和“醉”等字眼,其诗题中亦多“酒”字。虽篇篇有酒,但无一醉语。就这首诗而论,表现出的,不仅有他所企慕的阮籍、陶潜的萧疏旷达之风,而且以自然的语言,遒健的气概,涤净初唐排偶板滞之习,与他著名的《野望》诸诗一起,透露出唐诗未来的新曙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赠给作者朋友之作,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在隋、唐两代都曾出仕的王绩,早年曾有襟怀抱负。但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他所期待的诏书始终没有到来,“觅封侯”更谈何容易。中年逢丧乱后,便绝意仕进,归隐田庐。这首诗也是这一时期他的精神世界的写照。

第二篇:赠王威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王威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颢。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前言】

《赠王威古》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全诗共十八句九十字,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长年戍边的羽林将军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以这位年轻边将为代表的边关将士们的战斗及其生活,赞颂了他们为保家卫国而勇敢战斗的崇高品质。

【注释】

⑴王威古:又作王威吉,生平事迹不详。

⑵三十:指三十岁。

⑶翩翩:轻快的样子。

⑷新上弦:一作“亲上弦”。

⑸麋:麋鹿,也称“四不像”。

⑹鲜:鲜肉。此指猎获的野兽之肉。

⑺杂虏:一作“杂胡”,指非正规的少数民族军队。

⑻际:至,接近。

⑼解:结束。全:保全。

⑽行赴:前往。

【鉴赏】

这首崔颢的一首边塞诗。此诗主要是叙写一位年轻边将在边疆的战斗及生活。

全诗可分五层意思。开头“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两句为第一层,大意为:有一位年方三十的羽林将军,一生多次为国戍边。两句简单介绍了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勾勒出一位献身边防的将军形象。“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四句为第二层,写这位边将及其战友走在去游猎的路上。这四句诗清新俊逸,充满着新生力量的蓬勃朝气,流动着轻盈新爽之美。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四句为第三层,叙述游猎的经过。前两句表现主人公游猎的熟练和辛劳,后两句则表现了一种野趣,颇具浪漫气息,风格雄健豪放。“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六句为第四层,写一次战斗的经过,游猎途中爆发战争,接到命令立刻长途奔袭前往救援,并最终取得胜利。

“烽火”两句写出敌人气焰之盛,又从反面衬托出主人公及其战友们的勇敢善战。这一部分风云突变,由前面轻松的游猎转为紧张的战斗,节奏快疾,紧张却不激烈。因为在戍边将士看来,战争是很平常的,转战沙场正是他们的本分。最后“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两句为第五层,借主人公之口倾诉了其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以保卫国家安宁为己任。这样就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了一个高度,可谓义薄云天。

第三篇:赠少年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前言】

《赠少年》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篇描写诗人与一少年相逢又相别的场面,表达了无限的离恨别情,抒发了深沉的豪情壮怀。被选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必背古诗篇目。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而庵说唐诗》卷六)。这首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注释】

①“客恨多”句:江海,泛指外乡。忽遇友人本当高兴,由于彼此失意,故觉颇多苦恨。

②“秋风叶”句:在秋风箫瑟的时节,诗人与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别,自然流露出无限离愁与别恨,给人以极深的艺术感染。“叶下,指秋风吹得树叶纷纷落下,借以渲染客恨。

③“淮阴市”:市,商业交换场所,古称“市”,碑立于淮安老城府市口。

④“一曲歌”句:最后在高楼对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告勉,表达豪放不羁的情怀。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鉴赏】

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而庵说唐诗》卷六)。这首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是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怀抱,且不着痕迹,自然地与写景叙事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怀抱之后,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明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独标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篇:《赠荷花》原文及翻译

《赠荷花》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赠荷花》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赠荷花》原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注释

①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②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③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诗经·山有扶苏》之“隰有荷华”,刘桢《公宴》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

④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⑤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冯延巳《忆江南》词之一:“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⑥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

⑦愁杀(shà)人:令人愁苦至极。

《赠荷花》赏析/鉴赏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诗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从荷花本身着笔,而是先从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写起:“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伦”,比并之意,世上的人对待花和叶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人们对花特别偏爱,把它栽在金盆中以供观赏,又倍加爱护,而花叶则听任它“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同时,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也并不密切。如杏即先花而后叶,花开而叶未放,叶生而花凋落。桃花那么鲜艳,但其叶也不与之般配,须得绿柳相映才更显其美,故有“桃红柳绿”之称。“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这种花叶相映之关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备的,只有荷花以此见长,所以诗人接下去便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尔雅·释草》: “荷,芙蕖,其叶葭,其华菡萏,《毛诗笺》云: ‘芙蕖之茎曰荷。”’《说文解字》;“荷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芙蓉)。”“惟有”,只有。这是诗人特别强调之语。“卷舒”指荷叶,“开合”指荷花,“任天真”即自然天成。在诗人眼中,只有荷花红苞绿叶相配,完美无缺。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

开头这四句,诗人是别具匠心的:他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的关系问题,而是有深意的。字面上这是一种对比,即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如荷花的花与叶,可堪匹配,是天赐良缘。这样,在诗人的笔下,他自己与对方的情事便被描绘、渲染得十分美妙,又如此自然、和谐。

诗的最后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首句是希望,明里是说但愿这美丽的荷花与那碧绿的荷叶长久共存、相互映衬、形影不离,实际的意思是期望女方同自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白头到老。后句是忧虑,字面上是忧虑荷叶减翠,红花衰落,那时看起来太让人伤感了。而实际上的意思则是一方面担心时不我与。双方年老色衰。但愿青春常驻;但更深一层,则是担心两人的感情“变色”,出现意外的变故,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实在是不堪忍受的,简直是愁死人了。所以,这是诗人在向情人表白心志,希望两人都珍视爱情,永不变心。

这首诗明里句句都是写花。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写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既说明自己与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对儿;又表明了两人相配之美满;又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忧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在众多的咏物诗中实属上乘之作。

第五篇:赠卫八处士全诗翻译赏析

赠卫八处士全诗翻译赏析

赠卫八处士全诗翻译赏析1

赠卫八处士全诗原文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全诗意思

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

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

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

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

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

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

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赠卫八处士全诗注释

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

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参(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

苍,灰白色。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惊呼”句: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

成行(háng),儿女众多。“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乃未已,还未等说完。

儿女”一作“驱儿”。罗,罗列酒菜。“夜雨”句:与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有关。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

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

累,接连。

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

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

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作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公元759年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回华州时经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于是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全诗赏析

《赠卫八处士》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赠卫八处士》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此时俱已鬓发斑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受。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很不正常。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地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赠卫八处士》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诗人是在**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赠卫八处士》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赠卫八处士全诗翻译赏析2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诗意: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赠卫八处士》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参考译文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赏析

《赠卫八处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该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此时俱已鬓发斑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受。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很不正常。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地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诗人是在**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赏析二

杜甫《赠卫八处士》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路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感伤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赠给卫八处士。“卫八处士”姓卫,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详。“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诗歌抒发了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叹。

开头四句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参与商”均是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能相见。这四句是说,人生如参星和商星,此一出彼一没,常常彼此不得相见;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我们还能在烛灯如此近亲而尽情叙谈。这几句从离别写到聚首,跨越时间二十年。开头两句是离别的悲,后两句是相见的喜,可以说,真是悲喜交集。诗人喜的是能与朋友相见,如此**的时局中居然还能相见;悲的是朋友之间离别,自己漂泊异乡,家人朋友各在他乡,同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几年,而今即使长安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可以说,这悲喜交加正是诗人对这个乱离时代和对心酸人生的感受。

诗人紧接着写道:“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这里承上而来,是从时间上说的。意思是说,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都巳鬓发苍苍了。其中,“能几时”与“鬓发已苍”相联系,说出了青春的短暂,人世沧桑,以此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而产生的惋惜之情。人生短暂,今日相见要说的很多,而诗人却选择了“青春壮年”和“鬓发苍”这一跨时来写这一变化,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在意义上和艺术手法上正与杜甫在《春望》中所说的“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写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意思是说,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了,听到这些,心中惊呼,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这里,诗人与朋友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热流回荡,极为难受。其中,“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焉知”即哪里知道。这里诗人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可以说,这里暗含了幸存者的欣慰,也带着无尽的伤感与深深的悲凉。

见面后,朋友之间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诗人写道:“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意思是说,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和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这次重来,诗人的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就暗示了时间过得真快,儿女都逐渐大了,当然我们也就“鬓发各已苍”。特别是诗人用了四句来写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这不但表现了卫八的儿女懂事,教养好,而且暗示了卫八的修养与品质之高。

接着写道:“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间”即掺合。意思是说,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家人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嫩嫩春韭为菜,刚煮好的掺入黄梁米饭真是香。诗人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虽然说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中老朋友的热情与淳朴友情。在那个**的年代,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招待。

诗人接着写道:“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故意”即故交的情意。意思是说,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杯。十杯酒我也难得醉,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天早上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情世事都如此渺茫!这里表现了主客尽情畅饮的情景。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李白的诗酒人生。李白痛苦,借酒消愁而愁更愁。所以,在古代诗歌中,酒总是与忧伤、悲愁相联系的。这里,杜甫与朋友卫八喝酒,突出了“一举累十觞”的狂喝。这“狂喝”不就是暗示了卫八的内心不平静:也许对战争后**时局的伤感,也许是朋友相见的高兴,也许是感悟到人生的短暂。诗人在此写卫八,也是在写自己。你看,诗人不是说“感子故意长”吗?就是诗人地点出了今昔二十年来朋友之情未变的情意。

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所以,诗歌最后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里,不但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首尾照应,而且表现了世事渺茫,难以难料,而人生短暂,明日之别,后会又在哪一年的悲戚。可以说,诗歌不论是抒情,或是叙述,无处不表现出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层次分明。

诗歌写朋友之间的相会,首先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再写酒宴的款待的热情与激情,最后写了“主称会面难”而“明日隔山岳”离别伤感。

其次,前后照应

诗人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表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受,强调了诗人与卫八的情深意长。

再次,用反问句

诗歌中,诗人用了反问句,以此强调了自己对卫八的情感和对世事茫茫难自料的悲戚。

第四,情感变化

诗歌中,首先写相见时激动的感受,接着是相互问询的温馨,再是招待时的热情,最后写了离别的伤感。可以说,诗人和卫八的情感在起伏中给表现出来。

下载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赠程处士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赠柳圆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模版)

    赠柳圆原文翻译及赏析赠柳圆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译文秋浦满是竹实,凤凰来到这......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译文:每当看到项斯的诗都会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他的诗总是......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赠项斯[唐代]杨敬之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译文及注释:译文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

    赠范晔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五篇]

    赠范晔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赠范晔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一作:折梅)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

    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含五篇)

    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1《赠从弟司库员外絿》作品介绍《赠从弟司库员外絿》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1首。这是一首言志诗篇......

    赠道者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赠道者原文翻译及赏析赠道者原文翻译及赏析1赠道者原文: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

    《破阵子·赠行》原文及赏析

    《破阵子·赠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

    赠张旭原文赏析

    《赠张旭·张公性嗜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