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5篇可选)

时间:2022-03-28 01:3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

第一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14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

一、熟悉每个文种的例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公文一大抄”,这句话或许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更多地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备考方略——通过熟悉例文掌握公文写作。在熟悉了公文的基本格式以后我们能做到“形似”,但是要让我们写作的公文更加符合题目要求,得到更高的分数,我们在写作公文时还要让我们的公文符合特定文种的一些基本特点,在形似的基础上做到特色突出。而要突出特色就要对每种文种进行深入的了解,熟悉例文是深入理解具体文种特色的最直接有效地途径。

二、熟悉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写作和文章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也有着极其大的差别,公文写作非常注重写作的格式,因为公务文书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规范的体式。这也就给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复习备考公文写作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务文书的基本格式,比如公务文书的三大组成部分(眉首、主体、版记)以及每个部分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成文日期、附件等)。尤其要注意每一个部分的特别之处,比如发文字号的书写格式,标题的书写规范,成文日期的书写规范以及位置要求等等,掌握好了这些基本的格式要求之后,我们的写作的公文就做到了“形似”。

三、注意特殊用语

公文写作过程中注意了前面两个方面,我们可以保障写出的文章没有形式上的错误或者问题,但要想得到高分特别是要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更多地是要做到“神似”,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每种文种的特殊用语,比如请示的结束语使用错误就很容易形成扣分点,把“妥否,请批示”写成“妥否,请批准”,一字之差,语气就有天壤之别,得分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所以在备考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文当中的特殊用语,这是公文达到神似的基础要求。

四、注意语言风格

许多考生在备考公文写作时也注意写作训练,希望通过多写多练来提高分数,这种做法值得表扬,但是在写作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公文写作的文体要求,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公文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说明、议论,以说明为主,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一般不会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而有些考生在写作公文时神采飞扬,大发感慨,这样就违背了公文写作在表达方式上的要求;公文的语体特征是准确、简明、庄重、得体,一般不会出现网络流行词或者是新闻式的词语,而有些考生为了体现自己的与时俱进,在写作公文时大量使用时髦词语如“亲”“给力”等等,则违背了公文在语体特征上的要求。所以在写作公文时一定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或者使用“官方”语言,这样才会让我们写作的公文更加符合公文的“神”,也才更加符合考试的要求,也才能获得高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2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常见的公文格式有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等,下面是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

(一)命令(令)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号: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正文: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②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

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明。

(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决定:

1、决定的用途: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2、决定的写法:

(1)标题:作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决定的事由+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

(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作出“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指挥性极强。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研究。

(2)要做到观点鲜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1)标题: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四)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3

公文的结构分三部分: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有六个要素,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和签发人。这六个要素中,发文字号作为区分两份公文最主要的区别,也是考试中最重要、最常考的考点。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号、顺序号”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年份号必须用六角号括住,如果是大括号、中括号或小括号则是错的,改错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顺序号那里也容易出错,如在顺序号前面加“第”或标虚位等,正确的发文字号表示如下“国办发〔20xx〕5号”。

版头六要素

版头六要素并不是所有公文都必备的,有些要素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如份号,涉密公文必须有份号,而不涉密的就可有可无;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也是,只有涉密的公文才需要写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的文件才需要写紧急程度,其他的则不需要;只有在上行文中才需要标注签发人,下行文和平行文则不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注签发人,则发文字号和签发人分居红色反线上方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编排。

主体

公文主体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以及附件等组成的。在标题这一块,专家提醒大家注意标题的三种形式,完整形式: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简略形式:事由+文种或者只有文种。在改错时,尤其要注意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要和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根据正文确定发文机关后修改。在公文改错或者公文写作中,不建议大家把标题拟成只有文种的这种简略形式,这种有点投机取巧的做法,虽然不能称之为错,但是会影响得分,所以最好写完整形式的标题。

主送机关这一块,需要注意两点即可,一是主送机关必须是“机关”,而不能是个人,如果主送机关写的是“XX机关领导”一定是错的;第二是要注意主送机关为多个时它们之间的标点符号,一般遵循“同级不同类的用逗号隔开,同级同类的用顿号”这样的原则。正文部分,大家按照一般的语言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准确、无歧义即可,但是要注意请示只能“一文一事”,如果出现了多个请示事项的,一定要把附加事项进行删除。

附件说明的修改需要结合正文来看,如果正文中出现了“见附件”的字样,而后面没有附件说明的,一定要把附件说明加上。在加附件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附件的名称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后面的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以及成文日期这一部分,需要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大部分公文都需要盖章的,大家在发文机关署名后面加“(印章)”即可,此时成文日期右空四格;二是成文日期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且不标虚位,如“20xx年11月6日”。

附注是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右空两格用小括号标注的部分,有时有,有时无,所以无需刻意添加。不论是在公文写作还是公文改错里面,附件一般不会出现,装订时也是在后面,所以有人会认为附件是版记部分。大家一定要记清楚附件是公文主体的组成部分。

版记

版记主要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组成。其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版心的最后一行,分列左右两侧,左右各空一格,印发机关与发文机关可以不一致,印发日期也可以迟于成文日期。

对于公文格式的掌握,专家建议大家拿出一张白纸把公文的各要素写出来,多写几遍,脑海里就会留下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这样,不论是公文改错还是公文写作,格式这一块拿分就会易如反掌。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4

一、计划文书的种类与作用

计划一类的文书,有计划、规划、方案、纲要、要点、打算、设想、预测和意见等,这些文种的内容都是写的未来,即还没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东西。但是,它们之间有范围、时间、粗细、远近等方面的差别。一般地说,规划、纲要的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带有全面性和长期性;方案、预测的时间跨度小,多指专项工作,思考得较细;计划的时间有长有短,内容可全面可单项,如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季度和月度计划,其内容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生产计划、教育工作计划等;设想、打算属于初步的或非正式的东西,设想的时间较长,打算的时间较短,思考不很周密,带有粗线条的想法。因此,作者可以根据内容、时间、重要程度等多种要求,确定选用哪一个文种。例如,考虑未来的十年可用规划,考虑未来的三、五年可用计划、考虑近期的要做的某项工作可用方案、意见、打算等。

计划文书在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对人们的行为可以作指导性的规范;三是可以激励人们的热情和斗志。

二、计划文书的基本特点

写计划一类的文书,必须了解其基本特点:

1、超前性。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超前思想,而写计划文书这一点尤为突出。因为,规划、计划必须事前制定,所以,在制定规划、计划前,必须有超前思想,才使规划、计划立于不败之地。

2、创新性。不论是中、长期计划,还是近期计划,其内容都要有新意。如果每年的计划都是老套套,那么这个计划可以不要。对一个地区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项目、新指标、新措施、新的增长点。否则,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望洋兴叹能前进,甚至倒退。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战略,否则,这个企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连生存也难以为继。所以,写计划文书一定要坚持创新精神。

3、指导性。规划、计划、方案等经过上级机关审批以后,就具有权威性。它既是行动的方向,又是指导工作的根据。所以,写计划文书前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落笔慎重,防止失误。

4、客观性。计划文书虽然是人们主观意志对未来的设想,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幻想,或者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有实现可能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写规划、计划前,先要深入调查,充分占有资料,了解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指标和措施。因此,计划文书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纯主观的产物。

三、计划文书的一般写法

计划文书的结构,大体可分为:

标题:计划文书的标题直截了当,是什么规划、计划就是什么名称,不转弯抹角,不需要文采式的或形象生动的标题;一般也不分正副标题。例如,某某市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某某县“九五”农业发展规划,某某乡20××年植树造林计划。有时在地区或单位下面插入“关于”介词,如某某局关于20××年工作计划,有点类似公文标题。总之,计划文书的标题,应该按照规划、计划的时间和内容来确定。

正文:计划文书在通常情况下,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它介绍写此规划或计划的背景,交待其依据,说明目的及其重要意义。按照意思分层次写,不一定用一二三四等序数词来排列。(这部分的篇幅不要太长,如中长期的计划可以多说一些,年度工作计划或忖项工作计划用几句话交待一下根据就行),使人知道这个规划、计划是有依据的,不是凭空写的。

第二部分,任务(含指标)。这部分是计划文书的核心,也是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计划文书中如果不提任务、指标,那就没有制定规划、计划的必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的任务和指标,说明本地区本单位在计划期内,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达到怎样的规模,经济总量的发展要求;二是具体任务,比如农业、工业、交通、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任务和指标,以及发展的程度。总的任务要概括写,具体任务应分项分条写。这样使人看了一目了然,知道在规划或计划期间,该地区该单位的总任务是什么,各行各业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上述任务部分是指大的全面的计划而言,至于短期计划和某项工作计划,不必要这样分开写,总的任务和具体任务可合并起来,可分条写,也可不分条写。因为这类计划比较简单,内容又不太复杂。

第三部分,因素分析。这部分是对完成任务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分析,也可以说对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说明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或困难有哪些,从而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正视不利因素与困难,达到趋利避害,完成与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写这部分时可梳理成几条写写,即有利条件几条、不利条件几条,对于那些不稳定的可变因素还要估计在内。既不要把各种因素写得过分具体,也不能写得空洞抽象,点明了,说到为止。因为因素分析,毕竟属于依据客观情况推断出来的认识,难免不含有个人的意志,决不能把话说死了。

第四部分,措施和步骤。这部分是计划文书的重点,也是任务部分的延伸。没有任务,就谈不上措施;没有措施,任务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写计划文书两大部分最重要:一个是任务,一个是措施。这是相互依存、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写措施可梳理几条写,可用一二三四序数词,亦可用小标题,使措施之间隔开,重要的放前面,将要的放后面,尽可能写细写实,便于执行单位操作。至于不太重要的措施,可概括写,一笔而过,也可省略不写。

计划文书的四个部分,在内容上是有机的联系,是一环套一环的。即使结构有改变,或写三个部分,或写五个部分,也是四部分内容的某一部分的展开或浓缩。不管如何调整,这样三个问题是要回答的,即写计划文书的依据是什么,它的任务要求是什么,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只要掌握这些原则,就能驾驭自如,写好计划文书。

四、写计划文书应注意三点

1、基础材料要准确。计划文书中的设想是建筑在各种材料基础上的,是科学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天方夜谭。因此,写计划文书的各种基础材料,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情况、历史资料等凡是需要参考的资料,一定要准确、真实、不能有假。如果以假材料为依据,推测出来的设想,将使规划、计划很难实现,还会造成重大失误。

2、任务指标有余地。计划文书里所提出来的任务、指标和各种措施要求,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脱离现实、好高骛远,也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否则,不是保守,就是冒进。所以,在任务、指标、措施上应留有余地,允许上升的空间。就是说,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和超额完成计划。

3、使用朴实的语言。计划文书与总结、调查报告不同,不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也不要更多的修辞方法,一般使用相实、庄重的语言。因为计划文书的内容,都是要求人们未来做的,只有理解明白,才能做,才能执行。所以,语言要朴实无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特别是任务指标决不能含糊,一定要清清楚楚,表达准确,这是计划文书对语言的要求。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5

第一章公文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法人之间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公文就是公务活动中使用和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

二、公文的种类?

1《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三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记要。

2《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四种,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记要。3企业常用应用文

通知、通报、规定、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讲话稿、简报、计划、总结等

三、公文的作用

1策令作用2规范作用3计划作用4组织作用5协调作用6控制作用7协调作用8联系作用9凭证作用

第二章公文撰写方法

一、总结

1.怎样撰写总结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它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分析、评定和综合,找出经验、教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今后工作。

2、总结的分类

总结按照其工作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工作总结和专题性工作总结。

3、总结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四部分组成②开头,即情况概述。

③主体,即经验体会。

④结尾,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4、撰写总结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收集和占有材料

②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③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④叙议结合,语言简朴

二、计划

1、怎样撰写计划

计划――为做好某项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目标、要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而预先作出安排时拟定的一种公文。

2、计划分类

按时间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一周计划;按范围划分单位计划、部门计划、车间(处室)计划、科室计划.3、计划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和文种四部分组成②正文:前言,相当于导语,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和主要依据。③主体,计划的主要内容,由目标、措施和步骤组成。

④结束语

4、撰写计划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②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指标等要写明确

③使用表格式表达计划内容,表格设计要简明,不要在一张表格上列过多的项目,必要时,可以把计划内容分成几张表格来体现。

三、请示

1、怎样撰写请示

请示――下级单位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能自行决定的重大问题,或不属于本单位权限审批范围的事项,需要上级解决、批准或指示时使用的文种。

2、请示的分类

请示大体上有五种,即审批事项请示、解决问题请示、建议性请示、请求性请示、答复性请示。

3、请示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请示事项。

②主送机关: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

③正文: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落款

4、撰写请示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不越级请示

②不多头请示

③要一文一事

四、报告

1、怎样撰写报告

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报送材料、答复上级询问时使用的文种,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2、报告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要准确点出报告事项。

②报告引据: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待出全文的主要内容。③报告事项

④结尾

五、会议纪要

1、怎样撰写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个与会单位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文种,它是将会议研讨情况和成果摘要综合而成。

2、会议纪要的分类

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3、会议纪要的文章结构

①标题:单位名称+会议名称+文种;会议名称+文种

②正文:

③总结部分

④分述部分

⑤结尾

六、述职报告

1、怎样撰写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者在被考核过程中,向自己的任命部门和上级领导及职工群众汇报自己在一个时期内守职、尽责和施政情况的书面报告,是干部考核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2、述职报告的文章架构

①标题

②称谓

③正文:

④开头部分

⑤主体部分

⑥结尾

⑦落款

3、撰写述职报告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实事求是

②语言要恰当、得体

第三章公文写作技巧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

公文写作的基本套路三段式: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打腹稿的过程就是谋篇和立意的过程:

1、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2、拟定写作提纲

三、公文写作怎样收集材料

公文材料是公文写作的物资基础

1、以前的和最近的2、正面的和反面的3、点上的和面上的4、直接的和间接的 四、熟记公文的结构

从公文结构的整体来分析,一般的结构为:

开头――主体――结尾

五、公文开头的几种写法

公文开头要开门见山,起句立意、简洁精炼、富于概括力。

1、根据式

2、原因式

3、目的式

4、引文式

5、时间式

6、事实式

六、公文结尾的几种写法

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应简明概括,意尽言止。

1、总结式2、展望式3、号召式4、要求式5、特定式

第四章公司行政公文处理常识

一、行政公文管理和制发的责任单位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本公司公文处理的管理部门,对各职能管理处室起草的以公司名义制发的上行、下行和平行公文进行审核和管理,从政策、格式、行文规则上把关。未经总经理办公室审核登记,任何车间和处室均无资格以公司名义制发公文,没有法定效力。

二、公文格式

1、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制度类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写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3、公文除“会议纪要”以外,都应加盖印章。

4、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三、发文办理

发文办理是指公司名义制度公文的全过程,即:

草拟→本处室负责人签字→会签→审核→签发→登记、批发文字号→打字→校对→缮印→用印→登记、分发

※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1.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2.公文结构层次序数

3.应当适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公文中的数字

5、拟制公文

6、装订要求

7、公文的版面要求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6

一篇好的作品,必须思路清晰、具备选择材料的技能。材料是构成公文的要素之一。没有材料的支撑,主题无法成立,更谈不上有什么说服力。公文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事实性材料指客观事物,主要包括人物、事件、事物、现象、统计数字等。如总结、报告中得到。观念性材料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引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理性认识。这些理性认识一般都在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其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观念性材料主要包括科学原理、定义、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等。

不论是事实性材料还是观念性材料,都可以以因形态、性质、来源的不同,再区分出两相对的类型来,主要有:一是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单独存在的事实或个人的观点,用作材料时就是综合性材料。二是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与作者的写作行为共同用一个时代背景的材料都是现实材料,在以前的历史时期发生和存在过的事实和观念都是历史材料。三是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相一致的材料是正面材料,相违背的材料是反面材料。不过,由于作者的观点在没有确定之前是不断深化和变动的,有时甚至会走反面,因此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也会发生转化。四是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生活经验的直接材料,通过各种渠道间接得到的都是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最为真实、生动、可靠,但数量有限,仅靠直接材料写作,内容必定十分贫乏。公文写作,运用间接材料比直接材料还要多。

公文材料的作用两大类:一是材料是观点赖以产生的基础。以上我们提到,主题的提炼在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那是从主题的角度去看材料在提炼主题时的作用。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鉴别、综合归纳之后产生的。二是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在具体的文章中,观点不能孤立地、赤裸裸地存在,它们必须有充分的材料来证明、来支持。

公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写作中,材料的“真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这种真实叫做生活真是或现象真实。另一种含义主要用于文学创作,这种真实并不要求在生活中真正发生过,而要求必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称其为本质真实。公文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典型性材料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材料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简单的说一半都是具体的、个别的,而且是新鲜的、奇特的,它容易被人接受,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典型材料又有明显的共性特征,能够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材料对主题的表现,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所用的材料不典型,往往堆砌了很多,主题仍然没有得到透切的表现,文章却已经很臃肿。公文材料要新颖。有人说,音乐是靠多次重复不断加强其审美表现力的,人们一听到熟悉的曲调就感到亲切,就会动情;而文章是靠新鲜来征服读者的,人们对熟悉的文章性趣不大,却很难去集中精力阅读领会。公文也同样需要新鲜感,虽然它在形式上、意象上、语言上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讲究创造性,但它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材料,不能总是老生常谈,不能给人抄袭别人、重复自己的印象。对于事实性材料而言,明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每天都有新的事迹出现,公文的作者只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勤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就能及时得到大量的新鲜的事实性材料。

划分好层次和段落。层次是结构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主要通过层次安排得以实现。层次又称“部分”、“大段”、“逻辑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的结构单位。公文的层次安排,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开头通常是总述或总论,它自成一个层次。主体部分的各层或分述或分论,不是呈现并列形态,就是呈现递进形态。

段落划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段。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明晰、醒目。相对于层次的的安排,段落的划分比较容易一些。只需注意一下三点:一是保持段意的单一性。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二是注意段意的完整性。只有单一性还不够,如果一段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结束,读者不知所云,也是结构的严重失误。三是段落安排要长短适度。段落多长才合适?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还不分段,读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的步骤了。相反,段落都只有一两行文字,那又会将思路切割得七零八碎,读者也难以接受。

安排开头和结尾。一是开头的安排,首先要开门见山。公文开头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极尽铺张渲染之能事,制造出特定的气氛后才切入正事或正题。公文必须开门见山,一落笔就直接指向要处理的事件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文笔简练。公文开头,多数只有一个自然段,而且不能太长。最好做到不可增减一字的地步----如果增加一字,那个字必然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减少一字,则意思无法表达清楚。

结尾的安排。与一般文章相比,公文的结尾有特殊的要求,它不能用象征、隐喻、暗示的方法去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而必须明确提出结论性的意见、请求或执行要求。公文结尾的常见体式有以下四种:一是总结是结尾。在结尾处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归纳,也就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二是希望式结尾。在结尾出提出希望、号召。如:“我们希望xxxx及时改变涣散的工作作风,并能在今年解决xxxx员工的基本保障问题。”三是说明式结尾。在结尾处对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事项或问题进行交代说明。如:“以上内容仅用于征求意见,不能作为执行的依据。在没有正式通知之前,必须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四是套语式结尾。用固定的套语作结尾,多用于请示、报告等上行文的通知、通告等普发性下行文。如:“特此报告”、“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予批准。”

安排主次详略。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占的的地位和所起得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分量重,有的分量轻;有的为主,有的为辅。分清主次,也是结构安排的一个主要环节。详是详写,略是略写。公文写作,表现观点是可详可略,叙述和引用材料时也可详可略。总的来看,公文是讲究精练使用的文体,表达观点直接明了,叙述事实简练清晰,一般不写细节,更不用精雕细刻的手法。与文学写作相比,公文的略写多于详写。

那么,公文写作如何掌握详略呢?具体写法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确定,我们在这里只能提供两条原则。一是以主次的地位确定详略。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观点和重要条文要详写,一般观点和次要条文要略写。二是以典型程度确定详略。这是指材料而言。典型材料的说服力强,要表达得充分一些;非典型性得辅助性材料,则可以表述得简略一些。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7

1.概述

命令是一种非常庄严的指挥性下行公文,要求所属机关坚决执行,是强制性的领导与指挥文件。

命令常用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政府元首根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颁布宪法、法律、法令等法规性文件,宣布为执行法规文件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部署重大任务和下达重要指示。也可用于其他行政机关宣布下属的任免、奖惩。

党的领导机关一般不单独使用命令,如须使用常与国家或政府领导机关联名。命令有时简略为令。公文命令范文节选!

2.写作要求

命令通常由三部分构成:

(1)标题

直接标明什么命令(令);也可在命令(令)的前面标明发布命令(令)的机关名称或领导人的职务。

(2)正文

命令的正文多由“原因”和“使命指挥”构成。前者说明为什么要发布该项命令,后者要说明命令所属机关必须遵照执行的事项,生效与执行的时限。

(3)签署

标示签发此项命令的机关或法定作者,签发的日期,并盖上印章。

命令的撰写,要求文字非常简明扼要,篇幅简短,主要传达领导机关的决定,不必作具体意义的阐发。行文结构要严谨,文句要精炼准确,语气要坚决肯定,不能使用商量或模棱两可的口吻。

3.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xx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xx年9月1日起施行。公文命令范文节选!

总理 朱榕基

xx年4月4日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8

第一节 博览广采勤积累

“日日走,行万里路;时时学,破万卷书。”要想“下笔如有神”,就需“读书破万卷”。大持人杜甫的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勤奋学习、博览广采对写作的至关重要性。

一、博览广采有利于端正自己的写作态度

古人云:“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构思巧妙,而且还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是作者思想品格、理论修养、思维能力、语言储备等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认真负责、善于思考者,其文章就严谨有序、简洁有力;和善厚道、不图虚名者,其文章就深沉含蓄、真挚朴实;满腹虚荣、作风浮漂者,其文章往往滥用修饰、华而不实;头脑不灵、思路不清者,其文章往往杂乱无章、缺乏逻辑。

人们的写作态度与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有着密切关系,思想修养和工作作风都需要通过读书看报来不断提高。“读一书,长一智。”、“读书多,积理富。”、“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大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知;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看来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写作态度,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看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不少人通俗地认为:看一个人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便知道他有没有品位、有没有出息。因为上班时间大家做的是基本相同的工作,要想与众不同,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就需要有大量的业务时间投入。如果整天迷醉于搓麻将打扑克上网聊天,一坐几个小时,或者傻呼呼地看几个小时的电视,还想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有分量的文章,开创出令人羡慕的美好前景,人世间哪有那么好的美事。

同时,若想写好一篇文章,要经过立意拟题、选材构思、执笔成文、修改完善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要苦苦思考、反复琢磨,熬时间、费心血、伤脑筋,确实不易。有时为了给领导写讲话,加班加点,领导在台上有声有色地讲一通,但很少有人想起执笔者;有时没能很好地领会领导意图,稿子写的一般,就得推倒重来,不仅领导有看法,自己也感到很内疚。对于这种劳神费力的苦差事,缺乏品格修养和奉献精神的人,是不愿干也干不好的。

要想做好文,需先做好人。人过于平稳舒适,往往会流于平淡,过于清闲安逸,往往会无事生非,几经磨难才能造就不凡,奋进忙碌就会光明灿烂。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一方面需要刻苦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等方面的修养,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成绩来自付出,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

二、博览广采是写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写文章一方面需要从生活中取材寻源,把现实生活作为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从中选取活生生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需要勤奋学习,博览广采,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

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大文豪司马迁将其学习的一生概括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这向人们昭示:他之所以能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主要是因为读了万卷书,借鉴和吸收了他人的经验和智慧;行万里程,直接获得了感性材料。司马迁如果不阅读大量的史料,就无法写出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史记》。曹雪芹若没有园艺、服饰、建筑、天文、历史、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就写不出文学巨著《红楼梦》。写作前的知识准备,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初学写作者,还是大作家,都不可逾越。我们常常羡慕有些同志的写作水平,却忽视了他们的勤学好学。许广平同志对鲁迅写作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这样叙述的:“鲁迅在写一篇稿件之前,常常有一个很长的酝酿时间。有时间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什么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有时候,看起来鲁迅写得很快,但是日常不断的多方面学习、积累的结果,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他从来不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有机会就读书。……”

像鲁迅那样的大文学家,尚且孜孜不倦地学习,我们这些初学写作者,就更应该加倍努力了。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技法,才能触类旁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对事物的表现才会生动、传神,对问题的分析才能透彻、深刻,对未来状况的预测才能科学、准确,文章才能写得好、写得快。

三、博览广采的同时应当勤于积累

俗话说:“柴砍的再多,若无绳子捆扎,仍然背不下山;书谈得再多若无线索贯穿,仍注不入脑海。”学海无涯,人生短暂。对一个人来说,一方面对看过、听过的东西,要及时加以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积累起来,经常翻阅,使自己对其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本工作有关的资料和知识,以便尽快进入角色,提高写作水平。

就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积累的重点应当是积词汇、积名言佳句、积剪报、积实用文体范例等等。

积词汇。词汇作为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我们掌握的越多,语言就越丰富,表现力就越强,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行文流畅。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必须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积累词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深入实际,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记录;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经济的、政治的等作品,对自己尚未掌握并且较为精彩的词汇,及时记下,从中汲取语言;三是在写作实践中熟悉掌握各类词汇,关于运用各种词汇。积累词汇必须认真、细致,对于较为生疏的字、词及短语,一定要随时查阅工具书,将其注音、释义等批注在文章旁边,弄通弄懂,不留死角,这是提高文字水平的有效途径。关于集词对于提高文字水平的积极作用,本人深有体会。我在高一之前,理科较好,文科较差,对此非常焦急,应告诉了教我化学的杜老师。杜老师告诉我,转眼之间就要高考了,依靠看小说等课外书籍来提高语文水平已经来不及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身边一定要有本字典,无论是看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文科方面的书,还是看数字、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方面的书,遇到不认识,或者虽然认识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和如何运用的字、词、成语及句子的时候,要随手查阅字典,标上记号,加以注释,牢牢记住。照此方法,我坚持了一年,1982年高考时语文成绩果真有明显提高。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9

一、按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划分

1.通用公文是各级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公文。

2.专用公文指一定的专门业务机关、部门、组织在业务工作范围内,因特殊需要专门使用的行业、专业、部门公文,例如外交文件、司法文件、军事公文、审计文件等等。

二、按公文的来源划分

1.对外文件简称发文指本单位向外单位发出的文件。

2.收来文件简称收文,指由外单位发送来本单位的文件。

3.内部文件限于单位内部制发、运行和使用的文件。

三、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划分

1.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单位向隶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单位报送的公文。

2.平行文指同级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的行文。

3.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单位对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四、按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划分

从公文内容涉及秘密的程度,以及对公文规定的阅读范围,可将公文划分为:

1.绝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公文。

2.机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重要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

3.秘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一般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的公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0

1、下列符合批复写作要领的有()

A、针对性要强

B、严格掌握行文对象

C、灵活运用结构形式

D、坚持一文一事

E、有申请就有批复

2、下列事项适用通报的有()

A、表彰先进B、批评错误

C、任免干部D、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表彰性通报的正文由下列哪几个部分组成()

A、表彰缘由B、表彰决定C、希望号召D、知晓范围

4、通报写作要领主要有()

A、以具体事实为基础B、以典型事例为题材

C、以教育指导为目的D、以及时有效为要求

5、下列符合答复函写法内容的有()

A、告知情况B、答复意见C、争议结果D、结尾

6、请示的结构由以下选项的哪几部分组成()。

A、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B、主送机关

C、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7、关于请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

B、使用范围广泛

C、具有执行性

D、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8、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有()

A、工作报告B、请示C、答复询问的报告D、批复

9、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

A、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10、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

A、介绍工作的成绩及工作进程

B、叙述占有的材料

C、概述基本情况

D、简要揭示总结的主题,为进一步展开叙述奠定基础参考答案

1、ABCD 2、ABD 3、ABC 4、ABCD 5、ABD6、ACD 7、AB 8、AC 9、ABCD 10、CD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1

文书一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极为普遍和广泛。它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文书还可以指一种职业,如某某人在做文书工作,也可以指职务名称,如文书、文书科长、文书处长等。

文件同文书一样,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如一次大型会议,会议结束之后,要将会议文件立卷归档保存。这里说的文件,即指会议形成的有规范格式的正式文件,如会议纪要、决议等,也包括会议进行中的简报、领导讲话、代表发言、会议纪录,甚至还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有关资料。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文件,如: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等具有规范格式的正式文件,人们往往郑重地称之为“文件”,而不称文书或公文。就某一单份的文件来说,人们也习惯地称之为一份文件,而不叫一份公文或一份文书。

至于公文的概念,它的特指范围是很清楚的,是指各级关单位为了办理公务二产生的文书或者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公务文书或者公务文件的简称。

从一些史籍的记载来看,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要领是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有一个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文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王充《论衡·别通》也有关于“文书”的记载:“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这些地方所说的“文书”,是泛指古代的文籍图册。在我国先秦时期,“文”与“史”是很难分开的。“文书”的概念范围要大些,一些有史料价值的文字材料都可称之为文书。

汉代以后,文书作为公文与案卷的含义才逐步被确定和沿用下来。《汉书·刊法志》:“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唐元稹《望喜驿》诗有“满眼文书堆案边,眼错偷得暂时眠”的句子。这些地方所说的“文书”就是指的公务文书。

“公文”一词,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汉代多称文书,称公文较少。三国以后,多称公文,指官府之间往来的公事文书。如《后汉书·刘陶传》:“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是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等人势力强大,可能聚众起事,但州郡官员只是口头相互转告,不肯以公务文书的形式上奏朝廷。《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中也有“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的记载。自此以后,公文就成为公务文书的统称了。

“文件”一词,大约在清末才出现,当时在外交文书中提到“寻常往来文件”,“交涉文件”等。宣统三年五月,朝廷三年五月,朝廷颁布的《内阁属官官制》,将“掌本阁公牍文件”,作为承宣布厅职责之一。后人承袭历史,文书、公文、文件这三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2

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其内容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二,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公文的指导依据.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正确选择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发文权限,不越权行文;坚持“党政文件分开”;联合行文时,作者应为“同级”;行文前需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严格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三,文稿书写规范

文稿书写规范主要涉及:文稿用纸要求;图文区的规定;稿纸的使用;书写格式要求;字体与各种计量单位的使用;标点符号使用;外文字母书写;公文中的数 字表示;序号表示;标注格式设计,排版,印刷注意事项的要求;文稿的修改;页码的标注;注释的处理;公式的处理;文中的表格的编排.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2.确立公文主题.3.选定公文文种.4.占有材料.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二)撰拟文稿

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2.拟出写作提纲.3.正式撰拟文稿.(三)审核修改

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五,公文的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公文词语,公文语句,公文表达,公文修辞中.六,公文词语的选择

在选择词语的过程中应注意: 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 果;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 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 完整有效性;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注意词语的规范性,以提高公文沟通的效果,扩展沟通的范围.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

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八,公文修辞

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审慎使用修辞格.九,公文专用词语

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这些词语词形确定,词义精确特定,用途稳定专门,并为从事公文工作的人们所熟悉,它 们就是公文专用词语.正确地使用公文专用词语可使写者顺手,读者便当,保证表意精当得体,理解精确周严,可提高制发和处理公文的质量与效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3

倡议书是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特点】

(一)倡议书的群众性

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某一集体、或某一单位而言的,它往往面向广大群众,或对一个部门的所有人发出,或对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发出,甚至向全国发出。所以其对象广泛的群众性是倡议书的根本特征。

(二)倡议书对象的不确定性

倡议书是要求广大群众响应的,然而其对象范围往往是不定的。它即便是在文中明确了自己的具体对象,但实际上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不表示响应,它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而与此无关的别的群众团体却可以有所响应。

(三)倡议书的公开性

倡议书就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它就是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解,从而激起更多的人响应,以期在最大的范围内引起共鸣。

【格式及写法】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关于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书”。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市民朋友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倡议的对象。

(三)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14

一、公文概述

什么是公文?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写作公文不能离开政策和法律,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律。只有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办文质量,使公文发挥它的特殊的功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函;12 会议纪要。根据中央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10 批复;11 条例;12 规定;13 函;14 会议纪要。

以上两个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制发的依据,同时也成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等选择通用公文文种的依据。当然一些专职机关,如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的机构另有一些专用公文。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⑧销毁。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是拟稿。

二、公文的格式与要素〖ht〖kh*3/4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

(一)发文机关(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记。目前我国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俗称“大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江省人事厅文件”。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通知)”、“××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为版头。

至于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关的版头。

(二)公文份号

〖ht公文份号是同一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位于版头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用以掌握每份公文的流向。绝密、机密公文应标明份号。

(三)秘密等级

〖ht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由发文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办、局制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确定,标注在版头左上角“公文份号”之下。其具体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没有标上保密期限的,绝密、机密、秘密分别可按30年、20年、xx年认定。

(四)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分为“特急”、“急”两种,标注在版头左上角“秘密等级”下。电报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五)发文字号

〖ht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签发人与签署不同。

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发人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机关负责人在审定文稿后签上姓名表示同意印发;二是报送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必须注明签发人。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签发人的姓名署于版头红线之上发文字号的右侧:“签发人:×××”。为使公文显得对称,发文字号应相应向左移位。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必须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

(七)标题

公文标题位于版头下面居中的位置,通常在版头与标题之间,用一红线作区别标志。如一份公文没有版头,标题置于公函纸首端机关名称下的红线稍下居中位置。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这里“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事由;“决定”是文种。事由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和表达主要内容的词组组成介词结构。

拟写公文标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批转或转发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批转或转发机关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部分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情况报告的通知》。批转和转发公文的标题,应杜绝出现介词和文种的重叠,如“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同时应注意,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2、事由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某市人民政府对历年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应予废止的共有几十件,发文时如将这些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全部列为事由,显然不可能,即使仅写一个,后加“等”字,也嫌过长,但概括为“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就显得既明确又简洁。

3、在拟写标题时,一定要准确选定和标明文种,不能自造文种。

4、标题排列要对称、美观,除字数较少的一行字标题外,两行以上的可排成宝塔形,也可排成长短一致的双平行形或三平行形。在转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机关名称等专用名词乃至词拆开。

5、公文标题中除书名号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例如:

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八)主送机关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

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除了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公文之外,公文一般均应在正文之前标题左下方顶格书写主送机关的名称。

确定主送机关应注意:

1、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方可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直接行文。

2、请示的公文,应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不能多头主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批复下级请示,只能主送原请示机关(单位),对相关机关(单位),用抄送。

4、普发公文,主送机关应写规范化统称,如××省人民政府普发文件,主送机关写为“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九)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正文紧接主送机关之后,提行空两格书写。(写法见后)

(十)附件

附件是根据正文的需要附加的公文或材料,用以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或提供参考资料。附件附于正文之后。

(十一)印章

印章是机关权力的象征。公文加印,是制文机关确认公文效力的凭证。印章盖于公文右下端落款处,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印章要清楚、端正。联合上报的非法规类公文,由主报机关加盖印章,但在首页要注明会签机关的签发人姓名。联合下发的公文,都应加盖印章。以行政首长名义行文的公文,前具职务,后盖签名章。党的文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文件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这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一大不同。

(十二)成文时间

一般就是公文的签发日期,标注于正文右下方。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时间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应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并写上会议名称及届次,以圆括号括入,标注于公文标题之下。

(十三)附注

〖ht附注用以说明在公文其它区域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或用于表示公文的阅读范围、使用方法等内容,标注于落款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位置。其中阅读范围是对阅读对象的规定,还应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发至省军级〕、〔发至县团级〕等。

(十四)主题词

〖ht主题词是由对这一公文内容所述及的主题用规范的词加文种组成,以便日后按公文的主题和文种进行检索。制订公文主题词表,是为准确选用表中的词目提供方便,防止随意性。上报的公文,应标注上级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中所规定的主题词。一件公文的主题词至少用两个,一般不超过七个。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这一公文,主题词就有“企业”、“经营”、“效益”、“通知”四个。从这里也可归纳出,主题词必须正确无误地反映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要有层次性,并且不要与标题混同。

(十五)抄送机关

民工抄送机关是指虽然不主办,但应该了解这件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抄送机关名称应写在“主题词”后公文尾部的两条等长平行细实线内。

(十六)印发机关和时间

印发机关,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印发时间,一般为印刷时间,放在抄送机关细实线下。

以上的公文格式要素在一份公文中要根据规定,合理安排,以示公文的严肃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实现,格式要素和编排更为严格规范,同时还将新增一些格式构成要素。

三、公文正文的写作方法

草拟公文正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就要切实可行,并需另纸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

(四)公文中的数字,在坚持同一公文中保持数字使用前后一致的前提下,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1”、“(1)”。

(六)公文中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七)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并加圆括号。

(八)用词准确、规范。

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九)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公文正文的写法主要有两条: 第一、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

公文的行文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公文的正文一般是分叙事、说理、目的(或结论)三个方面来写的。叙事是摆事实,说理是讲道理,目的(或结论)是指要求对方做的事,或是对某一事项所作的结论。应该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具体来说:

(一)向上级机关写请示性的公文,一般先叙述情况,再提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要求,请上级机关审批。

(二)写陈述性的公文,一般是先陈述情况,再写做法,最后请领导机关或请上级对下一步做法给予指示。

(三)向平级机关写商洽性的公文,常常是先提出因为什么事情,再根据什么规定,最后请示协助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向下级机关发布指示性的公文,通常是先写根据什么情况,再提应该怎样解决,最后提出具体办法,要求下级贯彻执行。

(五)写复文(对下级请示的公文的批复),一般先根据来文所要求解决的事项,再写明审核的意见,最后要求下级按批复执行。

通过叙事、说理来表明目的,就是要深入调查,真正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使理由充足、观点正确,提出的目的既考虑到实际的需要,也考虑到可能性。因此,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论据确凿,说理符合政策、方针,又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这样,公文的目的就既明确又具体。

第二、文字表达简明、确切、条理清楚。

简明,是指简洁、明确。公文除综合性报告外,采取的是一文一事制。写作时,应反复地、认真地压缩文字,去掉可有可无的空话。较长的公文也应“开门见山”。同时,公文比一般文章对明确的要求更为严格。它的用语以语体文为原则,力求通俗,能说明问题。不准使用自造的简体字。它的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还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确切,是指准确、贴切。公文必须符合准确性的原则,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表达上既重视内容的正确性,也不忽视形式的准确性。从内容到形式,从篇章结构到用词造句,都要与主题高度均衡、统一。

条理清楚,是指公文的布局和其它文章同样重要。一切较长的公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后,再作必要的解释。长的公文分为几段时,每段亦应采取此法。一份公文有几层意思或几项要求时,必须注意条理,分清层次,以数目字标明段落和项目。这样就可以使公文的正文做到纲举目张,条理分明。

第二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

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分类 下载: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全文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机关公文要素

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

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

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

确定文种

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

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确定采取哪个文种。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比如,要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

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

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

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

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

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

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

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

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

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我们分析问题

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都做不到“有的放矢”—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屏弃想象,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

第三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 《红星》整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三)机关公文要素

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四)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

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

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

(一)确定文种

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文件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比如,要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

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有特指内容的文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

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

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

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

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

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

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如主席令、国务院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通缉令),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

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事实上,写公文也是安排工作的一种方式),都做不到“有的放矢”—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屏弃想象(合理的推测可以),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

3、文章格式规范。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例如:县国土局要向市国土局写一个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标题就是“绥江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板栗乡人民政府要向县政府报告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则标题就要写成“板栗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2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例如:市委、市政府,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调查报告因为是知阅性公文,受文单位不特别确定,除了要求有主送机关的,可以不写主送机关);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如要上报省政府的文件,一般只能市政府转报),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

4、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不象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

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

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7、印制规范。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目前各单位在印制上比较规范,请大家在制文的过程中,拿单位印制好的文件来参考学习,我只点几个方面的细节:

1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红头就是单位的文件头、简报、信息等,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函等文件。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调查报告、对内的工作方案(如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这类文件既可印制成红头,也可印制成白头,视具体情况定。红头文件拟文单位、成文时间等落款在结尾处,白头文件一般把拟文单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2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

3印鉴:即盖章,也有讲究。首先是不能盖倒了;其次是要盖在单位落款和成文时间之间,具体有下套、中套两种盖法;联合行文的落款盖印,一般每排平行落两个单位的名称,依次往下排,盖印时不能相互侵占。现在有很多新成立的机构,需要启用新印章,印鉴的启用也有规范,要持机构成立的批准文件向公安机关申请,雕刻好后,由县政府办行文告知各乡镇各部门后启用,行文宣布启用之前盖的印无效。

4成文时间:领导签发的时间,而不是拟稿的时间和印制时间,印制时间在版记部分专门有一栏,哪天印的就写哪天。

5行文层次序数的写法及排版:目前有些乱。一个正式的文件材料,除总标题外一般有四个层次,总标题用二号华文中宋字体。第一个层次,是大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写成一、二、三;第二个层次是小标题,用

(一)、(二)、(三)来表示,三号楷体;第三个层次用阿拉百数字表示,即1.2.3.,可以三号仿宋加粗以醒目;第四个层次用(1)、(2)、(3)表示。*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要具体讲怎么写公文很难,通过听讲了以后就能写好公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写了8年公文,要总结经验,头脑里几乎还是空的。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写好公文,除了多了解、多熟悉工作、多写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此,也只是和大家作粗浅的交流。

(一)常用规范性公文

1、请示:如果某个单位在推行工作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资金、政策等,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就得写成请示。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要资金就只写要资金的请示,需要某个政策性决定的,就写成单一的请示。二是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报送。三是一般不越级请示,但特殊情况除外(如经费请示),在实践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僵化、不教条。四是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原因、困难,对请求事项要明确,要多少钱,要什么政策,至于人家怎么批是人家的事,还要讲明你要的钱主要是用作哪个方面。

2、报告: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向就某项工作提意见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

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做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四是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

2写法: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二是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常规格式,具体中有变化。如人大视察**法的实施情况,就可以先写成效(可以一并写做法),再写问题,最后写建议,三个部分完成。我们要向市政府报一个土地使用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报告,就要有基本情况(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问题、措施。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如审计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建设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三是结尾。回复报告写“专此报告,请阅”;工作报告写“以上报告当否,请阅示”;备案报告写“请予审查”。切忌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3、意见:分为上行意见、平行意见、下行意见三种,上行意见一般上级要作出处理或者答复,平行意见则一般提供给对方参考,对方可以不执行,下行意见则具有指示性,下级应该遵照执行。意见的写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般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印发关于开展某项工作的意见为例):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工作要求等。

4、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

5、工作计划类: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缺乏操作性是当前部门上报工作计划的通病)。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实事分解、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解、议提案办理责任分解等都是图表式。当前部门上报的计划类文件普遍缺乏前瞻性和操作性,都是泛泛而谈,随便写几条(以收集政府工作报告素材为例)。

6、工作总结类: 1定义

2分类:综合性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专项工作总结)、个人总结(学习、思想、工作)

3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不仅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般包括本(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当前各部门上报的工作总结类材料,缺乏亮点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按部就班写来,看不出我们与别的县相比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政策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二)常用非规范性公文

常用非规范性公文有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礼仪讲话、简报信息等,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讲话稿:主要有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讲话(报告)、汇报材料、传达提纲、述职报告等。

标题的写法:工作报告和会议讲话的标题可以使用标题式(主标题、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是报告内容的精炼、概括,副标题写报告人、报告时间,比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是主标题,副标题是**省长*年*月在**会议上的报告则是副标题);还有一种常用的标题,就是讲话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张县长在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简洁明了。

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上年(上一阶段)工作回顾、存在问题和困难、下年工作任务、措施。要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安排工作。总体要求是中心突出、议题集中、政策清楚、任务明确。写的好的讲话,还需要生动、富于感情。工作报告比较正规,用语庄重,一般不用口语化语言,一般不举例子,但工作做的怎么样,要用详实的数据说话,一般不允许脱稿临场发挥。会议讲话就相反,用语要力求生动,可以较多的使用口语化语言,体现个人风格,可以临场脱稿发挥。(脱稿讲话责任认定)

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全面、深入了解工作情况,包括困难问题、经验教训,才能做到落笔真实、全面、客观;二是要了解有关政策,特别是新机遇新政策,有什么好的新的政策,有什么限制因素和政策,拟订措施才能够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性;三是高度要站够,(高度不够是现在部门起草报告最突出的毛病),你如果是代县长拟讲话稿,就要站在县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该讲什么,该怎样讲,都有讲究;你若是代书记拟讲话稿,就要站在书记的角度思想如何讲、怎样讲,二者是有差别的。

部门代拟讲话稿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度不够,二是不结合本县本工作实际,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提炼归纳不够,逻辑性不强(段落之间、层次之间)。比如,去年我们县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来的教育工作,出台一些新的开创性的重要政策措施(教师调整政策、稳定教师队伍的办法、实行中高考政府奖励政策等)。教育局很重视筹备工作,代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拟的讲话稿先后修改了两次才送到两办,但最后修改很大,许多内容都没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结合我们的实际,没有突出我们的亮点(通篇基本讲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发展的意见纲领精神)。讲话稿的用语和感情问题:有人认为公文都是平铺直叙,没有感情的。其实不然,好的公文可以写得既朴实,又有文采,体现讲话人的心声;既有操作性,又能带来听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过去我们认为公文中不适宜引经据典、富有文采,这是片面的看法。公文的写作特别是讲话稿的写作,要视讲话人的风格而定,有的领导喜欢引经据典,我们就要考虑和体现他的风格,有人说我不具备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怎么办,现在网络可以帮忙,可以针对性的查阅、学习、选择。2、汇报材料和传达提纲:都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实事求是。

汇报材料事实准确、重点突出、要有事例和数据,事例要有说服力。一般根据工作情况来安排框架,但上级有明确要求内容的,一般按上级要求逐一汇报。传达提纲的写作要点:一是不能原原本本的照搬领导讲话或讨论发言,要抽取、综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体现会议精神的东西;二是要有侧重,要将本地区本部门急待落实的方面作为传达重点(比较工业园区与沿江路复建与我县的关系和意义);三是贯彻落实措施也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

3、礼仪讲话: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悼词、纪念性讲话等(我把开幕词、闭幕词也列入礼仪讲话)。其特点:一是简短精炼;二是富有感情,欢迎词、祝酒词要热情洋溢,悼词要沉痛沉重;三是力求文采斐然。讲起来流畅悦耳,听起来文采飞扬。一般要避免小标题。欢迎词除在开篇表示欢迎外,要简要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概貌(但是忌写得呆板),要展望今后的合作与情谊,最后要有祝愿的话。(例文)

(三)信息写作

1、定义: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或个人送阅、通报有关情况、信息形成的材料。

2、定位:信息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之间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反映下情、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它不可能代替行政公文,但是对行政公文作用的必要补充;它不可能涵盖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但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辅助决策的唯一渠道,但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这个定位是从上到下都比较统一和认可的。在我们过去的信息工作中,存在对信息工作定位及其理解的片面性,即仅仅把信息工作作为反映工作进展动态的资料,而没有从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反映下情、辅助决策这个全面的定位上来宏观理解和把握信息工作。在乡镇和部门上报的信息中,多数是新闻报道式的会议信息,即х年х月х日开个什么会,хх领导讲了话,或者хх领导去检查什么工作,而没有从更高、更深刻的角度去总结、提炼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工作经验,去思考、调研某项政策执行或者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意见建议。在信息工作反映下情、辅助决策方面,昭通市政府办做得非常好,他们利用被列入国务院信息直报点的机遇,及时编写、上报各类信息,通过国务院领导批示等途径,促成了渔洞水库、巧威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其中关于林业采伐政策的调研、扶贫攻坚进展情况等信息被国务院领导批示后促成了一些政策的出台。信息工作也先后获得省政府办公厅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3、发展趋势:随着政府职能从全能向有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面临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信息工作。信息工作具有传递快速便捷、反映内容全面广泛深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从国务院到省、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厅(室)领导都反复强调和要求,要把做好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息工作真正成为领导了解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向领导同志反映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国务院到省、市政府办公厅(室)都设立了一定比例的信息直报点,将一些重点省、市、县(区)列为直报点,便于第一时间将各类信息传递到上级领导手中,提供真实、及时的决策参考(如昭通、水富)。2002年,徐荣凯省长两次对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并主动做好信息上报工作,让党中央和国务院了解云南省的工作情况。县委、政府领导经常对信息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张县长批示、我县的成绩、名次)。建立了乡镇(部门)信息上报、采用台帐,实行县政府办文秘人员信息上报责任制,要求每位文秘人员每周撰写、上报信息不得少于1条,对全县办公室系统信息工作量化考核和稿酬奖励试行办法。发计、田坝等少数部门(乡镇)还实行了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大多数部门和乡镇加强了信息报送工作。总的说来,信息工作已经逐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是政府工作越来越需要信息工作。首先,是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及其存在的困难、问题的收集反馈离不开信息工作。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政府决策也从过去单纯的凭经验、拍脑子转化为科学、民主决策,对信息的需求量大、依赖程度高。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快的情况下,各种矛盾容易碰撞、激荡,社会容易失序,经济容易失调,人的心理容易失衡,新情况、新问题将层出不穷,领导同志也需要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以便预测走势,调整策略,指导决策。

4、分类:第一大类是动态类。动态类信息主要指反映重要工作进展情况、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重要经济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简要信息。它的特点是一事一报,及时准确,文字精炼(一般不超过500字)。动态类信息又可细分为八个小类:一是上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本地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对上级出台实施的重大决策执行效果的情况反馈;三是上级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情况;四是反映本地当前发展中一些较为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各地承担的一些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六是各地最新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七是反映各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八是其他重大的社会动态和重要的社情民意。第二大类是综合类。综合类信息主要是就涉及某方面工作或某个问题的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所形成的信息,一般应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主要目的是汇报工作、反映问题、建言献策。这类信息的特点是要素齐全(时间、地点、问题、经验、建议等),数据准确;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平铺直叙,文字简炼(一般不超过2500字)。综合类信息主要分为五个小类:一是报告类。主要汇总报告重点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需要上级领导了解的重要情况。二是反馈类。主要反映上级决策部署、上级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三是问题建议类。主要反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需要上级领导帮助或协调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以及就某些重大问题向上级领导建言献策等。四是经验成效类。主要是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本地区有哪些独到的、值得上级领导同志了解或其他地区和部门借鉴的好做法。五是调研类。主要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些考察、调研、研究活动形成的对上级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5、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督办载体情况:目前县委办有《绥江信息》、《信息增刊》、《信息专报》3个载体。县政府办公室的信息载体有5个:一是《绥江政务信息》,属下发信息,主要登载上级有关政策和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及各乡镇各部门反映的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的动态信息,约每月出刊3期,全年在40期左右。二是《信息专报》,主要反映我县某项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情况等。这个载体一般不下发,重点是上报市政府办和送呈县政府领导,原则是一事一报。三是《信息快报》,属上报信息,就是收集和综合各乡镇各部门重要工作情况、成效、经验等,向市政府办公室上报,同时送县政府领导阅知。这个载体基本上每周编辑上报2期。四是《调研信息》,主要就国家和省市某项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解决建议,县政府某项重点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调研,形成专题信息上报市政府办,这个载体一般不下发。五是《绥江移民》,属上报和下发兼用的载体,专门摘录刊登国家有关移民政策、反映我县移民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困难等,一般每周出刊2期。(县委办的载体有《绥江信息》,政办拟开办《领导参考》专刊,专门刊印具有参考价值的消息、文章、政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6、我县的信息工作情况:两办都有信息科,有专人负责信息工作,负责收集全县的工作信息上报,编辑下发信息。党务信息在全市排名平稳居中,政务信息在全市排名曾经一直靠后。2006年、2007年狠抓了信息工作,2006年政务信息居全市第6,2007年跃到第3名。

7、当前各乡镇各部门信息上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有差距,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对信息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到位,这是各乡镇各部门带共性的问题,也是当前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突出的现象是,由于大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工作反映下情、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上报信息简单等同于新闻报道,信息内容单

一、单薄,参考价值不大。从上报信息的量上看,各乡镇各部门在信息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采用率普遍不高。信息质量较好、采用率较高的有农业局(2007年上报54条,被绥江《政务信息》采用14条、转报35条、市级整条采用3条、采用简讯3条,综合采用率达到70%左右)、林业局(2007年上报信息65条,政务信息采用8条、转报25条,市级采用整条2条、简讯4条,采用率达到40%左右)、移民局、发计局、中城镇、南岸镇、会仪镇等做的不错;卫生局上报数量不多,但采用率高,监察局、国税局、民政局上报数量多,但采用率低。

二是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些乡镇和部门没有把信息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全县全局和重点工作的高度,进行提炼和综合,虽然报送的数量多,但上报信息与领导机关需求不对径,参考价值不大;收集信息的渠道不畅,情况掌握不及时,上报迟缓,导致一些重要信息时效性丧失。尤为突出的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也就是说成效类信息过多,问题类的少,问题类即调研、综合类信息恰恰是上级关心的,采用率会高)。

三是综合调研类信息严重缺乏。可以说这是各级政府系统办公室信息和日常工作的“软肋”。因平常耽于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主动深入基层或工作一线调研,没有形成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见子打子”,理性思考少。近一年来,除约稿信息外,各乡镇各部门基本没有主动上报综合调研类信息。上报的一些调研信息也缺乏深度,缺乏全局性的意见建议,辅助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

四是重大突发信息报送迟缓,报送程序不规范。这个现象在各乡镇各部门都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造成了工作被动。在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方面尤为突出。还有不按程序规范上报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表现为:主管部门只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向省市对口部门上报,而没有坚持先向政府办报告、统一口径后再对口上报。这样不仅造成相关部门上报口径不统一,还给工作造成了被动,往往是省市领导的批示下来了我们才知道,也对政府及政府领导的从政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希望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上报和处置,不要出现因迟报、瞒报、漏报、谎报信息行为受到批评和追究,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五是写作质量有待提高。我总结为四个缺乏:1缺乏数据和素材支撑,上报的工作措施空洞乏味,上报的工作进展情况缺乏数据支撑。2缺乏与相邻县区相比独到的、适宜在更大范围推广的经验性提炼(如微耕机推广、畜牧科技扶贫)。不注重挖掘和提炼工作中的亮点,总结不够深刻全面,精炼程度有待提高。3缺乏深入调研的精神和心得,对信息辅助决策的作用认识不组(市办调研信息促进重大项目的落实、重大政策的调整)。4缺乏对全局性重点工作、社会热点问题、领导关注事件的把握(要关注社情民意(当初两县撤并思潮)、关注重大政策实施后的反应、关注特殊重要工作(如移民16118政策的出台)。

8、怎样提高信息写作的质量和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一是注意以点带面,选好上报信息的角度。选择有新意、有价值、有效用的信息上报,角度抓得新,抓得巧,很快就能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反之不然;六求是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能够给人以启示,动态类信息要快速上报,“以快带新”;问题类信息要注意事物发展的新动向、新变化;经验建议类要注重现实性,要仅仅围绕工作中心,体现单位工作特色,力求有推广价值。二是要突出时效性,加快信息上报速度。收集要快,编写要快,上报要快,有预见性的东西要超前介入。三是切中领导需求,增强信息上报工作的“贴近度”,当前,要加强调研,在综合类信息报送上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信息工作的四个转向(单纯的动态类转为动态和综合类并重、动态信息向调研信息、反映情况向建言献策、报喜向喜忧兼报、喜忧并重)。过去有一个保守的观念,认为报忧就得忧,现在要转变为报忧解忧,促进问题解决,衡量的尺度是:由于客观因素或者上级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均可上报,只要不是本地主观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均可上报。在平常的执行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需要上级调整政策,我们一般采用专门的汇报方式,其实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汇报方式,不能忽略。三是结合实际,加强写作和上报中的薄弱环节。四是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要有人分管(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的召集研究,确定报送重点),有具体人员撰写,要建立激励机制。

9、信息与新闻的异同:

共同点:党政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具有指导性。信息追求信息价值,新闻追求新闻价值,有的时候两者是相通的。比如国家最新做出的一些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的决定,政务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通过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泛的群众知情,而这些指导性的意见通过政务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基层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

广义的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包括发生的和未发生的),而新闻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表述,从广义上讲,信息包含了新闻。二者有四个共同点:一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二是都是受众预先未知的事情;三是都讲求新鲜、真实、准确;四是都有可传递性。

区别点:一是信息的包含量比新闻大。新闻只是新近所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的报道,信息则是反映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普遍形式。这是最大的区别。信息稿件有超前性(趋势性的苗头问题,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态势),新闻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报道,注重影响、导向,信息则侧重于告知,反映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二是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要求强。三是公开性上不同,新闻向社会公开,信息则分类上报、公开,专属性信息(如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公开。四是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比新闻要直接。写作上的不同(5个方面):

选材上:信息侧重于全局性、综合性、典型性、指导性,新闻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标题上:信息为单标题,直白直观;新闻标题有多行标题(眉题、正题、副题)、两行标题(主标题、副标题)、单行标题三种形式,活泼,吸引眼球。(举例:

1、**局加强票据管理,信息的写法就是直入主体,一是„二是„;新闻标题则是:强化管理、强化检查、强化处罚(主标题)——**局以票管税堵塞税收“暗流”。

2、写我国农产品6月对日出口下降,信息的写法;新闻的标题和写法:豌豆被拒敲响第一声警钟(引题)--中国农产品6月对日出口下降18%。

3、举办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你想一显身手吗?擂台上见分晓(引题)、我市举办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主题)、获奖待遇(副题)。

结构上:信息主体直言表述,开门见山,直接由主体构成,较少用导语,字数100-300字左右,一段成篇;新闻稿由导语、背景、主体、结尾构成,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五要素。形式上:信息有相对固定的规范(动态类),一般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直接叙述方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实事求是,忌讳随意粉饰,一般不允许估计基础上的模糊表达;新闻则活泼,无固定格式。写作风格上:信息的语言平实、直叙、准确精炼、朴实庄重,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忌用修辞手法。新闻力求可读性,可以采取多种文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插叙、倒叙、比喻、夸张、讽喻、借代、映衬),讲究的是悬念感和新鲜感,给受众冲击力,激起阅读兴趣,扩大社会影响力。

*

四、当前公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无(抱歉)

*

五、公文处理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联合行文的问题

1、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原则上文头、文号都用主办机关的,落款时几家单位都要落款并盖印(上行文可只盖主办机关的印)。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卫生局要联合下发一个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文件,这项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牵头单位,文件头和发文字号都用药监局的;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几家单位联合印制红头文件(切忌不能用黑头文件联发),但发文字号原则上用主办机关的。

2、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3、联合行文一般用主办单位的文头和文号,一般不用几家单位作文头、字号为联发字号的格式。

4、会签,由主办单位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用复印件会签。

(二)部门和内设机构行文问题

政府各部门(包括议事协调机构),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答复询问外,一般不得向下级政府正式行文,如确需行文,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经县委、政府领导同意,由“两办”发文(如印发实施方案);二是部门自行行文,可以用《通知》等文种,但必须在正文前冠上“经县政府同意”这句话;三是有关议事工作机构(各种领导组、工作委员会)要向乡镇或部门行文,一般不能以办公室名义印发,如:要印发食品安全方面的文件,应以食安委的文头印发;要印发灾区卫生防疫方面的文件,应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文头印发,不要以爱卫办的文头印发;四是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行文,要与相应部门商洽工作,必须以函的形式,要安排内设某机构的专项工作,须以主管部门文件行文。

(三)数字和数值范围规范表述的问题

1、百分数与分数应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20%不应写为汉字表述的“百分之二十”,3/4不应写为“四分之三”。

2、数值范围表述:数值范围就是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的数值比较,百分比不可能大于1,只能小于或等于1。如表述“3%--8%”,不能写成“3—8%”,不能省略3后的百分号;用分数和整数表述数字范围时,也同理不能省略第一个数字后的单位,5万-10万人不能写成5-10万人。

3、表述时间时段,一般不要表述为去年、今年、明年等,应表述出具体的年份,如2007年、2008年。

(四)规范用字用词的问题

在公文写作中,有许多字、词长期被混用,造成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要加强甄别和规范。如截止(到现在告一段落)和截至(事情还在继续发展)的使用;在表述“其它”、“通讯”时,应为“其他”、“通信”;1949年10月以来的时段,不能用“建国以来”,应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与制订的准确使用,制订突出拟订、草拟、创制,对象多为方案、计划等,注重的是过程,制定突出确定下来、正式实施,多指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规章等,注重的是结果;做出与作出,前为口语,强调具体的事,后者多为书面语;急待和亟待,前者指时间上的紧迫性,后者表示意义上的紧迫性,表明问题已经严重到了极点。

规范表述是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要在工作中时时留心、总结。

(五)重要紧急公文的处理

1、如何界定重要公文:凡上级机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来文中标注“特级”、“急件”字样和涉及重大事项的公文,各级领导的批示件,各级各部门上报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请示件,都界定为重要公文,根据紧急程度,规定办结时间办理。2、分类:按紧急程度分为特急件、急件和普通件三类,特急件要在24小时内办理完毕(如特提电报),急件在3日内办结,普通件在其要求的时间内办结。

第四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07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07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08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08年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

二、公文格式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比如:“绵阳市财政局文件”。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没有文头纸的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问题,平行文、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入,经常出现使用“()”或“【】”或“[]”。文件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三)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左右空格不对,使用字体不对。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四)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经常出现分行没有注意词意完整,比如“关于加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在“专项”处分行,正确的分行应在“资金”后;使用字体字号错误,有的没有用2号字,有的没有用小标宋字;行距不对,有的距离过大,有的过小。

(五)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六)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l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经常出现自然段开始少空或多空。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乱用次序数,比如“

一、”以后就是“1.”,乱加标点符号,比如“(一)” “(1)”后面加“、”或“1.”园点标为“、”。公文中的计量单位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常见问题是长度单位KM用成“公里”,重量单位KG用成“公斤”。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倏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五星红旗、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国联军、九死一生、十万火急、零点方案、星期

五、第三季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十六届四中全会等。2.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字。如:万历十五年、丙寅年十月十八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五等。有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藏历阳森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它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处加引号。如:“一•二八”事迹(1月28曰)、“一二•九运动”(12月9曰)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九一三”事件等。

4.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五六米、七八个、十五六岁、五六万套、三四百里、四十五六岁等。

5.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字数字。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如果文中出现一组最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该省从机动财政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0000多吨、柴油1400多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6.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22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1949年10月1曰、15时20分45秒等。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2005年,不应写成05年。

7.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4568、-23.5、1:500、56%、1/8等。8.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300kg、15cm、350C等。非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5元,11个月、100名。9.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须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8915部队、总3211号、国办发〔2005〕8号文件、T37/T38次快车、HP—3000型电子计算机、90号汽油、维生素B1等。10.引文标注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扰版本一致外,一般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表示数字的范围也有写法的讲究。例如:“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15%,不能写成“5~15%”。

(七)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八)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不能写为“0”。

(九)公文生效标识

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公文生效标识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发文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另一种是联合行文的机关如何标识公文生效标识。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l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十)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十一)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主题词不能超过5个。

(十二)抄送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十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l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l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十四)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

三、行文规则

(一)上行文规则

请示和报告等上行文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二)下行文规则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比如说:市财政局办公室可以以办公室的名义对外行文,盖办公室的印鉴,但其它业务科室不可以以科室名义对外行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的公文,但没有看到过市政府政研室等对外的行文。

(三)联合行文规则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不能与企业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但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第五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三)机关公文要素

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四)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

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

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

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

(一)确定文种

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文件

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比如,要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

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有特指内容的文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

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

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

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

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

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

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如主席令、国务院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通缉令),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

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事实上,写公文也是安排工作的一种方式),都做不到“有的放矢”—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屏弃想象(合理的推测可以),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

3、文章格式规范。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

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例如:县国土局要向市国土局写一个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标题就是“绥江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板栗乡人民政府要向县政府报告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则标题就要写成“板栗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

2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例如:市委、市政府,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调查报告因为是知阅性公文,受文单位不特别确定,除了要求有主送机关的,可以不写主送机关);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如要上报省政府的文件,一般只能市政府转报),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

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

4、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不象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

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

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7、印制规范。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目前各单位在印制上比较规范,请大家在制文的过程中,拿单位印制好的文件来参考学习,我只点几个方面的细节:

1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红头就是单位的文件头、简报、信息等,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函等文件。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调查报告、对内的工作方案(如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这类文件既可印制成红头,也可印制成白头,视具体情况定。红头文件拟文单位、成文时间等落款在结尾处,白头文件一般把拟文单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

2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

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

3印鉴:即盖章,也有讲究。首先是不能盖倒了;其次是要盖在单位落款和成文时间之间,具体有下套、中套两种盖法;联合行文的落款盖印,一般每排平行落两个单位的名称,依次往下排,盖印时不能相互侵占。现在有很多新成立的机构,需要启用新印章,印鉴的启用也有规范,要持机构成立的批准文件向公安机关申请,雕刻好后,由县政府办行文告知各乡镇各部门后启用,行文宣布启用之前盖的印无效。

4成文时间:领导签发的时间,而不是拟稿的时间和印制时间,印制时间在版记部分专门有一栏,哪天印的就写哪天。

5行文层次序数的写法及排版:目前有些乱。一个正式的文件材料,除总标题外一般有四个层次,总标题用二号华文中宋字体。第一个层次,是大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写成一、二、三;第二个层次是小标题,用

(一)、(二)、(三)来表示,三号楷体;第三个层次用阿拉百数字表示,即1.2.3.,可以三号仿宋加粗以醒目;第四个层次用(1)、(2)、(3)表示。*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要具体讲怎么写公文很难,通过听讲了以后就能写好公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写了8年公文,要总结经验,头脑里几乎还是空的。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写好公文,除了多了解、多熟悉工作、多写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此,也只是和大家作粗浅的交流。

(一)常用规范性公文

1、请示:如果某个单位在推行工作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资金、政策等,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就得写成请示。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要资金就只写要资金的请示,需要某个政策性决定的,就写成单一的请示。二是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报送。三是一般不越级请示,但特殊情况除外(如经费请示),在实践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僵化、不教条。四是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原因、困难,对请求事项要明确,要多少钱,要什么政策,至于人家怎么批是人家的事,还要讲明你要的钱主要是用作哪个方面。

2、报告: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向就某项工作提意见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

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做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四是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

2写法: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二是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常规格式,具体中有变化。如人大视察**法的实施情况,就可以先写成效(可以一并写做法),再写问题,最后写建议,三个部分完成。我们要向市政府报一个土地使用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报告,就要有基本情况(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问题、措施。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如审计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建设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三是结尾。回复报告写“专此报告,请阅”;工作报告写“以上报告当否,请阅示”;备案报告写“请予审查”。切忌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3、意见:分为上行意见、平行意见、下行意见三种,上行意见一般上级要作出处理或者答

复,平行意见则一般提供给对方参考,对方可以不执行,下行意见则具有指示性,下级应该遵照执行。意见的写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般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印发关于开展某项工作的意见为例):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工作要求等。

4、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

5、工作计划类: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缺乏操作性是当前部门上报工作计划的通病)。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实事分解、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解、议提案办理责任分解等都是图表式。当前部门上报的计划类文件普遍缺乏前瞻性和操作性,都是泛泛而谈,随便写几条(以收集政府工作报告素材为例)。

6、工作总结类:

1定义

2分类:综合性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专项工作总结)、个人总结(学习、思想、工作)

3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不仅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般包括本(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当前各部门上报的工作总结类材料,缺乏亮点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按部就班写来,看不出我们与别的县相比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政策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下载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组织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其内容是:合"法",求......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分类 (1)按公文内容、性质、作用不同分为:1、规范性公文(条例、规定、办法),2、指导性公文(命令、决定、批复),3、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4、商洽性公文(函), 5、知照性公文(通报、......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一九八一年二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九类十五种,即命令、令、指令、决定......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 一、文章主题的内涵及其确立 1、 主题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 2 、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思......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一九八一年二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九类十五种,即命令、令、指令、决定......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种类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按照《国家行政机关......